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目标版、新版

合集下载

河北省高阳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

河北省高阳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

高一历史周练1.“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A.先代贵族B.功臣C.王族D.少数民族首领2.周初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 保护贵族的政治地位 C.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B.扩大西周政权的统治基础 D.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3.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 嫡长子继承制B.兄终弟及制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D.王位世袭制4.西周贵族集团的等级序列正确的排列是 ( )A.周王—卿大夫—诸侯一士 B.周王—大夫一士—诸侯C.周王—卿—诸侯一士 D.周王—诸侯—卿大夫—士5.宗法制的主要作用是()A.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B.“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C.有利于宗庙的广泛建立D.协调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6.我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创建于()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7.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主要是因为这一制度()A.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提高了行政效率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和控制D. 是秦朝首创的政治制度8.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是()A.助理万机 B.管理军事 C.主管教育 D.兼理国家监察事务9.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B.地方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C.是否与封国制并存D.郡县长官在所辖领域内世袭统治权10.秦创立并推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起的积极作用是()A.加剧了社会矛盾,无益于社会发展B.可以有效地防止国家分裂,有助于政局稳定C.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助于长治久安D.造成君主独裁,导致政治黑暗11.下列具有监察功能的官职是()①丞相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中书省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12.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13.行省制度最早设立于()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4.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A.废除丞相 B.废除行省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15.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它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目标版 新版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目标版 新版

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是指哪项制度()A.封建制度B.分封制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2.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3.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

这种现象反映了()A.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B.贵族政治逐渐削弱C.周天子失去天下大宗地位D.地方与中央相抗衡4.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像灯谜”的场景。

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妾室所生,是异父同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有天壤之别。

从传统的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形成B.个人素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D.封建家长的喜好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6.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

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于:()A.废除分封制B.实行郡县制C.建立皇帝制度D.开创统一格局7.如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_____,左在阳陵。

”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上文空缺部分应是()A.太尉B.皇帝C.丞相D.御史大夫8.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目标版、新版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目标版、新版

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时期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建立了一批诸侯国。

这在政治制度上被称为( )A.宗法制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世袭制2.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据此判断,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 )A.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B.形成森严的等级秩序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目的是拱卫王室3.《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4.歌曲《我的中国心》中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充分说明,维系广大海外华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纽带主要是( )A.宗教信仰B.财产制度 C.血缘关系D.政治态度5.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6.“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

”(《谷梁传》)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分封制的目的在于扩张疆土 B.分封制易导致分裂割据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 D.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7.历史学家钱穆形容分封制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

”其主要含义是( )A.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B.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C.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D.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8.中国古代视立太子为国本。

明朝神宗时期,先是恭妃生皇长子常洛,后来深受神宗宠爱的贵妃生皇三子常洵,神宗企图立常洵为太子,遭到朝臣坚决抵制。

历经15年的斗争,终于迫使神宗册立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终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

【高中教育】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

【高中教育】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

D。

贵族议会制度不断完善
【答案】C。

6。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

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答案】C
【解析】本来题考查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即嫡长子继承制,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符合这一原则,故C项正确。

唐太宗不嫡长子,故A项排除。

兄终弟及也不是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排除。

皇四了继位也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从四个选项中找出哪个符合嫡长子继承制即可。

7。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

夏商西周时期的“礼”主要指
A。

礼仪
B。

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
C。

风俗
D。

贡赋。

历史必修一第一周周练试卷

历史必修一第一周周练试卷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1、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奴隶制国家夏朝所取代的史料是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谬之”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2、相传周成王和弟弟叔虞玩耍时手拿梧桐叶对弟弟说:“我把它封给你吧!”一旁的周公马上上前表示祝贺。

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

”周公说:“天子无戏言”。

后来成王把唐封给了弟弟叔虞。

这则故事讲的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禅让制3、秦始皇对中国历史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A.确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4、按正常的程序,唐代诏令从颁布到实施应先后经过A.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 B.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C.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 D.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5、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开始,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权力日益被分割6、下面四幅关于中国历史上皇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7、“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摘自《民法大全》),与上述这句话的思想最相符合的是A.罗马法是维护奴隶制度的法律 B.罗马法充满着封建迷信思想C.罗马法保护所有公民 D.罗马法维护君主专制8、《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9、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

每周一测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Word版含解析

每周一测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Word版含解析

1.有西方报纸对某会议说:“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消除了国外人们头脑中一个好战的中国的形象。

他的发言代表了亚洲人的声音……经过这次会议,也架设了中、美官员双方接触的桥梁。

”此会议对新中国来说,是A.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B.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C.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打破了中美外交的僵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2.日内瓦会议期间,中方与英方进行了频繁接触,6月17日中英两国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中国政府派遣代办驻在伦敦,其地位和任务与英国驻北京代办的地位和任务相同。

