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自学)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掌握女性骨盆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

2.女性内生殖器的解剖。

熟悉

1.女性内生殖器官解剖及邻近器官的关系。

2.外生殖器的解剖。

3.骨盆底的组成。

了解

盆腔血管、淋巴及神经分布。

[重点]

1.女性骨盆的形态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

2.女性内、外生殖器官解剖及邻近器官的关系。

[难点]

盆腔血管,淋巴及神经的分布。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女性骨盆的各个组成部分。真、假骨盆的分界,各平面及径线,尤其是中骨盆平面与出口横径和后矢状径间的关系。

2.重点讲解:

骨盆与分娩相关的解剖特点。

3.一般讲解:

内生殖器的组成及与周围器官、组织间的关系。盆腔血流供应及回流,淋巴分布与流的临床意义。盆底各层次与结构,骨盆在分娩中的临床意义。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卵巢功能、卵泡的周期性发育过程及性激素的分泌。

2.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和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3.雌、孕激素对下丘脑、垂体间的正、负反馈的机理。

熟悉

下丘脑-垂体-卵巢的相互关系,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了解:

1.妇女一生中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2.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3.其他内分泌腺及前列腺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重点]

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周期性变化。

[难点]

下丘脑-垂体-卵巢的神经内分泌轴对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卵巢内卵泡的周期性发育过程,以及它所分泌的雌、孕和雄激素的生理作用和相互转化。

2.重点讲解

卵巢激素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及所引起的周期性变化。

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相互间的神经内分泌轴对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特别是雌、孕激素对下丘脑、垂体间的正、负反馈的机理。

3.一般讲解

妇女一生中各阶段的生理特点,重点介绍青春期与更年期生理变化。

第四章妊娠生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胎盘的形成及其功能。

2.妊娠期母体的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熟悉:

1.卵子受精、输送、发育、着床的过程。特别是受精与着床的必备条件。

2.羊水的形成、量、性状、交换、动态平衡及功能。

了解:

1.胎儿的形成及生长发育的特点。

2.胎膜的组成。脐带长度、组成及功能。

3.胎盘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

[重点]

卵子受精、输送、发育、着床的过程。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难点]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受精和受精卵的输送、着床过程与必备的条件。

2.重点讲解

胎盘组成,平滑绒毛膜、羊膜、脐带和羊水的形成,胎盘功能。

胎儿形成(三胚层)、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按胎龄换算身长、体重间的比例关系。

3.一般讲解

羊水的来源、交换、容量的动态平衡,成分与功能。

妊娠期生殖系统,特别是血液、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对母体的影响。

妊娠期母体其他各系统的生理特点。

第五章妊娠诊断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早、中及晚期妊娠诊断方法并阐明其原理。

2.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定义。

熟悉:

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关系及判定方法。

[重点]

早、中、晚期妊娠诊断方法

[难点]

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与分娩的关系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早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及原理,包括临床表现、妊娠试验、黄体酮试验、基础体温测定及超声检查及其应用。

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胎心音听诊等方法及其应用。

2.重点讲解

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种类及其判定.

第六章产前保健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产前检查的时间、内容和方法。

2.胎儿宫内情况及成熟度的检测方法,胎盘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3.产科检查的方法。

熟悉:

围产医学的重要意义和内容。

了解:

1.孕产期系统的保健管理。

2.孕期用药,妊娠期常见症状及处理。

[重点]

产科检查方法,包括腹部检查、骨盆测量(外测量和内测量)、阴道检查,肛诊。预产期的

[难点]

胎儿监护。绘制妊娠图。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产前检查的内容和方法,特别是预产期、腹部四步触诊法、骨盆内、外测量等。

2.重点讲解

围生期的概念。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测,胎盘功能检查以及胎儿成熟度检查,胎心监护和B 超生物物理评分检查。

第七章正常分娩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枕先露的分娩机转。

2.分娩的临床经过及三个产程的处理。

3.决定分娩的因素。

熟悉

1.先兆临产及临产的诊断。

2.新生儿评分标准。

了解:

1.分娩动因。

2.分娩镇痛。

3.了解肛肛查的方法。

[重点]

决定分娩四因素、枕先露的分娩机转、临床表现。

[难点]

枕先露的分娩机转。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分娩的先兆征象,临产的诊断及产程的分期。

三个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2.重点讲解

决定分娩的四因素,并说明其间的相互关系。

以枕先露为例的分娩机转,说明胎儿在通过产道时,为了适应产道的形状和大小所进行的连续动作。

第八章正常产褥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产褥期的定义,临床表现。

产褥期母体变化,特别是生殖系统,乳房等的生理变化。

了解:

产褥期的处理和保健。

[重点]

产褥期的临床表现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产褥期的定义。

产褥期母体变化(生殖系统的变化、乳房的变化、其它系统的变化)

产褥期的临床表现。产褥期处理及保健。

2.重点讲解

与国际接轨的新观点,普遍开展施行爱婴医院、母婴同室,提倡纯母乳喂养的优点,强调24小时母婴不分离,不定时,早吸吮,使85%六个月的婴儿争取纯母乳喂养。

第九章妊娠时限异常

第一节自然流产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流产的定义及流产各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2.流产的特殊类型(稽留流产、习惯性流产、流产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

熟悉:

流产的鉴别诊断。

了解:

流产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重点]

各种流产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难点]

稽留流产、习惯性流产、流产感染处理。

[教学时数] 1.5学时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

流产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详细讲解

流产的临床类型。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的临床特点,发展过程,及其处理原则。稽留流产、习惯性流产、流产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3.一般讲解

流产的定义。常见病因及病理变化。病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治疗探讨。

第二节早产

(自学)

第三节过期妊娠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过期妊娠的病理变化,诊断及辅助检查方法。

2.过期妊娠对胎儿的影响。

熟悉:

过期妊娠的病因。

了解:

过期妊娠的处理原则。

[教学时数] 0.5学时

[重点]

过期产的病理变化,诊断及辅助检查方法。处理原则。

[难点]

过期妊娠对母儿影响

[教学时数]0.5学时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

过期妊娠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详细讲解

过期妊娠的病理变化、诊断及处理原则。

3.一般讲解

病因。

第十章妊娠特有疾病

第一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及其处理。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熟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鉴别诊断。

了解: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

[重点]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难点]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机制。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措施。预防方面包括如何进行孕期的保健宣传与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制止其发展。

2.重点讲解

妊娠高血压疾病基本病理生理的变化和重要脏器的病理变化。根据其病理基础,重点讲解各类型和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及体征,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包括(眼底检查、心电图检查)等方法来确定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期原发性高血压及慢性肾炎等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并发症。解痉药物硫酸镁的应用,对重症病例的及时终止妊娠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3.一般讲解

治疗方面包括休息、饮食、药物的合理应用〈包括解痉、降压、镇静、利尿等〉。

子痫病例的具体治疗方法及预测方法。

第十一章异位妊娠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异位妊娠定义。

2.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各种辅助诊断方法,做到早期诊断。

3.治疗原则手术及非手术治疗。

熟悉:

1.输卵管妊娠的变化与结局。

2.鉴别诊断:输卵管妊娠与流产、急性输卵管炎、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

了解:

1.输卵管妊娠的病因和分类。

2.其他部位妊娠。

[重点]

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特点,辅助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

[难点]

异位妊娠的鉴别诊断。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输卵管妊娠的病因、病理变化与结局、子宫的变化。

一般介绍异位妊娠的定义、分类和好发部位。

2.重点讲解

讲授输卵管妊娠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其转归。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各种辅助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后穹隆穿刺、尿及血HCG测定、超声显象、诊断性刮宫等)。输卵管妊娠的治疗原则。

3.一般讲解

与流产、急性输卵管炎、急性阑尾炎、黄体破裂及卵巢囊肿蒂扭转的鉴别诊断。

卵巢妊娠、原发性腹腔妊娠及宫颈妊娠的诊断标准。

第十二章妊娠晚期出血

第一节胎盘早剥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2.胎盘早剥并发症及处理原则。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熟悉:

1.胎盘早剥的病理变化、终止妊娠指征。

2.胎盘早剥对母儿的危害性和及早处理的重要性。

了解:

胎盘早剥的定义、病因、类型及发病机理。

[重点]

胎盘早剥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

[难点]

胎盘早剥的鉴别诊断。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2.重点讲解

胎盘早剥的鉴别诊断的要点并与前置胎盘、子宫破裂相鉴别;胎盘早剥可能发生的并发症(DIC,急性肾衰,胎死宫内,子宫胎盘卒中)及处理原则;对母儿的影响等。

3.一般讲解

胎盘早剥的病因、发病机理、目前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节前置胎盘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前置胎盘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

2.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期待疗法、终止妊娠。

熟悉

并发症对母儿的危害性。

了解

前置胎盘的病因、预防。

[重点]

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

[难点]

前置胎盘的鉴别诊断和处理。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诊断及辅助诊断。

根据前置胎盘的分类,胎产次、妊娠周数、胎儿情况、出血量、是否临产等来决定(期待疗法或终止妊娠)。

2.重点讲解

前置胎盘的预防、包括预防非孕时宫腔内感染,宣传推广避孕及计划生育。

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终止妊娠的指征和方法,其并发症对母儿双方的影响。

及其临床表现。

3.一般讲解

前置胎盘的病因,

第十三章多胎妊娠与巨大胎儿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多胎妊娠与巨大儿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熟悉:

多胎妊娠与巨大胎儿的辅助检查

了解:

多胎妊娠与巨大胎儿的病因。

[教学时数]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

多胎妊娠与巨大儿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2.一般讲解

多胎妊娠与巨大胎儿的病因。

第十四章羊水量异常

(自学)

第十五章胎儿发育异常及死胎

(自学)

第十六章胎儿窘迫及胎膜早破

第一节胎儿窘迫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

2.急、慢性胎儿窘迫的紧急处理。

熟悉

胎儿窘迫的病因。

了解:

胎儿窘迫的概念、病理生理变化。

[重点]

急性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难点]

胎儿窘迫的病理生理变化。

[教学时数]0.5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急性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胎心率变化、羊水胎粪污染、胎动、酸中毒;慢性胎儿窘迫的表现

胎盘功能检查胎心监护生物物理评分B超监测胎动计数。

2.重点讲解

胎儿窘迫诊断及处理。

3.一般讲解

概念、原因、病理生理变化

目前研究的新进展,及时处理对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的意义。

第二节胎膜早破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胎膜早破定义

2.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诊断。

熟悉

胎膜早破的处理原则。

了解:

胎膜早破的病因。

[重点]

胎膜早破的定义、诊断。

[难点]

胎膜早破的鉴别诊断。

[教学时数]0.5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胎膜早破的诊断方法。不同孕期胎膜早破的防治,

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2.重点讲解

重点讲述足月前胎膜早破的治疗,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

3.一般讲解

概念、原因。

第十七章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对胎儿的影响、诊断及防治。

2.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熟悉:

1.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2.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处理。

了解:

妊娠合并糖尿病、甲亢、贫血、慢性肾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

[重点]

妊娠合并心脏病、肝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难点]

妊娠合并症的处理。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妊娠合并心脏病诊断、治疗原则。包括妊娠前的处理原则。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处理原则。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2.重点讲解

妊娠合并心脏病早期心衰的诊断和心功能分级对妊娠的影响,

重症肝炎二者的相互影响和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性。母婴传播途径。妊娠伴有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和产科处理。

3.一般讲解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二者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新进展

第十八章妊娠合并外科疾病

(自学)

第十九章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自学)

第二十章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

(自学)

第二十一章异常分娩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产力异常-子宫收缩乏力的病因、临床表现、对母儿的影响、产程中的处理。

2.产道异常-骨产道异常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意义。

3.胎儿异常-臀位、横位、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熟悉:

1.子宫收缩过强对母儿的影响、临床表现及处理。

2.异常分娩的处理原则。

了解:

1.软产道异常。

2.异常分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重点]

产力异常(协调性宫缩乏力),产道异常(骨产道异常),胎位异常(臀位、横位、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难点]

1.骨产道异常的诊断方法。

2.异常分娩的处理原则。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协调性宫缩乏力不协调性宫缩乏力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骨产道异常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

臀位、横位、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2.重点讲解

产力异常在异常分娩中的重要性、类型及特点及对母儿的影响,如何防治。

骨产道异常的检查方法,对母儿的影响。

臀位、横位、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对母儿的影响

3.一般讲解

产力异常概念及分类

产道异常的临床分类

第二十二章分娩期并发症

第一节产后出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产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

2. 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

熟悉:

产后出血的各种预防措施。

[重点]

主要原因及分类,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

[难点]

各种原因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出血的特点、诊断。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各种病因所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措施及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措施。(正确估计出血量,及时纠正血容量,有效止血措施)。

2.重点讲解

主要原因及分类,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的特点,对产妇的危害。

3.一般讲解

讲解加强孕期保健、孕产期管理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意义。包括产前预测,产前、产时预防措施的新进展、方法。

第三节子宫破裂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子宫破裂的病因。

2.先兆子宫破裂、子宫破裂的主要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原则。

熟悉:

子宫破裂的分类和预防方法。

了解:

鉴别诊断。

[重点]

子宫破裂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难点]

鉴别诊断。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子宫破裂病因,子宫先兆破裂,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及对母儿的影响及其诊断。

2.重点讲解

子宫破裂的诊断、处理以及防治措施。加强产前检查,产前监护、正确的处理产程,预防子宫破裂和及早的发现子宫破裂的先兆,及时处理。

3.一般讲解

4.子宫破裂的定义、分类。

第二十三章异常产褥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产褥感染和产褥病率的概念、临床表现,产褥感染的处理原则。

2.熟悉产褥感染的病因和预防。

3.了解产褥感染、产褥病率的不同含义。

[重点]

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难点]

产褥感染的病理变化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产褥感染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

2.重点讲解

产褥感染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产褥感染的细菌学特性和抗生素应用原则

3.一般讲解

病因及预防。

第二十四章妇科病史及检查

[教学目标与要求]

