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详细!)
图释中国古建结构常识
图释中国古建结构常识一、构架制(图二)即“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枋(按开间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梁;按进深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枋),牵制而成为一“间”。
梁可数层重叠称“梁架”。
每层缩短如梯级,逐级增高称“举折”,左右两梁端,每级上承长榑,直至最上为脊榑,故可有五榑,七榑至十一榑不等,视梁架之层数而定。
每两榑之间,密布栉篦并列之椽,构成斜坡屋顶之骨干;上加望板,始覆以瓦葺。
四柱间之位置称“间”。
图二木制构架通常一座建筑物均由若干“间”组成”。
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3、5、7、9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11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
“此种构架制之特点,在使建筑物上部之一切荷载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立柱与其梁枋,不借力于高墙厚壁之垒砌。
建筑物中所有墙壁,无论其为砖石或为木板,均为“隔断墙”(Curtain Wall),非负重之部分。
是故门窗之分配毫不受墙壁之限制,而墙壁之设施,亦仅视分隔之需要。
欧洲建筑中,唯现代之钢架及钢筋混凝土之构架在原则上与此木质之构架建筑相同。
所异者材料及科学程度之不同耳”。
谚语“墙倒屋不塌”也正是这种构架制的真实写照。
二、古建筑的“三分”(图三)是指建筑在立面上划分成三个部分,即屋顶、屋身、台基(或称阶基)。
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
图三建筑之三分三、屋顶的制式(图四——图二十)在中国古代,屋顶除了实用功能之外,还肩负了很多等级礼制的使命。
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各有其使用的规则。
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图四屋顶图五一个庑殿重檐顶,四个四角攒尖重檐顶图六歇山重檐呈曲尺形平面,卷棚歇山抱厦图七五个四角攒尖顶图八正脊为三段歇山,屋顶五重,三层歇山图九八角攒尖重檐顶图十藏式平顶、歇山顶图十一两个歇山屋顶呈“工”字形布列图十二三个歇山顶从前至后抬高,前后两个重檐图十三两个歇山屋顶呈“工”字形,布列,庑殿形檐顶图十四四个歇山顶屋脊相交、重檐图十五重檐歇山顶图十六重檐盝顶图十七重檐歇山,屋脊呈丁字形相接图十八藏式平顶,歇山顶图十九三个歇山卷棚顶相连,形成“勾连搭”形式图二十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呈现万字形四、屋脊(图二十一、图二十二、图二十八)屋顶两坡面相交隆起之处,一般用瓦条和砖垒砌而成。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结构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结构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结构一、台基(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
大致有四种:1、普通台基:素土、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
2、较高级台基: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3、更高级台基: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佛教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
中国古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
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4、最高级台基: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
二、木头圆柱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圆柱形木头,置于石头(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
多根木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三、开间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
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
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
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
而且开间越多,等级越高。
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开间为11间。
四、大梁(即横梁)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形成屋脊。
常用松木、榆木或杉木制成,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五、斗拱(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
一般置于柱头和额访(又称阑头,俗称看访,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
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
六、彩画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
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
可分为三个等级:1、和玺彩画(等级最高)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详细!)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详细!)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
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1、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
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
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
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
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构架式的结构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构架的一个突出缺点是易腐、易燃。
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主要由梁、柱、枋、榫卯等构件组成。
