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
国内鱼类增殖放流现状分析
国内鱼类增殖放流现状分析唐剑韬【摘要】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水生系统严重破坏,鱼类数量不断减少。
欧洲各国以及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开始采用鱼类增殖放流的手段来进行资源维持且切实可行。
近年来,我国和国家的各地方开始对渔业鱼类的增殖流放大力支持,接着我国出现人工增殖站和增殖厂的数量不断增加,种类也不断增加,渔业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是现在国家调节物种资源的重要方法及手段,逐渐取得比较良好的效益,鱼类人工增殖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濒危物种,通过鱼类的人工增殖这种正确的程序,可以实现水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期刊名称】《低碳世界》【年(卷),期】2016(000)013【总页数】2页(P122-123)【关键词】殖放流;保护生态;增殖站;放流管理【作者】唐剑韬【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1.5为了减少我们国家进行规模较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对水产资源产生破坏,我国对鱼类的保护日益关注。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投入建设多个水源保护区、人工增殖放流站、自然保护区等。
由于人类对鱼类的捕捞过度,工厂建设众多,工业排放的污染严重,我国近海岸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导致鱼类数目严重下降,故而我国将采取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来维护生态平衡。
鱼类增殖放流,就是人为的向湖泊海洋河流等投放人工养殖的鱼类等一些水生生物。
这样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并且防止水域出现生物濒危现象,鱼类的增殖放流还可以改善渔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从前渔源稀缺的状态。
为了减轻生态破坏和鱼类数目逐渐稀少,我国设立了多处鱼类增殖站。
在鱼类增殖站中通过人工养殖并繁殖出一定数量的鱼类和不同种类的鱼类,再通过人工方式放流入河流或者海洋中。
2.1 创设鱼类增殖站地址择选鱼类增殖站地址的选择,要考虑地势平坦,地形环境不易发生变化,人工交通方便,电子通信便利的地方。
2.2 整体布局规划要在增殖站建设各类大型储水器、幼鱼培养池、孵化催产房、疾病预防隔离间、鱼类污水排出池、办公楼、活体饲料养殖池以及车辆公路,增殖站内做好绿化工作,种植草坪及树木等绿植。
2023年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一、当前中国渔业进展现状中国渔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进展期和近年来的调整整顿,步入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养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对渔业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渔农夫进展生产的乐观性,使我国渔业走上了一个快速进展的阶段,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自1990年起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渔业的进展不仅满意了人们的水产品需求,扩大了水产品出口,而且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进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头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意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意资源的可持续进展.为了减缓海洋捕捞产量高速增长对资源造成的压力,对海洋渔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自1999年开头,首次提出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目标,后又进一步提出“负增长”的目标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了严格的掌握制度。
自2022年起,为减缓新的海洋制度实施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的影响,国家实施了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连续三年由中央政府出资对渔民报废渔船实施补贴,引导渔民压减渔船,退出海洋捕捞业。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保持在3-4%左右,呈现稳定进展的态势;其中养殖产量增长幅度较大。
而捕捞产量已开头消失下降的趋势.2022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565万吨,较上年增长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433万吨,比上年下降22%。
由于国家加大了渔港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在产业政策上予以扶持,我国渔业整体素养和现代化水平有肯定提高;同时由于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准时对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调整,狠抓产品质量,使渔业效益明显提高,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二)水产养殖连续保持快速进展的态势,而且进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意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
渔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渔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1. 渔业发展的现状好啦,咱们今天聊聊渔业,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其实这个话题可有意思了!说起渔业,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那种蓝天碧海,渔船摇摇晃晃的美丽画面。
可是,现实可没有这么简单。
现在的渔业发展就像是一道混合了酸甜苦辣的菜,问题一箩筐,解决办法也得提上日程。
1.1 过度捕捞首先,咱们得提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过度捕捞。
就像是你去自助餐,看到心仪的食物,恨不得一口气把整个盘子都端走。
但这么一来,后面的“食客”可就没得吃了。
这种行为不仅让鱼类资源迅速减少,还打乱了生态平衡,真是得不偿失啊。
鱼类也得喘口气,不然就要跟咱们的晚餐打个招呼了。
1.2 环境污染接着,就是环境污染。
这可真是个头疼的问题。
咱们的水域因为工业废水、塑料垃圾等问题,鱼类的生活环境可谓是雪上加霜。
想象一下,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结果发现旁边漂浮着一块塑料袋,心里得多失落啊!这不仅影响鱼的生存,还可能导致鱼类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出现灭绝的危险。
2. 解决措施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那怎么办呢?”别急,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不是没门儿。
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2.1 可持续捕捞首先,推广可持续捕捞是个好主意。
就像是种田,咱们得适度耕作,保持土壤的肥沃。
渔民们可以通过科学评估,了解哪些鱼类是可以捕捞的,哪些是要留给后代的。
这样一来,不仅能保证眼前的收益,还能为将来的渔业发展铺平道路,真是一举两得。
2.2 环保意识其次,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个关键。
你看,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吃一条鱼背后其实是有许多生态问题的。
通过宣传教育,让大家明白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养成“绿色消费”的习惯,比如选择可持续捕捞的海鲜,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做出一点贡献。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的小行动加起来,就能产生大变化。
