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构件名称

古建筑构件名称
古建筑构件名称

一、通则名词

1、明间:建筑物居中的开间。

2、次间:建筑物明间和梢间之间的开间。如有多次间可分为一次间、二次间、三次间等。

3、梢间:建筑物两端头的开间。

4、檐面:平面呈矩形的建筑物,短边方向称山面。

5、面阔:又称面宽,建筑物面宽方向相邻两柱间的轴线距离。

6、通面阔:建筑物两尽端柱间轴线距离。

7、进深: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的平面尺寸称为进深。

8、通进深:建筑物侧面(进深方向)两尽端柱间的轴线尺寸。

9、步架:相邻两檩间轴线的水平距离。

10、举架:坡屋顶屋面的相邻两檩,上面一檩比下面一檩抬起的高度。

11、举高:相邻两檩轴心的垂直距离。

12、上出:建筑物檐口自檐柱轴线向外挑出的水平长度。带斗拱的建筑,上出是由斗拱出踩和檐椽飞椽挑出两部分组成。

13、下出:台明(台基露出的地面部分)由檐柱中线向外延展出的部分称台明出沿,又称下出。

14、出水:建筑物的上檐出又称出水。

15、回水:建筑物的上出大于下出,上出与下出之差称为回水。

16、收分:中国清代建筑柱子直径下大上小,以柱根部分直径为基数,按柱高的1/100或一定比例减小柱径,称为收分。

17、侧脚:柱头位置不动,柱脚按一定尺度向外侧移出,造成柱头略向内侧斜,称为侧脚。清代建筑仅檐柱有侧脚,明代以前建筑里圈柱也有侧脚。柱侧脚有利于建筑物稳定。

18、斗口:斗拱最下层的坐斗(大斗)面宽方向的刻口称斗口。在清式建筑体系中,斗口是最基本的建筑模数之一,凡带斗拱的建筑,所有的构件、部位均与斗口有倍分关系。

19、硬山:屋面既有前后两坡,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与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称为硬山建筑。

20、悬山:屋面有前后两坡,屋面两端悬挑于山墙或山面梁架之间的建筑,称为悬山式建筑。悬山又称挑山。

21、庑殿:屋面有四坡并有正脊的建筑称庑殿建筑,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型制。

22、歇山:由悬山屋顶和庑殿屋顶组合形成的一种屋顶形式。歇山建筑又称九脊殿,型制等级仅次于庑殿建筑。

23、攒尖:建筑物的若干坡屋面在顶部交汇成一点形成尖顶,称为攒尖建筑。攒尖建筑平面为正多边形,如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圆形等。

24、复合: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建筑形式,或由一种建筑形式的不同形态组合而成的建筑称复合建筑。复合建筑形式优美,历史上很多著名楼阁如黄鹤楼、腾王阁、故宫角楼等都是复合建筑。

25、三滴水:古代屋檐为滴水,三滴水即三重屋檐。

二、木作构件

(一)大木作

木柱

1、檐柱:位于建筑物外围的柱子。

2、金柱:位于檐柱内侧的柱子,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依位置不同可分别以外金柱和内金柱。

3、下檐柱:在二层或多层楼房中,最下面的一层的檐柱。

4、通柱:为于二层楼房中贯通上下层的柱子,用一木做成。

5、假檐柱:假檐柱是专用于转角房的外转交两侧,转间房的外转角两侧开间(即转角进深)大于其余两开间,为解决开间过大而附加的檐柱。假檐柱的高度比一般檐柱要高垫板一份、檩碗一份外施假梁头。如用代梁头,则其高度与其他各檐柱同。

6、里金柱:即围金柱,参见“金柱条”。

7、山柱:位于建筑物两端山墙部位的中柱。

8、童柱:柱脚落于梁背上,用于支顶上层檐或平座支柱。

平台海墁下桐柱用于三滴水楼房,支承平台(平座)部分的桐柱。

9、擎檐柱:立于建筑物台明(或平座)四角,用于支顶四偶角梁的方柱。

10、垂莲柱:用于垂花门的垂柱,倒悬于垂花门麻叶抱头梁下,端头有莲花等雕饰,故得名。

10、雷公柱:(一)用于庑殿建筑屋脊两端太平梁之上,用于支顶脊桁挑出部分的柱子;(二)用于攒尖建筑斗尖部位的悬空柱。

11、重檐金柱:用于重檐建筑的金柱,采用一木做成,其下半段为金柱,上半段支承上层檐,故称重檐金柱。

12、重檐角金柱:用于转角部位的角金柱。

13、封廊柱:位于楼阁建筑平座之上,用于支承挑出深远的檐椽端头的方形木柱,与擎檐柱作用相似,柱头间通常有横枋及折柱花板雀替等构件相连,柱间有栏杆,栏杆内为走廊。14、馒头榫:柱子上端与梁结合之榫,位于柱头中线位置,榫呈方形,宽高均为柱直径的1/4~3/10,其榫根部略大,头部略小,呈方形馒头状,多见于小式做法。

15、管脚榫:柱根与柱顶石相结合之榫,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其径寸略同于馒头榫,多见于小式做法。

16、升线:有侧角的柱子侧面特有的墨线,该线位于柱子侧面中线的内侧,与中线之距离等于侧角尺寸,升线垂直于地面(水平面),柱整体向内侧倾斜。方子口柱子端头的刻口,呈上大下小的形状,是安装枋子用的卯口。

