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党员队伍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中的一些党员主人翁意识淡薄、组织纪律观念不强;流动中的和一些下岗失业的党员组织观念弱化现象比较普遍。
各级党组织就要努力把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从党性观念的培养着手,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作为中国的第一大党和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现已拥有逾7000万的党员,近400万个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体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和骨干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但毋用讳言的是,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党政机关中的一些党员宗旨观念开始淡薄、工作作风飘浮、廉洁自律松懈;事业单位中的一些党员缺乏爱岗敬业意识、工作态度不够端正;企业中的一些党员主人翁意识淡薄、组织纪律观念不强;流动中的和一些下岗失业的党员组织观念弱化现象比较普遍。
上述现象的出现,与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很好的履行其相应的职能有很大的关系。
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发挥出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法简单,学习就是照本宣科,活动就
是吃吃喝喝,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共产党作为先锋队组织的凝聚力的展现和战斗力的发挥。
缺少了凝聚力,就不可能更好地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完成党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一、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
我国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到了关键的历史时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中国的今天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里程碑。
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各级党组织都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认真思考自身应该怎样建设?认真思考要通过什么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凝聚力的问题。
党组织的凝聚力大致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指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二是指对群众的凝聚力;三是指对社会的凝聚力。
其中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
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继而又直接体现在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上。
即,如果党组织对党员缺乏凝聚力,必然导致党员对群众缺乏凝聚力,继而对社会缺乏凝聚力。
因此,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
因此,各级党组织就要努力把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把凝聚党员、关爱党员、关心党员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党员也是人,他们在生产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和问题,也需要组织去关心和帮助。
党组织在要求党员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实践好党的宗旨的同时,要支持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
的生活,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得以持久。
在对党员进行严格教育、严格管理的同时又能从制度上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和生存权利;要通过关心党员疾苦,满足党员的合理需求,来提升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可程度。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党组织对群众的凝聚力,才能扩大对社会的影响力。
一些党组织只注意发展党员,而忽视对党员队伍的建设;只要求党员在工作中体现出先进性,而没有想到怎样保持住先进性。
党员之所以不同于群众,是因为党员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如果党员的党性观念淡化,那么党员身上的先进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丧失。
二、影响党员党性观念淡化的因素
1.党性观念
党员的党性观念是在社会实践中,立身行事、待人处世,对待事业、工作、组织,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和观点,归根到底就是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党性观念是党的灵魂
在某种意义上说,党员的党性观念是党的灵魂,是党得以存在并发挥强大领导作用的精神保证,是维系党的团结、统一,使
之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如果相当多的党员的党性观念淡化甚至丧失,那么,党这个有机体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要发生“病变”,出现“涣散无力”的现象,甚至有,可能形同“空壳”,党组织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战斗力和领导作用了。
如果党员的党性观念普遍而严重淡化,就如同内部被挖空而枯死的树木,遇到急风暴雨马上就会折断;如同发动机坏死而失去驾驭控制的轮船,一遇到惊涛骇浪就会立即覆没。
苏东剧变,关键在于党的剧变,而党的变化乃至下台,其实质就在于党员党性观念的普遍淡化和丧失。
正因为党员党性观念普遍淡化甚至丧失了,才导致党组织涣散、失去了凝聚力,在敌对势力的进攻面前毫无战斗力,一攻就垮;而党员党性观念的淡化也使得党员与组织貌合神离,千百万党员离心离德,不能与党同生共死,在危急关头,出现那么多的党员退党、叛党,也就不足为奇了。
换言之,在党员党性观念淡化的情况下,有些党员即使留在党内,也不会有多大的作用和作为。
3.党员党性观念淡化的原因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党员党性观念的淡化主要起始于“文革”时期,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这一问题有所突出。
十年动乱,搞乱了民心,也搞乱了党心。
在政治运动的不断冲击下,若干不健康的、不符合党性要求的思想观念也乘虚侵
入了一些党员的头脑,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也随之泛起或凸现,如阳奉阴违、唯唯诺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等。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明显抬头,于是一些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