3. 渔业的未来说到未来,渔业的发展真的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相关部门、企业和公众都要齐心协力。
就像打麻将,只有牌友们都配合得好,才能胡牌。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渔政管理工作是国家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渔业健康发展、维护渔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渔政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寻求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1. 渔业资源过度捕捞随着渔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渔业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导致了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现象。
一些无良渔民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采用了非法捕捞、超额捕捞等手段,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的生态平衡。
2. 渔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当前我国的渔政管理体制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比如监管力度不够、执法手段不够严厉、执法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渔业管理的有效开展。
3. 渔业环保意识不足一些渔民对渔业环保意识不强,他们随意丢弃渔具、投放污水、捕捉未成熟海产品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直接损害了海洋生态环境,也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健康发展。
二、对策措施1. 强化渔业资源保护意识要解决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对渔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资源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宣传活动、设立资源保护奖励制度等方式来引导渔民自觉遵守渔业资源保护法规,共同维护好渔业资源。
2. 改革渔政管理体制目前的渔政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应当强化对渔业资源的监管力度,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处罚力度,严惩违法行为,使相关法规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
也可以探索建立更加全面、科学的渔政管理体制,各部门之间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
3. 加强渔业环保宣传为了提高渔民的环保意识,还需要加强对渔业环保的宣传教育。
可以通过组织各类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保知识培训、设立环保激励措施等方式来强化渔民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维护好海洋生态环境,积极参与渔业环保工作。
以上就是我国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渔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渔业生产方式落后、渔政执法难度大等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资源过度开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渔业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
特别是一些短期效益、盲目盗捕、乱捕滥捕现象时有发生。
这就导致了渔业资源的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从而影响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1.设立渔业生态保护区,保护和恢复受损的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2.加强对资源的科学研究和调查,合理划定渔业资源利用的区域和期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加大对违规开发和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威慑效应。
二、渔业生产方式落后我国渔业生产大多依靠传统的捕捞方式和生产工艺,科技含量较低,产能利用率不高。
这导致了渔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
对策建议:1.大力推进渔业生产方式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加大对渔船及渔业装备的投入,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2.提高对渔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和引导,提高渔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和运用能力,使渔业生产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渔业科技的投入,加强渔业科研力量,开发高科技渔业产品和生产方式。
三、渔政执法难度大由于我国海域广阔,渔业活动较为频繁,渔业执法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一些渔民为了躲避执法检查,采取了各种手段,使得渔政执法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对策建议:1.强化海洋执法力量,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制定严格的执法程序和标准,减少执法漏洞。
2.建立健全渔业执法巡逻体系,实现对海洋环境全面监控和覆盖,及时发现和阻止违法行为。
3.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对渔业活动的监控和管控,提高违法查处的效率和精准度。
四、渔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由于一些地区渔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落后,导致了一些渔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海洋渔业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海洋渔业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使海洋渔业实现了进步与发展,目前,我国的海洋捕捞产量已位于世界首位。
作为海洋产品核心生产国,我国的海洋渔业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过度捕捞致使鱼类资源面临枯竭等。
本文基于此类现象简单分析我国的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并提出改善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洋渔业;管理现状;生态化管理引言: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我国的海洋渔业管理问题较为突出。
为使海洋鱼类资源免遭破坏,基于生态化管理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海洋渔业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科学管理方式是本文围绕该课题展开讨论的原因所在。
1.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1.1捕捞强度过大资源临近枯竭近海区域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渔业资源日趋衰竭。
捕捞增产刺激了狩猎型的海洋渔业产业发展,使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流程失去秩序,资源生产率降低、品种退化。
比如渤海湾在六七十年代虾产量最高达四万吨,但过度捕捞导致其产量日趋下降,已濒临枯竭。
