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7)

2019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7)
2019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7)

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一、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大铁椎传

魏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①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节选自《魏叔子文钞》)【注】①觱篥(bì lì):古代一种管乐器。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省:探望。

B.故尝与过.宋将军过:访问。

C.子灿寐.而醒寐:睡着。

D.则不快.吾意快:高兴,称心。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大铁椎“身怀绝技”的一组是()

①多力善射

②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

③“吾去矣!”言讫不见

④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⑤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

⑥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③⑥

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B.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C.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D.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4.下列对《大铁椎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介绍宋将军的“工技击”“雄健”,是为了衬托大铁椎的勇武,用了以勇衬勇的表现手法。

B.文中描写了大铁椎的外貌和言行,表现了大铁椎身怀绝技,轻捷善战的个性特征。

C.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这处描写主要说明宋将军是一个胆小鬼。

D.“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这几句渲染了战前的肃杀气氛。

5.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2)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

堕。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杨烈妇传(节选)

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缧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飞箭集.于侃,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于卑幼有慈爱者,则贤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既又将盗.陈州盗:偷盗。

B.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济:成功。

C.侃率之以乘.城乘:巡视。

D.有飞箭集.于侃集:聚集、集中。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力不足,死焉.,职也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C.得吾城不足以.威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刺史上侃之.功夫晋,何厌之.有

8.下面几句话,全都表现杨氏大智大勇的一组是()

①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②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③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⑤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⑥杨氏至兹犹存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①②④

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叛军攻城,大敌当前时,项城县令李侃和妻子杨氏当机立断,率领百姓共同抗敌,最终保全了项城。

B.当李侃不知所为时,杨氏头脑冷静,劝丈夫带头守城。

C.杨氏为发动百姓,晓之以理,许之以利,并且亲自为军士做饭,激励了大家的斗志。

D.叛军败走的原因除了项城人民的英勇抵抗外,还因为损失了主帅,军中无主,失势而逃。

10.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②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D

【解析】快:使……痛快。

2.B

【解析】①⑥不是直接表明,④和身怀绝技无关。

3.D

4.C

【解析】写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主要是侧面衬托大铁椎胆识过人,武艺非凡。

5.(1)我曾屡次打杀拦路抢劫的强盗,夺取他们的财物,因此他们很恨我。我若久留此地,灾祸将会牵连到你。今晚半夜,强盗们正约我到某处决斗。

(2)那伙强盗围成环形向前进逼,客人挥舞铁椎左右猛击,强盗们连人带马栽倒在地,三十多人被杀死。宋将军屏住呼吸观看这场恶战,吓得两腿发抖,几乎要从堡垒上掉下来。

【参考译文】

大铁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北平陈子灿到河南去看望他的哥哥,在宋将军家里遇见了大铁椎。宋是怀庆青华镇人,擅长搏击,七省爱好技击的人都来向他学习武艺,人们因他长得雄伟健壮,所以叫他宋将军。宋将军的徒弟高信之,也是怀庆人,力气大,善射箭,比陈子灿大七岁,小时候同学,因此陈子灿曾经与他一同访问过宋将军。

当时座上有个饭量很大的客人,容貌很丑陋,右腋下夹着个大铁椎,有四五十斤重,吃饭以及拱手行礼时,一刻也不放下它。大铁椎柄上的铁链折迭围绕着,象锁上的链子,把它拉开有一丈多长。他很少跟人们交谈,说话像湖北一带的口音。问他家乡在哪,姓甚名何,都不作回答。

我们同住一个寝室,到半夜,客人说:“我走了。”话音刚落,人就不见了。陈子灿见窗门都关着,就吃惊地问高信之。高信之说:“客人刚来时,不戴帽子,不穿袜子,用蓝手巾包着头,脚上缠着白布,除了大铁椎外,什么东西都没有携带,而腰带中裹着很多银子。我和宋将军都不敢问他。”陈子灿一觉醒来,客人却已打着呼噜睡在床上了。

有一天,客人向宋将军告辞说:“我当初听到你的大名时,把你当作英雄豪杰,但是现在看来你和你的门徒不能委以重任,我将走了。”宋将军竭力挽留他,他就说:“我曾屡次打杀拦路抢劫的强盗,夺取他们的财物,因此他们很恨我。我若久留此地,灾祸将会牵连到你。今晚半夜,强盗们正约我到某处决斗。”宋将军高兴地说:“我骑着马带着弓箭来助战。”客人说:“不要去,强盗本领强且人又多,我想要保护你,就不能杀个痛快。”宋将军向来自以为了不起,并且也很想看看客人的本领,就竭力请求客人同往。客人没办法,就带他一起走。将要到达决斗的地方,客人送宋将军登上一座荒废无人的堡垒,说:“你只许观看,千万别作声,以免让强盗们发觉你。”

