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药物

合集下载

常用的口服降糖药

常用的口服降糖药

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也越来越多。

总体上讲,只要能够影响血糖吸收、代谢而降低血糖的物质都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目前这类药物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降血糖药物,主要是促胰岛素分泌剂,单独应用可以导致低血糖,对正常人也有降血糖的作用。

第二大类是抗高血糖药物,单独应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的发生,对正常人的血糖没有影响,包括了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等。

一、降血糖药物,即促胰岛素分泌剂:这类药物主要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可分为磺脲类和格列奈类。

只适用于无急性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而且要有一定数量(占总数30%以上)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

1、磺脲类:按其发明的前后可分为二代。

1942年Janbon发现磺酰脲可引起试验动物血糖降低。

1955年发现胺苯磺丁脲有降血糖作用,但毒性太大。

用生物电子等排的原理设计出甲苯磺丁脲,于1956年上市用于治疗糖尿病。

甲磺丁脲的上市促进了磺酰脲类药物的发展,相继成功开发了氯磺丙脲、妥拉磺脲。

第一代有甲磺丁脲(tolbutamideD860)、妥拉磺脲(tolazamide)、醋磺己脲(acetohexamide乙酰磺环己脲)和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通过阻断胰腺β-细胞ATP敏感的钾通道(K+-ATPase ),导致Ca2+内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同时由于其对心肌和血管平滑肌钾通道有阻断作用,易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

甲磺丁脲为第一代SU类降糖药,5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至今仍继续应用。

本药口服后迅速由胃肠道吸收,与血浆蛋白结合,口服30分钟后即可在血内检出,2-3小时达血浆浓度高峰,一次口服药可维持6-8小时,半衰期约6小时,属短效SU类降糖药。

在循环血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在肝内降解氧化为羧基或羟基或羟基衍生物而失活,主要由肾脏排出。

服用本药期间如饮酒或饮含醇饮料,因抑制糖生成而易发生低血糖;如同时服用某些药物如氯霉素、双香豆素、保泰松以及磺胺药,由于这些药物竞争肝脏中的氧化酶而抑制了SU类药的代谢,使其在血中浓度增高而可致低血糖;如同时服用阿司匹林通过竞争置换出血浆蛋白中结合的SU类药,使血中游离SU类药增多而增强其降糖作用。

6药物化学药学制剂降血糖药物

6药物化学药学制剂降血糖药物
4
第二节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
❖(一)二膦酸盐 阿伦膦酸钠 Alendronate Sodium
➢ 化学名:(4 -氨基-1 -羟基亚丁基)双膦酸单钠盐三水合物 [(4 -amino-1 -hydroxylbutylidene) bisphosphonic acid monosodium salt trihydrate]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Ⅰ型) 治疗: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
口服 降糖药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胰岛素增敏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1
第一节 降血糖药
❖胰岛素
➢ 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受到内源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 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 而分泌的一种蛋白激素,是治疗Ⅰ型糖尿病的有效 药物。
10
第一节 降血糖药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作用机理
理化性质
磺酰脲类化合物与胰 腺β细胞上的受体结合 后,会阻断ATP敏感的 钾通道;钾通道的阻 断会使电压敏感的钙 通道开放,而出现钙 离子内流;钙离子的 流入会导致β细胞分泌 胰岛素。
磺酰脲类化合物呈弱 酸性,这是由于其结 构中磺酰基对氮原子 上孤对电子显著性的 离域作用。它们的 pKa值大约为5.0。
4
第一节 降血糖药
❖ 胰岛素 不稳定性:
溶液中的胰岛素不稳定,如胰岛素锌溶液在pH 2~3,4℃时,其A链 21位天冬酰胺发生脱氨反应。
5
第一节 降血糖药
❖ 胰岛素 不稳定性:
在中性条件下,脱氨反应发生在B链3位的天冬酰氨残基上,生成天 冬氨酸衍生物。
6
第一节 降血糖药
❖ 胰岛素类似物
➢ 赖脯胰岛素 ➢ 门冬胰岛素 ➢ 甘精胰岛素

常见降糖药的最佳口服时间

常见降糖药的最佳口服时间

常见降糖药的最佳服药时间及注意事项临床常见降血糖药有以下几种:1.二甲双胍类代表药:(1)二甲双胍片每天2-3次随餐服用(吃饭的时候吃)(2)二甲双胍肠溶片每天2-3次餐前30分钟服用整片吞服,不要咀嚼或掰开服用(3)二甲双胍缓释片每天1次晚餐时随餐服用整片吞服,不要咀嚼或掰开服用注意事项:二甲双胍长时间服用可能出现维生素B12缺乏,而出现贫血或神经病变等病症。

