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题目及任务书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模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信息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立式数控车床的CNC控制系统学生姓名张华导师姓名李何专业自动化报告日期3月16 班级0802指导教师意见签字年月日专业(教研室)主任意见年月日系主任意见年月日1.选题意义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零件都具有很大的批量,单件与小批量生产的零件(批量在10~100件)约占机械加工总量的80%以上。
尤其是在造船、航天、航空、机床、重型机械以及国防工业更是如此。
为了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自动化生产,迫切需要一种灵活的,通用的,能够适用产品频繁变化的柔性自动化机床。
数控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与发展起来的。
它为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精密复杂零件提供了自动化的加工手段。
数控加工作为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很高的模具制造行业,以及成批大量生产的零件。
因此数控加工在航空业、电子行业还有其他各行业都广泛应用。
然而在数控加工从零件图纸到做出合格的零件需要有一个比较严谨的工艺过程,必须合理安排加工工艺才能快速准确的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来,否则不但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增加劳动者的劳动强度,甚至还会加工出废品来。
一般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和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是大同小异的,只是数控机床能够通过程序自动完成普通机床的加工动作,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同时能比较精准的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由于数控加工整个加工过程都是自动完成的,因此要求我们在加工零件之前就必须把整个加工过程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安排,其中不能出任何的差错,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高速加工技术发展迅速,在高档数控机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应用新的机床运动学理论和先进的驱动技术,优化机床结构,采用高性能功能部件,移动部件轻量化,减少运动惯性。
在刀具材料和结构的支持下,从单一的刀具切削高速加工,发展到机床加工全面高速化,如数控机床主轴的转速从每分钟几千转发展到几万转、几十万转;快速移动速度从每分钟十几米发展到几十米和超过百米;换刀时间从十几秒下降到10秒、3秒、1秒以下,换刀速度加快了几倍到十几倍。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范例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制定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论文印装毕业论文要用我校统一的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印刷厂可提供),并用计算机打印。
排版用word文件,版面上空3.3cm,下空2.3cm,左空2.8cm(用于装订),右空2.3cm。
打印正文用宋体或楷体小四号字(英语用Times New Roman 12),单倍行距(英语用1.5倍行距),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1.太原理工大学统一封面2.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内容、时间与工作日志中任务书相符,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签字后生效。
3.毕业设计(论文)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一)英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二)关键词(3-5个)4.目录(样式见附件三)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致谢、参考文献等。
5.论文或工程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前言或概述等)论文主体结论绪论应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文字简练、通顺、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绪论和论文主体应分章排版。
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名词的右上角,按上标排版。
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面不加“第×××章”字样。
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通行的题序层次大致有以下五种格式(实际使用可能有些小异)撰写毕业论文可任选其中的一种格式,但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
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
毕业论文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项)一律沿版心左侧边线顶格安排。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资料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 ________ 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______2015年12 月12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课程设计题目: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起迄日期:11 月12日〜12月22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设计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主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达任务书日期:2015年11月12日课程设计任务书1. 设计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等。
2. 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设计一台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该减速器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系统中方案简图(题号14):原始数据:传送带卷筒转速125 100 rpm ;减速器输出轴功率 3.5 3.3 KW技术条件:该传动设备两班制连续工作,单向回转,有轻微振动,卷筒转速允许误差为± 5%使用期限10年。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题目及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设计(论文)题目:温度调节仪表设计(液晶显示)题目性质:一般设计指导教师:牛昱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本题目属单片机应用开发类型。
