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总纲领:三纲五常、四维八德
儒家的三纲四维五伦五常八德
儒家的三纲四维五伦五常八德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四维” 一日礼,二日义,三日廉,四日耻;管子日:“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五伦”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八德”孝者,敬顺长辈之心。
弟者,兄友弟恭之心。
忠者,赤诚尽己之心。
信者,敬慕不欺之心。
礼者,辞让节制之心。
义者,公道端正之心。
廉者,坚定高节之心。
耻者,惭愧忏悔之心关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思考摘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浩瀚渊博,但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仁”是儒家道德思想和道德学说中的核心概念。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表现出来,其基本思想是天下为公、为政以德、德教为先、修身为本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具有历史悠久、良莠杂陈等特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基本内容;基本思想;特点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7)03-0 006-05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我国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问题,其前提是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进行扬弃。
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凝聚一个民族的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在新世纪新阶段,理应充分发挥中国传统道德积极进步的作用。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之欧阳理创编
I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是指礼、义、廉、耻”“五伦”:即封建社会的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封建社会注重名分,每个人必须遵照自己在五伦中所处的地位,恪守伦理道德,克尽义务,做到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爱弟悌,朋谊友信。
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指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夫妇循礼、对朋友忠诚宽容、同道相谋(君仁臣忠)“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
“三达德”:“知、仁、勇”为三达德. 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后人综合先秦儒、法诸子的思想,提出“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仁就是宽厚,义就是正直,礼就是谦让,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诚实。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
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三纲、四维、五常、五伦、八德
中国传统文化:三纲、四维、五常、五伦、八德
道德,道,落实在生活就是德。
中国文化的总纲领:三纲、四维、五常、五伦、八德。
简单、扼要、好记,把中国传统文化全部概括了。
能够做到,做得很圆满,圣人;做得不圆满,贤人;能够做到,不离谱了,君子。
如孔子所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每一个朝代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
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取其精华,剔其糟粕。
传承好的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你知道多少?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你知道多少?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我国传统的道德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除了对妇女三从四德,还有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等规范,都是对道德发展的一个彰显。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
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
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五伦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五常仁仁,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义,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礼,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智,知道日常的东西。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信,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诲是要吃亏的。
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四维礼是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义是亲和温良,是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廉是清正廉,洁身自好,廉洁奉公,是官品、也是人品,是一个人的道德操守;耻就是面对不道德行为时的羞耻心,是做人的底线。
八德孝孝字半老半子,言亲已老半入土,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扶持。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第一篇: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I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是指礼、义、廉、耻”“五伦”:即封建社会的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封建社会注重名分,每个人必须遵照自己在五伦中所处的地位,恪守伦理道德,克尽义务,做到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爱弟悌,朋谊友信。
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指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夫妇循礼、对朋友忠诚宽容、同道相谋(君仁臣忠)“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
“三达德”:“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后人综合先秦儒、法诸子的思想,提出“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仁就是宽厚,义就是正直,礼就是谦让,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诚实。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
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指的是什么
古代的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
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政策,不论是当时还是现代,都不是被人们所尊重的政策,都存在着很多争议性。
那么关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具体是指什么呢?你对于这些是否都了解呢?带着疑问,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吧!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当今社会,道德缺失,也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才是教育子女、待人接物的正确法则。
三从四德是汉族古代习俗之一,“三从”与“四德”的合称。
“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三从四德”,是一种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是为适应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
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本质上,都是当时封建社会,所做反人性的政策。
这种政策,在现代得到了很好的改变。
三纲、五常、五伦、四维、八德分别指什么?