如有相应病症出现,需要定期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恰当的纠正治疗。

儿童用药:二甲双胍可用于10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

不推荐10岁以下儿童使用。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

老年用药:65岁以上老年人患者,谨慎使用,并定期检查肾功能。

不推荐80岁以上患者使用。

2.磺脲类代表药:(1)格列齐特片每日1-2次餐前30分钟服用(2)格列齐特缓释片整片吞服,不要咀嚼或掰开服用(3)格列本脲片每日1-3次餐前服用(4)格列喹酮片每日1-3次餐前30分钟服用(5)格列喹酮分散片温开水分散后服用,也可直接用水送服日剂量30mg内,每日1次早餐前服用大于此剂量每日2-3次餐前服用(6)格列美脲片每日1次早餐前立服如果没吃早餐,则于第一次正餐前立服格列美脲片须以足够量的水吞服,不得咀嚼(7)格列吡嗪片每日1-3次餐前30分钟服用(8)格列吡嗪缓释片每日1次餐前30分钟服用整片吞服,不要咀嚼或掰开服用(9)格列吡嗪缓释胶囊(10)格列吡嗪缓控释片每日1次早餐时服用如果没吃早餐,则和第一次正餐同服注意事项:磺脲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反应。

(治疗中注意早期出现的低血糖症状:如头痛、兴奋、失眠、震颤和大量出汗等,以便采取措施。

)儿童用药:本类药品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故不推荐儿童使用。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妇女禁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本类药物时应停止哺乳。

老年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

3.格列奈类代表药:(1)瑞格列奈片每日3次餐前0-30分钟内服用(餐前15分钟内更合适)不进餐,不服用(2)米格列奈钙片每日3次餐前5分钟服用不进餐,不服用(3)那格列奈片每日3次餐前1-15分钟不进餐,不服用注意事项:格列奈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同磺脲类药物一样,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降糖药物的分类

降糖药物的分类

降糖药物的分类
一、降血糖类药物的分类
1、二甲双胍:MET
2、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3、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营养多肽 (GIP) 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 受体双重激动剂:双重GIP/GLP1-RA(用于2型糖尿病)
4、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
5、噻唑烷二酮:TZD
6、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
7、磺脲类:SU
8、格列奈类:GLN
9、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
10、考来维仑:COLSVL(可单用或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来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考来维仑还能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
11、溴隐亭:BCR(具有降低肥胖患者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2009年溴隐亭获FDA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12、普兰林肽:PRAML(可用作1型和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普兰林肽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可与胰岛素合用,但不能取代胰岛素)
二、不同降糖药物的作用特点
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2、心脏不良事件:MACE
3、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4、慢性肾脏病:CKD
5、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LFD
6、胃肠道不良反应:GI副作用症状。

降血糖药及利尿药精选全文

降血糖药及利尿药精选全文
糖尿病简介
糖尿病:胰岛素(Insulin)分泌不足或作用降低,导致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尿糖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症状
血糖值和尿糖值均高于正常人
“三多一少”
严重的并发症
糖尿病Biblioteka 1)多尿:日小便次数明显增多 2)多饮:日饮水量超5镑(1壶半) 3)多食:没有出现“三十三,大转弯”,反而食量超常增长 4)消瘦:体力不支、体重下降
糖尿病
10%
5%
90%
Ⅱ型糖尿病
Ⅰ 型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 , 原发性糖尿病,青少年发病, 用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
糖尿病人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 成人发病, 主要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IDDM
NIDDM
发病年龄
<30岁
>30岁
糖尿病家族史
少有
普遍
体重
不肥胖
肥胖
长效磺酰脲类口服 降糖药物
1) 结构特点
苯磺酰脲
反-4-甲基-环己基
脲氢代酯环
2) 体内代谢
主要方式: 脂环上甲基的氧化
3)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格列美脲有双重降血糖作用,不仅具有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作用,又有不依赖于胰岛素的拟胰岛素降糖作用。此外,还有胰岛素增敏作用。 临床应用:格列美脲主要用于通过控制饮食、运动锻炼及减轻体重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
4) 临床应用
作用机理:兴奋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较甲苯磺丁脲强200倍。 临床应用:强效降糖药;用于中重度Ⅱ型糖尿病患者。
格列美脲
化学名:1-[4-[2-(3-乙基-4-甲基-2-氧-3-吡咯-1-磺酰胺)乙基]-苯磺酸基]-3-(反-4-甲基-环己基)脲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血糖药分类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血糖药分类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血糖药分类常见口服降血糖药分类
口服降血糖药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一类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并控制糖尿病症状。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物类型的不同,口服降血糖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胰岛素增敏剂
- 儿茶酚胺类增敏剂:如格列美脲,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提高胰岛素的分泌。

- 基于胰岛素受体激活的类增敏剂:如噻唑烷酮类药物,作用于胰岛素受体,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2. 胰岛素促泌剂
- 磺脲类:如格列奈,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 肽类促泌剂:如胰岛素释放肽-1(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促进GLP-1的释放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3. 胰岛素抑制剂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可以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减少葡萄糖的吸收。

- 葡萄糖生成酶抑制剂:如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生成酶的活性,降低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

4. 二重性治疗药物
- 胰岛素增敏剂与促泌剂联合用药:如格列奈联合胰岛素,可以同时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 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用药:通过减少葡萄糖的产生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有效降低血糖。

以上是常见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分类,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和适用对象。

在使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时,应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同时,请遵循医生嘱托,并按照药物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来使用药物。

