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世说新语_中魏晋人物品藻的审美价值取向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其“风格秀整 ,高自标持 ”评价其人品人格 ,而且揭 示出其目空一切 ,包括蔑视儒家思想在内的傲气和胆 识 。《德行 》载 :“管宁 、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 ,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 ,有 乘轩冕过门者 ,宁读如故 ,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 , 曰 :‘子非吾友也 。’”通过这则“割席断交 ”的故事以说 明管 、华两者“道不同而不与谋 ”的道理 ,其观测点是 更为深层的决定人物言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结构 ,实 则倡导了一种处世不惊 、名利不扰的虚静心境和“忘 物 ”、“忘我 ”的为人处世态度 。这颇有些超越儒家的 表面非名利思想而呈现出道家的“自然无为 ”观的味 道了 。正如叶朗指出 :“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 ,已经从 实用的道德的角度转到审美的角度 ”。[2 ]149因此 ,“德 行 ”更多的是在超越一般的表层的儒家伦理道德所决 定的人品德行的言行规范基础上而进入到更为内在深 层的精神心理层中 ,从审美角度强调自然本性 、性情本 真了 。这种对人物精神的强调主要设有三个观测点 :
第 1期
张利群 : 《世说新语 》中魏晋人物品藻的审美价值取向研究
·43·
立 ,其醉也 ,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德行 》载 :“李元礼 风格秀整 , 高自 标 持 , 欲以 天 下名 教 是非 为 已任 。”; 《任诞 》载 :“阮浑长成 ,风气韵度似父 。”等等 。这种以 “气 ”,以“风格 ”论人的观测点在文学批评中就成为 “文如其人 ”的批评定势 ,以“气 ”论文 ,以“风格 ”论文 成为文学批评的传统和主要视角 ,形成中国古代风格 批评模式 。
不使人厌 ,然出户去 ,不复使人思 。”《任诞 》载 :“王子 猷尝暂寄人空宅任 ,便令种竹 。或问 :‘暂住何烦尔 ?’ 王啸咏良久 ,直指竹曰 :‘何可一日无此君 ?’”人物品 藻重“风韵 ”之风盛行源于中国先秦对“乐 ”的感悟 ,音 乐的韵律 、节奏 、旋律均能在带来美感的同时也留下回 味 ,故而“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 :‘不图为 乐之至于斯也 。’”[1 ]141论“乐 ”以“味 ”,论人亦以“味 ”, 说明其风神气质具有韵味无穷的审美效果 。
(三 )强调“清 ”的观测点 “清 ”指清爽 、清丽 ,具有阴柔之美 。自《周易 》指 出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之后 ,延伸至人也以其性别 、 性情差异而划分阴阳 。曹丕曰 :“气之清浊有体 ,不可 力强而致 。”偏重于对“清 ”的观测点和价值取向 ,这是 与道家及其魏晋玄学有密切关联的 。魏晋人重玄学 、 尚清谈 ,好黄老 ,崇自然 ,人物品藻倡导瘦骨清相 ,仙风 道骨 。因而在《世说新语 》中对人物性格 、个性风格的 品藻尤注重“清 ”。与“清 ”联系的概念有清远 、清蔚 、 清和 、清通 、清令 、清易 、清流等十几种之多 ,与“清 ”的 含义相近的概念或描写也举不胜举 , 如“朗朗 ”、“秀 出 ”、“简秀 ”、“思旷 ”、“高寄 ”、“远致 ”、“旷澹 ”、“飘如 游云 ”、“濯濯如春月柳 ”等等 。以“清 ”塑造和描写魏 晋人物的个性风格外 ,更为重要的是对其精神价值取 向和内在神韵进行揭示 ,与《世说新语 》中的“人物品 藻 ”的整体评价方向是一致的 。如《赏誉 》载 ;“武元夏 目斐王曰 :‘戎尚约 ,楷清通 ’”;“谢幼舆曰 :‘友人王眉 子清通简畅 ’”;“王公目太尉 ,岩岩清峙 ,壁立千仞 ”, “司马太傅为二王目曰 :‘孝伯亭亭直上 ,阿大罗罗清 疎 。’”等等 。以“清 ”论人及其以“清 ”论文评诗 ,均带 有对对象的推崇和敬佩的情感色彩和价值取向 ,这不 惟是对个性风格的强调 ,而且也是对道家文化的推崇 。
收稿日期 : 2008 - 07 - 15 作者简介 :张利群 (1952 - ) ,男 ,湖北罗田人 ,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批评和中国古代文论 。
·42·
