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嘧菌酯分析方法述评_杜微

合集下载

2016年~2020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氟嘧菌酯-精选文档

2016年~2020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氟嘧菌酯-精选文档

2016年~2020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氟嘧菌酯我国农药行业转型升级最根本出路在于加大农药研发投入,创造和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农药品种;与此同时还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构建周密的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网,进而依靠专利产品和技术获取超额利润。

保护农药知识产权,维护农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对维护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农药领域的专利和行政保护较多,如何避免专利侵权及产权纠纷,也是农药企业十分关注的事情。

本刊从2014年第7期开始陆续介绍2016年~2020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

敬请关注!氟嘧菌酯是拜耳公司开发的内吸性、茎叶处理含氟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通用名称:Fluoxastrobin,商品名称:Fandango,试验代号:HEC 5725、BAY HEC 5725,其他名称:fluoxastrobine。

该药对几乎所有真菌纲病害,如锈病、颖祜病、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等数十种病害均有很好的活性,广泛应用于禾谷类作物、马铃薯、蔬菜和咖啡等作物。

主要用于茎叶处理,也可用作禾谷类作物的种子处理剂。

化学名称:(E)-{2-[6-(2-氯苯氧基)-5-氟嘧啶-4-基氧]苯基}(5,6-二氢-1,4,2-二?f嗪-3-基)甲酮O-甲基肟英文名称:(E)-{2-[6-(2-chlorophenoxy)-5-fluoropyrimidin-4-yloxy]phenyl}(5,6-dihydro-1,4,2-dioxazin-3-yl)methanone O-methyloximeCA系统名称:(E)-[2-[[6-(2-chlorophenoxy)-5-fluoro-4-pyrimidinyl]oxy]phenyl](5,6-dihydro-1,4,2-dioxazin-3-yl)methanone O-methyloximeCA主题索引名称:methanone-,[2-[[6-(2-chlorophenoxy)-5-fluoro-4-pyrimidinyl]oxy]phenyl](5,6-dihydro-1,4,2-dioxazin-3-yl)-O-methyloxime,(E)-CAS登录号: [361377?C29?C9](E-)[193740?C76?C0](E-,Z-混合物)分子式:C21H16ClFN4O5相对分子质量:458.8化学结构式:1 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熔点75°C(E:103?C108℃);蒸汽压6×10-10Pa(20℃);分配系数KowlogP=2.86(20℃);Henry 常数1×10-7 Pa m3 mol-1(20℃);相对密度1.422(20℃);溶解度:水2.29mg/L(20℃,pH=7),有机溶剂(g/l,20℃):二氯甲烷>250,二甲苯38.1,异丙醇6.7,正庚烷0.04 。

嘧菌酯深入解读

嘧菌酯深入解读

嘧菌酯分析真菌性病害是病害中种类最多的一类病害,选择高效杀菌剂是农民的希望,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优秀的杀菌剂——嘧菌酯,该药几乎能防治所有真菌引起的病害,而且具有保护和治疗铲除多种功能,被称为“万能杀菌剂”,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个十分优秀的杀菌剂。

嘧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个广谱、高效杀菌剂,具有内吸性传导性好,渗透性强、持效期长等特点,对几乎所有真菌病害都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使用方式多样,不但可用于茎叶喷雾,也可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

在我国农药检定所登记有400多个制剂,也是登记最多的一个杀菌剂品种。

(3)内吸传导性好:嘧菌酯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一般施药后能快速被叶片、茎秆和根系吸收并快速传导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因此,不但能用于喷雾,也可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

(4)持效期长:嘧菌酯叶片喷施,持效期可达15~20天,拌种和土壤处理持效期可达50天以上,可大大减少喷药次数。

(5)混配性好:嘧菌酯混配性很好,可与百菌清、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等几十种药剂混配,通过混配不但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也提高了防治效果。

适用作物由于嘧菌酯防治病害的范围特别广,可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多种粮食作物,花生、棉花、芝麻、烟草等经济作物,番茄、西瓜、黄瓜、茄子、辣椒等蔬菜作物,苹果、梨树、猕猴桃、芒果、荔枝、龙眼、香蕉等各种果树、中药材、花卉等上百种作物。

防治对象嘧菌酯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可用于防治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基腐病、霜霉病、疫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霜病、黑星病、黑痘病、穗轴褐枯病、白腐病、猝倒病、叶斑病、枯萎病、褐斑病、黄萎病、叶斑病、霜疫霉病等几乎所有真菌病害,尤其对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蔓枯病、晚疫病、稻瘟病等多种病害特效。

可以达到一喷多治的目的。

使用方法(1)防治黄瓜霜霉病、疫病、炭疽病、黑星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用药,一般每亩每次可用25%嘧菌酯悬浮剂60~90毫升,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1~2天即可较好控制住以上病害的扩展。