选题学生需自行购置一款带有液晶显示模块的单片机开发板和测温传感器、晶闸管及电加热器件,完成一个以中文字符显示的温度调节仪表设计和水温控制模拟系统调试实验,以期达到能从事智能仪器开发设计的训练目的。
一、材料购置要求1.单片机开发板和用于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模块(由学生自行选定)。
2.测温传感器元件采用Pt100热电阻。
3.温度控制元件采用晶闸管。
4.电加热器件采用家用“热得快”电热水器。
5.盛水器(学生自备)。
二、硬件设计内容1.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的设计与实现。
2.晶闸管平均功率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设计与实现。
3.水温控制模拟系统搭建(盛水器、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仪表、晶闸管控制通道、电加热器件)。
三、软件设计内容1.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2.PID控制程序。
3.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控制程序。
4.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
5.键盘处理程序。
四、功能要求1.分别以数字和曲线的方式显示温度设定值、温度测量值和控制输出量。
2.可通过键盘修改P、I、D参数和温度设定值。
五、实验要求在搭建的水温控制模拟系统上进行验证调试实验。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工作内容:1.利用单片机开发板学习液晶显示、键盘输入、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等接口的扩展编程方法。
2.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3.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晶闸管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输出程序。
4.编写和调试PID控制程序。
5.编写和调试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
6.编写和调试键盘处理程序。
7.在搭建的水温控制模拟系统上进行验证调试实验。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13号煤层上距12-1煤层45m,煤层结构复杂,沉积不稳定,挥份大,厚度变化也较大,常有突然增厚或变薄的现象。
各煤层均为隐伏煤层,在北部均有一条风化氧化带。
1.2
1.2.1
井田地层由老至新有下古生界奥陶系,上古界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侏罗系及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1)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02):岩层以深灰,灰褐色厚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总厚约400m。
2)石灰系中统本溪组(C2):平行不整合覆盖于马家沟组之上,按岩性可分上下两段,总厚度150m,下段以紫色黏土质泥岩为主,夹灰绿色砂岩,粘土岩及黑色泥岩,底部为山西式铁矿及G层耐火黏土。下段由5-7层薄层灰岩和浅灰绿色砂岩,黑色粉砂岩互层组成。
原始数据:小峪煤矿位于朔州市怀仁县小峪镇与新家园镇之间。行政隶属朔州市怀仁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1′30″~112°54′40″,北韩39°48′01″~39°50′21″。井田的走向最大长度为7.12km,最小长度为5.40km,平均长度为6.12km,井田的倾斜方向最大长度为4.21km,最小长度为3.60km,平均长度为4.02km。井田批准开采3、9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4.4m、6.62m,煤层平均间距为50m,两层都属于全区稳定可采,中间只有局部地区有夹矸。顶底板条件较好,易于支护。井田面积9.634km2,设计生产能力为240万t/a。矿井为低瓦斯矿井,各煤层均有爆炸危险性,自燃发火等级为Ⅰ级。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50m3/d,涌水量最大时为500m3/d。
专业班级学生
要求设计(论文)工作起止日期
ZYL太原理工物联网大三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环境监测)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物联网感知课程设计设计名称:环境监测系统专业班级:物联1403 学号:2014002091 学生姓名:赵羽龙指导教师:呼克佑2016年12月23日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注:1.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的归档文件应按照:封面—任务书—说明书—图纸的顺序进行装订上交(大张图纸不必装订)。
2.可根据实际内容需要续表,但应保持原格式不变。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目录一.功能分析 (1)二.概要设计 (1)1.系统组成 (1)2.传感器选型 (1)三.详细设计 (1)1.硬件连接 (1)2.程序设计 (1)3.界面设计 (3)四.系统说明 (3)五.设计总结 (4)六.附录 (4)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 物联网工程班级: 1403 姓名: 赵羽龙 学号: 2014002091 完成日期: 2016/12/23题目:设计一个环境监测系统。
一.功能分析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对环境变量的采集和显示。
(1)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完成温度、湿度数据的采集。
(2)制作相应的显示界面,将采集的变量值实时显示。
(3)扩展功能:判断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高过低时,通过电机控制空调、加湿器的启停。
二.概要设计1.系统组成系统大体组成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传送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由于传感器模块没有外接电路,因此需要通过中间的协调器将数据转为串口形式发送到PC 机上。
图1 系统框图2.传感器选型选择SHT10单片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来监测环境。
SHT10采用CMOSens 专利技术将温度湿度传感器、A/D 转换器及数字接口无缝结合,使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响应速度快、接口简单、性价比高等特点。
电路连接时,接口简单,两线连接,SHT10的两线串行接口(bidirectional 2-wire )在传感器信号读取和电源功耗方面都做了优化处理,其总线类似I2C 总线但并不兼容I2C 总线。
三.详细设计1.硬件连接SHT10共有4个引脚,除了电源和地,数据和时钟引脚分别连接单片机P06、P07。
