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借景及其在园林中的运用手法_田耀全

合集下载

浅谈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借景”理法

浅谈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借景”理法

浅谈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借景”理法摘要:“借景”在中国人居环境营造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园林借景理法的核心就是将本来不属于园林的园外景致组织到园林当中,以丰富园林的景致为内涵,以追求更高的境界。

本文就风景园林设计“借景”理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借景”理法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与西方的园林设计具有很大的不同,它十分注重园林意境的呈现,而现代园林设计则需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做到“无限”的取景,给人以深邃之感。

我国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具一格,其含蓄深邃、多变的特点使得其与西方现代园林造型理念完全不同,而造就中国园林曲折多变的主要原因即是对于园林空间的分隔与组合上,这正是借助借景的手法才得以实现的。

1 借景理法内涵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借景”理法包括三个基本的理论,也就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借景随机”和“借景无由,触景俱是”三种理论。

在这三种基本理论中,第一种理论可以总结为园林地质的“异宜”,通过“园之异宜”来塑造出所设想的景象和景色。

而第二种理论认为,设计者必须善于捕捉设计中的“机”,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充分融合到一起。

而第三种理论认为,要以情感为指导,做到景观的设计可以打动人,达到外观足以动人,内涵足以抒情的设计效果。

2借景理法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融入2.1相地相地是指风景园林按照意图选择适宜的地址,我国风景园林主人,比较注重“借宜相地”,规划好风景园林的地点、区域,在此基础上,通过借景理念,合理利用风景园林的现状,去掉园林中的弊端,促使园林景观可以满足主人的需求。

借景理念在风景园林相地设计中,讲究因地制宜,例如:苏州定园拂地临水,园林中的景物相互重叠,掩映着周围景物,具备移步换景的特征,体现地址与景物设计的结合,表明借景理念在相地上的渗透表现。

2.2 借景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不仅有高度的艺术境界,并且逐渐形成了一套自身的艺术创作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孟兆祯先生将这种艺术创作方法总结了一个序列:“借的明旨 - 借宜相地 - 借景立意 - 藉景问名 - 布局 - 理微 - 余韵”。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中国园林借景是一种独特的园林设计手法,其核心理念是通过自然景色的借用,创造出意境深远、美不胜收的园林景观。

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是中国园林设计中的一种重要应用方式,其意思是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时间变化,选择合适的景观借景,使园林景色更加丰富多样。

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的借景景观。

中国园林注重四季景观的呈现,根据春夏秋冬的变化,选择相应的借景景观,以突显季节特色。

比如春天选择花草繁盛的景色作为借景,夏天则选用水景或凉绿的植物作为借景,秋天选用红叶、黄叶等景观作为借景,冬天则以光秃的树木或白雪覆盖的景观作为借景。

通过这样的选择,园林景色可以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美感。

借用时间变化的景观作为借景。

时间变化是自然中一种重要的规律,比如日出、日落、潮汐等,这些景观都可以作为借景,为园林增加动态变化的魅力。

比如选择日出的景观作为借景,可以使园林在清晨时分呈现出宁静的美景;选择日落的景观作为借景,则可以使园林在黄昏时分展现出浪漫的情调。

通过借用时间变化的景观,园林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展现出不同的风貌。

借景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或重要纪念日选择相应的景观作为借景。

比如春节期间,选择喜庆热闹的景色作为借景,以增加节日氛围;重要纪念日则可以通过选择相应的纪念景点作为借景,以彰显纪念意义。

通过借景,园林可以与节日或纪念日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

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有助于丰富园林景观,使之更加生动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这种应用还能够增加人们与自然的互动体验,使园林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活力和动态感。

通过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和不同活动的借景,园林可以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为人们提供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扩展和丰富。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更加多样化和立体化的园林景观。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中国园林借景是一种独特的景观设计手法,它利用周围的山水景观或其他建筑物作为背景,将其融入园林景观当中,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美感。

而“因时而借”则是这种设计手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景观设计与时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季节或时间段来选择合适的借景对象,以展现不同的景观特色和艺术效果。

中国园林借景之所以能够应用“因时而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山水景观。

不同季节的景色变化丰富多样,如春季的繁花似锦、夏季的碧绿山峦、秋季的金黄霞光、冬季的银装素裹,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可供借景。

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也为园林借景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灵感。

中国园林建筑注重微缩景观的构建。

中国园林借景强调景观的“微”观性质,即小景观中的大美。

这种微缩景观展示了时间和空间的错落感,体现了对自然规律和时间流转的敏感。

“因时而借”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得以体现,通过选择合适的季节或时间段,将借景对象与园林景观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氛围。

中国园林注重与自然融合的理念。

中国园林借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选择借景对象时,考虑到不同时间的变化,既要尊重自然的规律,又要符合人类审美的需求。

这种注重与自然融合的理念与“因时而借”相互促进,使得园林景观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演变。

现代科技的进步给园林借景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可能。

通过利用人工制造的景观,如瀑布、喷泉、彩灯等,结合借景对象,可以创造出更加奇特和独特的景观效果。

园林借景中的“因时而借”也可以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中进行巧妙的变化。

中国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和自然风光各具特色。

借景对象的选择可以根据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创造出更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

时代的变迁也给园林借景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手法借景法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手法借景法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手法借景法古代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法是一种巧妙的手法,通过利用周围的自然景观或建筑物,将其融入到园林中,从而增加园林的景观效果。

借景法在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被广泛应用,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景法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古人认为,园林不仅仅是一片绿地,更是一个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空间。

借景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园林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使之相得益彰,共同构成美丽的景观。

借景法的使用需要考虑园林的位置和周围环境的特点。

在选择借景的对象时,要注重与园林风格的协调,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呼应。

例如,在山水园林中,可以借用远处的山峦、水流或者树木来衬托园林的景致,增加层次感和深度感。

借景法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需要注重布局和构图的合理性。

借景的对象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建筑物。

在布局中,要注意借景对象与园林主题的关系,并且要合理安排观赏的角度和位置。

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使借景对象成为园林的一部分,并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

借景法还可以通过引导视线的方式来增强景观效果。

通过合理的路径设计和景点设置,可以引导游客的视线,使其在欣赏园林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借景的对象,并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想象。