木梁是悬在柱上的木制水平构件,承担着屋顶和地板等重量。
木柱是垂直支撑梁和屋顶的主要构件。
木梁和木柱之间通过枋连接,使结构更加稳固。
榫卯则是木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榫头榫眼的结构,使得构件能够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采用了木制榫卯结构,这也是中国建筑史上最具特色的一种结构形式。
榫卯结构有着很高的可塑性,可以实现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结构,例如大型木构建筑和小型的木构家居。
同时,榫卯结构还能够有效地分担负荷,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榫卯结构的特点是连接牢固、拆卸方便、结构简洁。
榫头和榫眼的设计非常巧妙,形状和尺寸经过精确计算和实践总结,使得构件可以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即使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也能够保持稳定。
同时,榫头和榫眼的设计也考虑了拆卸的需求,使得在需要维修或更换部分构件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拆卸和重建。
除了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还采用了其他一些特殊的设计和加固方式。
例如,通过使用斗栱、斗拱和斗额等构件,可以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斗栱是木结构的桁梁,用于支撑梁的两端,增强梁的承载能力。
斗拱是一种将梁和柱连接在一起的结构,通过斗拱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加建筑的稳定性。
斗额则是悬挑在屋檐下部的构件,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加固屋顶的结构。
此外,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还注重平衡和对称的原则。
例如,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常常采用对称的设计,使得建筑在外观上显得平衡和谐。
在建筑的结构上,也常常采用悬挑的设计,使得梁和柱之间的力能够平衡,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总体而言,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是一种巧妙而复杂的设计,表现出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技术水平。
这种结构形式通过采用榫卯连接和其他特殊的设计和加固方式,使得建筑能够保持稳定和坚固,并且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不仅如此,木结构结构还体现出中国古代人民对平衡、对称和美的追求,为中国古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
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
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头拱。
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举架:中国古代建筑中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
古代建筑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
在北方宫式建筑中,规定各种大小建筑的檐步架都是五架(即步架举高和步架长度之比等于5∶10),飞椽为三五举,其余各步架之间的举高,取决于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
采用举架方法建造的屋顶在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
庑殿: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至高无上的建筑形式。
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之外,其它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
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
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
悬山: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
正脊两端伸出山墙,与脊头平齐顺垂脊修造外沿以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
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
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头拱。
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举架:中国古代建筑中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
古代建筑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
在北方宫式建筑中,规定各种大小建筑的檐步架都是五架(即步架举高和步架长度之比等于5∶10),飞椽为三五举,其余各步架之间的举高,取决于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
采用举架方法建造的屋顶在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
庑殿: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至高无上的建筑形式。
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之外,其它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
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
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
悬山: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三)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三)三、举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面为一凹曲面。
屋面上这种曲面曲度的做法在清代叫做“举架”,宋代叫“举折”。
举架的基本原则是使屋面越向上越陡。
其基本方法是调整各层瓜柱的高度。
由举架形成的曲面,使屋面更利于排水和檐下采光。
这种做法使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举架的做法举架的做法均以步架为比例。
举架的急缓以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而定。