王国军的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生姓名: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指导教师:所属系(部):机电系二〇〇九年五月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设计评阅书题目:MRB-125/320型乳化液泵及泵头的设计机电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姓名设计时间:2009年3月25日~2009 年6月1日评阅意见: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职务:200年月日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设计答辩记录卡机电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姓名王国军答辩内容记录员:(签名)成绩评定专业答辩组组长:(签名)200年月日序言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在毕业之前所进行的一次综合设计能力的训练,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最后而有及其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进一步的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我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这次设计是一个专题性的设计,涉及内容广泛,几乎四年所学知识或多或少涉及到。
但重点是在乳化液泵零部件的设计和曲轴强度和刚度的较核。
我的实际任务是首先是乳化液泵的设计,其次是乳化液泵曲轴校合、连杆滑块的设计和校合。
这次设计画图集中于乳化液泵零部件的设计,曲轴设计、校合是这次的设计任务重点,这次设计我们将本着:独立分析,相互探讨,仔细推敲,充分吃透整体设计的整体过程,使这次设计反映出我们的设计水平,并充分发挥个人的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当从现在开始做起,学好知识,并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较为圆满的完成了这次设计工作,由于学识和经验的不足,其中定会出现很多问题,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加以批评和指导。
目录摘要 (7)第一章乳化液泵的设计 (9)一概述 (9)二乳化液泵的总体设计 (9)(一)乳化液泵泵型及总体结构形式的选择 (9)(二)液力端结构形式的选择 (11)(三)传动端结构形式选择 (12)(四)MRB型乳化液泵结构参数的选择与确定 (13)(五)原动机的选择原则: (14)三齿轮和齿轮轴的设计及较核 (15)(一)一级变速的计算及校核 (15)(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6)(三)轴的结构设计 (20)四连杆尺寸的初步确定 (25)(一)连杆各部分的尺寸: (25)(二)连杆质量的确定: (26)五曲轴的设计与校核 (27)(一)曲轴的结构设计 (27)(二)曲轴的受力分析及其校核 (32)六柱塞的选择及计算 (41)(一)柱塞密封材料、尺寸的选择 (41)(二)柱塞长度及质量的确定 (42)七箱体的设计与计算 (42)第二章传动系统的设计 (43)一连杆的设计 (44)(一) 连杆的结构设计 (44)(二) 连杆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44)二十字头的设计 (48)(一) 十字头的结构设计 (48)(二)十字头强度校核及比压计算 (49)第三章乳化液泵站的设计 (53)一乳化液泵站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53)(一)对乳化液泵站系统的要求 (54)(二)泵站组成应注意的事项 (54)(三)乳化液泵站系统的组成 (55)二 MRB-125/320型乳化液泵站 (57)(一)MRB-125/320型乳化液泵站 (57)(二)RX315/25型乳化液箱结构 (59)(三)MRB-125/320型乳化液泵站工作原理 (60)总结 (62)参考文献 (63)外文资料 (64)中文翻译 (69)致谢 (72)摘要本次毕业设计以乳化液泵为设计对象,主要任务有两项:第一项是乳化液泵的设计;第二项是乳化液泵中传动装置的设计。
太原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说明书设计(论文)题目:带寄生单元单极天线的FEKO仿真设计学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指导教师:***设计日期:2012年月日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第1页第2页带寄生单元单极天线的FEKO仿真设计摘要单极子天线(Monopole)是最古老的一种天线,早在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验证电磁波存在的实验中就可见其雏形。
这种天线在二战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改进。
应现代密通信的需要,对天线的物理结构与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超高频(UHF) 频段天线(主要是鞭天线) 虽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全方向性,但它的辐射仰角较低,在仰角90°附近无辐射,不适合山地通信及立体空间通信,同时鞭天线频带较窄,不利于图象传输。
当其装备在车辆与舰船上,由于尺寸较大难以伪装,且易损坏。
极大地降低了部队作战的机动能力和反恐突出的效果。
因此研制新型小型化宽带天线成为迫切需求。
采用FEKO研究了寄生单元对单极天线辐射特性的影响。
由一个单极子天线附加若干寄生振子组成天线系统,通过改变各个天线参数来研究这些参数对于这种天线特性的影响。
采用仿真分析研究天线特性,是天线分析研究中常使用的方法,在微波天线科研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保持了天线方向特性,并拓宽了频带,属于一种宽带天线。
该天线具有水平全向方向图、稳定增益。
利于在车载电台、移动通信终端推广使用。
关键词:寄生单极子;FEKO;天线仿真设计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the monopole antennawith parasitic elements using the FEKO softwareAbstractMonopole is a long history of antenna, which can be dated back to the experiment what Heinrich Rudolf Hertz conducted expecting to evidence the existenc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It has been widespread used during World War II, also been modified after period. Modern secure communication is making more requests for the antenna’s architecture and performances. Now although ultrahigh frequency (UHF) antenna (majors are whips) has omni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the horizon plane, It’s directivity angle is some small (non-radiative near 90 degree angle of elevation). So it dose’s apply to mountain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3D’space communication system. Furthermore, whip only has narrow band against image transmission at bandwidth. Otherwise, it hard to pretend and protect for the dimension in vehicles, that reduce efficiency of flexibility and mobility in action. Therefore, developing a kind of miniaturization broadband antenna is under urgent.A novel monopole antenna with several parasitic elements is introduced, which was designed and simulated by using the FEKO software. The parameters of antenna are analyzed by discussing the effects