这种引导视线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还可以让游客在园林中有更加丰富的体验。

除了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借景法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也有广泛的运用。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选择在园林中写作,借用园林中的景物来衬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通过借景法,将自然景观与文学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诗歌和文章。

总的来说,借景法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一种重要的手法。

它通过借用周围的自然景观或建筑物,将其融入到园林中,增加了园林的景观效果。

借景法的应用需要考虑园林位置和周围环境的特点,注重布局和构图的合理性,以及通过引导视线的方式增强景观效果。

借景法不仅在园林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也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借景法,中国古代园林设计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园林景观,也为后世的园林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浅谈借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借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借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吕晨红
【期刊名称】《经济视野》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中国园林以独特的魅力举世闻名,造园手法多种多样,而借景手法是中国造园艺术的核心。

它在造园艺术中有巷不可替代的的位置。

借景指的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无限的意境。

借取园外景物扩大园林的空间感,使园林艺术更加丰富更加有内涵,因而借景在中国造园艺术中有很高的成就。

本文通过对借景手法内容、特点、分类的研究。

举出了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借景”实例,分析它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来进一步探讨借景这种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页数】3页(P89-91)
【作者】吕晨红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借景 [J], 李铮
2.浅谈乡土田园景观在随岳高速公路上的借景应用 [J], 王寿治;赫英武;陈铭君;郭增忠
3.借景有道——借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J], 王宇
4.浅谈在初中起始年级写作中如何做到借景抒情 [J], 李海燕
5.浅谈传统文化因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J], 郎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提纲:一、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概念和定义二、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及价值三、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四、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成功案例分析五、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一、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概念和定义借景,是指根据园林设计的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巧妙地将周围自然景观或建筑景观纳入设计范围,将之融合到设计中,以实现景观的扩大或者优化效果。

借景的设计准则主要体现在选景、取景和组景三个方面,即选取合适的借景对象、找到合适的角度和位置、构建合适的景观组合。

二、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及价值借景作为园林设计中一种重要的手法,主要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1、扩大园林景观视野:借景能够将周围自然或建筑景观纳入到设计中,扩大了园林景观的视野,增加了景观的宽广感,使景观更加具有气势和美感。

2、优化园林景观空间形态:借景可以在空间上进行拓展和优化,通过布局设计和景观组合的手法,更好地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构造形式,使整个园林氛围更加和谐美丽。

3、营造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借景所引入的自然或建筑景观元素可以为园林景观增加更多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同时也可以对景观材料的选择和摆放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景观的价值和品质。

三、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借景的运用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选景、取景和组景三个方面。

1、选景:借景的第一步是要选择合适的景观对象。

选景的关键在于寻找符合主题和氛围的自然或建筑景观,同时要考虑景观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协调性,保证借景效果自然而不失协调。

2、取景:取景是借景的核心。

取景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角度和位置,以达到最佳的借景效果。

具体的取景技巧可以从不同的视点拍摄、多角度观察和细节捕捉等方面入手,力求使借景对象自然、美观、独特。

3、组景:组景需要将不同的借景对象巧妙地相互结合起来,使其形成一种相互协调的整体效果。

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论文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论文0引言在传统园林设计中借景的目的主要是丰富园林的景观层次,突显园林设计的思想意境。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借景增添景观乐趣,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中增加更加丰富的景观。

1园林艺术中的借景手法分析1.1“借景”内涵简单而言,借景就是把外部景物通过移植的形式“借”到园林景观之中,当然景观的移植并非一成不变的照抄,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加入适当的艺术组合造型来协调和美化外部景观“借”到园林内部景观的形式,而这种艺术组合造型的使用往往能够使得原有的园林景观更有层次感,甚至能够和园林景观相互呼应,形成比原始的外部景观更佳的景观效果。

我国传统古典园林的设计之中不乏借景之作,古人中的雅士往往喜欢将自己的文思和园林景观的景观搭配融合,从而形成别具特色的园林景观文化。

园林中盆景、瀑布、假山等园林造型的搭配应用往往妙趣横生,甚至在狭小的园林空间之中勾勒出层叠的景观效果。

而园林景观中设置竹海、小径、荷塘等景观则可形成幽静脱俗的观景效果,让观景者暂时忘却身在都市的烦扰,身心在这一瞬感到宁静娴雅,甚至有几分微风拂面诗意满怀的感受。

1.2“借景”种类和内容“借景”的种类主要分为间接和直接借景两种种类,借景的内容主要涵盖声、色、形、香等。

2现代园林设计中借景的应用2.1远借和直借“远借”指的是通过距离较远的景观特征来衬托园林特色。

例如可以用园林之中的湖水来倒影外界的建筑景观,或者利用园林中的建筑物作为观景平台,将周围的美景收入眼底,这些都常用的.远借手段。

“直借”就是直接移植景观到园林设计之中。

现代园林设计内往往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征,将当地的一些著名景观直接移植到园林设计之中,成为当地文化的一种景观缩影,既方便了人们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同时也增添了园林景观的丰富程度。

如在景观中种植大量本地著名的植物,或者仿造当地著名的人文建筑,比如凉亭等。

2.2借形“借形”指的是利用外部景观的景观形象来装点园林主题。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中国的园林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之一。

借景是中国园林中常用的一种手法,被广泛运用于园林设计中。

而“因时而借”则是指园林设计师根据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灵活地借用周边自然景观,以增强园林的美感和观赏价值。

本文将探讨“因时而借”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及发展。

中国园林借景可以追溯到古代建筑的时期。

在宋代,人们开始将周围的自然景观如山水、湖泊、花草引入园林,以达到和谐、自然的目的。

而“因时而借”则是在借景的基础上,根据季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选择借景物,并进行适当的布局和设计。

中国的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和特点。

借景中的“因时而借”正是根据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来进行设计。

在春季,可以选择借用樱花、桃花等花卉景观,以增加园林的色彩和生机;在夏季,可以利用清凉、湿润的水景来增加凉爽感;在秋季,选择借用红叶、菊花等秋景,以营造出浓厚的秋意;而在冬季,可以借用雪景,使园林具有冬季的特色和韵味。

园林借景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要迎合人们对美的需求和对自然景观的喜好。

“因时而借”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设计师可以根据园林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和植被情况,灵活选择借景的物品和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这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的观赏性,也能够提高人们对园林的满意度和欣赏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园林设计也越来越重要。