熟悉:

妇科病史、妇科检查方法、特殊检查、病史小结、临床常见症状及体征的鉴别要点。

了解:

妇科病史的采集及内容。

[重点]

妇科病历书写特点、妇科临床检查的方法要点及注意事项。

[难点]

妇科病历书写、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妇科病史采集,病史的内容。病历书写特点、妇科常见症状与体征的具体临床表现、其所提示的临床意义及其鉴别诊断要点。

2.重点讲解

妇科临床检查的方法要点及注意事项,特别是盆腔检查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包括关心

和尊重病人隐私权等)。

3.一般讲解妇科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十五章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自学)

第二十六章外阴及阴道炎症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滴虫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萎缩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致病菌、传染方式、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防治。

熟悉:

1.外阴炎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2.各类阴道炎的预防。

了解:

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囊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重点]

外阴及阴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难点]

各种外阴及阴道炎症的鉴别诊断。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生物学特性症状、体征,诊断方法及治疗。

2.重点讲解

细菌性阴道病的症状、体征、诊断。

萎缩性阴道炎的鉴别诊断。

3.一般讲解

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机能,生殖系统炎症的致病菌、传播途径。萎缩性阴道炎的病因与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关系。

第二十七章宫颈炎症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慢性宫颈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认识积极预防及彻底治疗的重要性。

2.宫颈糜烂的诊断(分度)及治疗原则。

熟悉:

急性宫颈炎的诊治。

了解:

急性宫颈炎的病因及病原体。

[重点]

慢性宫颈炎的病理变化、诊断及治疗原则。

[难点]

慢性宫颈炎的鉴别诊断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宫颈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特点、宫颈糜烂的分型及分度。

第二十八章盆腔炎性疾病及生殖器结核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盆腔炎的定义、病原体及致病特点、感染途径。

2.急性盆腔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预防及治疗。

熟悉:

1.慢性盆腔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

2.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肿块者必要时手术。

3.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

了解:

生殖器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辅助诊断方法,鉴别诊断。

[重点]

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难点]

盆腔炎的鉴别诊断。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急性盆腔炎的高危因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治疗及预防。

2.重点讲解

慢性盆腔炎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综合治疗方法。

3.一般讲解

女性生殖器结核的传播途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确诊方法)、与卵巢癌鉴别。

第二十九章外阴肿瘤

(自学)

第三十章宫颈肿瘤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学分级、诊断及治疗原则。

2.宫颈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的辅助方法。

熟悉:

宫颈癌的转移途径、预防。

了解

宫颈癌的病因、病理、临床分期。

[重点]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学诊断及分级、诊断及治疗。宫颈癌的转移途径,早期诊断方法,手术-病理及治疗原则。

[难点]

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和手术-病理分期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子宫颈癌的组织发生和发展。

2.重点讲解

子宫颈癌的病理变化、转移途径、临床分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3.一般讲解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预后、预防及随访普查。

宫颈癌合并妊娠相互影响及处理原则。

第三十一章子宫肿瘤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子宫肌瘤的分类、肌瘤变性。

2.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3.子宫肌瘤的治疗。

熟悉:

1.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2.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转移途径。

了解:

1.子宫肌瘤的病因。

2.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相互影响。

3.子宫内膜癌的病理、随访及预防。

[重点]

子宫肌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难点]

子宫肌瘤的病理、变性、鉴别诊断。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子宫肌瘤的病理变化和分类。各种类型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方法。

2.重点讲解

子宫肌瘤的手术和非手术的治疗原则。子宫内膜癌辅助检查方法,特别是分段诊刮的重要性。

3.一般讲解

子宫肌瘤与妊娠的相互关系,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第三十二章卵巢肿瘤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

2.卵巢肿瘤的治疗原则。

熟悉:

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转移途径。

了解:

1.卵巢肿瘤的病因、组织学分类、病理特点。

2.卵巢肿瘤的预后、随访与监测。

3.组织学分级。

[重点]

常见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常见的并发症和诊断。恶性肿瘤的分期和处理原则

[难点]

卵巢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恶性肿瘤的分期和处理原则,化疗方案和药物常见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及治疗原则。

2.重点讲解

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诊断、辅助诊断方法的临床意义。

卵巢肿瘤并发症诊断与处理原则。

3.一般讲解

卵巢肿瘤的发病情况及高危因素、组织学分类、常见卵巢肿瘤的病理学特点及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期及转移方式特点。

第三十三章输卵管肿瘤

(自学)

第三十四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葡萄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

2.侵蚀性葡萄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随访。

3.绒毛膜癌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

1.葡萄胎的病因、分类及发病率。

2.葡萄胎的病理特点。

3.侵蚀性葡萄胎的病理特征。

4.绒毛膜癌的病理。

了解:

1.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范畴。

2.葡萄糖的相关因素、自然转归。

[重点]

葡萄胎的诊断、处理。绒毛膜癌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滋养细胞疾病的随访。[难点]

三种滋养细胞疾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和随访。绒癌的分期。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葡萄胎的主要症状及体征,诊断、处理和定期随访。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主要鉴别点。

2.重点讲解

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鉴别诊断、治疗(重点介绍化疗有关事宜)。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随访时间、随访内容。

3.一般讲解

滋养细胞疾病和滋养细胞肿瘤的定义、病理。

葡萄胎的分类、相关因素及病理特征。

第三十五章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

第一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2.功能性子宫失调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措施。

熟悉:

功血的临床类型,病因、病理变化的特征。

了解:

1.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

2.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病理改变。

3.排卵性月经失调(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发病机制、病理特点。

[重点]

各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病因及诊断。

[难点]

功血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鉴别诊断、激素治疗原则。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功血的概念、分类和发病因素. 无排卵功血的临床特点、诊断、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

功血的治疗,尤其要掌握内分泌治疗的原则和具体用法。

2.重点讲解

无排卵型功血的病理生理、出血机理及临床表现的持点。

3.一般讲解

无排卵功血的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

第二节闭经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闭经的概念、常用的原因诊断方法。

熟悉:

不同原因闭经的处理原则。

了解:

闭经病因分类及发病机理。

[重点]

闭经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难点]

闭经病因、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一般讲解

闭经的定义、分类和病因学。

2.重点讲解

闭经的诊断程序,诊断方法包括卵巢功能检查、下丘脑垂体功能检查(垂体兴奋试验)、子宫内膜检查及内分泌功能的药物反应性试验等意义。闭经的治疗原则,按不同病因制订治疗方案。

3.一般降解

妇产科学重点

妇产科学思考题(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2.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3.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 4.稽留流产: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于宫腔内仍未自然排出者。 5.异位妊娠:(宫外孕)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 6.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征。 7.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子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8.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未娩出前,部分或完全从子宫壁剥离。 @ 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妊娠20周以后,孕妇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围生期:指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产前1周。 10.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 11.病理性缩复环:在先兆子宫破裂时,因胎先露部下降受阻,子宫收缩过强,子宫体部肌肉增厚变短,子宫下段肌肉变薄拉长,在两者之间形成环形凹陷。12.宫颈糜烂:宫颈阴道部颗粒状红色区,炎症刺激时,正常的柱状上皮代替了正常的鳞状上皮。 [ 13.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14.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囊肿大小不一,直径多在5cm左右,大至10~20cm,

