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知识爆炸”的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科学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各种流派理论纷呈,新的知识应接不暇。面对“知识爆炸”的挑战,地理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处理好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克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和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扭转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2.素质教育的要求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素质教育培养的是适应21世纪需要的新人,这种新人是具有坚强人格与自我发展意识、能够不断学习与实践、善于想象与创新的新人。基于上述理念,地理课程与教学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摈弃应试教育的旧模式,树立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思想。
3.生命价值的实现
地理和其他学科一样,都要为学生生命价值与生命尊严的实现,给予一种人文关怀。教师与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交流,不仅是知识的交流,而且是生命的对话与沟通。因而,地理课程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实现负责,让他们学习富有生长性的地理知识,获得充满智慧的策略性知识与地理自学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在离校后,仍自觉地关心与感知地理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加快自我发展。
二、地理学习与终身发展的关系
我们之所以强调选择、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因为地理学习与学生终身发展有密切关系。除了生活方面(应该说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也必然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对终身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地理思维;培养地理科学研究能力;发展地理空间能力;形成环境伦理观念;培养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
三、如何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1.在研究性活动中学习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我们要改变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模式,提倡多元的学习方式,尤其要注重地理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可以包括三个阶段,第一,进入问题情境阶段;第二,实践体验阶段;第三,表达和交流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分为二种,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类。课题研究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社会调查、科学实验和文献研究等。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如模拟设计某一条地铁线路的活动等。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
(1)过程性。地理研究性学习关注学习的过程,而在过程中,一更加重视参与:诸如思维方式的展开,知识整理与综合,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判断等环节,体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二更加重视应用:强调学生应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三更加重视体验: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发展。
(2)社会性。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来源于社会、社区及身边。研究过程将走向社会,需
要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课题研究成果将不同程度地有益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3)实践性。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表现在:一是信息搜集和分析活动;二是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学生应根据课题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和考察,获取调查和考察的原始资料,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三是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研究成果。
(4)自主性。选题的自主性: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课题组成员组合的自由性:兴趣相同的学生自由组合成课题组,有利于全员参与和开展研究。学生对教师的可选择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选择指导者。学习过程的自觉性:因为研究性学习不是教师强迫学生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学习的积极性必然大大提高。
(5)乡土性。由于受知识层次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选题宜根据当地(即乡土)的实际来进行。这样,有利于收集资料和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到学生年龄、时间、经济、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在本地收集资料和进行实地考察比较容易做到。研究成果容易被当地相关部门认可和采用。
(6)创新性。对于中学生而言,创新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尝试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研究性学习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
(7)综合性。学生在多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知识,但是如果让这些知识长期处在相互分割和备用的状况之中,它们就会被遗忘。地理研究性课题虽然需要学生以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为主,但因为地理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关联性和交叉性,因此要求学生灵活利用各科知识,综合应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8)协调性。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离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课题组一般由5-7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研究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为指导教师。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学习过程始终,课题研究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作的默契程度。
2.在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中学习
(1)利用媒体、图书馆收集地理信息
地理学习要经常关注新闻媒体瞬息万变的信息,这是因为它们反映了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地理知识、敏感的地理问题。平时,电视的新闻类、风光类、科技类、综艺类、社教类等专题节目中也可了解到大量的地理知识。图书馆是一种最好的信息资源库。到图书馆的书海中去收集资料,是充实知识、获取信息、丰富阅历的有效途径,也是延伸地理课堂教学的极好手段。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让他们遨游在图书报刊信息资料的海洋,激发他们收集信息的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
(2)在网络漫游中收集地理信息
利用互联网学习可以充分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探索问题与实践应用的精神、积极开拓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基于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我们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现代化教育环境,使他们形成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来支撑自主性、协作性、研究性学习的地理学习模式。为此,要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地理信息的意识,引导他们结合地理教学实际进行网络学习、网络研究,使他们从中尝到甜头,通过网络信息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能力和创新精神,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多元交流。
(3)通过实践调查收集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