而“因时而借”作为园林设计的一种手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现代园林设计师在应用“因时而借”的也注重与现代科技的结合,通过利用灯光、音乐、香气等元素,创造更加迷人和奇特的景观效果。

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还有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在设计中选择适合季节的景观借景,不仅能够减少人为破坏自然景观的情况发生,还能够提高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这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现象。

“借景”在园林中的运用

“借景”在园林中的运用

“借景”在园林中的运用摘要借景即化他人之物为我物,内容有借形、借声、借色、借香等,可借天然山水、自然风光等“物”,也可借“人”。

可因地制宜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亦可就本园特定的景物进行“借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景”。

关键词借景;园林设计成功的园林,人入其境,翘首四顾,妙处难言,令人心旷神怡。

细心察之,会发现,“借景”在这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借景”,既云“借”,当然是其物不在我而在他,即化他人之物为我物,将各种在形、声、香上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巧妙地吸收到自己的园中,增加自己园中的景色。

明末造园家计成在他所著的《园冶》一书中总结道:“构园无格,借景在因”,“园林巧于因借”。

这话给我们现今造园者,提供了一个很宝贵的经验和原理。

借景的内容有借形、借声、借色、借香等。

借形:园林中主要采用对景、框景、渗透等构图手法,把一定景观价值的远、近建筑物、建筑小品,以至山、石、花木等自然景物纳入画面。

借声:远借寺庙的暮鼓晨钟,近借溪谷泉声、林中鸟语,秋夜借雨打芭蕉,春日借柳岸莺鸣,皆为借声组景的典范,这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淋漓尽致。

借色:除了对月色的因借外,云霞在许多园林佳景中的作用很大,特别于高阜、山巅,不管是否建有亭台,都应考虑各种季节条件下云霞出没的可能性,把它组织到画面中来。

借香:在造园中利用植物散发出来的幽香,为园景增添雅韵。

如古典园林池中喜植荷,除取其形、色的观赏价值外,更赏其夏日散发出来的阵阵清香。

借景可借天然山水、自然风光等“物”,如山、水、动物、植物、建筑和日出、日落、朝晖、晚霞、圆月、弯月、蓝天、星斗、云雾、彩虹,也可借“人”,如与我们人类活动相关的寻芳水滨、踏青原上、吟诗松荫、弹琴竹里、远浦归帆、渔舟唱晚、古寺钟声、梵音诵唱、酒旗高飘、社日箫鼓。

借景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打开赏景视线,修剪遮挡视线的树木枝叶。

在园中建轩、榭、亭、台,作为视景点,仰视或平视景物,纳烟水之悠悠,收云山之耸翠,看梵宇之凌空,赏平林之漠漠。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中国园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传承千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其中,借景是中国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园林借景技法源远流长,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发扬于明清时期,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完善。

本文将就中国园林借景技法中的“因时而借”进行探讨,以及它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所谓“因时而借”,是指借景的根据时间、季节等原因发生变化的情况。

在园林修建之初,一般都是根据园林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来进行设计。

在设计中,我们必须考虑到树木、天气、水流等自然资源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会对园林产生的影响。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借助某些景点,使之不断变化,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效果。

从实际应用效果上看,因时而借的中国园林设计往往可以营造出整个园林的氛围和情趣。

比如,在春季,花园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花卉,而且全园当中的色彩和图案也会因此而产生一些变化。

秋季的时候,一些刚刚开始变色的树叶也往往能够给整个园林带来别样的美感。

在借景时,还可以根据时间的不同来考虑选择何种景点,使园林更具有时代感和趣味性。

除此之外,因时而借在中国园林设计的实际应用中还具有多种作用。

首先,它是园林设计师对历史文化的一种再创造和再演绎。

通过借景的方式,设计师可以把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相融合,使之更具有文化特色和历史感。

其次,因时而借还是中国园林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要素。

主要体现在它可以促进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推动园林艺术的创新。

如今,因时而借已经成为园林设计师的一种新思路,不断推陈出新,探索其更大的潜力。

最后,在中国园林设计中,因时而借的应用也引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中华园林文化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现象,而因时而借的应用正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和弘扬,也是中国园林文化在新时代中的一种体现和展示。

总之,因时而借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设计方式和流行趋势。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中国园林不仅可以推动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传承中华园林文化,展示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借景的景观营造手法

借景的景观营造手法

借景的景观营造手法借景是中国传统园林营造中的重要手法,它通过有意识地把外部的景观“借”到园内,丰富园内空间,营造出别样的意境。

以下是关于借景的景观营造手法的详细阐述,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借自然景观借自然景观是指在设计和营造园林时,巧妙地借用周边的山水、田野、树林等自然景观,使其与园内景观相融合,增加园区的自然美感。

如运用借景的手法将远山、飞鸟、流泉等引入视线,使园内景色与自然环境相互渗透,营造出大自然的氛围。

二、借建筑元素借建筑元素是指在园林中借用外部建筑元素,如亭、台、楼、阁等,将它们与园林内部的景观相互衬托,达到拓展空间的效果。

如通过将古塔、城墙、庙宇等建筑元素引入园内,使园内景色更加丰富多样,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三、借文化元素借文化元素是指在园林营造中引入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元素,使园内景观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如通过雕刻、碑刻、楹联等形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园林设计中,营造出富有文化底蕴的景观空间。

四、借空间关系借空间关系是指通过巧妙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建筑结构,将外部空间引入园内,提高园区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如利用地形高差、建筑布局等手法,将园内空间与周边环境相互渗透,形成一种开放式的空间关系,增强园区的整体感。

五、借色彩搭配借色彩搭配是指在园林营造中借用外部环境的色彩元素,通过色彩的对比和调和,丰富园区的色彩层次。

如借用周边的植物、山石等自然色彩,使其与园内的水景、建筑等景观形成色彩上的对比和呼应,增强园区的视觉冲击力。

六、借光影效果借光影效果是指在园林营造中利用光影的变化和效果,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氛围。

如利用自然光和人造光的投射角度和明暗变化,创造出神秘、浪漫等不同的光影效果,使园区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七、借生态环保借生态环保是指在园林营造中充分利用环保元素和生态技术,打造生态友好型园林。

如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生态植栽等技术手段,降低园区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手法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手法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中华大地。

