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图画类试题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1]

高考历史: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1]

高考历史图标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类型:一、地图类二、数据表格类(变式:曲线图、柱状图等)三、图画类(图:人物照片、实物图片、证件等画:漫画、海报、广告画等)一、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图表型历史选择题是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的题型之一。

它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学科能力。

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

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

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

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

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

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谈谈图表型选择题的解法。

1.历史照片,如文物、遗址图等都是纪实照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所造成的结果。

解答题时,要从图片(包括图片的标题、内容、出处)最大程度获取有效信息,将所得信息融入课本相关知识,并综合题干的要求分析判断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例1】下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①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②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③在当时的教学中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④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A.①②③④ B.①③C.①③④D.②③【解析】有人说标题是图表的“眼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片标题“国文教科书”及图片是文字“电话”可以作出判断,②④与材料无关,①③项正确,正确答案是C。

【例2】如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解析】图片中的文字是图片的点晴之笔,是准确理解图片的窗口的切入点,审题时一定要特别加以关注。

高考历史图画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高考历史图画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第五节图画类选择题解题方法一、题型特点1.从图画种类看,一般分三类:(1)图片类:包括历史文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

(2)漫画类:主要是反映时代牲的漫画或具有讽刺性意义的漫画。

(3)地图类: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线路图、经济分布图。

2.从试题考查看,有两个特点:(1)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为载体,综合考察判断图片,提取信息能力。

(2)题干中一般都有标示性词语,或者不明确带有限制词语等。

二、解题技巧1.“四审”:①审时间和空间。

②审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

③审关键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④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

2.对被选项要“三判”:①判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

②判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③判定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3.对图片和文字要“二补”:①是要以图补文; ②是要以文补图;4.对图片、漫画蕴含的信息要准确理解。

三、经典例题1.(2022·全国乙·1)图4据图4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2.(2022山东卷·11)图3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A.小麦、玉米 B.玉米、水稻 C.小麦、甘蔗 D.水稻、甘蔗3.(2022·湖南·16)大卫的《贺拉斯三兄弟的宣誓》(图1)是美术史上的杰作。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古罗马贺拉斯三兄弟在征战前向父亲壮别宣誓的情景。

该作品的风格属于图1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4.(2022·浙江·11)读图阅史。

下图所示系1909年上海社会之剪影。

结合所学,下列选项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①“坐电车三更笑语”,反映交通近代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②乘坐马车仍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③代步工具呈现出马车和电车并驾齐驱的发展趋势④新式交通工具取代传统交通工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2·浙江·20)1896年,卢米埃尔的电影作品《火车到站》(见下图)上映。

高中历史漫画类题目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漫画类题目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漫画类题目答题技巧高中历史漫画类题目可是很有趣的呢!做这类题呀,有不少小窍门。

一、观察漫画的整体画面漫画的每个元素都不是白给的哦。

就像看一幅画一样,要先把整个画面尽收眼底。

看看画面里都有哪些人物、场景或者物件。

比如说有一幅历史漫画里画着一群人围着一个大锅,锅里煮着各种条约之类的东西,周围的人表情各异,有愤怒的,有无奈的。

这时候你就要注意了,这些元素组合起来肯定是要传达某种历史事件或者现象。

而且画面的布局也很重要,谁在中心位置,谁在边缘,都可能暗示着不同的势力或者角色的重要性。

二、解读漫画中的文字漫画里的文字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这些文字可能是人物的对话,也可能是一些标语之类的。

它会直接点明漫画的主题或者作者想要表达的态度。

像有的漫画里写着“门户开放”几个字,那你就得马上联想到这是和美国的对外政策相关的内容。

而且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有时候也会有特殊的含义呢。

如果某个重要的词被特别放大或者用醒目的颜色标注,那肯定是重点中的重点。

三、分析人物形象和表情人物可是漫画的灵魂。

从人物的穿着打扮上可以推断出他们的身份,是哪个国家的代表啦,或者是哪个阶层的人物。

比如说戴着高帽子、穿着西装革履的可能就是西方列强的代表。

而人物的表情更是能传达很多信息。

一个愁眉苦脸的农民形象,可能就代表着这个时期农民受到了压迫或者面临困境。

要是看到人物在做某个动作,比如举着拳头,那很可能是在表示反抗或者斗争的情绪。

四、联系历史背景这一点超级重要。

每一幅历史漫画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如果是关于一战时期的漫画,你就得把当时的国际关系、各国的利益诉求、战争的起因等相关背景知识调动起来。

