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初中物理电压电阻电流电路复习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电流》《电压》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电流》《电压》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电流》《电压》复习提纲第1篇:初中物理《电流》《电压》复习提纲《电流》《电压》复习提纲《电流》复习提纲《电压》复习提纲连接串联并联直接连接电源不能能量程0.6a3a3v15v每大格0.2a1a1v5v每小格0.02a0.1a0.1v0.5v内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很大相当于开路同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六、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物理电流的复习提纲一、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

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2、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二、电流的概念: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说明:电流只与电荷量、通电时间有关,与导线的粗细,即横截面积的大小无关。

三、物理意义:电流表示电流的大小或强弱。

四、计算电流的公式:i=q/t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a;q表示:电荷量,单位是:c;t表示时间,单位是:s五、单位:1、*单位:a2、常用单位:a、μa3、换算关系:1a=1000a1a=1000μa某同学用台灯工作时电流约140a,合0.14a它表示: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0.14c。

九年级物理 电流电路电压电阻总复习

九年级物理 电流电路电压电阻总复习

电路要点一、两种电荷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4.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5.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6.验电器:(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看是否可以吸引轻小物体;7.原子结构元电荷:(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符号是C。

要点诠释:(1)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个吸引是相互的,轻小物体也会吸引带电体。

轻小物体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如:通草球,轻质小球、碎纸屑、泡沫、毛发、细小水流等。

(2)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的转移过程,而非创造了电荷。

(4)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要点二、导体和绝缘体2.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食盐水溶液、石墨等。

2.导体导电原因: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3.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橡胶、陶瓷、塑料、干燥的空气等。

4.绝缘体绝缘的原因: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要点诠释:(1)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定向运动形成的。

(2)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要点三、电路及电路的连接方式2.三种电路:(1)通路:接通的电路。

(2)断路(又称开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4.电路的连接方式:(3)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九年级物理中考第4讲电流、电压、电阻专题复习全国通用

九年级物理中考第4讲电流、电压、电阻专题复习全国通用

第4讲电流、电压、电阻专题复习本知识板块包括电学的三个最基本的物理量电流I、电压U和电阻R以及把它们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电路知识。

主要内容有导体和绝缘体、电流和电流表、电压和电压表、电阻的特点、串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些知识为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学习打下基础。

其中串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中考热点。

第1讲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重点考点串联电路的工作特点是:(1)电流只有一个回路,一个用电器停止工作,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3)串联电路具有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的特点是:(1)电流有两个以上的回路,一个用电器是否工作,不影响其他用电器;(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3)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另外,在识别串并联电路时,常常涉及导体、绝缘体、电表的使用和短路等知识点的考查。

二、中考常见题型中考常用两种方式切入考查此知识点。

一是从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电现象上考查,如根据交通路口红、黄、绿三个信号灯都可以单独工作这种常见现象,可判断它们是并联的;根据一个小彩灯坏了,与之相连的一串小彩灯都不能工作这种现象,可以判断这一串小彩灯是串联的。

这类题常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二是题目给出四个电路图,根据题目要求满足的条件,选择符合题意的一个电路图。

这类题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并且这种考查方式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出现的概率较大。

例1(2009年德州)两盏完全相同的灯L1、L2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都能发光,请你判断L1、L2的连接方式。

(请完成表1)表1思路分析:根据题干的条件可确定两只灯泡是完好的。

方法1,取下一盏灯后,另一盏灯仍能发光,说明两盏灯的工作是互不影响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方法2,取下一盏灯,另一盏灯不发光,说明两盏灯的工作相互影响,连接方式是串联的。

方法3和4,题干说明电源电压是6V,而用导线把电压表并在某盏灯的两端,电压表示数是3V,说明两灯具有分压作用,连接方式是串联;电压表并在某盏灯两端,示数为6V,说明两灯是并联的。