这时,鸡叫月落,星光照着空旷的原野,百步之内能够看见人。客人骑马飞驰而下,吹了几声觱篥。一会儿,二十多个骑马的强盗从四面拥集过来,徒步行走背着弓箭跟在后面的有一百多人。一个强盗提着刀纵马冲向客人,客人大喊着挥舞起铁椎,强盗应声坠落马下,马头也被砸得碎裂。那伙强盗围成环形向前进逼,客人挥舞铁椎左右猛击,强盗们连人带马栽倒在地,三十多人被杀死。宋将军屏住呼吸观看这场恶战,吓得两腿发抖,几乎从堡垒上掉下来。忽然听到客人大声呼喊道:“我走啦!”尘灰滚滚,朝着东方飞马而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6.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盗”不应该解释为“偷盗”,而应该是“掠夺”。C项,李侃率领百姓准备守城,“侃率之以乘城”中的“乘”应解释为“登上”。D项,根据前后句意,李侃受伤,因此,“有飞箭集于侃”中的“集”应该解释为“射中”。

7.B

8.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③句“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是李侃准备迎敌;⑤句“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是李侃手下的表现;⑥句“杨氏至兹犹存”是后来的事。

9.A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项城县令李侃和妻子杨氏当机立断”理解错误,依据原文,是妻子劝说之后李侃才率领百姓共同抗敌的。10.①杨氏亲自烧饭来给他们吃,无论年长年轻,都给到而且分得公平。

②项城是个小县城,没有长戟和强劲的弓弩、坚固的高城墙和很深的护城河。

③秦国对待将军,可说是很刻毒呀。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要先确定得分点,之后在此基础上翻译整句,努力使翻译的句子语意通顺。

【参考译文】

建中四年,李希烈攻克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军队几千人抵达项城。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获拘系这里的壮丁和妇女,而后到陈州会师。

县令李侃不知所措。他的妻子杨氏说:“你是县令,叛贼到犯就应当坚守;力量不足,战死在这里,这是你的职责。你如果逃跑,那么谁来守城呢?”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该怎么办?”杨氏说:“如果不坚守,县城将会被叛贼抢夺去了。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他们的粮食,府库的财物都成了他们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把可能落入叛贼手中的财物夺过来,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于是在官府的庭院里召集差吏百姓。杨氏说:“县令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差吏百姓那样。差吏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死力来坚守这个城池,怎能忍心失掉操守而成为叛贼的俘虏呢?”众人都流泪答应了。于是杨氏宣布号令说:“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叛贼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击中叛贼的,奖赏他万钱。”征募到了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不论老小一定周到照顾、公平对待。杨氏让李侃对城下的敌人喊话说:“我们项城的父老,坚守道义而决不从贼,都全力死守。即使攻克了我们的城池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军威,不如赶快离去;白白地消耗军力,没有什么好处。”叛贼都笑了。这时有流矢射中李侃,李侃受伤而归。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还会固守阵地呢! 你即使死在城上,岂不是胜过死在家里吗?”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

项城是个小城,没有长戟劲弩等精良武器,也没有险固的高城深沟。叛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越过城墙而攻克项城。此时守城士兵有人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正好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他们的统帅,是李希烈的女婿。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刺史上奏李侃的功劳,朝廷下令升任李侃为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今还健在。

作为妇人女子,奉养父母公婆能做到竭尽恭敬孝顺,对奴婢下人和幼辈能做到体恤慈爱的,那就是品德贤良了。至于明辨战阵部署、进攻防守之道,勇猛刚毅,这即使是公卿大臣们都难以做到。自从战争爆发以来,朝廷施恩表彰的那些承担防守、抵抗叛贼使命的大臣不知有多少人,论其勇气,他们不能进攻;论其才智,他们不能坚守;论其忠诚,他们不能效死;弃城逃跑的,大有人在,这些都是什么人呢?像杨氏,只是个妇女。孔子说:“仁者一定是有勇气的。”杨氏当之无愧了。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7)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任环,字应乾,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知黄平、沙河、滑县,并有能名,迁苏州同知。倭患起,长吏不娴兵革。环性慷慨,独以身任之。三十二年闰三月御贼宝山洋,小校张治战死。环奋前搏贼,相持数日,贼遁去。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已而复至,裹疮出海击之。怒涛作,操舟者失色。环意气弥厉,竟败贼,俘斩百余。夏连战阴沙、宝山、南沙,皆捷。擢按察佥事,整饬苏、松二府兵备。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逾年,贼犯苏州。城闭,乡民绕城号。环尽纳之,全活数万计。副将解明道击退贼,论前后功,进环右参政。贼掠常熟,环率知县王铗破其巢,焚舟二十七。未几,贼掠陆泾坝,都督周于德败绩。环偕总兵官俞大猷击败之,焚舟三十余。贼犯吴江,环、大猷击败之莺胫湖,贼奔嘉兴。顷之,三板沙【注】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其别部屯嘉定者,火爇之,尽死。论功,荫一子副千户。母忧夺哀。贼屯新场,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兵攻之,中伏,保靖彭翅等皆死,环停俸戴罪。贼平,乞终制,许之。逾二年卒,年四十。给事中徐师曾颂其功,诏赠光禄卿,再荫一子副千户,建祠苏州,春秋致祭。环在行间,与士卒同寝食,所得赐予悉分给之。军事急,终夜露宿,或数日绝餐。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 (选自《明史·任环传》,有删节)【注】三板沙:明代地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B.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C.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D.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其时凡举人试于礼部合格者,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B.“迁苏州同知”“擢按察佥事”“进环右参政”中的“迁”“擢”“进”三个词语,在古代都是晋升官职的意思。 C.荫:庇荫,庇护。封建时代官僚的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封赏。“封妻荫子”中的“荫”就是此意。D.母忧:母丧的婉辞。文言文中常有“丁父忧”“丁母忧”的说法,即遭逢父亲丧事和遭逢母亲丧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环一向精明能干。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时就很闻名,后来率领士兵多次打败入侵的倭寇,立下汗马功劳,也多次因功而升职。 B.任环勇于担当,敢于冲锋陷阵。倭寇进犯江南沿海,苏州府长吏不熟兵事,任环甘愿承担抗倭大任,在

