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课文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8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9fa3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2.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8篇)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并了解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同学们都吃过花生吧?喜欢吃吗?那么著名作家许地山写的这篇《落花生》是不是告诉我们花生什么样子,如何好吃呢?而是以“落花生”为题,以“落花生”为线索写了一件事,什么事呢?(生答)2、回忆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过渡:作者一家人到底议论花生的什么?他们借花生又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二)重点学习议花生,感悟做人的道理1、默读议花生部分,出示默读要求:(1)勾画出父亲几次对孩子们说的话,看看父亲讲了什么,又想告诉我们什么?(2)勾画出作者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议论之后感悟的句子。
反复读一读,在旁边标注自己的感受。
2、学生边读边思考。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赞花生(1)指名朗读7—10段,想一想:大家议论了花生的哪些好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父亲的观点是什么?(2)出示父亲第一次议论花生的语句: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需挖起来才知道。
自由读、指名读思考并回答:父亲是怎样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3)感受花生的可贵品质。
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63943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2.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精选篇1)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落花生看了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为它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所以叫它“长生果”,平常叫它花生。
但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个“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图介绍花生,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学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课前大家读课文了没有?既然读了,现在不要打开书,看看谁对课文有记忆,这篇*分几局部来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知道,打开书看看,谁看出来了,一开始写的什么?2、指名说板书种花生过收获节3、课文就这两大局部组成,你们说这篇课文长不长?不长,但是这篇*很精彩,知道是谁写的吗?4、介绍作者背景,明确学习任务(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重点突出)(1)要弄明白作者通过讲花生,说了一个什么道理?(2)领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写作方法5、作者的笔名落华生就是从这篇*变来的,你想他是不是为自身的*有点感到骄傲?所以同学们要好好学,这篇*很有味道。
三、重点感悟,学习课文(一)1、下面俺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
怎样知道*哪一局部是重点呢?第一,看看他写的是“详”,还是“略”。
板书:看详略2、现在你们看课文已分为两大局部,那哪局部是重点呢?3、对。
重点段俺们重点学,不是重点段俺们就简单的学,或叫“略学”。
下面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个重点词,这一段就理解了。
4、同学默读。
5、指名读6、说说你找到了哪个词?谈谈你的理解“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7、你们再看,种花生的过程就写了四个词,哪四个?几个月的事作者用四个词就概括了,多干脆,多简单!所以这个作家了不起!这是第一段,因为它是略写的,所以俺们就采取了“略学”的方法,第二段“过收获节”是重点内容,俺们就重点学。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6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eebec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b.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6篇)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能真切体会许地山先生通过落花生所赞美的“从不炫耀,默默奉献”的可贵精神,懂得做人要做不求虚名,切实有用的人。
2、知识技能目标:学习积累生字新词,能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能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名字的含义。
3、发展性目标: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为人们“默默奉献”的是哪些人,他们的可贵之处自在哪里;能从长辈为自己起的名字理解长辈的期望。
二、适用年级:五年级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介绍教师的名字,请同学们分析含义。
2、揭示课题:落花生系许地山先生的笔名,他为什么为自己起这样一个笔名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检验一行同学,比比看谁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统计讲评)2、以第二自然段为例,通过举手抢读,检验以上同学朗读的程度。
3、老师带四个同学分主角朗读下面课文,看同学们朗读的状况。
4、提名四人分主角朗读课文。
5、分成四人小组,分主角朗读课文。
(三)、探究课文,理解感悟1、请一小组到前面分主角演出,演后评议。
2、再请一小组到前面演出,演后评议。
3、公推最好的一组到前面演出。
演后评议。
4、许地山先生为什么起名叫落花生呢?请根据课文的理解提出落花生的好处。
5、花生最可贵的用处是什么?(通过重点词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6、许地山先生起这样一个名字是矢志做个什么样的人?(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许地山先生要做的这样人多吗?举例说明。
(发挥想象,踊跃发言)2、名字能够言志,亦能够证明长辈对我们的期望和关爱,请写一二百字片断,说一说自己的名字3、指名的人到黑板前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读出自己写的片断。
落花生的教学设计篇二目的要求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用“居然”“成熟”造句。
3、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00956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5.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尽管__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深奥的语言,但是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学生在中年级就学习了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__内容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并在本册的第四组中的前两篇课文中(《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学习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因此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应该继续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语言文字体会__的思想感情,为六年级继续学习“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做准备。