初中物理基础复习课件电流、电压、电路

初中物理基础复习课件电流、电压、电路

01
做人 death_Eduardo Andrade's
02
做人 death_Eduardo Andrade's
做人 death_Eduardo Andrade's
感谢观看
THANKS
电源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电源与电压
电路
电源
用电器
导线
开关
01
02
03
04
提供电能,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连接电路,传输电流。
控制电路的通断。
电流通过各用电器依次连接。
串联
电流通过各用电器并列连接。
并联
串联和并联的组合。
混联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
电流
电场力对电荷的作用力,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压。电压的方向从正极指向负极。
电压
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即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欧姆定律
电流、电压与电路的综合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01
02
通过实验和例题,深入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掌握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总结: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的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复习题与答案解析
做人死亡_Eduardo Andrade's
做人死亡游戏_Eduardo Andrade's
死亡死亡_Eduardo Andrade's
死亡死亡_Eduardo Andrade's
死亡死亡_Eduardo Andrade's

初三电流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

初三电流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

初三电流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一、电流。

1. 电流的概念。

-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字母I表示。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 A)。

1A = 1000mA,1mA=1000μ A。

2. 电流的测量。

- 测量工具:电流表。

- 使用规则:- 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电路串联。

- 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 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可以采用试触法选择合适量程)- 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 = I_1=I_2=·s = I_n。

-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 = I_1 +I_2+·s+I_n。

二、电压。

1. 电压的概念。

-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用字母U 表示。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和毫伏(mV)。

1kV = 1000V,1V = 1000mV。

2. 电压的测量。

- 测量工具:电压表。

- 使用规则:- 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电路并联。

- 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负接线柱接在靠近电源负极的一端。

- 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 =U_1+U_2+·s+U_n。

-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 U_1 = U_2=·s = U_n。

三、电阻。

1. 电阻的概念。

-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1MΩ=1000kΩ,1kΩ = 1000Ω。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流电压和电阻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流电压和电阻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电流电压和电阻PPT
本章知识结构网络
电压
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的单位:伏特(V)、千伏(kV)、毫伏(mV)、 。
电压表
符号: V 正确使用规则及读数:二要、一不 、二看清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串联: U=U1+U2 并联: U=U1=U2
电阻
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R表示 电阻的单位:欧姆(Ω)、千欧( Κ Ω )、
它们的不同点是:
①电流表是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电压表要与被测电 路并联;
②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不允许直接接到电源的两个 极上,而电压表在被测量范围内,可以这样连接.
典型例题:
1、如图1所示,当电压
表使用“-,3”接线柱时
,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
是 _____3__ 伏 , 最 小 分
5
10
度 是 _______ 伏 , 此 时
连接方法:“一上一下” 串联接到
A 、L 短路 B、 L 短路 A.向左滑动
B.向右滑动
1 5、关于导体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C、 L 断路 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
2 乙是________表.
可以连接电流表、电压表测
D、 L1 、L2均断路
图2
如图所示电路,两盏相同
分析与解答: 5、关于导体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两灯均不发光,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 L1
L2
只兆根欧a据 (b一Μ间次Ω实)验的. 得出电物理压规律,为有偶零然性,bc间的电压为6V。
3、两个不同的用电器连接在同一电路里,测得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电流、电压、电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电流、电压、电阻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电流、电压、电阻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复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四章的电流、电压、电阻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流的测量工具;电压的概念、电压的单位、电源与用电器之间的关系;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的测量工具。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2. 帮助学生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它们的单位、测量工具。

难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电源、导线、灯泡等)。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练习题、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的读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流、电压、电阻。

2. 知识讲解:(1)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安培)、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

(2)电压的概念、电压的单位(伏特)、电源与用电器之间的关系。

(3)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电阻的测量工具(电阻表)。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单位、测量工具;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

2. 请画出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相互关系图。

一个灯泡的电压为6V,电阻为12Ω,求电流。

一个电源的电压为12V,通过一个电阻为8Ω的电阻器,求电流。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和测量工具。

初中物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复习

初中物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复习

1.串联特点:(1)只有一条电流回路;(2)一直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3)一处断路所有用电器都不工作;(4)串联电路可以发生局部短路;2.并联特点:(1)有多条电流回路;(2)可以实现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用电器;(3)一个用电器发生断路不影响其他用电器工作(4)并联不可能发生局部短路,一短全短;3.做一做二、电流1.电流强度: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简称电流。

