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家庭、宗族与乡里制度:中国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一)
乡村治理 制度
乡村治理制度
乡村治理制度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乡村发展中制定的政策、法规、规章和管理体制,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主管理。
乡村治理制度在中国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农村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土地流转、资源配置、农村产业发展、公平权益保障等。
乡村治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和法规制度:政府通过立法制定法律和法规,规范乡村发展和农民权益保障,例如土地流转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
2. 政策和规划制度: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规划,引导乡村发展,例如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规划。
3. 农村组织管理制度:政府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组织,建立农村组织管理制度,例如农村居民委员会和村民理事会等。
4. 村级经济管理制度:政府建立村级经济组织和管理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例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乡村集市等。
5. 农村社会管理制度:政府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升农村治理能力,例如加强农村社会服务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6. 参与和民主治理制度:政府鼓励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治理,建立民主的决策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以上是乡村治理制度的一些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可以促进乡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乡村治理的民族宗教与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治理的民族宗教与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治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乡村治理中,民族宗教与乡村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民族宗教的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的挖掘与传播两个方面来探讨乡村治理的民族宗教与乡村文化建设。
一、民族宗教的保护与传承乡村是民族宗教的重要承载地。
在乡村中,各种民族宗教的信仰和习俗得以传承和发展。
保护和传承民族宗教,有助于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首先,乡村治理应加强对民族宗教的法律保护。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保护民族宗教的权益和自由,保障乡村居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同时,加强对非法宗教活动的打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其次,乡村治理应加强对民族宗教传统的传承。
通过开展宗教文化活动,组织宗教节日庆祝和宗教仪式,让乡村居民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族宗教的文化内涵。
同时,加强对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保留乡村的历史文化记忆。
最后,乡村治理应加强对宗教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开展宗教教育和培训,提高乡村宗教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同时,引进一些优秀的宗教人才,推动乡村宗教事务的发展和进步。
二、乡村文化的挖掘与传播乡村文化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动力。
挖掘和传播乡村文化,有助于激发乡村居民的创造力和活力,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首先,乡村治理应加强对乡村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通过调查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发掘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风情。
同时,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乡村文化成为乡村发展的有力支撑。
其次,乡村治理应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通过开展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乡村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同时,鼓励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文化的创造和传播,激发乡村的文化创新活力。
最后,乡村治理应加强对乡村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通过支持乡村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对乡村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古代中国乡村治理是怎么样的
古代中国乡村治理是怎么样的“皇权不下县”是古代中国乡村社会治理奉行的基本法则。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以乡村基层组织为核心、国家间接控制与乡村社会自治相结合的治理体制,大体经历了从“乡遂制”到“乡官制”再到“职役制”的历史变迁。
先秦时期的乡遂制。
西周时期,实行“国”“野”分治的乡遂制,全国设六乡六遂。
乡为天子、诸侯、士大夫及工商业者的居住区域,乡之下设比、间、族、党、州,以户为单位,五五递增,分置比长、间骨、族师、党正、州长;而遂为农户居住区域,其下设邻、里、赞、鄙、县、遂,以编户组织而成,分置邻长、里长、赞长、鄙师、县正、遂大夫等官职。
乡遂制实行的是行政组织与军事组织的结合,兼具军事、教化和监控的社会功能。
春秋战国时期沿袭了乡遂制度,但也有变革。
县下设乡、乡下设里,乡里制已成为基层行政组织,分别由乡长或有司掌管。
但是由于春秋战国的大动荡,乡里制度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地方行政制度,而是更多地与军事组织关系密切。
秦汉时期的乡官制。
秦王朝建立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将全国化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亭、里等乡里组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设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四职,三老掌教化,有秩掌行政,啬夫听讼、征税,游徼负责治安,循禁盗贼。