1.2生态污染严重海洋生态污染和资源过度开发让渤海、黄海等近海渔区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赤潮。
其中海湾、河口等地区的污染情况更加严重。
举例说明某沿岸设有70多处排污口,每年约排放3亿吨污水与10万吨污染物,污染指数严重超标,海洋渔业濒临绝迹。
不合理筑坝、砍伐、围垦破坏了大量沿海区域的生态系统,导致海水倒灌[1]。
1.3管理手段与制度落后目前,我国的海洋渔业管理由于缺少科学的管理制度,难以进行统一协调,不仅降低了管理效率还影响了渔业生产。
《渔业法》并未得到及时完善和改进,加上许多管理部门在进行执法时经常因为权利限制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比如,针对违规捕捞渔船罚款之后还可以正常捕捞的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措施。
且陆上检查地点主要为冷库,忽视了码头、和水产市场等地点,执法工作不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
1.改善海洋渔业管理现状的策略2.1建立健全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体系近年来,我国已采取各类手段用于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工作。
增殖放流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增殖放流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引言增殖放流是指人工繁育并释放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到自然水域中,以增加其数量。
这种做法既能够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资源,又能够满足人们对水产产品的需求。
本文将对增殖放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可能面临的挑战。
必要性分析1. 保护水生生物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水产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不可持续的捕捞方式已经严重地破坏了自然水域中的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资源。
增殖放流可以通过引入新的个体来增加自然水域中的种群数量,有助于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防止物种灭绝。
2.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增殖放流不仅能够提高自然水域中的渔获量,还能够改善渔业的生产结构,提高渔业的经济效益。
增殖放流可以增加养殖业的供应,缓解因资源匮乏而导致的养殖成本上升。
此外,增殖放流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3. 保护生态平衡水生生物在水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生物链的建立和稳定。
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因素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许多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
增殖放流有助于恢复已经破坏的生态平衡,维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可行性分析1. 技术支持增殖放流需要先进的水产繁育技术和设备支持。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繁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逐渐应用于实际的增殖放流工作中。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繁育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投入,提高增殖放流的效果和质量。
2. 引入适宜种群增殖放流的成功与否与引入的种群的选择密切相关。
引入的种群应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在选择种群时,需要科学的调查和研究,确保引入的种群与当地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和稳定性。
3. 监测和评估增殖放流后,需要对放流效果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
通过定期调查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的变化,评估增殖放流的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放流策略。
监测和评估工作需要进行长期跟踪,加大力度投入。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1. 资源过度开发:由于渔民为了追求更大的渔获量,过度开发渔业资源,导致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对策:加强渔业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制定科学的捕捞限额和休渔措施,加强渔业执法力度,对违法捕捞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 非法捕捞:存在一些渔民或渔船非法捕捞的问题,例如偷捕、使用非法捕捞工具等。
对策:加强巡逻和监控力度,加大对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渔船入港制度,加强港口管理,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惩罚。
3. 捕捞工具和技术落后:有些渔船使用落后的捕捞工具和技术,效率低下,损坏资源。
对策:加强对渔船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渔船捕捞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捕捞技术和设备,提高渔船的捕捞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渔业管理制度不完善:渔业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管理难度增加,渔民对管理不合规定抱有侥幸心理。
对策:加强渔业管理法规和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高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渔民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对渔业管理制度的认识和遵守意识。
5. 生态环境污染:部分渔民或渔船存在违法排污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
对策:加强环境监测和排污治理工作,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渔船的排放治理和监管,加强渔港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提高渔民的环保意识。
6. 缺乏国际合作: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需要国际合作,而存在一些合作机制和平台不够健全的问题。
对策: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渔业资源合作和交流,建立健全的渔业合作机制,加强国际渔业资源管理的协调和合作。
三峡库区(重庆段)增殖放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源储 量 。2 0 1 0 年5 月 ,重庆 市政 府 决定 启 动三 峡库 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工作 。
1 . 1 鱼 种 供 应及 放 流 情 况
三 峡 水 库 沿 长 江 狭 长 分 布 ,干 流 总 长 6 6 7 公 里 ,水 系 发 达 ,岸 线 总 长 度 5 0 0 0 佘 公 里 ;水 库 区属 中亚 热 带 湿 润气 候 区 ,雨热 同 季 ,热 量 丰富 ,雨 量 丰 沛 ,年 平 均 气温 1 7 . 0 —
出 、稳 得 住 、逐 步 能 致 富 ” 的 目标 ,2 0 0 9 年 l 1 月 ,重庆市人 民政府 印发 了 《 关 于加快 渔业 发 展 的会 议纪 要 》 ( 市 政 府 专 题 会 议 纪 要
2 0 0 9 — 2 3 7 )。纪要指 出 ,发展优质 生态渔 业是 充分 利 用养殖资源和 条件的需要 ,是保障优 质
1 8 . 8  ̄ c
,
截至2 0 1 3 年 ,重 庆 拥 有 各 类 苗 种 繁 育 场 8 6 个 ,其 中规模 苗种繁育 场2 6 + ( 含 新建三 峡
鱼 类生长期可达2 5 0 天左右 。三峡库 区
