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原理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a3df9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2.png)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原理
答案: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循环和组织ACE,使AT II生成减少,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从而达到降低血压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同时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蛋白尿作用,对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房颤、蛋白尿、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病人。
另外此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
同时高钾血症、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病人禁用。
血肌酐超过3mg/dl的病人使用时需谨慎,用定期检测血肌酐和血钾水平。
最好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延伸: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通过减少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使小动脉以及小静脉扩张,从而达到血压降低的目的。
第二、还可以通过减少醛固酮的分泌,从而减少以及钠及水的潴留,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使得身体排钠排水比较多,血容量减少,从而减轻减少血压。
第三、还可以防止心脏重构,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减少,缓激肽等等,这些作用是有关系的。
第四、可以减轻血管平滑肌增生以及纤维化。
因为血管紧张素Ⅱ有生长因子的作用,当它抑制这种血管紧张素Ⅱ生成的时候,就可以抑制生长因子,从而达到这个目的。
第五、就是通过扩张肾小球后动脉,增加肾小球血流量。
在肾功能良好的患者中,有利尿的作用,还可以减少尿蛋白的作用。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及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及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https://img.taocdn.com/s3/m/aca6a2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7.png)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及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1受体阻滞剂、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优缺点、用法用量和联合用药注意事项1、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
2、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V140∕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V130/8OmmHg。
3、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4、对血压2160/10On1nIHg、高于目标血压20/1O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
钙离子拮抗剂(CCB)二氢毗咤类CCB无绝对禁忌证,降压作用强,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
使用二氢口比咤类CCB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高血压,尤对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周围血管病患者适用。
可单药或与其他4类药联合应用。
对伴有心力衰竭或心动过速者应慎用二氢叱咤类CCB,少数患者可有头痛、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副作用。
1.二氢口比咤类2.非二氢∏比咤类临床上常用的非二氢毗咤类CCB,也可用于降压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抑制心脏收缩功能和传导功能,二度至三度房室阻滞;心力衰竭患者禁忌使用,有时也会出现牙龈增生。
因此,在使用非二氢毗咤类CCB前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在用药2〜6周内复查。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压作用明确,保护靶器官证据较多,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适用于「2级高血压,尤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预防、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有益。
可与小剂量噫嗪类利尿剂或二氢毗咤类CCB合用。
对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高血钾者禁用;注意咳嗽等副作用,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血管紧张素I1受体阻滞剂(ARB)降压作用明确,保护靶器官作用确切,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适用于广2级高血压,尤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预防、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患者有益,也适用于ACE1引起的咳嗽而不能耐受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ec91f3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1.png)
血管紧张素2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2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6d0e46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a.png)
血管紧张素2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2(Angiotensin II)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理作用的肽
类激素,常见的作用包括:
1. 收缩血管:血管紧张素2能够收缩血管,增加血管阻力,从而提高血压。
2. 刺激醛固酮分泌:血管紧张素2能够刺激肾上腺分泌醛固酮,进而使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水分也随之重吸收,增加血容量。
3. 促进心肌肥厚:血管紧张素2作为一种生长因子,能够刺激心肌细胞生长和增殖,引起心肌肥厚和重构。
4. 促进炎症反应:血管紧张素2对炎症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引起白细胞粘附和炎症细胞的浸润,导致炎症反应加剧。
5. 促进氧化应激:血管紧张素2能够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降低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从而导致氧化应激加剧。
6. 刺激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血管紧张素2能够刺激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液浓缩能力。