……通过英国代表的牵线和双方富有诚意的接触,日内瓦会议期间促成了中美双方代表就美国在华被押人员和中国侨民和留学生滞留美国等问题进行了4次正式会谈,并达成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这说明日内瓦会议A.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B.体现“另起炉灶”的方针C.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D.打破了两极格局3.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说:“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

”这次会议A.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B.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新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4.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这里的“同”不包括A.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同B.大多曾遭受过殖民侵略C.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D.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5.下表为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据此可以推知当时A.中美建交推动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B.中国注重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以应对苏联的威胁C.西方国家放弃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D.中国推行的不结盟外交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6.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周测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周测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某某市某某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周测试题一、选择题1. 《尚书酒诰》在追述商朝的制度时说 : “越在外服 , 侯、甸、男、卫、邦伯 ; 越在内服 , 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 , 越百姓里居。

”这反映出商朝实行 ( )A. 王位世袭制B. 内外服制度C. 封建制度D. 中央集权制度2. 据说周公东征以后 , “封建亲戚 , 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 )A. 分封诸侯国B. 进行封建改革C. 实行宗法制D. 任人唯亲3. . 《史记周本纪》记载: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某某’。

某某十四年,厉王死于彘。

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

”这里的“某某”指的是( )。

A. 最高统治权由多人共同掌握B. 多位大臣共同辅佐君王C. 君主与大臣共同掌握政权D. 建立奴隶制贵族某某国4. 夏朝立国 , 开启了“家天下”的局面。

“家天下”主要是指 ( )A. 分封功臣为诸侯B. 确立嫡长子继承制C.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 实行禅让制5. 约公元前 2070 年 , 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 这一年应该是 ( )A. 公元前 20 世纪早期B. 公元前 20 世纪末期C. 公元前 21 世纪早期D. 公元前 21 世纪末期6.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 , 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 , 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 ( )A. 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 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 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 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7.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 , 一个馒头 , 到各种小吃 , 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米饭 , 永远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B. 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8. 《韩非子》载 : “上古之世 , 民食果蛤 , 腥臊恶臭 , 民多疾病 , 有圣人作 , 钻燧取火 , 以化腥臊。

高一历史1月第一次周练试题(含解析)

高一历史1月第一次周练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祁县中学高一历史1月第一次周练试题(含解析)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答案】 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

该制度确立了严格的等级关系,稳定了统治秩序。

2、“我们的统治刚建立,基础不稳。

山东有强大的部落盘据,前朝人民也不是心悦诚服。

因此,你们背负重大使命,要带领族人到东方建立邦国,共同奋斗,以维护统治权。

”基于此认识该朝实行的制度有()A.宗法制——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察举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答案】 A【解析】考点:古代政治制度。

从材料可以看出统治者分封同姓王到边疆去开疆辟壤,保卫国家,建立诸侯,故为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3、《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商、最准确的信息应是()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同之间为争夺人口和土地互相厮杀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于崩溃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答案】C【解析】考点:春秋大变革。

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由“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可知,春秋时期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

所以选C。

4、《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答案】D【解析】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结合所学知识可和材料分析,A.秦时人们以金玉为印,说法不符合材料,应是秦以前;B.秦时玉玺为皇帝独有,这是材料中的现象并非反映的实质问题;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这一说法与材料相悖,故此题应选D项5、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1.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B.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2.商朝时,下列官员可与商王一起掌管政务的是( )①侯②伯③相④卿士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西周时大行封邦建国,其分封的主体是( )A.功臣B.归顺的殷商旧族C.姬姓亲族D.夏商国王的后裔4.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这种制度叫做(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嫡长子继承制5.西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不可以在自己领地内( )A.建立武装B.设置官员C.征派赋税D.私铸九鼎6.“幽王烽火戏诸侯,可怜列国奔驰苦”反映了当时中国实行(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度 D.王位世袭制7.《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8.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

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A.女儿B.大儿子C.二儿子D.三儿子9.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

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为另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10.2011年4月5日上午,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聚集在黄陵县黄帝陵前,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历史第一次周考试卷

历史第一次周考试卷

平塘县金伯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仁东班第一次周考历史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考生直接在试卷上作答)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在某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考古发掘的窖穴和彩绘陶罐里,发现了大量只剩下皮壳的粟。