氟嘧菌酯的合成方法

氟嘧菌酯的合成方法

氟嘧菌酯的合成方法路线一合成路线:以关键中间体3-[1-(2-羟基苯基)-1-(甲氧亚氨基)-甲基]-5,6-二氢-1,4,2-二嗪为原料,先与4,5,6-三氟嘧啶醚化后再与邻氯苯酚反应得到氟嘧菌酯路线一合成方法:在0 ℃下将含47.2 g(0.2 mol)3-[1-(2-羟基苯基)-1-(甲氧亚氨基)-甲基]-5,6-二氢-1,4,2-二嗪的1 L四氢呋喃溶液依次用29.3 g(0.22 mol)4,5,6-三氟嘧啶和6.0 g (0.2 mol)氢化钠(80%的植物油悬浮液)进行处理,反应物少量多次加入。

反应混合物在0 ℃下继续搅拌3 h,随后不再进行冷却,继续搅拌过夜。

残留物用乙酸乙酯消化并用水反复洗涤。

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并减压浓缩,得到黏稠油状物,该油状物可缓慢形成结晶。

得到熔点为98 ℃的68.7 g(理论值的98%) 3-{1-[2-(4,5-二氟嘧啶-6-基氧基)-苯基]-1-(甲氧亚氨基)-甲基}-5,6-二氢-1,4,2-二嗪。

将124.1 g(0.333 mol) 3-{1-[2-(4,5-二氟嘧啶-6-基氧基)苯基]-1-(甲氧亚氨基)-甲基}-5,6-二氢-1,4,2-二嗪、42.8 g(0.333 mol)邻氯苯酚、46 g(0.333 mol)碳酸钾和3.3 g氯化亚铜于1 L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中加热到100 ℃过夜;减压脱溶后冷却到20 ℃,加入乙酸乙酯和水,分出有机层,干燥、过滤、减压脱溶后得到148.2 g(97%)目的物。

路线二合成路线:4,5,6-三氟嘧啶先与邻氯苯酚醚化,然后再和中间体3-[1-(2-羟基苯基)-1-(甲氧亚氨基)-甲基]-5,6-二氢-1,4,2-二嗪醚化得到氟嘧菌酯路线二合成方法:在20 ℃,将136.8 g(0.56 mo1) 4-(2-氯苯氧基)-5,6-二氟嘧啶加入135.3 g(0.56 mol) 3-[1-(2-羟基苯基)-1-(甲氧亚氨基)-甲基]-5,6-二氢-1,4,2-二嗪和197.6 g碳酸钾于460 mL乙腈混合溶液中,加完后温度升至31 ℃。

氟嘧菌酯简析

氟嘧菌酯简析

氟嘧菌酯简析氟嘧菌酯通用名称为luoxastrobin,商品名称为Fandango,化学名称是{2〔- 6(- 2-氯苯氧基)-5-氟嘧啶-4-基氧〕苯基}(5,6-二氢-1,4,2-二嗪- 3-基)甲酮 O-甲基肟,由拜耳公司 1994 年开发。

2004 年上市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内吸性茎叶处理用杀菌剂品种。

分子式:C21H16ClFN4O5;相对分子质量:458.8;CAS登录号:[361377-29-9] (E-体),[193740-76-0] (E-体和Z-体的混合物);开发代号:HEC 5725、BAY HEC 5725。

氟嘧菌酯于1998年1月申请专利,2017年1月专利到期。

作用机理与其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类似,氟嘧菌酯为线粒体呼吸作用抑制剂,它通过结合于bc1复合物Ⅲ中细胞色素b的Qo位点,阻止bc1间的电子传递,从而通过阻止细胞所需能量(ATP)的产生而干扰真菌内的能量循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其对作物的选择性部分源自作物体内酶的脱酯化作用,该药剂不会达到动植物的线粒体,对作物安全。

靶标作物氟嘧菌酯作为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几乎所有真菌纲病害如锈病、颖祜病、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等数十种病害均有很好的活性,广泛应用于禾谷类作物、马铃薯、蔬菜和咖啡等作物。

氟嘧菌酯对咖啡锈病、马铃薯早疫病和蔬菜叶斑病具有优异防效。

它对小麦叶部病害,尤其对小麦叶枯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另外一方面,氟嘧菌酯还拥有突出的植物健康作用。

该产品主要通过影响植物体内的多种生理学过程来延缓植物衰老,使植株更绿,灌浆更充分;增强作物对恶劣环境的抵抗,保持健康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增加作物产量。

这些对植物生理学过程的影响包括:减少乙烯的生成、增加碳的同化作用的效率、增加固氮作用、增加水的利用率、改善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率。

其优势在于优异的传导性,喷施叶片上后可向顶传导,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相同条件下,氟嘧菌酯在叶片渗透、跨层传导和木质部传导等性能上要优于嘧菌酯、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等同类产品。

