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演讲稿范文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演讲稿范文5篇
Model speech on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科学发展观演讲稿范文5篇
小泰温馨提示:演讲稿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同时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本文档根据演讲稿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科学发展观演讲稿范文
2、篇章2:“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主题演讲稿
3、篇章3:中学生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演讲稿
4、篇章4:关于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5、篇章5:贯彻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篇章1:科学发展观演讲稿范文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和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安全监察工作的指导方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安全摆在与人口、资源、环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强调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生产、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理念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全面健身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做好安全监察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通过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的集中学习,结合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体会到:
一、科学发展观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以人为本”就是
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保障生命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命为本,把事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发展
是硬道理。
发展应当注重质量和效益,应当建立在资源和环境能够承载的基础上。
经济增长方式应当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搞好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任务。
统筹城乡发展、区
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实现"五个统筹",必须解决重特大事故多发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
安全生产应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指标考核体系。
实现和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
健康、协调发展。
"第一要务"需要安全第一,需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对照科学发展观,综合安全生产状况,目前存在的突出
问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市场准入门槛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安全生产工作受到严重挑战。
二是人力资源得不到应有的珍视。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安全管理混乱,特别是在市场需要旺盛的情况下,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盲目追求产量效益,忽视安全生产,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等“三非”现象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问题、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和交通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营的现象还比较多。
三是企业和公共安全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企业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当生产经营情况发生波动或变化时,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跟不上。
四是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和范围不断增加,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不能随时跟进,加之个别监管单位监管工作的缺失等因素,致使安全监管难度增大。
五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技术装备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教育落实还
不够,特别是一些高危行业从业者多为农民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造成违反操作规程或违反劳动纪律导致的事故多发。
所有这些,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要在宏观管理、结构调整等方面采取措施之外,也有赖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进一步加强,有赖于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持续和不懈努力。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安全生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
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都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安全生产工作需要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组织职工群众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全社会关注安全;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在全社会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真正实现“依法治安”。
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大安全监管监察力度,依法对肇事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厉处罚,提高对事故伤亡人员的经济赔偿,切实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利和劳动者的安全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是社会友爱的基本要求,用“诚信友爱”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道德防线。
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人的活力可言。
安全生产工作自
身的活力,是人们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安全工作创新精神,也是社会活力的组成部分,同样应该得到调动和发挥。
应该认识到,安全生产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事故往往造成人员的伤亡、家庭的不幸、单位的创伤、社会的震荡。
事故多发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国家政权形象。
要实现社会安定,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我们要正确认识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的要求,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和坚定做好安全生产
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抓实、
抓细、抓好、抓出成效。
主要从“七个新”方面着手抓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即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上有新进展,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上有新举措,在依法行政和推动“两个负责制”的落实上有新突破,在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重大危险源监控上有新机制,在夯实安全生产“双基”工作上有新成效,在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上有新提高,在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上有新作为。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
安全生产“五要素”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推动我区安全生产工
作稳定发展。
一是抓安全文化建设。
二是抓安全法制建设。
三是抓安全责任的落实。
四是抓安全科技。
五是抓安全投入。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安全监管监察队
伍建设。
加强安全监管队伍的自身建设,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树立起公正、严格、廉洁执法的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形象。
其次,要加强业务建设,提高监管队伍素质,使所有监管人员熟练掌握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以及执法程序,掌握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逐步成为安全监管的行家里手。
再次,要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在监察人员中,大力倡导和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建设一支工作有针对性、作风踏实、工作有力、雷厉风行、精明强干的监察队伍
篇章2:“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主题演讲稿【按住Ctrl键点此
返回目录】
“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主题演讲稿——《奏响时代最
强音》
尊敬的领导、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奏响时代最强音》
回顾中华民族的前进之路,一路走来,我聆听到了一首
又一首澎湃的歌。
从“五四运动”莘莘学子“反帝反封建”的呐喊,到抗日战争铁血男儿奋勇杀敌的怒吼;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豪迈宣言,到“坚持改革开放绝不动摇”的铿锵之声,每一首歌都是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进行曲,每一个音符都是东方巨龙腾飞的脚步声。
那是,那个年代最凝心聚力的大合唱。
那是,那年代让人激情飞扬的最强音。
聆听这里的每一首歌,我的心中总会激荡着无限的豪情;重温这里的每一首歌,我的身上就会升腾着滚滚热血。
于是,我寻找。
寻找着属于这个年代的最强音。
当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庄严写进党章时,当
“科学发展观”春风般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时。
我明白了,这就是我要寻找的最强音。
要不然,它怎会发出如此振人发聩的声响,让我的心抨然而动?要不然,它怎会闪烁如此夺目的光彩,让世界为之一亮?
