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人眼中的日本发展史

合集下载

甲午战争及其反思

甲午战争及其反思

课题:甲午战争及其反思1894年和今年一样,都是甲午年,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因此被称为甲午战争,日本称其为日清战争。

如今,两个甲子都过去了,历史进入了21世纪,中日两国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之一,虽然两国的经济文化交往非常密切,但政治外交关系一直波澜起伏。

在亚太局势风云变换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对中日两国的交战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中汲取教训,鉴往知今,总结失败原因,这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今天,让我们重温甲午之战,了解那一场战争是如何爆发的?中国为什么会落得惨败的结局?今天的中国人应该从这场战争中得到哪些启示?战争是两国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两国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较量。

“天朝上国”被“岛夷”所败,应非偶然。

那么,1894年以前中日两国社会历史是怎样的局面呢?甲午之战的背景一、中日两国不同的强国之路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是被外国列强用武力打开了国门,落后挨打的遭遇让两国的有识之士都意识到必须图强自新。

日本从1868年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这是一场近代化政治改革,通过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在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鼓吹脱亚入欧并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日本自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仅在经济技术上迅速西化,教育文化和政治制度也走向近代化。

中国的统治者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归结于洋人的船坚炮利,于是,兴起于19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先靠引进西方技术创办官办的军事工业以求自强,在经费材料等遭遇困境时又以求富为目的允许民间资本经营近代工业和运输业,这些近代化创举在当时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朝廷虽然有了强大的军舰,却没有能够拥有抵御外敌的强大海防,军队的战斗力依然不堪一击。

腐败的朝廷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反而自大而狂妄。

其实,早在中日甲午战争开战前,国际上就已经有了一番关于胜负的争论,著名的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预言,中日之战,日本必胜,中国必败。

关于抗日战争的作文4篇

关于抗日战争的作文4篇

在⽇常学习、⼯作或⽣活中,⼤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吧,作⽂是通过⽂字来表达⼀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法。

那么⼀般作⽂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店铺精⼼整理的抗⽇战争的作⽂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抗⽇战争的作⽂篇1 天才刚亮,七旬⽼⼈张祖清便带领我们⼀⾏⼈,来到了他住了⼤半辈⼦的长坑村。

放眼望去,只剩下成⽚的碎⽯⽡砾。

昔⽇的风光已经荡然⽆存。

七⼗年前,这⾥曾是抗战⼀线。

七⼗年后,已是断壁残垣;七⼗年前,英姿飒爽的抗⽇将⼠,七⼗年后,已是年⽼古稀。

⽼⼈追寻着⼉时玩耍的⼭路,带领我们爬上了朝北⼭。

寒冷的秋风挂过⽼⼈单薄的⾐襟,清晨的露珠沾湿了裤脚。

翻过⼀个⼭头,我们看到了海岸线。

⽼⼈⽤⼿颤颤巍巍地指向⼀处海⾯,眼⾥充满了回忆。

⽩峰镇长坑村,位于宁波穿⼭半岛最东侧,这⾥最多时曾住着200多位村民,去年长坑村被整体拆迁。

虽然长坑村⽬前已⼈迹罕⾄,但70年前长坑村民营救美军飞⾏员的故事,却依然在村民间⼝⼝相传。

⽼⼈呷了⼀⼝茶,缓缓的打开了话匣⼦。

时间,跟随着⽼⼈的⼝述,拉回到了七⼗年前,1945年6⽉的1天,张祖清和伙伴们在后⼭玩耍,成批的飞机从⾈⼭的⽅向飞来,伴随着⼀声巨响,⼀架飞机拖着长长的⽩烟直冲下来,飞⾏员带着降落伞落⼊海中,那时,打鱼的村民都被那声巨响震得不知所措,四五个胆⼦⼤的村民把船划到了降落伞所在位置,捞起了落⽔的美军飞⾏员。