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 29卷
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 、文学 、审美的整体价值取向 。 重神之说在《世说新语 》中比比皆是 ,如《赏誉 》载 :“司 马太傅府多名士 ,一时俊异 。庚文康云 :‘见子嵩在其 中 ,常自神王 。’”;“太尉神姿高彻 ,如瑶林琼树 ,自然 是风尘外物 ”;“王右军道谢万石 ,在林泽中为自遒上 。 叹林公器朗神俊 。”《巧艺 》载 :“顾长康画裴叔则 ,颊上 益三毛 。人问其故 ,顾曰 :‘裴楷俊朗有识具 ,正此是其 识具 。看画者寻之 , 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 , 殊胜未安 时 。’”等等 。这种重神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神 ”作为中 国文化 、文学的元范畴 ,其原生性 、繁衍性 、伸发性使神 姿 、神韵 、神气 、神志 、神意 、神情 、神境等概念不断衍生 和发展 ,构成“神 ”的多维度观测点和多样化的应用范 围 ,以及不断扩大和延伸的视阈 。
(二 )重“风骨 ”的观测点 魏晋论文强调“风骨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不 仅以“风骨 ”论文 ,而且专门从理论上讨论“风骨 ”,并 使之成为文艺理论和批评的重要范畴及其评价标准 。 以“风骨 ”论文的原因在于魏晋时期文学重“风骨 ”,故 而称“魏晋风骨 ”。《世说新语 》当然以“风骨 ”论人 。 《赏誉 》载 :“王右军目陈玄伯 ,垒快有正骨 ”;“世目周 侯 ,嶷如断山 。”《品藻 》载 :“时人道阮思旷 ,骨气不及 右军 ,简秀不如真长 ,韵润不如仲祖 ,思致不如渊源 ,而 兼有诸人之美 。”《任诞 》载 :“阮浑长成 , 风气韵度似 父 。”《轻诋 》载 :“旧 目 韩 康 伯 , 将 肘 无 风 骨 。”等 等 。 “风骨 ”尽管作为风与骨结合的合成词有其“风 ”与 “骨 ”的不同内涵和内容 ,但作为一个整体概念 ,如刘 勰所云 :“蔚 彼 风 力 , 严 此 骨 骾 。才 锋 峻 立 , 符 采 克 炳 。”[3 ]321“风力 ”与“骨骾 ”都是对作家和作品的力度 、 深度 、厚度的一种要求 ,魏晋慷慨多气之文风 ,自然可 谓“风骨 ”。因此 ,“风骨 ”乃是对人对文的更为内在的 实质和精神风貌的揭示 ,大大拓宽了精神领域和观测 视角 。同时 ,魏晋时期也涌现了一大批诸如曹氏三父 子为首的建安文学家 ,及其竹林七贤 、建安七子等 ,形 成了颇具“魏晋风骨 ”的文学思潮 。 (三 )重“风韵 ”的观测点 人的精神风貌不仅表现在精 、气 、神以及风骨上 , 而且表现在气韵 、风韵 、韵致 、韵味上 ,也就是说其精神 不仅表现在外观形貌和内在气质上 ,而且还表现在耐 人寻味 、颇 具 品味 、令 人 回味 的 风韵 上 。《赏誉 》载 : “裴令公目夏候太初 ,肃肃如入廊庙中 ,不修敬而人自 敬 。一日如入宗庙 ,琅琅但见礼乐器 。见钟士季如观 武库 ,但睹矛戟 。见傅兰硕江廧 , 靡所不有 。见山巨 源 ,如登山临下 ,幽然深远 ”;“谢太傅道安北 ,见之乃
一 、“人物品藻 ”着眼于对人物精神的品评
从先秦儒家开始就十分注重对人的思想道德的评 价 ,以“善 ”和“德 ”作为评价标准 ,几乎成为评价的全 部内容或决定一切的内容 。如《论语 》云 :“子谓《韶 》: ‘尽 美 矣 , 又 尽 善 也 。’谓《武 》: ‘尽 美 矣 , 未 尽 善 也 。’”[1 ]73 ;“《诗 》三百 , 一言以蔽之 , 曰 :‘思无邪 ’。” [1 ]21 ; “子 曰 : ‘志 于 道 , 据 于 德 , 依 于 仁 , 游 于 艺 。’”[1 ]137 ;“有德者必有言 ,有言者不必有德 ” 等 [1 ]301 等 。尽管《世说新语 》中也以“德行 ”列为第一章 ,其中 固然不乏儒家学说思想 ,但一方面对儒家思想的阐释 和评点有所变异 ;另一方面则在“德行 ”中增加了非儒 家的人物精神品质和气质的成分 。如在《德行 》中载 : “李元礼风格秀整 ,高自标持 ,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已 任 。经过之士有升其堂者 ,皆以为登龙门 。”①这不仅
关键词 :人物品藻 ;价值取向 ;观测点 ;评价标准 ;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 : I206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 5934 (2009) 01 - 0041 - 05