引导学生初步领悟__的表达特点,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借物喻人)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读“播种、吩咐、便宜、石榴、茅亭、榨油”等词语,理解“居然”的意思。
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全家人议论花生的相关段落。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a395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e.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落花生的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词句段,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明确文章的中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及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1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2.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难点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生:花生师板书课题:19.落花生(齐读课题)二、作者介绍:许地山(1893.2.14—1941.8.4) 原名许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
生于台湾台南,甲午之战后全家迁居福建龙溪(漳州)。
幼年随父在广东读书,中学饿毕业因家境衰落,到漳州第二师范教书,1913年赴缅甸仰光中学任教,1916年回国。
次年入燕京大学,得文学士学位后再入宗教学院,得神学士学位。
1923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次年到英国牛津大学研习。
他对宗教史有精深研究,也下工夫钻研过印度哲学、人类学、民俗学,掌握梵文、希腊文和中国古代的金文、甲骨文,是著名学者。
过度: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
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
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
“落花生”是他的笔名。
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了解大意,理清结构1.学习生字词亩尝吩咐茅榨榴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a4c4f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7.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落花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落花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2、学会生字7个,正确选择多音字“空、便、种、应、熟、散”在本课中的读音,理解词语19个。
3、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重点:抓住重点段理解课文的意思。
难点:读懂重点段的.思想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提示课题,设置悬念。
落花生就是花生,是一种仪器,用“落花生”做题目,你想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2)这篇课文并没有写花生的形状、用处,生长过程,那么到底写什么呢?(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到底写什么。
(4)指名说说课文大致内容。
2、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看看课后练习题1、给课文分段。
(3)指名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可分为几段,为什么这样分段。
(4)说说哪一段是重点段。
3、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2)看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找出多音字,读准多音字在本课中的正确读音。
(4)查字典,了解词语的意思:半亩开辟爱慕(5)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
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读多音字,区别读音。
(“空地、空白、抽空”读kòng),(“空话、天空、落空”读kōng)买种种类种田种地黄种种植(“买种、种类、黄种”读zhǒng,“种田、种地、种植”读zhòng)应该答应应有尽有供应随机应用(“应该、应有尽有”读yīng,“答应、供应、随机应变”读yìng。
《落花生》教学设计(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597d8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f.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悄悄奉献的品质;概括课文中心,练习分清课文主次;培育同学观看思索的力量,初步学习“借物喻人”的艺术表现手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练习依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导语: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分析许地山先生的有名散文《落花生》。
板书:落花生。
一提起花生,我们就会想起它那又香又脆的美味儿来,说真的,老师就有这样一种感觉,不管是炒花生还是煮花生,也不管是咸花生还是淡花生,只要抓一把往口里一嚼,立即便会香气四溢,吃着花生,那真是满口生香,吃完了花生,那真是回味无穷啊。
在许先生的笔下,花生不仅具有令人心动的美味,更具有一种独特的品行,那么,花生究竟具有一种什么样的品行呢?请听录音:二、分析课文。
〔一〕录音播放课文的第三部分,边听边思索:1、大家听到的是课文的第几部分?你能说说这部分讲了什么〔吃花生、谈花生〕2、“实在很难得”。
你是怎样理解的?〔让同学自由发言,老师引导:父爱的宏大,参与我们举办的丰收节,是父友爱我们的详细表达。
〕3、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的分角色朗读、听录音中的角色对话等,来体会一家人团聚时的快乐气氛。
4、孩子们说到了花生有哪些好处?〔味儿美、榨油、廉价〕5、理解“廉价”在文中的意思。
6、花生最珍贵之处在什么地方?〔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知道它有没有果实,必需挖起来才知道。
〕7、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突出了花生具有哪些方面的品行?〔不求虚名、悄悄奉献〕桃子等:果实鲜红嫩绿、高高挂在技头上。
花生: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
8、父亲把花生人格化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道出了花生的品行,用意是什么?生齐读:父亲接下去说...........这一自然段。