总之,血管紧张素2在调节血压、体液平衡、心血管重构以及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
卡托普利的功效与作用
![卡托普利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b2614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b.png)
卡托普利的功效与作用卡托普利(Captopril)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它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并且在临床上也对其他疾病如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本文将会详细探讨卡托普利的功效与作用。
卡托普利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从而有效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
其药理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来实现。
ACE是一种酶,它能够将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具有收缩血管、催化抗利尿激素和促进交感神经系统等作用,导致血压升高。
卡托普利通过抑制ACE,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使血管舒张,降低血压。
卡托普利也可通过减少血管内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促进激活释放一种称为缓激肽的物质。
缓激肽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以引起血管扩张、抗凝血、抗炎症等作用。
这些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除了降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外,卡托普利还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高血压往往会导致肾脏损伤,从而产生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卡托普利通过降低血压、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肾小球内压力等途径,保护肾脏免受高血压的损害。
此外,卡托普利还可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冠脉血流。
心脏负荷是指心脏在工作时所承受的负担,它包括血液容量的增加、心脏收缩期末负荷的升高等因素。
高血压患者由于血液容量过大以及心脏壁厚度增加,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卡托普利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减少血液容量和心脏收缩压,从而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冠脉血流,预防心脏病发作。
总的来说,卡托普利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以下主要的功效与作用:1. 降低血压:卡托普利能够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来降低血压,从而有效治疗高血压。
它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
2. 改善心脏功能:卡托普利能够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它可以减少心脏收缩期末余量,降低心脏负荷,提高心脏功能。
3. 保护肾脏:卡托普利可以通过降低血压、改善血流动力学等途径,保护肾脏免受高血压的损伤。
简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抗高血压作用
![简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抗高血压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b380c2c9b89680202d82569.png)
简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抗高血压作用作者:陈玲来源:《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8年第24期摘要: 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主要活性肽,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受体为AT1和AT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又一类抗高血压药物,主要通过阻断AT1受体起作用,其不但具有强大而持久的降压效果,还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主要活性肽,已发现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可分为AT1、AT2、AT4,其中AT1和AT2受体介导了血管紧张素Ⅱ在心血管及其他方面的作用。
AT2受体在胚胎组织的主动脉和小阻力动脉中高水平表达;对于健康的成年人,AT2受体在特定组织上低密度表达,如脑、肾、肾上腺髓质以及生殖组织中;而在心衰、心肌损伤、心血管损伤和脑损伤等病理条件下,AT2受体表达水平则明显增高[1]。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又一类抗高血压药物,主要通过阻断AT1受体起作用,其不但具有强大而持久的降压效果,还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
自1994年第一个沙坦类药物氯沙坦在瑞典上市以为,国际上已先后上市了此类药物的8个单方和5个复方产品,是目前最具市场潜力的抗高血压。
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被肾脏释放的肾素激活。
肾素能够分解来源于肝脏的一种叫做血管紧张素原的蛋白,分解后的产物就是血管紧张素I。
虽然血管紧张素I本身没有什么生物活性,但它却是血管紧张素Ⅱ的前体,而血管紧张素Ⅱ对于血管、心脏和体内其他组织具有一系列生物活性。
AⅡA类药物如科素亚能够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AT1),避免血管紧张素Ⅱ结合到受体上,最终达到防止血管收缩的目的。
氯沙坦(科素亚)每天1次,通常剂量为50mg。
类似产品海捷亚是科素亚与小剂量利尿剂(氢氯噻嗪)的组合,也可用来治疗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应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2b0e132376baf1ffc4fad83.png)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医院 ( 30 3 范 00 1) 敏
高 血压是危 害人 民健 康 的常见病 和多发 病 , 随着社 会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 生活 方式 的改变 , 血压 的发病 率呈 上 高
3 3 保证 呼吸道通 畅 : 为严重 的颌 骨 多发骨 折 , . 较 由于出
参 考 文 献
1 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学 . 3版 . 北京 : 人民卫 生出版 社 ,9 7 19 .
( 收稿 日期 :0 80 2 2 0 —42 )
作者简介 : 胡勇 , 1 5 男,9 7年 l 2月生 , 副主任 医师 , 州市 朔
伤 口感 染 。
能障碍 , 甚致危及 生命 。这 就要求 口腔 颌面 外科 医生要 与
有关科 室密切合作 , 必要 时求 助于其 他专科 的治 疗 。要 严 密观 察 神 志变 化 、 吸 、 压 、 搏 及 瞳孔 的变 化 配合 X 呼 血 脉 线 、 T检查 , C 排除有关 科 室的病 变 。在 确保 生命体 征平 稳 后, 处理 颌骨骨折 。
1 1 处方 : 2 0 年 1 至 3月门诊处 方 3 4 . 查 07 月 71 3张。 12 药物 : 方中应 用的 A E : . 处 C I卡托普利 、 依那普利 、 贝那 普利 、 福辛普利 、 培哚普利 。