木梁

1、桃尖梁:用于柱头科斗拱之上,承接檐头桁檩之梁,其梁头侧面成桃形,故名。

2、顺桃尖梁:用于建筑物山面的桃尖梁,因其放置方向与建筑物面宽一致,故名。

3、桃尖随梁枋:桃尖梁下面,用以拉结檐柱与金柱的构件。其作用略同于小式建筑的穿插枋。

4、顺随梁枋:用于顺梁下面的随梁枋。

5、七架梁:其上承七根檩,长度为六步架之梁。

6、五架梁:其上承五根檩,长度为四步架之梁。

7、三架梁:其上承三根檩,长度为二步架之梁。

8、六架梁:其上承六根檩,长度为四步架加一顶步之梁。

9、四架梁:其上承四根檩,长度为二步架加一顶步之梁。

10、顶梁:其上承二根檩,长度为一顶步架之梁。

11、双步梁:长度为二步架,后尾交于中柱或山柱之梁。多用于门庑建筑或一般建筑的两山。

12、单步梁:长度为一步架,后尾交于中柱或山柱之梁。多用于门庑建筑或一般建筑的两山。

13、三步梁:长度为三步架,后尾交于中柱或山柱之梁。多用于门庑建筑。

14、七架随梁枋:帖附于七架梁之下,拉结前后金柱之构件。

15、五架随梁枋:帖附于五架梁之下,拉结前后金柱之构件。

16、天花梁:用于建筑物进深方向,承接天花之梁。

17、踩步金:歇山建筑山面的特有构件。其正身似梁,两端似檩,位于距山面正心桁(或檐檩)一步架之处,具有梁、檩等多种功能。

18、承重梁:用于楼房进深方向,承接楼板楞木之梁。

19、斜双步梁:用于建筑物转角位置,于山面、檐面各成45°的双步架。

20、斜三步梁:用于建筑物转角位置,于山面、檐面各成45°的三步架。

21、斜五步梁:用于建筑物转角位置,于山面、檐面各成45°的五步架。斜五步梁又称递角梁。

22、递角随梁枋:贴附于递角梁之下,用于拉结内外角柱之构件。

23、抱头梁:用于无斗拱建筑廊间,承接檐檩之梁。

24、斜抱头梁:用于无斗拱建筑廊子转角,于山面檐面各成45°角的抱头梁。

25、顺梁:用于建筑物山面,平行于建筑物面宽方向之梁。多用于无斗拱建筑,相当于无斗拱建筑的顺桃尖梁。

26、趴梁:梁头外端扣搭在檩之上的梁,多用于庑殿建筑的山面,故又称顺趴梁。

27、下今顺趴梁:承接下金檩的顺趴梁。

28、上今顺趴梁:承接上金檩的顺趴梁。

29、斜承重:用于楼房转角处,与山面、檐面成45°角的承重梁。

30、麻叶抱头梁:梁头做成麻叶头形状的抱头梁。垂花门的主梁亦称麻叶抱头梁。

31、抹角梁:用于矩形或方形建筑转角部位,垂直于角梁方向放置的趴梁。

32、井口趴梁:平面呈井字形的组合梁架,是趴梁的一种形式,多用于多角亭或藻井等部位。

33、假梁头:外端做成梁头状,至于假檐柱柱头之外。

34、四角花梁头:至于角柱柱头,沿角平分线放置的梁头,用于承接搭接檩,两端常做成麻叶头状,花梁头又称角云。多用于四角亭、六角亭、八角亭等建筑。圆亭柱头上也常放置花梁头。

