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前导空间设计

合集下载

灵隐寺智慧系统设计方案

灵隐寺智慧系统设计方案

灵隐寺智慧系统设计方案灵隐寺智慧系统设计方案一、方案背景和目标灵隐寺是全国著名的佛教寺庙,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信众,面临着管理和服务效率的提升需求。

为了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游客体验和信众服务,设计并实施一个智慧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该智慧系统旨在提供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支持,提升灵隐寺的管理效率、提高游客体验和信众服务质量。

二、系统架构灵隐寺智慧系统的整体架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端用户界面、后台管理系统和数据存储与分析。

1. 前端用户界面:包括网站、手机应用和触摸屏设备等,提供给游客和信众使用。

通过用户界面,用户可以获取到最新的活动信息、寺庙布置图、参拜动线图、历史文物信息等。

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前端界面进行在线预约、购买门票、订购佛珠等。

2. 后台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管理员使用,用于管理整个智慧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管理员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寺庙活动的发布、门票和商品的管理、用户信息的统计分析等。

3. 数据存储与分析:系统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生成报表和图表供管理员参考。

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可以基于云服务实现,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功能模块灵隐寺智慧系统包含以下功能模块:1. 寺庙活动管理:管理员可以在后台管理系统中发布寺庙活动的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内容等。

用户可以在前端用户界面中查看最新的活动信息,并进行活动报名。

2. 门票和商品管理:管理员可以在后台管理系统中管理门票和商品的信息和库存。

用户可以在前端用户界面中进行门票和商品的购买。

3. 用户信息管理:管理员可以在后台管理系统中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用户可以在前端用户界面中进行个人信息查看和修改。

4. 在线预约和购买:用户可以通过前端用户界面进行寺庙的在线预约和门票、商品的线上购买。

5. 寺庙导览和参拜动线图:用户可以通过前端用户界面获取到寺庙的布置图和参拜动线图,方便游客参观和参拜。

6. 历史文物信息查看:用户可以通过前端用户界面查看灵隐寺的历史文物信息,并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

寺庙景观提升案例

寺庙景观提升案例

寺庙景观提升案例一、案例背景。

咱们就说有这么一座寺庙,叫灵隐寺(只是拿它举例方便大家理解哈)。

这座寺庙那可是历史悠久,名声在外,每天都有好多香客和游客来。

不过呢,随着时代发展,寺庙原来的景观有点跟不上趟儿了。

比如说,寺庙的入口处,就只是简单的一扇大门和一小片空地,缺乏那种让人一到就感觉神圣又震撼的氛围。

再看寺庙里面的庭院,植物长得有点杂乱,小径的石板有的都裂了,排水也不太好,一到下雨天就积水,搞得香客们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的,像走梅花桩似的。

二、提升方案。

1. 入口处的大变身。

首先在大门前打造了一个大大的广场。

广场上用青石板铺地,石板的纹路都精心设计,像那种古代的八卦图的一部分,既有文化底蕴又好看。

然后在广场中间弄了一个超级大的香炉,这个香炉可不简单,它的造型是仿照古代的鼎做的,上面刻满了精美的佛教图案,什么莲花啊,佛像啊,栩栩如生。

一走近,就能闻到淡淡的檀香味从香炉里飘出来,立马就把人带入那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里。

在大门两边,种上了两排高大的银杏树。

到了秋天,金黄的银杏叶像小扇子一样落满一地,就像给寺庙门口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那景色,简直美到让人窒息。

而且,这些银杏树还有寓意呢,象征着长寿和吉祥,和寺庙的文化氛围特别搭。

2. 庭院的精致改造。

植物方面,把那些杂乱的杂草拔掉,重新规划了植物布局。

保留了一些古老的松柏,因为松柏象征着坚贞不屈,在佛教文化里也有特殊的意义。

然后在周围种上了各种花卉,像月季、牡丹之类的,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花盛开。

这样一来,寺庙里一年四季都充满了生机和色彩。

小径的石板全换了,换成了那种表面有点粗糙但是很有质感的石板,这样下雨天就不容易滑倒了。

而且,在小径旁边还挖了一些小沟渠,专门用来排水,这下好了,再也不用担心积水的问题了。

在庭院中间还打造了一个小型的假山和水池。

假山上有小瀑布流下来,流到水池里,水池里养了好多锦鲤。

香客和游客们可以坐在旁边的石凳上,看着锦鲤游来游去,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感觉特别惬意。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中国古典园林史部分)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中国古典园林史部分)

名词解释局部和填空题局部1、园林: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2、园林史:园林及其相关因素发生、开展演变的历史3、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要素构成〕按照园林匠师的审美意识所创造出的时空的动静空间艺术4、园林美的衡量标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5、园林艺术的特征:艺术同性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特有特征有园林艺术的综合性,园林功能与审美的协调性,在工程技术、经济与艺术方面的统一性6、中国古典园林类型: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7、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造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造,或借助于原有地形的营造,加以艺术的加工,把天然山水风景移缩模拟在一个小范围内,在城镇内居多8、天然山水园:局部或全部作为建园基址,然后再配置花木和建筑营造,将原始的地貌因势利导适当调整,加工,改造。