to the antenna performance. It’s a common used method by simulating and analysising the performances in microwave & antenna learning searching. The structure and feeding method are very simple. It has omni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the horizon plane, high gain. The bandwidth has been broadened to some extent, which was evidenced by results of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working out the communication antenna constuction pla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projects. This kind of antenna can be beneficial to install in mobile stations,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Key words: Monopole antenna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FEKO;Design and Simulation; Broadband antenna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引言 (1)1.2 天线的发展及研究状况 (1)1.2.1 天线的发展概况 (1)1.2.2 目前天线研究现状 (12)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第2章天线基本理论 (16)2.1 引言 (16)2.2 天线参数 (16)2.2.1 谐振频率 (16)2.2.2 增益 (17)2.2.3 带宽 (18)2.2.4 阻抗 (18)2.2.5 辐射方向图 (18)2.3 寄生天线基本结构及理论分析 (20)2.3.1 基本结构 (21)2.3.2 天线理论分析 (21)2.4 本章小结 (23)第3章FEKO软件简介 (24)3.1 引言 (24)3.2 常用微波EDA软件 (24)3.3 仿真设计EDA软件的选择 (27)3.4 FEKO特点及其应用 (28)3.4.1FEKO的特色 (28)3.4.2FEKO应用领域 (29)3.5 本章小结 (29)第4章带寄生单元单极天线仿真设计 (30)4.1 理论分析及天线设计 (30)4.2 使用CADFEKO建立模型 (31)4.2.1建模前准备 (31)4.2.2建模步骤 (32)4.2.3求解 (33)4.2.4查看模型及计算结果 (33)4.2.5检查模型 (33)4.2.6查看结果 (33)4.3 本章小结 (36)第5章仿真分析研究 (37)5.1 引言 (37)5.2 加载寄生振子的电特性分析 (38)5.2.1反射损耗 (39)5.2.2辐射方向图 (39)5.2.3增益 (40)5.3 尺寸参数对天线反射损耗及带宽的影响 (41)5.3.1馈电振子长度h对天线反射损耗的影响 (41)5.3.2寄生振子长度l对天线反射损耗的影响 (42)5.3.3振子半径r对天线反射损耗的影响 (42)5.3.4馈电振子和寄生振子之间距离对天线反射损耗的影响 (43)5.3.5地板尺寸对天线反射损耗的影响 (43)5.4 尺寸参数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 (44)5.4.1寄生振子长度l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 (44)5.4.2馈电振子和寄生振子之间距离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 (45)5.5 横向加载寄生振子对天线特性影响 (46)5.6 两对寄生振子对天线特性的影响 (47)5.6.1两对寄生振子对天线反射损耗的影响 (47)5.6.2两对寄生振子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 (48)5.7 本章小节 (49)第6章结束语 (50)6.1 全文总结 (50)6.2 工作展望 (51)致谢 (52)附录A 参考文献翻译 (54)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带寄生单元单极天线的FEKO仿真设计第1章绪论1.1引言电磁波是实现无线电通信的媒介,天线则是完成通信系统中无线电波辐射或接收的重要组件。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智能仪器设计”课程设计安排一、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智能温度控制仪表,用于控制一个电烤箱(或电热水器,或加热炉),设计要满足给定的功能要求(见设计题目下方)。
2.硬件设计要求:⑴可将仪表的电路系统划分成三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子电路系统,即:信号调理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和单片机电路,每个子电路系统设计一个电路板。
信号调理电路的功能主要是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模/数转换,有时还需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其它方面的处理,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其目的是实现单片机端口与输入的信号在性能上相匹配,并且输入的信号使单片机能实现预定的控制功能。
温度控制电路主要是实现对电炉丝通或断的控制,以此达到对电烤箱温度的控制。
温度控制电路的主要器件是光电耦合器和双向晶闸管。
单片机电路包括基本电路、温度显示电路、报警电路,按钮电路等。
温度显示可用两个3位数码管实现,其中一个3位数码管显示测量值,另一个显示设定值;3位数码管是指能显示3位数的数码管模块。
报警电路可采用蜂鸣器;可利用按钮实现温度值的设置。
其实整个仪表系统是一个单片机的控制系统,除了单片机的基本电路(或最小系统)外,其它外围电路电路都自成一个子系统,如显示电路、报警电路、按钮输入电路等。
出于对电路板设计的考虑,如果把仪表的电路系统都设计在一块电路板上,对于子电路系统的功能试验和调试会造成复杂性;如果把每个子系统设计一个电路板,也没有必要,如按钮输入电路只有几个按钮。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将仪表系统设计成三个电路板。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有的传感器已经包含了信号调理电路,这时就不需要另外再设置信号调理电路,如果不是如此,就必须设置信号调理电路。
是否设置信号调理电路,取决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能否满足单片机的端口性能和能否满足单片机实现预定控制功能的要求。
课题设计指定的传感器,一般都需要设计信号调理电路。
⑵根据设计题目和功能要求,给出智能仪表的设计方案和原理框图。
设计方案是指:题目的仪表系统是由几个子电路系统组成,把需要设计的子电路系统写出。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
(9)《采煤机牵引部传动系统扭振分析》廉自生,李铁军(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刊名: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出版日期:2005期号:第3期页码:323-325
【摘要】利用传递矩阵法建立了采煤机牵引部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模型,通过计算其固有频率及在低阶模态中的势能分布率及模态柔度,找出该采煤机牵引部传动系统的薄弱环节,为改善其动态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对薄煤层采煤机的改造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3. 课题研究意义