切开插管… 。可有效 地避 免因窒息而致 的生命危 险。这对 1
因颌骨骨折伴颅脑损 伤 、 昏迷呕吐的患者 至关重要 。
3 4 失血性休 克的处理 : . 颌面部多发骨 折伴有其他部位组
织 损伤 , 常伤及无名 动脉。单 位时间内失血量大 , 骨折断端
折斯端 的三维稳定性 。保证 了局部血 液的迅速恢 复和破 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于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善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于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96a571b16fc700abb68fc6f.png)
资料与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2例。随机分成三个治疗组:ACEI组、CCB组、
ARB组,每个病人于早晨一次服用单一降压药物。所有入选对象在首次服药以后 就定期进行血清生化试验和尿分析,定期测量血压。在开始时和服药一、三个月 后应用科林波形分析仪PWV/ABI型仪器(BP.203RPE,日本科林公司)测量患者 的baPWV。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平均值士标 准差表示。治疗前后结果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疗一个月、三个月后分别为102.27+150.72
cm/s、156.50-a:235.17差异(降压治疗一个月后P<0.01和降压治疗三个月后P<0.05)。降 压治疗三个月后与降压治疗一个月后比三组baPWV均有进一步的下降(P<O.01)。
讨
论
目前,在全球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仅次于肿瘤疾病,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
2
要危险因素,在全世界日益成为主要危害健康的问题。降压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 重要手段,即使降压达到治疗目标水平,并不能使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降至血压 正常人群的水平,尤其是冠心病事件。其原因是因为心脏和血管结构的功能障碍 早于高血压本身的进展,从而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所以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不仅力求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同时需要逆转动脉弹性减退及内皮功能障碍等 亚临床血管病变。为了改善高血压病人的预后,不仅要降低血压,也要降低动脉 僵硬度。这就需要一个简单的指示器,能够评估药物是否对动脉僵硬度具有改善 功能,以指导医生更加合理的用药。 自动测量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应用震荡法测量仪器测量,是无创性反应大动 脉弹性的良好指标。多项研究表明了baPWV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而且这种简便 的测量baPWV的方法与有创导管法获得的大动脉PWV、传统张力法测量的PWV 良好相关,具有大范围筛查的价值。 临床药物研究表明,不同的降压药物将血压降至同一水平时,对动脉僵硬性 的改变不同。baPWV的测定可以帮助我们评估降压药物在改善动脉功能方面的作
acei作用机制
![acei作用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cbe257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f.png)
acei作用机制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类常用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来发挥降压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ACEI的作用机制。
ACEI的作用机制有三个方面:抑制血管紧张素Ⅰ的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增加血管紧张素Ⅰ的降解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
1.抑制血管紧张素Ⅰ的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在肾脏中,肾素释放细胞释放肾素,肾素作用于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将其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则负责将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
而ACEI在体内竞争性地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结合,阻断了血管紧张素Ⅰ的转化,从而减少了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
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非常强效的缩血管物质,可以使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升高血压。
所以,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的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ACEI可以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从而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进而降低血压。
2.增加血管紧张素Ⅰ的降解ACEI不仅抑制了血管紧张素Ⅰ的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还可以增加血管紧张素Ⅰ的降解。
血管紧张素Ⅰ在肺和肾脏中经血管紧张素酶及其他酶的作用被逐渐降解,最终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
ACEI可抑制血管紧张素酶的活性,从而延长血管紧张素Ⅰ的半衰期,增加了血管紧张素Ⅰ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这样一来,在ACEI治疗下,血管紧张素Ⅰ的浓度会增加,进一步抑制血管紧张素Ⅰ的转化,使其更易被降解,减少了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
3.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ACEI的另一种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肾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的醛固酮合成,间接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
醛固酮是一种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水钠潴留,增加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
ACEI可抑制醛固酮合成和释放,降低血浆醛固酮浓度,进而减少了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
这种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阻断肾素-醛固酮系统来实现,从而降低了血容量和外周阻力,进一步降低了血压水平。