三纲、五常、五伦、四维、八德分别指什么?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它反映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伦还分别对应五常和五行
父子——亲——仁——木
夫妻——别——智——水
长幼——序——礼——火
朋友——信——信——土
君臣——义——义——金
四维:即礼、义、廉、耻。
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
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
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
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八德:中国封建社会表彰的八种德行,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忠是忠于事业,忠于职守,忠于民族,忠于国家。
孝是孝敬父母,孝敬老人。
仁是宽厚,具有仁爱之心,宽于待人,善于待人,不鸡肠小肚,不妒贤嫉能。
爱是在家敬兄爱弟;在事业中,尊重领导,体恤下属。
在社会敬信朋友,由近及远。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
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
和即和谐、协调。
古语云“万事和为贵”。
平即和平、太平,公平,均平。
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四维”:礼、义、廉、耻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孝、悌、忠、信、礼、义、廉、群(台湾和新加坡的标准)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德:忠孝节勇和
开展忠、孝、仁、义、礼、智、信、廉“八字道德”教育活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
所谓忠,就是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职守,忠诚、忠厚做人;所谓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入则孝,出则悌,百善孝为先;所谓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所谓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所谓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所谓智,就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服务社会;所谓信,就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所谓廉,就是知廉耻,讲廉洁。
世上哪见千年富,人间岂闻万年贫。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教学文案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是指礼、义、廉、耻”“五伦”:即封建社会的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封建社会注重名分,每个人必须遵照自己在五伦中所处的地位,恪守伦理道德,克尽义务,做到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爱弟悌,朋谊友信。
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指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夫妇循礼、对朋友忠诚宽容、同道相谋(君仁臣忠)“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
“三达德”:“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后人综合先秦儒、法诸子的思想,提出“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仁就是宽厚,义就是正直,礼就是谦让,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诚实。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
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中国文化的总纲领三纲五常四维八德
中国文化的总纲领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这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以家庭为中心构建了社会秩序。
君为臣纲强调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君主应该尽其职责,为臣民做出正确和善意的决策。
父为子纲强调了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应该保护和培养他们的子女,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夫为妻纲强调了夫妻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并鼓励他们共同合作、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这五个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对于塑造个人品德和行为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仁强调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心,将仁道放在人际关系的核心地位。
义关注道德正义和责任感,指导个体行为和社会互动。
礼强调了社会礼仪和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使社会秩序保持稳定。
智强调了智慧和知识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探索和追求真理。
信强调了诚实和守信的价值,强调人们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四维包括德、智、体、美。
这四个维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素,涵盖了人的品质和行为准则的不同方面。
德强调了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的培养,这是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和品行的基础。
智强调了知识和智慧的追求,认为通过学习和思考可以提升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
体强调了身体健康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认为健康的身体是快乐和成功的前提。
美强调了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认为美的体验和创造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情感满足。
八德指的是列德、忠德、孝德、悌德、礼德、廉德、义德、信德。
这八个德目标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和人生理想的具体体现。
列德强调了正直和公正的品质,是正确和名副其实的基础。
忠德强调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忠诚和责任感,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利益统一、孝德强调了对父母的尊重和孝顺,强调家庭中的道德和伦理。
悌德强调了对兄弟姐妹的关爱和互助,鼓励家庭团结和和睦。
礼德强调了社会礼仪和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使社会秩序保持稳定。
廉德强调了清廉正直和诚实守信,反对腐败和不诚信的行为。
义德强调了道德正义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公正和慈善行为。
中国文化的总纲领三纲五常四维八德
中国文化的总纲领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三纲五常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理念。
"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这就是说,在家庭和社会中,每个角色都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君主要有仁德、慈爱之心,做出明智正确的决策,以至于得到臣民的拥护和支持;父亲应该有慈爱之心,以关心和引导子女的成长;丈夫应该负责爱护妻子,照顾家庭。
而五常则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仁指的是人道主义,即对他人的同情和关怀;义指的是道义准则,即做正确的事;礼指的是社会礼仪和准则;智指的是智慧和智力;信指的是诚实和忠诚。
这些都是作为个人和社会中有道德水准的基本行为准则。
四维八德则是对社会行为和道德的更全面的描述。
"四维"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妻、朋友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不同关系中的不同责任和义务。
君臣关系要求君主有仁爱之心、明智执政,而臣民则要忠诚、服从;父母关系要求父母有爱心和保护能力,而子女要孝敬和尊重父母;夫妻关系要求丈夫应该以爱心对待妻子,妻子则应该忠诚和贤良;朋友之间要有真诚、友善和互相尊重。
"八德"则是指仁爱、义、礼、智、忠、信、敬和廉。
这些都是个人和社会中必须具备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三纲五常和四维八德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它们影响了中国人的思考方式、行为举止,塑造了中国人的品格和道德观念。
这些原则教导人们如何对待家庭、社会和亲朋好友,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定的道德水准。
它们强调了个人责任、义务、尊重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同时也倡导了公正、诚实和正义原则。
总之,三纲五常和四维八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它们构成了中国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对塑造中国社会和个人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原则和准则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文明和谐。
现代人所不知道的伦常观念
三纲、五常、五伦、四维、八德对现代人非常重要1.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它反映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2.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指的是五种人伦关系,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3.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仁,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知道日常的东西。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会是要吃亏的。
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4.四维,即礼、义、廉、耻。
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5.八德,中国封建社会表彰的八种德行,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孝,孝字半老半子,言亲已老半入土,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扶持。
所谓“百善孝为先”。
孝者百行之首,万善之源,乃为人该行该守之第一重大义务也。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
I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是指礼、义、廉、耻”“五伦”:即封建社会的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封建社会注重名分,每个人必须遵照自己在五伦中所处的地位,恪守伦理道德,克尽义务,做到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爱弟悌,朋谊友信。
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指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夫妇循礼、对朋友忠诚宽容、同道相谋(君仁臣忠)“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
“三达德”:“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后人综合先秦儒、法诸子的思想,提出“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仁就是宽厚,义就是正直,礼就是谦让,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诚实。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
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三纲五常的意思涨知识!三纲五常、四维八德怎么解释!
