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必修课之音乐鉴赏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分析(音乐)(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推动音乐教育改革
对实验教材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教师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对实验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音 乐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 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
02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 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05
实验教材分析(三):花城版
教材编写理念与特点
强调音乐审美教育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丰富的音乐作品 和多样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节奏、和 声等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突出民族音乐文化
教材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量选用具有民族 特色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文化 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精选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精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音 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注重内容的内在联系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注重音乐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音乐知识体系。
融入多元文化元素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适当融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音 乐文化元素,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注重音乐实践活动
教材强调音乐实践的重要性,设计了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 ,如歌唱、演奏、创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技能 ,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结构与编排
模块化设计
教材采用模块化设计,将音乐知识、技能和实践活动等内 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 灵活组合和安排。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5篇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5篇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5篇课程标准提出,以审美为核心,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的教学理念..根据这一理念和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情、过”三个维度,下面给大家分享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欢迎阅读!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喜剧美》。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的情感体验,培养兴趣爱好,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
2.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新意识。
设定适当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等,发展学生想象力,进行音乐实践创造。
二、教材分析1、《音乐的喜剧美》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在前面我们已经体验了音乐的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和悲剧美,为本节课体验、分析音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在选材上,作品包括歌剧《洪湖赤卫队》的一个唱段,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跳蚤之歌》。
使学生从中获得轻松愉快、活泼诙谐的感受。
三、学情分析高中生他们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増强,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但欣赏能力仍停留在感性欣赏的层面,课堂的主动参与性不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我将视听、演唱结合,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在情境中感受作品的音乐美。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这一战打得真漂亮》,歌曲《跳蚤之歌》等,了解音乐要素在喜剧美音乐中的作用,掌握喜剧美的音乐特点。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中体验喜剧美的韵味与愉悦感。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探究创新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教学难点:喜剧美在音乐中的体现六、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1、介绍创作背景 2、播放作品 3、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4、再次聆听作品。