怎样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怎样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先说积累。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老师已讲清楚,我也明白,这就够了。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地学。到了高三下学期总复习的时候,你问他还记得几篇的时候,他就会茫然地摇摇头说,一篇也不记得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己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50首,《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20篇(段)。这些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

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在这方面不肯花时间,到了考试时再问怎么办,就好像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那真是毫无办法了。 再说转化。这里说的转化是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掌握实词的意义。虽然《大纲》中只规定需要掌握150个文言实词,但实词掌握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掌握文言实词主要有4个方面: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

赵普文言文拓展阅读(含详细答案)

[参考答案] 一.1、D 2、①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的时候,处理决断很快。 ②太祖才醒悟,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3、手不释卷 4、以天下为己任 5、示例:赵普:此人是国家栋梁,我为国而荐。 太祖(把奏牍撕碎用力扔在地上)。 赵普:皇上啊,天下英才应为您而用,岂可无端…… 太祖:朕念你一片赤胆忠心,准奏!

二.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答应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太祖发怒道:“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说?”赵普说:“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最终得到了太祖的认可。 8、D 9、1)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着拾起碎纸片带回家。 2)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 10、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11、1)甲: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坚持奏荐人才;乙:赵普为大臣迁官请命 2)以天下事为己任,不畏权势,执著、坚定或深沉有岸谷,刚毅果断。 (三)17①,习:熟悉,精通。②,发:打开。 ③,为:担任,当。④,明日,第二天。18①,太祖常用读书勉励他。②,关上门,

打开书箱子,拿出书来,读一整天。③,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拾起来拿回去。19,一是刚毅果断,不像其他为相的龌龊循默(固执己见不团结人或做好人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是有识人之明,且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举荐合适的人。 20,赵普恪尽职守,为国家延揽人才,不以太祖好恶为准,可以看出赵普的大公无私。太祖不用,赵普仍以天下事为己任,复奏,可以看出赵普的坚毅果敢。太祖开始不理解,最后明白了他的心意,可以看出太祖能够知错就改,也可以看出太祖欣赏他的为人品格。 四、赵普单独担任宰相总共十年,有立了功劳应当升官的人,皇帝向来讨厌那个人,不同意升迁赵普竭力请求(皇帝)给予升迁,皇帝发怒说:“我不同意(他)升官,想怎么样?”赵普说:“刑罚用来惩治恶人,奖赏用来酬劳立功者。刑罚与奖赏,是天下人的刑罚与奖赏,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刑罚与奖赏啊,哪里能够因为喜爱或讨厌而独断!”皇帝不听,起身,赵普跟着他。皇帝进宫,赵普站在宫门旁,许久不离开,皇帝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