关键在于选择基址。

一般建在城镇附近的山野风景地带〔如避暑山庄〕8、皇家园林:秦汉至明清均有,皇帝个人和皇家私有;自然式但也要利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气派和皇家至尊9、私家园林:属民间的官僚、文人、地主、富商们所有。

受到封建理法的制约。

无论内容或者形式方面都不同于皇家园林〔多为宅园,在邸宅后部,前宅后院。

如苏州网师园、拙政园〕10、寺观园林:佛寺与道观的附属园林,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环境。

世俗住宅的扩大和宫殿的缩小,多以栽培名贵花木文闻名〔如杭州灵隐寺〕11、皇家园林的分类: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12、大内御苑:建置在皇城和宫城之内,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如故宫内御花园〕13、行宫御苑:建置在城都的近郊的风景地带,供皇帝偶一游憩或驻驿之用14、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远郊或者更远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地方15、中国古典园林雏形源于商代:囿,台,园圃16、囿的定义:囿是围了一定的地域,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和收养其中,还筑台掘池,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以及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美景之处。

杭州灵隐寺园林规划设计

杭州灵隐寺园林规划设计

浙江杭州灵隐寺主要景观一、三大殿今日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灵隐寺布局与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

1.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

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

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

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

2.正面是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嵯峨,重檐高33.6米,十分雄伟。

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颔首俯视,令人景仰,这是我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

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

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下塑善财童子及其参拜观音故事,善财童子参拜名师53位,第27参拜见观音得道成佛。

观音两侧为弟子善财与龙女,上有地藏菩萨,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很有艺术价值。

灵隐寺的原释迦牟尼佛像,于1949年大雄宝殿正梁因白蚁蛀空倒塌时被毁。

现在这座佛像是在1953年重修寺宇时,由中国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

佛像高十九点六米,比原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

佛像造型端庄凝重,气宇轩昂,低眉细目,极具风采。

3.药师殿为近年重建,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光天子、月光天子。

殿左,有重建的罗汉堂,陈列五百罗汉线刻石像。

巍巍殿宇,森森古木,伴随着一批珍贵文物古迹。

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

两经幢都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己巳岁闰五月》题记。

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经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生前考定,两石塔亦雕造于吴越末年。

G20杭州峰会灵隐寺大雄宝殿建筑修缮介绍

G20杭州峰会灵隐寺大雄宝殿建筑修缮介绍

G20杭州峰会灵隐寺大雄宝殿建筑修缮介绍
夏仁宝;夏经纬
【期刊名称】《浙江建筑》
【年(卷),期】2018(035)001
【摘要】介绍了G20峰会前夕,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建筑检查、修缮的情况,欲为今后大殿维修留下点史料.大殿修缮中采用JS防水涂料较好地解决了“在瓦片不换的情况下,解决屋面渗漏水问题,同时消除屋面坠物隐患”;增设构造措施,为超高层高大殿正常性维护保养施工提供便利等方法措施,为古建维修中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同时对古建维修的方法提出看法.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夏仁宝;夏经纬
【作者单位】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浙江杭州3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46.3
【相关文献】
1.保G20峰会平安,展南森学子风采r——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增援G20杭州峰会安保工作综述 [J], 刘烨
2.基于BIM的古建筑DNA基因保护技术在加固修缮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杭州灵隐寺为例 [J], 王静民;刘祥宏;王凯;沈宇
3.与历届G20峰会相比,杭州G20峰会有何特色 [J], 东艳;张琳
4.护航G20 杭州价格在行动——杭州市物价局全力保障G20杭州峰会工作掠影[J], ;
5.论中国在G20框架下的全球治理——基于杭州峰会与历届G20峰会的对比 [J], 张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灵隐寺前导空间设计

灵隐寺前导空间设计

灵隐寺前导空间设计作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阐释两则观点:其一为显,试图探究中国宗教建筑如何营造世外仙境的意象;其二为隐,即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去发现和看待那些微妙设计的痕迹。

ﻫ宗教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在现实中的物化实体是宗教建筑,宗教欲达到自身所需的宗教气氛,便必须调动起与人感受息息相关的场地禀赋,完成对建筑形态的刻画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修饰。

“世上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对比欧洲宗教在市镇中心建立体量高大、雕刻精美的教堂来彰显其地标性与宗教氛围,国内的佛教道教则更倾向于在风景秀美的自然环境中修葺隐隐于野的寺庙观庵,吸引香客前来膜拜(城市中的寺庙以后再谈)。

ﻫ自然中的寺庙城市中的教堂ﻫ本文所要讨论的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位于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现有建筑格局是在清代的基础上修复重建。

从图中可以看出寺院大致上呈南北向中轴对称,进入灵隐寺的前导路径则依山呈东西向分布。

灵隐寺位置建筑格局呈南北向,前导路径呈东西向,右侧为起点,左侧为终点ﻫ可以想象在南宋时期,作为当时最为繁华的古都杭州,信徒从大都市到山间的灵隐禅寺,五光十色的世俗生活对于感官和心理的刺激是难以迅速消退的,这是将禅寺营造成世外仙境的宗教气氛的一大障碍。