内含暗褐色,似巧克力样糊状陈旧血性液体。 15.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出现和生长在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腺肌病 16.原发性闭经:年满16岁妇女仍无月经来潮者。 17.继发性闭经:指以往曾建立正常月经,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 { 18.原发性不孕:婚后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 19.继发性不孕: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2年不孕者。 20.人工流产:是指因意外妊娠、疾病等原因而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方法。 二、思考题 1、女性骨盆的特点及标志与临床意义 — 特点: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骨盆侧壁直,坐骨棘不突出,耻骨弓较宽,坐骨棘间径》10cm。 标志与临床意义: ①骶岬:骶骨的上缘向前突起,是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及产科骨盆内测量对角径的重要标志; ②坐骨棘:两侧坐骨结节后上方,各有一尖形突起,是分娩过程中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 ③耻骨弓:两耻骨降支的前部相连构成,应》90o 2、< 3、子宫有哪些韧带 ①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前倾位置的作用 ②阔韧带 ③主韧带:固定子宫颈的位置、防止子宫下垂的主要结构 ④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4、| 5、性激素的功能及临床应用

妇产科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考试大纲 (适用于临床医学-7年制本硕班用) I 前言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妇产科学课程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同时指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Ⅱ考试内容 生殖生理 一、核心内容:卵泡的发育过程和性激素的分泌,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重点内容: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萎缩的过程以及它所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的生理作用与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妊娠生理 一、核心内容:胎盘的形成及胎盘的功能,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心血 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二、重点内容:受精、受精卵的发育和着床条件、过程;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的 形成,胎盘的功能;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循环、泌尿系统的变化;妊娠诊断。 孕期监护与保健 一、核心内容:围生医学的概念,胎儿宫内监护及胎儿宫内诊断方法。 二、重点内容:围生医学的概念,胎儿宫内监护及胎儿宫内诊断:胎儿宫内监护、胎盘功能检查、胎儿宫内诊断。 流产 一、核心内容:流产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流产的几种特殊情况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二、重点内容:流产的病因;流产各不同阶段的临床类型及处理;习惯性、感染性及稽留流产等特殊类型流产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流产的概念、诊断及鉴别诊断。 异位妊娠 一、核心内容:异位妊娠的定义和分类;输卵管妊娠的病因、临床特点、辅助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 二、重点内容:异位妊娠的定义、分类及高危因素;异位妊娠病因;输卵管妊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后穹窿穿刺的价值;输卵管妊娠的治疗原则。异位妊娠的病理、鉴别诊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一、女性外生殖器 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处女膜) 二、女性内生殖器 1.阴道 ●阴道复层扁平上皮,:没有腺体,受雌、孕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形成血肿。 ●阴道后穹窿深12cm,顶端与子宫直肠陷窝相邻(腹腔最低点),可用于诊断穿刺(宫外孕)或引流。 ●自洁作用:月经前半期,鳞状上皮,受雌激素影响,增生,在生理正常菌阴道杆菌作用下分解糖原,乳酸增加, PH↓抑制致病菌. 月经后半期,孕激素↑,鳞状上皮脱落,PH↑, 自洁作用下降, 月经后易感染, 平时不要频繁清洗阴道。 2.子宫 ●子宫峡部(isthmus uteri):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1cm,其下端与子宫颈内口相连,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可长达7—lOcm。 ●子宫内膜: 基底层:内1/3,贴近子宫肌层,不受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变化,手术过度损伤后易导致闭经; 功能层:外2/3,靠近宫腔,受激素影响周期性变化,可剥脱、出血。(分为致密层和海绵层) ●子宫的4对韧带: ?①圆韧带:保持前倾。 ?②宫骶韧带:拉向后方,维持前倾。 ?③阔韧带:保持子宫呈中间位置。 ?④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3.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壶腹部(正常受精部位\宫外孕好发部位);伞部(拾卵作用) 4.卵巢功能:产生卵子,内分泌功能。

三、血管、淋巴与神经 1.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支,后外方走向前内方,在宫颈内口外侧2cm处跨越输尿管(桥下有水)至子宫侧缘,手术时应靠内,避免损伤输尿管。 四、骨盆 1.骨盆的组成: ●髋骨2(髂骨、坐骨、耻骨),骶骨1、尾骨1。 ●关节3个:左、右骶髂关节;骶尾关节、耻骨联合 ●韧带2个: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骨一坐骨结节) 2.骨盆分界:以骶骨岬,髂耻线,耻骨联合上缘分为大骨盆(假)、小骨盆(真) 五、骨盆底 1.会阴体(perineal body):肛门与阴道之间的契形软组织,厚约3-4cm, 由皮肤、皮下脂肪筋膜、会阴中心腱、提肛肌组成。分娩时变薄易撕伤,要注意保护。 2.肛提肌组成:耻尾肌、髂尾肌、坐尾肌 六、邻近器官: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月经(menstruation):青春期后,受卵巢周期性排卵和激素内分泌影响,产生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规律的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2、卵巢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前半期→卵泡成熟→雌激素。月经后半期→黄体形成→孕激素 ●卵泡的生长发育过程:卵泡发育与成熟→排卵→黄体形成→白体 ●排卵时间:下次月经前14天,不管卵泡期(月经周期多长),黄体期不变。 ●雌激素来源:颗粒细胞,卵泡内膜细胞 ●孕激素来源:颗粒黄体细胞 ●雄激素来源:卵泡外膜细胞、髓质 3、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增生期(5-14天)→排卵后,分泌期(15-28天)→月经期(1-4天) 4、性周期调节: ●月经前半期(排卵前):促FSH→FSH→卵泡→雌激素↑↑→内膜增生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适用于临床医学等专业 一、课程简介 妇产科学就是医学临床课程,就是国家规定的主要课程之一,就是我院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妇产科学包括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及计划生育等,在优生学方面也担负着重大的任务。妇产科学的范围主要包括: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妊娠生理与诊断;正常分娩;妊娠病理;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分娩期并发症;异常产褥等。妇科特有疾患包括:生殖器官炎症、肿瘤、功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滋养叶细胞疾病、计划生育等。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授,实验、演示、自学、讨论,辅导等各种形式。已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教、学双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发挥教、学双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基本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本课程在第七学期开设,理论课52学时,3、0学分。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1、详述产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正常妊娠的诊断,正常分娩的处理;并熟悉常见异常妊娠,异常分娩的诊断及防治原则。 2、能熟练进行孕期检查,正常接生,高危妊娠的处理,能初步进行常用产科手术操作,能开展围产期保健及优生咨询工作。 3、掌握妇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妇科盆腔检查方法与妇科常用的特殊检查方法与常见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及治疗,计划并能从事生育工作。 4、能很好地询问病史,书写完整的妇科病历。运用妇科基础知识与诊疗技术对妇科常见急症进行诊断与处理。进行计划生育宣教咨询与指导。 5、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确立实事求就是的科学态度与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为妇女的健康服务。 (二)基本技能 1、掌握产科检查,如四步触诊法,听胎心、骨盆外测量、肛查等。 2、基本掌握妇科检查,如外生殖器检查,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三合诊检查以及肛查,并能按解剖部位顺序记录。 (三)基本素质 1、态度具有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服务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 2、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临床工作的思维能力。 3、体质注意体育锻炼与临床防护,以健康的体魄从事医疗及保健工作。

