(仅供参考)DR平板探测器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见黄邻彬、储晓阳、林盛才 DR 平板探测器的应用探讨
2.5 直接与间接转换技术的对比
(3)小结 从曝光剂量上看,非晶硅板具有较高的量 子检出效能,故而其曝光剂量比之同等条 件下的非晶硒板有明显降低,基本是后者 的1/2*。故而从剂量角度考虑,间接转换技 术更具优势。
*参见黄邻彬、储晓阳、林盛才 DR 平板探测器的应用探 讨
2.5 直接与间接转换技术的对比
(1)间接转换技术 • CsI闪烁体层由于晶体结构的关系,在传递
信号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有光散射的发生, 吸收率有所下降,对图像质量略有影响但 并不严重。
• 间接转换具有较高的量子检测效能,可在 较低剂量X线曝光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图 像。
• 另外其成像速很快,透视及时间减影等领 域,增大了X线的使用范围。
• 像素矩阵(探测元阵列)
• 场效应管(FET)的开关作用。
• 像素信号逐一按顺序读出、放大,送到A/D 转换器。
2.2 直接平板探测技术
• 应用 • 采用这一技术的有DRC,东芝,岛津,
AnRad公司等。现在最著名的是美国 HOLOGIC公司研制和生产的(早期是 DUPONT公司开发研制的)非晶硒层TFT 探测板。
增强器),荧光体则有硫氧化钆(GdSO,也 用于增感屏),采用CsI+a-Si+TFT结构的有 Trixell和GE公司等,而采用GdSO+aSi+TFT有Canon和瓦里安公司等。
2.4 电荷耦合器件探测技术
• 碘化铯 ( CsI ) / 硫氧化钆 ( Gd2O2S ) + 透 镜 / 光导纤维 + CCD / CMOS
图பைடு நூலகம்的情况下所用理论X线计量要小于
前者。但是IP的潜影随时间的推移信号
在衰减,因此在小剂量曝光的情况下,
仍难获得满意的图像。
DR
DR系统具有较高的曝光宽容度和量子
检测效率,故而曝光条件有所降低。相
比传统胸片剂量仅为常规剂量的1/4。
屏/片、CR与DR系统的比较
• 4.4 工作效率
屏/片 CR
DR
传统方式摄影后须将胶片进行显影、定影 等一系列冲洗过程,全程需几分钟时间, 且每张胶片只能利用一次,效率较低。
DR平板探测器技术
• 主要内容 • 平板探测器的结构与原理
直接平板探测技术 间接平板探测技术 电荷耦合器件探测技术
• 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空间分辨率、对比度分辨率、像素尺寸、 DQE、 动态范围
• 屏/片、CR与DR系统的比较
一. 总述
• 与屏/片系统及CR系统相比,DR系统的核 心部件为平板探测器,它是一种将X线能量 直接转化为电信号,产生X线图像的检测 器。
2.3 间接平板探测技术
• 间接能量转换平板探测器的结构由闪烁体或 荧光体层涂上有光电二极管作用的非晶硅层 (amorphous Silicon,a-Si) 再加TFT (Thin Film Transistor) 阵列构成。
碘化铯-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结构
2.3 间接平板探测技术
• 它利用荧光物质(碘化铯)将X线转化为可 见光,在由光电采集电路转换成图像电荷 信号。
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3.1 空间分辨率
• 空间分辨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 像素大小也是影响空间分辨率的重要因素
之一。
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3.1 空间分辨率
• 探测器元件的尺寸和距离仅仅为我们提供 了系统的最大空间分辨率,由于光的散射 或电荷的扩散,探测器的有效空间分辨率 会有所损失,但对于直接转换探测器,有 效空间分辨率接近最大空间分辨率。
2.5 直接与间接转换技术的对比
(3)小结 从成像速度上看,非晶硒板比之非晶硒板 成像更加迅速。这一特点决定了用作透视 的平板探测器多采用间接转换技术。
三. 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3.1 空间分辨率
