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管理关键指标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牧云关键指标报告(2017.5.30)
截至2017年5月30日,根据一牧云系统使用超过半年的牧场指标的汇总统计,提供国内当前关键指标参考,供分析参照。
我们从系统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单体牧场共13个,其平均群体规模为4542头,其中成母牛2223头,泌乳牛2000头,后备牛2320头。这些牧场当中,46%的牧场群体规模处与1000-5000头的范围当中。生产指标方面,平均泌乳天数为197天,平均单产为29.4公斤。
繁殖指标
繁殖表现方面,成母牛怀孕率平均值为19.7%,表现最好的牧场为36%,最差的牧场为11%,需要说明的是多数牧场(62%)的牧场表现处于平均值之下,表明繁殖
表现优秀的牧场与普通牧场繁殖水平差距还是比较大的。配种率平均为49%,受胎率
平均为38%
受胎率表现方面,奶牛随胎次的增大受胎率显著降低(1,2,≥3胎,38%,32%,28%),不同配次对受胎率没有显著影响(1,2,≥3次,38%,40%,34%)。
配种率(旧称发情揭发率)表现方面,或着在配种及时性表现方面,各牧场表现差异
非常大,平均配种率为49%,但变化区间为26%-76%。配种率为繁殖管理中最容易
遗漏的内容,但同时对牧场最后的繁殖成功与否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较好的
配种流程(或发情揭发流程),是牧场繁育成功的第一步。
其他的繁殖指标中,75天配种率为92%,150天未孕比例为23%,平均首配泌
乳天数为81天,平均空怀天数128天,平均产犊间隔408天,孕检怀孕比为78%。(75天配种率:产后75天内配种牛只占所有配种成母牛的比例;150天未孕比例:
产后150以上牛只中尚未怀孕牛只比例)
后备牛相比于成母牛怀孕率略高(21%),因为后备牛具有较高的受胎率(53%),后配牛平均配种率为37%。系统中牧场平均首配日龄475天,平均受孕日龄511天,与最佳牧场(平均首配日龄389天,平均受孕日龄415天)之间有较大差距,对于成母牛繁殖程序较为完善的牧场,后备牛的繁育管理可作为未来牧场繁殖管
理重点关注部分。
健康指标
成母牛年死淘率平均为23%,其中死亡率6%,淘汰率18%;成母牛产后60天
死淘率平均为6%;牧场的两大疾病,乳房炎和蹄病年发病率分别为16%及19.6%,
乳房炎中轻度乳房炎比例为70%,重度乳房炎比例为15%,该指标与某文章推荐参考标准较为接近(70%,10%),但因系统中多数牧场健康指标记录不够完善及标准,
所以推测多数牧场实际发病率可能比系统中计算得到要偏高,建议各用户牧场完善与
重视健康信息的登记与考核,可帮助牧场及时尽早的发现牛群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可
供服务顾问制定合理可靠的解决方案。
犊牛管理方面,产犊死胎率为13%,其中头胎牛死胎率13%,经产牛死胎率12%,无明显差异,该指标与国内外文章推荐参考标准(<10%)相比较高,也说明犊牛管
理部分有提升空间;犊牛60日龄淘汰率9%。
更多指标可登录DBI系统中进行挖掘及分析,下附各具体指标统计结果以供参照
牛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