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
非遗文化传承的当代中国问题
非遗文化传承的当代中国问题文化传承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石,而非遗的传承更是衡量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指标。
在当代中国,非遗文化传承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并传承传统文化应是我们所关注的。
一、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非遗文化是指具有独特性、代表性和传统性的人类文化实践,它们代表了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非遗文化传承对于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原始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非遗文化的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让非遗文化活起来、传承下去。
二、非遗文化面临的问题1、非遗项目传承人不足非遗文化传承不仅需要一个有足够文化积淀的民族群体,更需要有一批具有非遗技艺传承能力的“传道人”,也就是非遗项目传承人。
但当前的情况是,非遗传承人逐渐老去,年轻一代缺乏对于非遗文化的兴趣,这雪上加霜的导致非遗项目传承的困难2、非遗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矛盾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现代化,人们日常生活的审美和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而非遗文化往往在这些方面需求无法与之匹配。
比如木版年画,由于缺乏现代化的技术加工,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
3、非遗文化资金缺口、保护与开发矛盾非遗文化传承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上下游产业的参与和资金的支持。
而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声音是:非遗文化发展缺乏资金。
众所周知,非遗传承项目属于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的投入,然而非遗项目的价值与收益往往不成正比,导致有关非遗资金缺口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非遗文化传承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单一的资金投入,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唯有从教育、媒体、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
1、加强非遗文化教育非遗文化传承需要从教育开始,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非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应该加强非遗文化教材的编写,加入非遗文化元素。
2、建立专业化的传承机构建立专业机构对于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不仅代表着各民族的文化认同与传统,也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探讨这些困境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习俗、节庆活动、传统工艺技艺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物质形态的体现,更是各种文化表达和传承的方式。
然而,如何将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传承,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传承的困境1.全球化的冲击全球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和交通的便利,外来文化迅速涌入本土,很多地方的传统文化受到侵蚀,年轻一代更倾向于选择现代文化形式,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2.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城市化进程使得大量乡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导致许多传统技艺和习俗面临失传的危险。
在城市环境中,原有的社群结构和文化传承渠道被打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者和传承人逐渐减少,加剧了文化的断层。
3.教育与传承资源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往往依赖于师徒之间的学习与实践,但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这种非正规教育常常得不到重视。
此外,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和社会关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资源十分匮乏。
4.社会认同感的缺失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常常被视为落后和过时的象征,年轻人对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种社会认同感的缺失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加困难。
三、解决方案1.增强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知,通过社区活动和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多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展览、讲座和研讨会,使更多人了解和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2.教育与培训在教育系统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课程,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习平台,以便年轻一代可以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传统的文化实践、表演、传说、口述历史、人类认知与生活方式等,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生命线,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认知、文化交流、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遭遇挑战的原因、影响传承的因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行动方案。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遭遇挑战的原因1.现代化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重商主义的冲击。
经济发展和商业利益成为某些人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阻碍。
3.传承者流失。
由于年龄和世代差距等因素,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流失,传统文化受到精神上的破坏。
二、影响传承的因素1.社会观念的变化。
现代化的社会观念与传统文化观念的差异,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难度。
2.不良商业行为。
过度商业化和盲目追逐经济效益,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纯粹性受到毁坏。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1.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首要的任务,但同时也要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创新元素,提高其现代化和国际性的表现力。
2.制定激励政策。
为了吸引新一代年轻人参与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部门应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制度,激发年轻人的积极性。
3.加强教育体系。
学校应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纳入到课程里,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其文化认识和传承的热情。
四、行动方案1. 组织专门团体。
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向社会公众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
2. 建立数据库。
建立实际可行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制度,汇编相关记录文献,建立数字化考古学技术平台。
3. 加强传承交流。
增加展览、会议、交流的机会,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路的沙龙和讲座,收集、整理和公开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抒发的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及优化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我们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加以解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认知不足是一个突出问题。
许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价值缺乏了解,认为它们与现代生活脱节,没有实际的用途。
这种认知的缺失导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够,无法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的良好氛围。
其次,传承后继无人的情况令人担忧。
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多为口传心授,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
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多样化的职业选择,使得年轻人对这些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且经济回报不高的传承工作缺乏兴趣。
许多传统技艺、民俗面临着无人愿意学习和传承的困境。
再者,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保护工作的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记录、传承和推广等工作,这些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然而,目前政府的财政投入有限,社会资金的参与度也不高,导致许多保护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另外,过度商业化开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过度开发,失去了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