35%氟环嘧菌酯标准

35%氟环嘧菌酯标准

35%氟环嘧菌酯标准一、氟环嘧菌酯的化学性质氟环嘧菌酯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菌剂,属于低毒、低残留型,主要活性成分为氟环唑和嘧菌酯的复配。

它具有很好的内吸性和渗透性,能够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对多种作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二、氟环嘧菌酯的毒理学性质氟环嘧菌酯的急性毒性较低,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作用,无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在推荐的使用浓度下,对作物安全,对环境友好。

然而,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建议避免接触含有氟环嘧菌酯的产品。

三、氟环嘧菌酯的生物活性氟环嘧菌酯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对多种作物病害如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此外,氟环嘧菌酯还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四、氟环嘧菌酯的抗药性长期使用单一的杀菌剂容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然而,氟环嘧菌酯的作用机制独特,与其他杀菌剂无交叉抗药性,因此能够有效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发展。

五、氟环嘧菌酯的使用方法氟环嘧菌酯可以用于喷雾、灌根、拌种等多种施用方法。

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病害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施用方式。

建议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进行施用,以充分发挥其药效。

六、氟环嘧菌酯的贮存和运输氟环嘧菌酯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

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阳光直射和高温,保持包装完好,防止泄漏和污染环境。

七、氟环嘧菌酯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要求氟环嘧菌酯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复配、混合、干燥、包装等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和比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应加强生产设备的清洗和维护,防止产品污染和交叉污染。

八、氟环嘧菌酯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了保证氟环嘧菌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具体方法包括:对原料进行质量检验、控制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中间体和成品的化验分析等。

同时,对于每一批产品,都需要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九、氟环嘧菌酯的市场前景与应用领域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

杀菌剂氟嘧菌酯的合成

杀菌剂氟嘧菌酯的合成

OCH 3
BrCH 2CH 2OH
KOH H2CH20H ———ll-一
路 线 二 : 以 4.羟 基 香 豆 素 的为 起 始 原 料 ,通 乙烷 醚 化 ,分 子 内关 环 得 到 目的产 物 ,该 路 线 原
过 消 化 , 水解 得 到 2一羟 基 .2’一硝 基 苯 乙酮然 后 与 料 易得 ,收率 高 ,易工业 化 。
通 过 以上 文献 资料 分 析 ,采 用 以 4.羟 基 香 豆 素为 起始 原料 合成 中 间体 3 [1 (2.羟 基 苯基 ).1一
(甲氧 亚 氨 基 ) 甲基 ].5,6.二 氢 一1,4,2一二 嗯 嗪 (2);然 后与 中间体 3,5.二氯 .4一氟 嘧啶 (1) 反应 合 成 目的产物 氟嘧 菌酯 。
农 药 研 究

/幸.日农{刍
杀 茵剂 氟嘧 茵 酯 的合 成
郑 怡倩 , 丁莉 莉 ,汪鲁 焱 ,余 玉 ,刘安 昌 1.武汉 工程 大学化 工与 制 药学 院 ,湖 北 武汉 4 30205;
2.绿 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工程 大学 ),湖北武汉 4 30205
路线 一 : 以苯 并呋 喃 .3一酮为 原 料 ,通过 甲氧
基羟 胺和 叔丁 基硝 酸酯 两步分子 内环 化得 到 。该路 线收 率低 , 且 原料 不 易得 ,叔 丁基 硝酸 酯 比较 昂贵 。
t-BuN O 2
·__----- —●--
化 学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邻 氯 苯 酚 , 化 学 纯 , 国 药集 团化 学试剂 有 限公司 生产 。E.(5.6.二 氢 一[1,4,2-]. 二嗯 嗪 .3.基 ).(2.羟基 苯基 )一甲酮 一0一甲基肟 , 实验 室 自制 。温 度 计 未 校 正 。 所 用试 剂 和 溶 剂 均 为试 剂级 。RY-I熔 点仪 、ZF.20D暗 箱式 紫外分 析仪 。

杀菌剂氟嘧菌酯的合成

杀菌剂氟嘧菌酯的合成
LOU Wa n — q i a o , Z HANG Da — y o n g
(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C h i n a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Na n j i n g 2 1 0 0 0 9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s y n t h e s i s o f l f u o x a s t r o b i n wa s r e p o r t e d . ( D- ( 5 , 6 ・ Di h y d r o _ [ 1 , 4 , 2 ] - d i o x a z i n - 3 - y 1 ) - ( 2 - h y d r o x y p h e n y 1 ) 一 me —
t h a n o n e - O — me t h y l o x i me( t h e i n t e r me d i a t e F ) w a s s y n t h e s i z e d f r o m 4 - h y d r o x y c o u ma r i n v i a n i t r a t i o n , h y d r o l y s i s , c y c l i z a —
第 1 6 卷 第 3期
2 0 1 7 e m Ag r o c h e mi c a l s
Vo 1 . 1 6 No . 3 J u n . 2 0 1 7
杀菌剂氟嘧菌酯 的合成
娄 万乔 . 张 大 永
( 中 国 药科 大 学 药 物科 学研 究 院 , 南京 2 1 0 0 0 9 )