据此判断,该遗址属于()A.仰韶文化B.河姆渡文化C.龙山文化D.红山文化2.有学者认为,龙山时代是最初意义上中国的孕育期,这个时代涌现了大批城邑。

迄今为止,已发现龙山时代城址七十座以上,遍及黄河中下游、长江上中下游和黄河河套地区。

下列关于龙山时代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中华大地上邦国林立②人们开始从事原始农业③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④代表性遗存有陶寺遗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将周边的楚、越等国视为“戎狄”或“蛮夷”,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民族交融开始出现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形成C.兼并战争十分频繁D.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发展4.进入春秋以后,郑国开垦了“蓬蒿藜藿”之地;晋国开垦了狐狸、豺狼所居的“南部之田”;宋、郑之间的“隙地”逐渐得到了开垦。

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国国君的支持B.战国兼并战争的加剧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D.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5.商鞅变法规定:凡一户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税;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

这一规定()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了大土地所有制形成C.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赋役D.便于贯彻儒家的礼仪制度6.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便将“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

这一称号的确立表明()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D.国内的阶级矛盾日益凸显7.某同学整理了关于秦汉时期历史时期演变的时间轴,空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A.焚书坑儒,张骞西行B.与民休息,光武中兴C.陈胜起义,独尊儒术D.百家争鸣,党锢之祸8.汉昭帝时期,部分官员以儒家思想为武器,批评汉武帝时期的政策“与民争利”,违背了古代圣贤“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的信条。

高一历史第一次周测试卷加答案

高一历史第一次周测试卷加答案

高一历史第1次周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2、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有()①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②北宋枢密院的设置③元朝设立中书省④清朝设立军机处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④3、《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议事会认定一个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并把他交付给行刑吏准备执行。

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来自阿罗珀刻村的优美里德斯救了他。

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

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

这段材料说明A.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B.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C. 陪审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D.雅典是法治国家4、.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

这反映了( )A.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B.罗马法的不足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C.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罗马法无法有效地解决财产纠纷问题5、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

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

”材料中所说的“收效”最主要体现在( )A.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B.使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C.奠定了英国建立君主立宪的基础 D.英国的王位世袭制最终确立下来6、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在《斯图亚特时代的英国(1603~1714)》中写道:“《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做出详细规定,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新版 新人教版新版 新人教版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新版 新人教版新版 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说明商朝时A. 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B. 对外战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 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答案】C【解析】商朝时治理国家靠占卜靠祭祀,说明了王权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祭祀不是唯一的政治活动,因为还有“戎”,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对外战争也不是唯一的政治活动,因为还有祭祀,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是否最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 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拥有自己的武装,一些大的诸侯国不断地扩充实力向周边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控制其人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

这主要表明分封制A. 诸侯国与中央是松散的联盟关系,中央王朝尚未实行权力高度集中B. 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建立国家大一统局面D.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促进了民族融合【答案】D3. 在传统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

这一建筑特点主要反映了A. 天人合一的思想B. 长尊幼卑的观念C. 敬天法祖的传统D. 阴阳流转的理念【答案】B【解析】从材料“……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

”可以看出当时存在严格的等级差别,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宗法制下长尊幼卑的等级观念,故B项正确;ACD项材料中无法体现。

点睛:材料“……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

”是解题的关键。

高一上学期 周考历史试卷

高一上学期 周考历史试卷

高一历史周考试卷10.9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9分)1.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

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

“殷民”指()A.夏人后裔B.商代遗民C.周朝百姓D.少数民族2.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王权逐渐走向集中D.开始实行分封制3.《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A.制定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B.改善秦国不良的社会风俗习惯C.沉重打击奴隶主旧贵族D.遭到了守旧势力的极力反对4.某博物馆收藏了一块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砖文写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该砖经学者推测为秦朝文物。

该文物印证了秦朝最全面的是()A.疆土辽阔,臣民众多B.国家统一,皇帝集权C.社会稳定,人民富裕D.法律严苛5.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皇帝制与郡县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C.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刺史制6.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

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A.树立皇帝权威B.重视选拔人才C.削弱贵族势力D.推崇儒家思想7.从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8.西汉初年规定,“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文帝在位时将戍边改为三年一次;萧何建未央宫遭到高祖的斥责;文帝想修露台,听说需要百金(一百万钱)便放弃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时期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建立了一批诸侯国。

这在政治制度上被称为( )A.宗法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世袭制2.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据此判断,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 )A.周王成为“天下共主”B.形成森严的等级秩序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D.目的是拱卫王室3.《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4.歌曲《我的中国心》中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充分说明,维系广大海外华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纽带主要是( )A.宗教信仰B.财产制度C.血缘关系D.政治态度5.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6.“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

”(《谷梁传》)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分封制的目的在于扩张疆土B.分封制易导致分裂割据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D.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7.历史学家钱穆形容分封制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

”其主要含义是( )A.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B.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C.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D.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8.中国古代视立太子为国本。