35、角梁:用于建筑物转角部位,沿角平分线方向向斜下方挑出的用以承接翼角部分菏载之梁,角梁一般有上下两根重叠使用,下面一根是老角梁,上面一根是仔角梁。

36、老角梁:角梁的下面一根称老角梁,主要用于承接翼角椽。

37、仔角梁:角梁的下面一根称仔角梁,主要用于承接翘飞椽。

38、由戗:角梁的后续构件,依位置不同又分下花架由戗,上花架由戗,脊由戗等。

39、下花架由戗:用于下步金的由戗。

40、上花架由戗:用于上步金的由戗。

41、脊由戗:用于脊部的由戗。

42、里掖角角梁:用于建筑物里转角部位的角梁,其断面的高度小于外转角角梁,没有冲出和翘起,主要用于两翼檐椽。

43、里掖角老角梁:里掖角角梁两根中的下面一根,主要用于承接里角与之相交的檐椽。

44、里掖角仔角梁:里掖角角梁两根中的上面一根,主要用于承接里角与之相交的飞椽。

45、帽儿梁:承接天花支条与天花板的构件,其两端搭置于天花梁之上,相当于顶棚中的大龙骨。帽儿梁通常用圆木制作,梁断面呈半圆形。

木枋

1、额枋:用于大式带斗拱建筑檐柱柱头间的横向拉结构件。

2、大额枋:大式带斗拱建筑,檐柱间用重额枋时,上面一根(与柱头平齐)称大额枋。

3、小额枋:大式带斗拱建筑檐柱间用重额枋时,位于大额枋和由额垫板下面,断面较小的横枋。

4、平板枋:大式带斗拱建筑,叠置于檐柱头和额枋之上的扁平木枋。因其上安置斗拱,又称坐斗拱。

5、檐枋:无斗拱小式建筑檐柱柱头间起拉接作用的横枋。

6、老檐枋:金柱柱头间起拉接作用的横枋。

7、下金枋:位于下金位置,用于拉接柱头的横枋。

8、上金枋:位于上金位置,用于拉接柱头(或瓜柱头)的横柱。

9、脊枋:位于脊部,用于拉接脊瓜柱头的横枋。

10、两山下金枋:位于建筑物山面下金部位,用于拉结柱头的横枋,见于四坡顶建筑。

11、两山上金枋:位于建筑物面上金部位,用于拉结柱头的横枋,见于四坡顶建筑。

12、七架随梁枋:附在七架梁之下,用于拉结前后金柱之枋。

13、顺随梁枋:用于顺挑尖梁下面,用来拉结山面檐柱与金柱的枋子,用于歇山、庑殿等建筑。

14、穿插枋:位于廊内抱头梁之下,用来拉结金柱和檐柱的枋子,用于有廊建筑。

15、斜穿插枋:位于廊子转角部位,用来拉结角檐柱和角金柱的枋子,见于周围廊转角建筑。

16、递角随梁枋:用于递角梁下,用于拉结内角粮梁柱的枋子,见于转角建筑。

17、间枋:用于楼房面宽方向柱间,承接建筑物下层檐檐椽后尾的枋子。

18、承椽枋:用于重檐金柱或通柱间,承接木楼板的枋子。

19、踩步金枋:附于踩步金下面,拉结山面金柱柱头之枋,见于歇山式建筑。

20、天花枋:用于面宽方向柱间,承接天花的枋子。

21、合头枋:用于两步梁(或三步梁)下之枋,起拉结中柱与檐柱的作用。

22、斜合头枋:用于斜两步梁(或斜三步梁)下之枋,起拉结中柱与内外角柱的作用。

23、合头穿插枋:两端均不出透榫的穿插枋。

24、麻叶穿插枋:出榫部分做成麻叶头饰的穿插枋,多用于垂花门等装饰性强的建筑。

25、箍头檐枋:端头做成箍头榫的檐枋,见于多角亭或转角建筑。

26、燕尾枋:附着于悬山建筑两山挑出的桁条下皮,形状似燕尾的构件,可看作是垫板向外端的延伸,属装饰部件。

26、挑檐枋:用于挑檐桁下面,其高二2口,厚1斗口,是斗拱附属构件。

27、井口枋:斗拱附属构件,用于斗拱最里侧,与井口天花相接的枋子,高3斗口,厚1斗口。

28、正心枋:斗拱附属构件,用于正心桁下面,高2斗口,厚1.25斗口,有连接开间内各攒斗拱和传导屋面荷载的作用。

29、里外拽枋:附属于斗拱的木枋中除井口枋、挑檐枋和正心枋之外的其他枋子,有连接开间内各攒斗拱的作用。

30、机枋:连接斗拱的内外拽枋又称机枋。

31、后尾压抖枋:衬压斗拱后尾以防外倾的木枋,多见于城垣类建筑。32、围脊枋:用于重檐建筑物下层屋面围脊内侧的木枋,常与围脊板等构件共用,有附着、固定、遮挡围脊的作用。

木檩

1、挑檐桁:出踩斗拱挑出部分承托的桁檩。

2、正心桁:带斗拱建筑中位于檐柱轴线位置的桁檩。

3、下金桁:与正心桁相邻的桁檩。

4、上金檩:与脊桁相邻的桁檩。

5、中金檩:位于上金桁和下金桁之间的桁檩。

6、脊桁:位于建筑物正脊位置的桁檩。

7、扶脊木:位于脊檩之上,辅助脊檩承接正脊的构件。

8、檐檩:位于檐柱轴线位置的檩木,见于无斗拱建筑。

9、脊檩:位于建筑物正脊位置的檩木。

10、金檩:位于檐檩和脊檩之间的檩木均称金檩,金檩又因位置不同又分为下金檩、中金檩、上金檩。

11、金盘:截面成圆形的构件,与其他构件水平相叠时,为求稳定,在圆构件的上下面做出的平面称金盘。清式建筑规定金盘宽度为构件直径的3/10。

12、平水:清式木构建筑中,将桁檩底面的水平位置称为平水,它是计算各檩高差,确定各步举高的基准点。

13、搭交檩:以90°120°135°或其他角度扣搭相交。

木板

1、檐垫板:用于檐檩和檐枋之间的木板。见于清式无斗拱建筑。

2、脊垫板:用于脊檩和脊枋之间的木板。见于清式无斗拱建筑。

3、金垫板:檐垫板和脊垫板之外的其他垫板均称金垫板。金垫板依位置不同又分为下金垫板、中金垫板、上金垫板等。

4、老檐垫板:即下金垫板。

5、棋枋板:用于间枋与椽枋之间的木板,见于清式楼房建筑。清式三檩垂花门中柱间门上方之走马板也称棋枋板。

6、楼板:楼房中的楼面板,沿进深方向铺于楞木之上。厚2~3寸。

7、博缝板:用于挑山建筑山面或歇山建筑的挑山部分,用以遮梢檩、燕尾枋端头以及边椽、望板等部位的木板。

8、象眼板:用于封堵挑山建筑山面梁架间空隙的木板,具有分割室内外空间、防寒保温等作用。

9、滴珠板:用于平座边沿四周,遮挡斗拱、沿边木等部位的木板,具有遮风挡雨、保护斗拱大木等建筑。

10、走马板:古建筑中,将大面积的隔板,统称走马板。走马板常用于庑殿建筑大门的上方、重檐建筑棋枋与承椽枋之间的大面积空间。圆垫板平面呈弧形的垫板,专用于圆亭或其他圆形建筑。

11、山花板:用于歇山建筑山面,封堵山花部分的木板,由若干块厚木板立闸拼对使用,故又称立闸山花板。

12、由额垫板:大式带斗拱建筑檐柱间用重额枋时,位于大小额枋之间的构件。

13、望板:南方古建筑中,位于檐椽上部,挑檐檩与檐檩之间的木板,通常厚为20mm。

14、瓦口板:锯成瓦楞起伏状之木板,钉于檐口,以隐瓦间空隙之板称为瓦口板。

15、卷戗板:檐口瓦下,钉于飞椽头上之弯的木板称之为卷戗板(戗角上之弯的滴水板)。

古建筑形制构造尺寸

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1)小式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续)(2)大式带斗拱建筑的柱高 2、收分: 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 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 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4、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头拱。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举架: 中国古代建筑中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古代建筑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在北方宫式建筑中,规定各种大小建筑的檐步架都是五架(即步架举高和步架长度之比等于5∶10),飞椽为三五举,其余各步架之间的举高,取决于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采用举架方法建造的屋顶在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