汉代在秦代乡、亭、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里以下的组织,建立了什伍制度。
里以上组织仍然沿袭秦制,置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但官职的隶属关系出现分化,“有秩”为郡府委任,其余都是县衙委派,其中“三老”地位崇高,但既无行政权,也无俸禄。
隋唐以后的职役制。
隋唐时期,乡里制度发生较大变迁,其中“乡”的职能进一步削弱,“里”以下的乡村社会治理功能不断强化,开始了“王权止于县政”的新时期。
隋文帝时,实行乡里两级制,乡以下以五家为保、五保为间、四间(里)为族(党),置保正、间(里)正、族(党)正,掌管核实户口、催征赋役。
唐代基本沿袭隋时制度,里正负责“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等实际工作,而“乡”的职责开始简化,其官员多由六品以下没有实际官职的勋官充当,甚至由当地富户白丁出任。
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
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治理是指国家对乡村社会进行管理和指导的一种体系。
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体现了以农村为基础的政治治理思想和实践,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的基本单位是乡村,乡村是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社会组织单位。
在中国古代,乡村的治理是由地方政府、地方官员以及农民自身共同参与的。
地方政府在乡村中一般设立有乡、里、保等行政单位,由地方官员负责管理乡村事务。
地方官员是乡村治理的主要执行者,他们的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矛盾、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体现了以“德治”为核心的治理理念。
在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中,注重德政,强调德行。
地方官员要以身作则,以廉洁、公正、勤政为行政原则,深受乡民的尊重和爱戴。
地方政府也重视德才并重,注重选拔有德有能的官员来管理乡村事务。
这种“德治”思想在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还体现了以“兼容”为基本原则的治理特色。
在古代中国的乡村治理中,地方政府注重兼容并包,尊重乡村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保障农民的权益和利益。
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和法规时,要兼顾乡村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乡村社会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还重视“自治”的原则。
在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中,地方政府尊重农民的自治权,鼓励农民自主组织,管理乡村事务。
地方政府也注重培养乡村领导干部,推动乡村自治的发展。
通过自治,农民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事务,参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中,地方政府还注重公平正义,保障农民的权益和利益。
地方官员要求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地方政府还注重解决矛盾,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论历史上宗族与农村社会的关系及现阶段乡村治理
论历史上宗族与农村社会的关系及现阶段乡村治理宗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长期以来,宗族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就相互交织着,当权者的处理态度也几度变迁。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宗族在农村又出现复兴的态势,并在农村方方面面的建设中产生深刻的影响。
宗族的产生、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演变,都受到国家的影响,但同时又是自我需求的一个满足。
通过对宗族的历史反思,对于我们合理利用、发挥宗族的积极作用,克服宗旋的不良影响,处理现今农村社会关系并制定相关政策有着重大的意义。
标签:宗族;国家政权;传统文化;乡村治理一、宗族的概念宗族的定义,众说纷纭,学者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有的学者认为,同宗同族人的集合为宗族。
宗族乃家族的扩大,人们也因此常常用宗族代称家族。
所谓家族,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由家庭房派结成的亲缘集团或社会群体单位。
按照林耀华先生的说法,在一个家族中,“家庭是最小的单位,家有家长,积若干家而成户,户有户长,积若干户而成支,支有支长,积若干支而成房,房有房长。
积若干房而成族,族有族长。
下上而推,有条不紊。
”笔者将众说法进行概括,即宗族是由同一父系祖先的若干嫡系(或旁支)分支结构成的亲族集团。
宗族有共同的姓氏、名称、祭典、族规、墓地等。
宗族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常常以姓氏为标识,以一定的辈份为界限。
宗族由若干实行父权、夫权的大家庭或个体家庭组成,具有一个可以确切追溯的共同的男性祖先。
宗族是我国特有的社会产物,追根溯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
宗族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对我们研究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有着重大的启发。
二、宗族现象的产生、发展以及和政权的关系(一)在传统农业时代,中央政权对当地的怀柔政策使得宗族组织初级模型产生自秦统一中国创建封建制国家这二千多年来,在中国这样国土广大的国家,尤其是在交通不很发达。
信息传递慢的传统农业社会时期,对于一些中央政府控制力比较弱或权力触角无法到达远离中央集权中心的地方,国家进行直接控制成本较高,而利用宗族实行间接控制的成本则相对较低,所以中央政权需要借助当地势力较大的宗族对当地进行协管。
【宗族势力和乡村民主】 什么是宗族势力
【宗族势力和乡村民主】什么是宗族势力【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体制建构不断完善。
但是在一些地区宗族势力的活动极大地影响了民主政治的成效。
本文从历史、经济和文化的角度简要分析了现阶段宗族势力在一些乡村仍然存在的原因,指出了宗族势力的存在对乡村民主政治发展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消除乡村宗族势力、加强乡村民主政治的路径: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关键词】宗族势力/民主政治/制约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目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采取村民自治的民主政治形式,建立了适合农村的选举和自治制度。
但是在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中,许多与民主政治要求相悖的现象依然存在。
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法制不完善、体制不健全等。
而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在一些乡村社会中宗族势力的活动。
宗族势力已成为我国乡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一、现阶段我国乡村中宗族势力仍然存在的原因中国宗族现象的历史源远流长。