“我们都在想,怎么跟我们长得不⼀样?头发是黄的,⿐⼦长得特别⾼。

” 迎着吹⾯⽽来的海风,⽼⼈仰着头,看着天,⼜陷⼊了沉思。

七⼗年,多少个⽇⽇夜夜,物是⼈⾮,唯有海⼀浪⼀依旧持续不断地拍击着海岸,卷起朵朵⼀浪⼀花。

海,依然是当年的海;但⼈,却已到了古稀之年。

也许,在现代⼈眼中,那位黄头发⾼⿐梁的美国⼤兵只是⼀件或真或假的谣⾔,但是,在⽼⼈眼中,我却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对于战争的不可磨灭的印象。

不是亲⼈,也胜似亲⼈。

“美国⼈起初以为是⽇本⼈在抓(他们的同伴)准备要⽤机槍(向我们)扫射⼀了我们去救的⼈都吓坏了要没命了就跟坠机的美国兵去说但是话都互相听不懂就⽐划给他看美国兵就向(飞机上的同伴)摇旗⽰意飞机上的门都关上了丢下⼀些物资(就⾛了)。

日本数学发展史

日本数学发展史

小平邦彦(Kunihiko Kodaira, 1915.3.16-1997.7.26),日本著名数 学家。在代数几何和复几何 领域做出了许多重大的贡献: 证明了复曲面的黎曼-罗赫定 理, 证明了小平消灭定理和 小平 潜入定理,对紧复曲面做出了系统的 分类,并发展了高维复流形的形变理 论。
「点 术」是把由中国传入的天文术改为笔 算,并改进了算式的记法,是和算特有的 笔算代数学。 「圆理」可看作是和算特有的数学分析。 建部贤弘求得弧长的无穷级数表达式,又 称圆理公式。
十九世纪中叶,日本政府采取了开国政策, 西方数学大量传入。明治维新时期,日本 政府实行「和算废止,洋算专用」政策, 和算迅速衰废﹝只有珠算沿用至今﹞,同 时开始了近代数学的研究。
时至今日,日本已步入世界上数学研究先 进国家的行列。 日本的数学在20世纪后半叶进步很快,尤 其在代数,微分几何,代数几何等领域日 本数学家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面介绍一下日本的数学家
日本历史上的著名数学家有: 高木贞治(1875-1960 ), 创立类域论 。 永田雅宜, 1958年给出Hilbert第14问题的反 例。 志村五郎 ,1927年提出的谷山丰猜想最终 导致了费马大定理的完全证明。 获得菲尔兹奖的日本数学家有小平邦彦,广 中平佑,森重文 获得沃尔夫奖的日本数学家有小平邦彦 ,伊 藤清 ,佐藤干夫
中国数学输入日本的第一个时期 公元六世纪始,中国的历法和数学就直接或间 接地﹝通过朝鲜﹞传入日本。 到八世纪初,日本已仿照隋唐时期的数学教育 制度设立算学博士并采用《周髀算经》、《九 章算术》、《孙子算经》、《缀术》等中国古 算书作为教材。
中国数学传入日本的第二个时期 十三至十七世纪,《杨辉算法》、《算学启 蒙》、《算法统宗》等陆续传入日本,对日本 数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吉田光由的《尘劫记》 ﹝1627﹞使珠算术在 日本迅速得到普及,其内容与《算法统宗》极 为相似,只是其中许多例题是根据日本的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情况编写的。

外来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外来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外来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日本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吸收外来文化、发展外来文化的历史。

日本民族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发展在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典范,它对外来文化所表现出的接受能力和吸收能力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借鉴和研究。

古代日本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远远落后于中国,大化革新后,日本开始了全面向中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封建经济和文化在日本开始发展起来。

明治维新后,日本又开始了全面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在日本迅速发展,使日本开始赶上英法等资本主义强国。

在二战后,日本通过民主化改革向美国学习,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这是日本民族创造的伟大奇迹。

一名德国记者说,“日本这个民族不仅爱好新奇,而且还是一个意外严守古风的民族”。

通过这一学期的日本文化史的课程,我对日本由古至今的文化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这一学期的学习更加深了我对日本文化的兴趣。