综上所述,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的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增加血管紧张素Ⅰ的降解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来发挥降压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949d59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d.png)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胡莹;邱长春;李静平【摘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血压调节中发挥了关键作用,RAS活性异常显著影响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RAS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酶在血压调节中发挥相反作用.ACE通过其所构成的ACE-AngⅡ-AT1 R轴升高血压,而ACE2通过其所构成的ACE2-Ang1-7-MasR轴降低血压,以及ACE和ACE2之间的表达水平高低影响高血压疾病的进展.本文对ACE和ACE2在人类和动物不同类型高血压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8(047)011【总页数】4页(P15-18)【关键词】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ACE;ACE2【作者】胡莹;邱长春;李静平【作者单位】154007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161006 齐齐哈尔医学院;161006 齐齐哈尔医学院;161006 齐齐哈尔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我国多发常见慢性病,其对心脏、脑、肾脏等靶器官具有严重损害。
普遍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活性异常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1]。
而RAS又包括许多信号通路轴,每个轴有它主要的底物、酶、效应肽及其受体。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RAS参与血压调节的认识只是局限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催化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 Ⅰ,AngⅠ)生成升高血压的主要缩血管物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及其所构成的经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AT1R)轴产生的升压作用;直到2000年发现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2,ACE2)后,人们开始对ACE2及其所构成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 1-7,Ang1-7)-Mas 受体(Mas receptor,MasR)轴的降压作用有所了解,对RAS参与血压调节的认识也从ACE-AngⅡ-AT1R轴单方面的升压调节向ACE-AngⅡ-AT1R轴和ACE2-Ang1-7-MasR轴之间平衡调节转变。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禁忌症有哪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禁忌症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8be9f7ab9d528ea80c779f6.png)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禁忌症有哪些关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禁忌症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血管紧张素2变换酶抑制剂是临床医学上较为普遍的中药制剂,针对需要应用这类中药制剂的盆友而言,掌握血管紧张素2变换酶抑制剂的禁忌是务必的,那样才可以了解自身适不宜应用这类中药制剂。
那麼血管紧张素2变换酶抑制剂的禁忌有什么呢?下边请各位看详尽的详细介绍。
血管紧张素2变换酶抑制剂的禁忌以下:1、怀孕高血压肯定禁止使用血管紧张素2变换酶抑制剂,因可使畸形胎儿。
因此孕产妇尽可能谨慎使用。
对比较严重血流量降低或低盐及血液肾素水准很高的患者(有利排尿过多),常初次服食血管紧张素2变换酶抑制剂时产生血压降低。
此类患者提早1~2天停止使用利尿药。
2、心搏出量固定不动的患者在比较严重主动脉瓣膜或二尖瓣狭窄可产生明显降低,由于由血管紧张素2变换酶抑制剂造成的周边摩擦阻力降低不可以被心搏出量提升所偿还。
3、血管紧张素2变换酶抑制剂在以下的状况以下谨慎使用:中重度血流量降低;中重度肺动脉、二尖瓣窄;约束性心包炎;中重度充血性心衰(NYHA4级);肾性强血压尤其是双侧肾血管变病或孤立肾伴肾动脉狭窄;原因不清的肾功不全;有血管杂声的老年人烟民;服食非甾体抗炎药的肾功不全者。
4、老年康复人经常出现肾脏功能危害并可因随着关节炎而运用非甾体抗炎药,若与血管紧张素2变换酶抑制剂合用可产生高钾血症、血管紧张素2变换酶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常加重肾功能衰竭。
血管紧张素2变换酶抑制剂一般不与保钾利尿剂共用以防高钾血症的风险。
血管紧张素2变换酶抑制剂对神经中枢和植物性神经作用沒有影响,亦不影响男性性功能。
与其他立即血管扩张剂不一样,血管紧张素2变换酶抑制剂造成降血压效用并无反射心跳过速。
血管紧张素2变换酶抑制剂能避免由利尿药造成的继发性高醛固酮尿症。
血管紧张素2变换酶抑制剂对新陈代谢亦无影响,血钾平稳,血液血尿酸可能降低,血胆固醇及血糖无显著改变。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f722d2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b.png)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刘师节;杨莉;何燕;杨文慧;董阳;甘露路;王勤【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6(018)002【摘要】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最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是机体内调控血压的最重要机制之一。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是RAAS中的关键调控酶,【总页数】3页(P202-204)【作者】刘师节;杨莉;何燕;杨文慧;董阳;甘露路;王勤【作者单位】650051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病科;650051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病科;650051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病科;650051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病科;650051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病科;650051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病科;650051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G-8790A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关系的探讨 [J], 曲华;高东来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心功能的关系 [J], 李晶;曹鸿雁;秦玲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关系 [J], 陈东骊;张曹进;符永恒;莫与京;陈富荣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G8790A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J], 姜秀波;张东峰;姜文洁;汪韶洁;宋鑫;李东杰;逄增昌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血管紧张素-(1~7)-Mas轴水平的性别差异研究 [J], 刘丹;陈永跃;张屏;靳立军;张曹进;林曙光;吴书林;于汇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血清瘦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血清瘦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b3cea22915f804d2a16c10c.png)