• DR的空间分辨率指图 像空间范围内的解像 力或解像度,以能够 分辨清楚图像中黑白 相间线条的能力来表 示。黑白相间的线条 简称线对,一对黑白 相间的线条称之为一 个线对,分辨率的线 性表达单位是线对/毫 米(LP/mm)。
2.3 间接平板探测技术
• X光会产生散射,从而对图像质量有较大的 影响。
2.3 间接平板探测技术
“松针”状闪烁晶体材料
6 µm Needle diameter
2.3 间接平板探测技术
• “松针”状闪烁晶体材料种植在非晶硅上。
2.3 间接平板探测技术
• 应用 • 闪烁体目前主要有碘化铯(CsI,也用于影像
四. 屏/片、CR与DR系统的比较
屏/片、CR与DR系统的比较
• 4.1 成像原理
屏/片
带有患者信息的X线入射到胶片上,通 过显影、定影、水洗和干燥等过程最终 形成不可后期处理的模拟影像。
CR
它是一种X线间接转换技术。利用IP作
为X线检测器,利用其核心层光激励发
光物质的特性将光信号进行采集与转
换,输出可后处理的数字影像。
2.5 直接与间接转换技术的对比
(2)直接转换技术 • 以硒作为光电导体可以直接将光信号转换
为电信号,避免散射的发生。 • 相对于间接转换技术,直接转换对X线吸收
率低,在低剂量条件下图像质量不能很好 保证。且硒对温度较敏感,使用条件受到 限制。
2.5 直接与间接转换技术的对比
(3)小结 从空间分辨率上看,非晶硒板比非晶硅板 表现出更好的分辨性能。根据实测数据显 示*,直接转换技术的分辨率平均可达到 3.8Lp/mm,而间接转换的平均分辨率在 3.0Lp/mm左右。
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3.3 像素尺寸
• 增加了的空间分辨率又被因此带来的噪声 淹没,要弥补此问题就要增大X线曝光剂 量。这与X线影像技术的发展是相违背的。 因此要选择适当的像素尺寸,不能一味的 减小像素尺寸。
像素尺寸选择
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3.3 像素尺寸
• 通常情况下,平板探测器空间分辨率大多 在2.5~3.6lp/mm,对应于探测器像素 单元大小为139—200µm,像素矩阵介于 2000x2000-3000x3000之间。
CR系统主要不足是时间分辨率较差,
不能满足动态器官和结构的显示。
DR
DR系统不存在光学模糊,其空间分辨
率比CR系统出色,接近屏/片;密度分
辨率也高于CR系统。
屏/片、CR与DR系统的比较
• 4.3 曝光剂量
屏/片
由于影像接受部分技术限制,屏/片技 术所需的剂量是很大的。
CR
与常规摄影剂量相比,在获得同样质量
装几百万个探测元的阵列,每个探测元包 括一个电容和一个TFT,且对应图像的一个 象素。
2.2 直接平板探测技术
• 像素矩阵(探测元阵列) • TFT每个象素具有电荷接收电极,信号储存
电容及信号传输器,通过数据网线与扫描 电路连接。最后由读出电路读取数字信号 并还原成影像。
2.2 直接平板探测技术
转化数字信号
2.3 间接平板探测技术
• 荧光材料层 • 多利用CsI闪烁体。通常由高原子序数的物
质组成,对X线有高的吸收能力。 • CSI与非晶硅的结合是具有最高的DQE(量
子测量效率)值的材料。
2.3 间接平板探测技术
• 探测元阵列层 • 入射的X线在闪烁晶体层被转化成为可见光
后,再由光电二极管矩阵转换成电信号。
• DQE是一种对成像系统的信号和噪声从输 入到输出的传输能力的表达。
• DQE数值越大,表示所采集影像信噪比损 失越小,即视频链对噪声的贡献越小。
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3.4 探测量子效率
• DQE与探测器的感光材料、结构和工艺有 关,其中也与像素大小密切关联。图像噪 声与每个像素单元接收的有效光子数成反 比,一般说像素尺寸大,像素内所包含的 光子数增加,会降低图像噪声,提高检测 灵敏度和DQE
基本像素单元(探测元)示意图
2.2 直接平板探测技术
• X线转换单元 • 应用非晶硒(a—Se)为光电材料将X线转换
成电子信号。当X线照射非晶硒层时,入射 的 X 射线光子在硒层中产生电子空穴对并 形成电流。
2.2 直接平板探测技术
• 像素矩阵(探测元阵列) • 用薄膜晶体管(TFT)技术在一玻璃基层上组
• 它可被称为是放射学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技 术突破之一。