例如,某些民俗活动被简化为商业表演,传统手工艺品被大量机械化生产,质量参差不齐,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誉和价值。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认知度是关键。
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其重要性。
例如,可以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制作和播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节目和纪录片;在社区举办非遗展览和体验活动,让居民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珍贵遗产。
它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体现着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创造力。
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进行探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问题1. 传统技艺和技能的丧失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失传,传统的手工技艺和技能面临消失的风险。
在现代工业化和技术发展的冲击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面临着经济压力和生存困境,导致他们不愿意传承和传授技艺,后继者匮乏,技艺丧失。
2. 传承环境的变迁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影响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发生了变化。
原本传承于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人口外流和城市化趋势,传承环境发生了变迁,传承人和传承环境的不稳定性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难。
3. 传承人口老化和后继者匮乏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都是年迈的长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愈发突出,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足,缺乏足够的后继者,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4. 市场化与商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化文化的影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商业化的困扰。
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商业化包装和变革,导致了原本纯粹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伤害,丧失了原有的文化特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策略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引导公众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树立传承的意识和责任感。
2. 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政策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政策支持,加大对传承人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持。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代代相传的具有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的各类非物质文化表现。
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创造力,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中的问题和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传承人口减少: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年轻一代人逐渐疏远了传统文化,导致传承人口减少。
这无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2. 传承环境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发展起来,而现代化的发展往往改变了这些地域环境。
城市的扩张导致许多传统社区的消失,人们迁徙到城市中去,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也消失了。
这样一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环境上面临了巨大的压力。
3. 传承方式老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往往以口传为主,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口耳相传的机会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
这使得传统的传承方式变得老化,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传承人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2. 创新传承方式:在传统的口传方式上,结合现代的科技手段进行创新,利用新媒体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持传统的独特性的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相关机构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等。
只有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4. 引入市场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激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人从事相关的经济活动,通过商业化手段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5. 加强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非遗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非遗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引言
非遗是指传承于民间的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历史价值和艺术表
现力的传统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在推动文
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遗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二、非遗传承存在的问题
1. 人才短缺:由于传承非遗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很多年轻人对
此缺乏兴趣,导致非遗传承人口逐渐减少。
2. 资金不足:非遗产业在市场上的收益较低,很多传承人无法获得稳
定收入,导致资金不足以支持其持续发展。
3. 市场需求不足:由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非遗项目已经
失去了市场需求,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4. 保护措施不力:一些地方政府在保护非遗方面存在管理混乱、政策
过于简单等问题,导致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受到影响。
三、对策建议
1. 增加非遗传承人口:政府可以通过对非遗传承人提供奖励、补贴等
措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非遗传承。
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贷款等方式,
支持非遗产业的发展。
3. 拓展市场需求:政府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旅游活动、开展文化推广活动等方式,增加非遗项目的市场需求。
4. 完善保护措施:政府可以加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制定更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政策。
四、结论
在现代社会中,非遗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能让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挑战与机遇
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挑战与机遇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民族精神的集结点。
每一个传统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而非遗文化则是其中的一块瑰宝。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非遗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从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角度,探讨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机遇。
一、非遗文化传承的挑战非遗文化传承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传承人的匮乏是非遗文化传承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许多传统技艺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精心的专研,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此不感兴趣,导致传承人减少。
其次,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转变,也对非遗文化传承构成了挑战。
许多非遗文化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现代社会的高效快捷形成鲜明对比,使得非遗文化显得不那么吸引人。
此外,非遗文化传承还面临着市场需求的问题。
在现代商业化时代,非遗文化的市场需求受到了冲击,使得一些非遗技艺逐渐式微。
二、非遗文化传承的机遇虽然面临各种挑战,非遗文化传承也有着许多机遇。
首先,社会对于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逐渐增强,相关的政策法规也日益健全,为非遗文化传承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其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非遗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非遗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播。