因此, 群体空间的引导方式显得至关重要。

ﻫﻫ灵隐寺前导空间的氛围铺设可分作三个层级,由表及里,渐次调动游者的观感。

第一层级在较长的行进路线中,古迹与古树成组设立、相映成趣,形成多处小景以激发寻幽探胜的兴致,引导香客与游人按照既定路线前行,同时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古寺于人的心理距离。

ﻫ路径上古乔木的分布左-山门处的古樟;右—理公塔旁的七叶树左-壑雷亭边的银杏;右-灵隐寺前的古樟ﻫ第二层级自东向西而去的路径中,南侧山石以点及面串起这几处古景,形成了给予游者安全感的坚实屏障。

而由山石刻就的飞来峰造像则如一幅由左端徐徐朝右侧铺开去的长卷画,其所渲染的宗教氛围使信徒在步移景异的观赏过程中接受教化。

中国建筑史_第一章古代建筑(封建社会中期)

中国建筑史_第一章古代建筑(封建社会中期)

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1 发展概述
1.4封建社会中期建筑——公元581年~公元1279年
?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里坊制都城最完 善的形态。它采用中轴对称布局,规 划严谨,街坊整齐。设置了封闭式皇 城以处府衙,封闭式里坊控制居民。 其居民区占城内面积7/8,为人口的 集中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东、西两市成为当时中西贸易与文化 交流的一个中心。唐长安城的规划布 局,对东亚一些国家的都城产生过重 大影响。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1 发展概述
1.4封建社会中期建筑——公元581年~公元1279年
?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隋唐东都洛阳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 位于汉魏洛阳之西8公里,新建城市, 地势平坦,所以布局很整齐。由于是 陪都,规模比长安城略小。 ■隋唐洛阳城平面略呈方形,分为外 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垣,外城周长 28公里,城墙全部以夯土筑成,四面 共辟有8座城门,且位置互不对称。城 内由街道分割成众多里坊(居民区), 形成一种棋盘式的城市布局。宫城位 于外城的西北角,是皇宫的所在地, 城内粮窖密集,现已探出259座。围绕 在宫城东、南、西三面的皇城,是皇 室府第及百官衙署。此外,在城址的 西部还有西苑,是专供皇帝游览的园 林区。 隋唐洛阳平面复原示意图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1 发展概述
1.4封建社会中期建筑——公元581年~公元1279年
?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 南禅寺佛殿较小,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屋坡平缓。建在月 台上,平面近于方形,三开间,11.75米,进深也是三间, 10米,殿内没有柱子。在殿内中心稍后,有高0.7米的“凹” 字形佛坛,沿坛可以通行,坛上有佛教造像17尊,都是唐 代原塑,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南禅寺大殿虽然很小,但人们仍可以从中感受到大唐建筑 的艺术性格。舒缓的屋顶,雄大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的 构图,体现出一种雍容大度,气度不凡,健康而爽朗的格 调;同时,还可以从南禅寺的大殿看到中唐时期木结构梁 架已经有用“材”(栱高)作为木构用料标准的现象,说明我 国唐代建筑技术已有很高水平。中国古代建筑受等级约束, 南禅寺是村落中的小佛寺,是非正式的村佛堂,故至多与 贵邸的厅堂近似,使用厅堂型构架,造低一个等级的歇山 屋顶。晚唐时期的武宗“会昌灭法”,使得大多数佛寺遭 受到破坏。南禅寺由于地处偏僻而幸免毁坏,这也从另外 一个角度说明当时的建造技术已经相当的普及了。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杭州灵隐寺东侧高级会所策划概念设计方案

杭州灵隐寺东侧高级会所策划概念设计方案

杭州灵隐寺东侧高级会所策划概念设计方案杭州灵隐寺东侧高级会所策划概念设计方案1.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杭州灵隐寺东侧高级会所的策划概念设计提供详细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在灵隐寺附近建设一个高级会所,旨在满足当地居民和游客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和社交场所。

本方案将重点考虑会所的整体设计、主题定位、空间规划、服务内容以及市场定位等方面。

2.设计目标本方案的设计目标是:2.1 提供高品质的休闲、娱乐和社交场所,满足居民和游客的需求;2.2 引入灵隐寺的元素和文化特色,加强场所的独特性和吸引力;2.3 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布局,最大程度地提供舒适和便利性;2.4 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3.设计内容3.1 会所整体设计3.1.1 外观设计: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风格,注重与灵隐寺周边环境融合。

3.1.2 内部装修设计:注重舒适感和温馨感,使用自然材料和柔和的色调,打造宜人的氛围。

3.1.3 设施设备:配备先进的音响、照明、空调等设备,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3.2 主题定位3.2.1 灵性与休闲:以灵隐寺的文化和氛围为基础,结合休闲娱乐元素,打造独特的灵性休闲主题。

3.2.2 健康与养生:提供各类健身活动、spa养生、中医养生等服务,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3.2.3 社交与文化:举办各类社交活动、文化讲座、艺术展览等,促进交流和触发思考。