妇产科学复习100个知识点(以考试为中心,用高分来证明)

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1、内生殖器:指生殖器的内藏部分、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其中输卵管和卵巢称为子宫附件。 2、子宫解剖学内口及组织学内口: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的最狭窄部分称子宫峡部,其上端在解剖学上较狭窄,故称为解剖学内口;峡部的下端,为粘膜组织体与颈的交界处,因而称为组织学内口。 3、妇女一生的7个阶段: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绝经后期。 4、月经: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这种出血是卵巢内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且子宫内膜有从增生到分泌变化的结果(月经血不凝是因为其含有一种激活因子能使血中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 5、卵巢的功能:一是生殖功能,二是内分泌功能(合成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小量的雄激素)。 6、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有:增生期5-14、分泌期15-28、月经期1-4,其中排卵多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二、妊娠生理、妊娠诊断、正常分娩 1、着床:指晚期囊胚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其必须具备条件有:A、透明带消失B、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C、囊胚与子宫内膜的发育同步化D、孕酮作用使子宫允许受精卵着床。 2、胎儿循环系统方面有一条脐静脉、两条脐动脉,在肺动脉与主动脉弓之间有动脉导管,左右心房之间有卵圆孔;肺动脉血液大部分经动脉导管流入主动脉,再经腹下动脉至脐动脉、进入胎盘,与母血进行气体交换。 3、妊娠后心脏心搏出量从妊娠10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并持续此水平直至分娩;血容量也发生同样的变化。 4、临床上将妊娠全过程共40周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妊娠即妊娠12周末以前;中期妊娠13-27周末;晚期妊娠即妊娠28周后。 5、黑加征:有些孕妇子宫峡部极软,双合诊检查时,子宫颈和子宫体似不相连。 6、妊娠12周子宫增大,子宫底已位于耻骨联合上2-3横指;16周后,胎动每小时3-5次;18-20周起用听诊器能听到胎心音,似滴答声。 7、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胎产式,平行的称为纵产式,占大数;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简称为胎位。 8、推算预产期(EDC):问清末次月经日期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按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如为阴历,则日数加14。 9、决定分娩的三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缩复作用)、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缩复作用即:子宫体部收缩时,平滑肌纤维短、变宽,收缩后肌纤维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而较前略短的现象。 10、骨盆轴:连续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的曲线。分娩时胎儿沿此轴方向娩出。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11、见红: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流出少量血液与宫颈管内粘液混合后排出。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象。产程总时正常不超过24小时,其中宫口扩张最大时限为8小时,超过8小时为活跃期延长。 12、胎盘剥离征象有:A、宫底上升达脐上、B、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C、少量阴道流血、D、在耻骨联合上方向下按压子宫下段时,子宫底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13、新生儿评分满分为10分,8-10分为良好,4-7分为中度窒息,4分以下为重度窒息需紧急抢救。

妇产科学大纲

《妇产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妇产科学 授课专业: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 学分与学时:理论课31学时,见习课24学时,3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妇产科学是一门关于妇女保健和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学科。包括产科(围生医学)、妇科、妇女保健、计划生育等内容。主要研究妇女一生尤其在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生理和病理,胎儿和新生儿的生理和病理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学生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妇产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保证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以及医学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妇产科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围生保健、生理、病理产科和妇科知识,掌握其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熟悉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的意义和内容、各种妇产科常用的诊疗操作。在课堂讲授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加强基础理论,阐明妇产科基本知识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介绍祖国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努力做到中西医结合,适当介绍国内外本领域新进展,反映现代科学水平并说明某些课题研究方向,使学生逐步熟悉社会-心理-生物的医学模式。通过见习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结合临床病例讨论,CAI、SP模型、幻灯、示教等方法达到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并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妇产科教学内容分三部分:课堂讲授、临床见习和生产实习。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目的要求】 一、熟悉女性外、内生殖器的解剖;熟悉女性内生殖器的解剖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熟悉女性生殖器的血管分布;熟悉女性型骨盆的结构与特点。 二、了解淋巴与神经分布;了解骨盆底及会阴。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1+1/2学时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女性外生殖器。 二、详细讲解女性内生殖器。 三、详细讲解女性生殖器官的血管(包括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阴部内动脉)。一般介绍淋巴和神经分布。 四、详细讲解骨盆。 五、一般介绍骨盆底。 六、一般介绍邻近器官。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目的要求】 一、掌握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掌握卵巢的功能,掌握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和生殖器的周期性变化;掌握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二、熟悉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及其激素的分泌。 三、了解妇女一生中各阶段的生理特点;了解月经周期的调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1+1/2学时 【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妇女一生中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二、重点讲解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三、详细讲解卵巢内卵泡的发育和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萎缩的过程,以及它所分泌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 课程名称:《妇产科学》 英文名称:《Obstetric and Gynecology》 课程类型:学科临床课 总学时: 75学时理论课学时:54学时见习课学时:21学时 学分:3分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专业 基本要求 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及与妊娠相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的临床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主要介绍妇产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生理产科、病理产科的基本知识及妇科、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及其疾病的诊治。主要分为妇科学和产科学两大部分。 产科学是一门关系到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理现象、心理和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和处理,以及协助新生命诞生的医学学科。产科学包括产科学基础、生理产科学、病理产科学、胎儿及早期新生儿学四大部分。 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改变、并对其进行诊断和处理的医学学科。妇科学包括妇科学基础、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生殖内分泌疾病、女性生殖器损伤、女性生殖器畸形及其他女性生殖器疾病等内容。 妇产科学还包括计划生育,主要研究女性生育调节,包括避孕、绝育和优生等内容。 根据当前我过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我校五年制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妇产科学总学时数为75学时,课堂授课54学时,临床见习21学时。因此我们只能选择若干重要章节作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听课和自学,当掌握生理产科的诊断和处理,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通过临床见习课的学习,学会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并培养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 本大纲根据乐杰主编,第六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编写。

