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01、试述公共政策的本质。
(1)公共政策是阶级意志、利益的集中体现和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着阶级力量的变化
(2)公共政策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公共政策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器,政策的核心就是要解决社会利益的分配
02、试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引导功能(2)协调功能(3)控制功能(4)分配功能(5)象征功能
03、试析公共政策快速分析的必要性。
(1)分析人员所面临着约束(2)分析人员有局限性(3)行政标准的迫切性(4)在研究基础上开发快速分析的技术
04、试析政策分析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素质。
(1)专业素养:政治头脑、总体观念、创新、洞察力、悟性、未来导向、富有弹性(应变)、其他;
(2)知识素质:选择标准的知识、选择分析工具的知识、明确分析工作边界的知识、使用直觉思维的知识(隐含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政治知识、更新分析工具的知识、目标与结果关系的知识、价值知识等。
05、试析政策问题的特点。
(1)客观性:客观存在(2)主观性:主观感受与思维加工(3)人为性:人类行为结果与利益诉求(4)依存性:问题系统(5)动态性:多样解决方案、政策问题与方案、时效性
06、试析建立公共政策议程的策略。
(1)政府有限介入策略(2)政府主动介入策略(3)政府及社会团体与个人都主动介入
(4)政府、社会团体与个人都有限介入
07、简述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式政策规划的缺陷。
(1)政府本身也有自利性和价值偏好,因而单纯的政府规划不能确保公正性;
(2)政府对一些问题的理性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单纯由政府做出的规划也难保科学性;
(3)单一式政府规划将各方利益主体排除于规划过程之外,这种政策桂花明显缺乏民主型。
08、简述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主要依据。
政策环境的变化、人们认识的深化、政策偏差的产生、政策负作用的产生。
09、简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因素:(1)目标的不确定性;(2)影响的广泛性;(3)资源大的混合与政策重叠;(4)主体有关人员的抵制;(5)评估者主观动机的错误;(6)信息系统不完备;(7)获取经费不易;(8)意识形态的影响。
对策:高层领导重视;建立多种评估信息收集渠道和长效机制;讲究政策评估时机;明析评估的多重价值;保持评估者的价值中立;把事实与价值结合起来;适当运用政策评估分析工具: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风险分法、系统分析法、价值分析法等;发挥公共政策评估结果的多种用途:与资源分配、公共部门绩效等结合起来。
10、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内容。
(1)广义的合法性:政治系统自身的合法化(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前提)。途径(不作要求):a:合法、合理的形式取得政权;b:社会的传统习惯取得政权;c:超凡魅力领袖取得政权;d:革命或战争的形式取得政权。
(2)狭义的合法化:a:合法的决策主体;b:合法的政策内容;c:合法的过程(程序);d:政策的法律化。(a: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政策;b;具有长期稳定的政策;c;较成功的政策)
11、公共政策执行的意义。
实现政策目标的根本途径;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标准;后续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
12、绝大部分政策变动采取渐进调整的原因
(1)利益刚性的限制(2)现行政策的制约(3)公共意志的趋中(4)变革成本的约束(5)人类理性的局限(6)社会稳定的需要。
13、政策终结的作用
(1)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2)有利于促进政策的优化(3)有利于提高政策的绩效
14、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含义及表现。
含义: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本质是政策执行与政策目标的背离,现象是各种各样的政策执行偏差。
表现形式:(1)、象征性政策执行;(2)、附加式政策执行;(3)、残缺式政策执行;(4)、替代式政策执行;(5)、观望式政策执行;(6)、照搬式政策执行;(7)、规避式政策执行。
15、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1、为政策方案提供指导;2、为政策方案的规划与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
16、简述政策议程及其建立条件。
在发现公共政策问题后,政策主体选择某个或某几个政策间题作为急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这一选择的过程就是建立公共政策议程。
条件:大众传播媒介对政策问题强烈反应;政策问题已经在相当范围内成为共识;受政策问题影响的利益群体产生诉求;政治精英和专家学者产生预测性发动。
17、具体政策的含义、特点和功能
含义:为解决社会发展中某个领域某个区域中具体问题而制定
特点:a:涉及面广;b:针对性强,内容强尽;c:时效性强,变动性大;d:执行性强,操作性强;
功能:a:切实保障总政策和基本政策的贯彻落实;b:直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c:直接调节公共利益,实现政策目标
18、公共政策过程。
广义的公共政策过程指的是:政策问题构建、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控制与政策终结。
狭义的公共政策过程是指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社会问题的产生—政策问题的确认—政策议程建立—政策规划—政策的合法性。
19、简述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
(1)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如果说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则有效执行的作用则占90%。(2)它是政策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3)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政策过程的中介性环节.