再次,旅游业的兴起也为非遗文化传承提供了机遇。
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艺术表演等成为了旅游项目的一部分,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
三、保护非遗文化的对策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强非遗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非遗文化的传承。
其次,加强非遗文化的普及教育,培养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激发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
再次,借助新媒体技术,扩大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
此外,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非遗文化的扶持力度,鼓励非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结语非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保护面临着挑战与机遇。
“保护不是封存,传承不是拷贝”,在保护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与时俱进,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挑战与机遇报告
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挑战与机遇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一、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挑战1、现代化进程的冲击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现代科技和娱乐方式的普及,使得传统的非遗文化在年轻人中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时尚、流行的文化元素,对古老的非遗技艺和传统缺乏兴趣和了解。
2、传承人的缺失非遗文化的传承往往依赖于口传心授,需要有经验的传承人将技艺和知识传授给下一代。
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非遗传承工作,导致一些非遗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同时,一些年老的传承人逐渐离世,也使得非遗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
3、保护资金不足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对传承人的培养、对非遗项目的研究和保护、对相关设施的建设等。
但目前,政府的投入有限,社会资金的参与度也不高,导致许多非遗项目因缺乏资金支持而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4、市场开发困难虽然一些非遗项目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开发和营销手段,很多非遗产品难以进入市场,无法实现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一些非遗产品在市场开发过程中过度商业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5、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非遗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传承人的权益保障等方面的规定还不够明确和具体,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法律空白和监管漏洞。
二、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机遇1、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
例如,设立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开展了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的认定工作,建立了一批非遗保护基地和传习所等。
非物质文化手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非物质文化手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一、问题:传承中断在许多非物质文化手艺的传承过程中,由于老一辈匠人的离世或年轻一代对传统手艺失去兴趣,导致传承链条断裂。
这不仅使手艺面临失传的风险,也使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积淀遭受损失。
解决方法:1. 建立和完善传承人制度:通过认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鼓励传承人带徒授艺,让年轻一代了解并掌握传统手艺。
2. 教育普及:在教育体系中融入非物质文化手艺的课程,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3. 社区参与:通过社区活动、工作坊等形式,让更多人参与到传统手艺的学习和实践中,增强传承基础。
二、问题:缺乏创新一些非物质文化手艺因长期缺乏创新,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观念,导致市场逐渐萎缩。
解决方法:1. 创新与传统的结合:在保持传统手艺精髓的基础上,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创新技术,开发符合现代审美和需求的产品。
2. 跨领域合作:与其他产业如时尚、家居、设计等领域进行合作,拓宽应用领域和市场。
3. 鼓励实验与探索:为传承人提供平台和机会,让他们尝试新的创作方式和设计理念,激发创新活力。
三、问题:市场竞争力不足由于缺乏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许多非物质文化手艺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足,难以与工业化产品竞争。
解决方法:1. 品牌建设:建立手工艺品的品牌形象,通过品质保证和特色设计提升市场认知度。
2. 市场推广:利用现代媒体和社交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手工艺品的知名度。
3. 建立销售渠道: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的拓展,增加手工艺品的销售量。
与旅游景点、电商平台等进行合作,提高手工艺品的曝光率。
4. 消费者教育:通过举办展览、工作坊等形式,向消费者传达手工艺品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四、问题:保护力度不足一些地区由于资金、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对非物质文化手艺的保护力度不足。
这导致一些珍贵的手艺面临消失的风险。
解决方法: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手艺保护的投入,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
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实问题与对策一、背景介绍作为中国的独特文化遗产,非遗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保护和传承的重心之一。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加速,非遗文化面临着很多问题,如缺乏合适的传承人、传统手艺的消亡、标准化生产的压力等。
这些问题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实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二、现实问题A. 传承人缺乏传承人的缺乏一直是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难点之一。
一方面,由于受教育程度、就业机会等因素的影响,年轻人渐渐失去了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大量传统手艺面临断传的危险。
另一方面,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年轻人缺乏对传统手艺的认知和兴趣,无法顺利地传承非遗技艺。
B. 传统手艺危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传统手艺正在逐渐消亡。
例如,传统的手工艺品已被机器生产取代,传统的药材采集、糯米发酵等技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出现了传统手艺失传的现象。
C. 商业化、标准化生产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不应该局限于传统手艺的保存,还必须注意传承的方向和方法。
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许多非遗文化已经被商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所淹没。
这种商业化对非遗文化的生存和传承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三、对策A. 建立非遗文化传承体系为了建立非遗文化传承体系,我们需要积极引导年轻人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例如学校和社区教育推广非遗文化知识、设立非遗文化传承人扶持项目等方式,来提高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认识,以便以更好的方式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B. 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是中国政府为保护非遗文化遗产而制定的法规。
推广这种法律法规对于加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加强对非遗文化的法律法规宣传,推动更多的人了解其中的规定和意义。
C. 提倡非遗文化产业化非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有助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政策和手段,特别是对非遗文化有效利用和保护的优惠政策,来推动非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导致缔约国在履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展具体保护工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不足。
其中,资金短缺是一个主要问题,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停滞不前。
其次,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保护机构不健全,法律体系不配套,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保护措施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加强法规建设和完善保护传承机制,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沿着正确的方向可持续地发展。