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

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种暠字景伯,河南洛阳人,仲山甫之后也。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暠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 (汉)顺帝末,为侍御史。帝擢暠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暠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驰命奏之诏报太子乃得去乔退而叹息愧暠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出为益州刺史。暠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其白狼、槃木、唐菆、邛、僰诸国,自前刺史朱辅卒后遂绝;暠至,乃复举种①向化。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大将军梁冀,暠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暠。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暠与太守应承讨捕,不克,吏人多被伤害。冀因此陷之。传逮暠、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暠、承之意,实由县吏惧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详。比盗贼群起,处处未绝。暠、承以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梁太后省奏,乃赦暠、承罪,免官而已。 后凉州羌动,以暠为凉州刺史,甚得百姓欢心。被征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乃许之。暠复留一年,迁汉阳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汉阳界,暠与相揖谢,千里不得乘车。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迁使匈奴中郎将。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归。 后司隶校尉举暠贤良方正,不应。征拜议郎,迁南郡太守,入为尚书。会匈奴寇并凉二州,桓帝擢暠为度辽将军。暠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羌虏先时有生②见获质于郡县者,悉遣还之。诚心怀抚,信赏分明,由是羌胡、龟兹、莎车、乌孙等皆来顺服。暠乃去烽燧,除候望,边方晏然无警。 入为大司农。延熹四年,迁司徒。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并、凉边人咸为发哀。匈奴闻暠卒,举国伤惜。单于每入朝贺,望见坟墓,辄哭泣祭祀。 (《后汉书﹒卷五十六》有删节)【注】①举种:举众,全体。②生:生口(俘虏)。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 ..交通:交际、往来 B.暠素慷慨 ..,好立功立事慷慨:大方、爽快 C.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案:查办 D.会匈奴寇.并凉二州寇:侵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诏报,太子乃.得去②暠至,乃.复举种向化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计22分) 余靖传 朱熹 余靖,字安道,建州人。事仁宗,官至工部尚书。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贬知饶州。谏官御史缄.口避祸,无敢言者。公独上书曰:“陛下亲政以来,三逐言事矣。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书既上,落职监筠州酒税。尹洙、欧阳修相继抗疏论列,又以书让.谏官以得罪远谪。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其.去,号为“四贤”。 奉使契丹,入辞。书所奏事于笏,各用一字为目.。上顾见之,问其所书者何?靖以实对。上指其字一一问之,尽而后已。 庆历四年,元昊请和,将加封册。而契丹以兵临境上,遣使言为中国讨贼,请止毋与之和。朝廷患之,久议未决。公独谓中国厌兵久矣,此契丹所幸。一日使吾息兵养勇,非其利也,故用此扰我耳,是不可听。朝廷虽是公言,犹留夏册不遣.,而假公谏议大夫以报。公从十余骑驰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从容坐账中,辨析往往复数十,卒屈其议,取其要领而还。朝廷遂发册臣元昊。西师既解严而北边亦无事。 使契丹,能为胡语,契丹爱之。及再往,虏情益亲。余作胡语诗,虏主大喜,还坐贬.官。 唐之番舶装船,旧皆取税。公奏罢之,以来达商。又请立法,戒当任官吏不得市南药。及公北归,不载南海一物。 本名希古,韶州人。举进士,未预解荐,曲江主簿王仝(tóng)善遇之。时知韶州者举制科,仝亦举制科。知州怒,以为玩己。捃其罪无所得,惟得仝与希古接坐。仝坐“违敕”停任,希古杖臀二十。仝遂闲居虔州,不复仕进,希古更名靖,取他州解放及第。范公参政,引为谏官。秘书丞茹孝标丧服未除,入京私营身计。靖上言孝标冒哀求仕不孝。孝标由是获罪,深恨靖。靖迁龙图阁直学士,王仝数书于靖求仕,靖不能应其求。孝标闻靖尝犯刑,诈匿应举,乃.自诣韶州,购求其案得之。时钱子飞为谏官,方攻范党。孝标以其事诏之,子飞即以闻,诏下虔州问王仝。靖阴使人讽仝,令避去,仝辞以贫不能出。靖置银百两于.茶篚中托人饷之,所托者怪其重,开视窃银而致茶于仝。仝大怒,及诏至,州官劝仝对,当日接坐者余希古今不知所在。仝不从对,称希古即靖是也。靖遂以将军分司。 (本文节选自《五朝名臣言行录》)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谏官御史缄.口避祸缄:闭口 B.又以书让.谏官以得罪远谪让:指派 C.各用一字为目.目:纲领 D.犹留夏册不遣.遣:派遣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其.去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乃.自诣韶州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靖置银百两于.茶篚中托人饷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余靖“敢于直言”的一组是()(3分) ①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②又请立法,戒当任官吏不得市南药 ③余作胡语诗,虏主大喜④及公北归,不载南海一物 ⑤靖上言孝标冒哀求仕不孝⑥靖阴使人讽仝,令避去

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在这里

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在这里!错过了绝对要后悔! 相信大多数同学在做文言文的时候都会感觉到有点费劲, 除了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薄弱之外,就是答题方法的欠缺,还有刷的题不够了。今天我们就从前两点突破。 1、考纲 高考语文科测试说明"测试内容"部分有关"古代诗文阅读"的测试范围包括"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 分析综合包括: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C级。 鉴赏评价包括两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D级。 2、解读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把握文中的重要信息。 这些重要信息包括: 一是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认识, 二是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释, 三是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 还有一些语句能有力地表现作者的观点,集中反映文章的主旨,它们也是重要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其考查范围一般是文中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议论、事情、道理、情感等,考查的重点是对人物言行主张、品德形象的概括能力。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考查学生对选文整体或某关键环节的理解。这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是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的综合能力,其难度比正确把握文意又高了一层。如果单纯理解语言方面的内容,则只能讲通字句,无法对阅读材料的主旨有进一步的深入领会,更无法对之进行鉴赏评价。因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对文意的归纳概括就显得十分重要。 近年来,这种归纳概括往往是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来进行的。对内容要点的归纳,考题选项往往是对原文内容的概述,或符合原文或不符合原文,需要考生准确地分析文章的内容,仔细体会,反复推敲,作出正确的判断。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也是对阅读材料内容理解方面的分析综合,它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 作者写文章,在材料的选择、叙述的角度、句子语气上及直接抒情议论中,都可能表现出自己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也往往会相应增大。