比如有漫画描绘了欧洲各国在战争前的军备竞赛,你要是不了解当时那种紧张的国际关系,就很难理解漫画的深层含义。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那个时代的人,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漫画出现。

五、判断漫画的寓意和主旨在对前面几个方面都有了很好的理解之后,就可以综合起来判断漫画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了。

高中历史图表题解题方法

高中历史图表题解题方法

··>?ghxyNONPQ◇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葛高亮历史图表题是高中历史试题中一种常见的题型,该类试题的材料由图片、表格等组成,旨在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对提取出来的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从表面看,图表题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具有信息量大、新颖等特征。

因此,学生应该掌握解答历史图表题的正确方法。

1.审清设问,明确题型特征历史图表题的材料由图片、表格等组成,整体结构形式相对简单。

历史图表可分为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统计图、历史表格等。

【例】下表为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29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答案:A解析:该题中的材料是历史表格。

由表格信息可知,1988年农业企业数量减少,而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商、饮、服务业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故选A项。

材料中无法体现城乡一体化情况,城乡一体化至今尚未实现,排除B项。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错误。

材料只涉及乡镇企业,无法体现工业结构的合理与否,排除D项。

2.学会比较,明确变化特征历史统计图一般能体现历史数据的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

结合历史统计图的变化特征来设题,能够考查学生从历史统计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因此,学生应学会如何判读历史统计图,学会分析历史数据的变化特征。

 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例】据右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0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历史图画题命题类型特点及应试策略

历史图画题命题类型特点及应试策略

历史图画题命题类型特点及应试策略图画由于其能以直观的形式隐藏较为丰富的内容,在近几年的各类考试的命题中颇受亲睐,并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形式。

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纵观近几年图画命题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单纯知识记忆型这种图画往往直接来自课本,所涉及的内容也是来自书本,单纯的考对书本的熟悉程度。

如:2005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选择题第12题“滇王金印”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它非常直观,所要问的问题也是教材上的结论。

这样的问题只要知识点记忆清楚,就很容易做出答案。

二、教材知识延伸型:这种命题的图片一部分来源于教材,也有一部分图片来源于其他资料,但和教材上的图片有神似之处,所以让学生感到并不陌生。

但所涉及的试题内容却都是对课本知识的间接考查。

有这样一道题设计就很巧妙:问:(1)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B图反映是哪一个时期的成就?你能归纳出这一时期建设成就的特点吗?A B C D这题就很典型,它就是利用图片来间接的考查学生是否清楚社会主义建立的标志,同时这几幅图片都有一定的迷惑性。

第二个问题的第二问就是对教材的延伸,因为教材并未直接阐述,就需要对图片提炼归纳。

三、史政热点结合型:以历史图片为载体,切入当前的热点问题。

它不但考查学生对当前社会所发生的重大问题的关注程度,也隐性的体现出历史学科“以史鉴今”的功能。

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可研究性和开放性。

如:勃兰特在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跪拜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问:(1)2005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也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试析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做出了怎样的贡献?(2)德国总理在被纳粹迫害的受难者的墓前跪下了,他因之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而日本靖国神社的招魂幡却高高飘扬。

同是法西斯国家,在二战后半个多世纪的今天,德国和日本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这道题是以当前敏感的中日关系为现实背景进行命题。