5、学唱音乐主题三、拓展欣赏辨析具有喜剧风格的音乐总结喜剧美的特点,进一步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必修课之音乐鉴赏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必修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音乐教材编写组编著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二节生活之音广东省罗定中学艺术科组第二节生活之音《钟》《永恒的水》《里莫日的集市》《赶摆<a name=baidusnap0></a>路上</B>》谭盾谭盾电影音乐作品谭盾获奖情况 2002年: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获44届美国格莱美奖 2001年: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赢得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金像奖 1999年:歌剧《马可波罗》荣获当今世界最权威的格文美尔奖1989年:《九歌》再一次在国际乐坛获得成功。
1983年:交响曲《风雅颂》赢得韦伯国际作曲大奖,成为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作曲家谭盾代表作品2006年:歌剧《秦始皇》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世界首演 2006年:为电影《夜宴》配乐 2003年:创作“自然音乐”系列作品《纸乐》 2002年:为电影《英雄》配乐多媒体作品《地图:为大提琴、录像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协奏曲》 2000年:为电影《卧虎藏龙》配乐 1998年:创作“自然音乐”系列作品《水乐》 1997年:《交响曲1997:天??地??人》 1995年:歌剧《马可??波罗》 1994年:《鬼戏》 1989年:《九歌》 1982年:《弦乐四重奏:风??雅??颂》 1996年5月7日,由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委约的歌剧《马可??波罗》首演于慕尼黑。
2002年10月22日,歌剧《茶》由荷兰皇家歌剧院和日本三多利音乐厅(Suntory Hall)联合制作,由世界著名歌剧导演皮埃尔??奥迪(Pierre Audi)执导,在三多利音乐厅作世界首演。
? 2006年12月21日,歌剧《秦始皇》首演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图为演出剧照? 谭盾绝对有机2007音乐会海外华人艺术家的杰出代表、格莱美音乐奖得主谭盾将携手日本东京女子打击组合和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谭盾有机音乐2007”音乐会. 地点:上海大剧院时间:2007年10月19日演出阵容:作曲、指挥:谭盾交响乐伴奏:上海交响乐团打击乐独奏:Rika Nakamaru、Haruka Fujii、Yuri Yamashita 《里莫日的集市》里莫日是法国中部的一个小城市。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1. 引言1.1 学科背景介绍音乐鉴赏是音乐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涉及到音乐学、音乐史、音乐理论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音乐鉴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音乐创作技巧以及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各种音乐作品。
1.2 教材概述《音乐鉴赏》教材是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系列中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这套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音乐欣赏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教材以音乐作品为中心,结合音乐理论知识和历史背景,通过丰富的音乐片段、音乐分析和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和魅力。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多种形式的听音训练和课堂互动,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欣赏水平,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音乐鉴赏》教材具有丰富的内容、科学的体系和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这套教材是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和学习资源,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音乐审美能力,提升自身素养。
2. 正文2.1 教材内容分析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音乐的理论知识、历史背景和不同音乐风格的介绍。
教材对音乐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解释,包括音符、节奏、音阶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的基本认识。
教材通过介绍不同音乐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到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现代音乐等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和特色。
教材还介绍了不同音乐类型和流派,如交响乐、民谣、流行音乐等,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音乐内容。
教材内容还着重介绍了一些重要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如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通过他们的音乐作品和生平事迹,让学生对音乐家们的贡献有更深入的了解。
人音版(2023) 必修《音乐鉴赏》

人音版(2023)必修《音乐鉴赏》一、课程概述《音乐鉴赏》是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本课程的教材为《人音版(2023)音乐鉴赏》,通过学习该教材,学生将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历史发展、风格特点以及鉴赏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鉴赏水平。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1.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高、音符、节奏、音色等;2.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了解不同音乐时期的特点;3.学会区分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4.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能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5.掌握音乐鉴赏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对音乐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与音符•节奏与节拍•音色与乐器•音乐的表现手法2. 音乐的历史发展•古希腊音乐•文艺复兴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3. 音乐的风格特点•古典音乐的特点•流行音乐的特点•民族音乐的特点•现代音乐的特点4. 音乐的鉴赏方法•音乐讲解与导赏•音乐欣赏会与音乐会•音乐评论与评价四、教学方法与学习途径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音乐欣赏会、讨论与互动等。