“科学发展观”,它就是这个时代最振奋人心的号角,
它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如果问我,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呢?我可能无法很好
的诠释它。
但是,当我看到一个个贫困家庭搬进廉租住房时的
灿烂笑容;当我看到一片片荒山被绿荫覆盖后的郁郁葱葱;当我看到一座座的工矿企业上空又重新拥有的蓝天白云;当我看到小朋友拿着免费课本时的兴高采烈;当我看到没有税赋后农民的轻快身影,我才逐渐地明白,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什么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廉租房里的欢笑声、校园里的读书声、城市中鸟语声,
农民们劳动的欢声笑语,不正是“科学发展观”中跳动的音符吗?不正是这个时代最强音中的音阶吗?
我要加入“科学发展”的大合唱中唱响自己的声音,我
也想在“科学发展观”这个时代最强音里添入自己的元素。
也许,有人要问,普普通通的你,凭什么说这样的话。
是啊,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不久前碰到的一幕场景,让我找到了答案。
会昌西江镇有个69岁的许大爷,因为儿子儿媳在车祸中双双离世,只剩下一个孤寡老人携着一个年幼的孙子。
每每小孙子有病,老人总是顾忌着要花多少医药费,只好让小孙子挺着、挺着、挺着!后来,党和政府把的无限关爱带给了他:进农村合作医疗,不交钱;小孙子上学,不交钱;列农村五保户,每月还送钱!前不久,当我把一袋米、一桶油、几十元的看病补贴送到他手中时,他动情地说:“闰女,我以为儿子儿媳没
了之后,再也没人理我了。
没想到党和政府竟把我们老百姓的病痛冷暖放到了心坎上,真是前世修来的福份呀!”
朋友们,听到了吗?这就是百姓的心声!就是时代最强
音的回音。
是啊,一袋米、一桶油、几十元钱,虽然普普通通,只要做了,老百姓就记住了,就给了我们回音。
的确,一个人很渺小,声音也很微弱。
一件小事很微不
足道,效果也很小。
但是,当我们千千万万的人一起,人人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做好每一件小事,那怕只是随手关一下灯,顺便给垃圾分一下类,起身让一个座、斑马线上停十几秒。
就这么简简单单,就这样每个人发出一点点声音,那么,科学发展观这个时代最强音就将响彻云霄。
当每一人都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时,那么,这个声音将是最动听悦耳的交响乐、将是最和谐优美的进行曲。
最后,请允许我用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那就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奏响时代最强音,请做好每一件小事!