庑殿: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至高无上的建筑形式。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之外,其它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

古建筑名词解释

一、 1、材:材是一座殿堂的斗拱中用来做拱的标准断面的木材,按建筑物的大小和 等第决定用材的等第。除做拱外,昂、枋、襻间等也用同样的材。唐代以前的相当时期内,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各个构件当中,已经形成了某种比例关系。衡量的单位就是斗拱中一个拱子的高度称为一材。拱高又称材高,拱宽又称材宽,两层栱子相垒时其中间空档的高度又称为栔高,材高加栔高称为足材。宋《营造法式》规定以材高为计算斗栱、梁枋各种构件尺度的单位。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衡量构件的单位更简化为“斗口”,即用材宽为计算单位。不仅斗栱梁枋用斗口计算,平面中开间也用斗口计算,设计更趋简化。宋代用材高宽比为15:10,足材高21;清代为14:10,足材高为20。 宋清两代用材的比例虽相差不多,但用材的实际大小则不同。栔高的变化,宋清两代规定都是6分,但实际测量中发现唐辽金元各代的栔高多大于此规定。明清多与规定相符。 2、铺作: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成组的斗栱称为铺作,并按其位置不同分为柱头 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二是指在一组斗栱之内,每一层或一跳的栱或昂和其上的枓称为一铺作。 二、栱 1、唐代栱子的式样都是直栱,元代以前正心栱多隐刻,明清时期已不多见。早 期的“翼形栱”,明清时已经发展成为形式固定的“三幅云”。清代许多地方建筑常喜用雕花栱。栱头分瓣,唐代仍有内ao。宋《营造法式》规定除令栱为五瓣外,其余各栱一律四瓣。清代规定瓜子栱泥道栱为四瓣,慢栱三瓣,令栱仍为五瓣。元代以前转角铺作中常用鸳鸯交首栱,明代尚有,清代已不见使用。明代以前常用的小栱头于明末清初已改为用昂,不再使用。 栱子的长度,宋清两代规定相同,泥道栱与瓜子栱等长为62分,令栱长72分,慢栱最长为92分。辽金建筑多不遵此制。辽代建筑中一般是泥道栱比瓜子栱稍长,令栱与瓜子栱相近。金代出现三者等长的例子。金代晚期始与《营造法式》一致。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二)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二) 二、柱网的地盘分槽形式 柱网的分槽形式即是柱网的布置形式。按照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殿堂结构”,可分为四种地盘分槽形式。 (一)、金厢斗底槽 由内外两圈柱组成相似“回”字的柱网形式叫做金厢斗底槽。其梢间内侧设有中柱。 (二)、分心斗底槽 沿建筑物面阔方向只用一列中柱将建筑物等分围前后两部分的柱网 形式叫做分心斗底槽。这种柱网形式常用于门庑建筑中。 (三)、双槽 用两排金柱将建筑物平面分为大小不等的三区,一般中间进深较大,前后两区进深小且常常相等的柱网布置形式叫做双槽。 (四)、单槽 仅用一排金柱将建筑物平面分成不相等的两区的柱网形式叫做单槽。除了上述四种地盘分槽形式外,在唐代长安大明宫麟德殿中使用了“满堂柱”的柱网布置形式。 在建筑物四周用柱网形成周圈回廊的称做“副阶周匝”,简称“副阶”。这种形式常用于较隆重的建筑物上,如宫殿、塔等。 另外,在秦、汉时期宫室建筑遗址和崖墓中,发现有仅在平面中央设一根柱子的,汉文献中称为“都柱”。估计这可能是人类半穴居时代的遗风。当然这种建筑的规模都是不大的。

三、柱的“生起”与“侧脚” (一)、生起 建筑物檐柱的柱高有当心间向两端逐渐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优美的曲线,这种做法在宋代《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营造法式》规定当心间柱不生起,次间柱升二寸,以下各间依次递增。即五开间建筑物的角柱比当心间柱高四寸,七开间高六寸。这种做法在汉代和南北朝时期尚未采用,宋、辽建筑却广泛采用,到明、清时期也就少见了。 (二)、侧脚 为了加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中国古代建筑常常把最外一圈柱子(即檐柱)的柱脚向外移出一定尺寸,而柱头位置保持不动,使最外一圈柱子略向内倾斜,这种做法叫做侧脚。宋代规定面阔方向的檐柱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进深方向的檐柱向内倾斜8∕1000,角柱则两个方向均倾斜。这样,就形成柱脚和柱头位于不同的平面位置的情况。楼阁式多层建筑的楼层柱,在下层柱侧脚上在加侧脚,并逐层依此向内收进。侧脚只有外圈的檐柱才采用,里面的金柱、中柱是不采用的。 四、柱的“收分”与“卷杀” (一)、收分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圆形木柱,除去瓜柱等矮短的柱子外,一律做成上端(柱头外)直径小,下端(柱脚处)直径大的形式,这种做法叫做“收分”,又称“收溜”。做出收分的柱子显得稳定、轻巧、视感舒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演示教学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头拱。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举架:中国古代建筑中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古代建筑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在北方宫式建筑中,规定各种大小建筑的檐步架都是五架(即步架举高和步架长度之比等于5∶10),飞椽为三五举,其余

各步架之间的举高,取决于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采用举架方法建造的屋顶在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 庑殿: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至高无上的建筑形式。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之外,其它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悬山: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伸出山墙,与脊头平齐顺垂脊修造外沿以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歇山式:是紧随其后的高级的屋顶形式。这样的屋顶也好辨认,从侧面看,向下的两条脊好像是在半路上歇了一下,然后就改变了方向,折向另一个方向延伸出去了,所以侧面的上半部形成了一个类似三角形的样子。歇山式的

