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第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合集下载

学案第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学案第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七年级历史学科学案
1.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与真实历史有什么区别?
历史是真实发生过的,而以历史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是根据情节发展需要,经虚构和艺术加工形成的。

2. 联系前面学过的明朝小说,概括明淸小说发展的原因: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小说创作提供了广泛的题材;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对通俗文学的需求增多;
③印刷业空前发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
《红楼梦》背景广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

《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里的乃玉的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同时批判了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一节历史课,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诗词、戏曲、书画、民间艺术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和形象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2.教学难点: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成就的深入理解和评价。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讨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献资料等,生动直观地展示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发展状况。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清朝前期的一些诗词、戏曲等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内容。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

4.成果展示: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记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时间轴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教学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87版《红楼梦》剧照)《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1]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2] 。

后40回作者尚有争议,但是对于矮化甚至腰斩后40回的极端倾向也应保持警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红楼梦1.(多媒体出示87版《红楼梦》中的人物,提出问题:说出《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读教材,要求学生抢答《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2.(多媒体出示《红楼梦》书影和相关的影视剧画面,提出问题:《红楼梦》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红楼梦》的基本概况?(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40回,题名《红楼梦》。

)3.(多媒体出示问题:《红楼梦》的创作特点)读教材,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特点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

4.(多媒体出示问题:《红楼梦》的内容)读教材,教师简要的介绍《红楼梦》的内容提示: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5.(多媒体出示问题:说出《红楼梦》中的影响)读教材,要求学生总结《红楼梦》中的影响提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目标导学二昆曲和京剧(一)昆曲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昆曲脸谱图片)2.提出问题:昆曲兴起的历史概况?教师指出: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新课标历史《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学案)(无答案)

新课标历史《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学案)(无答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学案一、学习目标知道曹雪芹和《红楼梦》,了解清代的文学成就与特色;知道昆曲与京剧的相关史实,了解清代戏曲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二、自主预习完成知识架构1.清代小说的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作者,生前基本定稿前80回;高鹗续写了后40回。

2.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3.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最有影响的是和京剧。

4.昆曲,又称昆腔,昆剧,原是流行于苏州一带的昆山腔。

明朝万历末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5.昆曲的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洪昇的《长生殿》、的《桃花扇》。

6.昆曲既体现了南曲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将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与柔美的舞姿结合。

7.昆曲在清朝发展到了顶峰,清朝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8.徽调不断吸收、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作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剧种“”。

因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三、训练巩固(一)选择题1.有这样一部作品,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这部作品是()A.《西游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2.京剧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被称为“国粹”。

该剧种在道光年间被称为()A.“昆曲”B.“秦腔”C.“京调”D.“皮黄戏”3.清朝文学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是()A.曹雪芹和高鹗B.罗贯中C.施耐庵D.吴承恩4.以下属于昆曲的经典曲目的是()①《牡丹亭》②《西游记》③《长生殿》④《桃花扇》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清朝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剧种有()①越剧②秦腔③昆曲④京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昆曲在明朝时,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本课主要内容有: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知识,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的简单故事。

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古代文学艺术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昆曲和京剧等表演艺术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过程,掌握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2.难点:昆曲和京剧的艺术特点,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2.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昆曲和京剧的艺术特点。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昆曲和京剧的理解和感悟。

4.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典型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备课,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名著封面、插图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主要内容包括: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对于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的发展,掌握其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作品,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相关诗歌、戏曲、小说等作品。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清朝前期诗歌、戏曲、小说等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其艺术风格。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总结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强调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学生对照教材,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简介。

二是昆曲的出现、发展和没落。

三是被誉为“国剧”的京剧艺术。

内容虽然不多,但要在知识讲授时,应有一定的拓展,简介与《红楼梦》相关的四大名著,并重点对京剧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和兴趣,对于老师的业务素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电影、电视对四大名著有所了解,而对于昆曲、京剧知之甚少,因此,四大名著同学们可以用预习的方式进行了解或通读,但是对昆曲、京剧仍然需要老师进行讲解。

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知道《红楼梦》的作者、特点等。

知道昆曲的特点、代表作等。

了解京剧的产生过程、流传原因。

清朝文化是清朝政治、经济的反映,了解政治、经济对文化影响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特点,得出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了解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清时期的小说成就达到高峰,体现了反对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高尚的情操。

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和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明白明清小说与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反封建。

知道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剧”。

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及反映出的时代特点教学难点:中国国剧“京剧”的讲授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思路:通过四大名著引入新课,首先以《好了歌》及其注解来讲述《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命运。

昆曲片段欣赏,京剧曲目《大雪飘扑人面》《儿行千里母担忧》《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来激发学生对学习京剧的兴趣。