其中有个特别妙的手法叫借景,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这借景手法。

一、借景是啥玩意儿借景啊,简单来说就是把园林外面的景色巧妙地“借”到园林里头来。

这可不是偷啊,而是一种超级有创意的设计理念。

打个比方,就好比你在家里开个窗户,窗外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就都成了你家的“画”,这就是一种简单的借景。

在古典园林里,借景可是有大学问的。

二、借景的种类可不少1. 远借远借那可真的是把远处的美景给拉到眼前。

比如说在苏州的某个古典园林里,园林的围墙开个合适的口子,远处的虎丘塔就像一幅画一样镶嵌在园林的景色之中。

这就像是老天爷专门为这个园林打造的一个远处的点缀,游客在园林里游览,一抬头就能看到远处的虎丘塔,感觉这园林好像和外面的世界连成了一片,那意境一下子就出来了。

这就是远借的魅力,把远方的景色借过来,让园林的空间在视觉上得到了无限的延伸。

2. 邻借邻借呢,就是把邻居家的景色借来用。

比如说两个相邻的园子,中间用一道镂空的墙或者是矮篱笆隔开。

这边园子里的花花草草,那边园子里的怪石嶙峋,透过这中间的隔断,两边的景色互相映衬,就好像是一个更大的园子一样。

这就好比两家关系好的邻居,互相分享自家的好东西,你家的花香飘到我家,我家的美景也能让你家欣赏到,是不是很有意思?3. 仰借仰借就是往上借景。

在园林里有高大的树木,那仰头看的时候,树冠的形状、树叶的颜色,还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来的阳光,这些都是仰借的对象。

就像在一个庭院里,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秋天的时候,金黄的叶子在风中摇曳,仰头看就像一片金色的天空。

这仰借的景色就成了园林垂直方向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让园林的空间感更加立体了。

4. 俯借俯借和仰借正好相反,是往下借景。

比如说园林里有个小池塘,池塘周围有一些石头台阶,站在台阶上往下看,池塘里的鱼儿游来游去,水草摇曳,这就是俯借。

这就像你站在桥上看桥下的流水人家一样,那是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

谈借景及其在园林中的运用手法

谈借景及其在园林中的运用手法

480 ) 3 0 0

要: 本文 旨在 阐明借 景的含义 及特点 后 , 着重分析 其在 园林 中的具体运 用手 法。
文章编号 : 6 4 0 8 ( 0 8 t () 0 7 一 1 1 7 — 9 X 2 0 ) le一 0 9 O
关键词 : 借景 含 义 特 点 手法 中图分类号 ; U 8 T 96 文献标识码 : A

23长期性 .
般所借 之景都是 能够长 期存在 的。 如 大 地景 观 、 人 工建 筑 , 有 百年 古树 等 。 还 不 会 因时 间 的 变 化 而 不 复 存 在 , 不 会 时 也 间的推移而改变 位置。 2 4 真 实性 . 般 所 借 之 景 都 是 客 观 存 在 的 , 是 不 人们心 中的臆想或情感的一时之抒 发。