组) ,随机分为两组 ( 缬沙坦组、贝那普利组 ) ,两组 分别给 予 2 4周的 缬沙坦 、贝那普利 干预 ;选取 5 8例 高血 压无 L H 患者为对照组 。对照组及 观察组 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 疫法测定血 清 Lpi V et n水平 ,硝酸还原 酶法测定 N O浓度。结
gop ee a dmydv e t togop vl r ng u n eaer op .T e w rus e et i a a— r )w r rn o l iddi o w u s( a at r padb nzpig u ) h ogop r t a dwt vl r u i n r s a o lr t w er e h s
别 是促 进 和 抑 制 L H 的 重要 物 质 ; 贝那 普 利在 逆 转 L H 方 面优 于缬 沙坦 。 V V
Lpi、N et n O分
【 关键词】 瘦素 ;一氧化氮;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 血管 紧张素 Ⅱ受体 阻滞剂
【 中图分类号 】R541 .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52 (00 0 3 1 — 3 07 97 21)1 — 47 0
tn a e a e i o 4 e , a d me n a nd b n z prlf r2 we ks n a whie58 h pe e so a e t o tL l y r n i n c s swih u VH r ho e s c to r u t wee c s n a onr lgo p. Th e e f e l v lo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和代表药及使用注意事项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和代表药及使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a0b9eb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f.png)
降压作用明确,保护靶器官证据较多,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适用于1-2级高血压,尤其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心房纤颤预防、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等患者有益。也适用于ACEI引起咳嗽患者。对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常用药有: 氯沙坦 、缬沙坦、厄贝沙坦。
钙拮抗剂 非二氢吡啶类
地尔硫卓
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 室上性心动过速
2-3度房室传导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卡托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梗后 左室肥厚,左室心功能不全,颈动脉粥样硬化, 非 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
妊娠,高血钾,双侧颈动脉狭窄
硝苯地平有短效与长效之分,短效硝苯地平片口服后瞬时全部被吸收,大约在十分钟就起作用,但也很快就消退了约3到4小时。 长效硝苯地平,包括缓释与控释2种剂型。缓释片,作用特点在每一个药物分子外面用上不同的生物外膜,延缓它吸收,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开始时释放速度较快,降压效果较好;随着时间推移,释放速度逐渐减慢,降压效果也逐渐减弱。硝苯地平控释片则不同,其作用特点是,在24小时内药物释放以等速定时定量释放,血药浓度维持较稳定,血压控制较平稳 。
四、利尿剂
降压作用明确,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尤其对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有益,慎用于有糖脂代谢异常者,大剂量利尿剂对血钾、尿酸及糖代谢可能有一定影响,要注意检查血钾、血糖及尿酸。常用药有双氢氯噻嗪 、呋噻米 、螺内酯 。
五、β受体阻滞剂
降压作用明确,小剂量适用于伴心梗后、冠心病心绞痛或者心率偏快的1-2级高血压。对心血管高危患者的猝死有预防作用。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慎用于糖耐量异常者或运动员。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提高心梗后生存率,减压缓和,1~2周内起作用。副作用: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体位性低血压、心力衰竭加重、抑郁、引起血脂升高、低血糖、末梢循环障碍、乏力及气管痉挛、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引起传导阻滞。 HR<55考虑停药,长期适用注意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常用药有: 美托洛尔 、比索洛尔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高血压的联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高血压的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10268fc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8.png)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高血压的联系高血压,是指血压在正常范围之上的一种健康状况。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不仅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而且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其他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也是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以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所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因此,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对于防治高血压非常重要。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酶,它能将血液中的一种前体蛋白质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后者是一种能够促进血管收缩以及促进水钠等物质的重吸收的物质。
此外,血管紧张素Ⅱ也可以促进交感神经兴奋性,使人体情绪与心情更加紧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因此,人体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如果过多或者充满“偏见”,就会导致高血压。
高血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它的发生原因很多,有生活不规律、饮食方面的问题,也有遗传造成的因素。
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则是人体本身调节血压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提高,会导致血管内膜下的平滑肌细胞收缩,并致使血管壁变硬,不过现有的药物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过度活跃往往会被误认为寿命的缩短因素。
事实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过度活跃只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很多将老化与高血压联系起来的文章是有误的。