学生可以通过教材的学习,参加音乐欣赏会,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音乐在线欣赏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音乐鉴赏能力的考核。
具体评估方式包括小组讨论、课堂测试、作业报告和鉴赏演示等。
六、参考书目•《人音版(2023)音乐鉴赏》•《音乐鉴赏入门》•《古典音乐欣赏指南》•《流行音乐解读》七、结语《音乐鉴赏》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同学们可以深入了解音乐的本质和美学价值,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多听音乐,多参加音乐活动,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版音乐鉴赏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第三十三节流行风襄州二中朱敏教学目标:1、聆听《思念》、《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通过鉴赏理解通俗歌曲特征。
2、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能够有表情、轻松自如地进行演绎,形成自信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歌曲的聆听对比与演唱,研究各自的不同风格结构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让学生积极理解、参与、体验,表现“流行风”。
教学用具:录音机、酒罐、碗教法:讲解法、聆听感受法、作品实践演唱法课时:1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情景创设:从学生熟知的音乐开始,由课前几首音乐的歌词接龙做文章。
)问:同学们对流行歌曲的看法。
说:流行歌曲的特点。
〔此时学生说的一定很浅薄且良莠不分,对此引出下文,“刮”起课堂“流行风”。
〕二、新授1、简单介绍流行音乐的定义和种类2、精选代表性流行歌曲(聆听、感受与体验)①《思念》上世纪八十年代,从这首歌开始,歌坛上刮起流行风,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
②《懂你》表达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把目光和歌声投向母亲,反映整个社会对道德、亲情、文明的再度呼唤,之所以流行,还在于歌词的感人和歌曲独有的魅力。
③《好汉歌》在港台流行歌曲盛行时产生,一改当时流行歌曲甜、缠、悲之风格,让人耳目一新,这也正是该歌曲流行的原因。
曲调取自河南民歌素材,歌曲粗犷、豪放,生动表现“梁山好汉们”的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
3、欣赏教学:在欣赏中发现歌曲结构、理解歌曲特点,挖掘歌曲内涵,分别从不同侧重点进行。
(认知)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对流行音乐并不陌生,可是大家是否注意过,在形形色色的流行音乐中,存在着演唱方法特点各异的现象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鉴赏几首歌曲,具体来感受和体验其演唱风格。
①《思念》中让学生认识歌曲结构。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版)下的音乐鉴赏课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版)下的音乐鉴赏课作者:张鑫伟来源:《艺术评鉴》2021年第24期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水平的提高,国家对艺术教育的支持,逐步促进了高中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并对我国国民音乐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带来利处。
而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作为在学校中培养和提升音乐专业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综合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版)下分析高中音乐鉴赏课程颇有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围绕高中音乐鉴赏课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具体体现进行论述。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教学方法教材高中音乐鉴赏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4-0093-04国家课程标准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音乐课程标准作为音乐学科的指导性纲要,对于教师上好一堂音乐课、培养学生建立对音乐的兴趣以及音乐知识的获得具有重要意义。
一堂好的音乐鉴赏课需要教师在充分研究过教材之后,立足于学生的基本情况,在精心设计好音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把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
一、教材分析——“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以作者本人所在地区大力推行的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教材作为分析对象,该版本所呈现的纸质教材共设十八个教学单元,三十四节,每一单元小节还分别重新设置三个部分:欣赏、知识、拓展与探究模块,其中包含丰富多彩的图片和简谱、五线谱;该版本教材还配以光盘辅助,其中共有88首曲目,对应纸质教材中的每一节都配有2到4首音频。
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对于青少年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明具有深远意义。
本教材的第一到第六单元的内容为民族民间音乐,其中包括四个单元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两个单元“世界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
此教材大篇幅的介绍民族音乐,意图无非就是让学生在掌握本国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了解世界民族音乐,积累丰富的人文知识。
高一【音乐鉴赏(湖南文艺版)】中国古代音乐赏析(一):古曲《哀郢》-学习任务单

8.学习强国:云讲国宝之春秋晚期蟠螭纹编钟
课前学习任务
了解八音分类法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我爱你,中国》主奏乐器是:所属“八音”分类:
《哀郢》主奏乐器是:所属“八音”分类:
“八音”分类法分为:
【学习任务二】
变徵之声指的是:
纯四度在旋律上行中起到的作用:
本课讲授中运用到的音乐要素包括:
学习
5.学习强国:吹土为声.埙
6.学习强国:埙独奏《兰雪》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音乐
年级
高一
学期
一
课题
中国古代音乐赏析(一)古曲《哀郢》
教科书
书名: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 年 月
学生信息
姓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通过音色辨认乐器并依照八音分类法准确分类。
(2)能够用两种速度挥拍视唱旋律
(3)能够结合音乐要素及听觉感受,准确分析作品
高中音乐-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学反思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教学反思“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是湘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上册)第一课,这是一节引导学生怎样去鉴赏音乐的课,具有一定的深度。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我认为有如下几点:一、贯彻以聆听为主的教学原则,通过设问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欣赏音乐。
我在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安排了一些关于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的互动环节,设置了相应的问题,让他们边听边思考,然后回答。
这节课的重点是音乐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特征,需要学生仔细聆听并结合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来进行归纳和总结。
设置问题不宜太难,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特别是针对《少女的祈祷》展开联想,学生回答时的思路开阔,想象力丰富,远超出了教材上所说的几种答案。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和互动交流环节,学生逐渐领悟到了本课的核心知识:由于音乐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以及审美主体的各个人之间的个体差异,虽然乐曲的外在形式上(旋律、节奏及和声)给我们带来某种情绪的感受和体验,并引发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但乐曲并不能明确告诉我们具体表现了什么。
通过贯彻聆听为主的原则,在教学中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了音乐欣赏的三个层次,从感性到理性,最终得出了“音乐不能明确地告诉我们表现什么”这个结论。
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本课紧紧抓住了普通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达到了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
二、开展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培养学生多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聆听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
虽然对于某些问题学生在回答和讨论的过程中意见不一,有些和我的观点截然不同,但大都能在音乐中为自己找到充分的依据,我都一一进行了评价,肯定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1、PPT设计有欠缺,背景图案比较单调,字体颜色搭配不是很协调。
2、学生有想象力,也有创造力,但语言上还不能把内心的想法表达清楚。
3、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衔接有些生硬,不自然,在教案中还要进行改进。
:音乐与人生-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教案

音乐与人生-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教案课程背景《音乐鉴赏》作为人音版必修课程之一,其目的旨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从而增强音乐素养,熏陶情操,开阔心胸。
本门课程不仅是一门充满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的学科,而且是一个人类文化史与社会发展史的缩影。
因此,本门课程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音乐的定义、分类、元素;2.了解音乐的历史、流派;3.熟悉西方管弦乐器的演奏技法;4.掌握调式、旋律、和声的基本概念。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2.提高学生的听力和乐感;3.训练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新思维;4.发展学生的演出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音乐的基本概念1.音乐的定义;2.音乐的分类;3.音乐的元素。
第二章音乐史1.古典音乐;2.流行音乐。
第三章管弦乐器1.弦乐器;2.木管乐器;3.铜管乐器;4.打击乐器。
第四章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1.调式;2.旋律;3.和声。
第五章音乐欣赏1.经典音乐的欣赏;2.流行音乐的欣赏;3.音乐鉴赏心得分享。
教学方法本门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分组研究、听音乐、参观演出等,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如主题班会、音乐节庆、演出比赛等,旨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会为学生提供各种音乐鉴赏的例证,通过分析与解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音乐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评估方式评估方式既包括考试,也包括综合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音乐基本概念和元素、音乐欣赏、乐理基础等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
同时,教师还会鼓励学生利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展示自己,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发展。
总结《音乐鉴赏》作为人音版必修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从而增强音乐素养,熏陶情操,开阔心胸。