果蔬中嘧菌酯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果蔬中嘧菌酯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果蔬中嘧菌酯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果蔬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

然而,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果蔬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嘧菌酯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也常常出现在果蔬中。

因此,研究果蔬中嘧菌酯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嘧菌酯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杀虫剂,常用于农田和果园中防治各种害虫。

然而,长期使用嘧菌酯会导致残留物在环境中积累,并在农作物中积累,从而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因此,发展一种准确、灵敏、快速的检测嘧菌酯的方法对于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至关重要。

气相色谱(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领域。

因此,研究者们开始探索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果蔬中嘧菌酯残留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首先提取果蔬样品中的嘧菌酯。

提取方法的选择对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具有重要影响。

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GC-MS)进行嘧菌酯残留的分析。

首先,样品中的嘧菌酯需要通过一定的提取方法进行提取。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液相萃取法(LLE)和固相萃取法(SPE)。

液相萃取法是通过有机溶剂将嘧菌酯从样品中萃取出来,然后浓缩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固相萃取法是将样品通过填充固相萃取柱,利用化学亲和性吸附剂将嘧菌酯从样品中吸附出来,然后洗脱和浓缩后进行进一步分析。

在提取后,可以选择直接进样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也可以选择进行衍生化处理后再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衍生化处理可以提高嘧菌酯的检测灵敏度和分离效果,常用的衍生化方法有烷基化、酯化和乙酰化等。

其中,烷基化是最常用的方法,通常使用N-甲基-N-(tert-丁基二甲基硅基)氟化胺(MTBSTFA)进行烷基化。

在气相色谱仪中,嘧菌酯可以通过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和检测。

毛细管柱常用的是非极性柱和极性柱,其中非极性柱如HP-5、DB-5等常用于嘧菌酯的分离。

检测器可以选择质谱检测器(MS)或者氮磷检测器(NPD),质谱检测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优点,但其设备费用高,使用成本较高。

嘧菌酯资料

嘧菌酯资料
有效成份附于片表面 在湿度大时会被
重新吸收
时间
在病害不同发展阶段的效果
治疗性杀菌剂(三唑类) 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 嘧菌酯
高效
低效或无效
小结:对病菌发生发展的影响
干扰病菌的能量合成 抑制病菌孢子萌发 抑制病菌游动孢子的运动 抑制早期阶段的菌丝生长 引起菌丝崩解
• 刚萌发的菌丝体 • 已侵入叶片内的的菌丝体
嘧菌酯的作用机理及杀菌谱
在病菌细胞中的作用
嘧菌酯
嘧菌酯进入病菌细胞内,阻断细胞 色素b和c之间的电子传递,从而抑 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破坏病菌能 量的合成. 阿米西达
线粒体
液泡
内质网
三唑类
高尔基体
细胞色素b
吗啉类
电子传递链
细胞色素c1
ADP
ATP
真菌细胞壁
超广杀菌谱
100
苯基酰胺类 (甲霜灵)
应 用 时 期
• 虽然具保护、治疗/铲除及抑制孢子的形成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功效,但以预防作用为主 • 并非专门的治疗剂 • 应在病害侵染前或病害发生初期施药
早期使用嘧菌酯控制病害的发生, 减少产量及品质损失的风险
嘧菌酯-保护植株抗衰老
水分压力 紫外线 Cold低温
.-
抗氧化保护 体系
过氧化物累积缓慢
病害或环境气候造成的氧化压力,会产生有害的过氧化物产生 的过氧化物促进衰老,导致减产和降低品质 嘧菌酯可促进抗氧化作用,保护植株免受有害的过氧化物影 响,延缓衰老 嘧菌酯有提高过氧化物钝化酶的活性
嘧菌酯使用
茄果类蔬菜:移栽活棵后 开花前 幼果期 叶菜类:生长期1-2次 果树类:花前 花后 幼果期 (套袋前)
综合病害发病前

新型Strobilurin类杀菌剂——氟嘧菌酯简析

新型Strobilurin类杀菌剂——氟嘧菌酯简析

氟嘧菌酯,英文通用名:Fluoxastrobin,是拜耳1994年开发并于2004年上市的内吸性,茎叶处理的含氟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1994年,拜耳发现了氟嘧菌酯,2004年首先在欧洲上市,现己在全球30多个国家的40多种作物上登记,防治100多种真菌病害,是又一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优势产品。