中医妇产科学考点总结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妇产科学考点总结 中医妇产科学考点总结月经病一、月经先期: 当地补阴经 1.气虚证 1)脾气虚证: 补中益气汤 2)肾气虚证: 固阴煎 2.血热型 1)阳盛血热型-清经散 2)阴虚血热型-两地汤 3)肝郁化热证-丹栀逍遥散二、月经后期:要补当温经 1)肾虚型-当归地黄饮 2)血虚型-大补元煎3)血寒证: 虚寒型-温经汤《金匱》 ; 实寒型-温经汤《妇人大全》 4)气滞型-乌药汤三、月经先后无定期;要固定 1)肝郁型-逍遥散2)肾虚型-固阴煎四、月经过多: 保举笑 1)气虚型-举元煎 2)血热型-保阴煎+地榆、茜草3)血瘀型-失笑散+益母草、茜草、三七五、月经过少: 苍滋归逃 1)肾虚型-归肾丸 2)血虚型-滋血汤 3)血瘀型-桃红四物汤 4)痰湿型-苍附导痰丸六、经期延长:原地红 1)气虚型-举元煎+阿胶、艾叶、乌贼骨 2)虚热型-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藘茹丸 3)血瘀型-桃红四物合失笑散加味七、经间期出血: 清淤地 1)肾阴虚型-两地汤合二至丸 3)湿热型-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4)血瘀型-逐瘀止血汤八、崩漏: 1 / 8

上清虫子左右固脾虚证__固本止崩汤肾虚证__肾气虚: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党参、黄芪、阿胶肾阳虚: 右归丸+党参、黄芪、田七肾阴虚: 左归丸合二至丸血热证__虚热证: 上下相资汤实热证: 清热固经汤血瘀证__逐瘀止血汤九、闭经: 四人血重阴 1)气血虚弱-人参养荣汤 2)肾气亏损__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 3)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 4)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5)痰湿阻滞-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十、痛经: 圣清调少膈 1)气滞血瘀型-膈下逐瘀汤 2)寒凝血瘀型-少腹瘀汤汤 3)湿热蕴结型-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仁、败酱草4)气血虚弱型-圣愈汤 5)肾气亏损型-益肾调经汤经行泄泻: 健身 1)脾虚-参苓白术散 2)肾虚-健固汤经行吐衄: 清静 1)肝经郁火: 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 2)肺肾阴虚: 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经行****胀痛: 逍遥观肝气郁结:逍遥散+麦芽、青皮、鸡内金肝肾亏虚:一贯煎/滋水清肝饮+麦芽、鸡内金经行头痛: 通林珍肝火证:羚角钩藤汤血瘀证:通窍活血汤血虚证:八珍汤+首乌、蔓荆子经行感冒: 采金菊风寒:荆穗四物汤风热:桑菊饮邪入少阳:小柴

妇产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 1.早期妊娠:妊娠13周末以前称为早期妊娠。 2.胎方位:胎儿先露部位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 3.分娩:妊娠满28周(196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由母体娩出的全过程,称为分娩。 4.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5.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6.羊水过多: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ml者,称为羊水过多。 7.胎膜早破:是指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然破裂。 8.产力异常: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异常,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 9.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者超过1000ml。 10.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的局部和全身感染。 二、简答题 1.预产期的推算方法 末次月经第一日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如为农历,月份仍减3或加9,但日期加15)。 2.临产标志 ①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

②同时伴随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 ③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3.三个产程划分 ①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从临产开始至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②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一般数分钟即可完成。 ③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后至胎盘胎膜娩出,约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4.胎盘剥离征象 ①子宫底变硬呈球形,宫底升高达脐上。 ②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 ③阴道少量流血 ④用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5.硫酸镁注意事项 ①膝腱反射必须存在 ②呼吸不少于16次/分 ③尿量每24小时不少于600ml,或每小时不少于25ml ④应随时备好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以便出现毒性作用时及时予以解毒。 6.宫缩乏力对母儿影响

《妇产科护理学见习》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见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0131042 大纲执笔人: 见习时数:18 大纲审稿人: 学分:3.5 开课学期:7 适用专业:护理学 一、大纲说明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统一教学和实习内容,根据护理学专业2006年教学计划,特编写了该教学大纲,供带教老师与同学参考。 二、见习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护理学科,临床实习(见习)是课程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护理实习大纲是指导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在实习(见习)过程中,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妇产科临床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使学习过程成为吸收、总结、提高的过程。为了保证实习(见习)教学质量,适应妇产科临床护理学的发展,体现护理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特修订此大纲。 本见习大纲是妇产科护理学的实践性环节,在实习过程中,要求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适当介绍国外动向,将妇产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与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与护理,在临床实习(见习)中,学生应结合课本知识,运用护理程序,评估病人、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并掌握妇产科疾病常用的临床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根据教学计划,本课程为考试课,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见习课时为18学时。 三~六、见习的基本要求、内容、形式与方法、考核及成绩评定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一)基本要求: 认识:1.首次产前检查的内容;2.建立围产期医学的重要意义;3.孕期及胎儿保健孕期及胎儿保健 4.妊娠期常见症状及护理。 会操作:1.胎儿监护和指导;2.四步触诊法;3.听取胎心音及胎心率的正常范围;4.产科病史的询问 5.预产期计算方法(指月经周期28—30天); 6.测量宫高及腹围。 掌握:1.骨盆外测量及意义; (二)见习内容: 1、地点:围产期门诊;电教室 2、内容: (1)产前检查内容及病史特点。 (2)产前检查除一般检查外,更应注意:

《中医妇科学》知识要点总结

产后病 一、产后血晕 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独参汤 2)瘀阻气闭:行血逐瘀-夺命散 二、产后腹痛 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 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 三、恶露不绝 1)气虚:益气摄血-补中益气汤 2)血热: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保阴煎 3)血瘀:活血化瘀、理血归经-生化汤 四、产后身痛 1)血虚:补血益气、宣络止痛-黄芪桂枝五物汤2)风寒: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 3)肾虚:补肾强腰壮筋骨-养荣壮骨汤

五、产后发热 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解毒活血汤2)外感:养血祛风、散寒解表-荆防四物汤 3)血虚:养血益气、和营退热-八珍汤 4)血瘀:活血祛瘀、和营除热-生化汤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1)胃虚: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 2)肝胃不和:抑肝和胃、降逆止呕-苏叶胡黄连汤3)痰湿:化痰除湿、降逆止呕-小半夏茯苓汤 二、胎漏 1)肾虚:补肾固冲、止血安胎-寿胎丸 2)气虚:益气养血、固冲止血-固下益气汤 3)血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加味阿胶汤