《降血糖药物》课件

《降血糖药物》课件

注意事项
胰岛素注射的正确方法和如何调整剂量。
口服药物
1 分类及适用人群
不同类型的口服药物,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糖 尿病患者。
2 注意事项
如何正确服用口服药物,并注意可能的控制血糖的装置,可以持续输送胰岛素。
2
适用人群及使用方法
胰岛素泵适用于特定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按照指示使用。
常用药物及副作用
药物 二甲双胍 磺脲类药物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谷胱甘肽
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 低血糖风险 消化道不适 过敏反应
了解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结束语
合理应用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降血糖药物,并按照医 生的指示使用。
生活方式
与药物治疗结合,包括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以达 到更好的控制血糖的效果。
《降血糖药物》PPT课件
在本PPT课件中,我们将探讨降血糖药物的作用及分类,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口服药物的适用人群,胰岛素泵的使用,以及常用药物和副作用。
降血糖药物的作用及意义
作用
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糖水平,帮助控制糖尿病。
意义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胰岛素及其注射
种类及特点
不同类型的胰岛素注射剂,包括笔型注射器等。

四类主流降血糖药物及其适应人群

四类主流降血糖药物及其适应人群

四类主流降血糖药物及其适应人群临床上一般用来降血糖的药物有四大类:分别是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

每种药物在降血糖时的机理都不一样,所以用药后对机体产生的副作用也不一样。

掌握每种药物的适应人群有利于用药的准确性及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第一类:磺脲类代表药物: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苯脲(优降糖)作用机理:通过作用于胰岛B细胞的受体来促进胰岛素释放,但其降血糖作用要依赖于尚存活的胰岛B细胞组织。

适应人群:(1) 2型糖尿病病人用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不能使病情获得良好控制;(2) 2型糖尿病病人如已应用胰岛素治疗,其每日用量在20~30U以下;(3) 2型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抗药性或不敏感,胰岛素每日用量虽超过30U,亦可试加用磺脲类药。

第二类:双胍类代表药物:苯乙双胍(降糖灵,DBI)、二甲双胍(降糖片,美迪康,迪化糖锭,格化止等)作用机理:减少肝脏产生葡萄糖,促进肌肉摄取多余葡萄糖,增加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性。

适用人群:(1) 适应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经饮食和运动疗法仍未达标者,作为首选降糖药;(2) 在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与磺脲类药联用以增强降糖效应;(3)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与胰岛素联用,可加强胰岛素作用,减少胰岛素剂量。

第三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拜糖平(阿卡波糖)、倍欣(伏格列波糖)作用机理:小肠上、中、下三段均存在α- 葡萄糖苷酶,在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上段可被抑制,而糖的吸收仅在中、下段,故吸收面积减少,吸收时间后延,从而对降低餐后高血糖有益。

适用人群:(1)2型糖尿病患者;(2)通过饮食和运动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3)单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4)单用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5)1型糖尿病患者,可配合胰岛素治疗,能减少胰岛素用量,并可稳定血糖。

第四类:胰岛素增敏剂代表药物:文迪亚作用机理: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的激动剂,使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利用。

降血糖最有效的药

降血糖最有效的药

降血糖最有效的药血糖升高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在糖尿病患者中更为突出。

对于控制血糖,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然而,要说哪一种药是“最有效”的,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药物的效果会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讨论降血糖药物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血糖升高的机制。

血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过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

而身体通过胰岛素等激素的作用,将血糖运输到细胞中供能,或者转化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起来。

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作用缺陷时,血糖就会升高。

目前常见的降血糖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双胍类二甲双胍是这类药物的代表。

它可以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

二甲双胍还能减轻体重,改善血脂代谢,特别适用于肥胖或伴有高血脂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它的降糖效果较为稳定,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

二、磺脲类比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

这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发挥降糖作用。

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但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低血糖。

三、格列奈类像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其作用机制与磺脲类相似,但起效更快,作用时间短,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低血糖的风险相对较低。

四、α糖苷酶抑制剂常见的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它们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这类药物尤其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的患者。

五、噻唑烷二酮类例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能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适用于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

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可能引起的水肿、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六、DPP-4 抑制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属于此类。

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延长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GIP)的活性,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

七、GLP-1 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

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药物的选择及应用策略

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药物的选择及应用策略

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药物的选择及应用策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为了控制血糖,患者通常需要使用降血糖药物。

然而,不同的患者情况不同,因此降血糖药物的选择和应用策略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药物的选择及应用策略。

降血糖药物通常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

在选择降血糖药物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体重、胰岛素敏感性等因素。

1.口服药物类:口服药物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降低血糖。

- 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Metformin),是首选的口服降血糖药物。

它可以降低肝脏糖原合成,提高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抑制血糖生成。

- 磺脲类药物:如格列吡嗪(Glipizide)和格列美脲(Gliclazide),能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 呋塞米类药物:如瑞格列奈(Repaglinide),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迅速释放胰岛素。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Acarbose),通过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转化。

- 苯磺酰脲类药物:如格列奈类药物(如皮格列特洛(Pioglitazone)),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增加非胰岛素抵抗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利用。

2.注射药物类:当口服降血糖药物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时,可以考虑注射药物的使用。

-胰岛素: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注射药物。

胰岛素可以直接补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不足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