汉末至魏晋时期 ,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大汉帝 国走向崩溃的时期 ,农民起义 、封建割据 、军阀混战 、外 族入侵此起彼伏 。百姓屡遭战乱灾难 ,民不聊生 ,流离 失所 ,生命如草芥之脆弱 ,人生如浮萍之飘零 。政治上 的动荡不安 ,也造成汉以来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 的意识形态思想统治的分崩离析 ,儒家思想基石动摇 , 玄学清谈遂成时尚 ,因而人们 ,尤其是士大夫都力图在 生活困苦 、生存困境 、思想混乱 、政局动荡中寻找精神 依托和心灵的避难所 。这一背景和语境通过《世说新 语 》的人物言行记载而确立了“人物品藻 ”的主要观测 点。
(一 )“重其神骏 ”的观测点 《言语 》载 :“支道林常养数匹马 。或言道人畜马 不韵 。支曰 :贫道重其神骏 。”这不仅揭示支道林养马 重在精养而不滥养 ,重在养精而不养形 ;而且也说明支 道林其人也是重神而不重形 ,对支道林的评价也就着 眼于其神而非形的评价上 。《世说新语 》在对形神的 评价中往往是强调神似 ,同时在形神关系中 ,强调形神 兼备的同时又侧重于神 ,主张以形写神 、外形内神 、形 受制于神等观点 。这既是魏晋时代的整体价值取向 ,
第 29卷第 1期 2009年 2月
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HU IZHOU UN IV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SITY
Vo l1291No11 Feb12009
《世说新语 》中魏晋人物品藻的审美价值取向研究
张利群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 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文学自觉时代 ,也是人的自觉时代 。《世说新语 》“人物品藻 ”在对人物的品评 鉴识中确立审美价值取向及其观测点 ,着重从精神品质 、个性风格 、自然表达三个角度建构审美人格和人性 ,极大地 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发展 ,确立了“文如其人 ”的作者评论倾向和“文学是人学 ”的“原人论 ”文论导向 。
(二 )强调以“风格 ”作为观测点 魏晋曹丕早已指出“文以气为主 ”的以气论文的 评论取向 。其文“气 ”源自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 ,故 而以气论文实则是以风格论文 。《世说新语 》以“气 ”、 “风格 ”作为观测点 ,其目的是强调人的性格 、性情方 面的个体性 、个性 、独特性 。《品藻 》载 :“庚道季云 : ‘廉颇 ,蔺相如 ,虽千载上死人 ,懔懔恒如有生气 ’。”; 《容止 》载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 , 风姿特秀 。见者叹 曰 :‘萧萧肃肃 ,爽朗清举 。’或云 :‘肃肃如松下风 ,高 而徐引 。’山公曰 :‘嵇叔夜之为人也 ,岩岩若孤松之独
二 、“人物品藻 ”着眼于对人的个性风格的 品评
魏晋是人的自觉时代 ,其标志之一就是从关注作 为整体 、社会的人发展到关注个体 、个性的人 ,从注重 人的伦理道德的“善 ”发展到注重人的性情 、风度 、风 格的“气 ”,因而 ,其品评人物的观测点主要有三 :
(一 )强调“任诞 ”的观测点 《世说新语 》专设《任诞 》一章 ,描写了一大批任意 怪诞的奇人奇事 ,既表达出他们的非名教 、反潮流的曲 折反抗精神 ,又表现他们不拘一格 、不入世俗的个性风 格 。《任诞 》载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 ,肆意酣畅 ,故 世谓‘竹林七贤 ’”;“刘伶恒纵酒放纵 ,或脱衣裸形在 屋中 。人见讥之 ,伶曰 :‘我以天地为栋宇 , 屋室为裈 衣 ,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阮藉嫂尝还家 , 籍见与 别 。或讥之 ,籍曰 :‘礼岂为我辈设也 ’”;“张季鹰纵任 不拘 ,时人号为‘江东步兵 ’。或谓之曰 :‘卿乃可纵适 一时 ,独不为身后名邪 ?’答曰 :‘使我有身后名 ,不如 即时一杯酒 。’”等等 。魏晋人好酒 、好游 、好色 、好清 谈 ,其内在实质既表达出他们不满礼教 ,不满现实 ,不 满权贵 、不屑名利的士人傲气铮骨 ,又表现出他们对自 由精神 、独立个性 、个体精神世界的追求 ,带有强烈的 批判现实的精神和弘扬个性的意味 。另外 ,《世说新 语 》还在《品藻 》,《轻诋 》、《忿狷 》、《谗险 》等篇章中也 记载了大批这类性格怪诞之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