三、胎动不安 1)肾虚:补肾益气、固冲安胎-寿胎丸 2)气虚:益气、固冲、安胎-举元煎 3)血虚:补血、固冲、安胎-苎根汤 4)血热:清热凉血、固冲安胎-保阴煎 5)外伤:益气养血、固肾安胎-加味圣愈汤 6)徵瘕伤胎:祛瘀消徵、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四、滑胎 1)肾气亏损:补肾固冲安胎-补肾固冲丸 2)气血两虚:益气养血安胎-泰山盘石散 五、子肿 1)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 2)肾虚:化气行水-真武汤 3)气滞:理气行滞、健脾化湿-天仙藤散四物汤六、子淋 1)阴虚津亏:滋阴润燥通淋-知柏地黄汤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理论部分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目标要求: 1、掌握:女性骨盆的形态与结构,并熟悉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 2、了解:女性外、内生殖器的解剖、功能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女性骨盆的形态与结构特点,一般介绍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 2、一般介绍女性外、内生殖器的解剖、功能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3、自学盆腔血管、淋巴及神经的分布。 4、自学女性骨盆底的解剖。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目标要求: 1、掌握: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和性激素的分泌。 2、掌握: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和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3、熟悉: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4、了解: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一般介绍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2、详细讲解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退化过程,以及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和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3、重点讲解卵巢性激素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及所引起的周期性变化。 4、详细讲解下丘脑-垂体一卵巢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第四章妊娠生理 目标要求: 1、掌握:胎儿附属物的形成,掌握: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2、掌握: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3、了解:受精及受精卵的发育、输送与着床。 4、了解:胎儿的发育及其生理特点。 教学内容: 1、一般讲授受精及受精卵的发育、输送与着床。 2、详细讲解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羊水及脐带)的形成,重点讲授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3、详细讲解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乳房、循环系统、血液及泌尿系统的生理变化特点。 4、一般介绍胎儿的发育及其生理特点。 第五章妊娠诊断 目标要求: 1、掌握:早期、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 2、掌握: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妇产科学重点整理终极版

名解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连串的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 病理性缩复环:因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子宫收缩过强,强有力的宫缩使子宫下段拉长变薄,而子宫体部肌肉增厚变短,两者间形成明显的环状凹陷,此凹陷逐渐上升达到脐部以上,压痛明显,称为此 晚期产后出血:部分产妇分娩24小时之后于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称为此,多发生于产后1~2周 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的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总量为250~500ml) 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晚期孕妇取仰卧位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及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当转为侧卧位后,上述症状即减轻或消失的一组综合征。严重者可危及母儿的生命。 原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是指凡妇女年满18岁或第二性征发育成熟2年以上仍无月经来潮者。见于子宫发育不全或缺如等先天性生殖道发育异常、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或缺如,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疾病,少数应除外下生殖道闭锁引起的假性闭经。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 不孕症:女性无避孕性生活至少12个月而未受孕,称为不孕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是指部分受术者在术中或手术刚结束时出现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头晕、胸闷、大汗淋漓,甚至出现昏厥和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也称人工流产综合征 功能性子宫出血:正常月经的周期为21~35日,经期持续2~8日平均失血量为20~60ml,凡是不符合上述条件,皆为异常子宫出血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测量体温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体温≥38℃(产褥病率常见的原因是产褥感染)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娩出者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者出血量超过10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 葡萄胎:是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变性,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似葡萄而得名,也称水泡状抬块。 胎头着冠: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候胎头也不回缩。 产程异常8个概念 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大开始3cm称为潜伏期,初产妇潜伏期约为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为为潜伏期延长。 活跃期延长:从宫口开大3厘米开始至宫口开全称为活跃期,初产妇需要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超过8小时称为活跃期延长。 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扩张停止超过4小时称为活跃期停滞 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分娩 第二产程停滞:在第二产程中,抬头不再下降达1小时者 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每小时<1cm;经产妇每小时<2cm称为此 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晚期抬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达1小时以上,称为抬头下降停滞 滞产:总产程超过24小时者 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此。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要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w 胎产式: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纵、横、斜) 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枕、臀、肩) 胎方位:胎儿先露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简称胎位。 围生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间,是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产后一周 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由母体娩出的全过程称为分娩。 流产: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妊娠12周以前早期流产 妊娠12周不足28周晚期流产 简答题 葡萄胎 完全性葡萄胎临床表现 1停经后阴道流血:最常见的症状 2子宫异常增大、变软:大于停经月份 3妊娠呕吐:较正常妊娠早,持续时间长、程度重(HCG增高有关) 4子娴前期征象(但是这种病人不会发生子娴) 5卵巢黄素化囊肿 6腹痛 7甲状腺功能亢进 8自觉无胎动 部分性葡萄胎:除阴道流血外,病人常没有完全性葡萄胎的典型症状。 处理原则:清宫术预防性化疗子宫切除术葡萄胎一经诊断应及时清除子宫腔内容物。 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B超是诊断葡萄胎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首选) ((动态)落雪状/飞絮状、(静态)蜂窝状) 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数值越高,恶化几率越大) 常见护理诊断 1焦虑 2自我认同紊乱 3有感染的危险 4组织灌注量不足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详细评估病人对疾病的心理承受能力,鼓励病人疏离战胜疾病的信心。 2严密观察病情:观察腹痛和流血情况,流血过多时候,注意观察有无休克征象,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一旦有水泡组织流出,立即送

妇产科学题库

妇产科学题库 第一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 右卵巢动脉是从哪条动脉分支来的 A髂内动脉B 髂外动脉C肾动脉D腹主动脉E 髂总动脉 2.关于子宫的解剖,下述哪项正确 A成年的子宫长7-8cm,宽4-5cm,厚2-3cm B 成年人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为1:2 C子宫峡部的粘膜无周期性变化D子宫颈主要由平滑肌构成 E 成年妇女子宫颈管长4-5cm 3.维持子宫正常位置是 A 盆底肌肉及筋膜的支托作用B膀胱和直肠的支托C子宫韧带和盆底肌肉筋膜的支托 D子宫四对韧带的作用E腹腔压力作用 4.由子宫颈到骨盆侧壁的韧带是 A 圆韧带 B 卵巢固有韧带C骨盆漏斗韧带D子宫骶骨韧带E主韧带 5.子宫动脉来自 A髂外动脉B腹下动脉C腹主动脉 D 臂上动脉 E 肾动脉 6.子宫最狭窄的部分是 A组织学内口B解剖学内口C子宫峡部D子宫颈管E子宫颈外口 7.左侧卵巢动脉不同于右侧卵巢动脉,还可以来自 A 髂外动脉B髂内动脉C腹主动脉D肾动脉E以上都不是 8.关于输卵管各部,正确的是 A通入子宫壁内的为间质部 B 间质部外侧的为壶腹部 C 峡部比间质部的管腔窄 D 漏斗部(伞部)为输卵管宽大部分E以上都不是 9.做全子宫及单侧附件切除术时,切断下列哪项最不易损伤输尿管 A骨盆漏斗韧带B卵巢固有韧带C子宫骶骨韧带D子宫动脉 E 主韧带 10.子宫峡部是 A子宫颈阴道部B子宫颈阴道上部 C 子宫颈管最狭窄部分 D子宫颈与子宫体之间最狭窄部分E子宫体最狭窄部分 11.关于子宫,正确的是 A成年的子宫长7-8cm,宽4-5cm,厚4-5cm B 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成年人为1:2 C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为子宫峡部D子宫峡部的上端是组织学内口 E 已产妇的子宫颈外口是圆形 12.输卵管的组织解剖及生理作用是 A长6-8cm B峡部为输卵管腔最狭窄部C伞部有“拾卵”作用 D 内膜为复层柱状上皮E输卵管粘膜不受性激素影响 13.右侧卵巢动脉来自 A髂外动脉 B 髂内动脉C腹主动脉D肾动脉E以上都不是 14.维持子宫前倾位置的主要韧带是 A 阔韧带B子宫圆韧带C卵巢固有韧带 D 主韧带E子宫骶骨韧带 15.髂内动脉前干分支不直接供血的是 A卵巢B子宫 C 阴道 D 膀胱 E 输卵管 16.骨盆对角径的正常值是 A 9cm B 10cm C 11cm D 12cm E3cm 17.骨盆出口横径指哪项 A 坐骨结节中段外侧缘之间的距离B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 C 坐骨结节后端外侧缘之间的距离 D 坐骨结节后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 E 坐骨结节前端外侧缘之间的距离 18.下列哪项为骨盆测量的正常值 A 对角径10-11cm B坐骨棘间径9cm C坐骨切迹<2指D耻骨弓角度90°E骨盆倾斜度80° 19.卵巢囊肿发生蒂扭转时,其蒂的组成是 A 骨盆漏斗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圆韧带B骨盆漏斗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 C 骨盆漏斗韧带,卵巢韧带,圆韧带 D 骨盆漏斗韧带,输卵管,圆韧带E输卵管,卵巢韧带 20.作子宫切除时,下列注意事项哪项是错误的 A 推离膀胱腹膜反折时,避免损伤膀胱 B 推离直肠子宫腹膜反折时,避免损伤直肠 C 切除子宫骶骨韧带时,避免损伤输尿管D切除阔韧带时,避免损伤膀胱 E 切断子宫动脉时,注意勿损伤输尿管 21.关于子宫颈的解剖学,下列哪项不正确