- 胰岛素促分泌剂:如瑞格列奈(Repaglinide)和二甲基胰岛素功能增强剂(如Exenatide),可以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帮助患者降低血糖。

在选择和应用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血糖药物时,还需要考虑以下策略:-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糖尿病控制目标,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降血糖药物能长期吃吗

降血糖药物能长期吃吗

降血糖药物能长期吃吗文章目录*一、降血糖药物能长期吃吗*二、单味降糖中药有哪些*三、服用降糖药的误区有哪些降血糖药物能长期吃吗1、降血糖药物能长期吃吗降血糖药物有很多种,但是每种降压药对身体的危害程度都是不同的,很多降压药都是不能够长期服用,否则的话也都是有很大的依赖性。

最好还是能查明病因,针对性的治疗的。

2、降血糖的西药有哪些2.1、磺脲类: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的长效类药物。

代表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苯脲等等。

2.2、双胍类:双胍类药物主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它的主要作用是让身体里的胰岛素在细胞水平的利用上能够提高,所以双胍类药不会引起低血糖。

双胍类药物由于对肠道有点刺激,因此刚开始用药的时候,一般主张一顿饭用一半。

代表药物有苯乙双胍、二甲双胍等。

2.3、a-糖苷酶抑制剂:在小肠上皮刷状缘与碳水化合物竞争水解碳水化合物的糖苷水解酶,从而减慢碳水化合物水解及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物合用,可以降低病人餐后血糖。

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唐。

3、使用降糖药的注意事项3.1、当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急性并发症的时候,服用降糖药效果会很差,甚至会加重酮症酸中毒或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因此,这种情况下最好不用降糖药。

3.2、口服降糖药几乎全部经过肝脏代谢,通过肾脏排出,所以,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降糖药,容易使药物积累中毒发生低血糖,进一步伤害肝肾功能。

3.3、糖尿病孕妇必须停服降糖药,如果血糖控制不住,可以改打胰岛素,或者咨询医生意见。

因为降糖药可能会通过乳汁排出,所以,哺乳期的糖尿病患者也不能服用降糖药。

单味降糖中药有哪些1、黄芪: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

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2、黄连:煎剂有降低血糖作用。

从黄连整药中提炼的小檗碱(黄连素)可减少体重,显著改善葡萄糖耐量,还可增加脂肪燃烧,减少脂肪合成。

谈谈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特点、注意事项

谈谈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特点、注意事项

谈谈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特点、注意事项临床上常用口服降糖药有很多种,每种降糖药物的作用原理,发挥作用的时间,代谢方式等都不同,药物的选择要根据病人情况和疾病特点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特点以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促胰岛素分泌剂类降糖药1、磺脲类药物主要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吡嗪以及格列喹酮等。

该类药物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进而达到降糖功效。

如果病人胰岛功能已经受到破坏,此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该类降糖药起效较慢,所以通常需要在用餐前30分钟左右服下,此外要注意,磺脲类降糖药的作用时间比较长,比较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2、非磺脲类药物常用的有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

该药物也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进而达到降糖功效。

药物优缺点:该类药物作用时间较快,被称作是餐前血糖调节药,多用于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和一些不按时用餐的病人,通常要在用餐前即刻服用,服用后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就可发挥理想的降糖功效。

所以这类药物只是在用餐时增强胰岛素的分泌,这样避免在空腹时刺激到胰岛β细胞,使用期间多不会造成低血糖,也不会增加体重。

不足之处是该类药物属于一种超短效的降糖药,降糖作用持续时间较短,空腹血糖控制情况不理想。

用药注意事项:如果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功能已经完全破坏或是使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无效,使用非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可达到明显效果,该类药物的低血糖反应相对会比服用磺脲类药物出现的少。

如果病人患有轻、中度的肾功能不全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瑞格列奈,该药产生的代谢产物几乎都是经过胆汁排泄,只有很少部分是通过肾脏排泄的。

二、促进葡萄糖代谢剂常用的代表药物是二甲双胍作用机制:可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避免肝糖输出太多,还可改善肌肉糖原合成情况,避免小肠吸收太多的葡萄糖,降低血糖。

药物优缺点:优点是降糖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对于空腹血糖降糖效果尤为明显,在单独使用此药时不用担心会发生低血糖的危险,还可帮助减轻体重,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该药是降糖药物指南中2型糖尿病的首选一线类药物。

对降血糖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用法解读

对降血糖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用法解读

对降血糖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用法解读降血糖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用法解读降血糖药物在治疗糖尿病患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和不正确的用量和用法,很多患者并未真正受益于这些药物。

因此,了解降血糖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用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降血糖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用法进行解读,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血糖水平。

一、降血糖药物的分类根据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降血糖药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

其中,胰岛素主要用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而口服降糖药则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降血糖药物。

二、正确用量和用法的重要性正确的用量和用法是保证降血糖药物疗效的关键。

通过合理使用降血糖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然而,若用量和用法错误,不仅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还可能出现药物过量或副作用的问题。

因此,在使用降血糖药物之前,患者必须了解正确的用量和用法,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三、降血糖药物的用量和用法1. 口服降糖药物的用量和用法口服降糖药物的用量和用法根据药物的种类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等因素来确定用药方案。