填空: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可是〔〕,不是〔〕的用“成熟”造句。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_3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_3](https://img.taocdn.com/s3/m/9d5cfdb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9.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设计背景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拥有对教材文本的绝对的解释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被限制在教师的理解范畴之内,于是,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被扼杀殆尽。
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
”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
首先,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所带来的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必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影响,导致即使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和体会,;其次,对于阅读材料来说,由于语言文字的包容性极大,因此对同一文本也完全可以从若干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
所以,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不能以教师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解,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散文。
__重点记叙了一家人品尝花生时的讨论,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全文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第二自然段(二至十四自然段)写一家人尝花生谈论花生的好处。
内容可分两层:一是讲花生的好处与特点;二是以花生喻做人。
第三段(第十五自然段)写父亲的话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课文通过议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阐明做人的道理,很有教育意义。
__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语言质朴简洁,清新自然,适宜于学生边读边思考。
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
这个训练点包含两个互相联系的阅读理解过程。
课文《落花生》优秀教案(优秀10篇)
![课文《落花生》优秀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24072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2.png)
课文《落花生》优秀教案(优秀10篇)落花生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落花生使我深受感动,文中父亲把花生比做人来教诲许地山;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光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鹿和老虎的故事,有一天鹿在小树下玩,突然,口渴了,就到河边去喝水,忽然它看见了自己美丽的角说:“这是我吗?居然如此美如天仙。
阵阵风吹过,小鹿看着水面,却看到自己丑陋的的角,就说这个角太丑了,根本不和我意。
”说着一只老虎跑了出来,它的脚如火箭一样的跑走了,老虎再也没有力气追了。
鹿一边走一边叹气的说:“这美丽的角都快丧了我的命了可丑陋的角却救了我的命。
”从中,我知道了人不能只看外表。
《落花生》教学课件2《落花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语言朴实无华,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等一系列活动,十分自然地揭示了主题思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设计理念: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四年级初始是训练质疑的最佳时机,本课设计力求引导学生提出真问题,并教给方法帮助其解决问题,以此品析关键词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以及行文的好处、妙处,使学生真学、真想、真收获、真提高。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词语和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4、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渗透质疑方法。
5、学习作者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2、学习作者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3、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渗透质疑方法。
《落花生》教学设计(最新13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最新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70aa5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3.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最新13篇)《落花生》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要求会认的生字有七个,其中“榨、榴”注意读准确,重点正确书写“茅、榨、榴”,特别注意“榴”的变音。
这是一篇现代优秀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所受的家教。
作者许地山,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朴实洗炼、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触,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间。
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课标表述】*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写字的速度。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明确对“议花生”这一部分的详写,及花生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理解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认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式。
【评价方案】1.通过四人小组互相检查词语认读(评价单第一题)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状况,评价目标1;(终结性评价)2.通过学生自读、指名读、师生配合读等,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读好课文,评价目标2;(过程性评价)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及课下完成评价单第三题,检验学生是否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父亲的话语,评价目标3。
《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
![《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27d95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5.png)