3.3 空间规划3.3.1 大堂接待区:提供舒适的接待环境,配备休息区、柜台、导览服务等。

3.3.2 休闲区:设置休闲沙发、茶吧、阅读区等,方便会员进行休闲活动。

3.3.3 健身区:设有健身房、瑜伽室等,满足会员的健身需求。

3.3.4 养生区:提供spa室、按摩室等养生服务,让会员享受身体和心灵的放松。

3.3.5 餐饮区:设置多个餐厅和咖啡厅,提供各种美食和饮品选择。

3.3.6 社交区:提供多功能厅、会议室、私人包间等,满足不同社交需求。

3.4 服务内容3.4.1 健身活动:提供个人和团体健身课程,如瑜伽、运动训练等。

地域文化视角下旅游景点空间规划探析--以灵隐寺为例

地域文化视角下旅游景点空间规划探析--以灵隐寺为例

【城市旅游研究】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城市,也是一座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旅游城市。

如今,杭州市已经拥有了十分成熟的城市管理机制,且未来杭州将会全面推动旅游产业向观光、度假、会展转型升级。

这就要求杭州市众多旅游景点要在景区区域保持现有品质稳步提升的势头下,对景区周边空间进行总体规划利用,使之与景区发展配套。

一、杭州灵隐寺空间规划布局(一)灵隐寺区位在对杭州灵隐寺空间布局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对灵隐寺这一空间概念进行明确。

首先,灵隐寺在大多数人思维中,就是指灵隐寺寺庙建筑围墙中的空间。

这一狭义的灵隐寺寺院空间是指始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缮并保存至今的七大殿、十二堂、四阁、三楼、三轩等,共占地近87000平方米的灵隐寺寺院。

然而仅以狭义的灵隐寺空间布局探讨我们整体规划布局,显然是无法充分对其进行利用的,因此在笔者看来灵隐寺有一个广义的空间界定。

灵隐寺的广义空间定义应由灵隐寺的主体建筑、寺庙附近以及寺庙主体附近的其他相关区域组成。

该空间区域的范围是东临石莲亭,南临杨家塘,西临龙门山,北临北高峰。

该空间区域的文化遗产直接来源于灵隐寺,因此也可称为灵隐寺的文化辐射区。

(二)灵隐寺寺院建筑布局现存灵隐寺建筑结构主体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由政府资助陆续修复,清朝顺治年间灵隐寺再次开始重建,于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建成之后形成大致今天的规模。

而如今的灵隐寺南部西经幢、西部大门与法云弄、法云古村的法云安缦度假酒店通过灵隐支路相连接,因而有了路径上的接触。

二、法云古村法云安缦空间规划布局(一)法云安缦区位法云安缦度假酒店位于栖霞路西侧的山谷之间,沿着这条竹林密布青草菁菁的路径开车约五分钟,即可到达天竺古村,而法云安缦就坐落在其另一侧,毗邻灵隐寺和永福禅寺。

法云安缦与当地村民合约承包周围茶园,总面积约140000平方米。

按照前文观点,法云安缦正好处于广义灵隐寺空间区位内,位于其西南部位,正好承接了来灵隐寺游览的游客,并在半开放式的布局内,在空间布局上与灵隐寺南部西经幢、西部大门进行充分的有机互动。

唐宋建筑特点

唐宋建筑特点

唐朝前期百余年全国统一和相对稳定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到唐中叶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极盛时期。

虽“安史之乱”后开始衰落,但终唐之世,仍不愧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

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主要特点有: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但唐继承后又加扩充,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

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另详城市建设篇),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

唐长安大明宫规模也很大,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清明故宫紫禁城总面积3倍多。

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

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自。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大明宫麟德殿,面积5000平米,采用了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

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

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

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

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宋朝建筑:宋代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唐朝不同,它是沿着轴线排列成若干四合院的组群布局,加强了纵深发展,如正定隆兴寺。

北正定隆兴寺是现存宋朝佛寺建筑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实例,山门内一长方形院子,钟楼、鼓楼分列左右,中间大觉六师殿已毁,但尚存遗址。

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社会建筑(一个人)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就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就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黄河流域有广阔的黄土层,土质均匀,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做洞穴。

山西襄汾陶寺村发现“地坑式”窑洞遗址,这种窑洞就是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

仰韶时期的氏族村落已有初步的区划布局。

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仰韶村落遗址,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建平县境内。

奴隶社会建筑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末都城——斟鄩。

一号宫殿最大:这所建筑遗址就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与庭院的实例。

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

商一座就是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的尸沟乡早商遗址,商灭夏所建的都城——亳,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

商朝后期迁都于殷。

河南安阳殷墟晚商遗址。

西周西周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有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与湖北蕲春的干阑式木架建筑。

陕西凤雏村:就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

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

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联结。

就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湖北蕲春西周木架建筑遗址说明干阑式木架建筑可能就是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一种常见的居住建筑类型。

瓦的发明就是西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

就是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阶段进入了一个高级的阶段。

出土了铺地方砖。

春秋著名工匠公输般(鲁班)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就是瓦的普遍使用与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台榭)的出现。

凤翔秦雍遗址中,出土了砖。

说明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陵园不用围墙而用隍壕做防卫,就是秦陵的一种特色。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一个人)战国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抱,上下层迭两三层,形成一组建筑群,这大概就是在木构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一个解决办法。