有些口服降糖药物需要每日多次服用,而有些则只需要一次或两次。

在用药期间,患者必须按时按量服药,并遵循医生的嘱咐,不得擅自调整剂量。

2. 胰岛素的用量和用法胰岛素的用量和用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开始使用胰岛素之前,患者应该接受医生的指导和培训,了解正确的注射技巧。

每次注射胰岛素前,患者必须洗净双手并使用专用的针头和注射器。

注射胰岛素时,应轮换注射部位以防止局部皮肤变厚和组织坏死。

此外,胰岛素的用量也需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和饮食情况进行调整。

四、降血糖药物的用量和用法注意事项在使用降血糖药物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结构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降血糖的药物有哪些

降血糖的药物有哪些

降血糖的药物有哪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而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降血糖的药物都有哪些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磺酰脲类药物。

这类药物常见的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

它们的作用机制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

一般来说,适用于胰岛β细胞尚有一定分泌功能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不过,使用这类药物时要注意低血糖的风险,尤其是在老年患者或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

双胍类药物也是常用的降糖药,比如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可以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它不仅能降低血糖,还有一定的减重作用,尤其适用于肥胖或超重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而且,二甲双胍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但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α糖苷酶抑制剂,像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也是常见的降糖药。

它们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

这类药物主要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或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糖尿病患者。

服用时需要与第一口主食同时嚼服,如果用法不正确,可能会影响疗效。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例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它们能够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不过,这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和水肿,并且使用时需要关注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格列奈类药物,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其作用机制也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但与磺酰脲类药物不同的是,它们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短,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除了上述口服降糖药,还有胰岛素类药物。

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以及预混胰岛素等。

胰岛素适用于 1 型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如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等)也需要使用胰岛素。

使用胰岛素需要注意低血糖的风险,同时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和保存方法。

降血糖药物正确使用方法与剂量建议

降血糖药物正确使用方法与剂量建议

降血糖药物正确使用方法与剂量建议降血糖药物是管理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确使用这些药物不仅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降血糖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剂量建议。

一、口服降血糖药物1. 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口服降糖药物可以分为不同类别,如双胍类药物、磺酰脲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释放促进剂等。

不同类别的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适应症和副作用也有所区别。

2. 双胍类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双胍类药物是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通常,开始治疗时应从低剂量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剂量。

同时,患者应在饭后服药,并饭后30分钟内进食,以减少胃肠不良反应的发生。

3. 磺酰脲类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磺酰脲类药物可以刺激胰岛素的释放,降低血糖水平。

患者应在饭前服用,以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同时,饭后应监测血糖水平,避免发生低血糖。

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正确使用方法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延缓肠道的葡萄糖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患者应在饭前服用药物,以达到最佳效果。

此外,由于该类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和饮食习惯。

5. 胰岛素释放促进剂的正确使用方法胰岛素释放促进剂可刺激胰岛素的合成和释放。

患者应在餐前15-30分钟注射药物,在胰岛素注射后应进食,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二、胰岛素注射剂的正确使用方法1. 注射胰岛素的类型胰岛素注射剂可以分为快速作用型、中效型和长效型等。

不同类型的胰岛素适合不同的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和饮食情况选择合适的胰岛素。

2. 注射胰岛素的剂量计算胰岛素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每日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血糖结果和饮食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

3. 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技术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并严格遵守消毒和换针的要求。

此外,注射前应充分摇匀胰岛素,确保均匀注射。

三、降血糖药物的剂量调整1. 减少血糖波动患者在使用降血糖药物时,应注意控制饮食和规律运动,以减少血糖波动。

进口的降血糖药品介绍

进口的降血糖药品介绍

进口的降血糖药品介绍磺脲类:格列吡嗪,主要作用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主要用于新诊断的非肥胖型患者。

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

格列酮类:如吡格列酮,为胰岛素增敏剂。

双胍类:如二甲双胍,用于肥胖的患者。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降糖药共同的副作用为低血糖。

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及胰岛素增敏剂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但与其他药物连用时仍可能发生。

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强烈空腹感、出冷汗、全身无力、心悸、手脚发抖、眼睛发花、头疼、发呆等现象,严重时会发生昏迷。

应口服碳水化合物或含葡萄糖饮料,严重时应立即注射葡萄糖。

1、饭前服 : 磺脲类降糖药要在饭前服 , 饭前服指必须在饭前 30 分钟服用。

磺脲类降糖药 , 也可以简记成格列类 , 它包括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等。

这类降糖药的作用要通过刺激胰岛β 细胞才能发挥作用 , 所以这类药宜在饭前 30 分钟服用。

当食物中的糖分解被吸收时 , 这类降糖药正好发挥作用。

2、饭前 5~20 分钟服用 :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要在饭前 5~20 分钟服用。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 它包括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等 , 它们也是作用于β 细胞 , 刺激胰岛素分泌 , 但其作用机制不同于磺脲类。

它在血糖浓度低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 , 或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 作用立即停止。