初中文言文拓展阅读100篇加标准答案

初中文言文拓展阅读100篇 一木兰从军 木兰者,古时一女子也。少习骑射,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少.习骑射()(2)市.鞍马() (3)长而益.精()(4)木兰乃易.男装()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3、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4、木兰是古代的女英雄。古往今来,其实像她这样不让须眉的女子还有很多。你能再举一个这样的人和事吗? 1、(1)小时候(2)买(3)更加(4)换 2、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3、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4、略。 二好书之人有三病 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耀,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污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其一,博学多识,兀兀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用,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好书之人有三病.()(2)徒.为架上观美() (3)其于没世无闻,均.也()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 3、用简明的话概括“好书之人”中的“三病”。 (1) (2) (3) 1、(1)毛病(2)只是(3)一样 2、至于真的懂书而又能喜好它,喜好它又能运用它,古人也以为是很难的,何况在今天呢! 3、(1)追求虚名,把书作为装饰品,而不阅读学习。(2)多方搜集,只图占有,却不研究探讨。(3)终年苦读,也“博学多识”,但不能把知识灵活运用,一生没有什么建树。 三卖柴翁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

文言文阅读训练.doc(二)

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八、梁上君子 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译文: 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争着打官司时,陈寔判决公正,清楚详细的说明正确和错误两个方面,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当年闹饥荒,人们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严肃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屋梁上的那个人就是这样!”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慢慢详细地告诉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只要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这样做,是因为你的贫困。”命令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字词解释]乡闾:乡里率物:做人们的表率晓譬曲直:清楚详细地说明对错晓,明白的,清楚的譬,详细说明曲直,正确与错误 整拂:整理拂拭衣服稽颡:叩头克己:克服个人不正当的欲想 平:公正短:指责责备岁:正值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遗(wèi):赠送 止:停留是:这样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寔阴见()盗大惊() 2、陈寔教导“梁上君子”有何可取之处? 3、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教参版

文言文阅读训练2

文言文阅读训练2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从,字子乂,少孤贫,与兄能偕隐太原山中。会岁饥,拾橡实以饭,讲 学不废。擢进士第。从山南严震府为推官,以母丧免。兄弟庐墓 ..,手艺松柏。 丧阕,不应辟命。久之,韦皋引为西山运务使。奏迁判官,摄守邛州。前刺史 有以盗系狱,辞已具,疑其冤,纵不治,俄得真盗。 入为殿中侍御史,迁吏部员外郎。裴度为御史中丞,奏以右司郎中知杂事。 度已相,代为中丞。所弹治,不屈权幸。事系台阁 ..而付仗内者,必请还有司。 荐引御史,务取质重廉退者。李翛以宠得京兆尹,为庄宪太后山陵桥道使,务 以减末徭费为功,至不治道,輴车留渭桥,久不得进。从三劾之,无少贷。 俄授陕虢观察使。迁尚书右丞。王承宗上章请割德、棣二州自赎,又令二 子入侍,宪宗选堪使者,以命从。议者谓承宗狠谲,非单使可屈。次魏,田弘 正请以五百骑从,辞之,惟童骑十数,疾趋镇。集军士球场宣诏为陈逆顺大节 祸福之效音辞畅厉士感动承宗自失貌愈恭至泣下即按二州户口符印上之。还为 山南西道节度使。长庆初,繇尚书左丞领鄜坊节度。属部屯军数乱法骄横,吏 不能制,从一绳以法,下皆重足畏之。党项互市羊马,类先遗帅守,从独不取,而厚慰待之,羌不敢盗境。宝历初,为东都留守。故事,留司官入宫城门列晨 衙见留守。吏诞傲,久废,至是复行。 召拜户部尚书。宰相李宗闵以从裴度、李德裕所善,内不喜。从求致仕, 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告满百日去。于是众哗语不平,宗闵惧,复授检校尚 书左仆射、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大和六年卒,年七十二。下有刲股肉 以祭者。赠.司空,谥曰贞。 (删改自《新唐书·第一百一十四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集军士球场宣诏 / 为陈逆顺大节祸福之效 / 音辞畅厉 / 士感动 / 承宗 自失 / 貌愈恭 / 至泣下 / 即按二州户口 / 符印上之 / 1

怎样提高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怎样提高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娄烦中学王晓红 文言文,习惯上是指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书面语。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传承中国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习中国的民族文化,了解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继承民族优良传统。《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强调诵读和积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文言文是很多学生的学习障碍。一方面许多学生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自己不愿思考;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依赖参考书或资料。长此以往,在语言的理解上,一出现陌生的文言文,就产生畏难心理,失去了阅读的信心,更谈不上理解课文内容。如何提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诵读,熟悉文本,培养语感 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 之有效的方法。“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吸收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领悟文章的文脉,了解文言文遣词造句的一般规律,并深入体会作者形诸文字的内在思想感情。 勤读多背,在背诵中领会文意,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基本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诵读培养出来的。然而,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朗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镕铸在文章中的