一个人患上高血压,可能是由于生活习惯不良、年龄、遗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因此,预防高血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多方位的注意和调节。
预防高血压,首先要有一个规律的生活习惯,定时作息,适当的运动能有效地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其次,要有一个合理的饮食均衡,避免油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鱼类等健康食品;最后,还要注意情绪管理,避免太过紧张、情绪激动,这对于降低血压同样十分重要。
总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要预防高血压,我们需要多方位地从生活、饮食、运动等各个方面入手,避免过度的情绪激动,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从而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https://img.taocdn.com/s3/m/990e47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1.png)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简介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简称ARBs)也称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是一类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衰的药物。
ARBs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一样,能够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的作用。
RAAS是维持血浆钠浓度和血容量稳定的主要机制,对血压和水盐代谢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但在某些情况下,RAAS的过度激活会导致高血压等病症的发生。
ARBs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AT2)受体,降低血压和减少水盐的滞留,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和心衰的效果。
作用机制RAAS调节血压和水盐代谢主要依靠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II通过与AT1受体结合,引起血管肌收缩,导致血管阻力升高,进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ARBs通过竞争性与AT1受体结合,从而避免血管紧张素II对AT1受体的刺激作用,阻断紧张素II的生理效应,减少血管阻力,达到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适应症ARBs适用于以下情况:1.轻度至中度高血压的治疗。
2.对ACEI有禁忌症或无反应的高血压患者。
3.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治疗。
4.心衰的治疗。
5.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6.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治疗。
7.晚期肾脏病的治疗。
如何使用ARBs常规剂量一般为每天口服一次,用于降低血压的常见剂量为40-80mg。
具体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应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和指导。
ARBs的使用一般需要长期维持,以达到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的效果。
常见不良反应ARBs通常不良反应较小,常见副作用包括:1.头痛。
2.头晕和乏力。
3.消化系统不适,如腹泻、恶心和呕吐。
4.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5.过敏反应。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注意事项1.ARBs是一种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ARBs存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应特别注意如ACEI、骨钙素拮抗剂、钾保留利尿药等的合并应用和剂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高血压](https://img.taocdn.com/s3/m/edbb3b1f650e52ea551898f8.png)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高血压天津大港油田总医院芳华社区服务站张芳300280摘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人体经典的循环调节系统,通过对心脏、血管、肾脏的调节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及血压的平衡,是人类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调节机制。
它的过度激活是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一样参与肾素2血管紧张素系统中血管紧张素的代谢。
它通过将血管紧张素Ⅱ水解成血管紧张素127对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血管紧张素Ⅱ代谢轴,是平衡肾素2血管紧张素系统内部调节的另一血管紧张素代谢通路。
这种系统的内部调节在调节心血管系统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其平衡的破坏与高血压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调节血管紧张素2来治疗高血压及并发症可能是本世纪高血压治疗学上的新靶点。
本世纪初发现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ngiotensin2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就是RAS研究史的一个新事件。
这个发现使人们对RAS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
ACE2已成为一个新的疾病标志物和药物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将ACE2与高血压的关系综述如下。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血管紧张素,高血压,1.ACE2的生物学特性1.1ACE2的发现及其生物学功能生理状态下,RAS通过与其它系统网络间的相互作用对水、电解质以及血管收缩等作用维持机体正常的心血管功能。
病理状态下,各种原因导致的RAS过分激活,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水解血管紧张素I( angiotensinⅠ,AngⅠ)生成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增多,是造成许多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 angiotensin2convertingenzymin2hibitor,ACE 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I型拮抗剂在临床上的有效应用正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此两类药物的诸多优点,因此认为它们是本世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大进展。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类药物的降压机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类药物的降压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88340e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f.png)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类药物的降压机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一类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它们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阻断了血管紧张素Ⅱ生成的过程,从而引起血管扩张和降压效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ACEI药物的降压机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是一种酶,它参与了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 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的反应。