此外,针对特定地区或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要明确当地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走非遗的“精品化”道路,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例如,大理市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需要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进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要注重其物质形态的保护,更要重视其精
神内涵和传承方式的多样性。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难题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通过口头传授、实践和自然环境相互依存而得以延续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等。
然而,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传承难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难题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传承难题的原因1. 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多人更倾向于追求快节奏的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
年轻一代更愿意接受现代娱乐方式,如电影、电视、互联网等,而不是传统的文化活动。
2. 传承人的缺乏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特定的技能和知识,而这些技能往往只能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然而,由于传承机制的不完善,很多老一辈的技艺无法有效传递给下一代。
此外,一些技艺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耐心,对于年轻人来说,吸引力相对较小。
3. 经济因素的制约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经济上难以实现自我维持,导致传承人难以以此为生。
例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复杂且耗时,市场需求有限,价格往往较高,难以吸引消费者。
这进一步削弱了年轻人学习这些技艺的动力。
二、解决途径1. 政府支持与政策保障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保护措施,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传承人的培养和技艺的推广;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防止技艺外流和滥用。
2. 教育与宣传在学校和社会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兴趣。
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文化活动、利用媒体平台进行宣传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3. 创新与融合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和融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
例如,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数字化非遗展示平台,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4. 社区参与与合作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代表着一个民族或地域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传承。
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现实的回应。
在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既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也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问题分析1. 忠实传承与创新发展之间的矛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方面要求忠实地传承其传统技艺、工艺和表演形式等核心要素;也需要进行创新,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往往成为非遗传承中的难题。
2. 传承者素质与数量的问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一批具有高度专业技能和深厚文化素养的人才。
现实情况往往是传承者的素质参差不齐,且数量不足。
这对于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3. 受众群体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和参与其中。
受众群体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使得如何平衡遗产的本真性与市场的需求成为一个挑战。
4. 经济利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间的冲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经济支柱。
在追求经济利益的也面临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破坏和人为改变的风险。
二、策略探讨1. 深入研究和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首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记录。
通过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以及传承者的背景和技艺,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2. 建立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非遗传承人才是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对传承者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
建立一套科学的培养体系,包括传承人才的选拔、培训、实践和评估等环节,以提高传承者的素质和数量。
3. 倡导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完全复制和保持,而是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注重创新。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代代相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有关思想观念、风俗习惯、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庆典、知识技能等的实践性知识和表现形式。
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魂魄,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留下的宝贵遗产。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本文将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进行一些探讨。
一、问题:1.文化传承人流失问题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迁,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人逐渐减少,这就导致了传统技艺的流失。
传统的传承人老去,而新的传承人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这种流失现象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到了威胁。
2.市场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崛起,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开始走向商品化、市场化。
这种商业化的传播方式可能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传统魅力和文化内涵,使其丧失了真正的文化价值。
3.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选择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忽视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种现象也会导致传统文化的逐渐消失和被淘汰,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
二、策略: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投入和力度,通过立法、政策等手段,保护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那些老一辈的传承人,鼓励更多的人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技艺和文化。
2.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推广在教育体系中,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推广,培养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媒体,积极宣传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唤起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重视。
3.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传承和创新相结合,使得传统技艺得到传承的也能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融入到现代社会。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每个国家、民族的独特宝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困境和对策进行浅论,以期引起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视和关注。
1. 传承人口老化和减少。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已年迈,传统技艺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年轻一代对其失去兴趣,导致传承人口逐渐减少。
2. 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变迁。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托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逐渐消失,使得传承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 缺乏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难以为继。