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我国的文学体裁在不断的变化演进,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汉朝时的赋、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到了明清时期,小说成为文学主流。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包括诗词、戏曲、绘画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脉络,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掌握其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

2.教学难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魅力。

2.案例教学法:以代表作品为例,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如播放清朝前期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和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呈现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如诗词、戏曲、绘画等。

同时,简要介绍各位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初中历史优秀教学设计-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人教版初中历史优秀教学设计-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重难点分析《红楼梦》《红楼梦》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从作者、内容和创作特点三个方面展开叙述。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在文学史上,明清小说与唐诗、宋词、元曲齐名。

清朝文学成就最为辉煌的当数小说,产生了许多不朽的传世名著,涌现了一些中外闻名的作家。

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代表着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这些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思想,展示了晚期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雪芹创作、高鹗整理续补的《红楼梦》,以贵族家庭贾府的荣辱兴衰,以及男女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充分展示了清朝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写作手法精巧纯熟,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巨著,对近现代小说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你了解的曹雪芹与《红楼梦》”为话题,启发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对曹雪芹、《红楼梦》的了解与看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曹雪芹和《红楼梦》作简单介绍。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创作于乾隆年间,共有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写。

曹雪芹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少时享受过锦衣玉食的生活。

后来,父亲被免职抄家,迁居北京,过着举家食粥的日子。

他在贫病中写下了这部揭露封建社会现实的优秀小说,全书没有完稿就去世了。

高鹗续写了后40回,部分保留了曹雪芹的原意。

《红楼梦》的内容,按贾府从盛转衰的过程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前五回):序幕。

这一部分对全书有着纲领性作用。

它对全书的主题、主线、副线,以及贾府家事、人丁,四大家庭之间的关系和十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都作过或明或暗的交代。

第二部分(第六回至第五十五回):贾府的全盛时期。

其中第五十四至第五十五回是个转折,由喜转悲,由盛转衰,由荣转枯,第五十四回是全书热闹的顶点,第五十五回便开始急转直下。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以清朝前期文学艺术成就为主线,介绍了诗词、戏曲、书画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和特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初中七年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文学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课内容,他们可能对于一些历史人物、作品和艺术形式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学艺术修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诗词、戏曲、书画等文学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掌握其主要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诗词、戏曲、书画等文学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其主要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具体作品和艺术形式的欣赏,以及如何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授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献资料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清朝前期的一些诗词、戏曲、书画作品,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诗词、戏曲、书画等文学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个作品的艺术特点,探讨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教师讲授: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详细讲解一些重点作品和人物,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5.课堂互动: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历史】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学案】

【历史】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学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学案【学习目标】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重点难点】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自主探究】一、《红楼梦》1.作者:____、高鹗。

2.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__________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3.地位:___最高,影响最深远,现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4.昆曲:兴起: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发展:明朝时,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的《__________》。

顶峰: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代表作有__________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__________》;衰落:清朝中期以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5.京剧:背景: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

1790年,先后到北京献艺。

形成:徽调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年间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以后被称为“京戏”或“_____”。

发展: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得到皇室扶持,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合作探究】1. 阅读第一目教材,完成下面表格。

2. 联系前面学过的明朝小说,概括明淸小说发展的原因。

3. 阅读第二目教材,完成下面表格。

4. 简要叙述昆曲兴起的情况及其艺术特点。

【学后反思】答案【自主探究】1.曹雪芹2.封建社会3.艺术性4.《牡丹亭》,洪昇,《桃花扇》5.四大徽班,道光,皮黄戏。

【合作探究】1.2.原因:①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小说创作提供了广泛的题材;②市民阶层的扩大,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对通俗文学的需求增多;③印刷业空前发达。

3.4.兴起: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第一篇: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思想艺术特色,知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还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知道清朝时期戏曲艺术的繁荣,最有影响的昆曲由盛转衰、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

教学难点:其一,七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红楼梦》原著,教师单纯的叙说介绍,对学生而言,终究是隔靴搔痒,且课堂教学中也不可能去逐一地作详尽介绍。

对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说评书等媒体获得已有认知,引导学生通过氛围热烈的课堂活动,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但切忌弄成单纯的故事会)。

其二,由于地域的限制,可能学生对昆曲和京剧并不了解,教师可联系已学知识,点到即可。

【方式方法】设问、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曹雪芹像、《红楼梦》插曲及昆曲、京剧选段等。

【教学过程】—、复习:1、清朝雍正王朝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2、清朝的文字狱对当时社会有怎样的影响?3、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二、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片头曲的片断。

提问: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它的作者是谁?创作于哪一朝代?小说的主人公是谁?由此此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一)《红楼梦》教师在组织有关《红楼梦》的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贾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红楼梦》的主题是爱情吗? ”“《红楼梦》问世后,为什么几经统治者的封禁?”“《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对《红楼梦》的研究形成所谓的…红学‟说明了什么?”等不同层次和角度的问题,在引导学生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诗词、戏曲、书画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对于诗词、戏曲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