真实的思想感情。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学者观书,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不仅强调了诵读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疏通课文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诵读,以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学习效果。此外,诵读要做到忠实于原文,力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通思路、读出感情、读出特色。 我在教学《滕王阁序》的时候,就运用了诵读法去组织教学。作为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文辞优美,极富艺术感染力,但由于用典较多,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阅读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采用传统的讲读法进行教学,很可能教师讲得兴高采烈,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所以,笔者在引导学生明确句读、理解典故含义的基础上,大胆采用了诵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诵读中读准句读、明确内容、赏析名句,并进而体味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所传递的美妙境界。这样,一方面避开了讲读法的枯燥乏味,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美,感悟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立足文本,营造自由的课堂气氛 教师应以文本为基础,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那么,应如何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借助字典、自主阅读课文的习惯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郗)超,字景兴,一字嘉宾。少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交游士林。善谈论,义理精微。超性好施, 一日中散与亲故都尽。其任心独诣,皆此类也。桓温辟为征西大将军掾。温迁大司马,又转为参军 ..。温英气高迈,罕有所推,与超言,常谓不能测,遂倾意礼待。超亦深自结纳。时王珣为温主簿,亦为温所重。府中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超髯,珣短故也。寻除散骑侍郎。温怀不轨,欲立霸王之基,超为之谋。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太和中,温将伐慕容氏于临漳,超谏以道远,汴水又浅,运道不通。温不从,遂引军自济入河,超又进策于温曰:“清水入河,无通运理。若寇不战,运道又难,因资无所,实为深虑也。今盛夏,悉力径造邺城,彼伏公威略,必望阵而走,退还幽朔矣。若能决战,呼吸可定。若此计不从,便当顿兵河济,控引粮运,令资储充备,足及来夏,虽如赊迟,终亦济克。若舍此二策而连军西进,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日月相引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非惟无食而已。”温不从,果有枋头之败,温 深惭之。谢安尝与王文度共诣超,日旰 ..未得前,文度便欲去,安曰:“不能为性命忍俄顷邪!”其权重当时如此。凡超所交友,皆一时秀美,虽寒门后进,亦拔而友之。及死之日,贵贱操笔而为诔.者四十余人,其为众所宗贵如此。性好闻人栖遁①,有能辞荣拂衣者,超为之起屋宇,作器服,畜仆竖,费百金而不吝。 又沙门 ..支遁以清谈著名于时,风流胜贵,莫不崇敬,而遁常重超,以为一时之俊,甚相知赏。 (选自《晋书卷六十七》)【注】栖遁:通指隐居、遁世、退隐,也喻指不问政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日月相引/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非惟无食而已 B. 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日月相引/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非惟无食而已 C. 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日月相引/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非惟无食而已 D. 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日月相引/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非惟无食而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参军,官名,负责参谋军事的幕僚。 B. 日旰,即正午,太阳正当顶的意思。 C.诔,古代文体,指哀悼死者的文章。 D. 沙门,出家佛教徒的总称,也指佛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郗超年少时性格十分任性和独行其是,且爱好施舍。他曾经在一天之内就把家中库房里的钱财全部