中国古建筑构造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 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 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 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最新仿古建筑和园林工程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 仿古建筑项目 1、一斗三升:牌科之一,位于桁底与斗盘枋之间,下坐斗一,上架拱及三升。 2、一斗六升:牌科之一,即于一斗三升上,再加拱及三升。 3、丁字科:牌科之一种,仅一面出参者。 4、十字科:牌科之一种,其内外均出参者。 5、大梁:架于两步柱上之横木,为最长柁梁之简称。 6、土衬石:基础出土处,四周所砌之石。 7、三飞砖:用砖三皮,逐皮挑出作为装饰,常用于墙门及垛头上。 8、三飞砖墙门:墙门上不用牌科,而代以三皮逐层挑出之砖者。 9、川(抱头梁):长一界之柁梁,一端承桁,一端连于柱。位于廊者为廊川;位于双步者称短川,或简称川。 10、川夹底(穿插枋):位于川下之短梁,断面长方形,以增强联系,仅用于边贴。 11、山界梁(三架梁):位于大梁之上,山尖处,进深二界之柁梁。 12、山墙:建筑物两端山形之墙。 13、山花板(山花):歇山式殿庭山尖内;以及厅堂边贴山尖内,所钉之板。 14、山雾云:屋顶山界梁上空处,斗六升牌科两旁之木板,刻流云仙鹤装饰者。 15、弓形轩:轩式之一种,其轩梁弯曲若弓形者。 16、飞椽:钉于出檐椽之上,椽端伸出,稍翘起,以增屋檐伸出之长度。 17、飞罩:与挂落相似,花纹较为精致,两端下垂似拱门,悬装

于内部者。 18、门楼:凡门头上施数重砖砌之枋;或加牌科等装饰,上复以屋面,而其高度超出两旁之塞口墙者。 19、门当户对(门框):将军门两旁,直立之木框。 20、天王:殿庭屋顶竖带下端之人形饰物。 21、天花:屋内上部用木板制成的吊顶,板下施彩画称天花。 22、五山屏风墙:山墙高起若屏风状而成五级者。 23、五间两落翼:即七开间之歇山建筑物。 24、斗:牌科中其较大形似斗之立方木块,其上承拱及昂。 25、斗口:斗之开口处。 26、斗盘枋(平板枋):枋子之上,承托坐斗之枋。斗盘枋上不置斗者则称定盘枋。 27、月台:楼上作平台,露天者。 28、月洞:墙垣上辟有空宕,而不装窗之空洞。 29、月兔墙:将军门下槛之下,高门槛两端,所砌之半墙。 30、水榭:平面为长方形,傍水之建筑物。 31、水戗(戗脊):建筑物翼角屋面上之脊。 32、升:类似升之小立方块,以承拱昂及连机。 33、内四界:南方建筑物,常连络四界承以大梁,支以两柱,此间之地位,即名内四界。 34、木角线:起线之一种,用于装饰者,其断面于转角处成相连之两小圆线。 35、开间(面阔):房屋之宽。 36、双步:连两界中置川童之柁梁,一端承桁,一端连于柱。殿庭内四界后之地位,亦以双步名之。 37、厅堂:较普通平房构造复杂,深约六、七界,其构造材料用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着《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

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斗拱:斗拱,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就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它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瞧到早期斗拱的形象。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与平身科头拱。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与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就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举架:中国古代建筑中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古代建筑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与檐下采光。在北方宫式建筑中,规定各种大小建筑的檐步架都就是五架(即步架举高与步架长度之比等于5∶10) ,飞椽为三五举,其余各步架之间的举高,取决于房屋的大小与檩数的多少。采用举架方法建造的屋顶在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

庑殿: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至高无上的建筑形式。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之外,其它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等,就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悬山: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伸出山墙,与脊头平齐顺垂脊修造外沿以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与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歇山式:就是紧随其后的高级的屋顶形式。这样的屋顶也好辨认,从侧面瞧,向下的两条脊好像就是在半路上歇了一下,然后就改变了方向,折向另一个方向延伸出去了,所以侧面的上半部形成了一个类似三角形的样子。歇山式的屋檐也分单檐与重檐,达官贵人的府邸与重要的建筑物多采用这种屋顶形式。 攒尖顶:就是圆形与正多边形建筑的屋顶造型。除圆形攒尖顶无脊外,屋脊自屋面与各角中心屋顶汇聚,脊间坡面略呈弧形。江南各式屋顶的屋檐与屋角的起翘都大于北方,然以攒尖顶最为悬殊,有飞檐之称。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

古建名词解释

中国古建的一些名词解释 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 卷纹饰,力神。角柱,间柱等,造型曰益复杂。 2.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3.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4.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 5.斜道(辇道或御路):是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6.土戚:阶级形踏跺 7.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8.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处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 9.寻杖合角造:寻杖止在转角处望而不伸出。 10.坐栏:石栏形体往往低而宽,眼沿桥侧或月台边布置。 11.鹅颈椅:近水的厅,轩,亭等常在临水方面设置木质曲栏的座椅。 12.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 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 “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13.步: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为步,各步的距离的总和与侧面各开间宽度总和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照前后挑檐檩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 14.举势:屋面坡度。 15.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 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15.1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 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15.2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 16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17.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18.都柱: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 19.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见佛光寺大殿 20.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山西晋祠圣母殿) 21.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22.分心槽: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23移柱法:宋辽元金, 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 24.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在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应用于 比较隆重的建筑。 25.额枋(阑额):柱子上端联系与承重的构件。有时两根叠用,上面的清谓之大额枋,下面的叫小额枋(由额),二者用垫板(额垫板)传于内柱间的叫 内额,位于地脚处的叫地袱. 26.平板枋:(普柏枋)位于阑额之上,是承托斗拱的部件 27.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可以用于柱间的花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 中国古建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深厚的建筑文化和精巧的建筑结构特点,外观雄浑壮观,结构符合现代力学与结构的设计原理,在结构的搭接、抗震能力方面都表现出优良的特质。本文对古建筑的历史发展、仿古建筑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古建筑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并总结了其模数特点。 古建筑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绵延几千年历史,木结构和砖石结构是其主要的结构特点。根据建筑材料以及结构的复杂程度,古建筑发展几个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一阶段,七千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这阶段人类社会处于石器时代末期,原始社会建筑也渐渐从半居穴到地面建筑转变,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方向过渡。木材材质方面,初期的榫卯结构出现,但其连接比较简单。第二阶段,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阶段,即夏朝至春秋时期,木构造技术中的榫卯结构日趋完善,斗拱这一建筑的重要构件也随之出现。第三阶段,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80年,经历战国、秦、两汉、三国朝代替换,虽然战乱纷争,但斗拱却被人们广泛认可,迅速发展为建筑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木结构建筑的结构方式已经趋于完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的结构形式已经形成。第四阶段,公元265年至589年,两晋、南北朝时期,木构造建筑作为主流建筑类型应用越来