宗族势力在现阶段的中国乡村社会中仍然存在具有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根源。
第一,从历史上看,宗族现象在中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它是特定条件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产物。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在专制王权控制力量难以企及的广大乡村,普遍存在着适应小生产方式的以宗族为核心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分散性单元。
而历代封建统治者也对种族地域化的宗族解决其内部成员间矛盾的方式予以认同,不鼓励地方官卷入宗族事务的处理,于是宗族势力在漫长的历史中得以充分发展,形成了按血缘辈分划分等级,由族长、家长利用强制遵守的族规、家规对宗族内成员进行控制的较为有效的方式。
由于宗族本身固有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不利于农村政治建设的民主化、法制化,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宗族势力与活动受到抑制。
但由于种种原因,宗族力量始终未能彻底根除,并且在变化了的社会现实中通过适应和自我更新继续延续着它在中国乡村地区的存在。
中国乡里制度
中国乡里制度
中国乡里制度是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和管理体系,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乡里制度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中国乡里制度的详细介绍:
1.土地制度
在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是乡里制度的基础。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分配、使用和保护等方面。
在分配方面,古代中国实行的是井田制,即将土地划分为小块,每家每户拥有一块土地,并且按照家族或村落的集体所有制进行管理和使用。
在保护方面,古代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修建水利工程、植树造林等,以保持土地的肥力和生态平衡。
2.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户籍制度是指对人口进行统计、登记和管理的一种制度。
在古代中国,每个居民都有自己的户籍,户籍记录了居民的家庭成员、财产、职业等信息。
通过户籍制度,古代政府能够有效地掌握人口信息,为征税、征兵、选拔官员等提供依据。
同时,户籍制度也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治安的管理。
3.乡里制度
乡里制度是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和管理体系的核心。
乡里制度是指以乡村或集镇为基础,以家族或村落为单位,进行基层管理和自治的一种制度。
在古代中国,每个家族或村落都有自己的领袖或长老,他们负责管理家族或村落的事务,包括调解纠纷、组织祭祀、兴修水利等。
同时,乡里制度还负责征税、征兵、治安等方面的工作,为中央
政府提供支持和保障。
总之,中国乡里制度是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和自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乡里制度等方面。
通过这种管理体系,古代中国能够有效地掌握人口信息、管理土地资源、维护社会秩序和治安等,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封建专制王权的统治制度——古代乡里制度
封建专制王权的统治制度——古代乡里制度在古代从秦至清,百姓一直都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
统治者因权力与野心,追求一切受控于君主,这便是君主专制主义。
随之出现的封建统治制度的核心:中央集权制度,也在历代统治者的努力中逐渐发展与完善。
中央集权的出现便意味着地方要统一归中央、也就是统治者所管辖,不允许区域自治,而出现无视皇权存在的现象。
且历史可见,大多数的王朝覆灭源于农民起义,于是对于基层的管理,统治者自不会视而不见。
乡里制度便是由此,所推广的与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的基层管理制度。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一、乡里制度1、乡里制度的出现乡里制度,就是字面所表达的由“乡”与“里”等基层社会组织构成的县级以下的乡村行政管理制度。
早在奴隶社会时期的夏商周就已经有乡里制度的萌芽了,如夏出现的“邑”、商代的“里正”、“族尹”等基层官员的设立、周代“六乡六遂”的行政划分。
这段时间便是乡里制度的起源,乡官制的出现。
《周记》对此曾载道,以五户人家为基本单位,在国都内,五家一比、五比一闾、四闾一族、五族一党、五党一州、五州一乡,且设比长、闾胥、族师、党正、州长、乡大夫等职;国都外,则是五家一邻、五邻一里、四里一酂、五酂一鄙、五鄙一县、五县一遂,设邻长、里宰、酂长、鄙师、县正、遂大夫等职。
这便是六乡六遂,乡里制度渐具雏形。
秦汉至隋唐前,大体便是沿着周制小改,逐渐完善乡里制度。
朝廷任命官员至郡县止,采用层级制的行政管理方法:皆县下设有乡、亭、里三级,汉设百户一里魁,十里一亭长,十亭有三老。
里下则设什伍组织,什为十家一什长,伍为五家一伍长,各司其职。
这些乡官直接从当地任命,官派民选,且有俸禄品秩。
其职责主治安司法,如捉拿犯人盗贼、调解诉讼等;及征税徭役、户籍管理、民众教化等诸多职能。
汉高祖刘邦曾是沛县“亭长”魏晋南北朝则主要沿袭汉制,其中北朝是邻、闾、党三长制,且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背井离乡,形成新的聚居地,成为了村落。
这是首次出现了“村”的概念,有别于“里”,甚至逐渐替代了“里”。
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一、传统文化对乡村社会秩序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乡村的精神支柱,它渗透在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乡村社会秩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乡村治理中,传统文化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一)道德规范乡村传统文化强调忠孝、善良、诚信等传统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规范在乡村社会中被广泛传承和遵守,为乡村社会秩序提供了坚实的道德支撑。
在乡村治理中,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影响着乡村民众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习俗传统乡村传统文化中的节日习俗、礼仪规范等,都在乡村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些习俗传统不仅丰富了乡村生活,更是在乡村治理中促进着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些乡村的节日活动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是促进了村民之间的交流和情感交流。
二、传统文化对乡村治理的推动作用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不仅对乡村社会秩序产生着影响,更在促进乡村治理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社会凝聚力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情怀、家风家训等,使乡村社会能够形成更加紧密的社会通联。
在乡村治理中,这种社会凝聚力的作用十分明显,能够动员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推动乡村治理的有效实施。