电流计算公式:I=Q/t (Q为电量单位库,t 为时间单位秒。

)2.1安培的规定:如果在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1库导体中的电流就是1安培。

安培是法国的科学家。

3.1安培=1000毫安(mA) 1毫安=1000微安(μA)4.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

符号 A5.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 1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2 电流要从"+"接线柱入,"-"接线柱出。

3 被测电流不能超出电流表的量程。

4 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

6.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的和三、电压1.电压的作用: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 另外还有千伏、毫伏、微伏1伏特=1000毫伏 1毫伏=1000 微伏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4.电压表的使用注意事项:1 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2 电流要从"+"接线柱入,"-"接线柱出。

3 被测电压不能超出电压表的量程。

5.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征: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和。

并联电路的电压等于各支路中的电压并且等于电源电压。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不同的物体电阻一般不同)2.电阻的单位:欧姆(Ω) 千欧、兆欧 1兆欧=1000000欧姆3.1欧姆的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伏,通过的电流是1安则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欧姆。

初中物理电流电压电阻复习汇总

初中物理电流电压电阻复习汇总

识别电路1
R1
R2
VV A
识别电路2
V11
R1
R2
A
V2
识别电路3
V2
A
R1
R2
V1
识别电路4
R1
V1
V2
R2
V3
识别电路5
V1 R1
A
R2 V2
识别电路6
A1 R1
R2 A2
识别电路7
A
R1 R2
V
识别电路8
R1
A1
R2
A2
R3
A3
识别电路9-1
R1
A3
A2
R2
R3
A1
识别电路9-2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 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
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 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想一想:这个氧
原子带电吗?
8
想一想:这个氧
离子带电吗?
六、摩擦起电的实质: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强
的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本领弱 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强 得 负,弱 失 正。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丝绸束缚电子的 本领强,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束缚电 子的本领弱,失去电子带正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得失
• 知识应用:
两个电灯接在同一电路中,用电流表测量 经过它们的电流相等,那么这两个灯是什么连接? 为什么?
• 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是 __________的;连接时必须注意防止 __________现象
• ②如图5—73,A、B两处直径比DA:DB= 2:1,当有电流流过这根不均匀导线时
B、金属铂张角变小——物体和验电器带异种电荷, 或物体和验电器带同种电荷,但电量均小于验电 器所带电量;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电学计算+课件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电学计算+课件

随堂练习2
解:(1)当U2=2V,I=0.5A时,R2接入电路电阻为 R2’=U2/I=2V/0.5A=4Ω (2)U1=U-U2=6V2V=4V,R1=U1/I=4V/0.5A=8Ω (3)电流表最大为0.6A,则电路最小电阻为R小 =U/I大=6V/0.6A=10Ω R2小=R小一R1=10Ω-8Ω=2Ω 最压表最大测量为3V,则R1两端电压为UU2=6V-3V=3V R1\R2两端电压相等,则它们电阻相等也为8V, 所以R2接入电路阻值范围为2Ω-8Ω.
P A R1 b R2 a
S
不致损坏, 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
随堂练习2
2.如下面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为6伏,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 1A”。闭合S后,电流表显示的示数为0.5A,电压表上的电压为2V。 求:(1)这个时候滑阻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2)电阻R1的阻值。 (3)若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 电压表选用0~3V量程。在电路安 全的条件下,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 路中电阻变化的范围。
典型题讲解
例2.如右图,电源电压保持恒定。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Ω,
允许最大电流1A,电流表使用量程是0~0.6A,电压表接入的
量程为0~3V,电阻R1=5Ω。当滑片P在最右端a点时,闭合开
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求:
V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源电压。 (3)为了保证电路能正常工作及各电表
典型题讲解
例1. 如下面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上标有“12V 6W”, R2=12Ω,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8A, 这时侯小灯泡恰好可以正常发光,(忽略灯丝电阻变化)。
求:(1)电源电压U
(2)电阻R1的阻值 (3)当S1、S2都断开时, 小灯泡L消耗的功率。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三电(磁)学第13讲电流、电路、电压和电阻课件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三电(磁)学第13讲电流、电路、电压和电阻课件