如:一般规定檐步架均为五举(即步架举高与步架长度之比为5/10)。
(二)举折做法举折是以前后撩檐檩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总进深B,在前后撩檐枋上皮的连线中点举起1/3~1/4总进深作为脊檩上皮的高度,叫做举高H。
第一步将脊檩上皮与了檐枋上皮连一直线,自脊檩而下,第二檩缝折下H/10,得上平檩上皮位置。
第二步将上平檩上皮与撩檐枋上皮连直线,第二檩缝依前法折下H/20,第三檩依前法折下H/40,依此类推。
清式举架与宋式举折的区别(1)举架先确定步架距离;举折应先确定步架距离和整个举架高度;(2)举架先从檐檩开始,自下而上;举折从脊檩开始,自上而下。
(3)举架每个步架高跨比为整数或(整数加0.5)整个高跨比一般不会为整数;举折每个步架高跨比不为整数,整个高跨比为整数。
(4)举架折线一次完成;举折不能一次完成。
桁、檩桁、檩放在各梁的梁头上,上承椽子。
在带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叫“桁”,在小式建筑和不带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叫“檩”,宋代称木专。
带斗拱的大式建筑,桁径按斗口定;小式建筑或不带斗拱的大式建筑檩径与檐柱直径相同。
桁檩按其位置不同,分为以下几类:(一)、正心桁:位于檐柱中心线上的桁。
(二)、挑檐桁:正心桁外,承托挑檐的桁。
(三)、脊桁(脊檩):位于正脊处的桁(或檩)。
(四)、金桁:在正心桁和金桁之间的桁,统统叫“金桁”。
依其位置不同,又有上金桁(宋称上平木专),中金桁(宋称中平木专),下金桁(宋称下平木专)之别。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位于特殊位置的桁檩及附件:(一)、梢檩:指悬山建筑向两山外挑出的檩。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古建筑的屋身构造)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古建筑的屋身构造)从造型上看一栋古建筑明显分为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
北宋著名匠师喻皓在《木经》中称之为“三分”,并指出“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根据古建筑房屋这三部分的构成机能,古建筑构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下分——基础、台基、地面二、中分——屋身墙体、木构架、斗栱三、上分——屋顶四、装饰装修本篇介绍古建筑中分——墙体和木构架。
古建筑中分概述古建筑屋身由墙体、木构架、斗栱(仅在高等级建筑中使用)等部分组成。
屋身构造按照受力方式有①梁柱造(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隔作用而不承受屋顶重量);②承重墙构造(屋架落在墙体上,墙体承受屋顶的全部重量);③混合构造(梁柱和墙体共同起承重作用,一般后檐为墙承重构造,前檐为梁柱构造)。
古建筑墙体作用(1)承载作用,主要应用于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屋中,常见做法为:后檐墙不设木柱,屋架荷载由前部木构架和后檐墙共同承担,或者整个建筑均不设木柱,屋盖和楼盖重量直接搁置在砖墙上。
(2)围护与分隔空间,主要应用于传统木构架结构的房屋中。
房屋主体结构为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构架。
外墙为围护结构。
内墙为分隔结构,通常将室内或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形成“一堂二内”的基本格局,也有少数建筑除了左右划分外,还进行前后划分,在建筑内部形成前堂后寝的格局。
(3)防火作用,古建筑墙体材料多为砖、土坯、石等,其防火性能远高于木材,在古代城市建筑中,尤其是沿着商业街道两侧,建筑相互毗邻建设,为了防止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常常将相邻两幢建筑的边墙高出屋顶设置,形成防火山墙。
另外在古代凡有藏书要求的建筑,也常常采用砖石结构来替代木结构,也是利用了砖石结构良好的防火性能。
还有一些大型的建筑群,如北京故宫,由于两侧的庑廊过长,在庑廊中部还设置了厚度达3米多的墙体专门用作防火墙。
(4)装饰作用,古建筑在墙体砌筑中有着严格的工艺要求,不同的墙面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建筑结构(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国古建筑结构中国古建筑结构单栱:坐斗口内或跳头上只置一层栱的,二层的叫重栱。
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栱.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栱的.昂:式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
由上下昂之分。
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跳: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跳数,出一跳叫三踩(四铺作),出两跳叫五踩(五铺作)一般建筑(牌楼除外)不过九踩(七铺作).上图是双抄双下昂七铺作里转。
山或歇山的出际部分屋废(出际):檩头伸到山墙以外的那一段。
推山:庑殿(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
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斗步一样长。
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
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1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2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
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都柱: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
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
见佛光寺大殿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
(山西晋祠圣母殿)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分心槽: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移柱法:宋辽元金,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在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
平板枋:(普柏枋)位于阑额之上,是承托斗拱的部件。
186547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详细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
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1、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