在我国一些薄、厚煤层并存的煤矿,由于薄煤层开采速度较慢,使其下部的中厚煤层长期的得不到及时开采,以至影响工作面的正常接替,而有的被迫需要丢掉一些薄煤层资源造成浪费。随着大批煤矿中、厚煤层的资源开采,使得资源越来越少,所以薄煤层的开采已经列入日程。因此,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薄煤层采煤机,以适应不同的煤层结构,提高薄煤层采煤的工作效率是当务之急。
【摘要】结合电牵引采煤机牵引部直齿传动箱,应用数学规划理论进行机械优化设计。
(14)《电牵引采煤机牵引部的强化设计》丁志勇(太原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刊名:山西机械出版日期:2001期号:第3期页码:20-21,23
【摘要】论述了电牵引采煤机牵引传动部的工作原理。针对该机在井下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强化设计,使该机的适应性、可靠性得到较大的改进。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第1页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本部分:新风平岭二号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专题部分:软弱围岩体中巷道的施工方案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本设计为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工程方向所做,其内容为新风平岭二号隧道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设计以新风平岭隧道为设计目标,以新风平岭隧道初步设计资料为参考依据,以新风平岭隧道实习期间收集的实际资料为基础。
本着科学施工、安全施工、统筹安排、技术先进及经济合理的原则,按照相关资料,参考有关文献和行业规范,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在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设计分为说明书和图纸两个部分,其内容和结构形式均按照设计大纲编写。
本设计力求结合国情,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尽一切力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优质。
第2页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基本部分:第一章是工程概况,包括编制依据及原则、工程范围及数量、工程地质条件等。
第二章是施工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布置、人员及机械配备、施工技术准备等。
第三章是隧道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总原则、进洞方案、开挖方案及隧道弃渣利用和弃置方案。
第四章为洞口施工,主要为总体施工安排、洞口开挖、洞口边仰坡防护等。
第五章为超前支护工程,包括超前小导管施工、超前大管棚施工等。
第六章为洞身开挖工程,包括隧道Ⅱ、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隧道Ⅳ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施工等。
第七章是初期支护工程,包括锚杆施工、中空锚杆施工、网喷砼施工等。
第八章为衬砌工程,包括仰拱施工、结构防排水、二次衬砌施工等。
第九章为隧道装饰工程,包括隧道洞门及路面涂装、隧道内涂装等。
第十章为机电工程,包括隧道施工通风、隧道消防、隧道照明和隧道通信第十一章为工期计划及安排,包括施工进度安排、工期保证体系等。
第十二章为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保证措施。
第十三章是安全管理体系以及保证措施。
第十四章为隧道施工事故应急预案。
第十五章主要为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等。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制定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论文印装毕业论文排版用word文件,版面上空3.3cm,下空2.3cm,左空2.8cm(用于装订),右空2.3cm。
打印正文用宋体或楷体小四号字(英语用Times New Roman 12),倍行距,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1.太原理工大学统一封面2.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内容、时间与工作日志中任务书相符,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签字后生效。
3.毕业设计(论文)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一)英文摘要300字左右(样式见附件二)关键词(3-5个)4.目录(样式见附件三)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致谢、参考文献等。
5.论文或工程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前言或概述等)、论文主体及结论三个主要部分,总字数不少于10 000字。
三个主要部分的基本要求如下:绪论。
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说明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简要评述,以及论文所拟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主体。
它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紧扣主题,层次清楚,逻辑性强,文字简练,表达通顺,标点符号使用得当,文法规范,图表规范、整洁、美观,引注准确,重点突出。
结论。
结论部分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以及所得到的主要结论,也可涉及论文存在的研究局限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
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面不加“第×××章”字样。
题序层次。
撰写毕业论文可任选其中的一种格式,但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
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
毕业论文标题及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项)一律沿版心左侧边线顶格安排。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张辉
1、自然界能源存在的形式种类及转化利用状况
2、人类社会生存活动与能源的关系
3、生物能源的转化途径
4、生物能源的生产与利用
5、生物能源材料的塑性成型压力加工工艺技术与装备
6、生物能源材料塑性成型压力加工工艺技术应用的展望
7、生物能源转化的相关基础理论
毕业设计论述部分的相关论述要求立论合理,数据准确,论据充分,层次清晰,引用文献资料要客观准确,并详细注明来源出处。
电子文件一律用Word撰写,工程制图建议使用AOTOCAD或其兼容软件制图。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要爱护公物、设备及工具,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及时归还。要注意保持毕业设计论文场所的环境清洁卫生。
1、研究方案思路方框图;
2、研究方案实验用具简图系列;
3、研究方案试件图片;
4、研究实验示意图;
5、答辩用图;
五、其他论证图表资料及清单;
六、答辩用PPT制件;
七、关于毕业设计的说明(单独用Word制一文件)
第4页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材料力学》
2、《锻压手册》
3、《粉碎机》
4、《工程制图学与计算机绘图》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
设计参数:
1、根据自己熟悉的专业知识选定适当形式的机型;
2、根据实验数据确定粉碎机的规格参数;
3、确定实用的粉碎方式方法;