文言文阅读训练二(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5 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又何间.焉(参与)②牺牲 ..玉帛(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③池.非不深也(护城河)④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身居高位的人(大官们)目光(见识)短浅,不能长远谋划(打算) 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 3、乙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要素是“人和”,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3 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表现在哪里?根据甲文概括总结。(4 分) 从两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 5、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出警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请举一个事例谈谈你的认识。(4 分) 例1:二战初期,法西斯横扫欧洲大陆,涂炭生灵。欧洲人民团结一致,奋起反抗,最终正义战胜了 邪恶。 例2:八年抗日战争,日寇践踏我国土,山河破碎。国共两党合作,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以弱胜强, 最终将日寇赶出中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6—9 题。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2分)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①吴保安,字永固,河北人,任遂州方义尉。其乡人郭仲翔,即元振注从侄也。仲翔有才学,元振欲成其名宦。 ②会南蛮作乱,以李蒙为姚州都督,帅师讨焉。蒙临行,辞元振。元振乃见仲翔,谓蒙曰:“弟之孤子,未有名宦。子姑将行,如破贼立功,某在政事,当接引之,俾其薄俸也。”蒙诺之。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 ③至蜀,保安寓书于仲翔曰:“幸共乡里,素未谋面,而心常慕仰。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是吾子丘山之恩,即保安铭镂之日。” ④仲翔得书,深感之,即言于李将军,召为管记。未至而蛮贼转逼,李将军至姚州,与战破之。乘胜深入,蛮覆而败之。李身死军没,仲翔为虏。蛮夷利汉财物,其没落者,皆通音耗,令其家赎之。保安既至姚州,适值军没,迟留未返。而仲翔于蛮中,致书于保安曰:“永固无恙。顷辱书未报,值大军已发。深入贼庭,果逢挠败。吾今在厄,力屈计穷。而蛮俗没留,许亲族往赎,求绢千匹。愿足下早报吾伯父。宜以时到,得赎吾还。使亡魂复归,死骨更肉,唯望足下耳。”时元振已卒,保安乃为报,许赎仲翔。乃倾其家,置绢千匹,赎之。 ⑤向二百日而仲翔至姚州,形状憔悴,殆非人也。方与保安相识,语相泣也。仲翔到家,辞亲凡十五年矣。后因勋至京,授蔚州录事参军,则迎亲到官。仲翔至蜀访保安,而保安与其妻皆卒。于是尽以家财二十万,厚葬保安,仍刻石颂美。仲翔亲庐其侧,行服三年,德保安不已。 (选自《新唐书?吴保安传》 【注】元振:郭元振,唐朝名将,宰相。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帅师讨焉帅:率领 B.俾其薄俸也俾:使,让 C.蛮覆而败之覆:遮盖 D.殆非人也殆:几乎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侄:父亲的亲兄弟的孙子,即堂兄弟的儿子。 B.孤子:即孤儿,少年丧父者或幼无父母者。 C.乡曲:思乡的曲子,如《杨柳曲》《梅花落》等。 D.鞭弭:马鞭和弓;执鞭弭,意指在部队建功立业。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4分) (2)仲翔亲庐其侧,行服三年,德保安不已。(4分) 9.结合全文,概括两件感恩回报的事情。(4分)

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新课标规定文言文的考查为浅易文言文。尽管是“浅易”要求,但终归是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人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和财富,要读懂文言文,对今人来说并解易事,很多高三毕业生尚不能较好征服一篇浅易文言文。而老师在做这一部分复习的时候,要更多注重强调题型与解题方法上的复习指导,因此治标少治本,很难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文言文阅读难题,学生如何较好地读懂文言文呢?我认为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要做好两个“多”。 一、多积累文言知识和古文化常识。正如要学好一门外语,就要掌握其词汇和语法一样,读懂文言文就须积累必要文言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知识十分丰富,多种多样,难以胜数,积累文言知识主要是积累实词义项和活用现象以及重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尤其是实词的义项和活用知识储备的。学习文言文知识要注意方法,通常采取系统性、规律性、有重点地去学习积累方法。系统性的学习是指要集中学习该实词所有的或主要的义项,而不是孤立的零碎的义项,通过该义项的例句去记忆,而不是机械地背诵;规律性地学习是指通过总结古人使用该实词的习惯以及与今人表达的差异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而有重点地学习是指对众多义项中常用的、与含

义差别大的义项重点学习记忆。 古文化常识尤其是在古文中经常出现的古文化常识,必须学习积累,它是古人表情达意的重要依托载体,不懂得它的意思,也就不明白的作者在该句中要表达的含义。 二、多阅读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尤其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的最佳的途径,也是巩固已学文言文知识的极其有效的方法。它既是扩充文言知识和常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语感的难得的方式,同时它还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知规律。因此,在学习文言知识和古文化常识的时候,除了要学好新课标提供的文言文本,还要通过课外文言文练习去学习文言文。这样文言文知识与古文化常识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量,文言文阅读才能获得突破,文言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当然,作为考试的需要,在做好两个“多”的基础,再探索一些必要的科学解题方法,那么将在文言文阅读上如虎添翼。

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2006年5月山东省郓城一中 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注:召忽曾与管仲一起事公子纠 (《史记管宴列传》) 1.给未加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为下面句中加黑的词,选出正确的义项。 ①鲍叔遂进管仲() A.进献B.进言C.靠近D.举荐 ②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A.不像B.不才C.不孝敬D.不好 3.与句中加黑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及小白立为桓公() A.立土动及百尺B.今其智乃仅不能及 C.及至始皇D.战、守、迁皆不及施 ②天下人不多管仲之贤() A.尝与鲍叔贾,分钱财多自与B.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C.多见其不知量也D.是以古之人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③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A.所识穷乏者德我欤B.而心目耳力俱穷 C.固将愁苦而终穷D.穷凶极恶 4.与“知我不羞小节”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B.吾从而师之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作业 (1)