4. 传承环境的恶化。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受到城市化、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传承环境的恶化,给传承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对策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证、保护和管理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有力的支持。
2. 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通过文化研究和调查,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提高其传承的社会认知度。
3. 加强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通过设立专门的传承学校、机构等,培养和培训更多的传统技艺传承人,同时鼓励传统技艺的创新与发展,使其能够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4. 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平台和载体。
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打造非遗传承的展示和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
5.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经验,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高非遗传承的国际影响力。
6. 增强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社会宣传和推广工作,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国家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过去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更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在当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数量日益减少,有些甚至已经失传。
这其中既有年龄结构的问题,也有传承环境的问题。
传承人的老龄化使得传统技艺面临失传危机,而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不高,传承环境的变迁更是雪上加霜。
如何找到合适的传承人,让其承担起传承的责任,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解决。
我们应该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引导。
通过加大对传承人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传承技艺的水平以及传承的意识,同时要创造更好的环境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涉足非物质文化遗产。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纳入到国家级、地区级的规划体系中,通过科技手段,打造更好的传承平台,提高传承效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问题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市场需求的变化、文化产业的竞争等。
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开拓市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
我们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工作。
只有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保护,才能实现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传承体系。
需要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需求,培养更多的非遗爱好者,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通过推出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加大对非遗产业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非遗产业的关注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需要政府的支持。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政策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非遗产业的扶持力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保护、传统知识和技艺的传递、文化多样性的维护,以及社会认同和文化传统的延续。
以下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些建议和意见:1.意识和价值观:加强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价值观,通过教育、宣传和媒体的力量,在社会各个层面推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尊重。
2.社区参与:鼓励和支持相关社区,特别是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群,积极参与传承活动,包括传统的知识、技艺、仪式、节日等的组织与传授。
3.传承机构和专家:建立和支持传承机构,如学院、研究中心、社团等,协助传承者的培训、保护和交流。
同时,培养专家和传承者,并建立他们与年轻一代的联系和传授机制。
4.文化政策和法律保护:制定和加强相关的文化政策和法律保护,包括立法、规章制度和行政手段,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5.数字技术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
例如,建立在线平台、虚拟博物馆、数字档案等,推动知识和技艺的共享。
6.国际合作与知识交流: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加强多边机构、学术界和民间组织的合作,共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7.青年参与:鼓励和培养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参与。
在教育课程中加入相关的内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知识和技艺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以激发年轻一代的热情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多方的参与和努力,包括社区、传承机构、专家、政府和公众等。
通过加强意识、社区参与、政策保护、数字技术应用和国际合作,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传承,保护和传承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非遗传承考试题及答案
非遗传承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A. 世代相传B. 具有历史价值C. 以物质形式存在D. 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答案:C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记录和保存B. 传承和弘扬C. 创新和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A. 掌握相关技艺B. 有意愿和能力传授技艺C. 获得社区的认可D. 以上都是答案:D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主要依靠以下哪个群体?A. 政府B. 社区C. 传承人D. 以上都是答案:D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保护机构是?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B. 世界遗产委员会C. 国际文化财产保护委员会D.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答案:A6.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始于哪一年?A. 2001年B. 2003年C. 2005年D. 2007年答案:B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包括以下哪项?A. 制定保护政策B. 建立保护名录C. 开展商业化运作D. 组织传承活动答案:C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口头传授B. 实践操作C. 文字记录D. 网络传播答案:C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以下哪些方面的支持?A. 政策支持B. 资金支持C. 技术支持D. 以上都是答案:D1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以下哪个方面有重要意义?A. 促进经济发展B. 增强文化自信C. 维护文化多样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哪些方面的合作?A. 政府与社区B. 传承人与学徒C. 国内外专家D. 媒体与公众答案:ABCD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包括以下哪些?A. 家族传承B. 师徒传承C. 社区传承D. 学校教育答案:ABCD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制定法律法规B. 建立保护基金C. 组织国际交流D. 开展宣传教育答案:ABCD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需要具备以下哪些素质?A. 精湛的技艺B. 良好的道德品质C. 强烈的传承意愿D. 创新能力答案:ABCD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以下哪些方面有积极作用?A. 促进社会和谐B. 增强民族认同C. 推动文化创新D. 保护生态环境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只需要传承人的努力。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代代相传、并为人类继承下来的各种非物质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许多困境。
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入手,探讨对策,以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1. 传统技艺衰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年龄偏大,由于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和传承人才,许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年轻一代不愿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导致这些传统技艺逐渐衰落。