6.(人教版九年级 P41 图 15.3-2 改编)如图所示,是一个未完成连接的 实物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L1 与 L2 并联, 开关 S 控制两盏灯,导线不能交叉.
数为□64 9 110 0Ω.
1.(人教版九年级 P35 T1 改编)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 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甲物体带负负 电, 乙物体带负负 电.
2.(沪科版九年级 P61 T4 改编)现有 A、B、C、D 四个带电小球,将 A 与 B、B 与 C、C 与 D 相互靠近时,其情景如图所示,若已知 A 球带正电,则 C 球带正正 电,D 球带负负 电.(均选填“正”或“负”)
3.(沪科版九年级 P66 T4 改编)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均选填“开路” “短路”或“通路”) (1)当 S1、S2 都断开时,称为开开路路 . (2)当 S1、S2 都闭合时,称为短短路路 . (3)当 S1 闭合、S2 断开时,称为通通路路. (4)当 S1 断开、S2 闭合,称为开开路路 .
短路
电源短路:直接用 导线把电源两极连 接起来的电路
用电器短路:直接 用导线把用电器两 端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可
能烧坏□44 电电源 ,这是不
允许的
被短路的用电器几乎无电 流通过,用电器无法工作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类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定义 元件□45 依依次次连接的电路
元件□46 并并列列 连接的电路
名称 导体
绝缘体
半导体
超导体
□14 容易导电电 □15 不不容容 导电性能介于□16 在温度很低时,
定义
易导电的 导导体体和和绝绝缘缘体体之间 电阻变成 0 的物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路电流电压电阻)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路电流电压电阻)

初中物理总复习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思考训练】1.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自然界中电荷有种。

人们规定;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2.原子的中心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核的周围是。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跟核外电子总共带的数量相等,整个原子是。

3.验电器是的仪器,它是根据道理来工作的。

4.电流是电荷的形成的,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在金属导体中导电的是,它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

5.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来改变电阻的。

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和,还与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和导体中的无关。

6.在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只能闭合开关;若要使L1、L2并联在电路中,只能闭合开关。

7.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的原因,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8.如图5所示电路,两只小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则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B.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C.甲、乙都是电流表;D.甲、乙都是电压表。

9.在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当S1闭合时,为使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减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断开S2,滑片P向左移动;B.断开S2,滑片P向右移动;C.保持滑片P不动,使S2由闭合到断开;D.保持滑片P不动,使S2由断开到闭合。

10.在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突然其中一盏灯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灯L1短路;B.灯L2短路;C.灯L1断开;D.灯L2断开。

11.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示数为3.8V,则()A.L1两端的电压为3.8V;B.L2两端的电压为3.8V;C.电源、L1的电压之和为3.8V;D.L2两端的电压为2.2V。

12.如图9所示,A、B间为一串联电路的一部分,R2=R4,V1、V2示数分别为90V、50V,则AB间电压为:()A.110V;B.140V;C.130V;D.无法确定。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U1/U2=R1/R2。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U=U1=U一、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规律电流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

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I1/I2=R2/R1,I1R1=I2R2。

电压1.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2电阻1.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

(总电阻越串越大)R=R1+R2。

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

(总电阻越并越小)R=R1R2/R1+R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3.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4.如果n个阻值都为R0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05.如果n个阻值都为R0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0/n电功1.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总=W1+W2+…Wn。

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

即:W1/W2=R1/R2。

2.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总=W1+W2+…Wn。

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W1/W2=R2/R1。

 电功率1.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

即:P总=P1+P2+…Pn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

2.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即:P总=P1+P2+…Pn 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1.电流(A):I=U/R(电流随着电压,电阻变)2.电压(V):U=IR(电压不随电流变。

通用版初三物理中知识点复习——电路、电流、电压、电阻

通用版初三物理中知识点复习——电路、电流、电压、电阻

电路、电流、电压、电阻【考纲要求】1、会分析简单电路图;简单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2、认知简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3、会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4、会简单电路故障的分析和判断【知识结构】电路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方式串联:用电器_________连接并联:用电器_________连接常用的电路符号:电源______,开关______,小灯泡_______,电阻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_,电流表_______,电压表________。

