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背景下的专业史论课程教学改革——以“建筑设计原理”为例

合集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

“互联网+”背景下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

“互联网+”背景下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有了很大进展,其自身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互联网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传统的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应积极的渗入“互联网+”理念,确保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的稳定发展。

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互联网+”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基于“互联网+”;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引言随着我国推行“应用型本科教育”“创新实践型本科教育”等教育模式,以往的建筑材料教学方法和模式已无法适应现在的具体情况(包括教师和学生)。

因此,对于我国高等学校工程专业教育来说,大力推进符合学生、教师、社会时代特征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知识的高效传播带来了新机遇。

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互联网等当下盛行的信息化工具对建筑材料课程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1“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互联网+”的概念也逐渐被大家熟知。

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也快速的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一方面,“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

“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位老师、一块黑板、一间教室足以”的教学理念,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工具的应用,突破了学习时间、地点、老师的局限性,可以进行即时即刻的学习。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参与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模式,而要求学生与老师有更多的互动,无论线上线下,学生和老师都能够进行及时的交流,形成了一种师生平等、师生关系融洽的局面,让学生参与老师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最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回放式精准教学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主要授课知识几乎都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课件等工具进行展示,因此学生们可以在这些工具中进行学习的查漏补缺,可以及时回顾知识点,而且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中,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教学目标精准化”的要求,保证了互联网课堂教学的效果。

基于网络平台的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网络平台的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心得ART EDUCATION RESEARCH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涵盖了室内设计史、室内造型元素、界面设计、装修材料、室内物理环境、人类工效学、室内心理学、家具设计、施工工艺等内容,同时与建筑结构学、建筑施工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涵盖面广、综合性强,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

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讲述为主,教学生涩且抽象,并且与实际案例缺乏联系,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

一、固有的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知识点滞后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地教学,根据教材内容授课,教学过程过于平面化,缺乏新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室内装修行业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每2至3年,建筑装饰材料、施工工艺便会更新换代。

但部分教师教授的知识点较为滞后,难以及时更新,导致讲授了许多已被淘汰的施工材料、工艺。

2.缺乏与实际案例的联系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中,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与其他室内设计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教师往往先教授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导致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

设计专业课程的安排相对滞后,往往课程已经结束了,学生对于整个室内设计原理体系的知识建构仍然没有完成,难以在之后的设计课程中将理论用于实践。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知识点比较分散,教师往往注重讲解抽象的概念,缺乏系统性的梳理与指导,学生难以融会贯通。

二、基于网络平台的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1.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现代技术手段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改变了固有的教学模式,室内设计课程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依赖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

在以往的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效果图的制作一直是重点内容,师生使用CAD、3d Max、Photoshop等软件制作效果图,较为复杂,且十分耗时,难以介入室内设计原理课程。

现代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r——以《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为例

现代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r——以《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为例

现代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r——以《建
筑设计初步》课程为例

张玲
【期刊名称】《办公室业务》
【年(卷),期】2018(0)6
【摘 要】此次《建筑设计初步》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初步的建
筑概念和理论以及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提供循序渐进的设计思维体系和专业基本
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了解和掌握中小型建筑单体的设计和建筑总体布局的模式,
让学生毕业后从事园林景观设计时,能独立完成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为加强设计中
涉及的建筑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使设计更加合理,同时对于拓宽就业面以加强专业提
升空间提供坚实的基础.

【总页数】1页(P66)
【作 者】张玲
【作者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r ——以长江工程
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刘艳妮
2.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J], 李霞;李婧
3.项目化教学改革背景下课程优化设计\r——以室内设计初步课程为例 [J], 吴陆

4.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
业为例 [J], 朱雪
5.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水污染治理与资源化技术课程为例 [J], 翟建;姜春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互联网背景下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建筑史教学也需要改革。

传统的中外建筑史课程,针对建筑领域专业人士授课,对于一般大众并不友好。

同时,传统的建筑史教学方式也缺乏互动和实践,学生难以积极参与课堂和探索建筑史的乐趣和意义。

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改变传统的建筑史教学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建筑文化,成为建筑史教学改革的时代课题。

首先,建筑史教学需要多元化。

传统的建筑史教学属于专业化教学,注重专业术语和细节解析,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现在,建筑历史已经成为众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艺术史、文化史、城市规划、甚至环境科学等,因此,建筑史教学也需要打破传统的界限,为更多的专业和人群服务。

在多元化的教学中,建筑史课程可以利用历史、文化、艺术和物理等多种方法,以易懂、生动和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现建筑史的魅力和意义。

其次,建筑史教学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可以为建筑史教学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创造性。

通过建筑史的互动式线上课程、课堂直播、在线学习社区等方式,可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互联网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全球各地的建筑项目信息和实例,让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变成了探索丰富的建筑文化的旅程。