01作用机理氟嘧菌酯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结合于bcl复合物Ⅲ中细胞色素b 的Qo位点,阻止bcl间电子转递,从而通过阻止细胞所需能量(ATP)的产生而干扰真菌内的能量循环,抑制线粒体的呼吸,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RAC)将其划分为11类,C3:Qol(Qo抑制剂),二氢二噁嗪类。

其对作物的选择性部分源自作物体内酶的脱脂化作用,该药剂不会到达动植物的线粒体,对作物安全。

作用于线粒体呼吸的杀菌剂较多,但Strobilurin类杀菌剂作用的部位(细胞色素b)与以往所有杀菌剂均不同;因此对甾醇抑制剂、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02适用作物和防治对象氟嘧菌酯防治谱很广,可防治卵菌、子囊菌、半知菌和担子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

如卵菌纲病害中的腐霉病、晚疫病、霜霉病等;子囊菌病害中的白粉病、白霉病、菌核病等;半知菌病害中的褐斑病、大小斑病、灰斑病、炭疽病、尾孢菌属等;担子菌中的丝核菌、锈病等。

应用适期长,无论在真菌侵染早期如孢子萌发、芽管生长以及侵入叶部,还是在菌丝生长期,都能提供非常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但对孢子萌发和初期侵染最有效。

适用于许多作物,其主要应用作物包括:大麦、小麦、谷物、柑橘、咖啡、玉米、棉花、观赏植物、花生、辣椒、马铃薯、大豆、草莓、烟草、番茄、草坪和蔬菜等。

03氟嘧菌酯的优势1)快速和优良的内吸和传导作用氟嘧菌酯可以被植物吸收,并通过向顶部传导而均匀分布于整个植株。

在相同条件下,氟嘧菌酯渗透作物叶片、跨层传导和木质部传导性能要优于嘧菌酯、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等同类产品。

嘧菌酯分析

嘧菌酯分析

嘧菌酯分析嘧菌酯(AZXYSTROBIN)化学名为 E) -2-[2-[6-( 2-氰基苯氧基) 嘧啶-4-氧基]苯基]- 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是先正达公司(原捷利康公司)于1981年开发的第1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嘧菌酯具有高效、广谱的特点,几乎对所有真菌纲(卵菌纲、藻菌纲、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有良好的活性。

自1996年上市至今,嘧菌酯长期位居杀菌剂销售额排名榜第一的位置。

结构式:作用机理:嘧菌酯的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细胞内线粒体的呼吸作用,破坏细胞中能量的合成,从而对致病菌体孢子的萌发、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等生长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靶标作物:嘧菌酯杀菌谱很广,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中的大部分病原菌有效。

嘧菌酯在我国25种农作物上取得登记,用于防治33种病害。

主要有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和叶霉病,黄瓜霜霉病、白粉病、黑星病和蔓枯病,辣椒炭疽病和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和黑痣病,葡萄霜霉病、白腐病和黑痘病,柑橘炭疽病和疮痂病,西瓜炭疽病,丝瓜霜霉病、冬瓜霜霉病和炭疽病,荔枝霜疫霉病,香蕉叶斑病,芒果炭疽病,大豆锈病,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等。

嘧菌酯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作物有很高的安全性。

嘧菌酯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三重功效,但治疗效果属于中等。

该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诱导寄主植物产生免疫特性,防止病菌侵染。

以番茄晚疫病、叶霉病和黄瓜白粉病、黑星病、蔓枯病的防治为例: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每次每亩用嘧菌酯250 g/L悬浮剂制剂量60~90 g(有效成分15~22.5 g)对水喷雾,每隔7~10天施用一次,安全间隔期5天,每季多使用3次。

残留嘧菌酯在草莓中的半衰期在 3 天以上,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 8 天左右。

嘧菌酯在黄瓜中的降解半衰期约为2 天,消解速度与施药浓度呈负相关。

为确保嘧菌酯的安全使用,应严格遵循其推荐使用剂量,合理安排施用间隔,使用次数不宜过多。

嘧菌酯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及抗药性研究

嘧菌酯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及抗药性研究

嘧菌酯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及抗药性研究嘧菌酯是捷利康公司开发的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第一个产品,杀菌活性高、抗病谱广且与环境相容。

这类杀菌剂作用于真菌电子传递链的复合物Ⅲ而抑制能量合成,是目前研究最热的一类杀菌剂。

然而,这类杀菌剂使用2年后就出现抗药性,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2001年,嘧菌酯在中国登记,而在中国还没有对这类杀菌剂进行系统研究,所以研究嘧菌酯对中国病原菌菌株的生物活性以及抗药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田间分离鉴定14种主要作物的重要病原真菌,测定了嘧菌酯对这14种真菌的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嘧菌酯对大多数植物病原真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嘧菌酯既能抑制菌丝生长又能抑制孢子萌发。