庭信 步 ” 。还 有 借 稳 定 的 四季 更 替 , 以此 抒 借景 究 其 实 质 是 园 内 园外 和 园 内 各空 发 情 怀 。 如东 晋 王 威 的 “ 秋 云 , 飞 扬 , 望 神 间景 观的 相互 渗 透 或互 为 对景 和 相 互烘 托 , 临 春 风 , 浩 荡 ” 陆机 的 《 赋 》 “ 四时 思 ; 文 遵 因而 借景 的具 体手 法 可 以归 纳为 以 下几 种 。 之 叹 世 , 万 物 之 纷 思 , 落 叶 于 劲 秋 , 瞻 悲 喜 3 1 远借 柔 条 于 纷 芳 ” 。 主 要 是 借 园外 远 处 的风 光 美 景 。 如 古 3 7 借声 . 设 立 以 听 觉 为 主 的 景 点 。如 拙 政 园燕 代 的 白 云 晚 望 是 峰 峦 重 叠 的远 景 , 野村 田 取 落 平 远 的 景 象 , 际 地 平 线 湖 光 水 影 的 烟 园 的 留 听 阁 , 白晚 唐 李 义 山 的 留 得 残 荷 天 景 。 那 么现 代 则 是 以 远 山 为 依 , 座 现 代 听 雨声 ; 暑 山庄 内 的 风 泉 清 听 、莺 啭 乔 一 避 都 市 成 为 了主 景 。还 有 有 名 的 皇 家 园林 颐 木 、远 近 泉 声 、 万 壑 松 风 、 听 瀑 亭 、 月 色 和 园借 西 部 玉 泉 山的 塔 影 、 江 南 苏 州 的 拙 江 声 。 岭 南 四 大 名 园 之一 的 余荫 山房 中瑜 欲 为 政 园 借 北 寺 塔 、 无 锡 寄 畅 园借 惠 山 塔 , 这 园 的 小 姐 楼 有 联 “ 知 鱼 乐 且 添 池 , 爱 。 些都 是成 功 的远 借 之 景 。并 且 都 有 一 个 共 鸟 声 多 种 竹 ” 可 见 借 声 之 手 法 广 泛 用 于 同 的 先 决 条 件 , 就 是 观 赏 者 必 须 立 于 高 园林 之 中 。 那 台 或 建 筑 之 上 , 被 观 赏 者 须 有 一 定 的 高 3 8 借 香 或 . 度 。 所 展 现 的是 旷 远 宽 宏 的 平 视 效 果 。 即借花 草苗木 可使空 气清新 的气息 , 3 2 邻借 烘 托 园林 气 氛 。 在 我 国古 典 名 作 红 楼 梦 中 , 是 使 园林 周 围相 邻 的景 物 进入 视 线 中 。 的 大 观 园里 以 村居 为 园取 名 稻 香 村 ; 王 恭 如 一 枝 红 杏 出墙 来 可 借 , 枝 花 影 落 于 粉 ~ 府 花 园 以香 为 景 题 的 樵 香 径 、 雨 香 岑 、妙 疏 墙 可 借 , 窗投 影 是 就 地 借 , 园楼 阁半 露 香 亭 、吟 香 醉 月 ; 南 园 之 冠 的 荔 香 园 有 漏 隔 岭 头 是 就 近 借 , 洼之 地 也 可 借 , 观其 水 体 联 “ 花 世 界 , 低 可 荷 荔子 光 阴” “ 伏 闻藕 花 之 ,三 水 景 。 如 广 州 兰 圃是 最 能 代 表 岭 南 园林 风 香 , 月 品 荔枝 之 味 ” 六 。 格 的 人 工 园林 , 基 地 本 是 一 长 条 形 , 为 其 西 山坡 东 为 平地 , 山坡 做 一 长 长 曲 水 , 则 4 结语 沿 宽 为 池 , 边 置 榭 , 水 中 心 , 水 池 沼 与 冰 池 以 细 总 之 借 景 之 手 法 可 为 三 类 , 是 提 归 一 纹 汀 步 成 连 理 , 荫 之 下 植 物 各 据 一 隅 。 高 视 点位 置 ; 是 借 助 空 间 外通 之 道 ; 是 浓 二 三 景点相望 , 景物 相随 , 低 不 限 , 各 相 亲 。 开 辟 透 景 线 , 借 远 景 或 自然 景 观 。 若 按 高 各 以 3 3 仰借 感 官 特 征 来 划 分 , 直 接 的 视 觉 景 物 相 互 有 以 园 外 高 处 景 物 作 为 借 景 , 天 空 、 借 景 ; 在 不 具 备 视 觉景 物 的情 况 下 , 靠 或 或 依 白云 、 月亮 、 飞鸟 、 星星 等 均可 作 为借 景 。 自然 创 造 一 种 自然 的 气 氛 , 过 味 觉 、 嗅 通 如 苏 州 拙 政 园内 “ 山楼 ” 借 附 近 土 山 上 觉 、触 觉 等 感 官 体验 而 产 生 一 种 意 境 、情 见 的 “ 香 云 蔚 亭 ” 北 海 借 邻 近 景 山 万 春 怀 或趣 味 。 岭 南 四 大 名 园之 可 园的 《 楼 雪 , 可 亭 , 卅 云 台 花 园 借 景 自云 山 。 所 要 求做 记 》 说 : 居 不 幽者 , 不 广 , 不 远 者 , 广 f “ 心 览 怀 好 的是 如 何 利 用 地 形 或 建 筑 物 提 高 视 点 , 不 畅 ” 白天 借 远 处 大 海 群 山 , 。 近处 人行 车 以此 获 得 远 眺 的 机会 , 因仰 视 角 过 大 , 且 易 马 , 上 则 借 城 市 的灯 光 。 广 州 州 府 园林 晚 产 生 疲 劳 , 以 一 般 会就 近 设 置 休 息 设 施 。 的 越 秀 山以 镇 海 楼 俯 瞰 周 边 , 晖 园 的 留 所 清 3 4 俯借 . 芳 阁和 立 园 的 毓 培 楼 也 是 为 了借 景 。 与 仰 视 相 反 , 由 高 向 低 处 俯 视 而 获 是 随着时 代的 发展 , 园林 的 内 容 不 断 充 得 景 观 。如 万 春 亭 之 借 北 海 之 景 物 , 合 实 和 更 新 以 满 足 园林 开 放 性 的需 要 , 景 六 借 塔 之借 钱 塘 江 水 景 , 云 山 顶 之 借 山 下 都 更 是 大 有 可 为 , 城 际 间 的 高 速 公 路 和 铁 白 如 市 浮 屠 风 景 。 要 求 观 赏者 视 点 高 , 因 具 路 上 的 中 、远 景 ; 市 绿 地 在 满 足 传 统 的 并 城 有 趋 边 性 而 在 边 界 处 设 护 栏 铁 索 墙 壁 等保 观 赏功 能 时 , 要 作 为 人 们 相 互 交 往 的 活 还 护 性设施。 动 场 所而 必 须 重 视 借 景 手 法 的 运 用 。 3 5 借 时 利 用 某 个 时 点 或 时 段之 花 样 众 多 的 自

风景园林设计中借景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设计中借景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设计中借景的应用探讨摘要:借景理论在中国传统风景园林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风景园林设计要求更加严格。

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是传统园林的一种继承与发扬。

如何在传统接借景设计的方案上做出创新是当前风景园林设计面临的主要你难题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借景的种类和内容分析结合当前借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现代风景园林借景设计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风景园林;直接借景;间接借景;一、引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风景园林建设行业迎来“春天”。

目前,部分风景园林过于追求仿古而没有现代元素的融入和创新,这就使得当前的风景园林设计严重缺乏生机与活。

创新是设计工作的灵魂,融合创新思维的设计就像栩栩如生的画作,观赏者可以和设计人员达到一种心灵层面的交流。

就当前时代背景而言,创新是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融合借景与创新的设计才能有效推动风景园林设计的改革创新。

二、风景园林设计中借景的重要意义好的景物可以调解人的情绪,带给人民生活品质方面的提升。

然而,并不是所有风景园林的建设地区都拥有很好的生态环境,所以需要人工努力将本不属于这一地区所拥有的美丽风景“借”至此处。

借景很好的完善了地区对于风景的限制,同时也让很多人开阔了眼界。

另外,借景可以使风景园林达到虚实结合的效果进而带给人们更好的观赏体验。

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身心俱疲,风景园林就成为了人们放松身心的地方,美丽的风景无疑是带给人们身心愉悦的重要事物。

借景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巧妙的运用阳光、地形等外界环境因素去创造一个意境深远、风景秀丽的环境。

最后,借景手法的使用也使得园林的景色融合性更强。

在城市建设风景园林会有一种突兀的感觉,人们也无法完全融入到风景的欣赏当中,自然也就无法达到心旷神怡的预期目标。

三、借景的方法1.开辟赏景透视线一个设计精巧的风景园林在景物的重叠以及透视方面会进行谨慎的选择。

从游客的视角来看,园林内的景物势必会因为位置分布的原因导致重叠,但是重叠的方式、具体位置都会影响最终的观赏效果。

探析借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探析借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探析借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经常会应用到借景这一设计风格,借景是中国古典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传统手法,不仅仅从园林本身进行规划设计,更重要的是将风景园林周边的环境一同纳入风景园林设计当中,将风景园林中的景物与周围的景观自然地进行衔接,可以通过门窗等多种途径将外景迁移到园内,因此借景是将风景园林内的景观进行合理有效的延伸,从而达到借景抒情的效果,打破园林的空间限制,使得风景园林的设计形式更加的多样化。