(二)社会稳定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义气等价值观念,对于乡村的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在乡村治理中,这些价值观念能够引导村民处理矛盾、化解纠纷,有利于维护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传统文化对乡村治理的挑战与机遇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现代化冲击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传播,一些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逐渐被冲击和挑战。
在乡村治理中,一些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和习俗传统面临着被现代价值观念取代的风险,这对于乡村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构成一定的挑战。
(二)文化传承困境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困境,一些传统的习俗节日、技艺技能等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失传。
在乡村治理中,传统文化传承困境对于乡村治理的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
乡土社会礼治秩序总结
乡土社会礼治秩序总结乡土社会礼治秩序是指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中,人们通过共同遵守的习俗、规范与道德规范来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
它是基于乡土文化、家族制度和社区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传统社会治理方式。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总结乡土社会礼治秩序。
首先,乡土社会礼治秩序在家族制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农村社会中,家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结合,是乡土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单元。
家族制度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组织形式,也是一种权力传承和资源调配的机制。
在家族制度中,作为家族成员必须遵守各种规范和道德准则,如尊老爱幼、孝顺父母、追求家族的荣誉等。
这些规范和准则使得家族成员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助、互敬和互信的关系,有助于维持家族内部的和谐关系和社会秩序。
其次,乡土社会礼治秩序在公共事务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传统农村社会中,由于缺乏现代法治体系,人们主要通过乡土社会的规约来解决各种纠纷和冲突。
乡土社会的规约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它源自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通过礼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乡土社会规约主要包括约定俗成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执行和监督机制以及村规民约的传承等。
通过这些规约,乡村社会能够维持公共秩序,解决各种社会纠纷,保障社会稳定。
最后,乡土社会礼治秩序在家风家教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风家教是家庭习俗、家庭文化和家庭认同的总称,它通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培养家庭成员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在乡土社会中,人们普遍注重家风家教的培养,尊重长辈、尽责育人、推崇德行等都是乡村家庭普遍遵守的家教准则。
这种家风家教的培养使乡村社会中的家庭关系更加稳定,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互助和支持也更为紧密,为社会秩序和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总之,乡土社会礼治秩序是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一种重要社会治理方式。
它通过家族制度、公共事务和家风家教等方面的规约与准则来维护社会秩序。
乡土社会礼治秩序的形成和传承不仅有助于乡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也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试析家庭、宗族与乡里制度:中国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1)
试析家庭、宗族与乡里制度:中国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1)论文关键词:宗族家庭乡里制度乡村治理论文摘要:我国古代由种植文明所形成的家庭宗族结构,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以孝为核心的宗法思想,经儒家的宣扬和主张,横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纵向延续几千年,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封建国家看到了乡村政治文化的这种特点,充分利用宗法意识与宗族结构,建构出官民共治的乡里制度,充分利用宗族巨大的内聚力,将国家权力渗透到乡村社会,从而达到对乡里社会和乡里百姓的严密控制,实现有效的乡村治理。
一、宗族家庭的源流与嬗变农耕生活产生家族制度在一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逐渐结束了被动的采集农业,开始发展原始的种植农业。
这种农耕的方式使得人们定居形成村落,而村落成为母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结构。
在母系氏族社会,女子采集果实,管理氏族内务,成为生产的主人。
随着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婚姻禁忌的增加,群婚制逐渐受到排斥,“对偶婚”不断增多并变成一夫一妻制,这标志着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
从此,家庭成了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单元。
同一祖先的家庭聚居在一起,成员依据辈分、资历和财产形成身份不一的社会结构,这样就形成了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特征的宗族。
为了实现对宗族内部事务的有效管理,一套具有严密等级的家长式的宗族制度,作为宗族内部的长者或精英在地缘上便成为了村庄最早的控制力量,由他们组成的治理集团是一种原始的自治组织。
家族制度孕育国家体制我国是在铁器还未使用,商品经济还未发展,氏族血缘关系还未瓦解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文明。
在父系氏族末期,随着黄河中下游一带众多部族的联合,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逐渐发展起来,我国也开始进入奴隶社会。
这一时期的家庭经济“像单个蜜蜂离不开蜂房~样”,长期不能离开“氏族或公社的脐带”,公社共同体的组织形式被保存了下来。