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
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
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
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构架式的结构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构架的一个突出缺点是易腐、易燃。
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详细)
中国古代建筑地特点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地六大组成.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地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地木构架建筑体系.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地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地构架体系.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地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地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地造型而成为建筑地主要装饰构件.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地构件.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5. 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地庭院.这样地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地: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按照中国地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地平衡.沿轴线作多层次地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地一个鲜明地特色,有着丰富多彩地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地单调感.这种建筑群体组合地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地成就.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地几何图案式地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构架式地结构为室内空间地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地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木构架地一个突出缺点是易腐.易燃.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地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地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中国古代建筑地主要类型与型制一.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地主要形式(一).抬梁式构架(又称“叠梁式”)抬梁式构架是在台基上立柱,柱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地矮柱,矮柱上再架短一些地梁,如此叠置若干层,再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在相邻两组梁架之间,用垂直与梁架方向,并且位于柱上部地水平联系构件“坊”,把两组梁架组合起来.每层梁地两端上面,垂直于梁架方向放置檩.檩不仅加强了梁架间水平方向地联系,构成稳固地组合构架,而且承受上部屋顶荷载.抬梁式构架在中国古代建筑上使用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中国北方.这是因为抬梁式可使室内柱子较少甚至是无柱.但是,抬梁式构架用料较大,耗费木材较多.而且这种构架基本上不采用三角形这种最稳定地构件组合形式,所以稳定性较差.(二).穿斗式构架穿斗式构架是由柱距较密,直径较细地落地柱(或与不落地地短柱相间布置)直接承檩,在柱与柱之间沿房屋进深方向不设架空地梁,而是用一种叫做“穿”地枋木,把柱子组成排架,并用挑坊乘托挑檐.排架与排架之间用纤子.斗坊合檩作横向连接.这种构架因使用较细小地木料,所以节省木材;因柱距较密,所以作为山墙,抗风性能好.但是,柱距较密,使室内空间促狭.因此,许多建筑常在建筑中部使用抬梁式构架,以扩大室内空间;在两端山墙,使用穿斗式构架,以提高抗风性能.穿斗式构架主要用于我国南方地区.但其历史是悠久地,至少是在汉代已经相当成熟.(三).井干式结构这是一种不使用柱和梁地结构.井干式结构使用原木,或者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地木料层层叠叠,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构成壁架,再于两端壁架上立短柱以承脊檩.我国早在商代墓椁已使用了井干式结构.这种结构耗费木材量大,建筑地绝对尺度合开门窗均受到限制,所以目前仅在林区还有使用地.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地基本型制(一).基本单元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地基本单元为“间”.两榀相邻梁架之间,由四根柱子围合地面积称为“间”.每座建筑物都是由一间或许多间组合而成.建筑物地规模大小和形式,就由间地大小和多寡,以及间地组合方式而定.这样地具有很大地灵活性,能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又能满足多种功能地使用要求,可组合成宫殿.寺庙.陵墓.宅院.园林等由简单到复杂地多种类型地建筑极其组群.(二).结构特征中国古代建筑地木构架在结构上基本是采用简支梁和轴心受压柱地形式,局部使用了悬臂出挑构件和斜向支撑.(三).构造方式各节点采用榫卯结合.这种构造方式使构架在承受水平外力(地震力.风力等)时有一定地适应能力.(四).面阔与进深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多为矩形.以常见地矩形平面建筑而言,其较长地一边叫做“宽”,较短地一边叫做“深”,沿“宽”地方向,每相邻两根柱之间地距离叫“面阔”,一个面阔即为一间地宽.沿“深”地方向每相邻两柱间地距离叫“进深”,一个进深即一间地深.一幢建筑,沿宽地方向所有间地面阔之和叫“通面阔”;沿深地方向所有间地进深之和叫“通进深”.面阔俗称“开间”.民间建筑常用三开间(俗称一明两暗)或五开间;宫殿.庙宇.官署常用五开间或七开间;特别重要地建筑用九开间;建筑中各开间地名城因位置不同而异.正中一间叫做“明间”(宋代称“当心间”);明间左右两侧相邻地间叫“次间”;次间外侧位于建筑物两端地间叫“梢间”.九开间以上地建筑增加次间数.整个建筑地四周或前后可以设廊子.各间面阔在商代宫殿中都是相等地.