题目形式较为直观,但命题的含义却很深邃。

历史解题技巧之图片类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法

历史解题技巧之图片类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法
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
制的是
()
[解析]本题以图片与文字注释为依据考查我国土地 所有制的改变,解题时,要仔细审读图片,结合文字注 释,联系教材知识做答。A、D是农业经营方式管理方式 的变化,土地制度的改变;B项“大跃进”主要指工业上 的大炼钢铁;C项农民合作社是三大改造时国家对农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内容,改造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集 体所有制(公有制)的转变。
(2)历史图片类材料型选择题其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 基本模式:一是试题提供图片材料(宣传画、漫画、历史 照片、文物展示等)及其材料的出处、注释及提示语等, 二是提出“设问”,指出解题的方向和范围。这类试题 的基本特征是:试题新颖直观、生动活泼;强调对材料 的正确理解,要求考生弄清图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体现不同学科之间能力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
答案: B
2.从下面两幅图中,我们能得出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
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
A.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 B.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C.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我国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
解析:仔细观察图片,图片反映的是人们购买商品形式的 变化,这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故选C。 答案: C
图片材料型选择题将一定的信息隐含在图片里,借助图 片研究事物的特征、规律或联系等,解答好这类题,需要坚 持“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审,一是审图,要求弄清图片 有几个要素和几层含义;二是审注,注的内容对图起补充性 或解释性的作用,对理解图及组织答案有好处;三是审设问, 设问是图片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 答题方向。第二步:比,即对图片中的内容或横向或纵向比 较。第三步:联,即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注意图与图之间 的联系,注意图与教材相关知识的联系。

历史图表题的呈现方式及解题技巧

历史图表题的呈现方式及解题技巧

历史图表题的呈现方式及解题技巧历史图表题是近一两年在许多省份的中考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

它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其中历史图表试题一共分以下几种题型:历史“图”题一般有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历史文物并配有一定的文字和发问,进而展开探讨某一历史问题;历史“表”题一般有历史数据、历史成就,相同的史项等配有一定的文字和发问,也对某一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其次还有将二者综合在一起来考查某一问题的。

命题的模式多样化:有图表选择题,也有图表材料解析题和图表综合问答题。

下面就历史图表题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对明年参加中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选择型图表这类题的特点是给出了直观形象图表或示意图表或表格,要求根据图形或表格揭示回答有关问题。

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

解答此题的前提是把课本中与之相关的知识弄清楚,再审清题意,然后才能顺利答题。

例(2007年福建龙岩)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下面四幅美术作品中,由他创作的是()本题考查学生对识图能力,属于比较简单的题型。

解答此题需要同学们对题肢中出现的四副作品要熟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记忆的永恒》和D项《格尔尼卡》的作者是毕加索,B项《向日葵》的作者是梵高,所以正确答案为C。

二、材料型图表题这类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图表加以分析的能力,作答时应特别注意图表所提供的材料信息。

从数据变化中提炼观点,得出结论;从地图中识别有关人物及其相关的历史事件;从漫画上看出它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及其相关的历史事件等,然后再按要求回答问题。

例:(2007年山东淄博)北京(北平)在近代历史上历尽沧桑,饱经风霜,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屈辱历程,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抗争足迹。

请你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A所示的场景发生在哪一年?写出另外两次强攻占北京的侵华战争(2)图B 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3)图 C与哪次战役有关?参加这一战役的哪两支解放军部队?(3分)本题是一道图文并茂的图表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阅读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

中考历史图像型选择题解题秘笈

中考历史图像型选择题解题秘笈

中考历史图像型选择题解题秘笈一、题型解秘1.题型标志:题干中一般都有“据图可知”“反映出”“说明了”“佐证”“符合的是”等标志性词语,或者不明确带有限制词语等。

2.题型特征:⑴主要以人物像、文物图(主要有遗迹遗址遗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等实物图片、历史图片或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和雕塑等)、绘画(艺术画、海报、广告画等)等为载体。

⑵呈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以文补图型,即以图为主题情境,以文字来补充图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以图补文型,即以文字材料为主题情境,以图作为补充;图文互补型,文字和图片材料都是进行分析和判断的依据,并可相互参照和佐证。

⑶基本特征是:试题新颖直观、生动活泼;强调对材料的正确理解,要求考生弄清图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不同学科之间能力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

⑷考查学生对历史图像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像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历史阐释能力。