家庭电路入户线:_____线和_____线,为了防止用电器漏电还要接_____线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电路电压:__________,人体安全电压:___________电流定义:电荷的___________形成电流形成电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电源______→_______→电源______单位:安培(A),单位换算:1A=______mA=______μA。

测量工具:电流表使用方法与被测用电器_____联。

电流从____流入,从_____流出。

不能超过_______。

不能直接接在_______两端。

读数方法0~0.6A,每格____A。

0~3A,每格____A。

电压作用:使电路中形成______。

提供电压的装置:________。

单位:伏特(V),单位换算:1kV=______V=______mV。

测量工具:电压表使用方法与被测用电器_____联。

电流从____流入,从_____流出。

不能超过_______。

可以直接接在_______两端。

读数方法0~3V,每格____V0~15V,每格____V【中考考点】因这两章的知识相对于电学来说属于基础知识,所以中考主要集中在选择或填空中。

中考物理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专题复习课件

中考物理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专题复习课件

并联电路
电路图
定义 各用电器 依次 相连的电路 各用电器 两端分别 相连的电路
回路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回路
电流有两条或多条回路
类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只需要一个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
开关作用
位置的改变不影响其控制作用
控制 本支路
各用电器 相互影响 ,同时工作或
工作状态
各用电器 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不工作]
电流特点 电压特点
I=I1=I2 U=U1+U2
I=I1+I2 U=U1=U2
电阻特点
R=R1+R2
R=RR1+1RR2 2
命题点:摩擦起电 1.将气球与头发摩擦后,相互靠近时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吸引现象,说明摩擦后
的气球带了 电荷 ;摩擦后的头发彼此分开,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如图乙所示, 在干燥的头发上多次梳过的塑料梳子,能吸引一些碎纸屑,这种现象叫做 摩擦起电 , 塑料梳子是 绝缘体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3.电流从“+”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4.都需用试触法试触
电阻
1.电阻
(1)定义:表示导体对电流 阻碍作用 的大小。用符号
(2)单位:欧姆,简称 欧 ,符号是 Ω 。
换算:1 kΩ= 103
Ω,1 MΩ= 106
Ω。
R 表示。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 横截面积 有关,也与 温度 有关。
3.如图,三只水果点亮了一排发光二极管,在这个电路中,水果是 电源 ,为 发光二极管提供了 电压 。它工作时能将 化学 能转化为 电 能,发光二极管 是由 半导体 材料制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因为分析变化的电路涉及的内容广,考虑的问
题深。对电阻、电流强度、电压及电功率相互关系
的分析,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连错反应,得出错误的
结论。这是电学综合问题的一个难点。
变化电路主要是通过开关或滑动变阻器的改变来富
于电路变化的。电路中有多个开关,通过开关闭合
和断开的状态变化,往往会使各用电器的连接关系
发生变化,而滑动变阻器则通过滑片来改变其连入
S
L 图9
【解题思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 ,经过谁就画谁,
开始别管电压表,画完其他电路 元件后再画电压表。
【答案】 33
(电流法)
例:如图5所示,若电源电压是6伏特,伏特表的示数
是2伏特.则L1两端的电压是( )
A.2伏特 B.6伏特 C.4伏特
D.8伏特
34
断开法与节点法
L1 L2 L3
A1
L1 L2
小量程: 量程:0~3V 分度值:0.1V 现在示数:0.8V
12
正确使用电压表的四点注意事项
序号
正确使用电压表
1 电压表应 并联 在电路中
2 电压表有正接线柱 和 负接线柱
3 电压表有 两个量程 (0—3V 0—15V)
4 电压表 能 与电源直接相连
13
观察电流表
电流表: 外观 接线柱 量程 分度值
导体材料 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也就是说一跟导体,如果他的 长度和横截面积确定了,那么他的电阻就确定了,不会因为电路中 其他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6
知识点回顾:
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 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 在综合解决。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三个因素:1.材料,2.长度,3.横截面积 如果我们要研究导体的长度与电阻的关系? 首先控制1和3,使他们不改变, 这时候就只有一个变量2, 我们就可以研究出导体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用同样的方法我由图可知电压表测L1电压,若L1短路则电阻近似为0,根 据欧姆定律U=IR可知,U为0;若L2短路,L1电压近似为电源电压 3V。【答案】B【点评】本题考察学生认识电路,会根据欧姆定律
,分析电路故障,本题难度中等。
39
五、动态电路
有关“电路变化”分析
不少同学反映“变化的电路难,不知从何下手”。
A2
L3
V1
L1 L2
V2
L3
L1
A
V
L2
L3
35
填电表题 (学生画成短路)
V
36
故障题 1.电压表示数为零的常见情况 (1).被测电路短路(电流表或导线) (2).被测电路以外的电路出现断路 2.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的情况 简单电路或电压表和电流表串联的电路
37
L1断路电压表示数为U总,电流表为0 L1短路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有示数 L2断路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为0 L2短路电压表示数为U总,电流表有示 数
14
两个量程共用一个 - 接线柱 标着 “0.6” “3” 的为 正 接线柱
15
电流表的刻度盘
根据量程确定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分度值)所
表示的电流值
甲图
量程 0-0.6 A
每个大格 0.2 安 分度值 0.02 安
乙图
量程 0-3 A
每个大格 1 安 分度值 0.1 安
16
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四点注意事项
L1
L2
V
A
S
38
(2011哈尔滨)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时,
却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3V.由这—现象可以判断电
路的故障是( )
A.灯Ll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l开路
D.灯L2开路
【解题思路】L 1与L2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特点,若某处断路,
则两灯都不亮,而题目中说有一只灯发光,所以判断电路故障为
基 础 考 点 回 顾:
2
3
四、电压、电流、电阻及其测量
4
5
6、什么是电阻? 电阻是导体对__电__流__阻__碍__作__用__的__大__小___ 用符号_R__表示,单位:欧姆,简称欧(Ω) 千欧(K Ω) 兆欧(MΩ) 单位换算:1M Ω=1000K Ω 1K Ω=1000 Ω 7、电阻与那些因素有关?
7
你会选择哪两根导体做实验?
8
结论:影响电阻因素