本类药起效快 , 作用时间短暂 ,餐前半小时或进餐后给药可能引起低血糖 , 故应在餐前 5~20 分钟口服。

1、口服降血糖药主要用于治疗经饮食和运动锻炼2~3个月血糖不能满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在用胰岛素的前提下才可酌情合用除磺脲类以外的部分口服降血糖药。

刺激胰脏分泌胰导素。

增加细胞对胰导素的应用。

在肝脏抑制胰岛素的产生。

在周边组织增加葡萄糖的氧化。

2、使用口服降血糖药可发生的不良反应:低血糖;皮肤发疹及发痒,肠胃刺激,偶有水肿或轻度肝炎;乳酸中毒;肠胃障碍,如:胃不舒服,胀气,恶心,腹泻,舌头金属味,疲倦等。

常用降糖药物精选全文

常用降糖药物精选全文

DPP-4酶 抑制剂
DPP-4 酶
GLP-1 类似物
GLP-1在人体中的效用: 肠促胰岛素调节血糖的作用机制
促进饱胀感 降低食欲
细胞: 增强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
肝脏: 胰高糖素水平下降 减少肝糖输出
α细胞: 抑制餐后胰高糖素分泌
胃: 帮助调节胃排空
提高β 细胞反应
减轻β 细胞工作量
水钠潴留
1. Rennings AJM. Diabetes Care 2006; 29:581–587. 2. ESC/EASD Eur Heart J 2007;28:88-136. 3. ADA. Diabetes Care. 2007 Jan;30 Suppl 1:S4-S41.
*
RECORD研究: 罗格列酮显著增加心力衰竭风险
13
胰腺

营养物质信号 ● 葡萄糖
激素信号 GLP-1 GIP
胰高血糖素 (GLP-1)
胰岛素 (GLP-1,GIP)
神经信号
细胞 细胞
以肠促胰岛激素为根底的治疗: 作用机制
肠道 GLP-1 释放
无活性 GLP-1 (9-36)
进餐
活性 GLP-1 (7-36)
*
禁忌及副反响
禁用于活动性肝病或肝酶显著升高﹥2.5倍的病人 可引起体液潴留、体重增加、不用于水肿明显的患者 不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 诱发和加重心衰、 不用于1型糖尿病
*
TZD的不良反响——水钠潴留
机制不明
血管扩张
直接血管活性效应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
可能原因1
水肿和体重增加 加重心衰风险
水肿患者慎用 心衰NYHA分级Ⅰ和Ⅱ级密切监测 有心衰危险的患者密切监测 心功能NYHAⅢ、Ⅳ级心衰禁用2 心衰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慎用3

降血糖药最好的三种药

降血糖药最好的三种药

降血糖药最好的三种药
在现代社会中,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许多人的健康。

降血糖药物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降血糖药物被开发出来。

本文将介绍三种被认为是最好的降血糖药物。

药物1:二甲双胍(Metformin)
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释放,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更新,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常用于首选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其长期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药物2: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
磺脲类药物是一类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来降低血糖的口服药物。

这类药物具有快速有效的降糖作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尽管磺脲类药物在治疗糖尿病中表现出色,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例如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药物3:GLP-1受体激动剂(GLP-1 receptor agonists)
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类通过模拟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来降低血糖的药物。

这类药物促进饱腹感,减少进食,提高饱腹感,从而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GLP-1受体激动剂还具有减轻体重和改善心血管风险的附加优势。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和GLP-1受体激动剂是被认为是现代医学中最好的降血糖药物。

在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时,病人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物。

同时,坚持规律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睡前服用降血糖药物

睡前服用降血糖药物

睡前服用降血糖药物降血糖药物在控制糖尿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些需要控制血糖的患者来说,睡前服用降血糖药物是非常常见的做法。

本文将介绍睡前服用降血糖药物的好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正确服用降血糖药物等相关内容。

一、睡前服用降血糖药物的好处睡前服用降血糖药物有以下几个好处:1. 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睡前服用降血糖药物可确保血糖在夜间保持稳定。

糖尿病人在夜间睡眠期间,由于不进食,机体无法通过摄入食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因此,睡前服用降血糖药物可以防止血糖水平降低或过高,保持稳定的血糖控制。

2. 预防低血糖: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血糖药物后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睡前服用降血糖药物可以降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因为在睡觉期间,身体的代谢过程减慢,药物的效果能够延长,从而确保血糖水平的稳定。

3. 方便易用:睡前服用降血糖药物相对于其他时间服用更为方便。

睡前服用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同时也方便患者掌握服药时间,提高服药的便利性和依从性。

二、使用注意事项虽然睡前服用降血糖药物有很多好处,但患者在使用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按医嘱服用:患者在服用降血糖药物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服用。

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服用时间,以避免出现副作用或影响药效。

2. 避免饮酒: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血糖药物期间,应避免饮酒。

酒精可以降低血糖水平,与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3. 注意低血糖症状:服用降血糖药物后,患者需要留意低血糖症状,如头晕、乏力、出汗、心悸等。

如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进食含糖物品,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三、正确服用降血糖药物的方法正确服用降血糖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以下是正确的服药方法:1. 按时服用: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在规定的时间内服用降血糖药物。