2. 市场需求弱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减弱,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很难在市场上获得足够的收入,这也使传承工作变得困难。
3. 社会环境变迁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一些传统活动不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传承者和后继人才很难找到合适的场所和机会进行传承和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对策1. 加强传承教育要想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加强传承教育,培养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
政府可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投入,学校也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
2. 激发市场需求针对市场需求弱化的问题,可以通过创新设计和推广营销等方式,激发市场对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
政府可以在市场营销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扶持措施,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竞争力。
3. 搭建传承平台针对社会环境变迁的问题,可以加强传承平台的建设,为传承者和后继人才提供更多的传承机会。
政府可以建立相关的传承基地和传承机构,提供场所和资源支持,搭建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平台。
4.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扶持力度。
这包括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经费投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对传承者进行保护和激励。
5. 引导社会关注除了政府的支持外,还需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
摘要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东方国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
内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严峻挑战,学会结合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出一条保护和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探索
非物质文化是古代中国人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也是中国各族各地区文明交融汇合的产物。
高峰佚起、美不胜收的非物质文化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然而在新社会变革的今天,延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已经历尽沧桑,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不可忽视的速度衰落,潜伏着灭绝的危机。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我们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3、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⑴总类繁多,总量丰富;
⑵区域特色鲜明,分布相对集中;
⑶能反映当地历史文化,艺术文化价值高;
⑷流动变化频繁,动态变化发展。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相应阻止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殆尽的步伐。
但我国幅员辽阔,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不均,在管理保护方面仍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种类数量消亡速度快
先人在传承方面讲究时代祖传、师徒相传、口口相传,在新世纪发展的今天,这些传承方式逐渐凸显它们自身特有的缺陷,出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传统技艺因人而存、人亡则艺绝的局面,无人继承让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了;此外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的文化传人年龄都偏大,吸引的年轻人不多,一些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技艺、风俗和礼仪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特色技艺和民俗早已失去了以往的辉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二)传承意识尚未形成一个系统
现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人绝大部分是老一辈观念比较落后的老人,他们对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政策了解不多,思想顾虑重重,不能将技艺发扬光大;在物质时代的今天,人们商业意识观念太重,在利益驱使下,对遗产文化漫天炒价,从中获取高利益,过度开发,破坏毁灭文化资源原貌,还有任意改变传统艺术的内涵以迎合时尚,严重扭曲损害遗产意蕴。
(三)保护措施法规匮乏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商业化的浪潮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国外遭抢夺的现象不断涌现,文化权益受到侵害;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确立、建档、保护、宣传、传承和振兴的措施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分类、鉴定整理困难;未设立财政专项保护基金,保护工作较难进行;法律法规涉及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全面,存在一定的纰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形的文化资本,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
它是国家民族文化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是文化发展、强根固本、打下文化创新基石的必由之路。
(一)加强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记得有句谚语:埋在地下的金子只有在太阳下才会发光。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而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变迁以及自身特点等因素,淡出人们的视野,以至于到了无人问津甚至无人知晓的程度。
因此我们要加强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建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进一步认证,相关专家科学地运用历史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挖掘、鉴定、确认被潜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流失。
(二)制定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形成相应的传承保护的法律体系,让工作制度化。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虽然现在已经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法律法规,但是立法仍然相对比较滞后,纰漏较多,法律管理体系不健全。
因此我们要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散等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国情的传承保护制度体系。
同时相关工作者可以互相交流,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想出新办法,集思广义,学习借鉴国内外传承保护工作的先进经验,为制定正确有效的传承保护体系提供有益帮助,减少制止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抢夺现象的发生。
(三)统一思想,建立传承机制,吸引广大人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的、无形的,它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
一旦人亡,这种无形的文化也随之消亡。
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无形文化必须有继承才能得以传承发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要对无形文化持有人(老艺人等)进行保护。
建议设立民间艺人(艺术家)传承管理办法,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激励机制。
鼓励和支持他们带徒、讲习、表演和整理出版艺术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传承人培养,吸引广大人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脉脉相传。
(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优秀文化。
历经沧桑岁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社会条件、经济形态、生产关系、生活习惯及思想观念的局限,在其萌芽、发展、繁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精华和糟粕。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被限定在一个健康的区域内,遗产所包含的内容不能违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有损当时代文明的发展。
我们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特别是在今后整理工作中要分清两种界限,对其精华部分要发扬光大,给予继承并创新;对其糟粕必须弃之不惜,坚决甩掉。
感悟:
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演进,保护措施的不完善,许多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古文化正遭遇着被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命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已刻不容缓。
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发掘它、传承它、保护它不但体现着现代人类对于自己祖先的尊重,也更体现着对于我们自己历史的善待。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有意识地去保护我们的文明,政府也在2006年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把中华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