杭州西湖寺观园林前导空间分析

杭州西湖寺观园林前导空间分析

杭州西湖寺观园林前导空间分析
朱静宜;沈朝栋;柴明良
【期刊名称】《中国园林》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杭州西湖寺观园林历史悠久,浸润在深厚的西湖文化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环境氛围,是西湖园林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导空间是景观序列开展的先导,对园林的整体环境把握有着重要的作用.以西湖寺观园林前导空间的形成、作用和营造为脉络、在对黄龙洞、灵隐寺、云栖竹径、虎跑寺和紫云洞等典型的西湖寺观园林的前导空间的分析比较之中,探究前导空间的组织形式、水体和植被设计方法,以期为现代园林前导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总页数】5页(P93-97)
【作者】朱静宜;沈朝栋;柴明良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林研究所,杭州310058;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林研究所,杭州310058;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林研究所,杭州3100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杭州西湖三台山景区植物景观组合空间分析 [J], 章四庆;宋李玲;赖齐贤
2.寺观·园林·公园——昆明寺观园林到城市公园的演变 [J], 陈坚
3.杭州西湖景观格局及水域空间分析 [J], 王鹏飞;张漪;田朋朋
4.北京寺观园林之什刹海寺观的现状调查分析 [J], 陈连波;郭倩
5.北京寺观园林之什刹海寺观的保护及利用 [J], 陈连波;郭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4心相的呈现_浙江杭州灵隐景区法云古村改造设计

14心相的呈现_浙江杭州灵隐景区法云古村改造设计
法云古村的水体在景区中属于北涧 的一段,水量常年丰沛不断。它原本就 顺上香古道若既若离地将道路空间与飞 来峰脚下的山林分隔开来,同时又在道
路与溪涧间隔较远的区段留出临水构筑 的条件。这使我们有条件沿飞来峰脚下 随形就势组织一条辅助游线,结合建筑 设施,形成较上香古道环境趣味更山野 的、对自然环境有更多元素体验并与之 交流的场所。其间曲溪、平潭、深涧、 浅濑、急湍、澄池等多种水体形态丰富 俱备,结合山林开合明郁,整体呈现“萦 纡非一曲,意态如千里”之趣味。
却又一气呵成而非堆砌成篇 ;后者以收 束的路径的转折停顿和上下盘互,来达 成体验林泉既奇、营致又美、曲尽山居 之妙的构想,其中更多更丰富的景物的 组织使游人与自然达成更重要的深层次 的交流。
就局部的空间环境而言,空间界面 是场所主题性表情的重要载体。沿上香 古道的空间界面是感受主题氛围、形成 环境第一印象的主体所在。交错断续的 建筑立面、高低错落的旧石坎墙,乃至 丰富的植物的形态与势态对道路空间由 立面到顶面的影响,整体构成了虚实相 间、散淡而不破碎的审美趣味。在各建 筑组团内部,质朴的民居建筑展现的不 同角度的形象、夯土或山阴石围墙、和 因地势错落变化而形成的坎墙与绿篱等 元素,以丰富多变的组合给人独特的、 有异于寻常生活经验的山地村落环境的 体验。而更多的自然元素组织的主题性 景物空间,大多以不同尺度或疏朗或郁 闭的林下空间为基本特征,传达出山林 幽隐的意味 ;间或穿插的茶园和台地上
林村舍浸透着山林隐逸的话题。
立意为本体 法云古村林木葱郁、流水清响,场
地错落多变,其以自然生态要素为基质 和背景的环境,与北高峰、飞来峰浑融 无间地融为一体,且场地具有相当规模 并呈开放形态的前提性特征,使得法云 古村的文化本体与空间表相更契合于志 栖丘园、祖述魏晋的命题。而作为灵隐 景区核心要素的灵隐寺,连同周边的永 福寺、韬光寺和北高峰上的财神庙,在 文化主题上将方圆数里极目所见的山林 映染上深深的佛教文化印迹 ;而寺院中 巍峨的殿宇用突露林冠的尺度,进一步 表征了它的精神维度的价值和对整个景 区环境的控制,正如村落的题名“法云”, 让人自然地联想到“慈云法雨”乃至“法 云地”这样的佛教用词和语境。

灵隐寺旅游攻略

灵隐寺旅游攻略

灵隐寺旅游攻略灵隐寺旅游攻略一:简介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

地处杭州西湖以西灵隐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

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又传灵隐寺原来叫“灵鹰寺”。

始建于唐初。

相传1400多年以前,今秦岭湾门前,有一座笔架山,笔架山左侧,是块凤凰朝阳地。

原先这里荆棘纵横,荒无人烟。

后有一吴姓僧人在山后住,打柴种地为生。

一天,僧人在笔架山丛林打柴,因为天热,将道袍脱下,挂在树枝上,又去忙活。

忽然,一只大雁凌空而下,将袍叼走,向南飞去,至灵隐寺落下。

吴僧望空向南一路追来,但见此处绿树森森,翠柳成荫。

绿影婆娑间,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两侧隆起两扇翼状土丘;整个地貌有如巨鹰卧地。