库 区天然生 态渔场原 良种 场 l 4 个 ),较小 的苗 种 繁育场有 6 0 个 。2 6 个规模 苗种繁现 ,有 的招标
合 同不 是 以合理 的市场价 中标 ,而 是 以低于 市 场价格 的低 价 中标 ,表 面看来无 法实施 ,实际 上通过 暗箱操 作 ,将 大规 格鱼种 以计重 的形 式 折算 成小规格 鱼种 的数 量计价 ,价 格往往就 翻
( 8 7 4 . 4 5 万 亩 )。
\ 7 0■ 目田尝|国露
渔业增殖放流单位年度总结
渔业增殖放流单位年度总结1. 引言渔业增殖放流是一项重要的渔业管理措施,旨在增加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渔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对本单位过去一年进行渔业增殖放流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未来的工作指导方向。
2. 工作概况在过去的一年中,本单位根据国家渔业资源保护和增殖放流的相关政策要求,按照年度计划组织开展了渔业增殖放流工作。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2.1 渔苗培育本单位在渔苗培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通过科学养殖技术,提高了渔苗的孵化率和成活率。
同时,对渔苗的健康管理和疫病防控工作也得到了加强,确保了渔苗的质量。
2.2 防护放流为了保护渔苗生长和增加渔业资源量,本单位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放流措施。
通过建设人工增殖场和设置渔业保护区域,有效地减少了外界对渔苗的损害和捕捞活动,提高了放流效果。
2.3 放流监测本单位重视放流效果的监测工作,通过定期抽样和实地调查,对放流区域的资源量、生态系统和种群结构等进行了科学评估。
监测结果显示,放流后的资源量和种群结构得到了有效恢复和优化。
2.4 社会宣传为提高公众对渔业增殖放流工作的认识和支持,本单位积极开展了相关的社会宣传活动,包括组织渔业知识讲座、开展渔业资源保护教育、制作宣传材料等。
有效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3.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渔业增殖放流工作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3.1 放流效果评估目前我们的放流效果评估主要依靠抽样调查,但其科学性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我们将加强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借助最新的技术手段,如遥感和DNA鉴定等,提高放流效果的评估水平。
3.2 防护放流措施虽然我们在防护放流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仍然存在外界捕捞活动对渔苗的破坏。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防护放流体系,加强巡查和监管工作,确保渔苗的安全和生长。
3.3 社会宣传和环保意识渔业增殖放流是一项公益性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制约增殖放流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现代渔业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增殖放流工作面临新的发展形势。
本文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增殖放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创新制度规划体系、供苗机制体系、技术保障体系,创新资金保障、监管机制,创新打造大养护、大放流格局等建议与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增殖放流综合效果,促进我国增殖放流事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制约增殖放流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文/涂忠 卢晓 董天威 信敬福增殖放流是国内外公认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和水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
2006年,国务院印发《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增殖放流发展步入快车道。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增殖放流活动逐步由区域性、小范围发展到全国性、大规模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资金投入、放流规模最大,社会支持度、参与度最广泛,放流效果最显著的“放流大国”。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近50亿元,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583.5亿单位,放流物种数量近200个,并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我国增殖放流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现代渔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增殖放流工作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增殖放流事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开拓创新、顺势而为,进一步促进增殖放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开拓新时代增殖放流事业新局面。
一、我国增殖放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增殖放流的法律地位和战略地位还不高增殖业作为现代渔业五大产业之一,是水域的“植树造林”,但与陆地“植树造林”的法律地位和战略地位相差很大,《森林法》对植树造林单章阐述,而现行《渔业法》中有关增殖放流的条款和规定却很少,增殖保护区建设、放鱼日设立、增殖站地位、放流生态安全、社会放流放生监管与处罚等法律条文均空白,相关实践成果亟需法律固化,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重视程度不高、行业监管缺位、公众参与度不大等问题。
增殖放流区域布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增殖放流区域布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罗刚郑怀东刘学光邓伟韩枫来源:《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15期摘要:增殖放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合理规划放流水域和物种是增殖放流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为促进增殖放流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本文就增殖放流物种区域布局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我国增殖放流工作的制度规范和相关要求,从放流水域的公益属性、生态环境适宜性、监管保护条件以及相关工作的整合和积累等方面,提出增殖放流区域布局需要注意的相关原则及对策建议,为各地增殖放流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增殖放流;区域布局;规范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S93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832001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对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渔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各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但随着增殖放流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参与程度的提高,一些地区也存在布局不合理、针对性不强、生态效益不突出、整体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甚至可能产生潜在的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全问题。
