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亲属关系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亲属关系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的功能
摘要:使用称谓语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社会行为。由于亲属关系称谓沉淀着汉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已被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非亲属人际交往中。就其在非亲属人际交往中所实施的情感维系功能,身份认同功能,文化标志功能,以及礼貌功能进行分析,给人们指明一条有效社会交往的途径。
关键词:亲属关系称谓语;非亲属人际交往;社会功能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可以分为亲属关系称谓和社会关系称谓。亲属关系称谓是指互相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婚姻、法律等关系的亲戚或亲属的名称。社会关系称谓是指互相没有亲戚关系的人,根据对方的社会地位,人身特点,与其疏远或尊卑的关系而确立的称谓。一个独立的人即是家庭成员,有其家庭中的称谓,又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有其社会关系的称谓。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称谓在形式和意义上又时时刻刻都在产生变化。因此与亲属关系称谓相比较,社会关系称谓更是一种动态的称谓形式。有时两种称谓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甚至社会关系称谓还会常常借用亲属关系称谓中的词语,称为亲属称谓的泛化。这是汉语语言的一大特点。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在于亲属关系称谓在非亲属人际交往中所能实施的各种社会功能。下面就这种情况加以分别说明。
一、情感维系功能
语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维系纽带。只要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需要语言,人们用它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以便在认知现实,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行为,以取得最佳效果。称谓作为一种语言特殊形式,在中国人的日常交往中被广泛使用。人们往往比照互相之间的年龄、辈分、职位,借用亲属关系称谓来称呼对方,并使之成为具有地域特点的交往习俗,以便缩短人际距离,密切人际关系。如对不认识的长者往往用“大叔”、“阿婆”、“大爷”、“公公”、“婆婆”相称。对年轻一点的陌生长辈则用“叔叔”、“阿姨”、“大哥”、“大姐”相称。对陌生的晚辈则用“弟娃”、“妹儿”、“幺弟”、“幺妹”相称。对邻里、朋友、熟人则采用姓氏加亲属关系称谓的形式。如“王婆婆”、“李大爷”、“刘妹儿”、“张姑婆”,我国小朋友为了表达对邓小平和邓颖超的敬重和爱戴,曾称邓小平为“邓爷爷”,邓颖超为“邓奶奶”。对来往密切的人称呼其为“哥们儿”“姐妹们”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恋人双方直接把对方称作“哥哥”、“妹妹”,或“阿哥”、“阿妹”。虽然有时这种称谓显得有些逢场作戏,但也不可否认“远亲不如近邻”的真情实意的存在。有时如果你不遵循这种称谓,那么别人会说你不懂人情世故,而遭别人的唾弃,所以使用这种称谓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纯粹是交际技巧,目的是拉进关系。这种现象的存在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伦,重视人际关系和谐的文化心理。
二、身份认同功能
人们相互接触时,往往会有一种“求同”的定势心理,也就是说是一种认同感。认同指某个行为体所具有的和展示出的个性及区别性形
象,这类形象是通过与“其他者”的关系而形成的。第一,行为体的自我认同,即对自我身份和特征的认定。第二,行为体与另一行为体(即他者)的(身份)认同。第三,是行为体与某一群体之间的认同,表明我与这个群体之间的归属关系,我与此群体是否认同决定了这个群体对我而言是“我们”还是“他们”。这里所说的认同功能,是指第三种类型的具体体现,它是语言一个很重要的人际功能。说话人通过约定俗成的亲属关系称谓语的使用,来获得同一语言社团的身份认同。即通过它获取别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同时也表现出你对他人身份的一种认同。也就是说,处在同一个语言社团的人们,不仅单单为了与周围的人拉拢关系,还想通过使用这种称谓语,获取自我的存在感,得到在语言应用上与己有共同特点群体的认同。如在同事之间,为了明确自己在他们中的社会身份,也为了保持自己和他们之间的距离,也为了尊重对方的社会地位,称长者“陈姐”,“罗哥”。如今,在大学寝室里,流行一种排行称谓。即同一寝室的同学像在家庭排行一样,按年龄大小排出顺序。称“老大、老二、老三……”这种现象反应出了大学生对集体生活的认同。这种认同表现在对“集体角色”的分配的过程,在这种排行过程中,每一个人能够获取作为集体成员之一的身份代码,最终获得了行为体在群体中的认同。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一种求同心理的表现。因为中国人是通过界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只有自己与自己认同的群体建立正向一致关系,才会产生积极稳定的自我。
三、文化标志功能
在一般情况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一个民族的不同地区有地域方言,一个民族的不同社团有社会方言。每一个人仿佛都随身披戴着一枚语言徽章,标明他属于某个民族、属于民族的某个地区或社会阶层。个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还会形成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独特语言习惯,语言习惯是一个人的各种社会阅历的折射,也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语言风格效仿和追求的结果。因此,一个人的话语也会透露出有关他个人情况的一些消息。这就是语言的标志功能。在非亲属人际交往中,亲属关系称谓的使用首先表现出带有封建宗法关系特征的权势的标志。也就是说是“权势”的一种泛化现象。权势至少指两个人的关系。对方如是辈分或年龄比自己高的人,往往倾向于在亲属关系称谓前加“大”或在亲属关系称谓后加“哥”。如称呼对方为“大姐”、“大爷”、“大妈”、“大叔”、“大师”“大哥”甚至是辈分或年龄和自己相仿的人,也会将对方抬高辈分来称呼。且看各单位的情况,不管你是局长、所长、还是科长,都被尊称为“陈哥”、“刘哥”、“谢哥”。在社会上不管人们是否相识,一见面也都叫“陈哥”、“刘哥”、“谢哥”。就连小孩子见了父亲的同事,也都尊称一声“大哥”。此外,是否使用亲属关系称谓,还成为你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的标记。在农村,尊称与自己年龄稍长或相仿的非亲属女性,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嫂子”,称呼男性为“大哥”或“姐夫”。相反,城市则有回避亲属称谓的倾向,而转向“同志”、“师傅”、“老师”这种非亲属关系称谓。据有关数据统计,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在非亲属之间使用亲属关系称谓的比例为63%和34%。农村人口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农村人普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