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继昌字世长。初,父崇矩与太祖同府厚善,每太祖诞辰,必遣继昌奉币为寿。 尝畀弱弓轻矢,教以射法。建隆三年,荫补西头供奉官。太祖欲选尚 ..公主,崇矩谦让不敢当,亟为继昌聘妇,太祖颇不悦。 开宝 ..五年,继昌迁如京副使。后入为东头供奉官,监大名府商税,岁课增羡。会诏择廷臣有劳者,府以名闻。 至道二年,蜀贼平,余党颇啸聚,拜峡路二十五州军捉贼招安都巡检使。贼酋喻雷烧者,久为民患,以金带遗继昌,继昌伪纳之,贼懈不设备,因掩杀之。 咸平三年,王均乱蜀,与雷有终、上官正等同受诏进讨,寨于城西门。贼忽开城伪遁,有终等各以所部径入,继昌亟止之不听,因独还寨。贼果闭关发伏,有终等仅 以身免。继昌按堵如故,所部诸校闻城中战声,泣请引去。继昌曰:“当俟主帅 ..命。”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 继昌入城,严戒部下,无扰民者。获妇女童幼置空寺中,俟事平遣还其家。继昌急领兵追贼至资州,闻均枭首乃还。 大中祥符元年,进秩东上閤门使。俄以目疾求归京师。少愈,令枢密院传旨,将 真拜刺史。继昌以疾表求休致 ..。未几,改右骁卫大将军。其子遵勖,尚万寿长公主。 天禧初,主诞日,邀继昌过其家,迎拜为寿。帝知之,密以器币、珍果等赐之。二年冬,卒,年七十二。 继昌为治尚宽,任峡路时,与上官正联职。正残忍好杀,尝有县胥护刍粮,地远后期,正令斩之,继昌徐为解贷焉。郑伸者,早死,其母贫饿,尝诣继昌乞丐。继昌召见,与白金百两,时人称之。 (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六》,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 B.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 C.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 D.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有终驰报至”结构完整,中间不能停顿,排除B、C;“千级”为“斩首”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选择A。

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文言文解题技巧 一、以题解文。 文言文阅读相对是难点,一般同学往往读了一遍不很懂。此时,要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最后的内容概括判断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道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那么通过解读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 二、以文解文 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话来解题。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例如1994年试题,“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必独飨白粲”。“白粲”即白米,因为上文有“月俸得白米……”。 三、以注解文。 文言文命题者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例如1991年试题中有一句“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命题者给“叔段、州吁”的注,并在注解的基础上出了一道题:“对于琅阝王邪王,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原因是(什么)。”“这实际上考查学生以事解文的能力。” 四、以理解文。 在解答翻译句子时,要与语境结合,更要善于了解事理。例如1994年“以给供养”一句中“给”,到底讲成“给以”还是“使……丰足?”似乎都可以。但从情理上分析,就只能取“使……丰足”。因为何子平做为退职官员,“竭身运力”就是不满足于一般的供养,而要“使之丰足”。再比如“扶持私庭”的译法,是“在家奉养母亲,”还是“扶助母亲理家”?抛开词义的规定性不谈,仅从情理上看,也不能讲成“扶助母亲理家”。因为这“理家”的重任还要靠年近八十的母亲,何子平何孝之有?高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有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作为高考,面对的当然是具有这样能力的高中毕业生了。这样的“能力”包括几方面呢?在考这些能力时,又如何拉开差距,体现出区分度呢?下面想针对这两点,谈谈看法。文言文阅读考查重点 1.词汇量包括实词和虚词,词汇量的掌握当然越大越好。大到多少呢?其底线就是高中六册所出现的全部实词和虚词。所以复习中梳理一下你应该掌握的实词

文言文扩展阅读30篇(教师版)

01、劝学 1、解释加点词语: ⑴学不可以已.(.停止).⑵虽.有槁曝(即使) 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反省)⑷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过失) 2、翻译句子: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译: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3、文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阐述了怎样的观点? 答:比喻论证。学习不能固步自封,要博闻广学,要学思结合,不断反省,才能有所获。 02、商鞅立信 1、解释加点词语: ⑴商鞅令既.具(已经(……之后))⑵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给予) ⑶辄.予五十金(就)⑷以.明不欺(用来) 2、翻译句子: 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译: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钱。 3、本文给你什么启示?诚信很重要。要想让别人相信自己,必须“言必行,行必果”。 03、赵威后问齐使 1、解释加点词语: ⑴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派遣)⑵书.未发(书信) 2、翻译句子: ⑴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译: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 ⑵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译: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哪有君王? 3、赵威后的观点和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一致吗?你怎么评价这观点? 答:一致。这是正确的观点,赵威后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能够有这样的观点非常可贵。 4.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_舍本逐末_,意义是_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 04、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 1、解释加点词语: ⑴平原君怒,将.杀之(将要)⑵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纵容) ⑶是.无赵也(这)⑷岂轻于天下邪.(.通“耶”,吗). 2、翻译句子: ⑴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译:赵奢用国法处治,杀掉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人 ⑵王使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 译:赵王让他主管国家税收,他把税收工作做得很好,使百姓富裕而国库充实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的哪句话和赵奢的观点相同?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05、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1、解释加点词语: ⑴子.知之乎? (您)⑵主恶.之(厌恶) 2、翻译句子: ⑴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 译:我的俸禄越是多,布施越加广泛。这样可以免于害吗? ⑵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译: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 3、狐丘丈人说“尧、舜其犹病诸”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以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来为反衬来赞颂孙叔敖这样处理问题的高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