增殖放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规划是增殖放流事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各地应根据境内水域和水生生物资源分布状况、特点以及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习性,结合当地渔业发展现状和增殖放流实践,科学规划适宜增殖放流的重点水域和物种[1]。
为确保放流取得实效,保障原有水域生态安全以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推进增殖放流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本文就增殖放流区域布局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各地增殖放流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1 增殖放流区域布局发展现状2003年至今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业快速发展,增殖放流活动由区域性、小规模发展到全国性、大规模的资源养护行动,至今全国内陆所有省市区以及4大海域均已开展增殖放流工作,增殖放流水域不断增加,社会影响逐步扩大[2]。
目前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为 恢 复 天 然 水 域 渔 业 资 源 种 群 数 过 了单 位 水 体 的 最 大 养 殖 承 载 能 力 ,再 种 、转基 因种 以及其他 不符合 生态要 求
量 ,保 证渔业 生产可 持续 发展 ,维 护生 加 上不科 学 的投 喂 ,使 水体 富营养化 j
物多样 性 ,保 持生态 平衡 ,我国各级 渔 还 有将含 有农药 的农业废 水作 为养鱼 用 前 ,增 殖放流 的苗种存 在的 问题 主要表 业主管部 门和 有关科 研部 门 .都相继 开 水 。 这 些 问 题 都 加 大 了渔 业 水 体 的 污 染 现 在 :( ^ ) 放 流 的 鱼 苗 、 鱼 种 品质 无 法 保 展 了渔 业资源 增殖研 究和放 流活动 。我 程 度 导致 养殖 水域环境 、养殖 功能和 证 ,数 量 严 重 不 足 ;( 2 ) 放 流 的鱼 种 多 数
5 . 宣传 和 引 导 力度 不 够
鲟 、胭脂 鱼 、大鲵等 。尤其是 近年来 ,
的数据不足 ,特 别是在渔业 增殖 放流方
由 于 宣 传 力 度 不 够 ,公 众 对 渔 业
对 内 陆 天 然 水 域 实 施 一 系 列 大 规 模 的 渔 面 缺 乏 科 学 的 指 导 。 有 一 些 珍 稀 濒 危 物 资源增殖 放流 的作用 、意 义和科 学放流
■ 探讨分析 l 责 任 编 辑 郝 向 举
一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的现状
会 不 同程 度 的 造 成 水 环 境 的 恶 化 。 许 多 种 。苗 种应 当是本地种 的原种或 者子一
养 殖户 为了追 求高利润 ,基本上 都已超 代 … … 、 “ 禁 止 使 用 外 来 种 、 杂 交 的 水 生 生 物物 种 进 行 增 殖 放 流 ” 。 目
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目前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具有恢复生态平衡、修复生态环境、培养群众环保意识、增加渔民收入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目前增殖放流与资源养护面临的突出问题1.增殖放流相关科研能力较弱由于受机构编制、相关政策以及地区渔业资源天然条件和历史原因所限制,渔业科研基础条件比较落后,针对增殖放流相关的科研工作开展不足,致使增殖放流活动缺乏科学指导。
突出表现为:一是增殖放流种类确定、放流数量缺乏科学指导,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二是增殖放流生态风险缺乏评估,如病害风险、遗传风险、环境风险等;三是增殖放流效果缺乏评价,如鱼类资源变化、遗传多样性变化等。
2.苗种来源不足根据《农业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中的“用于增殖放流的亲体、苗种等水生生物应当是本地种。
苗种应当是本地种的原种或者子一代。
禁止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
”对增殖放流的苗种来源有较高的要求。
而我市缺乏有资质的苗种生产单位,在以往的增殖放流活动中大量的苗种需从周边地区购买,增加了成本,因运输等因素的影响降低了苗种质量,影响了放流效果。
特别是急需放流的特有、濒危物种受此限制而不能大规模的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3.渔业生态环境恶化仍在加剧,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不足水环境污染、河道挖沙取土、水利工程施工以及过度养殖等都导致了天然水体的渔业功能退化和水域生态环境恶化。
渔业、环保、水利、城建、国土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开展有关工作的沟通不够,不能形成合理高效的工作机制,难以互相协调配合,对天然水域进行管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一定期程度上影响了增殖放流的效果。
4.渔政执法能力不强,增殖放流执行机构不健全,较难系统地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由于增殖放流机构不稳定,特别是县区水产部门的人员、机构编制、经费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对增殖放流相关的规划、论证、科研、选育、种质鉴定、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能力薄弱,难以系统地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责 任 编 辑 李 振龙I 探讨分析
( 一 ) 增 殖 放 流 科 技 支撑 不 足
一
( 二 )增 殖放 流 监 管 力度 不 够
一
者 引进 种 ,某 些 品 种 无 法 保 证 放 流 原 种
是 基 础 研 究 不 够 。 增 殖 放 流 是 一
是社会放生监管力度不够 。 目 或 其 子 一 代 ,部 分 品种 存 在 跨 水 系 放 流
目前 我们在 这些 方面 的研究工 作仍 然滞 监 管而极 不规范 。近年来 随 着增殖放 滞后 。同时 由于 增殖放 流苗种供 应采 用
后 .比 如 水 域 本 底 调 查 、 放 流 适 应 性 及 流 社 会 影 响 的 不 断 扩 大 ,社 会 放 生 场 次 单一招 标制等 多种原 因 ,供苗体 系建设 生 态 影 响 .放 流 品 种 及 数 量 结 构 ,放 流 和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带 来 的 不 良 影 响 和 后 缺 乏 政 策 扶 持 和 长 远 规 划 .苗 种 供 应 能 方 法 及 技 术 等 。特 别 是 等单位 开展放流 执 法 手 段 、 执 法 能 力 、执 法 力 度 相 对 薄 供 苗单位较 少 ,苗 种来源 存在局 限性 , 效果评 估工作 ,但 总体还 处于摸 索推进 弱 ,致使在 一些放流 水域违 法捕捞 情况 例 如 花 鱼 骨 、翘 嘴红 鲍 、细 鳞 斜 颌 鲴
舟山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现状与问题分析
急剧下降 , 墨鱼 、 大 黄 鱼 等 品 种 几 近 消 失 。长期 的酷 鱼滥 捕 致 使 舟山海域渔业 资源被过度开发 , 海 洋 渔 业 生 态 环 境 遭 受 严 重 破 坏。 海洋渔 业资源 的可持 续利用 面临严 峻考验 , 渔 业 经 济 受 到 严 重 影 响 。近 年来 。 为 恢 复 和 发 展 舟 山渔 场 , 每 年 都 进 行 多 次 渔
[ 关键词 ] 增殖放流 ; 舟 山; 现状 ; 问题 [ 中 图分 类 号 ] ¥ 9 3 1 . 5 [ 文献标识码 ] A
渔业 资源是水域生态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 海 洋 渔 业 发 展 的 物 质 基 础 。舟 山渔 场 是 我 国最 大 的近 海 渔 场 , 海 域 生 物 资 源极 为 丰 富 . 曾 以盛 产 大 黄 鱼 、 小黄鱼 、 带鱼 、 墨鱼 、 梭 子 蟹 等 经 济 海 产 闻名 海 内外 。 素有 “ 中 国渔 都 ” 和“ 东海 鱼 仓 ” 之 美 誉 。2 0
及虾蟹苗 。 据农 业部最新 统计 , “ 十一五 ” 期间。 全 国 累 计 投 入 水 生 生
植 鲤鱼 至欧洲 、 澳洲 和北美 洲 , 主 要 是 用 以 增 加 内 陆 江 河 与 湖 泊 因各 种 原 因 而 遭 受 破 坏 或 衰 竭 的 水 产 资 源 。 目前 , 世 界 上 很 多 国家 , 如 日本 、 美国、 挪威 、 西班 牙 、 法 国、 英 国 等 都 先 后 开 展
列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辽宁、 山东 、 福建 、 广东 、 浙江等 1 1 个沿 海省( 市) 分 别 开 展 了对 虾 、 海蜇 、 扇贝 、 大 黄鱼 等海水 鱼 、
虾、 贝的增殖放流 ; 云南、 湖北 、 江苏 、 青海等 1 7个 省 ( 市) 放流 了
渔业资源保护的问题及措施-渔业论文-农学论文