材料 不同物体导电能力不同 变


越长 电阻越大
长度
越短 电阻越小
温 度
越大 电阻越小


横截面积


越小 电阻越大
9
抽水机 提供 提供
电源
水压 形成 形成
电压
水流 电流
10
观察电压表
电压表: 外观 接线柱 量程 分度值
11
电压表的读数
大量程: 量程:0~15V 分度值:0.5V 现在示数:4V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序号
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1
要串联在电路中
2 一上一下搭配好,主要看下 3 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阻值最大位置
作用: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而改变电流的大小
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
去改变电阻
20
A√ C×

E
B√


F
21
22
23
24
实物图:
串联电路
电路图:
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 路,叫做串联电路。
电路的有效电阻,从而使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
功率等数值发生变化(也有改变电路结构的)。有
关变化电路,应在学会识别“部分电路短接”和学
会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掌握分析变化电路的
基本思路。
40
1、开关的通、断造成电路的变化 当开关处在不同状态时,由于断路和短路,接入电 路中的用电器,及其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般要 发生变化,因此首先要在原电路的基础上画出各种 情况下的实际电路。尤其对于复杂电路,我先让学 生用铅笔按照原图在题旁边画出来。然后用橡皮修 改。改画时要根据电流的实际情况拆改⑴、去掉被 断路的元件及两边导线;⑵、去掉已被短路的元件; ⑶、用“去表法”去表,其原则是“电压表处是断 路,电流表变成导线”。然后再逐个添加电压表时, 要分析电压表读出来的是哪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也可用等效电路法进行分析。
序号
正确使用电压表
1 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入,从“-”接
线柱流出电流表。
2 所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3 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 4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
源的两极上。
17
观察滑动变阻器构造:
瓷管
金属滑片P
金属杆
支 架
表面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
18
结构示意图:
电路符号:
19
25
并联电路
S
把用电
S1 L1
S2 L2
器并列地连 接起来的电 路,叫做并 联电路。
26
27
28
29
30
31
画图题
方法:1先并后串(先支后干)2先串后并(易掌握) 如图,已连接了部分电路。请你根据图所示电路图.用笔画 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32
.(2011年广州)根据图9所示的实物电路,在虚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 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