一、风景园林设计中“借景”理法的文化底蕴在中国风景园林的设计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而“借景”理法的应用极大地体现了中国风景园林文化发展的特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机的融合。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风景园林的类型以及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但在中国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中一直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在文学、绘画等领域所形成的审美意识,而借景这一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与中国传统的文学、绘画等也有密切的联系,一同构成和发展着借景的文化底蕴。

1、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讲究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体现了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所在,而中国的风景园林艺术是对传统理念的继承和发扬,借景讲究因地制宜,可以依托外景,也可以进行局部的改造,使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能够进行自然的衔接,既富有人文气息又体现自然内涵,达到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境界,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同时也是借景应用的核心理念。

2、体现了传统文学的理念(1)借景体现了传统文学中的“比兴”手法。

比兴是设计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主观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上,达到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境界,体现出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园林的园名、匾额以及景联中都可以体现比兴的手法,例如扬州何园又名寄啸山庄,而“寄啸”一词就来自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充分地体现了诗人想要脱离世俗的归隐心情,寄情于山水,而这里也是通过园内的山水使游览者达到脱离世俗,融情于景的精神境界。

借景

借景

浅谈借景艺术及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浅述借景艺术的含义及其手法,并简要分析了这些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是如何应用的。

关键词:借景;手法;园林设计;应用1借景的含义借景即有意识的把园外景物“借”到园内视景空间中来,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在园林建筑规划设计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借景的目的是把各种在形、色、声、香上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引入到本景空间中,使景色更具特色和变化,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借景是为创造艺术意境服务的,对扩大空间,丰富景观效果,提高园林艺术质量的作用很大。

“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

2借景的种类借景因距离、视角、时间、地点等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可分为直接借景和间接借景。

2.1 直接借景2.1.1邻借邻借是使园林周围相邻的景物进入视线中。

如一枝红杏出墙来可借,疏枝花影落于地面、墙头可借,漏窗投影于地面也可借,还有隔着假山或树梢隐约可见有亭台楼阁半露着头也可为借景。

另外常见的还有借低洼之地之景,可观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2.1.2远借与邻借相对的,是借园外远处的风光美景。

如北京香山饭店园林“烟霞浩渺”景观,就是巧借南部的西山红叶形成的。

当人们站在溢香亭前凭栏南望,视线透过两株大银杏,直达700米以外山巅,山上黄栌、万树含烟、入秋入霞。

还有济南大明湖远借千佛山之景,有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远借西部玉泉山塔影,这些都是成功的远借之景。

2.1.3仰借以园外高处景物作为借景,将园外高大的景物组织到园林中来,古塔、高楼、山峰、参天大树,或天空、白云、月亮、飞鸟、星星等均可作为借景。

2.1.4俯借与仰视相反,是由高向低处俯视而获得景观。

俯借的观赏点设于高处,由上望下,景物愈低则景象愈小。

杜甫登泰山作《望岳》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这种意思。

2.1.5应时而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观、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和即时的动态景观,营造一种气氛和意境。

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探讨摘要: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十分重视意境的呈现,并且擅长在有限的空间里获得无限的景致。

这是运用到了园林艺术一种重要的手法——借景。

园林设计者运用巧妙的心思和丰富的想象,将各种风格、种类的景物通过合理的艺术的组合搭配,形成新的景观,使园林的观赏性得到最大的效果。

本文就“借景”的手法进行探讨,分析,并且分析它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关键词:借景;现代风景园林;运用我国的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

其中以江南园林最为著名。

江南园林往往是住宅的一部分,基地范围有限,这就需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更多的景色来,因此“借景”的造园手法得到了广泛灵活的应用。

也对现代园林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借景,即指将不属于建筑范围内的景致,通过一定的艺术组合造型“借”到设计空间中来,构成一种符合中国人审美情趣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空间视角更加丰富、观景效果更加优越。

借景这一理论的提出,最早出现在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一书。

在书中,计成提出“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这样因时、因地借景的作法,大大超越了有限的园林空间。

才能做到“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

”因此借景也被计成称为“林园之最重要也”。

1 借景的内容大自然中各种事物都可作为借景的对象,全看造园者的精巧心思。

总的来说,现代园林的借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1.1 借形借形主要是指把外部景观,比如:远近建筑物、假山、盆景、水、动物、植物等等,纳入画面,使园林更具观赏性。

形也是借景中运用最多的内容。

1.2 借色借色是指借助风云雨雷等天文气象景物和各种花木的花色、叶色等来表现园林的多彩多姿和丰富多变,同时也可以表达四季的变化和层次的变化,会使园林的表现力加强。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借色的运用更加富有想象力。

1.3 借声借声是指借助自然界的声音来传达一种意境,塑造“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艺术氛围。

而这种声音多选择能激发感情或者怡情养性的声音。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中国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承。

其中,借景是中国园林的一项重要手法。

借景在园林中的应用是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的,它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造景,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本文将围绕着中国园林借景的“因时而借”进行探讨,并探讨中国园林借景的发展趋势。

1.因时而借的应用中国园林的借景是“因地制宜”的一种手法,它在古代园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因时而借”是园林中具有重要含义的一个概念。

所谓“因时而借”,是指根据不同季节或不同天气的变化,利用周围的景物来增加园林的景致和吸引力。

例如,春季可以利用周围的柳树、桃花等绿色植物和颜色鲜艳的花朵来衬托园林的清新亮丽;夏季可以在园林中建设水景,借助水的清凉感来打造凉爽的氛围;秋季可以利用周围的秋色来作为园林的背景,营造出一个深入人心的秋日韵味;冬季则可以借助白雪布满的景象,衬托园林的素雅清寂。

此外,借景还可以体现出一种水乡文化的精神,将周围的水系和自然风光巧妙地融入到园林造景之中,创造出无限的意境和情调。

2.1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借景在中国园林的应用也越发多样化。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通过增加植被、人工造景等方式来增加景致,也可以利用射灯、灯光等设施来营造夜景,以此来提升景观的吸引力。

2.2 结合文化元素借景这一手法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现在在实践中,可以将古老的园林文化和现代的文化元素结合起来。

例如,在园林中以流行的音乐、电影、电视剧为主题,来打造一种时尚、美丽的场景。

2.3 运用生态环保理念在新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建设,因此,在借景应用中,也越来越多地融合了环保理念。