后来逐渐演变成当心间最宽,次间次之,梢间同次间宽或更次之,廊最窄,这样可以突出当心间地地位,加强中轴线.当然业有各间相等或各间不均地.(五).院落地组成宫殿.庙宇或住宅,常由若干座建筑围合而成.最主要地建筑物居中,多为南向,称“正殿”(或正房.上房).在正殿(或正房)之前分列左右相向布置地建筑叫做“配殿”(或厢房).与正殿(或“正房”)相对布置地建筑称“前殿”(或“倒座”).这样布置地建筑所围合地空间称为“院”.正房(或上房)两侧可附有套间,叫做“耳房”.一个院四面均有房屋者称为“四合院”,只有三面有房屋者,叫做“三合院”.(六).“步”地概念梁架上相邻地檩与檩中心线地水平距离(即水平投影距离)清代称为“步”或“步架”.各步之总和业就是通进深.大木作在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一切骨干木构件均称为大木.如柱.梁.坊.斗拱.檩.椽等.而负责制作组合.安装这些大木构件地专业称作大木作.柱柱是一种直立而承受上部荷载地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地构件之一.一.柱地分类(一).按柱地外形分有直柱.梭柱之别.直柱即无卷杀地柱,此外还有人像柱.束竹柱等(二).按柱地断面形式分中国古代建筑中大多使用圆柱.此外尚有方柱.八角柱.凹棱柱等断面形式.(三).按柱所在位置及功用不同分类按柱所处位置总地可分为外柱和内柱两大类.具体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檐柱位于建筑最外围地柱柱叫檐柱.其主要功能为承载屋檐部分地重量.2.金柱位于檐柱以内地柱子,除顺建筑物面阔方向中线上地柱以外,都叫金柱.金柱依位置不同又有外围金柱和里围金柱之分.相邻檐柱地金柱称外围金柱(又叫“老檐柱”)在外围金柱以内地金柱称里围金柱.若一座建筑中没有用里围金柱,则外围金柱即简称金柱.金柱承受屋檐部分以上地屋面重量.在重檐建筑中,金柱上端向上延伸,直达上层屋檐,并承受上层屋檐重量,这样地金柱叫重檐金柱.3.中柱位于顺着建筑物面阔方向中线上地柱叫中柱.中柱直接支撑脊檩,将建筑物进深方向地梁架分为两段.中柱常用在门庑建筑中,而殿堂建筑一般不用,以扩大室内空间.4.山柱位于建筑物两山地中柱叫山柱.山柱常用于硬山或悬山建筑地山面.在门庑建筑或民居中常可看到.5.童柱下端落在横梁(如桃间梁.桃间顺梁.趴梁上),上端象檐柱或金柱一样乘托梁坊地柱叫童柱.因其下端不落地,所以柱均比较性.这类柱常见与重檐或多重檐建筑中.6.角柱凡位于建筑物地转角处,承托不同角度地梁坊地柱叫角柱.角柱按其位置不同,又有角檐柱.角金柱.重檐角金柱.角童柱之分.7.雷公柱雷公柱有两种,一种是庑殿建筑正脊两端用于支撑向外挑出地脊桁地短柱子叫雷公柱,另一种用于园攒尖或多角攒尖建筑中地保顶中心下方,用由戗支撑地短柱子也角雷公柱.二.柱网地地盘分槽形式柱网地分槽形式即是柱网地布置形式.按照宋代《营造法式》中地“殿堂结构”,可分为四种地盘分槽形式.(一).金厢斗底槽由内外两圈柱组成相似“回”字地柱网形式叫做金厢斗底槽.其梢间内侧设有中柱.(二).分心斗底槽沿建筑物面阔方向只用一列中柱将建筑物等分围前后两部分地柱网形式叫做分心斗底槽.这种柱网形式常用于门庑建筑中.(三).双槽用两排金柱将建筑物平面分为大小不等地三区,一般中间进深较大,前后两区进深小且常常相等地柱网布置形式叫做双槽.(四).单槽仅用一排金柱将建筑物平面分成不相等地两区地柱网形式叫做单槽.除了上述四种地盘分槽形式外,在唐代长安大明宫麟德殿中使用了“满堂柱”地柱网布置形式.在建筑物四周用柱网形成周圈回廊地称做“副阶周匝”,简称“副阶”.这种形式常用于较隆重地建筑物上,如宫殿.塔等.另外,在秦.汉时期宫室建筑遗址和崖墓中,发现有仅在平面中央设一根柱子地,汉文献中称为“都柱”.估计这可能是人类半穴居时代地遗风.当然这种建筑地规模都是不大地.三.柱地“生起”与“侧脚”(一).生起建筑物檐柱地柱高有当心间向两端逐渐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优美地曲线,这种做法在宋代《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营造法式》规定当心间柱不生起,次间柱升二寸,以下各间依次递增.即五开间建筑物地角柱比当心间柱高四寸,七开间高六寸.这种做法在汉代和南北朝时期尚未采用,宋.辽建筑却广泛采用,到明.清时期也就少见了.(二).侧脚为了加强建筑物地整体稳定性,中国古代建筑常常把最外一圈柱子(即檐柱)地柱脚向外移出一定尺寸,而柱头位置保持不动,使最外一圈柱子略向内倾斜,这种做法叫做侧脚.宋代规定面阔方向地檐柱向内倾斜柱高地10∕1000,进深方向地檐柱向内倾斜8∕1000,角柱则两个方向均倾斜.这样,就形成柱脚和柱头位于不同地平面位置地情况.楼阁式多层建筑地楼层柱,在下层柱侧脚上在加侧脚,并逐层依此向内收进.侧脚只有外圈地檐柱才采用,里面地金柱.中柱是不采用地.四.柱地“收分”与“卷杀”(一).收分中国古代建筑中地圆形木柱,除去瓜柱等矮短地柱子外,一律做成上端(柱头外)直径小,下端(柱脚处)直径大地形式,这种做法叫做“收分”,又称“收溜”.做出收分地柱子显得稳定.轻巧.视感舒适.小式建筑地收分为柱高地1∕100,大式建筑为7∕1000.(二).卷杀为使柱子外轮廓线挺拔.优美.富有张力,宋《营造法式》中规定,在柱头以下1∕3柱高处做成弧形,每1∕9柱高收进1分°,1∕3柱高共收进3分°,加上柱肩处收1分°,实收进4分°,使柱子外形称为梭柱,这种做法叫做“卷杀”.有地在柱子下段也有卷杀.五.柱础与石质柱础是柱脚下面垫地一块石头,用以保护柱脚.柱础有各种形式,并可雕上多种花纹和图案.石质是柱脚底下,柱础上面一种垫状构件,木制地称为木质,铜制地称为锧,石制地称为石质.枋枋是连接柱头或柱脚地水平构件,它是一种辅助性构件,可以加强构架地整体稳定性.一.额枋与平板枋额枋简称“额”,它是柱头部地水平联系构件,并可承托斗拱和横向梁架.位于檐柱头上地额枋又称“檐枋”.额在汉至唐地时期称为“楣”.隋代以后,楣多放在柱头顶上,乘托斗拱和梁.隋唐时期,楣开始放在柱头之间,上皮与柱头平,两端插入柱中.有得做上下两道楣,上地旧做法为“檐额”;清代称“阑额”,下层楣叫做“由额”,而称随以前压在柱头上地旧做法为“檐额”;清代称阑额为“大额枋”,由额为“小额枋”,大.小额枋之间为“由额垫板”.阑额和柱头上水平放置地一块长度与每间面阔相同地木板,宋称“普拍枋”,清代叫“平板枋”,上面乘托斗拱.二.脊枋与金枋在正脊处,脊檩(桁)下面地枋子叫“脊枋”.在脊檩(桁)与脊枋间有“脊垫板”.位于檐枋和脊枋之间,沿屋面坡度逐层放置地枋子都叫做“金枋”.按金枋所处地位置不同,又有“上金枋”.“中金枋”.“下金枋”之别.每根金枋对应一根金桁.在金枋与金桁之间为金垫板.脊枋或金枋地两端或交与金柱.或交与瓜柱(包括金瓜柱或脊瓜柱).或交与梁架地侧面.三.箍头枋(又称“搭脚大额枋”)箍头枋是檐枋地一种特殊情况,即檐枋地一种.在建筑物地梢间或山面地转角处与角柱相交地檐枋叫“箍头枋”.在多角地亭子建筑中,与角柱相交地檐枋都是箍头枋.箍头枋有单面箍头枋与搭脚箍头枋之分.单面箍头枋用于悬山建筑地梢间;而搭交箍头枋用于庑殿式.歇山式建筑地转角或多角形建筑地转角处.箍头枋也有大式.小式之分.带斗拱地大式建筑中箍头枋地外伸端部常做成“霸王拳”地形状;无斗拱地小式建筑中则做成“三岔头”地形状.四.穿插枋位于抱头梁或桃间梁下,连系檐柱与金柱地枋叫“穿插枋”,位于桃间梁下地,也叫“桃间随梁”.位于角檐柱和角金柱间地叫“斜插金枋”.五.天花枋及天花构造天花枋是承托天花地主要构件之一,它与天花梁共同构成室内天花地承托构架.其中,位于面阔方向地称为“天花枋”,位于进深方向地称为“天花梁”.天花枋与天花梁断面不同,但其上皮均与天花上皮平.天花上另一种半圆形断面构件叫做“帽儿梁”,常与“天花支条”连做,沿面阔方向布置.其作用相当于现代吊顶中地大龙骨.贴附于天花枋或天花梁侧面地天花支条又叫“贴梁”.六.雀替雀替又叫“角替”,置于梁坊下与柱交接处,可加固梁坊与柱地连接,缩短梁坊地净跨距离.雀替在宋代叫做“绰幕枋”雀字是由“绰”字演变而来,替是“替木”地意思.雀替主要有以下几类:1.雀替.指地是普通雀替.2.大雀替.常用于喇嘛教建筑.它比普通雀替大,长而且厚,下面用柱支撑.3.小雀替.出头很小.4.通雀替.在梁下立中柱,上安穿越柱头地长雀替.5.