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厌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童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慢性食欲障碍性病证,近几年来本病有日渐增多趋势。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近几年对儿童厌食症的研究、治疗概况做一综述。

关键字:中医治疗小儿厌食厌食是较严重的食欲不振,以较长时期原因不明的厌食、体重显著减轻为临床特征。

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小儿多见于1~6岁。

小儿脾常不足,脏腑娇嫩,如饮食不节、喂养不当,久病多病、损伤脾胃,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情绪变化、思虑伤脾,均可致厌食。

厌食症相当于中医所谓不食、恶食、不思食、不能食而瘦的范畴,散见于历代医籍中。

清.董西园《医级))认为,小儿厌食“揆其致病之由,缘父母娇养太过,纵恣成性”,“适遇此症,惟壮脾胃、推陈气”。

可见本症以脾胃不和为主,日久可致脾虚失运,造成纳呆、消瘦之症。

若有情志因素,则又需从肝脾不和论治,解郁理气、健脾和胃。

[证治方药] (一)脾胃不和 1.临床表现:食欲明显减退,食则嗳气、恶心,甚而呕吐,脘痞腹胀,大便干而不畅,小便如常。

成人患者可见精神忧郁,默默不乐,夜寐不安,讳疾忌医等症。

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滑或濡、缓。

2.病因病机:脾胃不和,胃不和则不食,脾失运则腹胀。

3.治法:运脾和胃。

4.方剂:不换金正气散(《局方》)加减。

药物:藿香6~10g,法半夏6g,苍术6~10g,陈皮6g,茯苓10g,厚朴3~6g,砂仁3g(后下),草豆蔻3g,神曲6~10g。

方义:苍术运脾燥湿,厚朴理气除满,半夏、陈皮和胃,砂仁、草豆蔻醒脾化湿,神曲消食开胃,茯苓健脾利湿。

加减:腹胀纳呆,加鸡内金、谷麦芽、莱菔子消导开胃;呕恶者加姜竹茹、苏叶和胃止呕;大便干结者,加制大黄或麻子仁丸通便导下;口水黏热或口甜者,加佩兰醒脾芳化。

5.变通法:可用平胃散合二陈汤(均为《局方》)加减。

(二)脾胃虚弱 1.临床表现:厌食日益加剧,不思饮食甚而拒食,恶心呕吐,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容易出汗、感冒,四肢不温,大便秘结而数日一行。

舌质淡,苔薄少津,脉虚缓或濡细。

2.病因病机:脾气虚而不能运化,胃气虚而不能纳谷,气血生化无源。

3.治法:健脾益气和胃。

4.方剂: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药物:党参(或太子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3g,陈皮3~6g,砂仁3~5g,山楂10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