例如,在园林中利用自然界已有的材料、植物等,不仅提高了环保性,也让园林呈现出更具有生命力的美感。

3.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园林借景的发展趋势在今后将更加注重自然和文化的和谐发展,努力完成园林和自然、人文和艺术的融合,呈现出更高层次的文化精髓。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中国园林以借景为一大特点,其中又以“因时而借”最为引人注目。

所谓“因时而借”,就是指通过调整园林内的景观物体,使之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营造出不同季节的美景。

这一方法的应用及发展,为中国园林增添了更多的魅力与魄力。

中国园林的借景可以追溯到古代,尤以唐代的园林艺术为代表。

通过巧妙的布局与景观物体的搭配,唐代的园林艺术成功地将自然景物与人工景观相融合,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而其中的“因时而借”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在春天,园林中的梅花、桃花等花卉种植,与自然花海相映成趣;在夏天,园林中的荷花、莲花等水生植物繁茂,与水景相得益彰;在秋天,园林中的菊花、枫叶等地被景观物体与自然秋色相得益彰;在冬天,园林中的松柏、水池等景观物体,与白雪皑皑的自然山水相映成趣。

这些恰到好处的布置,使得园林不论何时何景都独具一格。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园林中的“因时而借”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

现在,人们更加注重园林的美观与实用性,因此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中,通过不同的植被选择和景观物体的布局来实现“因时而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餐饮娱乐区域,选择和种植一些花草盆栽,将其装饰成一片繁花似锦的花园,可以为就餐和娱乐带来更加舒适和轻松的氛围;在公园的休闲区域,选择和布置一些能够提供清凉和遮阳的树木,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凉爽的休息场所;在商业区的街道沿线,种植一些时令花卉和绿化植物,为城市增添一抹生机和活力。

随着人们对园林的审美要求的提高,现代园林的“因时而借”也出现了更多的创新。

在城市园林中,通过投影仪和灯光等技术手段,将季节变换的自然景物投射到建筑物和水面上,营造出四季如春的氛围;在居民小区的庭院中,通过设置人工湖和水道等水景设施,使得园林内的自然景物和水景相互渗透,创造出更为生动和有趣的园林效果。

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为中国园林注入了更多的魅力与魄力。

通过巧妙的布置和搭配,使得园林在任何时候都能展现出独特的美景。

谈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手法

谈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手法

浅谈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手法摘要: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建造的一大艺术成就,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的古典园林掌握了一整套适合中国自然条件、人文素质和文化传统的借景手法,不仅借天借地,更借人借物,没有不能借的事物,充分反映了“景以境出,因借体宜”的理念。

而现代建筑和现在景观规划更是充分利用了“借景”之利,本文就中国古代园林借景手法进行粗浅的探讨和分析。

以便更丰富园林景观。

关键词:借景、古典园林、借景有因、借形组景、借声组景、借色组景正文:相信每个人有机会去观赏中国古典园林的时候,都会被中国古代人的智慧所倾倒,借景观景,移步一景,五步一景,十步一迹。

到处都充满着传奇,让来人挪不开眼睛。

甚至一步之前还陶醉在远岫屏列、平湖翻银;走上一步后已是水村山郭、晴岚塔影。

大部分人都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走过中国的古典园林,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的魅力所在。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西周时期的灵台、灵囿、灵沼到清代的故宫及颐和园,三千年来延续至今。

老子提出“道法自然”,庄子说:“山林欤,皋壤欤,使我欣欣然而乐欤。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把山水升华到品德的境界。

佛教传入中国后,谢灵运就吟诵出“清旷山川”,把不同凡尘诸佛国土概括到了清净而旷荡的山川之中,正是由于道、儒、释对山水的不同认识,最终导致中国人把巨大的生活热情凝聚在山水园林之间,把对仙境的梦想转化为在人间建设山水园林的现实行动。

“借”的词义包括借贷和凭借两方面意思。

借景之“借”是凭借之意。

那么“景”呢?《说文》:“景,光也。

”段玉裁注:“光所在处,物皆有阴。

”有光必有影,光和影共同成就了象,所以景具有象的含义。

将借景理解为园内外互相凭借才符合原意。

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把“借景”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借景是“林园之最要者”。