妇产科学第8版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第8版教学大纲 前言 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生育调控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由产科学和妇科学组成。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妇婴保健、计划生育工作和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授课中条理分明,由浅入深,重点突出,适当介绍国外新成就,指出某些课题的研究方向。此外,应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学计划,本学科教学时数为85学时,课堂授课57学时,临床见习21学时,实验课7学时,此外另有6周毕业实习。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目的要求】 1. 掌握女性外、内生殖器的解剖,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 2. 熟悉盆腔血管,淋巴的分布。 3. 了解女性骨盆的形态与结构,熟悉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 4. 了解女性骨盆底的解剖,熟悉会阴体结构,熟悉女性生殖器官的临近器官。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女性骨盆的各个组成部分、骨盆的分界、各平面及各平面径线。 2.详细盆腔血管、淋巴、神经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3.一般讲解骨盆底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法,模型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目的要求】 1. 了解妇女一生中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2. 掌握月经及月经周期的临床表现,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3. 掌握卵巢性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变化和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4. 熟悉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5. 熟悉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及前列腺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妇女一生中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2.详细讲解卵巢内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萎缩的过程,以及它所分泌的激 素。 3.重点讲解卵巢性激素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和所引起的周期性变化。4.重点讲解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神经

妇产科学见习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见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0131010、30120049大纲执笔人:胡建铭、黄沁实习时数:18学时大纲审稿人:沈宗姬 学分:2.5 开课学期:7、7、7、6、7 适用专业:儿科学、心理学、医学影像学、检验医学、法医学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儿科学、心理学、医学影像学、检验医学及法医学专业2006年教学计划制定。

目录 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二、卵巢功能测定及妇产科特殊检查 三、异位妊娠 四、正常分娩 五、产科查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六、妇产科病史及检查、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七、妇科查房、功血及子宫肌瘤 八、妇科肿瘤病案讨论 九、计划生育 附一 1.四步触诊法图示 2.分娩机转图示及难产手术图示 3.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分类、处理图示 附二围生期登记表 附三围生期保健 附四讨论病例 附五妇产科常用药物 附六妇产科常用数值表 附七妇产科骨盆测量 附八功能性出血病的临床类型和特征补充教材

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一)见习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次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理论课的见习,是打好妇产科学的最根本的基础,也是将来当妇产科医师所要掌握的最基本要求,尽管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在解剖学已学,本次见习有必要强调,以加深印象,确保掌握女性内外生殖器各部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二)见习教学的基本要求 1.认识女性内外生殖器各部名称、正常形态、大小、位置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2.认识女性骨盆组成、骨盆平面及各平面的径线和临床价值。 3.认识女性盆底结构及产道组成。 4.初步认识盆腔血管、淋巴及神经的分布。 (三)见习内容: 1.小班授课方式,地点:妇科示教室。 2.时间安排:教师讲授2学时,学生亲自演示教具、提问答疑1学时 3.内容:女性内外生殖器、女性骨盆组成、骨盆平面及各平面的径线、女性盆底结构及产道组成、女性盆底结构及产道组成。 (四)见习形式与方法 1.以挂图或放映录相片方式让学生观察女性外生殖器的组成,各部分的名称、部位、形态及相互间关系。 2.以教学模型给学生演示骨盆底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形态,特别是泌尿生殖膈及骨盆膈的构成及其与尿道、阴道、直肠的关系。 3.通过模型或录相片观察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内生殖器的名称、部位、形态、大小、位置、相互关系与膀胱、直肠、阑尾、输尿管的关系。 (五)见习考核和成绩评定 以提问的方式对女性生殖器解剖进行考核,成绩评定等次为优、良、中、差。 (六)见习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妇产科学》,第六版,乐杰主编,2003,人民卫生出版社 2.《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鏗主编,2005,人民卫生出版社 3.《中华妇产科学》,曹泽毅主编,2004,人民卫生出版社 4.《Williams Obstetrics》,21th,2001,Cunningham FG,Gant NF,leveno KJ,et al.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

第一节骨盆 一、骨盆的类型:分四种类型 (一)女型(gynecoid type):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前后径,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10cm。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 (二)扁平型(platypelloid type):入口前后径短而横径长,呈扁椭圆形。骶骨直向后翘或深弧形,骨盆浅,较常见。 (三)类人猿型(anthropoid type):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中骨盆和出口横径均较短,前后径长。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骶骨较直,骨盆深。较少见。(四)男型(android type):骨盆入口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出口后矢状径较短。骨盆呈漏斗形,常造成难产。 临床上所见多混合型骨盆。骨盆的形态、大小与种族差异以及生长发育还受遗传、营养和激素的影响。 二、骨盆平面和径线 (一)骨盆入口平面 呈横椭圆形 前:耻骨联合上缘 两侧:髂耻缘 后:骶岬上缘 4条径线。 (1)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cm。 (2)入口横径:两侧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正常值平均13cm。考乐网,医师考试专业网站 (3)入口斜径: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斜径,正常平均12.75cm。左右各一。 (二)中骨盆平面 为骨盆最小平面。 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 2条径线。 (1)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cm。(2)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0cm。 (三)骨盆出口平面 由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所组成。 底边:坐骨结节间径。 前三角平面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 后三角平面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本文来自于<考乐网。 出口平面有4条径线: (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cm。 (2)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9cm。 (3)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6cm。 (4)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8.5cm。 若出口横径短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时,正常大小的胎儿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骨盆轴和骨盆倾斜度 三、骨盆与分娩相关的解剖特点:骨盆以髂耻线为界分为——假骨盆及真骨盆。 假骨盆与产道无关,但径线长短关系到真骨盆的大小。测量假骨盆的径线作为了解真骨盆的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