三纲五常的意思涨知识!三纲五常、四维八德怎么解释!【道德】道是指大自然的法则,也称天道,它是指宇宙运行的规律,万变不离其一,世界再怎么变化,天道的运行规律永远不会变。
德是指随顺自然的规则,人们按照这运行的规律去做,就能得道。
古人把德和得的意思一样理解。
如果硬要违背自然规律去做,那就会逆天而亡,必有灾殃。
人会欺负人,但天道决不会欺负任何人。
古人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
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五伦】1.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2.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3.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4.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5.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五常】仁仁,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义,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礼,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智,知道日常的东西。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信,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诲是要吃亏的。
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四维】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你知道多少?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你知道多少?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我国传统的道德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除了对妇女三从四德,还有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等规范,都是对道德发展的一个彰显。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
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
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五伦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品味国学经典,赏读智慧人生▼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关注▼五常仁仁,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义,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礼,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智,知道日常的东西。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信,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诲是要吃亏的。
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四维礼是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义是亲和温良,是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廉是清正廉,洁身自好,廉洁奉公,是官品、也是人品,是一个人的道德操守;耻就是面对不道德行为时的羞耻心,是做人的底线。
三纲、五常、五伦、四维、八德对现代人非常重要之欧阳学文创编
1.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它反映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2.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指的是五种人伦关系,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3.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仁,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知道日常的东西。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会是要吃亏的。
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4.四维,即礼、义、廉、耻。
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5.八德,中国封建社会表彰的八种德行,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孝,孝字半老半子,言亲已老半入土,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扶持。
所谓“百善孝为先”。
孝者百行之首,万善之源,乃为人该行该守之第一重大义务也。
为人不可无孝,无孝如树无根,如水无源。
三从四德、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指什么
三从四德、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指什么
羅生谈春秋
3月10日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我国传统的道德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除了对妇女三从四德,还有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等规范,都是对道德发展的一个彰显,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但是对于古代社会的道德,我们又了解多少呢?一起来涨涨姿势吧!
三从四德
1、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2、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这是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在古代男权对妇女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现代社会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公平的地方,更加提倡男女平等。
五伦
1、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
2、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3、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
4、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
5、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五常
1、仁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2、义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即是道义。
3、礼即敬人。
4、智知道日常的东西。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
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5、信相信别人、相信老师的话。
四维