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强烈的血管收缩剂,它可以收缩血管,提高血压。
ACEI药物通过抑制ACE酶的活性,减少了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具体来说,ACEI药物分子会与ACE酶结合,阻断了其对血管紧张素Ⅰ的水解作用,从而抑制了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这一机制的结果是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下降,血管扩张因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的水平上升。
一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血管扩张剂,它可以进一步扩张血管,促进血流畅通。
在正常情况下,一氧化氮通过内皮细胞产生,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发挥作用,促进平滑肌舒张。
然而,在高血压条件下,一氧化氮的生成和释放受到抑制,导致血管收缩和高血压的发展。
ACEI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和提高一氧化氮水平,从而实现降压效应。
具体来说,血管紧张素Ⅱ通过与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1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促进血管收缩和增加水钠潴留的信号通路,例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RAAS)系统。
RAAS系统的激活导致血管收缩剂醛固酮的释放和血浆肾素水平的升高。
而ACEI药物的抑制作用,阻断了血管紧张素Ⅱ和一系列血管缩紧性因子的生成,减少了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的效应,从而降低了血压。
此外,ACEI药物还通过一氧化氮的增加和血管改变来降低血压。
一氧化氮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促使环磷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GMP)的生成和释放,cGMP进一步通过激活钙离子离子通道,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舒张,从而引起血管扩张和降压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高血压天津大港油田总医院芳华社区服务站张芳300280摘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人体经典的循环调节系统,通过对心脏、血管、肾脏的调节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及血压的平衡,是人类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调节机制。
它的过度激活是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一样参与肾素2血管紧张素系统中血管紧张素的代谢。
它通过将血管紧张素Ⅱ水解成血管紧张素127对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血管紧张素Ⅱ代谢轴,是平衡肾素2血管紧张素系统内部调节的另一血管紧张素代谢通路。
这种系统的内部调节在调节心血管系统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其平衡的破坏与高血压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调节血管紧张素2来治疗高血压及并发症可能是本世纪高血压治疗学上的新靶点。
本世纪初发现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ngiotensin2converting enzyme 2,ACE2)就是RAS研究史的一个新事件。
这个发现使人们对RAS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
ACE2已成为一个新的疾病标志物和药物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将ACE2与高血压的关系综述如下。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血管紧张素,高血压,1. ACE2的生物学特性1.1ACE2的发现及其生物学功能生理状态下,RAS通过与其它系统网络间的相互作用对水、电解质以及血管收缩等作用维持机体正常的心血管功能。
病理状态下,各种原因导致的RAS过分激活,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水解血管紧张素I( angiotensinⅠ,AngⅠ)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增多,是造成许多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 angiotensin2convertingenzymin2hibitor,ACE 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I型拮抗剂在临床上的有效应用正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此两类药物的诸多优点,因此认为它们是本世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大进展。
但人们对RAS的研究并没有停止不前, 2000年,DONOGHUE等[1]和TIPNIS等[2]分别从人淋巴瘤和扩张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左心室组织的cDNA文库中克隆出ACE的同源物,分别命名为ACE2和ACEH,现统称为ACE2。
ACE2 是单羧基肽酶与ACE二肽酶不同,水解底物时只将肽链C端的一个氨基酸残基切下, AngⅠ和AngⅡ是其作用底物。
ACE2裂解Ang Ⅰ羧基端的亮氨酸残基,生成血管紧张素129(Ang129) ,再由ACE裂解生成血管紧张素127 (Ang127) ,由于Ang129可与AngⅠ竞争ACE使AngⅡ生成减少,推测Ang129是内源性或竞争性的ACE I[3,4] ;另外,AngⅠ可以在中性肽链内切酶或脯氨酰氨基酸内切酶作用下,直接生Ang127。
ACE2 还可以裂解AngⅡ羧基端的苯丙氨酸残基,直接生成Ang127。
ACE2 水解Ang Ⅱ生Ang127的效率是水解AngⅠ生成Ang129的400多倍[5] 。
这提示ACE2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水解AngⅡ生成Ang127。
Ang127 通过其特异性受体(为Mas原癌基因编码的G蛋白耦联受体) [6]发挥生物学作用。
Ang127具有舒张血管、利钠利尿、降血压、抑制细胞增殖、抗炎、抗凝、改善心脏功能、保护血管内皮、促细胞凋亡、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这些研究提示ACE22Ang127轴是RAS内部ACE2AngⅡ轴的一个负性调节轴。