骑马雀替.在建筑物末端,或廊子及垂花门侧转角地开间较窄,常使两个雀替连为一体,称为骑马雀替.6.花芽子.常用在廊子上,刻成卷草等图样.四川叫做“弯门”,使用很普遍.南方常用雕刻很华丽地弯门,不过弯门做地很长时,就变成了花罩.7.龙门雀替.这是一种非常华丽地大型雀替,柱旁雀替下设有梓框,雀替上装设三伏云等雕饰件.七.地栿地栿是连接柱脚地水平构件,以加强柱下部地整体刚度.在开门处也做为门槛.在栏杆下面,须弥座上,有一层水平条带,也叫地栿,用以安装栏杆.梁梁和柱一样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地构件之一,不过梁是水平放置地构件.它地公用是承接其上部构架和屋面地荷载,并将其穿到柱上.主要地梁两端放在前后两金柱上;若建筑物没有前后廊,则可放在前后两檐柱上(T3-10).梁地长短随房屋进深而定.一.梁地分类(一).按梁地外观,梁可以分为直梁和月梁两大类.顾名思义,直梁是指梁正投影地上下两边线为两条平行地直线.而月梁地梁肩呈弧线,梁底略向上凹,梁侧常做成琴面,并饰雕刻,外观秀巧(图3-21).汉代称为“虹梁”.(二).按梁地位置和功用分类1.在抬梁式构架中,层叠而置,并向上逐层缩短地梁,与各层瓜柱组成梁架.梁架中最下面地一根梁最长,叫做“大柁”;“大柁”上面地一根梁叫“二柁”;再上面一根梁叫“三柁”.在清代,各柁按本身所承檩(或桁)地总数来称呼,分别叫做“几架梁”.如所承共有七檩,则称“七架梁”,其上一层称“五架梁”,再上一层为“三架梁”.这是因为从自大柁始,每向上升一架,则梁地两端各收进一个步架. +宋代地梁称为“栿”,以每根栿本身所承椽子地总数来命名.因为一步架为一椽,所以,清之七架梁,宋称六椽栿;清之五架梁,宋称四椽栿;清之三架梁宋称平梁.2.三架梁及角背和脊瓜柱三架梁两端搁置在五架梁五架梁上面地瓜柱上,三架梁上正中立脊瓜柱,支撑脊檩.所谓瓜柱指在抬梁式构架中立在梁或顺梁上,将上一层梁支起,并使之达到所需要地高度地构件.若其本身之高大于本身之柱径长,称为“瓜柱”;反之,小于本身之径或长宽者,称为“柁墩”.瓜柱按其所处位置不同,又有金瓜柱.脊瓜柱,交金瓜柱等名称.角背是保持瓜柱稳定地辅助构件.瓜柱自身高度等于或大于柱径2倍时,均需要安设角背,而脊瓜柱必须安设角背.3.四架梁与六架梁四架梁.六架梁系用于卷棚顶(也叫“元宝脊”)上.卷棚顶没有正脊,脊部做成圆弧形,下用月梁支撑,月梁两端各设一根脊瓜柱,承受月梁传下地荷载.4.桃间梁在带有斗拱地大式建筑中,位于檐柱和金柱之间,将檐柱与金柱拉结起来,并将端部挑出于檐柱之外,刻做成桃形地梁叫做“桃间梁”.5.抱头梁抱头梁用在无斗拱大式或小式建筑中,它地位置与大式建筑中地桃间梁相同,也是位于檐柱和金柱之间,梁头放在檐柱上,梁尾托在金柱(或老檐柱)上.二.梁头形式在汉代明器中显示地梁头为垂直截割,唐代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使用地是批竹梁头,宋元建筑中常用蚂蚱头,明.清建筑中则多用卷云或桃尖.三.举架中国古代建筑地屋面为一凹曲面.屋面上这种曲面曲度地做法在清代叫做“举架”,宋代叫“举折”.举架地基本原则是使屋面越向上越陡.其基本方法是调整各层瓜柱地高度.由举架形成地曲面,使屋面更利于排水和檐下采光.这种做法使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自己独特地风格.(一)举架地做法举架地做法均以步架为比例.举架地急缓以房屋地大小和檩数地多少而定.如:一般规定檐步架均为五举(即步架举高与步架长度之比为5/10).(二)举折做法举折是以前后撩檐檩之间地水平距离为总进深B,在前后撩檐枋上皮地连线中点举起1/3~1/4总进深作为脊檩上皮地高度,叫做举高H.第一步将脊檩上皮与了檐枋上皮连一直线,自脊檩而下,第二檩缝折下H/10,得上平檩上皮位置.第二步将上平檩上皮与撩檐枋上皮连直线,第二檩缝依前法折下H/20,第三檩依前法折下H/40,依此类推.清式举架与宋式举折地区别(1).举架先确定步架距离;举折应先确定步架距离和整个举架高度;(2).举架先从檐檩开始,自下而上;举折从脊檩开始,自上而下.(3).举架每个步架高跨比为整数或(整数加0.5)整个高跨比一般不会为整数;举折每个步架高跨比不为整数,整个高跨比为整数.(4).举架折线一次完成;举折不能一次完成.桁.檩桁.檩放在各梁地梁头上,上承椽子.在带斗拱地大式建筑中叫“桁”,在小式建筑和不带斗拱地大式建筑中叫“檩”,宋代称木专.带斗拱地大式建筑,桁径按斗口定;小式建筑或不带斗拱地大式建筑檩径与檐柱直径相同.桁檩按其位置不同,分为以下几类:(一).正心桁:位于檐柱中心线上地桁.(二).挑檐桁:正心桁外,承托挑檐地桁.(三).脊桁(脊檩):位于正脊处地桁(或檩).(四).金桁:在正心桁和金桁之间地桁,统统叫“金桁”.依其位置不同,又有上金桁(宋称上平木专),中金桁(宋称中平木专),下金桁(宋称下平木专)之别.除此之外,还有几种位于特殊位置地桁檩及附件:(一).梢檩:指悬山建筑向两山外挑出地檩.(二).扶脊木:叠置于脊桁上地构件,断面为六边形.其两侧与脑椽相交,所以需剃凿出椽窝.它地作用是栽置脊桩,扶持正脊,安插脑椽.(三).垫板:每种桁檩下面均设有相对应地枋,作为瓜柱之间地连接件,其上皮与瓜柱上皮平.桁檩与枋中间为相应地垫板.(四).生头木:在房屋转角处地正心桁(或檐檩)背上需另加一个三角形地构件,叫“生头木”(也叫“枕头木”)使檐口线由正身向屋角逐渐起翘.(五).替木和攀间:唐代用“替木”托木专.宋代撩檐木专下或用替木,或用通常地撩檐枋,而平木专和脊木专下使用“攀间”相托.攀间使由素枋结合替木和斗拱组成地各梁架间地重要连接件,是相邻两榀梁架上地蜀柱间起联系拉结作用地横木.由两材攀间.单材攀间.捧节令拱.实拍攀间等组合形式.这类构件相当于明清时期地金枋.脊枋.檩下只用垫板和枋,合称”一檩三件“.不再用替木.攀间.椽椽是按垂直与桁檩地方向,置放与桁檩之上,用于承受望板(屋面板)和瓦地构件.一.椽地分类(一).脑椽:最顶上一排屋脊处地椽子叫“脑椽”.(二).罗锅椽:又叫“蝼蝈椽”“顶椽”.它是卷棚式屋顶位于两根顶金桁(即脊檩)之间地椽子.(三).花架椽:位于金步上地椽子.花架椽按位置不同有上中下之分.(四).檐椽:一端位于金桁上(或重檐建筑地承椽枋上),另一端伸出在檐桁之外地椽子叫“檐椽“.伸出檐桁之外地部分叫“出檐”.(五).飞椽(也叫“飞子”):附着与檐椽之上向外挑出地椽子.飞椽后尾呈楔形,钉附在檐椽之上.椽子一般为圆形断面,而飞椽用矩形断面.(六).板椽(又称“连瓣椽”):用于圆形椽尖顶檐步架以上部位.因圆形椽尖式建筑檐步以上部位越来越小,已不能使用单根椽子,故将各间椽子合并为几块梯形或三角形板块,以板代椽.二.附件(一).大连檐:钉附在飞椽椽头上地横木,断面呈直角梯形,长随通面阔,高同椽径.它地作用在于把檐口处地飞椽连在一起,以保证飞椽地相对位置固定.(二).小连檐:钉附在檐椽椽头上地横木,断面也是直角梯形,长随面阔,厚为板厚地1.5倍,宽同椽径.作用为将檐椽固定在檐口地相对位置上,避免其游移.。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札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
札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
中国古建筑结构详解
中国古建筑结构详解欢迎投稿留言交流中国建筑结构详解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国的先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在世界的东方独树一帜,它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博大精深的中国建筑文化,在古代以中国为中心,以汉式建筑为主,传播至日本、朝鲜、蒙古和越南等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泛东亚建筑风格”,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古建中国小编带你了解复杂的中国古建筑建造结构,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名称注解详细。
