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_傅鸿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9)05-0027-05
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
傅鸿源 胡 焱
摘 要 在对城市承载力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方法和途径,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承载力;城市综合承载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 B
作者简介 傅鸿源(1946 ),男,重庆市人,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系统工程以及工程项目管理;胡 焱(1982 ),女,重庆市人,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建筑技术经济。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770104)。 收稿日期 2008-07-05 修回日期 2008-09-26
一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正面临着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问题。城市是人口分布、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集中区域,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及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城市综合承载力对城市发展的约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如何与城市综合承载力相协调,不仅关系到城市未来自身的命运,也关系到其周边地区能否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研究城市承载力显得十分重要,现在城市承载力研究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
2005年1月,建设部下发了 关于加强城市总
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地在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前,着眼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可能,从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城市长远的发展保障出发,组织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前瞻性地研究城市的定位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客观分析资源条件和制约因素,着重研究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解决好资源保护、生态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1]
。2006年3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明确规定,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2007年全国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各级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
总第166期
城市问题2009年第5期
出发点,统筹城乡规划,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始终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核心[2]。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大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承载力理论研究进展
承载力 一词最早出自生态学,其作用是用以衡量特定区域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可维持某一物种个体的最大数量。自1812年马尔萨斯(R.M a lthus)就人口与粮食问题的假说提出以后,承载力的相关研究就相继在经济学、人口学等领域展开[3]。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在有关人类生态学研究中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可以根据某地区的食物资源来确定某地区的人口承载力。从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球性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促进了承载力研究向纵深发展。近20年来,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被进一步拓展,承载力的研究逐步扩展到了自然资源和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在理论与方法方面日臻完善。现在,国内外学者已经在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这三方面有了系统的研究,但由于思考角度和研究领域的差异,这些学者关于承载力的定义不尽相同。
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并被广泛接纳,其定义为: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护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4]。由于资源对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性,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和应用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和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一步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森林资源承载力以及矿产资源承载力等概念,并对这些承载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环境承载力是在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等问题严重阻碍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5]。1991年, 环境科学大辞典 把环境承载力定义为: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对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制,是环境的基本属性 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量度。
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研究是在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容更丰富、更全面,研究更综合、更复杂,也更接近人类社会系统的特点[5]。1992年,瓦克纳格尔(W acker m agel)等人提出生态足迹模型,并在1996年由瓦克纳格尔完善,它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数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足迹测量了人类生存所需的真实的生物生产面积,将其同国家和区域范围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进行比较,进而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提供定量依据[7]。2001年,高吉喜将生态承载力定义为: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8]。
2.承载力理论研究分析
从承载力概念的发展与演化中可看出,承载力的研究越来越全面和系统。承载力的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在资源承载力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但是,广义的资源应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现在,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全球化的今天显得越发重要,必须拓展其外延,在理论上突破传统的空间和时间的局限[9]。
虽然生态系统承载力比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更接近人类社会系统,但该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和研究方法还不够完善,多数相关研究还限于环境承载层次,大部分研究都没有充分针对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将社会经济要素有机地纳入承载力体系进行研究[5]。现在的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主要是自然生态承载力的研究,较少考虑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21世纪以前,大部分研究都以人口容量的最终测算为目标,强调承载对象为人口规模,特别是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虽然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开始将社会经济要素纳入承载体系中,但总是将人口和经济单一考虑,很少将二者综合起来计算。进入21世纪后,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综合承载对象,注重人类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开始重视经济、社会、生态等对承载力产生的综合作用。但很少有学者把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承载力全部结合起来,综合放在城市系统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