希望本门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热爱音乐、品味音乐的兴趣和能力,成为他们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内涵之一。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音乐鉴赏》是一门高中音乐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人音版的《音乐鉴赏》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将从教材内容、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内容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内容广泛,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史、音乐形式、乐理分析、音乐欣赏等多个方面。
其中,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要素、音乐符号、音乐表现力等内容;音乐史包括音乐史概论、中外音乐史及其代表作品等;音乐形式包括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管弦乐队等方面;乐理分析则是对乐曲的结构和演奏技巧进行剖析;而音乐欣赏则是对具体乐曲的解读和鉴赏。
二、教材结构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为两个部分,上册和下册,共30个单元。
其中,上册包括第一至第十二单元,主要讲解音乐基础知识,如音域、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等;下册则包括第十三至第三十单元,主要讲解音乐史、乐器演奏方法、乐曲鉴赏等内容。
每个单元都包含课文、习题、思考题和听力训练四个板块。
课文是教材重点,详尽地讲解了各个知识点的原理和应用;习题则是对课文的练习和巩固;思考题是对乐曲、演出会和音乐现象的分析与思考;听力训练则是对学生听力技巧的提高和乐曲鉴赏能力的提升。
三、教材特点1. 知识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强:教材的各个单元之间设置了逻辑关系,使学生能够逐步了解音乐知识的脉络和整体框架。
2. 习题贴近实际,实用性强:除了对学生音乐知识的练习和巩固外,教材还结合实际场景,如演出会、音乐会等,设计了更富挑战性和实用性的习题和训练项目。
3. 音乐鉴赏的能力提高方向明确:教材注重通过听力训练和鉴赏实践,帮助学生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将抽象的音乐理论与具体的乐曲联系起来。
4. 多媒体融合,视觉效果佳:教材配有丰富的图片、图表和音频资料,具有殷切的视觉效果,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知识点。
总之,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设计合理,内容丰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是一份优秀的高中音乐课程教材。
高中音乐_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非洲鼓乐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非洲鼓乐。
教学目标:1、能从欣赏中提炼节奏,并初步感受非洲鼓乐强烈鲜明的节奏特点。
2、初步学会单线节奏与跨节奏的演奏方法。
3、通过感受与体验,让学生初步感受非洲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欣赏中了解鼓乐的节奏特点,以及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跨节奏,并以跨节奏形式表现鼓乐特点。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践法,示范法,情境法。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导课1、播放三种舞蹈视频片段2、总结共性:都融入了非洲音乐3、导出课题三、走进非洲音乐(一)明确非洲音乐的概念(二)聆听非洲鼓乐1、情绪是怎样的?2、主奏乐器是什么?3、鼓乐的普遍性,引出本节课探究主题:鼓乐。
四、非洲音乐——鼓乐(一)鼓的种类及演奏方法(二)聆听与体验第一首鼓乐:布隆迪鼓乐1、鼓乐分几部分?2、分别模仿出三段节奏型。
3、师生合作《Aiya》体会呼应歌这一演唱手法。
4、总结出鼓乐特点之一(整齐节奏型):单线型节奏。
(三)聆听与体验第二首鼓乐:加纳鼓乐。
1、主要节奏型(贯穿始末)——固定节奏型,从而引出多变节奏型。
2、鼓乐另一主要特征:跨节奏3、让学生体验跨节奏带来的乐趣。
(四)思考:改变哪些音乐形式可以使演奏产生意想不到的音乐效果?教师总结:改变音色、重音位置、速度与力度等。
五、学跳几个带有非洲生活元素的舞蹈动作,伴随南非世界杯主题曲《wakawaka》,让学生充分体验非洲舞蹈的律动性、节奏性。
六、课堂小结。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激情鼓乐律动非洲-----非洲鼓乐--------- 教学设计 --------1、体现以审美为核心,注重艺术实践,通过聆听、讨论、演奏、创编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感受鼓乐之美,加深学生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独特魄力,感悟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以“鼓”为主线,从听鼓——赏鼓——用鼓——玩鼓四个方面进行授课,引导学生竖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教学设计方庆阳七中高沛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教材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第二十九节冼星海授课年级:高一授课人:高沛教材分析:这一单元以人民音乐家为中心,由聂耳和冼星海共两节组成,我选取的是第二节冼星海,这一节由欣赏、知识、拓展与探究三个固定板块相连接构成,欣赏的内容是冼星海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知识是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拓展与探究是教师留的课后作业。
这节课的选材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的安排紧扣课程标准。
使学生首先从聆听和感受音乐开始,获得音乐情绪的熏陶;之后将学生带领带广阔的知识海洋里,使他们了解与冼星海相关的理论知识;最后,围绕冼星海的音乐创作这一中心内容,设计可供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让他们获得自己的感悟,积极拓宽探索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伟大作品,发现其作品的意义所在。
2、材料选材紧扣中心。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洗星海作曲。
《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全曲包括序曲和8个乐章,并由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乐平连成一个整体。
各个乐章从内容到音乐形象又具打相对的独立性,乐章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