渔业资源保护的问题及措施-渔业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渔业资源论文专业推荐10篇之第五篇:渔业资源保护的问题及措施摘要:水库具备丰富渔业的资源,长期以来普遍存在渔业资源受损的现象,做好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本文立足于渔业资源发展状况,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可行处理措施,以期给渔业资源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行参考。
关键词:渔业资源;资源保护;渔业资源的持续发展建立在优良水域环境基础之上,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渔业水域环境的研究,针对渔业水域污染问题展开探讨,寻找恢复渔业生态系统的关键措施,全面改善水域环境品质,为推动渔业的持续发展创设坚实保障,上述无疑是渔业环境科学发展的基础工作[1].在长期的努力下,我国已经创建了基于渔业生态环境的理论体系,在解决各类错综复杂的渔业环境问题时起到指导作用,也是推动渔业资源持续发展的关键。
但现阶段,依然有部分问题有待解决,值得我们做进一步探索。
1 水库渔业资源问题在经济良好发展大环境下,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提升,也更加注重对个人身心的陶冶,垂钓则成为了多数人热爱的一项活动。
本质上无可厚非,但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将直接影响到水质状况,引发水域生态环境污染逐步加剧的问题,破坏了原有的渔业资源[2].水库鱼类市场价格相对较高,渔业生产利润进一步提升,受利益的趋势,加之周边村落经济发展情况欠佳,不乏有人产生侥幸心理,甚至碰触了法律红线[3].垂钓者数量有增无减,甚至出现偷、抢等极端,直接影响了渔业资源完整性,制约了渔业管理工作。
除此之外,水域周边的居民日常生产作业缺乏规范,诸如耕种水源地等行为时有发生,此举也对渔业资源造成了不良影响,损伤了水库整体利益[4].在上述各项行为的影响下,现阶段水库鱼类总量随之减少,淡水渔业资源出现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致使渔业资源表现出逐年刷退现象。
2 保护水库渔业资源意义优良的水库水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源,在如此优良的环境中,鱼的生产状况良好,具备纯天然、肉质细嫩等多重特点,相比于池塘养殖等方式而言更易于获得人们的青睐[5].在此背景下,强化渔业资源管理具有显著现实意义,也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无论从渔业经济本身还是社会发展等层面来看,都发挥出积极作用。
浅议增殖放流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议增殖放流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学生姓名唐豪学号专业渔业推广导师姓名邱盛尧学生签名:_____ __我国水生生物资源丰富,以水生生物为主体的水域生态系统,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净化环境、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渔业作为一种资源依赖型产业,水生生物资源是维系其发展的物质基础。
养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至今,全国各地已举办各种形式的增殖放流活动。
2009年起,农业部渔业局组织开展一系列增殖放流重大活动,掀起了全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新高潮,有力地促进了现代渔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沿海和江河流域地区在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同时对自然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近海及江河、湖泊密集频繁的水上工程施工、大面积围海围湖造田及过度渔业捕捞等,使我国近海和内陆水域(江河、湖泊等)的渔业资源严重衰退,许多天然水域经济鱼类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捕捞产量、个体重量下降,各类水生野生动物栖息环境遭到破坏,濒危程度不断加重。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在对野生鱼、虾、蟹、贝类等进行人工繁殖、养殖或捕捞天然苗种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后,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
二、我国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现状为了恢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种群数量,保证渔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我国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和有关科学研究部门开展了长期的渔业资源增殖研究和放流活动。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首先在黄渤海开展了中国对虾增殖放流,随后在沿海、内陆水域都开展了一定规模、持续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增殖品种有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大黄鱼、梭子蟹、扇贝、海蜇、中华鲟、银鱼、"四大家鱼"等。
虽然我国能投入的增殖放流资金有限,各地仍坚持开展一定规模的放流。
据调查,2002年,辽宁、山东、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放流了对虾、扇贝、大黄鱼、海蜇等海水品种17.6亿尾(只);黑龙江、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内陆地区放流了中华鲟、银鱼、蟹、"四大家鱼"等淡水品种50.2亿尾(粒)。
惠东县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国家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题目:惠东县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分部:广东开放大学学习中心:惠东县开放大学专业:行政管理入学时间:2016年秋季学号:1644001258792姓名:陈梅花指导教师:古贝美(讲师)论文完成日期: 2018 年11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国家开放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以及出版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摘要 (1)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性及国内发展状况 (2)二、惠东县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发展现状 (2)三、惠东县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发展工作面临的障碍与存在不足 (4)(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4)(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经费不足 (5)(三)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和品种研究有待加强 (5)(四)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民主参与意识有待提高 (5)四、改进惠东县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的建议 (6)(一)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 (6)(二)建立健全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管理体制 (6)(三)扩大融资渠道,增加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经费投入 (7)(四)加大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科学研究力度 (7)(五)建立民主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决策与管理机制 (8)(六)实施减船转产,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渔业资源 (8)参考文献 (10)摘要随着我国临海工业及滨海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或废弃物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半处理就直接排入近海,也就是说陆源污染越来越严重。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也对渔民和相关产业造成了不利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解决,以实现渔政管理工作的良好效果。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资源过度开发由于渔民过度捕捞、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等行为,导致渔业资源逐渐枯竭。