宗法制度是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为了保护其私有财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它产生于氏族社会末期,成熟于西周,由原始的“以父系家长制为核心”的血缘组织演变而来。
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的内涵及其功能
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的内涵及其功能中国古代历史上,家族和宗族制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传承。
宗族制度是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组织形式,成员间通过共同的祖先、宗法和家族地产等形式,相互联系并维系着整个群体的稳定。
本文将从宗族制度的内涵和其功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宗族制度的内涵宗族制度的内涵主要包括家族、宗族、宗法三个方面。
(一)家族家族即指同一血脉、同一祖先的人所组成的家庭团体。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家族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社会组织形式,普遍存在于各个阶层。
家族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其特点在于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血缘联系。
家族成员有着共同的文化传承和信仰,对于祖先的敬重和纪念,以及重视婚姻和血缘关系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观念和制度。
(二)宗族宗族是指产生了分支家族的原始家族,这些家族具有共同的祖先、家族规范和家族文化传承等特点。
宗族制度的产生与家族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从家族分化、发展演变而来的。
原始家族在长时间内经过了一系列分裂与融合的演化过程,逐渐形成了更加稳定的宗族组织,形成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的宗族团体。
(三)宗法宗法制度是指以血缘为基础的一种规范忠诚、责任以及荣耀的法规,它含有祖权思想、家风观念等内涵。
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制度,也是中国古代家族中的重要制度之一。
在宗法制度中,人们不仅要遵循血缘关系,更要遵守家族规范及家法。
宗法制度中的家法有着明确的规定,同样具有帮助人们进行家族管理、纪律约束以及传承家族文化等方面的功能。
二、宗族制度的功能宗族制度除了具有亲属关系的血脉互通、血缘上的相互联系,还有着其他具体的功能。
(一)家族管理和纪律约束宗族制度具有在家族范围内进行管理和纪律约束的功能,这种管理和约束以家族法规为基础,在家族内部执行,有效地维护了家族的权益和利益,有利于保持家族的稳定性,促进家族的发展。
(二)传承家族文化宗族制度对于有着深厚家族文化的家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概括中国封建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
概括中国封建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中国封建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是以家族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度、乡村自治制度以及宗族自治制度等三大特点。
首先,封建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之一是以家族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社会组织以家族为核心。
家族在封建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族内部有明确的等级结构,以家族的长辈为首,辖制下一代成员。
家族内部有着严格的权威关系,长辈对晚辈有绝对的权威和掌控权。
这种家族等级制度既形成了封建社会中的家族集权,也构建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基本框架。
其次,封建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之二是乡村自治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乡村是基层社会组织的重要单位。
乡村自治制度体现了一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
乡村中的居民按照阶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例如地主、富农、贫农等。
乡村居民通过所谓的“土官”、“村正”等地方官员来管理和调解纠纷。
乡村自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同时也为地主阶级提供了一种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第三,封建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之三是宗族自治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宗族制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
宗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了一个关系紧密的社会团体。
宗族内部有明确的族规族纪,规定了家族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宗族以族长为首,通过族规约束族员行为,同时也为族员提供了一种社会保障和互助机制。
宗族自治制度在封建社会中起到了一定的社会管理和自我调节的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封建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是以家族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度、乡村自治制度以及宗族自治制度。
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封建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但也因为权力集中和等级压制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稳定。
这其中的问题和矛盾最终促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变革和演进。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同步练(含答案)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选择题1.(2024·衡水质检)宋代户籍根据居民是否有不动产分为“主户”和“客户”,乡村客户“佃人之田,居人之地”。
客户在某地定居满一年,即可编入当地户籍之中,甚至可以“置田以为主户”。
由此可知宋代( )A.户籍管理制度懈怠B.允许产权自由流动C.社会成员身份固定D.客户对主户有依附性2.至正五年(1345年),休宁县尹唐棣赴任以后,了解到赋役不均问题在休宁县比较严重,引起社会舆论的不满,于是,他“乃听民自推择廉而干实者委之……戒以毋私、毋扰、毋欺”,让这些百姓代表修订赋役的账册,“民情大悦,歌咏载道”。
唐棣这一做法反映了( ) A.元代社会治理体系日趋完善B.官民之间的良性舆论互动C.基层民众注重自我管理监督D.民间社会舆论的主导作用3.(2024·福建长汀县一中月考)养济院是中国古代由官方倡导实行的一种恤养机构。
A.关注民生是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B.清代官员更注重前代民生事业的传承C.地方官员较之乡绅更热衷于慈善事业D.社会救济是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手段4.(2024·龙岩三模)王守仁巡抚赣南、汀、漳等地期间订立了著名的《南赣乡约》,延揽乡村精英担任约长、约正以负责教化管理乡民,并要求对违规逆约者“呈官究治”“请兵灭之”。