测试的14种真菌中,稻瘟病菌、水稻恶苗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辣椒红色灰疽病菌菌丝生长对药剂最敏感,EC_(50)为0.0256~5.0618μg mL~(-1);对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较低,但对它们的孢子萌发有很强的抑制活性,EC_(50)为0.0849~0.5913μg mL~(-1)。

嘧菌酯对小麦白粉病和黄瓜霜霉病有很好的防效,EC_(50)为0.0383μgmL~(-1)和0.0428μg mL~(-1)。

嘧菌酯作用真菌后,对黄瓜炭疽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黑色素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对灰霉病菌分生孢子产生和水稻纹枯病菌菌核产生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黄瓜炭疽病菌和小麦白粉病菌的致病力丧失或下降。

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嘧菌酯对稻瘟菌的作用。

嘧菌酯离体活性受培养基组分影响,可酵解碳源具有拮抗作用。

嘧菌酯对稻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产孢量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孢子致病力的影响显著;嘧菌酯对稻瘟菌黑色素合成有抑制作用。

甘露醇和SHAM对嘧菌酯抑制菌丝生长的活性不显著,但对抑制孢子萌发的活性具有增效作用。

嘧菌酯对稻瘟菌63个菌株的EC_(50)为0.0010~0.0906μg mL~(-1),平均EC_(50)为0.0223μg mL~(-1)。

高效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氟嘧菌酯

高效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氟嘧菌酯

高效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氟嘧菌酯徐丽丽【期刊名称】《农化市场十日讯》【年(卷),期】2016(000)006【摘要】1.发展历史氟嘧菌酯是二氢噁嗪类化合物,亦为strobilurin类即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氟嘧菌酯由拜耳公司1994年发现,主要市场在欧洲和北美;2004年,拜耳首先将氟嘧菌酯与丙硫菌唑复配,并以商品名Fandango推向市场;2005年,爱利思达获得氟嘧菌酯经销权,负责美国、加拿大和日本作物市场的开发,以及全球销售,合作限于非作物领域如草坪和观赏作物;2012年,爱利思达与拜耳再一次签署了协议,爱利思达获得氟嘧菌酯在作物和非作物两大领域的独家销售权,拜耳公司仍保留了氟嘧菌酯种子处理剂以及一些专用复配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权.经过跟拜耳一系列的授权和经销协作,到2012年,爱利思达已成功推广上市两个品牌系列产品Evito和Disarm,其中Evito用于水果、蔬菜、花生、大豆等,Disarm用于草坪.【总页数】3页(P28-30)【作者】徐丽丽【作者单位】《农化市场十日讯》编辑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相关文献】1.嘧菌环胺和氟嘧菌酯复配对不同病原菌抑制的增效作用 [J], 刘润强;王清峻;曹前辉;张理航;武松阁;岳孝亭2.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和饮料中残留的氟嘧菌酯和嘧螨酯 [J], 雒丽丽;薄海波;毕阳;吴永隆3.20%氟胺·嘧菌酯WG和75%戊唑·嘧菌酯WG对水稻纹枯病防效研究 [J], 史晓利;刘维红;姚开文;张友明;陆佩玲4.42%氟茚唑菌胺、嘧菌酯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 [J], 狄凤娟;江忠萍;王胜翔;姜宜飞5.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六大产品以绝对优势统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市场(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嘧菌酯在水稻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嘧菌酯在水稻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嘧菌酯在水稻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吴润
【期刊名称】《安徽化工》
【年(卷),期】2013(39)4
【摘要】建立了25%嘧菌酯悬浮剂在土壤和水稻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丙酮提取,二氯甲烷萃取,液相色谱(SPD)测定.嘧菌酯悬浮剂的最低检出量:4×10-10g;最低检出限:最低检出浓度:0.02mg/kg.土壤添加回收率为:88.82%~94.21%,相对偏差率为2.56%~6.22%;水稻添加回收率为:81.33%~95.06%,相对偏差率
为:5.25%~6.05%.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农残分析要求.
【总页数】3页(P85-87)
【作者】吴润