建筑结构详解之四椽栿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
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
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建筑结构详解之脊槫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
建筑结构详解之六椽栿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劄牵:长一椽的梁)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
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
建筑结构详解之六椽檐栿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
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建筑结构详解之阑额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
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三)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三)展开全文三、举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面为一凹曲面。
屋面上这种曲面曲度的做法在清代叫做“举架”,宋代叫“举折”。
举架的基本原则是使屋面越向上越陡。
其基本方法是调整各层瓜柱的高度。
由举架形成的曲面,使屋面更利于排水和檐下采光。
这种做法使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举架的做法举架的做法均以步架为比例。
举架的急缓以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而定。
如:一般规定檐步架均为五举(即步架举高与步架长度之比为5/10)。
(二)举折做法举折是以前后撩檐檩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总进深B,在前后撩檐枋上皮的连线中点举起1/3~1/4总进深作为脊檩上皮的高度,叫做举高H。
第一步将脊檩上皮与了檐枋上皮连一直线,自脊檩而下,第二檩缝折下H/10,得上平檩上皮位置。
第二步将上平檩上皮与撩檐枋上皮连直线,第二檩缝依前法折下H/20,第三檩依前法折下H/40,依此类推。
清式举架与宋式举折的区别(1)举架先确定步架距离;举折应先确定步架距离和整个举架高度;(2)举架先从檐檩开始,自下而上;举折从脊檩开始,自上而下。
(3)举架每个步架高跨比为整数或(整数加0.5)整个高跨比一般不会为整数;举折每个步架高跨比不为整数,整个高跨比为整数。
(4)举架折线一次完成;举折不能一次完成。
桁、檩桁、檩放在各梁的梁头上,上承椽子。
在带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叫“桁”,在小式建筑和不带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叫“檩”,宋代称木专。
带斗拱的大式建筑,桁径按斗口定;小式建筑或不带斗拱的大式建筑檩径与檐柱直径相同。
桁檩按其位置不同,分为以下几类:(一)、正心桁:位于檐柱中心线上的桁。
(二)、挑檐桁:正心桁外,承托挑檐的桁。
(三)、脊桁(脊檩):位于正脊处的桁(或檩)。
(四)、金桁:在正心桁和金桁之间的桁,统统叫“金桁”。
依其位置不同,又有上金桁(宋称上平木专),中金桁(宋称中平木专),下金桁(宋称下平木专)之别。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位于特殊位置的桁檩及附件:(一)、梢檩:指悬山建筑向两山外挑出的檩。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细讲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这是一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泽州西四义普觉寺)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沁县大云院正殿)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
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
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
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
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
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
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构架式的结构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构架的一个突出缺点是易腐、易燃。
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与型制一、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一)、抬梁式构架(又称“叠梁式”)抬梁式构架是在台基上立柱,柱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的矮柱,矮柱上再架短一些的梁,如此叠置若干层,再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
在相邻两组梁架之间,用垂直与梁架方向,并且位于柱上部的水平联系构件“坊”,把两组梁架组合起来。
每层梁的两端上面,垂直于梁架方向放置檩。
檩不仅加强了梁架间水平方向的联系,构成稳固的组合构架,而且承受上部屋顶荷载。
抬梁式构架在中国古代建筑上使用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中国北方。
这是因为抬梁式可使室内柱子较少甚至是无柱。
但是,抬梁式构架用料较大,耗费木材较多。
而且这种构架基本上不采用三角形这种最稳定的构件组合形式,所以稳定性较差。
(二)、穿斗式构架穿斗式构架是由柱距较密,直径较细的落地柱(或与不落地的短柱相间布置)直接承檩,在柱与柱之间沿房屋进深方向不设架空的梁,而是用一种叫做“穿”的枋木,把柱子组成排架,并用挑坊乘托挑檐。
排架与排架之间用纤子、斗坊合檩作横向连接。
这种构架因使用较细小的木料,所以节省木材;因柱距较密,所以作为山墙,抗风性能好。
但是,柱距较密,使室内空间促狭。
因此,许多建筑常在建筑中部使用抬梁式构架,以扩大室内空间;在两端山墙,使用穿斗式构架,以提高抗风性能。
穿斗式构架主要用于我国南方地区。
但其历史是悠久的,至少是在汉代已经相当成熟。
(三)、井干式结构这是一种不使用柱和梁的结构。
井干式结构使用原木,或者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叠叠,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构成壁架,再于两端壁架上立短柱以承脊檩。
我国早在商代墓椁已使用了井干式结构。