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上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激荡的感情浪潮发展到了最高点。
教学分析:《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大型声乐作品。
他旋律寄啊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因此,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节课的首要条件。
高中学生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已经基本成熟,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视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心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情感。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对大地的崇拜(舞剧《春之祭》第一幕)

多元的时代:舞剧《春之祭》第一幕对大地的崇拜教学设计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必修教材(花城)课题:舞剧《春之祭》第一幕------对大地的崇拜课型:音乐鉴赏课课时:一课时【课题价值】1﹑通过学习,让学生对现代音乐的表现方式产生探究的愿望。
2﹑让学生感受现代音乐的多元性,能简单分析时代对音乐发展的影响,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现代音乐的产生背景及特征;了解现代音乐的审美思想和表现手法与多元性;2、觉悟目标:让学生体验现代乐派作曲家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体察他们的审美追求和理想。
3、知识目标:了解印象派﹑表现主义﹑十二月音序列体系等现代乐派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教学重点】(1)现代乐派音乐主要特征及创作风格。
(2)根据音乐特征启发学生的想象。
【教学难点】(1)作品的主观印象和感受;音乐语言上的突破,织体和配器的色彩。
(2)根据音乐,想象出舞蹈场面并进行创编场景。
【教学用具】1、多媒体设备2、音响设备3、钢琴4、PowerPoint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舞剧《天鹅湖》)片断(视频)二、导入新课:1、设问:刚看的是什么类型的艺术作品?(舞剧)2、投影:一组芭蕾舞和现代舞的照片(1)作品分析、欣赏(PowerPoint)首先布景把我们带到一片葱郁平原的一座圣山上,斯拉夫人部落在举行春祭。
这一场景中,有女巫预言未来,有抢夺婚礼和圆舞,然后年老的智者被领出,将他神圣之吻印在萌发的大地上。
人们在祭典里充满着神秘的恐惧。
眼看一名少女舞蹈直至死亡,他们要把她作为春神的祭品。
聆听并能够对音乐中所表现的野蛮、恐怖、怪诞有所领会。
[讨论] 您是怎么看待《春之祭》中的非规则节奏的效果以及音响的不协和性的表现手法?试想一下,假如换成古典式的有规律的节奏,那种疯狂而野蛮的感觉五、本课提示(小结)现代音乐变化纷纭,到目前为止,仍处在不断的演变之中。
就象我们以前看过的视频《破铜烂铁》一样,只要我们用心聆听、细心观察、大胆想象,你会发现音乐有着这么丰富的表现手法及表现力,这也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鉴赏“民族乐派”高中音乐课程说课稿

鉴赏“民族乐派”高中音乐课程说课稿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这学期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第十单元,现结合教学理念和高中音乐新课标,从教学内容结构、教材目标确立、教材重难点、学习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等方面,浅谈一下我对本单元教材的理解。
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以鉴赏“民族乐派”音乐为主题。
二、单元内容结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鉴赏内容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及掌握基本知识“民族乐派”、“交响诗”、“强力集团”。
十九节围绕主题安排两部鉴赏音乐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四首交响诗《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交响诗《芬兰颂》;第二十节围绕主题也安排了两部鉴赏作品: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荒山之夜》。
三、单元题材内容分析1、取材于本民族的历史和传说,描写人民反抗异族压迫、反抗封建暴政的斗争故事,热情地歌颂民族英雄、歌颂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英勇顽强战斗精神的作品。
2、描写祖国美丽山河、人民的生活风俗和伦理道德、民间的美丽传说等,充满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具有深厚民族感情和强烈民族意识的作品。
3、直接抒发作者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内心感情的作品。
4、直接表现现实的民族阶级斗争的作品。
四、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认识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知道民族乐派的概括。
2、掌握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交响诗。
3、欣赏本单元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体验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4、在反复聆听作品中,深层感受作者所表达出的强烈民族意识和爱国之情。
尝试着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揭示出作品所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特点。
5、将家乡音乐文化融入课堂。
五、单元重、难点1、从调式、结构,旋律、节奏方面分析本单元作品音乐的特点。
2、从作品中感知旋律、音色、速度等要素对作品情绪变化的意义。
3、把握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六、单元学习目标1、在反复聆听作品中,感受作者所表达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之情,尝试着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揭示出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特点。