这些措施( )A.借助宗法纽带以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了政府对基层民众的教化C.推动基层自治与国家治理结合D.依靠乡民自治以规范社会秩序5.(2024·茂名模考)明清时期,乡绅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鸦片战争后,西方“自治”观念在中国开始流行,并与中国传统的乡绅治理联系在一起,异化为带有一定地方割据色彩的基层政治力量。
这表明中国( )A.传统基层治理体系逐渐解体B.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濒临崩溃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走向灭亡D.近代军阀割据现象开始出现6.(2024·安徽舒城中学调研)“案比”是指汉代的户口登记与核查,“案验以比之,犹今貌阅也”。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制度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制度一、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它是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宗族为组织的社会关系体系。
宗法制度对乡村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得家族成为了乡村社会中最基本的单位,并且使得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二、乡官制度乡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另一种制度,它是国家在乡村中设立的地方官员,负责管理乡村事务。
乡官制度的核心是乡官的任命和管理,以及乡民对乡官的服从。
在乡官的任命中,通常会考虑到地方利益和家族背景等因素,以确保乡民对乡官的信任和支持。
三、里甲制度里甲制度是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另一种制度,它是将乡村人口按照家族和地域划分为若干个里,每个里由甲长管理。
里甲制度的核心是甲长的任命和管理,以及里民对甲长的服从。
在甲长的任命中,通常会考虑到地方利益和家族背景等因素,以确保里民对甲长的信任和支持。
四、社稷制度社稷制度是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一种制度,它是将土地分成若干个社稷,每个社稷由社稷主管理。
社稷制度的核心是社稷主的任命和管理,以及社稷民对社稷主的服从。
在社稷主的任命中,通常会考虑到地方利益和家族背景等因素,以确保社稷民对社稷主的信任和支持。
五、保甲制度保甲制度是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一种制度,它是将乡村人口按照地域和家族关系划分为若干个保,每个保由甲长管理。
保甲制度的核心是甲长的任命和管理,以及保民对甲长的服从。
在甲长的任命中,通常会考虑到地方利益和家族背景等因素,以确保保民对甲长的信任和支持。
六、乡约制度乡约制度是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一种制度,它是乡村社会自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
乡约制度的核心是约长和约民的职责和权利,以及约民对约长的服从。
在乡约的制定和执行中,通常会考虑到地方利益和家族背景等因素,以确保约民对约长的信任和支持。
七、土地制度土地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它规定了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流转等权利。
在乡村治理中,土地制度的实施对于农村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乡村宗族制度
乡村宗族制度
中国传统的乡村宗法社会,是靠一套完备的封建宗族制度来维持的。
. 这套宗族制度以敬宗收族、宗族团聚、族人互助为特征。
. 宗族是以血缘关系形成的基层社会组织。
. 南北朝时的宗族,已有严密的组织和家法,以约束族人行为,增进族人团聚,旨在互助与惩戒。
. 中国社会历经外族入侵与统治而没有解体,宗族制度的维系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 长期的动乱不仅没有瓦解中国乡村社会,反而强化了作为社会基层组织的宗族制度。
. 到南宋时,朱熹在《朱子家礼》卷一《通礼》中规定了一套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法、族法为规范,包括族田,祠堂、祭祀、家礼、族长等要素在内的具体方案,使封建宗族制度日趋完善。
. 到明清时期,宗族作为中国乡村社会较为普遍的社会组织,普遍建立并完善起来。
概括中国封建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
概括中国封建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中国封建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家族和社区治理。
中国封建社会基层治理的核心是家族和社区组织。
家族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基础单位。
家族内部通过家长制度进行治理,家长在家族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和决策权。
社区治理则是基于家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大规模的组织形式,社区内的居民通过社区长老会等形式共同管理和决策。
二、宗法制度的运行。
宗法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殊的法律制度,它建立了家族和社会之间基于血缘关系的权威关系体系。
宗法制度按照血统追溯的原则进行,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分配与其家族的地位和声望直接相关。
宗法制度对于家族内部的纪律和秩序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也限制了个体的发展和自由。
三、等级制度的存在。
封建社会基层治理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力从属于其家族的地位和声望。
在家族内和社区中,长幼尊卑、上下级别都有明确的规定。
这种等级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限制了个体的自由发展和流动。
四、礼教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基层治理中,礼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
人们通过遵守礼教促使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维持,礼仪和道德价值观的约束对于个体的行为和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文化价值观念也对基层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以及其他文化传统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这些观念和方式也影响着基层治理的运行。
总结起来,中国封建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是家族和社区治理为核心,宗法制度的运行、等级制度的存在,礼教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这些特点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基层治理的基本框架,对于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这种基层治理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限制了个体的自由发展和流动,以及固化的社会等级制度等,这些问题最终也促使了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中国古代乡里制度