二. 平板探测器的结构与原理
2.1 平板探测器的种类
• 根据探测器技术(X线转换方式)的不同, 可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分别为:
(1)直接平板探测技术 (非晶硒); (2)间接平板探测技术 (非晶硅+碘化
铯); (3)电荷耦合器件探测器,即CCD转换平板
DR
它是一种X线直接转换技术。利用特殊
结构直接把X线光子转化成电信号并输
出数字影像。
屏/片、CR与DR系统的比较
• 4.2 图像分辨力
屏/片
屏片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十分出色,可 达到4.0 LP/mm。
CR
X线散射与光散射降低了图像的分辨
率。与屏/片系统比较,CR系统空间分
辨率有时稍显不足;与DR系统相比,
CR系统中,IP曝光后需拿到激光扫描仪读 出,整个过程有多个步骤,相对DR系统 时间较长。和传统屏/片相比,工作时间提 高并不显著,但IP可重复使用,应用效率 大大提高。
DR系统在曝光完毕后,只需经过几秒到 十几秒的时间即可看到数字图像。
谢 谢!
探测器(X线闪烁体+CCD二极管陈列);
2.2 直接平板探测技术
这种探测器的结构主要由非晶硒层 ( Amorphous Selenium,a-Se ) 加薄膜晶 体管阵列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TFT ) 构成。它将X线能量直接转变成数字 信号。
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结构
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3.4 探测量子效率
• 控制噪声/提高DQE的方法:
– 高效的闪烁体与高象素填充因子 – 闪烁物与探测器间的有效连接 – 减低电子的噪音
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3.5 动态范围
• 动态范围是衡量探测器性能的一个关键指 标,是指探测器能够线性地探测出X线入射 剂量的变化,其最低剂量与最高剂量之 比。假如,DR探测器能线性地探测出剂量 变化最低值是1μGy,剂量低于1μGy时输 出都是0;能探测的最高值是10mGy,剂量 再高输出也是相同;那么两输入剂量高低 之比是1μGy:10mGy=1:10000(即10 的4次方),为该探测器的动态范围。
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3.4 探测量子效率( Detective Quantum Efficiency ,DQE)
• 其定义为探测器输出影像的信噪比与输入 影像信噪比的比值
DQE = SNR2 at detector output SNR2 at detector input
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3.4 探测量子效率
Photons
探测器
Cesium Iodide (CsI) Light
Amorphous Silicon Panel (Photodiode/Transistor Array)
Electrons
吸收X线 发射可见光 光吸收 产生电子-空穴
Read Out Electronics
Digital Data
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3.2 对比度分辨率 • 图像对比度性能主要反映了系统捕获和显
示物体真是反差的能力。
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3.3 像素尺寸 • 在探测器面积一定的条件下为了增加空间
分辨率,可以减小像素尺寸,降低单位像 素面积,增加像素密度。 • 但是单位像素的面积越小,会使像素有效 因子减少,像素的感光性能越低,信噪比 降低,动态范围变窄。因此这种减小像素 尺寸的方法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大分辨率, 相反会引起图像质量的恶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