通过查阅一些资料,我了解到了中国和美国一些一些国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所以,接下来,我想从日本的经济、文化、教育、基督教、茶道、佛教和日本社会中的马克思主义等几个方面来大致的谈一下外来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首先,对于日本经济方面。

目前日本已经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文化的影响的结果。

二战的发生使得日本本土开始受到美国文化的巨大冲击,美国人通过自己占领国的地位,强行在日本输入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体系,从而使日本人在思想领域获得了解放。

日本人从价值观、文化观上就已经接受了美国人的特定思维,正是这一股创新、开拓的思想模式才使得日本人开始了工业化发展之路。

他们在经济领域执行了自身独特的“日本模式”,美国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成就了其巨大的经济财富。

使日本在现有的国土资源和人口的情况下,使日本发展成为全球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三的超级经济强国。

至于日本的文化方面,日本在融合多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以武士、神道为主的文化成为世界各国对日本的主要印象。

日本文化与习俗

日本文化与习俗
❖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 确的自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 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 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 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
❖ 优点:
❖ 缺点:
❖ 为战士设定生存的理念,❖ 以“义勇奉公”为最高
❖ 镜饼食用时不可以用刀切,要 用手或者木槌分成小块,然后 煮成年糕汤食用。
❖ 七草粥:最早始于日本 的平安时代,岁末年初 的寒冷季节,古人们相 信新芽嫩草的生命力会 有避却一年邪气和灾祸 的功效。
❖ 所谓七草,就是萝卜、 铃菜、水芹、荠菜、鼠 曲草、繁缕、稻槎草。 通常在正月7日食用。
❖ 门松:是用松竹梅与神 福寿草、菊花等装饰而 成,现在大多数以常青 的松枝和生命力极强的 竹子为主,谕示着人们 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它是用三根竹子围住松 枝,然后用绳子打结做 装饰。因为摆放在门口, 所以被称为“门松”。
❖ 平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和式 理与茶会料理。
房屋。主要有三大特点:灵 活无碍的自由空间。陈设简 单。适合日本人低坐的生活 习惯。
❖ 日本料理中的著名菜肴 :
寿司、天妇罗、刺身、日式 牛肉火锅、涮涮锅、荞麦面。
❖ 楼房,大多为2层别墅。
六、日本文艺
(一)日本文学
❖ 日本文学只要分为三个时期,上古文学、中古文学 以及近现代文学。

(三)茶道
❖ “茶道”又称作“茶之汤”为日本独特的一 种简朴又洗练的喝茶礼仪。喝茶的习惯是从 中国传入的,早期只有僧侣才喝茶,不久也 成为武士阶级的嗜好,然后才慢慢扩展至民 间。
❖ 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 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 艺术活动。

美国摧毁了日本的“雁阵模式”

美国摧毁了日本的“雁阵模式”

美国摧毁了日本的“雁阵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汽车城底特律衰落的惨剧:工人失业、黑帮横行、毒品泛滥……而其背景,就是日本汽车横扫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市场。

其时,对于美国来说,是“暗礁丛生”的十年,高通胀、低增长如同梦魇。

80年代末,在汽车、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照相机、机器人等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上,日本迅速超越美国。

80年代的日本,是有底气全面挑战并且超越美国的。

这个底气,来自日本在东亚、东南亚的经济布局和产业整合。

日本人给自己筹建的联合经济体起了个名字,叫做“日元经济区”,整合模式叫做“雁阵模式”:一、日本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是领导者,叫做“雁头”;二、东亚、东南亚如新加坡、韩国等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及此后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也就是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提供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如东南亚盛产的石油、橡胶、棕榈油等),是为雁体和两翼;三、中国,作为最低级的成员,提供原材料(如各种矿石、木材)和能源(如石油、煤炭,秦皇岛港是当时对日本出口煤炭的主要港口),以及技术含量最低级的工业品(如纺织品),是为雁尾。

因此,翻翻当年中国的外贸记录,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外汇储备就是这样,靠卖资源、能源和苦力,一点一点艰难地积攒起来的。