明朝神宗时期,先是恭妃生皇长子常洛,后来深受神宗宠爱的贵妃生皇三子常洵,神宗企图立常洵为太子,遭到朝臣坚决抵制。

历经15年的斗争,终于迫使神宗册立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终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

这一结局说明()A.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趋向淡化B.皇帝专制权力受到有效的制约C.传统礼制对统治秩序意义重大D.朴素的民主思想已经渗入政治9.分封制从本质上说,仍是社群自治的延续……同商朝相比,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

据此,西周的分封制度()A.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B.天子与诸侯形成官僚政治体制C.依据血缘来分享权力D.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理形式10、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国王),又是天下同姓(姬姓)的大宗。

政治上的共主与血缘上的大宗紧密结合,成为“封建”的精髓。

这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家国一体B.血缘纽带C.等级严格D.地方分权11.史载西周“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C.西周的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的手工业为官府控制12、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

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考古存在造假嫌疑B.郡县制的消亡C.中山国的地位较高D.分封制的瓦解13、贵族的基本特点是独立领土领民,经济上完全独立于君主,政治上相对独立于君主,是能够与君主抗衡的社会力量。

古代中国从社会结构、生存条件上决定贵族阶级消亡的制度是( )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宗法制14、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

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分封制B.增强地方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D.打破世袭特权15. 秦统一巴蜀后,“移秦民万家实之”,秦灭六国后,“辄徙其豪侠于蜀”。

这一措施( )①充实巴蜀人口,加强蜀地控制②削弱六国势力,巩固秦朝统一③促进蜀地开发,推动民族融合④强化皇权专制,实现社会流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6.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有大量关于经济的立法。

如《厩苑律》规定:在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

考核领先的,饲牛者可以免除一年更役,如果牛因劳累过度而腰围减瘦,每减瘦一寸,主事者要受到笞打10下的惩罚。

这则材料可以说明( )①秦朝法律具有细致严密的特点②秦朝时已经有保护动物的意识③秦朝法律受到百姓的广泛认可④秦朝政府通过立法保护农业生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7.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铸造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被视为国之重器。

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

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主要在于( ) A.证明皇位正统B.体现皇权独尊C.保证皇位世袭D.震慑割据篡权1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

其“优秀”主要指( )A.中央集权制的专制独裁本质B.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兴建工程的优势C.宽松民主的氛围创造灿烂文化D.集中朝议的民主决策方式1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20、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西周政治制度相比,主要特点有(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②世卿世禄制③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1..秦朝的“书同文”“行同伦”政策,最早可上溯到孔子,子思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这说明A. 儒法两家思想具有互补性B. 文化统一成为时代要求C. 秦代奉行外法内儒的思想D. 当时学术思想日益趋同22.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秦汉以后郡县时代,大一统政府产生,皇帝化家为国,于是管家的变成管理全国行政,封建家庭中的私职变成了大一统政府里的公职。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秦汉实现国家统一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封建经济的发展D.郡县制的实行23.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24.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一书中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

”王夫之所说的“罢侯置守”指的是()A.废除禅让制,实行王位世袭制B.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废除世袭制,实行三公九卿制D.商人已经能与政府分庭抗礼25..“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二、非选择题(共两道题,第26题25分,第27题25分,共计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封召公奭于燕。

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下》材料三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

祝聃射王中肩。

——《左传》材料四宗族制度源于宗法制,到了宋代乡村的宗族制度不断完善,修宗谱、建宗祠、立族长、订族规较为盛行和完备。

“每有纷争,最初由亲友乡老和解,不服则诉诸各房分祠,不服则诉诸叠绳堂。

叠绳堂为一乡最高法庭,不服则讼官矣。

”从宋之后,宗族习惯法以成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北大学者田成有认为:“宗族制,缘于礼,重血缘,建立在固有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上,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请回答:(1)材料一中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6)(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之间有何关系。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6)(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8)(4)材料四中根据你的理解,上述两种制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5)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他如议。

”制曰:“可。

”材料二始皇为人……专任狱吏……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材料三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始皇曰:“……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以上均引自《史记》材料四“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欶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1)材料一中的“王”指的是谁?他主张“议帝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5)(2)材料二中,体现了“始皇帝”怎样的治国之道?(5)(3)材料三讨论了哪两种制度?结果如何?(5)(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指出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突出特点?(5)(5)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5)淇滨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B C B C D 6—10:C A C A A11—15:A D A C A 16—20:B A B D C21—25:B B B B C二、非选择题26题答案:(1)制度:分封制。

(2)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4)(2)关系:诸侯为周王臣下,服从周王命令。

义务: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镇守疆土;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

(6)(3)变化: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

原因: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周王室衰微,无力再控制诸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