篇章3:中学生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演讲稿【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
目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
的全面发展。
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
点。
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就教学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的观的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人才具有自主、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敢于迎接挑战。
第二,人才有较强的适应力,在急剧变化的未来世界中,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
第三,人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
第四,人才具有丰富的个性,有特长,能适应多样化和多彩的未来社会。
根据未来人才的要求,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阵地。
教学改革首先要从课堂教学改革开始。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同样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改革。
一、树立正确的、合乎科学发展的课堂教学观。
1、摆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
的主体,积极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具体的目标。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意义在于强调学生是有独立人格与意识,具有独立实践能力的人,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接受和储存知识的容器。
学生在认识过程中,不仅通
过自己的感知和实践活动,在头脑中加工、筛选,组合有关知识,形成有机的知识结构,而且在迁移作用下,运用有关知识与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多种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意味着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教育能力,引导学生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认识自我,认识和调节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促进自我发展,做自我发展的主人。
只有当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并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时,教师才可能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
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得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何指导和调控。
教师施教的目的,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要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身心诸方面获得进步,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2、强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身份
课堂就其本质讲是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的知识构
建活动,学生是知识构建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一是作“船长”为学生导航。
在学习新内容时,教师利用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对相关知识的充分了解,把本章或本篇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与其他章节的关系等告诉学生。
二是作“导演”为学生示范。
在教
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时,教师作必要的示范与导引,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最后教师或学生再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结。
三是跑“龙套”为学生陪衬。
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学内容,将其交由学生来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教师只是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了解他们的接受程度,在学生讲完后,才将其中的重点、难点、遗漏知识和相关知识给以说明和补充。
四是作“教练”给学生任务。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根据学生新的知识网络和大纲的要求,精选典型习题,或巩固概念、或强化知识、或训练技巧、或提高能力。
3、明确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旋律
课堂教学要紧跟认识的发展和“育人”的新情况、新要求。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出现重智轻德、重主导轻主体、重考试分数轻创造“火花”、重整体统一轻个性特长的教学思路。
中学教师要敢于冲破种种束缚,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一切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变师生关系为平等、对话、合作伙伴的新型关系。
做到时空要让学生走进,资源要让学生共享,新知与问题要让学生去发现,过程要让学生去参与,教材要让学生去讲解。
观念一变天地宽。
只要我们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勇于创新,
敢于探索,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真正放在学生的发展上,而不是急于放在“下载”高考题目上,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就一定能够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二、树立主动的、能够和谐发展的学生成长观。
1、老师应把课堂支配权还给学生,给学生以创造发展的空间。
在课堂上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是与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成正比的。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密度越大,教师施教的艺术性、启发性、反馈性就越高,教师所创造的民主、热情、和谐的课堂气氛,就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善于动脑,把难点搞清,把重点消化,把技能技巧掌握。
因此教师应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一堂课的时间是确定的,但如何分配则是因人而异的。
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己学习和自主建构的机会,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我们要力求变革单一的“制度化”教学时间结构,尝试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就得留下学生可以自由支
配的“空白时间”,使之动脑动手,发展认知能力。
教师仅仅留给学生空白时间是不够的,还得由教师精心策划、具体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使这段空白时间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2、老师应交给学生认识世界的钥匙,使学生能主动地探
究世界。
打通书本世界、生活世界与网络世界的界限,使课堂贴
近生活,贴近信息,交给学生认识世界的钥匙。
书本世界是语言文符号组成的世界,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如果割断了它与生活的血肉联系,或者学生还没有接受它的经验准备和学习动机,它是枯燥的。
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变动不居、日新月异的世界,生活之树长青,它是一切文化、科技艺术哲学的源泉。
网络世界是现代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展示给人们的一个虚拟世界,具有超时空性,是一个前沿的、开放的,具有丰富信息量的虚拟的世界。
现代教学的任务是打通这三个世界的间隔与界限,在沟通中开启学生的心智,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新。
3、老师应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具有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
科学发展观要求学生学习具有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
课堂应开辟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辩驳论证的时空。
允许学生插话、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见解、甚至是稚嫩和错误的见解。
从知识的单向传递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展开探索,体现了现代教育,以创新人才培养与目标,以学生为本,以过程为本的教学观和学习观。
新课标在所有学科的“教学理念”、“实施建议”中都提了实施“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及身边感兴趣的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一种经历,亲身感受体验、学习与认知过程,在探索、挫折、成功、失败的相互作用下,获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课堂教学安排要看是否激发起了学生的智慧活动,引发了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探求与问题的求索的欲望和行为。
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将知识点转化为待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得到发展。
三、树立有效的、注重创新发展的教学改革观
1、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对课堂教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是使学生从
书本的奴隶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根本所在。
进行研究性学习是长期的根本的任务,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绝不是可有可无或时有时无,绝不能把研究性学习放在陪衬地位。
更重要的是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思想、一种精神贯彻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全过程,真正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意识和生命活力得到全面拓展,真正实现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根本宗旨。
用这样一种新基础教育理念进行新世纪基础教育的新改革。
一是让学生从不知到知,进行探索。
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情趣和探索能力。
二是从已知到未知,进行推理。
用研究性的精神进行学习,不仅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如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是从个别到一般,进行归纳。
在教学中要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精神,则应重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这个能力相对于记住现成的规律和公式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四是从原则到具体,进行发散思维。
在用研究性的精神组织教学时,应十分重视从原则到具体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学会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是提高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