吴僧人感悟为神灵指点,遂于此焚香祷告,搭棚立寺,故名“灵鹰寺”。

从此,灵鹰寺香火兴旺,庙宇初具规模。

传至碧钵和尚时,寺内有僧人一百多人,耕地两百多亩,牛十余头,水井十多口,影响到上五府、下八县。

唐朝贞观年间,有一天,碧钵大师在寺内说法,大将军尉迟恭受朝廷委派前来平叛剿匪,路过此寺,见寺庙巍峨庄严,井井有条,特进庙朝拜神圣,祈祷此去如能平妖剿匪,定禀告皇上拨款重修庙宇。

尉迟恭果然一举平息叛乱。

班师回朝后,尉迟恭元帅立即禀奏皇上。

大唐天子李世民准奏,还钦命灵鹰寺改为灵隐寺。

灵隐寺旅游攻略二:人文历史灵隐寺的创建,颇具传奇色彩。

印度僧人慧理从中原云游入浙,登临灵隐山时,见山中一峰似曾相识,说:"此乃天竺灵鹫山一小峰,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

"遂在飞来峰下卓锡建寺,连建五刹:灵隐、灵山、灵峰、永福、下天竺(另有一说为:灵鹫、灵隐、灵山、灵峰、灵顺)。

杭州灵隐寺东侧高级会所策划概念设计方案 精品

杭州灵隐寺东侧高级会所策划概念设计方案 精品

2 项目策划
杭州灵隐路14号地块
疗养院改造概念设计方案
> 本项目策划重点:
历史 + 功能 + 造型
> 对本项目策划重点的解读:
1 实现 建筑与人文景观、生态景观的融合! 2 实现 私密性 专业性 高档性! 3 实现 建筑的艺术性与精神品质!
3 概念方案
3
概念方案
> 21亩场地 方案1
杭州灵隐路14号地块
疗养院改造概念设计方案
Hale Waihona Puke > 21亩场地 方案1
根据租赁21亩场地进行包装设计,拟对原6190平方米的建筑物进行改善优化,改造 成约5500平方米的疗养院所(按照改造后建筑面积不超过原有建筑物80%面积计),将 不事宜疗养院结构的建筑物拆除,新建以高品质的疗养院建筑。 通过与周边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打造集休闲、理疗、禅意、思想、水景、服务为 一体的现代生态疗养院。通过保持现有的茂密植被,打造私密性、专属性的高贵空 间,令消费者能够在自然亲和的状态下,接受养身理疗,获得建筑空间移步换景的 享受。
序号 一 二 1 2 3 4 5 三 四 五
项目因素 总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养身保健区 疗养休憩区 餐饮服务区 商务会议区 艺术沙龙区 容积率 绿地率 建筑密度
数值 14000平方米 5500平方米 1000平方米 3000平方米 1000平方米 800平方米 500 0.39 40% 21%
说明
医疗、保健、 理疗 疗养客房50间 餐饮配套服务 多功能厅 冥想室
3
概念方案
> 21亩场地 方案1
杭州灵隐路14号地块
疗养院改造概念设计方案
3
概念方案
> 21亩场地 方案1

灵隐寺景区活动策划书3篇

灵隐寺景区活动策划书3篇

灵隐寺景区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灵隐寺景区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禅意灵隐,心灵之旅”二、活动目的通过举办一系列与灵隐寺相关的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提升灵隐寺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让游客深入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启迪。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灵隐寺景区内五、活动对象广大游客及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人群六、活动内容1. 禅修体验活动在寺内设置专门区域,邀请专业禅师指导游客进行简单的禅修体验,如静坐冥想、呼吸练习等,让游客在宁静的氛围中放松身心,感悟禅意。

2. 佛教文化讲座定期举办佛教文化讲座,邀请知名学者或高僧讲解佛教的历史、教义、修行方法等知识,增进游客对佛教文化的了解。

3. 佛教艺术展览展示与佛教相关的艺术作品,如佛像、壁画、书法等,让游客欣赏佛教艺术之美。

4. 素食品尝活动在景区内设置素食摊位,提供各种美味的素食,让游客品尝到健康的素食,同时也体现佛教的慈悲理念。

5. 佛教音乐演奏邀请专业的佛教音乐演奏团队,在特定时间段进行现场演奏,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6. 放生活动组织游客参与放生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佛教的慈悲与关爱生命的理念。

七、活动宣传1.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等,发布活动信息和宣传海报,吸引游客关注。

2. 在景区官方网站上详细介绍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3. 与旅行社合作,推广活动套餐。

4. 在景区周边设置宣传展板和海报。

八、活动组织与管理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和卫生,设置相关警示标识。

3. 安排足够的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提供优质服务。

4. 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九、活动预算1. 场地布置费用:[X]元2. 禅师及学者邀请费用:[X]元3. 艺术展览费用:[X]元4. 素食食材及制作费用:[X]元5. 音乐演奏团队费用:[X]元6. 宣传推广费用:[X]元7. 其他费用:[X]元十、活动效果评估1. 通过游客数量、游客满意度等指标评估活动的效果。