这两个轴的相互制约、相互调节对心血管功能起重要作用,这说明机体各系统内存在自我调节功能.1.2 ACE2分布与ACE相比,ACE2的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ACE2 mRN主要在心脏、肾脏、睾丸表达,像ACE一样,ACE2 mRNA在内皮细胞和少量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表达;在肾脏,ACE2 mRNA主要分布在肾小管内皮附近[1]。
TIPNIS等[2]对15种人体组织研究发现,ACE2除了在上述组织中高表达外,在结肠、小肠和卵巢中度表达。
HARMER等[7]用全定量逆转录PCR(QRT PCR)法对3例健康供体的72种不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ACE2 mRNA除在心脏、肾脏和睾丸组织高表达,胃肠道组织表达亦很高,尤其在空肠和十二指肠组织表达最高,在肺脏、肺动脉、前列腺、中枢神经系统和淋巴组织中中度表达。
他们推测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原因是:以往研究的胃肠道组织是在手术中或研究对象死亡后得到的,检测时间的延迟可能造成组织变性和mRNA完整性被破坏。
1.3 ACE2抑制剂及作用底物HUANG等[8]发现,ACE2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在体内发挥稳定抑制作用,且不被ACE2水解,不抑制ACE活性。
所以,它对ACE2的抑制作用具有特异性。
应用ACE2抑制剂可能有助于升高血压,尤其在盐负荷或高肾状态下,ACE2底物除ACE、Ang Ⅱ外,还包括apelin 213,apelin 236、强啡肽A (1213)、去精氨酸 缓激肽、运动升压素等。
这说明ACE2也与其它系统间存在网络调节。
VICKERS等[9]研究这些底物的水解过程时发现,几乎所有ACE2底物的水解部位均位于Pro和疏水氨基酸之间的肽键,并且这些底物都具有心血管活性效能。
如apelin 13具有正性肌力,促进摄水和降低血压的作用;运动升压素具有抗利尿和升高血压等作用,ACE2能通过这些底物多角色、多途径地参与血管功能调节。
2ACE2与高血压Crackower等[ 10] 发现, 在高盐喂养的Sabra 大鼠( SBH /y)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 以及易卒中型SHR ( SHRSP) 3 种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大鼠中, ACE2mRNA的表达和ACE2蛋白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下降的程度与血压呈负相关。
因此认为ACE2基因可能是高血压大鼠模型X 染色体上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TL)的候选基因,影响高血压复杂表型的表达。
研究还发现,6个月的ACE2基因敲除(ACE2-/-)雄性小鼠血压下降,心肌收缩力减弱;而6个月的ACE2-/-雌性小鼠,尽管其心肌收缩力减弱,但血压并没有下降,说明ACE2对血压的影响与性别相关,这可能因为ACE2基因位于X染色体,而雌性有2条X染色体,因此ACE2对雌性小鼠的血管张力影响更大。
Igase等[ 11]还发现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 )受体拮抗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ACE2 mRNA的表达有不同的影响。
Olmesartan治疗两周后, 血压下降, 胸主动脉ACE2 mRNA表达及ACE2、Ang 127水平增加,但颈总动脉没有类似的变化,认为AT1 受体调节通路可能在调节血管紧张素的非血压依赖性血管壁的重构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最近Gurley 等[ 12] 发现快速注入Ang Ⅱ后,(ACE22/2)小鼠血浆中AngⅡ的水平比正常小鼠高3倍;在AngⅡ依赖性高血压模型中,ACE22/2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血压明显升高; 严重高血压的ACE22/2小鼠,肾脏中的AngⅡ水平也增高,提示ACE2可能通过调节AngⅡ的代谢来调节血压。
Tikellis等[ 13 ]最近发现, SHR在出生时,肾脏ACE2的表达和活性都显著增高,在开始出现高血压时,肾小管ACE2的表达下降,且在成年大鼠中持续降低。
在高血压肾病的发展过程中, ACE2 的表达持续下降,但ACE2 在SHR 肾小球的表达却一直很高。
SHR肾脏ACE2表达变化情况在高血压开始前就已出现,这与RAS在成年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是一致的。
Zhong等[ 14 ]对中国353名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ACE2基因A /G多肽性分析,发现ACE2 A /G多肽性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高血压有关。
总之,目前发现RAS系统内部调控血压主要通过两个机制:一条是通过ACE生成AngⅡ起升压作用;另一条是通过ACE2生成Ang 127,拮抗Ang Ⅱ的作用起降压作用。
当两者的作用失去平衡,则会产生血压的升高或降低。
通过调节ACE2活性或表达是未来控制血压ALL RED等[15]报道敲除了ACE2基因的小鼠,其基线血压较正常小鼠高1.33 kPa,且在Ang Ⅱ静脉灌注下,其血管收缩反应较正常小鼠明显增强,提示ACE2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YAGIL等[16]认为,ACE2和Ang Ⅰ 7可舒张血管降低血压,而ACE和Ang Ⅰ可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两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使血压维持稳定。
作为在血压稳定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调节因子,ACE2作用机制如下。
①直接对抗ACE与Ang Ⅱ。
ACE2可直接对抗ACE与Ang Ⅱ升压路径,调节血压稳态。
ACE2不仅能清除ACE的作用产物Ang Ⅱ,还能对抗ACE对其底物Ang Ⅰ的作用[3,11,12]。
②促进Ang Ⅰ 7的生成。
ACE2通过Ang Ⅰ、Ang Ⅱ两条独立代谢途径促使Ang Ⅰ 7的生成增加,而Ang Ⅰ 7通过拮抗Ang Ⅱ活性[13,14],增强缓激肽的活性与作用[5],提升缓激肽、一氧化氮及前列腺素等舒血管物质的水平[5,14,15],维持血管结构与张力[5,10]等途径参与血压调控。
3.高血压治疗的ACE2策略3. 1基因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发展,直接调节系统或组织ACE2表达失衡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途径,也是各种疾病治疗学上的发展方向。
有实验结果表明,缺乏ACE2基因的小鼠, 血压显著升高, 并伴有血浆中AngⅡ浓度明显升高,增加体内ACE2 mRNA的表达可逆转这种效应[ 17 ] 。
有实验室通过病毒载体可将ACE2基因导入多个细胞系,其成功率达95%以上,把克隆的内分泌ACE2基因导入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可增加中膜ACE2的活性,和血中ACE2的分泌量[ 12214 ] 。
基础研究还显示, ACE2基因的导入并不能增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更有益的是能增加体内Ang 127浓度,这对心脏、肾脏等器官都有保护作用。
可以预见随着基因导入载体的优化,高血压的ACE2基因治疗将最终会用于临床。
3. 2多肽类或化学药物对ACE2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传统的ACE I并不能抑制ACE2,相反,有的如lisi2nop ril还可增加ACE2 的表达和Ang 127 的形成[ 18 ] 。
不同实验室研究发现某些沙坦类药物的降压和抑制血管重构作用与增加局部组织ACE2 表达,如坎地沙坦(Candesartan)降压药可降低ACE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心脏的表达,但可增加ACE2 的表达[ 19 ] 。
Olme2sartan降低血浆中AngⅡ的浓度与增加ACE2 表达和提高Ang 127水平有关[ 20 ] 。
国内有实验室研究发现,反式维甲酸类[ 10~20 mg/ ( kg·day) ]给予一个月能增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织(心脏和肾脏)中ACE2的表达,并伴有血压下降和降低心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