《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1一、图片导入1:同学们,有一天,我到学校外面散步,看到菜地里有一种植物,十分喜欢,就把它拍了下来,现在给大家看看,(出示花生图片)你们认识它吗?2:花生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出示题目:落花生)3:你知道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吗?(出示落花生名字来由)4、(出示图片)谁来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花生都有哪些用途?5、(出示图片)看了这幅图,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花生的用途很广)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
2、课文是怎样写种花生和收花生?(学生回答课文中的句子)3、从“居然”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先让学生说)三、品悟课文过渡:花生收获了,我们都很高兴,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
1、请大家轻声课文,想想他们一边吃花生,一边议论什么?(花生的好处)2、他们是怎么讨论的呢,出示幻灯,老师引读3、姐弟三人都说了花生的好处,那,父亲又是怎样认为呢?(让学生先找到句子,然后老师出示句子)齐读:4、理解父亲的话问:可贵是什么意思?问:通过对比,你能说出花生有哪些品格吗?出示图片师:看图片上这些水果,哪些水果的颜色更鲜艳漂亮?我们可以华丽来形容这些水果那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花生呢?(朴素)师:其他水果把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高调张扬,而花生默默地孕育自己的`果实,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默默地向人类奉献自己的果实。
9、说一说,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人具有花生的品格?清洁工、送报员、邮递员、教师··10、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学习花生的品格)问:花生外表不好看,影响了它的作用吗?不影响所以父亲希望我们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老师小结:是的,一个人外表即使不好看,但是他默默地为大家做好事,不计较名11、听了父亲的话,“我”从中得到了什么感悟?问3: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把句子中的“只”字去掉可以吗?为什么?出示句子:对。
《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b869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7.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 1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师:课前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教师出示本课生字:吩、咐、茅、榨、价、榴、慕、矮。
这些生字,你们在预习的时候,发现哪些生字比较容易掌握? 1、练习写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 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下面同学们自由组合练读。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
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
4、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5、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
(要尊重学生的阅读理解,激发阅读思考的兴趣。
)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主要写了许地山二家人过收获节议花生的事,除了这件事课文还写了哪些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完成课后第二题。
2、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形成板书: 种花生一—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四、分清主次,巧埋伏笔 1、课文写的这些事中,哪件是主要内容?(议花生) 2、大家课前都通过搜集资料或向别人打听了解了一些花生的基本知识,你们知道从种花生到吃花生需要多长时间吗?(三四个月) 3、“议花生”只是很短时间内的一件事,为什么作者要写得这么具体呢?下节课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姓名溯源,激趣导入 1、 哪个同学愿意上来写自己的名字?说说你名字的来历。
2、 老师这里也有个名字:落华生,你们知道这名字包含了什么意思吗?联系课文的题目想想。
3、 作者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笔名呢?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来获得答案。
二、温故探新,直奔重点 1、上一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课文讲了哪些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种花生一收花生一吃花生——议花生)其中“议花生”为什么要作为课文的主要内容来写呢?下面我们就来看这部分内容。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58325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9.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6个生字。
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两课时一、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①种花生、收花生。
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
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2)质疑、解疑。
(经典)落花生教学设计
![(经典)落花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bba65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2.png)
(经典)落花生教学设计落花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茅亭、榨油、价钱、石榴、倾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3、初步把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主次分明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风光,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行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具:课件、表格、头饰课前预备:1、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2、查找有关的资料。
3、思考预习中的三个问题。
4、学生训练预备表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指名三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说说名字的含义。
2、有位作家许地山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你们猜猜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3、板书课题,了解花生之所以叫"落花生"的缘由。
二、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1、轻声读文,了解内容。
2、把各部分内容所在段落找出来后,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抓住重点,自学课文,1、学生读文,自学课文。