2.课件:相关的历史图片、音频等资料。

3.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如诗词、戏曲、书画等,并通过课件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

期间,老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老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导学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导学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成书过程,知道《红楼梦》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2.了解昆曲的发展和代表作品,知道京剧的发展过程。

3.认识到明清时期是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重点难点】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难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自主学习】1.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的是曹雪芹的《》。

2.《红楼梦》前80回作者,高鹗整理续写后40回,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的历史命运,成为世界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3.昆曲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时表演艺术日趋成熟,代表作有创作的《牡丹亭》。

清朝前期,洪昇的《》、孔尚任的《》成为传世之作。

清朝中期以后,因循守旧,剧目庸俗,逐渐走向衰落。

4.1790年,先后到北京献艺为乾隆帝祝寿。

徽调吸收其他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合作探究】1.明清时期小说和戏剧的共同点有哪些?原因是什么?2.明清时期戏剧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当堂达标】1.古典小说创作的高峰是在()A.西汉B.两宋C.隋朝D.明清2.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是()A.《西游记》B.《水浒传》C.《三国演义》D.《红楼梦》3.清朝时期的戏剧最有影响的是京剧和()A.越剧B.昆曲C.评剧D.黄梅戏4.昆曲逐渐走向衰落的直接原因是()A.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B.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C.上演的剧目多是逃避现实的作品D.上演的剧目多是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5.明清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A.都是描写才子佳人的故事B.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C.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D.都是用浪漫手法写成的6.新的剧种皮黄戏形成于()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乾隆时期D.道光时期7.阅读材料: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精选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精选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 知道曹雪芹和《红楼梦》,了解清代的文学成就与特色2 知道昆曲与京剧的相关史实,了解清代戏曲艺术的成就和特色3 以《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昆曲的兴衰和京剧的兴起为例,探究清代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学习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学习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红楼梦》作者:、高鹗。

2 以贵族青年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走向的的历史命运。

3 歌颂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敢于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

4 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

5 (1)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____________,反映人民的心声。

(2) 不断增多,剧目繁多,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6 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7 创作的《牡丹亭》、洪昇的《》、孔尚任的《》。

8 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

1790年,先后进京献艺,赢得观众喜爱。

9 徽调不断吸收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

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二、合作探究清朝前期,在和平统一的大环境下,中国文化吐故纳新,生机勃勃,在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是史家公认的繁荣时代。

那么你只带清朝前期戏剧繁荣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吗?三、练习巩固1 古典小说创作高峰出现在()A 西汉B 两宋C 隋朝D 明清2 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并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3 清代的戏剧创作,受到大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A 服装鲜艳B 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们的心声C 演技精湛D 雅俗共赏4 清朝前期昆曲《桃花扇》的作者是()A 汤显祖B 洪昇C 孔尚任D 曹雪芹5 新的剧种皮黄戏形成于什么时期()A 顺治B 康熙C 乾隆D 道光6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扶持的剧种是()A 昆曲B 京剧C 评剧D 黄梅戏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再现、阅读小说片段、问题探讨等方式,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育人文主义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

难点:理解文学艺术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

两个子目内容呈并列关系,集中反映了清朝文化繁荣。

文学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为基础的。

学习清朝前期文学艺术,首先要了解清朝前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
赵高《宇宙锋》
项羽《霸王别姬》赵匡胤《龙虎
[板书设计]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红楼梦》
1.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2.《红楼梦》的内容、社会历史意义
3.《红楼梦》的创作特点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昆曲: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2.京剧:国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部编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部编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作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板书
《红楼梦》——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昆曲——明朝发展,清朝前期达到顶峰
清朝中期,陷入困境。
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得到皇室扶持,成为最主要的剧种(国粹)
出示京剧脸谱
观看京剧视频
了解京剧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出示白脸曹操与黑脸包拯的图片
出示梅兰芳与《贵妃醉酒》的图片
读课本,勾画相关内容
学生根据课本,勾画相关内容
学生看图片
学生勾画相关内容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京剧
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更加深刻
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
课堂小结
本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两个子目内容呈并列关系,集中反映了清朝文化繁荣。文学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为基础的。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第二十一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设计
课题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育人文主义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景再现、观看视频、微课学习、问题探讨等方式,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学科学案
1.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与真实历史有什么区别?
历史是真实发生过的,而以历史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是根据情节发展需要,经虚构和艺术加工形成的。

2.联系前面学过的明朝小说,概括明淸小说发展的原因: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小说创作提供了广泛的题材;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对通俗文学的需求增多;
③印刷业空前发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
《红楼梦》背景广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

《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里的乃玉的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同时批判了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