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影响了生态平衡,也损害了渔民的长期利益。
2.非法捕捞行为一些渔民为了获得更多的渔获,采用非法捕捞手段,如使用禁渔工具、捕捞禁渔物种等,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
3.渔政执法不力一些地区的渔政管理机构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监管不力、执法不严、执法人员贿赂等问题,导致了渔业资源的恶性循环。
4.渔业管理信息不畅由于信息不畅,渔政部门无法及时掌握渔业生产、渔业资源和渔业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导致了管理工作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
二、对策建议1.加强资源管理针对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渔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可以制定相关的资源限额、禁渔期等政策,规范渔业生产行为,减少资源的过度开发。
2.加大执法力度对于非法捕捞行为,渔政执法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管力度,对违法渔民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渔民的法制观念和保护意识。
3.完善渔政执法机制渔政管理部门应完善渔政执法机制,建立健全执法人员的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以确保执法人员的公正执法,杜绝渔政执法中的不正之风。
4.加强信息共享渔政管理部门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积极开展渔业信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渔业信息数据库,以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结语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通过有效的对策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鉴于此,渔政管理部门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加强监管工作,完善渔政执法机制,并加强信息共享,以确保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为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放流存在的问题阿斌摘要:在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保护方面,增殖放流已成为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重要做法之一。
[1]本文研究了国内增殖放流活动的主要原因与动机,综述了在生产实习中接触到的增殖放流基本状况,探讨了实习生活中发现的增殖放流的机构体系和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缺点。
最后,针对我国开展增殖放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改善我国增殖放流项目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增殖放流原因与动机存在问题解决方案1.前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2]是目前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具有恢复生态平衡、修复生态环境、培养群众环保意识、增加渔民收入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级有关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农业部印发了《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这是“十二五”期间全国组织开展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性规划,也是中央财政增殖放流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
要求各地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省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划,保障《总体规划》全面贯彻执行,如期完成国务院《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确定的增殖放流目标任务,促进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业科学有序发展。
为恢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种群数量,保证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制约有害生物爆发,保持生态平衡.[3]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型湖泊纷纷开展了人工增殖渔业资源活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具体的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在对野生鱼、虾、蟹、贝类等进行人工繁殖、养殖或捕捞天然苗种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后,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
由于我国内陆水域大规模人工放流起步较晚,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还很欠缺,尤其在人工放流的品种选择上缺乏比较系统的科学指导,甚至有些湖泊和河流的人工放流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严重影响了人工放流应该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的还给湖泊以及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
本文就湖泊、河流人工放流中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作简要概述。
2.存在问题2.1放流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宣传不够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广大人民群众对增殖放流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对增殖放流活动的科学性缺乏了解,经常出现抢捕,乱捕增殖放流对象的行为。
例如刚结束放流活动,就有渔民背着电机下河捕鱼现象。
同时群众对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较低,对天然水域放流的科学性不了解,会因各种宗教活动和慈善活动盲目向天然水域乱放各种不符合放流科学性的外来物种、危害物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为了加强群众科学放流意识,应该加强增殖放流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加强当地政府对人工增殖项目的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加强对这个项目的了解和主动保护意识。
2.2人工增殖放流项目招标:是对项目资金保证还是对苗种质量保证问题讨论对于许多申请获得国家人工增殖放流项目的单位,政府应拟定当地合理的招标条件。
审核适合条件的单位,要进行严格考察。
放流的苗种供应单位应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省级以上原、良种场优先),确保苗种供应单位的育苗生产设施、设备状况、技术保障能力能够满足增殖放流苗种的数量及质量要求。
例:某单位今年申请到人工增殖项目,但是缺乏水产专业人才,无法制定适合当地的招标条件,缺乏经验。
苗种的品种都不认识哪里还能保证苗种的质量。
