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读书无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穗琳1286-3班
驳“读书无用论”
我对于“读书无用论”一直是持反对意见。
我一直相信,只有用不好知识的人,没有不好用的知识。
作家刘墉说过:“这世界上可能有投资而落空的事,却没有白做的学问。
”
一,界定标准。
我认为关键在于对“有用”和“无用”的界定认识。
我理解的是,我不喜欢但有利于我,为“有用”;我喜欢但暂时看不见它的物质效应,为“无用”;我不喜欢且无物质效应,且给我带来危害,为“垃圾”。
同样是垃圾,如管理学,于你或许是“垃圾”,于我是“有用”。
如日语学习的书籍,于你或许是“垃圾”,于我是可能“有用”,但一定“无用”。
我为了兴趣而看,非有很强烈的目的。
但是,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不学是否有严重后果,如果有,就不能算“无用”。
比如大学必修课,再不喜欢,只要你还想顺利毕业,它就“有用”。
另外,有用无用不是你现在能知道的,举几个例子:
经济学的本科生常常会觉得数学以后没用,结果一不小心读了硕士,发现尼玛到处要用数学,会不会后悔本科时没有好好学数学
自己去的是民营企业用不到英语,结果公司不断壮大出现了出国外派的机会,面对自己寒碜的英语你好意思申请么会不会后悔上学时没有好好学英语?
不少学理工科的人觉得语文没有用,结果工作后总要写汇报,升职了还要做演讲,你说语文有用没用
所以,不能说我们读书无用,因为你不知道所学是否有利于以后工作生活;不能说我读的书无用,因为每个人对“有用”和“无用”的范围界定是不一样的;不能说以后用不到的知识无用,因为我们需要学成然后达到毕业标准并顺利标准。
二,功利心角度
所谓读书无用,我想是基于功利心上来说的,认为现在学的知识以后不会用
到,所以不必学。
就算这种逻辑成立,如果每次在你发现某个知识有用的时候,你都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掌握到够用的程度,那当然可以。
但是,这种理想状况存在吗
很多人也把有用定位技术层面的,就是直接告诉你”怎么做“的知识与技能,我觉得这些东西确实是每个人都很需要的;但是私以为,要走得更远,你还需要学习一些没那么功利的,比较基础但却是更为深层的知识。
其实反过来,功利心应该成为学习动力。
因为学习会有个“反馈机制”——选择方向----开始投入----取得成果----建立信心----更加投入----扩大成果----增强信心……如此良性循环,这种正反馈会引导你持续前进。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同,各行各业所需的知识也不同,但真的没有白做的学问,现在学一些东西,不仅仅让你以后有谈资,更重要的是让你的知识体系更加健全,能有一些安身立命的本领。
通过这样区分知识有用没用,的确是个功利的,目光短浅的,有害的,狭隘,土鳖的行为。
但是现在应该思考的,并不是哪个知识有用没用,而是在现在接触到的这些知识都有用的前提下,如何安排时间调动精力学好他们的问题,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有多大,能用到的知识有多么多。
如果你只是想做个游戏宅男,学会泡面,学会打怪升级就够了;你想只是做个耕作的老农,学会耕田除草日出而作就够了;你想只是做个你的职业领域的单纯的“工匠”,学好一些专业技术就差不多了;如果你想立足自己所在行业,成为精英,成为融会贯通的“大家”,那有用没用的东西,还有很多要学呢。
所以,我也认同“大学的课程过多,必然有所取舍。
”的说法。
但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取舍标准,你的取舍标准未必适合别人。
坚持自己的选择。
以功利的心态去学习,没什么错的,怕的就是自己觉得有用的知识还不去学习,那就无话可说了。
每个人的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
但是很多人因为自身惰性,觉得有用的东西就是那些他们觉得做起来简单不费脑的东西。
更现实的是,抱有这种想法的人通常在他们觉得有用的事上根本做不到他们想象中的认真。
我的想法是【不要因为那些听上去很有道理的话去原谅自己的无知与懒惰。
】
三,个人认知角度
不记得出处的一句话“你觉得这门课没用,是因为你现在还没有到达用这门
课的层次。
”我十分同意。
大学的学习本身就是补充原有知识储备,然后部分推翻再建立的过程。
从小受的教育大部分都是填鸭式的灌输学习,是被动的大家关注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考试,甚至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而大学的学习正好是主动的,我们会接触更广的知识面,会看到很多应该知道的不应该知道的(和传统教育认知不相符合的)。
我们要辨别哪些是正确,哪些是不正确,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
也就是说从小到大我们是变相的被clean了,而大学的自主学习是给了我们反clean的机会。
从知识储备来说,知识这东西是不嫌多的,学习在我看来就两种,一种是主动的,而另一种则是被动的,如上段所说,你可以说某某方面的知识你不喜欢,不想学,这很普遍。
学有所成,大多都是带有目的性学习的结果,即使是不喜欢,这很讽刺,不是吗可这也是事实所无法改变的,就拿老一辈的科学家来说,祖国需要什么,他们即使没兴趣,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当然这于时代和个人信仰也有关系。
他们能有成就,是这些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应该如何去做。
不喜欢可以不去学,可前提是你得知道自己到底是想要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才能不盲目,一味的学兴趣所在,渐渐你会发现放弃了,一个更多彩的世界。
知识的深度需要,但广度也不可或缺,这样的人生才有意思啊。
四,思维力的培养角度
说的通俗一点。
见多识广是不是在男生追女生的时候特别有用如果遇到一个喜欢的对象说“你知道的我都知道,偶尔不知道维基百科也会告诉我!”呢?
但是如果你能跟他(她)聊诸如道德是如何沦为暴力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人进行绑架,如果你能跟他(她)探讨心里咨询行业的职业伦理面临的困境,顺便还能对他(她)提出的“占卜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问题”进行一定层次的讨论,那估计这恋爱成的可能性就大很多了。
这样说难免会站不住脚。
又或者这么说吧,有用,不是只是那些直接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知识或常识,有用也不只是那些直接可以转化成生产力的工作技能,有用更加是那些能引导你思考,锻炼你思维能力的那些看似无用看似浮夸的东西。
一句话:在信息爆炸的现代,你知道什么死的知识根本不算什么,你的思
考能力,你的思维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而思考与思维能力绝对不是在那些“有用”的知识里面能学到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同时培养的还有你的学习能力,判断力。
这些东西是速成不了的,但同时这些东西都是无形的,也就是说你不知道它是否存在,你也不知道是否有一天你就因为这些要素的缺乏而丢了一份工作。
五,从自身精神需求角度(个人感性角度)
以前有一篇转发量很高的博文,沈奇岚的《亲爱的,生日快乐》。
里面有一句话引起了很大共鸣——我读书又不是为了有用。
我觉得这句话换个表达方式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人生是未知的,连未来可能会做什么都不能确定,又怎么能确定学的东西,读的书是一点都没用的呢不要刻意去读你认为“有用”的书,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些知识在未来是“有用”的读书总有这样的目吧记住并理解书中的内容。
我觉得读书与学习不是为了马上能用上。
而是为了积累,以便应对在未来未知的需求。
而这个积累的过程对自身就是一种提升作用。
电影《那些年》中
柯腾说,你信不信十年后,我连log是什么都不知道,还可以活得好好的。
沈佳宜说,我知道。
柯腾说,那你还那么用功读书。
沈佳宜说,人生本来很多事就是徒劳无功的啊。
而我的看法是人活着无非就是个心情,心情好才是真的好。
读书改变的是内在,它或许不能给你带来立竿见影的利益,但它改变的是质,让你在黑暗的地方也能保持内心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