他对“借”作了如下的解释:“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钳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斯谓‘巧而得体’者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到后期借景的含义得到延伸和扩 展,被认为在园内也存在着借景。如景区 与景区之间,景点与景点之间,乃至景物之 间也相互存在着借景手法的运用。据知, 广州的荔湾湖公园是即以桥榭取胜,在五 秀湖西南角的长桥与堤、亭、廊相结合,桥 的起始处是亭,过十米之后才是榭立于桥 边,人入亭中小憩,或可近观金鱼,或可远 观海山仙馆。堤曲而多折,桥或高或低,变 化多端,各处景物均奔来入景。这则是园 内借景做得最为成功之作。
设立以听觉为主的景点。如拙政园燕 园的留听阁,取自晚唐李义山的留得残荷 听雨声;避暑山庄内的风泉清听、莺啭乔 木、远近泉声、万壑松风、听瀑亭、月色 江声。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中瑜 园的小姐楼有联“欲知鱼乐且添池,为爱 鸟 声 多 种 竹 ”。 可 见 借 声 之 手 法 广 泛 用 于 园林之中。 3.8 借香
79
是对天气变化的欣赏。国外的现代园 林内不设亭、廊等荫蔽设施,以为风吹雨 打更添趣味。恰如“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
庭信步”。还有借稳定的四季更替, 以此抒 发情怀。如东晋王威的“望秋云,神飞扬, 临 春 风 , 思 浩 荡 ”; 陆 机 的 《 文 赋 》“ 遵 四 时 之叹世,瞻万物之纷思,悲落叶于劲秋,喜 柔 条 于 纷 芳 ”。 3.7 借声
4 结语
总之借景之手法可归为三类,一是提 高视点位置;二是借助空间外通之道;三是 开辟透景线,以借远景或自然景观。若按 感官特征来划分,有直接的视觉景物相互 借景;或在不具备视觉景物的情况下,依靠 自然创造一种自然的气氛,通过味觉、嗅 觉、触觉等感官体验而产生一种意境、情 怀或趣味。岭南四大名园之可园的《可楼 记 》 说 :“ 居 不 幽 者 , 心 不 广 , 览 不 远 者, 怀 不畅”。白天借远处大海群山, 近处人行车 马,晚上则借城市的灯光。广州州府园林 的越秀山以镇海楼俯瞰周边,清晖园的留 芳阁和立园的毓培楼也是为了借景。
是使园林周围相邻的景物进入视线中。 如一枝红杏出墙来可借,疏枝花影落于粉 墙可借,漏窗投影是就地借,隔园楼阁半露 头是就近借,低洼之地也可借,可观其水体 水景。如广州兰圃是最能代表岭南园林风 格的人工园林,其基地本是一长条形,西为 山坡东为平地,沿山坡做一长长曲水,宽则 为池,池边置榭,以水中心,细水池沼与冰 纹汀步成连理,浓荫之下植物各据一隅。 景点相望,景物相随,高低不限,各各相亲。 3.3 仰借
术出版社. [4] 唐学山,等.园林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5] 中 国 园 林 艺 术 通 论 . 章 采 烈 . 上 海 科 学
技术出版社. [6] 冯丹丽.浅析园林植物配置[J].科技创新
导报,2008,21:92.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主要是借园外远处的风光美景。如古 代的白云晚望是峰峦重叠的远景,田野村 落平远的景象,天际地平线湖光水影的烟 景。那么现代则是以远山为依,一座现代 都市成为了主景。还有有名的皇家园林颐 和园借西部玉泉山的塔影、江南苏州的拙 政园借北寺塔、无锡寄畅园借惠山塔,这 些都是成功的远借之景。并且都有一个共 同的先决条件,那就是观赏者必须立于高 台或建筑之上,或被观赏者须有一定的高 度。所展现的是旷远宽宏的平视效果。 3.2 邻借
摘 要: 本文旨在阐明借景的含义及特点后, 着重分析其在园林中的具体运用手法。 关键词:借景 含义 特点 手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08)11(c)-0079-01
1 借景的含义
指将特定的园林空间以外的视线可及 的景物,有意识地组织起来进行欣赏,并使 其成为园内景物的一部分的一种重要造景 手 段 。 明 朝 计 成 在 《 园 冶 》 一 书 中 说 :“ 园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借者园虽别内外,得 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 所 至 , 俗 则 屏 之 , 嘉 则 收 之 ”。 明 末 清 初 的 造 园 家 李 渔 也 主 张 “ 取 景 在 借 ”, 杜 甫 诗 “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 诗 中的西岭雪和东吴船既是框景,也是借景。 至于岭南园林中的景墙却开着极大的漏 窗,这样作固然是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同 时也为借景作好极大的铺垫。
与仰视相反,是由高向低处俯视而获 得景观。如万春亭之借北海之景物,六合 塔之借钱塘江水景,白云山顶之借山下都 市浮屠风景。要求观赏者视点高,并因具 有趋边性而在边界处设护栏铁索墙壁等保 护性设施。 3.5 借时
利用某个时点或时段之花样众多的自 然景观或现象,借以营造一种气氛和意境。 如一日之间的晨曦夕霞,晓星夜月;一年之 间的春天风光明媚,夏日浓绿深荫,秋天碧 空丽云,冬日雪景冰挂;四季之间的春花灿 烂,夏日浓荫,秋果累累,冬青碧绿。 3.6 借天
一般所借之景都是能够长期存在的。 如大地景观、人工建筑,还有百年古树等。 不会因时间的变化而不复存在,也不会时 间的推移而改变位置。 2.4 真实性
一般所借之景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 人们心中的臆想或情感的一时之抒发。
3 借景的手法
借景究其实质是园内园外和园内各空 间景观的相互渗透或互为对景和相互烘托, 因而借景的具体手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3.1 远借
(1)在早期,借景的含义仅局限于借园 外的景物,即是将园外在园内可以看到景物 组织进来。如广州白云山是广州的龙脉和 北山,白云山风景区早已成为自然景观最集 中的地方,其山上开设有山顶公园,公园的 主要景点就有从宋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就 列入羊城八景之一的白云晚望,此处并不是 山之最高,但可以凭眺远山城市,凭栏远望, 景入眼底,尽收于公园之内,令人心旷神怡。
以园外高处景物作为借景,或天空、 白云、月亮、飞鸟、星星等均可作为借景。 如苏州拙政园内“见山楼”借附近土山上 的 “ 雪 香 云 蔚 亭 ”, 北 海 借 邻 近 景 山 万 春 亭,广州云台花园借景白云山。所要求做 好的是如何利用地形或建筑物提高视点, 以此获得远眺的机会,且因仰视角过大,易 产生疲劳,所以一般会就近设置休息设施。 3.4 俯借
即借花草苗木可使空气清新的气息, 烘托园林气氛。在我国古典名作红楼梦中 的大观园里以村居为园取名稻香村;恭王 府花园以香为景题的樵香径、雨香岑、妙 香亭、吟香醉月;岭南园之冠的荔香园有 联 “ 荷 花 世 界 , 荔 子 光 阴 ”,“ 三 伏 闻 藕 花 之 香, 六 月 品 荔 枝 之 味 ”。
环 境 科 学
科技创新导报 2008 NO.3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谈借景及其在园林中的运用手法
田耀全 1 尚阳 2 ( 1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艺术设计系 广东广州 5 1 0 5 4 0 ; 2 . 湖北黄冈工程学校 湖北黄冈 4 3 8 0 0 0 )
2 借景的特点
2.1 经济性 不耗费人力物力,不占园内的土地资
源。因是借园外景物来丰富园内景观,在 一个地方设立观赏点,可以看到别的景区 景点和景物。白云晚望就是典范。 2.2 丰富性
只要人的感官可及的空间景观均可入 景,这样极大地丰富了园林景观。涵盖了 地形、山石、水体、动植物、建筑、以至 自然现象等所有要素。 2.3 长期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的内容不断充 实和更新以满足园林开放性的需要,借景 更是大有可为,如城际间的高速公路和铁 路上的中、远景;城市绿地在满足传统的 观赏功能时,还要作为人们相互交往的活 动场所而必须重视借景手法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过 元 炯. 园 林 艺 术 . 中 国 林 业 出 版 社 . [2] 刘 庭 风. 广 州 园 林 . 同 济 大 学 出 版 社 .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东兵,等.园林规划设计.中国科学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