飞来峰灵隐寺旅游攻略

飞来峰灵隐寺旅游攻略

飞来峰灵隐寺旅游攻略1. 景点介绍1.1 灵隐寺灵隐寺是杭州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始建于东晋,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寺庙位于西湖西侧的飞来峰旁,被郁郁葱葱的林木所环绕,环境清幽,是游客体验佛教文化和宁静氛围的绝佳之地。

1.2 飞来峰飞来峰是灵隐寺景区内的一座石灰岩山峰,以其丰富的石刻造像和奇特的岩洞而闻名。

山峰不高,但因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和文化价值,成为游客必游之地。

1.3 永福寺永福寺位于灵隐寺西侧,拥有1600多年的历史。

寺庙建筑群落依山而建,分为多个院落,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和古树名木,是一处兼具自然美景与佛教文化的景点。

1.4 韬光寺韬光寺是灵隐景区内的一座唐代古寺,以其独特的佛道合一文化和清幽的环境而著称。

寺庙内的观海楼曾是诗人宋之问吟诗之地,是一处充满文化气息的景点。

1.5 北高峰北高峰位于灵隐寺后,是西湖周边的著名山峰。

山上有著名的财神庙,吸引着众多登山爱好者和祈福的游客。

游客可以选择乘坐缆车或徒步登山,享受山顶的美景。

1.6 三生石三生石位于灵隐景区内,与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

三生石由三块石头组成,分别代表“前世”、“今生”和“来世”,是一处富有传说色彩的景点。

2. 旅游注意事项2.1 请香与进寺礼仪在灵隐寺请香,需遵守一定的礼仪。

首先,游客应在寺内指定地点请香,而不是自带香火。

请香时,应以恭敬的心态进行,通常请三支香为宜。

进入寺庙时,应走偏门,男左女右迈腿跨过门槛,避免踩踏门槛,也不要用手指点佛像,以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

2.2 点香与拜佛点香时,应使用左手,因为佛教认为左手相对干净。

点香后,香客可将香举至眉心,微倾斜,然后插入香炉。

拜佛时,通常使用三个拜垫,男性使用左边的拜垫,女性使用右边的拜垫,中间的蒲团是为方丈准备的,不可跨过。

2.3 许愿与绕塔许愿时,应清晰地向佛祖说明自己的身份、住址以及祈求的事情,并承诺愿望实现后会回来还愿。

绕塔时,需先礼佛三拜,然后顺时针缓行,绕行佛塔,通常绕三匝、七匝或九匝,以单数为吉祥。

寺观园林景观设计ppt

寺观园林景观设计ppt
寺观园林景观设计
小组成员:张玲 赵小敏 汪琴 李靖 胡梦茹 张晓阳 宋德强
目录
• • • • • 寺观园林景观的起源与发展 寺观园林的特点 寺观园林的组群布局 影响寺观园林景观设计的因素 植物对寺庙园林各造园因素的景观 空间构成及作用 • 寺观园林主要植物及配置方法 • 寺观园林实例分析
寺观园林景观的起源与发展
(二)植物与寺庙其他要素的景观空间构成
• 古人云:“山,骨于石,褥于林,灵于水”, “花间置石,必整玲珑,忌零确叠砌”,在寺庙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中,可以利用堆山等手段结合 植物配置,营造出“咫尺山林”的效果,或者置 石与植物相配,即能成为一幅美丽的图画。石重 在表现叠石之美,于假山置石间,点缀屈曲斜倚 之树木,披垂纤细虬之藤萝,起到凸显嶙峋、补 足气势的作用,如栖霞寺植物与千佛崖石窟(如 图),栖霞寺红枫与山石、鸡鸣寺植物与山石 (如图)。另外,阴湿的自然石阶及置石、盘根 等处,为了模拟苍石有时宜置以苔藓地衣,足以 见植物配置的艺术修养。
植物对寺观园林各造园因素的景观空间构成
• 寺庙园林中设置的水体,以“放生池”为主兼有 其他水体形式。“放生”善举源远流长,《列子? 说服篇》载:“邯郸民正旦献鸠于赵简子。简子 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园林中的各类 水体,无论是作为主景、配景或小景,都借助植 物来丰富水体景观空间,使之更富自然情趣,构 筑园林水体景观幽静含蓄的空间基调。植物与寺 庙水体的景观空间构成
(三)其它的原因
• 在寺观园林的漫长发展过程中,还受到了一些其 它因素的影响。比如,由于寺观园林跨越朝代的 长久的传承特性,僧侣道士一代接一代的精心管 理,景观甚为古朴,形成了悠久古拙的氛围。 • 古庙大刹多保留有较珍贵的宗教文物及其他艺术 品,这些文物也促成了一种古雅的艺术气氛,装 点于园林的自然美景之中。 • 两晋、南北朝的贵族,有“舍宅为寺”的风尚。 包含着宅院的第宅,转化为寺观,形成了一种独 特的寺观园林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隐寺前导空间设计
作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阐释两则观点:其一为显,试图探究中国宗教建筑如何营造世外仙境的意象;其二为隐,即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去发现和看待那些微妙设计的痕迹。

宗教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在现实中的物化实体是宗教建筑,宗教欲达到自身所需的宗教气氛,便必须调动起与人感受息息相关的场地禀赋,完成对建筑形态的刻画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修饰。