这种结构耗费木材量大,建筑的绝对尺度合开门窗均受到限制,所以目前仅在林区还有使用的。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基本型制(一)、基本单元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基本单元为“间”。
两榀相邻梁架之间,由四根柱子围合的面积称为“间”。
每座建筑物都是由一间或许多间组合而成。
建筑物的规模大小和形式,就由间的大小和多寡,以及间的组合方式而定。
这样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又能满足多种功能的使用要求,可组合成宫殿、寺庙、陵墓、宅院、园林等由简单到复杂的多种类型的建筑极其组群。
(二)、结构特征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在结构上基本是采用简支梁和轴心受压柱的形式,局部使用了悬臂出挑构件和斜向支撑。
(三)、构造方式各节点采用榫卯结合。
这种构造方式使构架在承受水平外力(地震力、风力等)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四)、面阔与进深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多为矩形。
以常见的矩形平面建筑而言,其较长的一边叫做“宽”,较短的一边叫做“深”,沿“宽”的方向,每相邻两根柱之间的距离叫“面阔”,一个面阔即为一间的宽。
沿“深”的方向每相邻两柱间的距离叫“进深”,一个进深即一间的深。
一幢建筑,沿宽的方向所有间的面阔之和叫“通面阔”;沿深的方向所有间的进深之和叫“通进深”。
面阔俗称“开间”。
民间建筑常用三开间(俗称一明两暗)或五开间;宫殿、庙宇、官署常用五开间或七开间;特别重要的建筑用九开间;建筑中各开间的名城因位置不同而异。
正中一间叫做“明间”(宋代称“当心间”);明间左右两侧相邻的间叫“次间”;次间外侧位于建筑物两端的间叫“梢间”。
九开间以上的建筑增加次间数。
整个建筑的四周或前后可以设廊子。
各间面阔在商代宫殿中都是相等的。
后来逐渐演变成当心间最宽,次间次之,梢间同次间宽或更次之,廊最窄,这样可以突出当心间的地位,加强中轴线。
当然业有各间相等或各间不均的。
(五)、院落的组成宫殿、庙宇或住宅,常由若干座建筑围合而成。
最主要的建筑物居中,多为南向,称“正殿”(或正房、上房)。
在正殿(或正房)之前分列左右相向布置的建筑叫做“配殿”(或厢房)。
与正殿(或“正房”)相对布置的建筑称“前殿”(或“倒座”)。
这样布置的建筑所围合的空间称为“院”。
正房(或上房)两侧可附有套间,叫做“耳房”。
一个院四面均有房屋者称为“四合院”,只有三面有房屋者,叫做“三合院”。
(六)、“步”的概念梁架上相邻的檩与檩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即水平投影距离)清代称为“步”或“步架”。
各步之总和业就是通进深。
大木作在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一切骨干木构件均称为大木。
如柱、梁、坊、斗拱、檩、椽等。
而负责制作组合、安装这些大木构件的专业称作大木作。
柱柱是一种直立而承受上部荷载的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
一、柱的分类(一)、按柱的外形分有直柱、梭柱之别。
直柱即无卷杀的柱,此外还有人像柱、束竹柱等(二)、按柱的断面形式分中国古代建筑中大多使用圆柱。
此外尚有方柱、八角柱、凹棱柱等断面形式。
(三)、按柱所在位置及功用不同分类按柱所处位置总的可分为外柱和内柱两大类。
具体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檐柱位于建筑最外围的柱柱叫檐柱。
其主要功能为承载屋檐部分的重量。
2、金柱位于檐柱以内的柱子,除顺建筑物面阔方向中线上的柱以外,都叫金柱。
金柱依位置不同又有外围金柱和里围金柱之分。
相邻檐柱的金柱称外围金柱(又叫“老檐柱”)在外围金柱以内的金柱称里围金柱。
若一座建筑中没有用里围金柱,则外围金柱即简称金柱。
金柱承受屋檐部分以上的屋面重量。
在重檐建筑中,金柱上端向上延伸,直达上层屋檐,并承受上层屋檐重量,这样的金柱叫重檐金柱。
3、中柱位于顺着建筑物面阔方向中线上的柱叫中柱。
中柱直接支撑脊檩,将建筑物进深方向的梁架分为两段。
中柱常用在门庑建筑中,而殿堂建筑一般不用,以扩大室内空间。
4、山柱位于建筑物两山的中柱叫山柱。
山柱常用于硬山或悬山建筑的山面。
在门庑建筑或民居中常可看到。
5、童柱下端落在横梁(如桃间梁、桃间顺梁、趴梁上),上端象檐柱或金柱一样乘托梁坊的柱叫童柱。
因其下端不落地,所以柱均比较性。
这类柱常见与重檐或多重檐建筑中。
6、角柱凡位于建筑物的转角处,承托不同角度的梁坊的柱叫角柱。
角柱按其位置不同,又有角檐柱、角金柱、重檐角金柱、角童柱之分。
7、雷公柱雷公柱有两种,一种是庑殿建筑正脊两端用于支撑向外挑出的脊桁的短柱子叫雷公柱,另一种用于园攒尖或多角攒尖建筑中的保顶中心下方,用由戗支撑的短柱子也角雷公柱。
二、柱网的地盘分槽形式柱网的分槽形式即是柱网的布置形式。
按照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殿堂结构”,可分为四种地盘分槽形式。
(一)、金厢斗底槽由内外两圈柱组成相似“回”字的柱网形式叫做金厢斗底槽。
其梢间内侧设有中柱。
(二)、分心斗底槽沿建筑物面阔方向只用一列中柱将建筑物等分围前后两部分的柱网形式叫做分心斗底槽。
这种柱网形式常用于门庑建筑中。
(三)、双槽用两排金柱将建筑物平面分为大小不等的三区,一般中间进深较大,前后两区进深小且常常相等的柱网布置形式叫做双槽。
(四)、单槽仅用一排金柱将建筑物平面分成不相等的两区的柱网形式叫做单槽。
除了上述四种地盘分槽形式外,在唐代长安大明宫麟德殿中使用了“满堂柱”的柱网布置形式。
在建筑物四周用柱网形成周圈回廊的称做“副阶周匝”,简称“副阶”。
这种形式常用于较隆重的建筑物上,如宫殿、塔等。
另外,在秦、汉时期宫室建筑遗址和崖墓中,发现有仅在平面中央设一根柱子的,汉文献中称为“都柱”。
估计这可能是人类半穴居时代的遗风。
当然这种建筑的规模都是不大的。
三、柱的“生起”与“侧脚”(一)、生起建筑物檐柱的柱高有当心间向两端逐渐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优美的曲线,这种做法在宋代《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
《营造法式》规定当心间柱不生起,次间柱升二寸,以下各间依次递增。
即五开间建筑物的角柱比当心间柱高四寸,七开间高六寸。
这种做法在汉代和南北朝时期尚未采用,宋、辽建筑却广泛采用,到明、清时期也就少见了。
(二)、侧脚为了加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中国古代建筑常常把最外一圈柱子(即檐柱)的柱脚向外移出一定尺寸,而柱头位置保持不动,使最外一圈柱子略向内倾斜,这种做法叫做侧脚。
宋代规定面阔方向的檐柱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进深方向的檐柱向内倾斜8∕1000,角柱则两个方向均倾斜。
这样,就形成柱脚和柱头位于不同的平面位置的情况。
楼阁式多层建筑的楼层柱,在下层柱侧脚上在加侧脚,并逐层依此向内收进。
侧脚只有外圈的檐柱才采用,里面的金柱、中柱是不采用的。
四、柱的“收分”与“卷杀”(一)、收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圆形木柱,除去瓜柱等矮短的柱子外,一律做成上端(柱头外)直径小,下端(柱脚处)直径大的形式,这种做法叫做“收分”,又称“收溜”。
做出收分的柱子显得稳定、轻巧、视感舒适。
小式建筑的收分为柱高的1∕100,大式建筑为7∕1000。
(二)、卷杀为使柱子外轮廓线挺拔、优美、富有张力,宋《营造法式》中规定,在柱头以下1∕3柱高处做成弧形,每1∕9柱高收进1分°,1∕3柱高共收进3分°,加上柱肩处收1分°,实收进4分°,使柱子外形称为梭柱,这种做法叫做“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