【作者单位】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81+.8
【相关文献】
1.嘧菌酯在稻田水、土壤及水稻植株中的残留降解行为研究 [J], 谢惠;龚道新
2.丙环唑·嘧菌酯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 [J], 李辉;刘磊;张玉婷;邵辉;李娜;李晶;宋淑荣;郭永泽
3.嘧菌酯在西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分析 [J], 万春燕;郭长英;梁京芸;邓立刚;李腾;邬元娟
4.30%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在香蕉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J], 郇志博;
吕岱竹;罗金辉
5.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在水稻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残留分析 [J], 陈国峰;刘峰;张晓波;董见南;陶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 质谱操作条件 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
电喷雾电压:4 800 V;离子源温度:300 ℃;脱溶剂气温度: 300 ℃;雾化气:氮气1.48 L/min;气帘气:氮气1.44 L/min;碰 撞气:氮气,0.87 L/min;涡轮增压气:氮气7.50 L/min。
5 mL的稀释液到一个配置有50 g 38~75 μm生物磁 珠的S-X3聚苯乙烯凝胶的自动化凝胶渗透色仪GPC中, 用 环 己 烷 - 乙 酸 乙 酯 ( 体 积 比 5 0 ∶ 5 0 ) 作 为 洗 脱 剂 ,流 速 为5 mL/min。放弃120 mL的第一部分(24 min),收集随后 部分60 mL(12 min)在250 mL圆底烧瓶中。下一个样品前 用50 mL(10 min)洗。在50 ℃水浴条件下用旋转蒸发仪蒸
2.4.3 高脂肪材料的脂肪去除
2.4.4 固相萃取净化 安装一个瓦里安BondElut ENV柱管在工作位置,顶
部配置真空装置。养护这个柱管用5 mL乙酸乙酯,5 mL甲 醇中,最后5 mL水。在加入下一个溶剂前允许让每个溶剂 由下到上流过。高脂肪材料净化根据1.4.3所得溶液直接 使用。其他材料根据1.4.2所得滤液转移5~13 mL一次性培 养管中。加4~5 mL的水作为绿色环保材料,防止秸秆和小 麦发芽样品蒸发过程中沉淀,在蒸发后获得更净化的残留 物。在50 ℃用TurboVap浓缩得到残留物。应用上述步骤所 得残留物到预处理柱管,允许渗滤通过该柱,如果可能的不 应用真空或压力。用5 mL水洗培养管,水也通过该柱,丢弃 洗脱液。使用超声波浴分4次每次2.5 mL的甲醇-水(体积比 1∶1)冲洗培养管,应用冲洗液通过该柱并丢弃洗脱液。用 3 mL甲醇(ENV and HyperSep)或1 mL甲醇(Oasis)冲洗柱管, 丢弃洗脱液。用8 mL乙酸乙酯洗脱在柱管中的氟嘧菌酯残
材料中含有适度脂肪,例如小麦幼芽和油菜荚,能被 留,收集洗脱液于10 mL试管中。在50 ℃用TurboVap浓
544
农 药 AGROCHEMICALS
第53卷
缩洗脱液至干燥。溶解干残渣在5 mL(4.00 mL的谷物,油 3.4 测定
在4 ℃(±3 ℃)的冰箱内至少可保存6个月。
下用旋转蒸发仪蒸干。收集干的残留物在5 mL水中,超声
2.4 提取
2.4.1 普通提取 称取5.0 g冷冻均匀的样品(油菜种子或豆荚称10.0 g)
放入150 mL玻璃烧杯中。加入30 mL丙酮-水(体积比 75∶25)溶液浸泡干样品至少30 min,然后使用高速搅拌混 合,直到获得均匀的混合物(如搅拌3 min)。用5 mL丙酮水(体积比75∶25)溶液清洗搅拌机,添加约2.5 g硅藻土助 滤剂有助于提取和旋流。用含折叠式过滤器的漏斗过滤 提取到100 mL容量瓶中,也可以通过一个装有脱脂棉塞的 注射器装在真空管中过滤提取。用30 mL丙酮-水(体积比 75∶25)溶液清洗玻璃烧杯和过滤的固体颗粒,并丢弃固 体颗粒。用丙酮-水(体积比75∶25)填充到滤液至100 mL, 彻底混合均匀。去除脂肪含量高的材料,对于所有其他材 料进行固相萃取。
select B填充物,粒径4 μm;柱温:40 ℃;流动相A:水-乙腈 (体积比10∶90)+0.1 mL/L醋酸溶液,B:乙腈+0.1 mL/L醋 酸溶液;梯度:0 min 55% B,5.90 min 55% B,6.00 min 80% B, 9.90 min 80% B,10 min 55% B;流速:1.0 mL/min;停止时 间:12 min;检测波长:275 nm;进样体积:25 μL;保留时间: E体:约4 min,Z体:约5 min。
不 同 质 量 浓 度 的 氟 嘧 菌 酯 标 准 溶 液 ,以 仪 器 响 应 峰 面 积 对 氟 嘧 菌 酯 的 质 量 浓 度 进 行 线 性 方 程 ,线 性 方 程y =8.062 5x +1.121 5,相关系数r 2=0.999 9。测定回收 率 采 用 标 准 添 加 法 ,平 行 测 定 6 次 ,方 法 的 回 收 率 为 99.9%~101.4%,测试精密度(RSD)为0.44%。
2.4.2 微波辅助提取淀粉含量高的材料
处理。继续固相萃取净化。 2) 硅藻土净化和凝胶渗透色谱法(二选一) 装一个3 mL的硅藻土柱,顶部配置真空装置。转移稀
释的5 mL滤液(根据1.4.1方法得到)加入13 mL培养管中, 用TurboVap浓缩仪在50 ℃时浓缩,剩余物大约2 mL。往剩 余物中加入1 mL水,用超声波浴混匀。应用溶液至硅藻土 柱并使其渗透通过该柱。允许至少10 min以达到平衡。用 12 mL二氯甲烷冲洗色谱柱。收集洗脱液在一个10 mL的 试管中。用TurboVap浓缩仪在50 ℃将洗脱液蒸至干燥,收 集的干残渣中加入10 mL的环己烷-乙酸乙酯混合物。