而且,从1978年起到2001年底,攒了24年,才2121.65亿美元。

中国在雁尾位子上苦苦挣扎,而日本人的日子,却越过越舒坦。

对于日本人来说,这一切,都要拜“雁阵模式”的良好运转所赐。

日本国力飞速上升,直追步履维艰的美国。

于是,自负的日本人相信,全面赶超美国的日子就在眼前。

在日本人眼中,在美国人眼中,甚至在全世界人眼中,下一个世纪,必然是日本的世纪。

日本人的狂妄,并非毫无根据。

1990年,日本GDP(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至30522亿美元,而此时,美国GDP不过为58033亿美元。

到了1995年,日本GDP达到52600亿美元,美国GDP是73970亿美元,日本GDP已经达到美国GDP的71%。

日本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一)2024

日本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一)2024

日本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一)引言概述: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传统。

本文将分析日本的历史,并探讨日本历史的起源、发展和重要事件。

正文内容:一、原始时代1. 日本的原始时代指的是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前3世纪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原始日本人主要依靠狩猎、捕鱼和采集为生。

3. 生活在原始时代的人们形成了日本最早的种族和社会结构。

二、古代时期1. 古代时期是指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2世纪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日本经历了大量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

3. 日本最早的王朝——大和王朝在这个时期诞生。

4. 佛教和中国文化的传入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古代时期还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平安时代的国家统一和平氏政权的垮台。

三、中世纪时期1. 中世纪时期是指从公元1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的时期。

2. 这个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的战乱时期,被称为战国时代。

3. 大量的战争和政治混乱导致日本的分裂和割据现象。

4. 此时期的日本还经历了室町幕府的兴起和武士阶级的崛起。

四、近代时期1. 近代时期是指从公元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日本经历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封锁政策,与外界接触甚少。

3. 19世纪末,日本进行了现代化改革,迅速崛起为世界强国。

4. 这时期的日本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五、现代时期1. 现代时期是指从20世纪初至今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日本迅速崛起为第三大经济体,并在全球政治和经济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3. 同时,日本也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等挑战。

总结: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的原始时代,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等时期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社会经历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国家特色。

了解日本的历史对于理解现代日本以及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高铁发展史

日本高铁发展史

日本高铁发展史内容提要:作为世界上第一条载客运营的高速铁路系统,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已经安全行驶了近半个世纪。

半个世纪来,新干线极大地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式,其自身也成为外国人赴日旅行的必到之地,被称为日本的“名片”。

作为世界上第一条载客运营的高速铁路系统,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已经安全行驶了近半个世纪。

1964年10月1日东京奥运会举办前夕,这条凝聚着一代日本铁路工作者心血的高速铁路正式通车,并在运营的第二年达到了令世人艳羡的210公里时速。

东海道新干线把京滨、中京、阪神城市群结成一个“4小时经济圈”,创造了沿线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

半个世纪来,新干线极大地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式,其自身也成为外国人赴日旅行的必到之地,被称为日本的“名片”。

然而,任何一种新鲜事物诞生之初皆会遭受误解。

作为耗资巨大的国家基建工程,东海道新干线从筹备、建设到通车,一直饱受来自民间与官方的双重质疑。

打开尘封的历史,半个世纪前围绕新干线展开的那场争议,对于现代的启示依旧深远。

落后国的追击日本的铁路网初建于明治时代,由于历史局限性,其轨道比国际通行的标准轨略窄。

此后数十年,在战争的影响下,修建较宽轨道的计划一再被搁置。

列车在窄轨上的运行速度严重受限,直到上世纪50年代,日本的铁路列车运行时速仍被限制在100公里以下。

而欧美国家普遍的火车时速已超过120公里,其中英国伦敦-爱丁堡间运行的特急列车“飞翔的苏格兰人”用蒸汽机车牵引,以160公里/小时以上的最高速度运行;德国国铁列车以150公里/小时以上的最高速度运行;美国铁路甚至达到了180公里/小时的高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