越广,随着佛教的兴起,古建筑木结构技术在佛教建筑中的应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第五阶段,公元581至960年,历史正处于隋、唐、五代时期,木结构建筑大量使用,殿堂式木结构建筑体量趋于庞大。同时砖石建筑也随着木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很快,整体的建筑形象气势磅礡、雄浑豪健,特别是帝宫建筑更显耀眼,民居也呈现出比较多方位的元素。第六阶段,为公元960至1279年,此时历史处于宋、辽、金时期,建筑规模总体呈缩小的势态,但建筑精致精巧,结构变化丰富,各地出现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北宋官方还颁布了关于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发展。也标志着中国古建筑发展到了较高水平阶段。第七阶段,为公元1271至1840年,此时历史为元、明、清时期,明、清到了古建发展的最后时期。建筑形式和结构特点发展更加丰富多彩,建筑形式分为五种:庑殿、歇山、硬山、悬山、攒尖五种基本形式,同时还存在形形色色的复合式建筑形式,使得此时期的建筑色彩更加多样,形式更加巧妙和合理。各朝代的建筑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再加上南方建筑的精巧和北方建筑的厚重大气,官家和民间建筑的华丽庄严和简朴实用,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上七个时期,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一元到多元、从单色到多色的发展历程,越来越成熟。从使用方面材料考虑,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而且选用高强度、高韧度等材性较好的木材,同时辅以相关的加固措施和其它材料等手段,结构形式主要有梁、架、檩、柱、斗拱、雀替等单构件和复合构件,通过构件本身的

古建筑之名词解释

古建筑之名词解释 对大家做古建筑时候应该比较有帮助。呵呵。 清式建筑木作工程名词汇释 1 通则 明间建筑物居中的开间。 梢间建筑物两端头的开间。 次间建筑物明间和开间之间的开间。如有多次间可分为一次间、二次间、三次间等。檐面平面呈矩形的建筑物,短边方向称山面。面阔又称面宽,建筑物面宽方向相邻两柱间的轴线距离。 通面阔建筑物两尽端柱间轴线距离。 进深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的平面尺寸称为进深。 通进深建筑物侧面(进深方向)两尽端柱间的轴线尺寸。 柱高木柱从台明上皮至柱头的高度。明清建筑中所指柱高通常指檐柱高。在带斗拱的清式建筑中,柱高包含斗拱及平板枋之高。 柱径柱子根部的直径(若为方柱则指柱根部的看面尺寸)。 步架相邻两檩间轴线的水平距离。 举高相邻两檩轴心的垂直距离。 举架坡屋顶屋面的相邻两檩,上面一檩比下面一檩抬起的高度。 上出建筑物檐口自檐柱轴线相外挑出的水平长度。带斗拱的建筑,上出是由斗拱出踩和檐椽飞椽挑出两部分组成。 下出台明(台基露出的地面部分)由檐柱中线向外延展出的部分称台明出沿,又称下出。出水建筑物的上檐出又称出水。 回水建筑物的上出大于下出,上出与下出之差称为回水。 收分中国清代建筑柱子直径下大上小,以柱根部分直径为基数,按柱高的1/100或一定比例减小柱径,称为收分。 侧脚柱头位置不动,柱脚按一定尺度向外侧移出,造成柱头略向内侧斜,称为侧脚。清代建筑仅檐柱有侧脚,明代以前建筑里圈柱也有侧脚。柱侧脚有利于建筑物稳定。斗口斗拱最下层的坐斗(大斗)面宽方向的刻口称斗口。在清式建筑体系中,斗口是最基本的建筑模数之一,凡带斗拱的建筑,所有的构件、部位均与斗口有倍分关系。硬山建筑屋面既有前后两坡,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与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称为硬山建筑。 悬山建筑屋面有前后两坡,屋面两端悬挑于山墙或山面梁架之间的建筑,称为悬山式建筑。悬山又称挑山。 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坡并有正脊的建筑称庑殿建筑,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型制。 歇山建筑由悬山屋顶和庑殿屋顶组合形成的一种屋顶形式。歇山建筑又称九脊殿,型制等级仅次于庑殿建筑。 攒尖建筑建筑物的若干坡屋面在顶部交汇成一点形成尖顶,称为攒尖建筑。攒尖建筑平面为正多边形,如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圆形等。 复合建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建筑形式,或由一种建筑形式的不同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详细!)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构架式的结构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构架的一个突出缺点是易腐、易燃。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与型制 一、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 (一)、抬梁式构架(又称“叠梁式”) 抬梁式构架是在台基上立柱,柱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的矮柱,矮柱上再架短一些的梁,如此叠置若干层,再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头拱。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举架:中国古代建筑中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古代建筑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在北方宫式建筑中,规定各种大小建筑的檐步架都是五架(即步架举高和步架长度之比等于5∶10),飞椽为三五举,其余各步架之间的举高,