20、中美公共政策横向构成上的差异
美国:公共政策=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
中国:公共政策构成=人大决策+行政决策+党的政策
21、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
客观的社会现实;问题的察觉;现实与利益期望的冲突性、团体与组织的活动;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必要的政策行动。
22、政策方案评估择优的标准
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能最大限度实现有关政策目标;消耗的政策资源尽可能少;实现政策目标风险尽可能小;政策实现的副作用尽可能小。
23、政策变通的含义及合理政策变通的原则
含义:是原则性、灵活性和时效性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原则:把握政策的基本精神,这是衡量合理变通的标准;摸清实际情况,这是合理变通的实践基础;上情、下情有机结合,这是合理变通的关键
24、政策评估的标准
含义:依据政策目标设立的可供比较的准则,包括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两类。事实标准:政策效率、政策效能、政策效益、回应的充分性和执行力;价值标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健康发展和社会公正。
25、谈谈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1)公共政策是阶级意志、利益的集中体现和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着阶级力量的变化。
(2)公共政策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公共政策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器,政策的核心就是要解决社会利益的分配
学科性质:(1)综合性、跨学科的新研究领域;(2)具有准科学的特征,崇尚理性又不拒绝非理性思考,强调定量与定性的结合;(3)以行动为取向的学科,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4)既是描述性学科,又是规范性学
科;(5)软科学的重要分支。
26、试述公共政策的分类。
(1)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科专门将公共政策作为自己的全部研究内容,并且将公共政策的理论构建、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公共政策的规划分析以及具体公共政策的实践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2)公共政策学的学科性质:综合性、跨学科的新研究领域;以行动为取向的学科,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是描述性学科,又是规范性学科;是软科学的重要分支。
27、政策问题的特点。
相互依赖性、主观性、人为性、动态性
28、试析公共政策主体含义及其基本构成。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在整个公共政策的运行周期中,在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估等阶段上对政策问题、政策过程、政策目标群体主动施加影响的人员。
公共政策主体的基本构成:(1)官方的政策活动者,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司法机关;(2)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包括利益团体、公民(选民)、大众传播媒体;(3)现代政策研究组织,包括官方思想库、半官方思想库、民间思想库。
29、试析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特征。
(1)组织功用--以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
(2)知识结构--研究人员构成的多学科性
(3)体制构成--学科分类与课题研究组结合--矩阵体制
(4)组织运行--研究、教学(培训)、开发(咨询)三位一体
(5)道德与价值--实事求是、科学性
(6)组织环境--尽可能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相对独立性
30、简析政策合法化的特点。
政策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选定的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据法定的权限与程序对政策进行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的过程。所有的政策,包括中央制定的政策和地方、基层制定的政策,都必须经过合法化过程。其特点:(1)公共政策合法化有其特定的主体。即不是随便哪个国家机关都可以使一项公共政策合法化,它必须是享有权力的国家机关。(2)公共政策合法化与政策方案规划存在相似性。政策合法化决不是简单表决和通过政策,而是要进行严格的审议,而审议实际上是新一轮的政策方案规划,只有在重新修改、补充政策方案后,方案才能获得批准,成为具有合法性、权威性、普遍性的公共政策。(3)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程序性十分鲜明。要使一项政策方案成为合法的政策,必须要经过一道道的程序,缺少任何一道,都难以实现政策的合法化。
31、简述政策终止的实质。
公共政策终止是指一项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在正面效用已经完全失去的情况下,公共部门制定出新的政策强制性地对其加以取代。具有强制性、衔接性、多样性特点,具有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有利于促进政策优化、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的作用。
32、简述政策终止的障碍。
(1)相关者的心理抵触:政策受益者、政策执行者、政策制定者;(2)现存机构的持续性:机构惯性、机构生命力、机构动态适应性;(3)行政机关联盟:内部人;(4)利益集团的阻碍;(5)法律障碍:法律程序的复杂性、法律的滞后性;(6)终止的成本障碍:高昂的成本---终止行为本身的成本、沉积成本;(7)社会舆论的压力:第四种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