2、指名汇报,了解结果。
四、师生交流,学习重点内容,1、学习第十段。
(1)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2)看表演,你喜爱谁,为什么?桃子:我是桃子,你们看我皮肤多好,白里透红,百里挑一,你要是尝一口呀,准会甜到心里头,老人小孩都喜爱我。
石榴:这次选美,你们可要选我当冠军,因为我长得极新奇,红通通地,人们见了我都喜爱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体健康。
苹果:在说比美,应当是我第一,先别说我有养分价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艳丽的红衣裳,不管往哪儿一站,都是焦点。
落花生:其实这次选美我要本不想来,因为我只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只想对别人有好处,可不想跟别人比美。
(3)学生发表意见。
(4)学生齐读第10段。
2、学习第12段。
(1)指名读3、学习第13段(1)指名读(2)理解“风光”的意思。
《落花生》教学设计(4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86244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2.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4篇)落花生的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认识“茅”,会写“亩”、“尝”等7个生字;会用“居然”造句。
2、学习课文,知道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课文主要抓住什么内容展开叙述。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学习本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5、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教学重点:1、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理的写作及其所喻的道理。
2、学习本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花生生长示意图;石榴、苹果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简介作者。
1、师板书课题“落花生”。
“落花生”是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文章,学习第四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师:“落花生”就是大家熟悉的花生,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生介绍后,师出示花生开花结果的示意图,加以说明:花生是一年一生草本植物,花黄色,花受粉后垂落到地上才生出花生,所以也叫“落花生”。
3、师:同学们喜欢吃花生吗?喜欢什么口味的?(让生畅谈。
)4、师:文中的作者许地山,(同学们通过资料袋了解作者。
)作者也喜欢吃花生,而且在他母亲的带领下在自家的空地上种花生。
嘿!居然收获了,他们一家人高兴地聚在一起过收获节。
同学们愿不愿意和作者一起来分享他的喜悦呢?(生答)。
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5课落花生。
二、自主学习1、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开辟:本课指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
茅亭:用草一类的东西盖的亭子。
爱慕:由于喜欢或尊敬而愿意接近。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
榨油:用力压出物体里的汁液。
《落花生》教学设计(通用1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f22f5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7c.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通用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
2、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及难点】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
【教学准备】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教学过程】一、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1、了解学生对花生的认识:⑴出示一捧花生。
⑵教师:花生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么在生活中花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呢?⑶组织学生畅谈交流。
2、认识文中花生的特点:⑴教师: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对花生的认识,课文的第二段也是在写谈论花生,读读这一段,读后你觉得文中描写的花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⑵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随机点评:第七自然段:花生的味美。
第八自然段:花生可以榨油。
第九自然段:花生的价钱便宜。
第十自然段:花生不炫耀自己。
估计学生对于概括花生的这一特点存在困难,可作如下设计:①教师:这段话中除了写花生还写到了苹果、桃子、石榴,请大家把写这些水果的句子找出来,好好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的这些水果给你的感觉怎样?(炫耀自己,夸耀自己。
)②教师:再请大家读读写花生的句子,与这些水果相比,花生又给你什么感觉?(不炫耀自己。
)③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反复读好有关词句,特别要读读出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的对比反差。
④教师:刚才大家通过读课文对花生有了新的认识,你能不能用一组关联词把文中花生给你的印象说出来。
(虽然花生好处很多,但是从不炫耀自己。
)二、读、悟父亲教育我们的话1、整体感知:⑴教师:父亲在县城做官,平时公务繁忙,抽空来过收获节,难道只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吗?显然不是。
那么,父亲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放开声音朗读12~14自然段,你读懂了就举手。
⑵组织学生交流。
2、自读感悟:⑴教师:在父亲教育我们的这几个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或句子,你读了以后觉得挺有道理的,就做上记号并写下你读了这写句子后的体会。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b0de4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a.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准备:幻灯片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2、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什么事?(种花生,过收获节)理解详写和略写。
联系旧知,本节课的口语交际和下一环节的引入做好铺垫。
以课文为例,向学生渗透写作方法。
二、理解课文,明白道理(一)默读“过收获节”部分,理清思路。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①出示:“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抓重点词语谈体会。
②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吃花生,谈花生)哪个是重点写?(谈花生)(二)抓住重点,精读领悟1、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谈花生”段落2、三个孩子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3、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品质?①出示父亲说的话,齐读。