尽量保持每日服药时间的一致性,以确保药物的功效。

2. 饭后服用:在睡前服用降血糖药物时,患者应在饭后一段时间服药。

这样可以保证药物在进食后的血糖水平上升期间发挥作用,更好地控制血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血糖摘要本文总结了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天然降血糖药物的化学、药理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根据不同化学结构,分皂甙、萜、多肽与氨基酸、多糖、黄酮、不饱和脂肪酸、生物碱、硫键化物和苯丙素酚等九大类加以阐述。

近年来,随着化学分析方法和药理实验技术的长足发展,有关天然药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从中发现了多种疗效确实而显著的活性成分,有的还就构效关系进行了探讨,进一步阐明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与降血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促进了传统中草药质量标准化的研究,为许多古方、验方、单味药和成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也为开发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探明了方向。

下面就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天然药降血糖活性成分的研究概况,按化学结构分成9大类,综述如下。

1 皂甙类1.1 三萜皂甙葫芦科植物苦瓜Morodica Charantia L.水提取物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具有降血糖作用,该药的适应原性表现在延迟糖尿病继发的白内障的出现或在低血糖出现之前即能缓解神经系统的其它普通症状。

苦瓜皂甙是降糖的主要有效成分。

药效学实验选取日本大耳兔为实验动物,以2.5 ml*kg-1苦瓜皂甙提取液灌胃给药,对照组药物优降糖的使用剂量为0.15 mg*kg-1。

结果表明,苦瓜皂甙降血糖作用较优降糖缓慢而持久,这可能是因为苦瓜皂甙不仅有直接的类胰岛素作用,还有刺激胰岛素释放的功能。

临床应用苦瓜皂甙制剂进行验证,治疗2型糖尿病人46例,总有效率达78.3%,连续用药3个月,患者血糖得到控制,无毒副作用。

从吉林浑江野生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根叶中提取出含16种成分的总皂甙,给昆明种小鼠每天分别ip 100,200 mg*kg-1 1次,多次用药后,对葡萄糖、四氧嘧啶和肾上腺素等所致的高血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正常模型组小鼠的血糖亦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这证实了刺五加皂甙具有改善损伤的胰岛β细胞功能,同时抑制糖原分解。

国内学者运用功能和形态学相结合的实验方法,首次观察到大豆皂甙和人参茎叶皂甙能使实验性糖尿病大鼠(Wistar)的血糖明显下降(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提高。

说明大豆皂甙和人参茎叶皂甙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及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三七皂甙是三七P.notoginseng总皂甙的主要化学成分,具有比总皂甙更强的降低葡萄糖性高血糖小鼠血糖的作用,而三七对糖代谢起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能对抗高血糖,大剂量能提高空腹血糖值。

由此可见,三七中可能存在与三七皂甙作用相反的以升高血糖为主的化学成分。

根据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中含有4种绞股蓝皂甙成分与人参皂甙(-Rb1,-Rb3,-Rd,-F2)完全相同这一实验结果,设计了由绞股蓝提取物为主要组分的制剂——利多尔,以SD大鼠和家兔为对象,灌胃给药10 d后,利多尔与西药降糖灵、D860一样显示了明确的降血糖作用,从中尚可看出量效关系。

对模型兔血脂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观察表明:利多尔优于D860(P<0.01或P<0.05)。

此外,绞股蓝皂甙提取物还能明显改善老年大鼠糖耐量低下,对老年大鼠空腹低血糖又有一定预防作用。

德国和埃及合作对埃及产叙利亚莲花枣Zizyphus spina-christi的树叶进行研究。

将其正丁醇提取物和所含的主要皂甙Christinin-A分别给予由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4周后,血清葡萄糖水平、肝磷酸化酶(phosphorylase)及葡萄糖-6-磷酸(酯)酶(glucose-6-phosphatase)的活性均大幅降低,血清丙酮酸盐水平及肝脏肝糖含量显著提高;正丁醇提取物组的血清胰岛素及胰脏环磷腺苷酸(cAMP)水平都有明显增加;两者相比,正丁醇提取物抗糖尿病作用比皂甙Christinin-A更为显著。

1.2 甾体皂甙常用中药玉竹是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玉竹Palygonatum odoratu (Mill)Druce的地下根茎。

其降血糖活性成分来自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作用机理之一是抑制肝脏糖酵解系统。

经初步免疫实验筛选,认为玉竹中的甾体皂甙成分(POD)可能是一种以增强体液免疫及细胞吞噬功能为主的免疫增强剂,POD-Ⅱ参与机体的免疫及造血调节,而POD-Ⅲ则对淋巴细胞的转化有间接促进作用,表明玉竹降糖机制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加强,同时增进肝脏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此外,对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水提取物降血糖作用进行探讨,寻找出有效成分——假原知母皂甙AⅢ(S-1)和原知母皂甙AⅢ(S-2),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2 萜类2.1 倍半萜从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根茎中分离得到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β-桉叶油醇(beta-Eudesmol),它能增强糖尿病人使用肌松药琥珀酰胆碱所致的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构效关系研究指出,β-桉叶油醇结构中环己烷和环外亚甲基,是发生作用的药效基团,亚甲基与结构中羟基间的距离,是决定活性大小的要素。