特别是京滨、中京、阪神地区,成为带动整个日本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连接这些地区的东海道铁路线虽只占日本铁路总长的3%,却承担着全国客运总量的24%和货运总量的23%。

1957年,日本运输省设立了由专家学者组成的“日本国有铁路干线调查会”,就如何增强东海道铁路线运输能力问题进行探讨。

我眼中的日本1000字

我眼中的日本1000字

我眼中的日本1000字篇一:我眼中的日本1 日本国家概况作业我眼中的日本学号:011340212 学院:文传院姓名:黄琪虽然题目为“我眼中的日本”,其实更多的是透过别人的眼去看的日本,或是书籍或是新闻或者影视或是他人的描述,通过自己的眼去亲眼了解这个国家却是没有的。

他人眼中的日本总是会带有他的主观感受,而我们通常也会被这种主观感受所影响不自觉的便有了某种情绪的倾向,我想极力避免这种影响去了解这个国家,这里我所谈及到的仅仅只是自己一些见解,毕竟我不了解日本这个国家,哪怕是从别人的叙述中我也听过各个版本。

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我们从来都没有把这个小小的邻邦放在眼里。

我们从来都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面对这邻国,从来没想过为什么那个我们瞧不上眼的日本会发展到如今我们望尘莫及的地步,还一面洋洋得意的对自己人说日本啊都是学我们的呢,日本的服饰是我们唐朝的,日本的茶艺是从我们那传过去的。

我们不可否认曾近的日本学习我们,大和民族统一日本后,不仅吸取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开始吸取中国的政治制度。

在大化革新中,孝德天皇则仿照唐代官制,全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而把日本社会推进到法制完备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

正是这些才人我们有了炫耀的资本,可那些炫耀的人可曾想过当我们不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不再是那大唐盛世,日本又会如何?日本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进程中,则得益于对西方国家制度的移植。

这使他迅速地成为世界强国。

而此时的我们,曾近日本的学习对象,又在何处?我们闭关锁国,我们在走向亡国之路。

在与这自古以来的邻邦对话时我们是应该适当放低一些姿态的时候了,当然,放低姿态并不代表卑躬屈膝。

现代的日本是亚洲极少数的发达国家之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当然有很多,我对日本人最佩服的地方就是他们在发展着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他们的服饰,建筑,茶道,都让我深深的着迷。

日本文化中所蕴含的的正如我国的诗学中所蕴含的的一样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曾有人用“幽玄”、“空寂与闲寂”、“无常”、“留白”、“恩”、“根回”、“义理/1”、“义理/2”“人情”、“耻”这十个词来诠释日本文化,细细品味过来倒也觉得不无道理。

一个日本学者眼中的清末北京城——以游记《中国文明记》为例

一个日本学者眼中的清末北京城——以游记《中国文明记》为例

兵一道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开国大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史时刻,其中便包括北京各区群众代表队伍。中央人民
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份在开国大典前夕
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庆祝典礼正式开始,军乐团高奏
组织策划北平各区群众游行的珍贵历史档案,与共和国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主席走到麦克风前庄严宣
同岁而生,保存至今已然跨越 70 年历史,从而变得更加
迅速入场;各队伍领队需要在进入会场前统计各队人数,
填写好名单,并在进入会场时交给会场门口联络员。
总的来说,除最终开会的准确时间以及市民区域划
中,54 门礼炮齐鸣 28 响。当五星红旗在礼炮轰鸣声和
《义勇军进行曲》的伴奏中冉冉升起时,在场群众纷纷将
红旗红灯高高举起,把天安门广场变成了一片红色的海
分、进会场路线及游行路线没有明确、尚需另行通知外,
交关系。之后双方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和通商章程,
二、北京的城市印象
宇野哲人十分重视在北京城的考察与体验,认为
约定:
“ 两国既经通好,所有沿海各口岸,彼此均应指定
虽然中国南北风气差异大,但北京是中国的中心,将北
处所,准听商民来往贸易,并另立通商章程,以便两国
京之旅视为了解真实的中国起点,只有先熟知北京,而
史。自隋唐开始,日本便派遣留学生、僧侣等赴中国学
德,不可理喻。为更好了解中国,宇野哲人以时间为
序,如实记录在北京、山东、西安、长沙、武汉、南京、苏
州、杭州等地的纪行,以及对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的思
考。
习传统文化、制度和技术。16 世纪中叶,因日本逐渐闭
1906 年宇野哲人从日本横滨乘船出发,经大沽口
关锁国,使中日之间的来往交流渐渐断绝。1853 年日