中国古代乡里制度“乡”本义指方向,在先秦文献中常被引申为表示某个方向的地域。
“里”是人类的聚居地,是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方便而形成的社会共同体。
乡、里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基层社会组织,是国家加强地方控制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先秦时期,原始村落是“里”的初期阶段。
它是随着人类的进化,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及改造而逐渐形成的。
这时的村落是人们生活、生产的中心,只具有经济性质,不具备政治功能。
夏商时期,随着国家的出现,原始村落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行政性质的社会共同体一邑或邑聚。
这时的邑或邑聚则具备了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意义。
邑聚作为居民的聚居点,大小不一,有大邑聚和小邑聚之分。
西周时期,小邑聚逐渐。
“里”是西周农民的聚居单位,是附着于土地的种农村社会组织。
因每“里”都设有社,故“里”作为一个地方区划也叫“里社”或“书社”周代宗族里社的政治、经济功能较之夏商邑聚得到初步的发展,随着国家机器的强化,其基层行政组织的性质日益明显。
春秋时期,各国在自己的辖区内都建立了地域性的行政系统,并都把乡、里作为国家政权的基层组织。
这个时期,由于中央集权的确立和郡县制的实行,国家通过行政管理、连坐制度、宗教控制、人口控制加强了对乡、里的统治。
战国时期,乡、里作为地方基层组织的职能已经基本形成,具有了组织生产、征派徭役、维持治安、乡里选举、防灾防疫、婚丧祭祖等一系列社会职能。
秦汉时期,乡、里的政治意义逐渐加大,在国家政权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乡、里管理体制由乡、里自治体制、治安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构成。
这三者相辅相成,有效的构筑了国家在乡、里统治的基础。
乡里组织以五家为伍,家为什,百家为里,里一亭,亭一乡,乡则以人口的增减而变更。
乡官主要有三老、啬夫、游徼、乡佐;里吏主要有里正、父老、什长、杜宰、里监门等。
乡里治安由亭长、游徼负责,其治安职责有三:一是追捕盗贼,维护治安;是协助都试;三是调解诉讼。
亭作为一个地方行政机构,除亭长外,还有亭侯、亭佐、亭父、求盗等。
宗族在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宗族在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宗族在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社会中,宗族是一个由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团体。
它是人们血脉相连的亲戚关系的集合体,具有强烈的亲情感和归属感。
宗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以血缘为基础的,而且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因此,宗族成员之间有着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传统,这种传统可以在许多方面体现出来。
在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宗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宗族是一个可以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社会组织。
它具有一定的自治能力,可以通过内部的规则和制度来维护组织的稳定和秩序。
其次,宗族是一个可以提供社会服务的组织。
它可以为成员提供经济、文化和精神上的支持,帮助成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宗族可以作为一个社会凝聚力量的来源。
它可以通过组织成员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增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第四,宗族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内部的规则和制度来规范成员的行为,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总之,宗族在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可以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是一个社会凝聚力量的来源,同时也可以帮助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家庭、宗族与乡里制度:中国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一)
论文关键词:宗族家庭乡里制度乡村治理
论文摘要:我国古代由种植文明所形成的家庭宗族结构,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以孝为核心的宗法思想,经儒家的宣扬和主张,横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纵向延续几千年,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封建国家看到了乡村政治文化的这种特点,充分利用宗法意识与宗族结构,建构出官民共治的乡里制度,充分利用宗族巨大的内聚力,将国家权力渗透到乡村社会,从而达到对乡里社会和乡里百姓的严密控制,实现有效的乡村治理。
一、宗族家庭的源流与嬗变
(一)农耕生活产生家族制度
在一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逐渐结束了被动的采集农业,开始发展原始的种植农业。
这种农耕的方式使得人们定居形成村落,而村落成为母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结构。
在母系氏族社会,女子采集果实,管理氏族内务,成为生产的主人。
随着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婚姻禁忌的增加,群婚制逐渐受到排斥,“对偶婚”不断增多并变成一夫一妻制,这标志着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
从此,家庭成了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单元。
同一祖先的家庭聚居在一起,成员依据辈分、资历和财产形成身份不一的社会结构,这样就形成了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特征的宗族。
为了实现对宗族内部事务的有效管理,一套具有严密等级的家长式的宗族制度,作为宗族内部的长者或精英在地缘上便成为了村庄最早的控制力量,由他们组成的治理集团是一种原始的自治组织。
(二)家族制度孕育国家体制
我国是在铁器还未使用,商品经济还未发展,氏族血缘关系还未瓦解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文明。
在父系氏族末期,随着黄河中下游一带众多部族的联合,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逐渐发展起来,我国也开始进入奴隶社会。
这一时期的家庭经济“像单个蜜蜂离不开蜂房~样”,长期不能离开“氏族或公社的脐带”,公社共同体的组织形式被保存了下来。
宗法制度是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为了保护其私有财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它产生于氏族社会末期,成熟于西周,由原始的“以父系家长制为核心”的血缘组织演变而来。