第53卷第7期
农药
2014年7月
AGROCHEMICALS
杜微, 孙克, 张敏恒. 氟嘧菌酯分析方法述评[J]. 农药, 2014, 53(7): 542-545.
Vol. 53, No. 7 Jul. 2014
氟嘧菌酯分析方法述评
杜 微,孙 克,张敏恒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21)
摘要:总结了文献报道的氟嘧菌酯的分析方法。氟嘧菌酯制剂的分析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残留物的分析 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 关键词:氟嘧菌酯;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TQ4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413(2014)07-0542-04
出氟嘧菌酯-d4内标溶液。
培养管中。用TurboVap浓缩仪在50 ℃时浓缩,剩余物大约
将0.01 mg/L氟嘧菌酯-d4内标溶液(相当于0.008 5 mg/L 1 mL。往剩余物中加入5 mL乙腈,用超声波浴混匀。将溶
氟嘧菌酯-d4 E 体和0.001 5 mg/L氟嘧菌酯-d4 Z 体)与质 液转移到50 mL分液漏斗中,用15 mL乙腈冲洗培养管。分
称取5.0 g冷冻的样品于装有筛板和塑料阀门的60 mL 干收集部分。收集干的残留物在5 mL水中,超声处理。继
空柱管中。加入约5 g硅藻土助滤剂和40 mL丙酮-水(体积 续固相萃取净化。
比75∶25)溶液,用巴氏吸管或玻璃刮勺混匀,浸泡干样品 30 min。放置柱管(移走巴氏吸管或玻璃刮勺)在微波萃取 仪上,在250 W加热3 min(大约10个样品),温度大约为40 ℃。 将柱管安装在顶部有真空装置的工作位置,吸取提取液在 100 mL容量瓶中,必要时应用真空。柱管内剩余的残留物 加入20 mL丙酮-水(体积比75∶25)溶液用巴氏吸管或玻 璃刮勺混匀。再次将柱管放置(移走巴氏吸管或玻璃刮勺) 在微波萃取仪上,在250 W加热2.5 min(10个样品),温度大 约为40 ℃。再次将柱管安装在顶部有真空装置的工作位 置,吸取提取液在同一个100 mL容量瓶中,必要时应用真 空。用大约30 mL丙酮-水(体积比75∶25)溶液洗涤柱管内 的剩余的残留物。丢弃在柱管内的残留物。合并的提取液 在100 mL容量瓶中,用丙酮-水(体积比75∶25)溶液稀释 至100 mL,混匀。继续固相萃取净化。
2 氟嘧菌酯残留量分析方法1
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氟嘧菌酯的残留量[2]。
2.1 仪器与试剂 仪器: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
谱仪;自动进样器。试剂:乙酸、丙酮、乙腈、环己烷件 色谱柱:125 mm×4.0 mm,内填Superspher 60 RP-
2.3 溶液配制 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25 mg氟嘧菌酯(异构体E -Z
体积比90∶10)于5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配制出 质量浓度为500 mg/L氟嘧菌酯储备液。用乙腈-水(体积 比60∶40)溶液稀释至下列质量浓度:50、20、5、2、0.5、0.2、
收稿日期:2014-05-17 作者简介:杜微(1981—),女,沈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农药剂型加工工作。Tel:024-85869116,E-mail:duwei@。
A Review of Analysis Methods of Fluoxastrobin
DU Wei, SUN Ke, ZHANG Min-he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Novel Pesticide, Shen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Shenyang 110021, China)
体积比85∶15)于10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配制出 分液漏斗中液/液分离,或使用硅藻土柱或凝胶渗透色谱仪。
浓度为50 mg/L氟嘧菌酯-d4储备液。用乙腈-水(体积比
1) 液/液分离
60∶40)溶液稀释至下列质量浓度5、2、0.2、0.01 mg/L制备
转移稀释的5 mL滤液(根据1.4.1方法得到)加入13 mL
现有的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制剂的分析方法采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法。在分析 过程中通过对样品进行提取、萃取、净化及洗脱后,采用高 效液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 法进行测定。
1 氟嘧菌酯的制剂分析
第7期
杜 微,等:氟嘧菌酯分析方法述评
543
0.05、0.025、0.01、0.005、0.002 5、0.001、0.000 5、0.000 25 mg/L 净化但不能除去脂肪。在萃取后能够直接进行固相萃取净
制备出氟嘧菌酯标准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