二、解题秘笈历史图像型选择题解题秘笈“四心”:⑴瞬心审题干。

快速扫一眼,初步明确题干考查的角度,以确定解题方向。

⑵投心读图像。

论从图出,投心读图像做到“四审”:审图像所反映的时间、空间;审图像的文字说明;审图像的“重点部位”即关键信息;审多幅图像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等。

⑶放心搞迁移。

运用所学知识支撑和补充图像。

通过读图像所表现的内容,理清图像与教材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来判定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特点,准确推断出所反映的历史事物的实质、特征和内涵。

⑷坚心定选项:在前面三步的基础上,细心、用心查题肢,做到“三思”:思每个题肢是否符合图像反映的史实,排除与之相悖的选项;思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与题干要求不符的选项;思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

也就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如排错法,排异法,排浊法等,此处就不赘述了。

三、考题精选例1(2017年福建卷)如图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有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享人:魏子元
图画类试题的特点
解题思路与例题精讲
方法总结
目录
(2017·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34)
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

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2016·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25)图 4 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016·新课标全国III卷文综·30)图 4 是 1932 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2015·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32)图 6 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
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2014·全国新课标卷II文综·35)图 6 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2014·全国新课标卷II文综·35)图 6 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为
载体,综合考察判读图片、提取信息
能力。

包括人物图、文物图、艺术图、
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照片、
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

题干中一般有“据图可知”“反
映出”“说明了”“佐证”“符
合的是”等标志性词语,或者不
明确带有限制词语等
试题特点
图画类试题如何做呢?
人物图类
文物图类
漫画图类 判定时间所属内容时代特征
漫画本质主题 喻意 图画型试题是以历史图画作为载体,具有试题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等特点。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画历史信息、判断分析 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判定人物所在的时代,并联系其主要事迹,明确此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解题思路
照片美术类 照片或绘画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解题方法
一审图片反映的时空信息二审图片反映历史实物的实质和特征
三审图片蕴含的关键信息四审多幅图片之间的联系与变化
一是判定各选项是否符合图
片所反映的史实
二是判定各选项是否符合题
干要求
三是判定各选项是否与题干
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四审图片三判选项
将图片信息转化为历史语言
例题精讲——历史人物类
(2015·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32)图 6 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
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答案解析
【考点】罗马法——司法公平原则
【解析】双眼蒙布所体现的是司法公正的原则。

法官审案主要依据法律判断,而非道德良知,故 A 项 错误;法官审案侧重听取证人证言,并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 B 项错误;正义女神双眼蒙布体现出, 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故 C 项正确;法 官审案遵从民众意愿,也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 D 项错误。

【答案】C
真题回放
(2016·
新课标全国I 卷文综·25)图 4 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例题精讲——文物图片类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答案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汉代庄园经济)
【解析】此图反映的是集体劳动的场景,而非个体农户分散的生产劳作状态,故 A 项错误;此图没有 反映出耕作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故 B 项错误; 汉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故 C 项错误;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 情形,故 D 项正确。

【答案】D
真题回放
(2017·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34)
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

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例题精讲——照片美术类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答案解析
【答案】D
【考点定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漫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材料和情景新颖,以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学生对苏联经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

本题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可以巧用排除法,如苏俄与苏联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可排除A;“并未停滞”的说法过于绝对,可排除C;“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可说明“实现工业化”的说法以偏概全,因为工业化实现毕竟还需要一个过程,可排除B,所以答案只能是D。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加强对图片等材料分
析能力的锻炼,要擅于运用排除法,切忌出现主观臆断的情况。

人物图类
文物图类
漫画图类 判定时间所属内容时代特征
漫画本质主题 喻意 图画型试题是以历史图画作为载体,具有试题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等特点。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画历史信息、判断分析 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判定人物所在的时代,并联系其主要事迹,明确此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方法总结
照片美术类 照片或绘画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解题方法
一审图片反映的时空信息二审图片反映历史实物的实质和特征
三审图片蕴含的关键信息四审多幅图片之间的联系与变化
一是判定各选项是否符合图
片所反映的史实
二是判定各选项是否符合题
干要求
三是判定各选项是否与题干
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四审图片三判选项
将图片信息转化为历史语言
谢 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