取决于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采用举架方法建造的屋顶在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 庑殿: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至高无上的建筑形式。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之外,其它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悬山: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伸出山墙,与脊头平齐顺垂脊修造外沿以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歇山式:是紧随其后的高级的屋顶形式。这样的屋顶也好辨认,从侧面看,向下的两条脊好像是在半路上歇了一下,然后就改变了方向,折向另一个方向延伸出去了,所以侧面的上半部形成了一个类似三角形的样子。歇山式的屋檐也分单檐和重檐,达官贵人的府邸和重要的建筑物多采用这种屋顶形式。

古建构件名词大全

房屋修缮工程定额古建名词解释 一《石构件部分》 [台基]砖石砌成之平台,在其上修筑物。 [台明]古建筑台基露出地面的部分。 [月台]高大建筑台基之外,修筑的宽大的高台[高台建筑]修筑在高台之上的建筑物。[城台建筑]城坪平区上修建的建筑物,如城楼等。 [磉墩]柱顶石之下用砖砌成的独立基础。 [柱顶石]柱下之石。即臵于磉墩之上,直接承受柱子的石构件有无鼓径、方、圆鼓径及带莲瓣等。 [鼓径]柱顶石露在地面部分,自下而上逐渐收成的承柱部分。 [土衬石]臵于台基陡板部分之下(或须弥座圭角之下),围台明外沿一圈,与地面基本相平之石。 [平头土衬石]垂带象眼之下,在台阶砚窩石与台基土衬石之间之石。 [埋头]又称台明的角柱石。位于台明转角处阶条石之下的石件。 [阶条石]台明四周上面,用于台明边棱的条石。 [陡板石]台明阶条石以下,土衬石以上,左右角柱之间陡臵直立的石件。 [踏跺石]由一高度达另一高度之阶级石,是供行人上下之步石。 [砚窩石]踏跺之最下一级,较地面略高一至二寸之石件。 [垂带石]踏跺(或礓礤)两边,阶条石至砚窩石之间斜臵之石件. [如意踏跺]由正面及左右皆可升降之踏跺。 [礓礤石]不用踏跺而将斜面做成锯齿形之石升降道。 [象眼石]在垂带踏跺两侧垂带石之下的三角形石件。 [角柱石]墙体转角部位立臵之石。 [圧砖板]是圧在角柱石之上的条石。 [腰线石]墙体裙肩最上一层,以石代砖,多用于山墙圧砖板之间。 [挑檐石]山墙墀头梢子部位,以石代砖,橫着伸出檐外之石。 [门窗旋石]臵于门窗口上部拱形的石件。 [旋脸石]拱券石露明者。 [石雕菱花窗]用石料制作雕刻仿木窗的菱花孔状的窗子。 [石墙帽]墙顶部用石制成的带拔檐的墙帽。 [槛垫石]门槛下,与门槛平行,上皮与台基面平,垫于门槛下之石。 [过门石]由门槛下穿过之石。 [分心石]建筑物中轴线上,由阶条石至槛垫石之间的石件。 [门枕石]大门转轴之下,承托转轴之石。 [月亮门元宝石]是臵于月亮门底部,其内弧常同月亮门圆弧的倒扇形石件。 1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采用木结构比较普遍,主要是当时木材资源比较丰富,木材易于加工,所以使用较多,但是木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易蛀、易燃,很多古建筑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消失了。现存的还有部分古建筑,十分需要加强保护,对古建筑木结构的有关知识需要了解,这里介绍的是古建筑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的构件名称有宋式和清式两套,这些图上的标注是遵照《营造法式》的宋式名称,适用于早期木结构建筑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我把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一座金代建筑。 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山西沁县普照寺正殿)

古建筑术语解释

古建筑术语解释 [一顺一丁]古建筑路体砌筑方法之一,又称“梅花丁”。每层砖以一横1纵交替垒砌,明代建筑墙体多用此种砌造方法。 [一品书散水]古建筑砖作术语,亦称“ 一封出散水”。一种简单的散水做法,常用于台基周缘。砌墁时先用条转沿基底铺设一周,其外边在载以一圈立柱,借以起到疏导雨水、保护基础的作用,散水的宽窄,一服视建筑物的体量和上出檐的长短而定, [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清式大木作斗拱名称点用于廊子、亭子檐枋之上或宫殿、宫门脊枋之上。斗拱不出踩,主要起隔架和装饰作用 [十八斗]在斗拱翘头或昂头上承托翅昂与单材瓜供或厢拱相交的斗,斗的顺身开口,放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厢拱,横向做袖口 .袖口宽0. 8斗口,深o. 1 斗口;十八斗1.8斗口定长,1.46斗口定深.1 . 0斗口定高。明代早期斗底常做银锭榫,明末清初多做暗销,还有一种即没有榫也没有暗销。 [丁袱]宋式大木作构件名称。位于四阿殿顶和九脊殿顶山面.是承托山面与前后瓦坡相汇处的必需构件,在结构上起承托山面屋架荷载的作用。梁的一头搭在山面铺作或檐住之上,而另一头则搭在横梁之上.并与横梁垂直成“丁”字形,故名。《清式营造则例》中称顺爬梁。[七踩斗拱]清式大木作斗供形式.即里外各出三拽架的斗供。如果翘重昂七踩斗拱有头翘一件,头昂后带翘头一件,:2昂后带六分头一件.蚂蚱头后带菊花头一件,撑头木后带麻叶头一件.正心瓜供、正心万供各一件,外拽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各两件,厢供一件。此外,还有正心仿、里外拽枋、桃檐枋、机枋、井口仿、垫拱板、桃尖梁等斗供构件。 [三砖五瓦]布瓦屋面正脊做法术语。正脊“三砖”一般指通天板上下各一层混砖和通工板。“五瓦”即五层瓦条子。一般指当沟与混砖之间的二屋瓦条,通天板上下各一层,瓦条及眉子沟与混砖之间又一层瓦条。正脊则要由“三砖”和