高中音乐鉴赏目录表(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音乐鉴赏目录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欣赏: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长江之歌知识: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欣赏: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知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欣赏:沂蒙山的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知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别、民歌的音乐特点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欣赏: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知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欣赏:锦鸡出山、滚核桃、童谣知识:打溜子、鼓吹乐、吹歌第七节《丝竹相和》欣赏:中花六板(江南丝竹)、娱乐升平(广东音乐)知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知识:京剧、南梆子、四平调第九节《现代京剧》欣赏:雄心壮志冲云天、家住安源知识:京剧音乐、京剧的行当、现代京剧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星星索、欢迎、巴雅提木卡姆知识:亚洲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欣赏:非洲赞歌、鼓舞、门库尔雅、男孩之舞知识:非洲音乐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欣赏:鸟儿在歌唱、优雅、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知识:欧洲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欣赏:告别、美丽的小天使、小伙伴知识:拉丁美洲音乐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第十四节《巴赫》欣赏:马太爱难曲(第1、72、78分曲)知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十二平均律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五节《贝多芬》欣赏: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知识:奏鸣曲式与交响曲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欣赏:魔王、鳟鱼、菩提树知识:艺术歌曲、声乐套曲、舒伯特与艺术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欣赏:C小调练习曲、爱之梦知识: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肖邦与李斯特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欣赏: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知识: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柏辽兹第十单元音乐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芬兰颂知识:民族乐派、交响诗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荒山之夜知识:强力集团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第二十一节《德彪西》欣赏:海上--从黎民到中午、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知识:印象主义音乐与德彪西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欣赏:五首管弦乐曲(第一首)、五首管弦乐曲(第二首)知识: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第十三单元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第二十三节《爵士乐》欣赏:南部之子、不知为何知识:迪克西兰爵士乐、自由爵士乐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高山流水志家园》欣赏:广陵散、流水知识:古琴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光无故人》欣赏:阳关三叠、扬州慢知识:中国古代歌曲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欣赏: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知识:学堂乐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欣赏:问、渔阳鼙鼓动地来知识:清唱剧《长恨歌》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第二十八节《聂耳》欣赏:金蛇狂舞、毕业歌知识:左翼音乐运动第二十九节《冼星海》欣赏:黄河大合唱知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欣赏:忆秦娥.娄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祝酒歌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欣赏:乱云飞、御风万里知识:新中国的器乐创作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知识:中国新歌剧和歌剧音乐第三十三节《流行风》欣赏:思念、懂你、好汉歌知识:通俗音乐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欣赏:走进新时代、你是这样的人、祖国颂知识:音乐的社会功能。
人音版高一音乐鉴赏教案设计-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教学课题: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材名称:高中音乐鉴赏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课题章节: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课型:音乐鉴赏课教学设备:西沃电子教学白板手风琴15台平板电脑教材与学情分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是俄罗斯交响音乐的奠基之作,格林卡选用了两首强烈对比的俄罗斯民间歌曲和舞曲作为主题,描绘了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画面。
这部作品创作技法复杂、专业程度艰深。
因为学生对民族乐派的音乐了解太少,钻研不深,所以本课较难驾驭。
所以,我在课堂上选用了最能体现俄罗斯风情的乐器手风琴来授课,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相关知识时,让学生用平板电脑,运用网络教学资源,自主探究学习,就这样把深奥的知识简单化、趣味化了。