4、给出粉碎产品的参数要求;
5、指出粉碎机的受力分析及响应精度;
6、标明粉碎机的参数对比。
根据论点及相应参考数据与实验结果确定。
毕业设计论文是通过对论点的提出、论点的意义、围绕论点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试验或开展的专题设计与研究,使学生通过灵活与深化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独立地认识、分析和解决科学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科学工作者或高级工程师应当掌握和具备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方面基本训练目的。
2011级毕业设计任务书(郭秀华20150227)解读
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教师郭秀华董晓强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二○一五年二月二十六日第一部分毕业设计总体安排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主要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这一时间较长的专门环节,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应技能,解决具体的土木工程设计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完成本次毕业设计,应达到以下基本能力要求:1.掌握建筑与结构设计全过程的基本方法与步骤;2.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有一定收集资料、查阅资料及阅读中、外文献的能力;4.了解和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设计规范和规定,并能在设计中正确运用;5.能进行结构选型、方案确定、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6.掌握结构的理论分析及设计计算能力;7.掌握多层建筑的基本构造要求;8.掌握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能力以及绘制施工图纸的能力;9.有一定的专业软件应用能力;10.掌握施工准备工作及施工场地布置;11.掌握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与方法,主要施工设备的选择与计算;12.掌握施工质量与安全措施、施工组织与管理的编制。
二、进度安排本次毕业设计共15周,其中结构设计9周,施工组织设计6周。
第16周进行答辩。
具体安排如下:1.结构设计第1周:熟悉设计任务书和建筑图纸等资料;进行结构选型与结构的布置。
第2周:分析、计算结构的各种荷载与作用。
第3周:楼、屋盖设计,次梁设计。
第4周:进行地震作用下结构弹性内力、位移计算(横向内力及位移);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分层法或力矩二次分配法)。
第5周:结构内力组合;框架梁、框架柱配筋计算。
第6周:框架梁、柱、节点抗震与构造设计;楼梯结构设计。
第7周:基础选型与设计、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与计算。
第8周:编制结构设计说明书。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课程设计封面和任务书DSP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有限冲击响应
FIR 滤波器的设 设计周数
计
1.5 周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1. 加深对 DFT 算法原理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2. 熟悉 FFT 的算法原理和 FFT 子程序的算法流程和应用;
3. 学习用 FFT 对连续信号和时域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方法;
4. 学习 DSP 中 FFT 的设计和编程思想;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1. 掌握产生正弦波的方法; 2. 学习正弦信号发生器的 DSP 实现原理; 5. 学习使用 CCS 的波形观察窗口观察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和频谱变化情况。
设计内容 设计要求
用 DSP 汇编语言及 C 语言进行编程,实现正弦信号发生器。
主要参考 资料
学生提交 归档文件
邹彦等.DSP 原理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年.电气与电子信息 类本科规划教材
李利等.DSP 原理及应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年.21 世纪高等 院校规划教材
课程设计报告
注:1.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的归档文件应按照:封面—任务书—说明书—图纸的顺序进行装订 上交(大张图纸不必装订) 2.可根据实际内容需要续表,但应保持原格式不变。
日期: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注:1.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的归档文件应按照:封面—任务书—说明书—图纸的顺序进行装订 上交(大张图纸不必装订) 2.可根据实际内容需要续表,但应保持原格式不变。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
… 专业班级
… … … … … … … … … … … … … 装 … … … … … …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信号来源于人对真实世界的感觉比如地震的震动视觉图像声音波形等数字信号处理市一种数学工具是一种用来处理那些将上述信号转换成数字波形后的信号算法和技术。
In most cases,there signals originate as sensory data from the real world:seismic vibrations,visual images,sound waves,etc.DSP is the mathematics,the algorithms,and the techniques used to manipulate these signals after they have been converted into a digital form.函数傅里叶表示,即将函数表示成正弦和余弦信号叠加,这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微分方程的解析法和数值法求解过程以及通信信号分析和处理。
Fourier‟s representation of functions as a superposition of sines and cosines has become ubiquitous for both the analytic and numerical solution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for the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unication signals.如果f(t)是非周期信号,那么用周期函数列如正弦和余弦的和,并不能精确地表示该信号,你可以人为的拓展这个信号使其具有周期性,但是这要求在端点处附连续性。
If f(t) is a nonperiodic signal,the summation of the periodic functions,such as sine and cosine,does not accurately represent the signal.You should artificially extend the signal to make it periodic but it would require additional continuity at the end points.如果信号有急剧的过渡,就有必要输入信号加窗,这样信号处就会收敛于0。
集体宿舍楼的建筑设计_毕业设计 精品
冷底子油热玛蹄脂二道0.05 KN/m2
