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 幻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死。”曰:“未仁乎?”子曰:“ 桓公九合诸

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
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
侯,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
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
渎而莫之知也?”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
五伦
五伦: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 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 关系准则。
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 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 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 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 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 “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 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 佞?”
•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 焉而已矣.
• 原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乎?”孔 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 吾弗知也.”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三纲五常
冰经 涤涵小友
三纲五常出处
• 《春秋繁露》:推崇公羊学,发挥“春秋大一 统”之旨,阐述了以阴阳五行、黄老之学为 骨架,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
•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 智等伦理道德观念。
• 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 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 德规范。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 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 命,貞乎?」三問,孔子不對。孔子趨qu出以語子貢 曰:「鄉者,君問丘也,曰:『子從父命,孝乎?臣 從君命,貞乎?』三問而丘不對,賜以為何如?」子 貢曰:「子從父命,孝矣。臣從君命,貞矣,夫子有 奚對焉?」孔子曰:「小人哉!賜不識也!昔萬乘之 國,有爭臣四人,則封疆不削;千乘之國,有爭臣三 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爭臣二人,則宗廟不 毀。父有爭子,不行無禮;士有爭友,不為不義。故 子從父,奚子孝?臣從君,奚臣貞?審其所以從之之 謂孝、之謂貞也。」
• 四端犹如人有四体,身体中间为信,构成五 伦

• 生生不息 • 慈悲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
孟武伯问仁
• 《论语·公冶长篇》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 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 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 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
言之得无讱乎?’”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
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
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
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
舜有天下,选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
• 父子——亲——仁——木 夫妻——别——智——水 长幼——序——礼——火 朋友——信——信——土 君臣——义——义——金
三纲五常误解
• 三纲五常:也不外是以养生、护生、救生的 宗旨再加上大小先后的原则。
•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是依据 「尊贤、亲亲、报恩」之意而设立的
三纲五常误解
• 三纲是常道,但是得权变 • 武王伐纣 • 孔子为什么传孝经给曾子 • 郑成功为什么是国姓爷

•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 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 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 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
毁掉三纲五常的后果
案例分析:曾国藩
• 两次丁忧的变化 • 从最初的绑架道德到
顺受其正。
案例分析:吴虞
• 一介儒生救国无望到打倒孔 家店
• 从提倡女权到独爱三寸金莲 • 59岁为求子纳16岁小妾
案例分析:吴虞
• 他在日记中写道:“魔鬼一早下乡。心 术之坏如此,亦孔教之力也。”父子二人以 打官司来争夺家产,当吴虞胜诉后,他在日 记中发泄说:“大吉大利,老魔迁出,月给 二十元。”“余愤且悲,余祖宗何不幸而有 此子孙也!”吴虞父亲死后,他写信给住宿 学校的两个女儿,“告以老魔径赴阴司告状 去矣!”
孟子梁惠王下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 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 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 闻弑君也。”
论语颜渊: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 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天地人
• 天之五德:乾元亨利贞
• 地之五行:木火土金水
• 人之五常:仁义礼智信
天地人
元性者,无性之性,其体柔慈,发而为仁。 元情者,无情之情,其体刚烈,发而为义。
元神者,不神之神,其体圆通,发而为礼。 元精者,不精之精,其体纯粹,发而为智。 元气者,无气之气,其体纯一,发而为信。
四端
• 孟子的“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 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 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五常之道”实际上是“三纲”的具体化。
三纲
•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 国不正,民起攻之.
• 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 子不正,大义灭亲.
• 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 妻不贤,夫则休之. ——出自《封神演义》
五常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常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语出《尚 书·泰誓下》:“狎辱五常”。 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 友、弟恭、子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