国家应提高标准,对于申请人工增殖放流的单位,要进行严格考核,具备水产专业人才的单位才能批准审核,或者建立专门的水产招标审核单位,不仅保证了资金的合理利用,也保证了苗种的质量。
2.3品种的选择问题讨论2.3.1 生态优先原则:[4]湖泊是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组成成分、生物种群结构的繁简、食物链的长短、食物网的复杂性程度以及能量转化、物质循环的途径等均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人工放流是针对性地对这一系统进行完善,而不是改变这一系统。
一个水域的生态是经过了多少年的演变而成的,在放流过程中,如果放流品种选择不当或搭配不当,就有可能出现生物入侵或生态失衡,给当地土著生态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
因此,在选择人工放流品种时,必须要首先保证生态安全性,人工放流的品种和数量不得超过系统所能承受的生态阀值,严格控制人工放流的品种和数量,使放流活动能够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趋向,获得比较理想的生态效果。
2.3.2 经济回报原则:我国多数天然湖泊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结构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污染自净能力和较高的渔业发展潜力,合理调整其渔业组成结构,适量增殖放流部分短缺的经济鱼类,培育平衡、高效的湖泊渔业生态系统。
通过向水生态系统输入更多的物质与能量,使水生态系统能够以更高的效率产出生物产品,达到渔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因此,在选择放流品种时,应充分考虑该品种在不影响湖泊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选择具有经济价值较高、定居性、生长周期短、生长快、利用率高、食物链短、滤食性等特征的放流品种,以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2.3.3 自然增殖原则:自然增殖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生长增殖,二是繁殖增殖。
生长增殖就是在天然水域条件下,在没有向水体输入外源饵料的情况下,利用天然水体中原有的饵料资源,自然生长。
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到该品种的食性与天然水体中的剩余饵料资源是否一致。
繁殖增殖就是选择的放流品种在天然水体中,能够自行生长、发育达到性成熟,最终自然繁殖,形成一定的鱼类种群,这类品种应是定居性的鱼类,如鲤、鲫鱼等。
2.3.4 质量优良原则放流品种的质量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3.4.1 品质评价农业部就人工放流品种的品质问题已作出明确规定:放流品种原则上要以本地原种和其子一代(用野生亲本繁殖的第一代后代)苗种为主,不得向天然水域中投放杂交种、转基因种及种质不纯等不符合生态安全要求的品种;增殖放流高食物链级的渔业品种能维护渔业水域的生态平衡,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渔业水域生物资源的品种结构。
外来物种增殖放流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必须通过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生态安全评估方可进行,所有的放流苗种都必须来自于由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原种、良种场和增殖站提供。
对放流水产苗种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要求生产场家提供水产苗种生产日志、亲本状况、苗种生产方式、苗种检疫证明等;2.3.4.2 增殖评价放流的品种必须在新的水体中得到自然增殖,一方面放流品种个体能够通过利用天然生物饵料,迅速生长,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捕捞规格,发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一部分放流品种形成自然繁殖群体,达到自然形成种群的效果。
2.3.4.3 食性评价饵料的丰富是取决放流后鱼种栖息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在了解湖泊饵料资源组成的基础上,确定放流品种,以保证放流品种的食性与之相适应。
2.3.4.4 适应性评价鱼类的生态适应性是鱼类在生存竞争中为适合环境而形成的特定性状的一种表现。
选择的放流品种必须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天然水体的生活环境。
2.3.4.5规格评价放流苗种的个体大小对放流效果影响很大。
放流苗种太小,抵抗风浪等自然环境影响的能力差,活动力弱,易被捕食,因而存活率低,直接影响到放流效果。
放流苗种过大,则需要增加更多的经济投入。
因此,应根据湖泊的水文特征灵活掌握。
如太湖常年风平浪静,水位保持相对稳定,放流小规格水产苗种,对成活率影响较小;而洪泽湖水位落差较大,水面开阔,风浪较大,则要求放流较大规格的水产苗种,才能有效提高苗种成活率。
2.4放流季节、时间、地点、天气的确定讨论目前我国各地人工增殖放流的时间[5]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规定。
其实这里面是很有讲究的,不同时间放流将导致鱼苗的自然成活率高低,很多单位不懂这些科学依据,只要什么时间申请到项目,就什么时间买苗种放流,这样是不科学的。
大部分鱼类疾病会集中在夏、秋季,因为温度比较高,细菌滋生比较快,疾病发生率较高。
所以放流时间最好集中规定在冬、春季比较好。
冬、春季温度低,减少了疾病的发生,而且冬季鱼鳞相比其他季节较紧密,不容易脱落,减少了伤害的发生。
放流时间最好选择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日子。
放流时间最好在中午或者快到中午的时候,因为中午阳光充足,藻类植物光合作用强,水中的含氧量高,有利于鱼儿的适应,防止缺氧状况的发生。
放流地点应选择地势比较低接近水面的位置,使得放流时鱼苗可以直接入水,防止受到2次伤害。
2.5苗种场的考察放流苗种供应单位应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省级以上原、良种场优先),确保苗种供应单位的育苗生产设施、设备状况、技术保障能力能够满足增殖放流苗种的数量及质量要求。
而在进行苗种场的考察时,应该具体的检测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苗种的确定。
因为很多鱼苗都很小,长得都差不多,所以很容易混淆。
比如有的渔场就可能会用廉价的草鱼鱼苗替代高价的青鱼、青波、华鲮鱼苗。
所以一定要派水产专业人才进行现场鉴定。
第二、在鱼苗采购的时候,由于鱼苗具有不同的规格,很多商家都是采用称斤的技术方式采购,但是很多商家中间就用大个体代替小个体,所以采购的鱼苗总数要比理论的少很多,所以一定要给商家提前打好预防针。
第三、鱼苗放流的过程中肯定要涉及到官员的接待,接待者一般为靠近放流地点的农家乐,所以场主就有机会让官员给他们一点鱼苗,在放流的时候官员开始还拍照监督,一会就走开聊天了。
这时候场主就会把大部分鱼苗放到他自己家的鱼塘里面,这样进入到河流的鱼苗就少了。
再加上鱼苗的自然成活率,能够真正放流生存的鱼苗的个数和种类都会很少了。
所以各地官员一定要端正作风,认真负责,不要让场主放一点鱼苗进自家的鱼塘。
2.6放流技术的讨论苗种场在放流前,用拖网把鱼苗打起来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保持似走非走,似停非停的状态,保证鱼苗不贴网,这样才能保证鱼苗不会大部分受伤。
打捞起来后鱼苗要放在暂养网中,消毒、排泄废物等,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失。
鱼苗装袋不要太紧密,防止缺氧,袋子外要套好布袋防止中途破损,装罐车上的氧气要保持充足。
在鱼苗下河前要进行消毒处理,过水处理,同时测量水体温度,袋中的水温和河水温差不能超过5度,这样可以减少应激死亡。
相关部门也应做好放流效果评估检测,不断改善提高放流效率。
3.需要特别加以完善的事项3.1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工放流管理机制[6]: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人工放流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的人工放流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将其纳入常规的湖泊渔业管理范畴;二是针对目前增殖放流缺乏统一管理规范的问题,农业部渔业局近期制定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这一规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科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增殖放流行为及其管理。
三是有关科研、教学、资源和环境监测等单位要加强渔业增殖放流科学研究,出台大中型湖泊人工增殖放流技术规范,为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