而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则是党员党性观念淡化、丧失的最大、最现实、最严重的表现。
从现实角度看,由于组织与党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导致党员在党性观念上产生了四重心理障碍:
一是“怀疑心理”。
十多年来,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比重逐年下降,而且效益长期不好。
而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迅猛上升,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所有制结构的这种变化,在共产党人中间产生了复杂的心理反应。
多数党员干部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但也确实有一部分党员包括领导干部,从他们的所谓实际“感觉”和“体验”出发,认为中国似乎开始了一个私有化的过程,对党还能不能长期执政心中没底,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这是一种“怀疑心理”在作怪。
二是“愤懑心理”。
党风的严重不正,党内各种机制尤其是用人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也促使一些党员的党性观念发生动摇。
党风不正和党员党性观念的淡化与消失是互为因果的。
当一些党员干部看到少数握有实权的领导干部以权
谋私、蜕化变质,看到一些无才无德的人屡屡升迁,照当“太平官”,而有些正直的、既有德又有才的人却不被重用。
这种现状,大大地影响刺激了部分党员干部,使他们愤懑、不满,心理严重不平衡。
在这样一个愤懑心态或情绪的支配下,他们的党性观念也会发生淡化。
三是“失望心理”。
苏东剧变、苏东共产党的下台,以及现存的个别社会主义国家的艰难处境。
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的“西化”、“分化”的攻势。
在广大党员的心头蒙上了阴影,使一些共产党员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失去信心,悲观失望。
四是“懈怠心理”。
有些党员要求入党的时候,表现得积极努力,而当其真正成为党员的时候又觉得好像没什么意思,工作要多干许多,收入却不比别人多拿多少,有时还被组织要求主动吃亏让利于群众,久而久之工作热情消退,变得越来越懒散,觉得就这个样子了,对什么都无所谓,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说到底,党性观念淡化是由思想问题引起的,解决还要从思想上着手。
党的各级组织要在思想上加强与党员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脉搏,把握党员的思想动向,解开党员的思
想疙瘩,把不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增强党性观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三.党性观念的培养
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直接体现在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上。
而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又反映在对党员的党性观念的培养上,也就是说,在党的组织里,党员的党性观念强,团结的就紧密,凝聚力就强。
反之,凝聚力就弱。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细胞,如果细胞发生了病变,党的整个肌体就不可能健康,最后甚至可能垮掉。
只有基础坚实牢靠,党的整体才会强大和巩固,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
党组织如果失去了对党员的凝聚力,也将失去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即使拥有再多的党员,也将是一盘散沙。
从党性观念的培养着手,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保证,是党组织自身发展壮大的需求。
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积极研究怎样建立和健全能够使广大党员提高素质、发挥作用的制度和机制。
一是把好“入口”,严格按照标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那种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员标准可以降低、凡是现行政策允
许的也就是党员标准允许的以及“能人”标准等主张,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
要十分重视和培养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入党。
二是疏通“出口”,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对那些确实不符合党员标准、不起党员作用的,不能再留在党内,三是做好经常性的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
党组织要经常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经常强调党员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求共产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强化先锋队意识。
党性观念对于一个党员来说不是一劳永逸,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个常学常新,常树常牢的问题。
在工作方式上,要改变过去一直沿用的一人讲众人听的灌输式培训,积极开展个性化、参与式的培训,用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传达到每一个党员心理;在培训内容上,要摒弃过去那种用抽象、空洞、教条式的套话来对党员进行培训,要把党的理想、宗旨、信念人性化、人格化,变成人的理想目标,而不是神话了的、可望不可及的一种硬性的目标追求;在培训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远程互联网、教室多媒体设施、以及广播、电视、党报、党刊等途径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与党员交心谈心,认真解决党员的思想问题。
保证广大党员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并且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变成展示先进性、增强凝聚力的实际行动。
总之,庞大的党员队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基础不牢,将地动山摇。
党员还承担着联系和团结更广大人民群众的任务。
要求党员对群众有凝聚力,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的作用,党的组织首先就要对党员有凝聚力,发挥好一个支部一个战斗堡垒的作用;只有党的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成为党员的榜样,党员才能够成为群众的榜样。
所以,各级党的组织要把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的工作当作一项重要职责,而从党性观念的培养入手,是最直接、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投稿人:朱英
单位:农二师神宇公司
时间:2011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