这种倍半萜成分对于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2.2 三萜熊果酸(ursolic acid)和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为已发现的两种降血糖活性成分。

桑白皮Morus alba L.中含有熊果酸,对STZ所形成的糖尿病大鼠有降糖作用。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中亦有熊果酸,它能降低高血糖动物全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故认为山茱萸可能对Ⅰ型糖尿病人有治疗效果[11]。

此外,三叶鼠尾草Salvia trijuga Diels中含2α-羟基熊果酸[12],女贞子中富含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两者对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有显著降血糖效果,但作用短暂。

3 多肽与氨基酸类荔枝核是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chinensis Sonn的种子。

主要成分为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

给小鼠皮下注射可使血糖下降,其作用机理是提高机体及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13]。

有人从桑白皮中分离出一种糖蛋白moran A,分子量约7.5×10\+3,蛋白部分占57.4%。

实验证实,moran A对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小鼠(血糖250 mg~450 mg/dl)有剂量依赖的降血糖效果。

若设高血糖组的相对血糖水平为100%,分别给予moran A 3,10,30 mg*kg-1(ip),7 h后血糖水平分别降为61%,38%,34%;24 h后分别降为77%,66%,49%。

4 多糖类研究表明,人参多糖50 mg~200 mg.kg-1给小鼠ip或sc,可引起血糖及肝糖原降低,切除肾上腺并不影响其作用。

人参多糖除了促进糖原分解和抑制乳酸合成肝糖原之外,还能刺激SDH(琥珀酸脱氢酶)和CCD(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使糖的有氧氧化作用增强。

云芝多糖Coriolus versicolor polysaccharide,CVPS,又名彩云多糖,以500 mg/(kg.d)灌胃给药,连续6 d,能明显降低小鼠尾静脉iv四氧嘧啶造成的高血糖水平,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高血糖也有明显预防作用,而且血糖较高,降糖作用越好。

治疗糖尿病中药“玉液汤”中,百合科植物知母是主药。

知母根茎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稀碱脱蛋白,得到的多糖以100 mg*kg-1给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结果显示,知母多糖可使小鼠血糖及肝糖原含量明显降低,而血脂含量几乎没有变化。

从东苍术中分离得到的3种聚糖成分Atuactan A,B,C,对正常小鼠均有降糖作用,A还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从双穗麻黄Ephedra distachya中分得5种麻黄多糖Ephedrans A,B,C,D,E,可使正常鼠血糖明显降低,其中C的作用最强,A对糖尿病小鼠也有明显降糖作用。

为阐明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降血糖活性成分乌头多糖的结构,日本通过Sepharoylys-300 与Tris缓冲液凝胶色谱分析,进行了单一性确证及分子量测定。

发现乌头多糖A:[α]D+190.3\+0(H\-2O),分子量为8200;构成成分仅为α-D-Glu,其结构形式与人参多糖部分相同,但分枝程度比人参多糖低。

有实验证实,地黄多糖经皮下注射,可降低家兔血糖,同时能控制由静注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

地黄多糖主要是通过增强正常小鼠肝脏的葡萄糖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酯酶脱氢酶的活性,降低肝脏葡萄糖-6-磷酸酯酶和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促进糖的排泄,减少肝脏中糖原含量。

黄芪多糖冲剂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精制而成的泡腾型冲剂。

通过165例临床对比观察,总有效率93.9%,疗效高于参芪冲剂。

动物实验表明,它可明显促进抗体形成,提高血中cAMP含量,具有良好的适应原样作用,并能明显改善微循环,提高动物耐缺氧能力。

据国外报道,仙人掌Opuntia sp.种子中提取的果胶有明显降血糖作用。

果胶是一种分枝多糖,由半乳糖及糖醛酸所组成。

食品南瓜中也含有果胶,其作用机理是延缓肠道对糖、脂质的吸收,控制血糖升高。

另外,豆科葫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药用种子的凝胶部分含半乳糖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为一种水溶性食物纤维,其化学结构很像瓜尔豆胶(guargum),它能提高肠内容物的粘度,影响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浆葡萄糖。

除此之外,从粗老茶中提取的茶叶复合多糖能够大大增强体液免疫作用,降低正常小鼠血糖;麦冬多糖能降低正常小鼠、四氧嘧啶小鼠血糖,但不能预防四氧嘧啶对血糖升高的作用;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 A.Bor.多糖能降低肾上腺素和四氧嘧啶小鼠的血糖和血总脂,且一次皮下注射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为胰岛素的一半;昆布多糖和猴头多糖对小鼠正常血糖和实验性高血糖均有肯定的降低效应,尤其是猴头多糖,在6 mg*kg-1低剂量时仍有明显作用,且口服有效,药力持久而无副作用。

5 黄酮类中药卷柏Selagina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富含黄酮,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过氧化脂质含量,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

其作用机制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对抗四氧嘧啶所致的β细胞损伤,促进β细胞修复和再生密切相关。

将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的叶子制成降糖片,治疗175例患者,总有效率81.9%~84.6%,并有降血压、降血脂作用,故尤宜于兼有此类疾病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