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
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
廉清正廉明。
耻即羞耻。
八德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关于中国古代的道德,你还知道多少?。
【三纲五常】与【四维八德】
【三纲五常】与【四维八德】
三纲五常四维八德简述如下。
1、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脱胎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将人伦关系进行了明确的主次关系划分,臣子应该以君王为主,子女应该以父亲为主,妻子应该以丈夫为主。
这种道德观念很受封建王朝皇帝们的喜爱,对于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五常:仁、义、礼、智、信。
同样是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他在孟子五伦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了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对孟子五伦的具体化。
3、四维:礼义廉耻,被管仲称之为国之四维。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这是当年那个带领齐国走向辉煌的管仲所主张的观点,在管仲的心中,礼义廉耻直接与国家的兴亡挂钩,不在仅仅是个人的道德观念,而是上升到国家层面。
4、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八德是宋人在管仲的礼义廉耻的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
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家庭观念就极其重要,往往会形成几百人的超大家族群体,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家族内部的和谐,孝悌观念就被人们提出来了。
而有家毕然有国,因此宋人又提出忠信的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的总纲领:三纲五常、四维八德
中国文化的总纲领是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也就是俗称的封建礼教,它是封建社会一切规矩的总称。
一提起封建礼教,人人恨之入骨。
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夫为臣、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四维:即礼、义、廉、耻。
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五伦”: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五伦”为标志,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观。
父子有亲:是指父慈子孝,父母要懂得如何用慈爱、用智慧来教导他的下一代,而孩子也要知道常常关怀体贴父母的需要,来尽他的孝道。
这样,就能够让父子这一伦发展得非常和谐、非常圆满。
君臣有义:是指君仁臣忠。
君仁,是处处替下属着想,甚至于不是只有替下属着想,还要替他的家庭,替他的家人着想。
当一个领导人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仁厚之心,那下属一定会很感恩他,
一定会效忠他。
臣忠,这个忠是忠于领导人,忠于他的本分、他的职责,忠于他的团体,这叫臣忠。
君臣关系是道,仁与忠就是德。
夫妇有别:是指夫义妇顺。
即在家庭中承担的不同责任。
丈夫要扶持自己的妻子,扶持她教育好孩子。
夫更有本分孝顺父母扶持上一代。
还有责任要扶持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负责。
妻子则是“相夫教子”。
要对家庭负责,对先生负责,对下一代的教育负责。
主要责任就是把一个家庭治理好。
长幼有序:是指兄友弟恭。
即哥哥要时刻想着弟弟,对弟弟关怀备至;而弟弟从小到大有哥哥的照顾,这份恩情不能忘怀,要非常敬重哥哥。
手足规劝之道,即当兄弟有过失的时候,兄弟之间要懂得劝诫。
朋友有信:是指朋友之间交往要有信义,讲究信用。
若有过错,劝而改之,若有善事助而成之,不论贫富,一视同仁,以道德来往,自然朋友有信也。
这五伦关系是任何一个社会、国家、民族、时代的人都必须面对的最基本的伦理关系。
因此中国古人说,“人无伦外之人”,即不存在生活在伦理关系之外的人。
宋代伦理道德观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为标志。
因为中国在宋代以前,没有“亡国”意识,只要“家固”便可“国宁”,故有“以家为本”的伦理道德观。
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家”乃国之基,“家和万事兴”,因此“齐
家”,家庭与家族的凝聚也就日益重要。
多子女大家庭中的人伦关系,已经不仅需要纵向伦理的“孝”,更需要调整横向伦理的“悌”,有了纵向的“父慈子孝”,又有了横向的“兄友弟恭”,建构一个纵横交错的家庭伦理十字架,就有可能实现“家和万事兴”。
“家”是“国”的细胞,只要这个细胞健康而充满生机,整个社会、国家就有可能祥和稳定、发展繁荣,“家固而国宁”。
故宋代从“家”与“国”的辩证关系上,突出“孝悌”,并将其置于“忠信”的前面,是一种审时度势的创造。
这“八德”是宋代对中华道德的新建构,是对中华道德的新发展,它一直影响到明清,以致影响到朝鲜、韩国等东亚各国。
《新五代史杂传》曰“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
孝:就是孝顺。
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就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悌:就是悌敬。
悌敬兄长,这是作弟弟的本份,悌敬就是报答兄长的恩。
忠:就是尽忠。
尽忠国家,这是作为国民的责任,尽忠就是报答国家的恩。
信:就是信用。
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行必笃敬,不可失去信用。
礼:就是礼节。
遵守礼仪,见到人要有礼貌,以礼待人。
义:就是道义。
追求正义,见义勇为,重义轻利,扶危济困,不占便宜,不偏不倚,俯仰无愧。
廉:就是廉洁。
廉洁自律,以清廉为乐,洁身自爱,廉洁奉公。
耻:就是羞耻。
凡是不合道理的事情,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
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
道德二字,道德的基本内容就是这“五伦”“八德”,其根本点就是孝。
“五伦”与“八德”,是古圣先贤的教诲,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五伦”大道通过遵循“八德”规范来体现与落实,“八德”规范则依据“五伦”大道的本质要求所展开。
违背“五伦”、“八德”,就会受到惩罚,就不会有幸福的人生。
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离不开对“五伦”、“八德”的遵守与践行。
中国文化的总纲领,四科,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就这四科。
简单、扼要、好记,每个人都会记住,传十万年也不会传错,就因为它简单,太复杂会传错。
五常,这算是最多的,实际上一句四个字,四五,二十个字。
这二十个字可以背过来,从“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你看,二十个字,这是中国的大道,中国人讲道德,这是道。
道,落实在生活就是德,我们真正得受用了。
五常是德,“仁义礼智信”,五个字。
“礼义廉耻”,管子说的,春秋时候的人,比孔老夫子早。
四个字,礼义廉耻,这能错得了吗?从这再延伸出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
中国精华就这么多。
世世代代的教育教什么?就教这个。
父母、老师、长辈看著你把这四科落实。
你都能够做到,做得很圆满,圣人;做得不圆满,贤人;能够做到,不离谱了,君子。
中国教育是圣贤君子的教育,不是普通教育。
这个底蕴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