古建筑的建筑结构特点

古建筑的建筑结构特点 1.古建筑的地理及环境危险性 有些古建筑及古建筑群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由于历史背景及长期变迁等原因,坐落在远离城市的高山深谷中,建造时一般都充分利用地形地物,构建在山腰和山顶或处于深山环抱中,人员徒步到达都非常困难,消防车更是难以通行。一旦发生火灾只能自救,灭火用水得不到保障,从而丧失了有效控制火势的机会。 有些古建筑处于闹市之中,有很多居民、单位共同居住,人员成分复杂,防火意识差,消防设施不健全。大多道深巷窄,红墙夹道,门槛重重,私搭乱建严重,用火用电不规范,不能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和足够的宽度,对火灾的扑救很不利。 2.古建筑结构形式危险性 在建筑形式上,大部分古建筑的殿堂高大开阔,有利于木材的燃烧。发生火灾时,氧气供应充足,燃烧速度相当迅速。有些城门楼建在高大的城墙之上,周边无建筑物遮挡,四面迎风,起火时必然风助火势,火仗风威,难于控制火势。

在结构形式上,古建筑用大木柱支撑巨大的屋顶,而屋顶又由大量的木材加工而成,叠架的木梁连接木柱与屋顶,这种组合形式犹如架空的干柴,周围的墙壁、门、窗和屋顶上覆盖的陶瓦等围护材料恰恰犹如炉膛,使古建筑具有良好的燃烧条件。 古建筑多数是以各式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古建筑群,彼此多采用"四合院"和"廊院"的形式,彼此相连,廊道相接,没有防火间距,建筑群内没有明确消防通道,防火分区不够明确,没有防烟分区,失火后火势蔓延迅速。 3.古建筑材料危险性 无论独立古建筑还是古建筑群,其结构多为砖木或纯木结构,耐火等级均为三级或四级,耐火性能差。古建筑每平方米使用的木材平均为630千克,而现代建筑中每平方米使用的木材不超过20千克,单位面积的火灾荷载比现代建筑高出30多倍。古建筑使用的木材燃烧时发出大量热量,使燃烧进程显著加快,不利于扑救。 木材内的有机物含量高达90%以上,这些成分都是可燃物。木材的燃点为200℃至300℃,比大多数物质容易点燃。古建筑材料又多用油脂含量高的柏木、松木、樟木等优质木材,其表层涂有大量的涂料,极易燃烧,火灾危险性比一般木材大。新进仓库的木材含水量一

古建筑名词

古建筑名词解释 二画 丁头栱位于梁下的半截栱。原由串枋出头部分作成,后成为梁头下的装饰。 八架椽宋代房屋进深以椽数呼之,八架椽即八椽之深。清代则以檩数称呼,“九檩”即宋之八架椽。 九脊屋顶即歇山顶。用于殿阁则称九脊殿,用于亭榭、厅堂则称厦两头造。 九踩斗栱清式斗栱按出挑数称呼。里外出一跳称为三踩斗栱,出两跳称为五踩斗栱,出三跳称为七踩斗栱,出四跳称为九踩斗栱。 牌坊斗栱最多可多至十一踩 三画 叉手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持脊膞,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多见于唐、宋、元、明的建筑上。 上昂昂有两种:上昂和下昂。上昂用于室内支承天花或用于平坐下,因昂首向上而得名。下昂用于外檐承挑檐,因昂尖向下得名。 门屋指宫殿、庙宇、宅邸中单独成栋的屋宇,有一间、三间、五间。。。。。等,明清北京故宫太和门为九间,等级最高。 山花蕉叶用于佛塔、佛龛、经柜等顶部的叶状装饰纹样 三朝五门东汉郑玄注《礼记.玉藻》曰:“天子诸侯皆三朝”。又注《礼记。明堂位》曰:“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诸 侯三门”。这就是三朝五门的来历。三朝的称谓随时代而变,古称“外朝、治朝、燕朝”,唐称“大朝、常参、入鎶”, 宋称“大朝、常参、六参及朔望参”。即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朝会三种。 四画 斗子蜀柱即在短柱上加一斗,唐宋时常作为一种简洁的支撑体用于木、石栏板上或木构架的补间铺作上。唐时还常用人字形撑木,上加一斗作补间,今人称人字栱。 五土五谷五土指东南西北中五方之土;五谷指稻黍稷麦菽五种谷物 分心槽是分心斗底槽的简称,宋代殿阁内部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栱将殿身划分为前后相同的两个空间。一般用作殿门。 月牙城明清帝陵宝城和方城之间有一个小院称月牙城,俗称“哑巴院”。正对方城所筑之墙称为月牙墙。或称小院为“哑吧院”,而正对方城之墙为“月牙城”。 五音姓利唐宋间流行的一种风水术。将天下所有姓氏归属宫商角徵羽五音,行事凶吉,都依其所定之法为据。 方城明楼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庙谥碑。此式始于安徽凤阳明皇陵。皇陵有内外三重陵墙,中间一道陵墙四门如城楼,分别称东西南北明楼,及至明孝陵,仅有一座明楼。以后明清帝陵均大致沿袭孝陵方城明楼形制。 月梁天花下面的明栿。为取得柔美的效果,将梁的两端加工成下弯的曲线。汉代称为虹梁,宋称月梁。明代以后南方建筑尚保留此法,北方已不用 天宫楼阁用小比例尺制作宫殿楼阁木模型,置于藻井、经柜及佛龛之上,以象征神佛之居,多见于宋、辽、金、明的佛殿中。 勾阑即木制、石制的栏干,多见于宋、辽、金、明的佛殿中 乌头门两门柱上架一横木,设双开门,门扇上部安直棂,可透视门内外。横木上常安日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