②桃子、苹果有什么特点?(高高挂在指头鲜红嫩绿)③落花生呢?矮矮地长在地上!你觉得落花生怎样?(默默奉献)4、指导朗读5、深入领会: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点出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6、读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说说对父亲的话的理解过渡:这次“收获节”作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7、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将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落花生》教案四篇
![《落花生》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afeab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e.png)
《落花生》教案篇 1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朴实无华的品格。
使学生懂得“人,要做实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二、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赞叹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学会写作时主次分清的方法三、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赞叹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作者作了介绍,这篇课文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许地山,他的原名叫赞坤,昨天有同学问为什么他会给自己的字叫地山,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
名与字往往有一定的联系,坤的意思就是地,经常有个词叫乾坤,意思就是乾坤,他的父母给他取名坤可能就是希翼他长命百岁。
2,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结构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将重点来学习课文的第二段。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尝花生,论花生(板书)(二)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1,指名六位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独白,父亲,母亲,姐姐,哥哥,我)朗读要注意身份,父亲要有长辈的口气,孩子要有孩子的气息。
其他同学思量这样一个问题:“花生的好处有哪些?”明确: A 味美 B 榨油 C 价廉2,那末花生还有此外的好处吗?我们首先把这个问题放开。
下面回过头来我们阅读一下课文的第三小节,子细思量,这么几句话传递给我们怎么的信息?学生的回答预设:父亲很少回家,或者家人很少团圆。
资料补充:本文的创作时间是 1922 年,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官,平时公务很繁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
(提示)作者说: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还是来了,实在很难得。
难道许地山父亲参加收获节就是专为吃花生而来吗?明确:不是,父亲的到来, A 肯定我们的劳动成果,与我们共同分享快乐B 借机教育子女3,那末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是来教育子女的?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十小节,这一节主要写了哪些事物?明确: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花生》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
2、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及难点】
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
【教学准备】
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教学过程】
一、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
1、了解学生对花生的认识:
⑴出示一捧花生。
⑵教师:
花生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么在生活中花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⑶组织学生畅谈交流。
2、认识文中花生的特点:
⑴教师:
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对花生的认识,课文的第二段也是在写谈论花生,读读这一段,读后你觉得文中描写的花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⑵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随机点评:
第七自然段:花生的味美。
第八自然段:花生可以榨油。
第九自然段:花生的价钱便宜。
第十自然段:花生不炫耀自己。
估计学生对于概括花生的这一特点存在困难,可作如下设计:
①教师:
这段话中除了写花生还写到了苹果、桃子、石榴,请大家把写这些水果的句子找出来,好好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的这些水果给你的感觉怎样?
(炫耀自己,夸耀自己。
)
②教师:
再请大家读读写花生的句子,与这些水果相比,花生又给你什么感觉?
(不炫耀自己。
)
③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反复读好有关词句,特别要读读出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的对比反差。
④教师:
刚才大家通过读课文对花生有了新的认识,你能不能用一组关联词把文中花生给你的印象说出来。
(虽然花生好处很多,但是从不炫耀自己。
)
二、读、悟父亲教育我们的话
1、整体感知:
⑴教师:
父亲在县城做官,平时公务繁忙,抽空来过收获节,难道只是
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吗?显然不是。
那么,父亲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放开声音朗读12~14自然段,你读懂了就举手。
⑵组织学生交流。
2、自读感悟:
⑴教师:
在父亲教育我们的这几个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或句子,你读了
以后觉得挺有道理的,就做上记号并写下你读了这写句子后的体会。
⑵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⑶教师:
现在,请大家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在反馈交流中,引导学生分清讲体面与只讲体面的相异之处。
)3、深化认同:
教师: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感想,老师读了以后,也有很多
话想说,我把它写成了一首诗献给大家。
(配乐诗朗诵。
)
我愿
我愿,我愿是一支粉笔,用我洁白的身躯,
去谱写生命的乐章。
我愿,我愿是一支蜡烛,在黑暗中默默地,
燃烧,用我的光和热。
引着孩子们走向光明。
也许,一路上没有鲜花与掌声相伴,
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坚信,
人生的价值,
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4、积累语言:
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2~14自然段。
⑵学生自由背诵12~14自然段。
⑶学生默写所背的话。
三、结课
教师:父亲在百忙之中,抽身前来过收获节,正是想通过谈论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牢记父亲对我们的期望,再次有感情到读读第二段。
【板书】
落花生好处很多不炫耀自己
做人做个有用的人不要只讲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