200mm厚泡沫混凝土保温层0.2×6=1.2KN/m2
120mm厚现浇板0.12×25=3 KN/m2
15 mm厚吊顶与粉底0.015×17= 0.2 6KN/m2
共计5.26 KN/m2
图3-4横向框架计算简图及柱编号
(2)楼面均布恒载
图3-1柱网布置
3.1.2设计内容
(1)确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框架计算简图
(2)荷载计算
(3)框架纵横向侧移计算;
(4)框架在水平及竖向力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5)内力组合及截面设计;
(6)节点验算。
3.2框架结构设计计算
3.2.1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高度的确定
(1)初估截面尺寸
①柱:一、二、三层:b×h=350mm×350mm。
2、建筑设计说明书
本设计为某集体宿舍楼的建筑设计,实际建筑面积为3755.49平方米,拟建3层。
本设计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建筑平面的设计;
建筑剖面的设计;
建筑体型和立面的设计;
3 结构设计说明书
3.1框架结构设计任务书
3.1.1工程概况
某集体宿舍楼,主体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板柱均为现浇,建筑面积3755.49m2,建筑物外形为巨型,宽16.14米,长为77.54米,建筑方案确定,房间开间3.9米,进深6.9米,走廊宽2.1米,层高3.3米,室内外高差为0.6米,设防烈度8度,二类场地。地震参数区划的特征周期分区为二区,抗震等级二级。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
(10×3.6+0.5)×(6.6×2+2.4+0.5)×2=1175 KN
(5)梁柱自重(包括梁侧、梁底、柱的抹灰重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设计(论文)题目:温度调节仪表设计(液晶显示)题目性质:一般设计指导教师:牛昱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本题目属单片机应用开发类型。
选题学生需自行购置一款带有液晶显示模块的单片机开发板和测温传感器、晶闸管及电加热器件,完成一个以中文字符显示的温度调节仪表设计和水温控制模拟系统调试实验,以期达到能从事智能仪器开发设计的训练目的。
一、材料购置要求1.单片机开发板和用于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模块(由学生自行选定)。
2.测温传感器元件采用Pt100热电阻。
3.温度控制元件采用晶闸管。
4.电加热器件采用家用“热得快”电热水器。
5.盛水器(学生自备)。
二、硬件设计内容1.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的设计与实现。
2.晶闸管平均功率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设计与实现。
3.水温控制模拟系统搭建(盛水器、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仪表、晶闸管控制通道、电加热器件)。
三、软件设计内容1.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2.PID控制程序。
3.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控制程序。
4.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
5.键盘处理程序。
四、功能要求1.分别以数字和曲线的方式显示温度设定值、温度测量值和控制输出量。
2.可通过键盘修改P、I、D参数和温度设定值。
五、实验要求在搭建的水温控制模拟系统上进行验证调试实验。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工作内容:1.利用单片机开发板学习液晶显示、键盘输入、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等接口的扩展编程方法。
2.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3.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晶闸管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输出程序。
4.编写和调试PID控制程序。
5.编写和调试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
6.编写和调试键盘处理程序。
7.在搭建的水温控制模拟系统上进行验证调试实验。
8.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即毕业论文)。
学生应交出的设计文件(论文):一、毕业设计说明书按照学校统一的模板格式要求,用Word编辑、排版、打印。
主要内容包括:1.总体设计概述2.硬件设计(1)硬件总体结构设计及结构总框图(2)单片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3)液晶显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4)键盘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5)温度测量电路及A/D通道设计及原理电路图(6)晶闸管控制输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3.软件设计(1)软件程序结构及主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2)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3)PID控制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4)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5)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6)键盘处理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4.实验及效果分析(1)水温控制模拟系统实物图(2)调试实验的数据(3)实验效果分析5.设计难点和遗留问题(难题和解决方法,尚未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思路)6.设计总结7.附录(与设计课题相关的英文资料原文(1万个印刷符号)和译文)二、毕业设计说明书电子文档(Word版)主要参考文献(资料):(略)对选题学生的基本要求:对单片机硬件和软件开发设计感兴趣;自行购置所需材料器件。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设计(论文)题目:温度调节仪表设计(数字显示)题目性质:一般设计指导教师:牛昱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本题目属单片机应用开发类型。
选题学生需自行购置一款带有数字显示模块的单片机开发板和测温传感器、晶闸管及电加热器件,完成一个以数字方式显示的温度调节仪表设计和水温控制模拟系统调试实验,以期达到能从事智能仪器开发设计的训练目的。
一、材料购置要求1.带有数字显示的单片机开发板(由学生自行选定)。
2.测温传感器元件采用Pt100热电阻。
3.温度控制元件采用晶闸管。
4.电加热器件采用家用“热得快”电热水器。
5.盛水器(学生自备)。
二、硬件设计内容1.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的设计与实现。
2.晶闸管平均功率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设计与实现。
3.水温控制模拟系统搭建(盛水器、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仪表、晶闸管控制通道、电加热器件)。
三、软件设计内容1.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2.PID控制程序。
3.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控制程序。
4.数字式显示程序。
5.键盘处理程序。
四、功能要求1.以数字方式显示温度设定值、温度测量值和控制输出量。