“世上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对比欧洲宗教在市镇中心建立体量高大、雕刻精美的教堂来彰显其地标性与宗教氛围,国内的佛教道教则更倾向于在风景秀美的自然环境中修葺隐隐于野的寺庙观庵,吸引香客前来膜拜(城市中的寺庙以后再谈)。

自然中的寺庙
城市中的教堂
本文所要讨论的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位于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现有建筑格局是在清代的基础上修复重建。

从图中可以看出寺院大致上呈南北向中轴对称,进入灵隐寺的前导路径则依山呈东西向分布。

灵隐寺位置
建筑格局呈南北向,前导路径呈东西向,右侧为起点,左侧为终点
可以想象在南宋时期,作为当时最为繁华的古都杭州,信徒从大都市到山间的灵隐禅寺,五光
十色的世俗生活对于感官和心理的刺激是难以迅速消退的,这是将禅寺营造成世外仙境的宗教
气氛的一大障碍。

因此,群体空间的引导方式显得至关重要。

灵隐寺前导空间的氛围铺设可分作三个层级,由表及里,渐次调动游者的观感。

第一层级
在较长的行进路线中,古迹与古树成组设立、相映成趣,形成多处小景以激发寻幽探胜的兴致,引导香客与游人按照既定路线前行,同时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古寺于人的心理距离。

路径上古乔木的分布
左-山门处的古樟;右-理公塔旁的七叶树
左-壑雷亭边的银杏;右-灵隐寺前的古樟
第二层级
自东向西而去的路径中,南侧山石以点及面串起这几处古景,形成了给予游者安全感的坚实屏障。

而由山石刻就的飞来峰造像则如一幅由左端徐徐朝右侧铺开去的长卷画,其所渲染的宗教氛围使信徒在步移景异的观赏过程中接受教化。

飞来峰石像的主要分布
飞来峰造像
灵隐寺前导空间中引导性与观赏性路径的精雕细琢已值得为后人所称颂,然而经典的设计之作总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触动人心。

而在山院诸多场地禀赋中,能与宗教情境融合的要素又是什么呢?
灵隐寺总平面
第三层级
凭附地势,场地中的水要素被恰如其分地刻画为瀑布、缓流、激流、深潭等人工形态,山间清流于路径各节点处的观感与声势因而有别,人的听觉、视觉、嗅觉等感知方式被充分唤起,在暗示空间序列展开的同时更幻化为内心对宗教朝圣的神圣记忆。

前导空间四种水的形态位置
1.经过松门入山,峰回路转,以曲折山径穿插亭、台、桥、树等多种元素,伴以山涧飞瀑,使人游于
山中,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从闹市到深山古刹的空间转换。

同时,瀑布跌落制造的声响,好似在为香客指路——“没错,往这边走,就快到了。


左-春淙亭;右-瀑布
2.山林中清澈的溪水,阵阵的松风,将世人心中的浮躁荡涤一清,完成心理的转换,为深山古刹的
孤寂禅境作了良好铺垫。

人们经历这一复杂的时空转换,心境渐趋宁静。

左-缓流;右-激流
3.深潭的平静渲染了宗教氛围,同时在这一空间序列将尽之时,忽然一座高大的山门阁突兀眼前,
其气势给予观者以强烈的震撼,帮助信徒达到必要的朝圣状态。

山门阁作为一个重要的空间节点,既是前一个序列——引导空间的高潮,又是新序列——寺院群体建筑空间的起点。

深潭
总结起来,水的形态发生了四次改变:
瀑布——缓流——激流——深潭
相对应的对香客的心境造成了微妙的影响:
嘈杂——渐静——荡涤——平静
三个层级的叠合共同构成了画面生动的灵隐寺前导路径空间:
飞来峰-溪水-植物-铺地-植物-建筑
灵隐寺前导空间的立体剖面
时空体验
凯文·林奇曾说过:“时间感觉之传达,就像表达空间形态一样重要,因为时空二者也就是创造我们环境的重要尺度。

”禅宗寺院的设计特别注重四度空间的设计,即注重时间的体验,时间因素贯穿寺院空间序列的始终。

在灵隐寺引导空间的设计中,时间是顺利完成人的心灵净化过程的决定因素。

一方面,随着步移景异,人们对空间意境的认知逐渐升华;另一方面,如参天古树、昔日才子的墨迹、五代石刻以及溪水的叠加作用,使人们感受到时间的消逝,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

下图是作者搜到的南宋时期的灵隐寺地图,可以看出:当时的入口前导路径两侧均以院墙进行封闭,其内种植绿化。

可以猜测:此时位于一侧水系尚未加入到前导空间的作用中,并且这些矮墙对于飞来峰上的石造像也造成了一定视线遮挡(石造像由五代时期开始雕刻,宋代雕刻最
甚),其整体效果并不如我以上叙述的生动。

因此可以说,正是在时间的催化下,历代寺院的设计者们也在不断挖掘着场地所拥有的禀赋,并不断将其发挥到极致。

南宋时期灵隐寺入口空间
基于此,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去发掘那些发生在旅行中的微妙设计分享给大家。

感谢LWJ同学对于本文的指正与润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