第三,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和经验也很重要。

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建筑史教学有很好的经验和积累。

比如,在欧洲,建筑师和建筑史学家在教学中更倾向于讲解建筑史的多样性、形态、区域性等,而不是纯粹的时间轴和名词解释。

再比如,在日本,建筑史教学一直注重常态化的实践。

学生们在大学期间有机会亲自体验和感受建筑文化,比如在古建筑修复项目或者举办当地文化艺术活动,来深入了解建筑文化的真正内涵。

这些经验和模式对于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帮助。

总之,建筑史教学需要面向更广泛的群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互联网平台,并可以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和经验,才能让中外建筑文化的魅力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he E-e r n n t la ni g Envr n e i o m nt
— —
A s t d fAr hi cu a sg i i e Ca e S y o c t t r lDe in Prncpls u e
F 尺“f
( co l fcvl n ier g C ag huIstt o ehlg , h n zo 102 Sh o iiE gnei , hn zo ntue f c ooy C a gh u2 30 ) o n i T
或填 鸭 教 学 , 集 轰 炸 , 密 令人 应 接 不 暇 。 实 际上 , 当前 的 网上 辅助课 程 已经普 及 , 动 互 教学 、 自主学 习 的观 点也 日益 深入 人心 。因此 , 本
师研究 教 学方 案 , 以期 获 得 良好 的教 学 效 果。 在 取 得 一 定 成 效 的 同 时 , 类 课 程 的 一 些 通 病 这
网络教 育 背 景下 的专 业 史 论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 —
以“ 建筑设 计原理 ” 为例
傅 睿
( 常州工 简要 分析 了高校 专 业 史论 课程 的教 学现 状 , 以“ 筑设 计 原理 ” 并 建 为例 , 学科 课 程模 块 从 体 系的建构 、 多媒 体课 件设 计 制作 的创 新 以及 网络 教 学 互动 的 实现 等 多方 面 来探 索 网络教 育 背景 下专 业 史论 课程 的教 学 改革 方法 。 关 键词 : 系统建 构 ; 课件 创 新 ; 学互动 教
0 引言
高 校 教育 中 , 各个 专 业 的史 论 课 程 往 往都 是
或 涵盖 整 个 专 业 理 论 体 系 , 及 到 的 教 学 内容 涉 很 多 , 有 限 的 课 时 里 要 全 部 讲 解 清 楚 总 是 力 在
有 不逮 , 或过 度 压 缩 , 囵 吞 枣 , 而 顾 此 失 彼 ; 囫 进
作者简介 : 傅睿 (9 8 17 一
Ab t a t Ba e n a r ug n l i e c i g sa u of si na so y a d Th o y Co r e sr c : s d o o h a ayssoft ta h n tt sofPr e so l Hit r n e r u s s, he t i a e ke h a e o c ie t r lDe i i cplst t dy t ewa ft a h n n o a o n t e E— h s p p rt st e c s fAr h t cu a sgn Prn i e o su yso c i g i n v t n i a h e i h l a nng e vio me tfo t s e t ft e c nsr ci n o o s — d e s se , r a o f mul me i— e r i n r n n r m he a p cs o h o tu to f c ure mo ul y tm c e t n o i i t d a c u e r r g mm ig & pr d c o a d r ai a o fo i e c n l a nng it r t n, t . o s wa e p o a n o u t n, n e l t n o nl i zi ne ta h g—e r i n e ai i o e c Ke r s: y tmai o tu to c u s wa e c e to ta h n la i n e ai n y wo d s se tc c nsr c n; o r e r r a n; c i g—e r ng i t rto i i e n
中图分 类号 : 6 2 G 4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 编号 :6 1 0 3 (0 1 0 0 8 一 5 17 — 4 6 2 1 ) 2— 0 1 O
Te c i g I n v to n Pr f s in lHit r & Th o y Co r e f a h n n o a in o o e so a so y e r u sso
各 自的专业基础课 、 主干课 , 在学 习过 程 中占有
举 足 轻 重 的作 用 , 学 生 初 窥 专 业 门径 、 构 专 是 建 业 基 础 知识 架 构 的 必 由之 路 。 因 此 , 直 以 来 , 一 各 院 系 对 于 该 类 课 程 都 非 常 重 视 , 排 骨 干 教 安
也 显 现 出 来 : 些 课 程 主 要 介 绍 专 业 的发 展 历 这 史 及 原 理技 术 , 往 贯 通 古 今 中 外 各 个 时期 , 往 又
收 稿 日期 :0 10 -5 2 1 —31
文将 以“ 建筑设计原理 ” 课程为例 , 探讨在 网络教 育 日益普 及 的背 景 下 , 何 通 过 教 学方 法 创 新 来 如 实现互动教学 , 提高专业史论课程 的教学质量 , 满 足大学生素质 教育的要求 。以下 主要从 系统建 构、 课件 创新 、 学互 动三个 层 面展开 : 教
第 2 卷第 2 4 期
2 1 年 4月 01
常 州 工 学 院 学 报
J ur a o n lofCha z o n t u e ofTe h ol y ng h u I s t t c n og i
VO . 4 No. 12 2 Ap . 01 r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