2.可通过键盘修改P、I、D参数和温度设定值。
五、实验要求在搭建的水温控制模拟系统上进行验证调试实验。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工作内容:1.利用单片机开发板学习数字显示、键盘输入、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等接口的扩展编程方法。
2.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3.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晶闸管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输出程序。
4.编写和调试PID控制程序。
5.编写和调试数字式显示程序。
6.编写和调试键盘处理程序。
7.在搭建的水温控制模拟系统上进行验证调试实验。
8.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即毕业论文)。
学生应交出的设计文件(论文):一、毕业设计说明书按照学校统一的模板格式要求,用Word编辑、排版、打印。
主要内容包括:1.总体设计概述2.硬件设计(1)硬件总体结构设计及结构总框图(2)单片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3)数字式显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4)键盘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5)温度测量电路及A/D通道设计及原理电路图(6)晶闸管控制输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3.软件设计(1)软件程序结构及主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2)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3)PID控制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4)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5)数字式显示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6)键盘处理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4.实验及效果分析(1)水温控制模拟系统实物图(2)调试实验的数据(3)实验效果分析5.设计难点和遗留问题(难题和解决方法,尚未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思路)6.设计总结7.附录(与设计课题相关的英文资料原文(1万个印刷符号)和译文)二、毕业设计说明书电子文档(Word版)主要参考文献(资料):(略)对选题学生的基本要求:对单片机硬件和软件开发设计感兴趣;自行购置所需材料器件。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3设计(论文)题目:电动机线圈和轴承超温保护器设计(液晶显示)题目性质:一般设计指导教师:牛昱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本题目属单片机应用开发类型。
选题学生需自行购置一款带有液晶显示模块的单片机开发板和测温传感器,完成一个以中文字符显示的电动机线圈和轴承超温保护器设计,以期达到能从事智能仪器开发设计的训练目的。
一、材料购置要求1.单片机开发板和用于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模块(由学生自行选定)。
2.测温传感器元件采用Pt100热电阻(2只)。
二、硬件设计内容1.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的设计与实现(线圈温度和轴承温度各1路)。
2.开关量输出通道设计与实现(用于实现保护控制输出)。
三、软件设计内容1.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2.超温报警和保护控制程序。
3.保护记录和查询程序。
4.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
5.键盘处理程序。
四、功能要求1.保护复位模式可选(自动复位或手动复位)。
2.可记录和查询保护发生的时间和保护时的温度值。
3.可通过键盘修改保护复位模式、保护延时时间和温度保护设定值。
4.分别以数字和曲线的方式显示温度保护设定值和温度测量值。
五、实验要求实验结果应能满足功能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工作内容:1.利用单片机开发板学习液晶显示、键盘输入、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等接口的扩展编程方法。
2.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3.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开关量输出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输出程序。
4.编写和调试保护报警和保护控制逻辑程序。
5.编写和调试保护记录和查询程序。
6.编写和调试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
7.编写和调试键盘处理程序。
8.进行验证调试实验。
9.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即毕业论文)。
学生应交出的设计文件(论文):一、毕业设计说明书按照学校统一的模板格式要求,用Word编辑、排版、打印。
主要内容包括:1.总体设计概述2.硬件设计(1)硬件总体结构设计及结构总框图(2)单片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3)液晶显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4)键盘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5)温度测量电路及A/D通道设计及原理电路图(6)开关量输出电路设计及原理电路图3.软件设计(1)软件程序结构及主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2)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3)保护报警和保护控制逻辑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4)保护记录和查询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5)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6)键盘处理程序设计(含程序流程图、源程序及注释)4.实验及效果分析(1)实验系统实物图(2)调试实验的数据(3)实验效果分析5.设计难点和遗留问题(难题和解决方法,尚未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思路)6.设计总结7.附录(与设计课题相关的英文资料原文(1万个印刷符号)和译文)二、毕业设计说明书电子文档(Word版)主要参考文献(资料):(略)对选题学生的基本要求:对单片机硬件和软件开发设计感兴趣;自行购置所需材料器件。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4设计(论文)题目:电动机线圈和轴承超温保护器设计(数字显示)题目性质:一般设计指导教师:牛昱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本题目属单片机应用开发类型。
选题学生需自行购置一款带有数字显示模块的单片机开发板和测温传感器,完成一个以数字方式显示的电动机线圈和轴承超温保护器设计,以期达到能从事智能仪器开发设计的训练目的。
一、材料购置要求1.带有数字显示的单片机开发板(由学生自行选定)。
2.测温传感器元件采用Pt100热电阻(2只)。
二、硬件设计内容1.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的设计与实现(线圈温度和轴承温度各1路)。
2.开关量输出通道设计与实现(用于实现保护控制输出)。
三、软件设计内容1.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