周天子利用公社形式,建立了以井田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以邑里村社为基层组织、以世袭分封为政治结构、以宗庙社稷为权力象征、大宗小宗分别继承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特权制度。
这种制度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和强迫性。
(三)制度的瓦解与意识的延续
从春秋初年开始,宗族组织和宗法制度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瓦解过程。
如宋代陈祥道说,周代宗族制度盛行,到商鞅变法,人们早已不知道敬宗收族了J。
直到战国中叶以后,经过各国的变法运动才彻底瓦解。
在宗法制度之下,周王室是天下同姓诸侯的大宗,周王是大宗的大宗子,诸侯对周王惟命是听,不敢有缺,但随着分封制的混乱和瓦解,周王已无力维持天下共主的地位,自然失去了大宗的大宗子地位,宗法制度消失殆尽。
而在周天子之下,大宗、小宗关系混乱颠倒,许多强大的异姓大夫起来控制国君,最后夺取国君的位子。
在孔子看来,这是礼崩乐坏的表现。
事实上,由于生产力的落后,生产方式依然没有改变,家庭之间的地缘关系在一定关系上还客观存在,因此敬宗收族、宗族团聚、族众互助的宗法意识不但没有随着宗法制度的瓦解而扫地以尽,而且“自殷周至民国,家族势力虽然时遭贬抑,但家族的观念意识和结构组织却绵延不绝地存续了三千余年”。
二、宗族家庭与乡里制度的亲和
(一)宗族家庭的作用与功能
与古希腊的海商文明不同,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种植文明,种植业的特点使得人口束缚于土地,罕有流动性,进而在中国农村形成了聚族而居的格局。
在这样的格局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以邻里为主的地缘,二是以宗族和家庭为主的血缘。
因此,以地域为基础的宗族在保持农村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一方面,从宗族的功能需要来说,大体可用“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来概括。
“守望相助”为的是应对社会风险古代的农村地区生态不稳定,耕作方式粗放,往往需要靠天、靠地吃饭,再加上纷争不断、战乱频仍,村庄安全成为很大的问题。
因此,村民聚居就容易形成规模巨大的村庄,以此来增强防御人祸的力量。
从“疾病相扶”来讲,传统小农经济的农户十分脆弱,非常需要得到超出家庭力量的扶持,而人们的祖先崇拜情结使得族人之间自然而然地在生产、生活上互相帮助,并且这种朴素的利他主义逐渐地成为宗族族约中普遍的规定。
在“守望相助、疾病相扶以外,以地缘为基础的宗族最为重要的功能是集中个体的力量,进行公用道路的修筑、水利设施的兴建、水井的穿凿,以及村落围墙的修建等,这些都是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品。
另一方面,从法律规范来讲,在中国传统社会,宗族组织制定有大量的族规家法。
这些族规家法以劝善惩恶、广教化而厚风俗为己任,以协调邻里关系、稳固乡村社会秩序为目的,由族人自行制定或自愿接受,共同遵守,并在执行上组织化、制度化。
这些族规家法不仅仅是民间的,而且获得了国家的默认甚至支持。
它们不仅是劝导性的,而且往往是惩罚性的,比如对于违反族规的人,可以责打、罚物,甚至逐黜族籍,即使将不法族人处死,国家也不会轻易干涉。
还有的族规规定族内发生纠纷必须通过宗族内部解决,不许向官府提起诉讼。
可见,族规家法是以义务为基础的规范,在国家一般不介入基层社会尤其是宗族内部事务时,可以有效约束族人内部的争斗及少数人的越轨,约束在公共物品生产过程中的偷懒行为,从而使宗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维持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秩序。
(二)国家治理面临两难抉择
村庄最早是家族的自然聚集,是原始公社转化而来的宗族组织,并随着宗族组织向国家转变而被纳入到国家管理之中。
在农业时代,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资源来自于土地,因此迫切需要对乡村社会实施有效的治理和控制。
然而,中国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却使国家面临治理的“两难抉择”。
国家首先碰到的一个难题就是治理成本的问题。
我国地缘辽阔,当国家的规模不断扩大时,国家与乡村的社会距离自然拉大。
同时,农耕生活天然的独立性,使得乡村成零散的点状分布,使中国的乡村彼此分离,相距遥远。
“虽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形成了“细胞化社会”或“网络化社会”。
如果国家权力渗透到广袤的乡村,将乡村纳入国家权力的控制范围,必然要设置庞大的官僚机构,而用较大成本换取的却是极低的运转效率。
再次,由于宗族是封闭的、排外的、有着自己特殊利益的组织,国家治理乡村必然要遭到家族势力的抵触和挑战。
宗族势力是村庄最早的控制力量,当国家权力下沉时,必然和家族势力产生治理冲突。
国家有限的控制力和以宗族为代表的乡村社会力量的不断抵制,使中国历代政权都难以把乡里社会纳入到国家治理的体系中来。
(三)成本思想催生乡里制度
为了节约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统治阶级只能采取官民共治的乡村治理模式。
一方面,国家政权充分利用宗族巨大的内聚力,依托乡村内生的民间权威,把宗族的首领培植成皇权的代理人,通过他们实现对乡村的控制,进而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目标。
这种治理模式使乡村社会成了国家权力与宗族权威的交汇地带,“王权”和“族权”在乡村既斗争又合流。
当两股力量比较协调时,乡村稳定,国家可以从乡村获得大量的资源;当两股力量发生冲突时,就可能出现乡民造**,进而导致王朝更迭。
三、乡里制度的特点与功能
(一)宗族势力强大
中国在进入文明社会时没有清算氏族制,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政权的强制力量,利用宗法血缘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将氏族制发展为宗法制,用宗法血缘的纽带将“家”和“国”联结了起来。
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路径,使中国人的家族概念很强。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家族兴旺曾一度
上升到伦理的高度,儒家思想中就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
在乡村,大的家族人多势众,具有较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而小的家族单门独户,常常没有什么地位。
家族势力在乡村的存在,调解了族人争端,维护了社会治安。
当外族入侵时,家族势力还能够保护乡土。
为了促进乡村的发展,家族势力还注重对家族成员进行教育,组织乡民建设公共福利事业。
面对强大的宗族势力,皇权统治没有动摇它的根基,而是将其作为专制统治的基础。
当然,随着王朝变迁、人El流动、异姓杂居等因素的影响,家族势力盛衰与社会的变迁交相关联。
乡里组织作为中国官僚行政机构的最底层,它与家族宗法有某些分离,其性质也有不同。
但是,由于乡里制度与宗族家庭关系最近也最为密切,也由于乡里制度与宗族家庭制度的相似性,所以乡里制度不仅不能完全割断与宗族家庭的脐带关联,而且其中还有着较强的宗族家庭意识。
宗族家庭虽然不属于官僚组织系统,但它有着与官僚机构相近的一套制度,加上它分布广阔、凝聚力大,其作用和影响不可低估。
可以说,宗族家庭式乡里社会是最大最稳固、也是最具生命力的团体与组织单位。
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乡里社会进行的任何运动都与宗族家庭势力有深刻的关联。
乡里制度是中国官僚制度在乡里社会的延伸,它对宗族家庭的影响也是中国官僚政治对宗族家庭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乡里制度的发展嬗变史也是一部宗族家庭对乡里制度的影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