在教学方法上,我运用了情感体验法、归类比较法、教师教授法以及形象直观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学唱与听赏,要求学生较为精细地、全面地感知、体验《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进而对俄罗斯民族音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其次,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实践参与和情感体验,通过有趣的音乐节奏游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对进一步体验、理解俄罗斯民族音乐打下了基础。
再次,通过讲授作曲家格林卡而后自然地引出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
通过之前的启发和铺垫,为学生认识、了解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打下了学习基础。
最后,浅谈俄罗斯民族乐派悲剧性风格的成因。
这个环节注重学科综合,从地理、历史、人文等方面逐步分析,从而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
经过之前各环节的层层铺垫,学生于无形中就掌握了本课的难点——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新课结束后,通过课外探究另一位民族乐派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及他的交响音画《荒山之夜》,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
教学目标:1、欣赏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熟悉《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及《卡玛林斯卡亚》这两个音乐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必修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音乐教材编写组编著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
第二节生活之音广东省罗定中学艺术科组第二节生活之音《钟》《永恒的水》《里莫日的集市》《赶摆< ><>路上<>》谭盾谭盾电影音乐作品谭盾获奖情况年: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获届美国格莱美奖年: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赢得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金像奖年:歌剧《马可波罗》荣获当今世界最权威的格文美尔奖年:《九歌》再一次在国际乐坛获得成功。
年:交响曲《风雅颂》赢得韦伯国际作曲大奖,成为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作曲家谭盾代表作品年:歌剧《秦始皇》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世界首演年:为电影《夜宴》配乐年:创作“自然音乐”系列作品《纸乐》年:为电影《英雄》配乐多媒体作品《地图:为大提琴、录像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协奏曲》年:为电影《卧虎藏龙》配乐年:创作“自然音乐”系列作品《水乐》年:《交响曲:天??地??人》年:歌剧《马可??波罗》年:《鬼戏》年:《九歌》年:《弦乐四重奏:风??雅??颂》年月日,由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委约的歌剧《马可??波罗》首演于慕尼黑。
年月日,歌剧《茶》由荷兰皇家歌剧院和日本三多利音乐厅( )联合制作,由世界著名歌剧导演皮埃尔??奥迪( )执导,在三多利音乐厅作世界首演。
? 年月日,歌剧《秦始皇》首演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图为演出剧照? 谭盾绝对有机音乐会海外华人艺术家的杰出代表、格莱美音乐奖得主谭盾将携手日本东京女子打击组合和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谭盾有机音乐”音乐会. 地点:上海大剧院
时间:年月日
演出阵容:
作曲、指挥:谭盾
交响乐伴奏:上海交响乐团
打击乐独奏:、、《里莫日的集市》里莫日是法国中部的一个小城市。
原画描绘了两个怒容满面的妇女在市场上争吵的情景。
穆索尔斯基在这里用密集的节奏、级进和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市场中人们买卖、闲聊、争吵以及喊叫的综合场面。
其中’弦乐器奏出既欢快又热闹的主题,十分有趣和形象化。
此后,配器不断变化,形象的体现出了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市场上一片热闹喧嚣的气氛。
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又称”五人团”、”新俄罗斯乐派”、”巴拉基列夫小组”。
指由:巴拉基列夫:交响诗《塔玛拉》……穆索尔斯基:歌剧《鲍里斯??戈乐诺夫》、交响诗《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交响组曲《天方夜谭》、管弦乐曲《西班牙随想曲》……鲍罗丁:歌剧《伊戈尔王子》、《第二交响曲》、交响诗《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居伊:器乐曲《东方曲》……云南的少数民族早在氏族社会时期,云南就生活着“羌、濮、越”三大族群,他们是云南最早的先民,秦汉暑期总称为“西南夷”。
后经历代的不断迁徒、分化、演变、融合,到了明、清两代,各族的分布和特点才趋于稳定。
现在,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人以上的还主要聚居着个民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保僚族、回族、拉怙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依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朗族、独龙族、满族、彝族。
傣
族《赶摆路上<>》
(选自合唱组曲《云南风情》)曲中具有傣族风格的旋律是:歌词的特点是:音乐生动地刻画了 * * 花城出版社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年初审通过谭盾,作曲家,年出生,湖南人。
谭盾出生于湖南长沙丝茅冲,幼年深受中华楚文化的影响,后来进入京剧团开始其京剧音乐家身涯。
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随赵行道、黎音海学习并取得作曲硕士学位。
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随大卫??多夫斯基及周文中学习并获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
年电影《英雄》年电影《卧虎藏龙》年电影《夜宴》年:歌剧《马可波罗》荣获当今世界最权威的格文美尔奖谭盾歌剧作品《马可??波罗》谭盾歌剧作品《茶》谭盾歌剧作品《秦始皇》《纸乐》是谭盾为美国洛衫矶迪斯尼音乐厅建造落成开幕所委约的音乐作品,也是他“自然音乐”系列的最新作品,目前还未在中国上演过。
“纸”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和普通的物品之一,但却在谭盾的音乐中成为了一种独奏乐器;在舞台上架起根据声响原理全新设计、具有强烈视听效果的巨型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