历史专题大国崛起之日本

历史专题大国崛起之日本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将大清帝国打败,强迫清 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2)据上述材料,说说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变化:中国由弱(无能)变强(强大),国际地位有了提高。 原因: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 大贡献。
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②通过对话、和平协商方式,妥善解决中日间的分歧;
③相互尊重,加强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加强经济文化交
流,共同发展。
巩固练习
材料一: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 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 材料二: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 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 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一: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 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国 家必定不能避免地要发生一场战争,而战争的结果改变了 东亚的格局,其中一个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另一个则跻身 世界诸强行列。 1.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老大帝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清政府腐朽没落,国力衰微;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增强。 2.用史实说明“其中一个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的表现。 战后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地化程度大大加 深,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变化情况:持续高速增长 地位变化:成为仅次于美 原因:①进行民主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 ②美国的大力扶持; 经济大国。 ③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④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和科技。
锐意改革的日本

日本有多少年的历史(一)2024

日本有多少年的历史(一)2024

日本有多少年的历史(一)------------------------引言概述: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文化和传统影响着整个东亚地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日本历史的背景和起源,了解这个国家有多少年的历史。

通过分析五个主要方面,我们将深入了解日本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1.地理和早期定居(大约1万年前至3世纪)- 日本的地缘位置和地形特点- 早期部落的形成和定居模式- 着名的早期文化遗址和考古发现- 稻作农业和陶器制作的发展- 中国文明的影响和文化交流2. 倭国和古代时代(3世纪至12世纪)- 倭国的形成和政治结构- 大和王朝的兴起和国家统一- 强大的贵族和宫廷文化的繁荣- 佛教和儒学的引入- 日本与中国和朝鲜的关系3. 平安时代和武士文化(12世纪至16世纪)- 平安时代社会的特点和政治结构- 典型的平安时代文化和艺术- 武士的兴起和武士道的价值观- 源实朝和幕府的建立- 日本与蒙古帝国的战争4. 江户时代和隐士文化(17世纪至19世纪)- 德川幕府的建立和江户时代社会的特点- 将军制度和幕府政治- 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化的兴起- 书院和文化团体的发展- 温和的国际政策和荷兰贸易5. 近代化和现代日本(19世纪至今)- 黑船来航和对外开放的影响- 明治维新和西方化运动- 工业化和现代军事力量的建设- 战争和日本帝国主义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奇迹和民主进程------------------------总结:通过对日本历史进行概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古老而独特的国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从早期的部落定居到古代帝国时代,再到武士文化和隐士文化的兴起,最终到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日本历史经历了许多变革和转型。

这些历史事件和文化传承塑造了今天的日本,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和国家。

通过深入了解日本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国家的独特之处。

论日本人的“内”与“外”意识

论日本人的“内”与“外”意识

论日本人的“内”与“外”意识日本社会向来保持着强烈的“内”与“外”意识,也就是对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划分和区分。

这种意识是源于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复杂性,在历史和现实中保持了对自己和其他国家、文化、宗教、族群的区分。

在日本语言中,对“内”的描述词汇和对“外”的词汇也非常丰富。

首先,日本人对“内”的意识非常重视。

这是因为日本社会是一个非常社交化的社会,其中每个人都属于一个特定的群体,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联系。

这些群体可以是家庭、公司、学校、宗教、房屋等,每个群体都有自己对内部的规定。

日本人非常注重与这些群体的关系,他们会经常陪伴他们的家人和同事,参加各种团体和社交活动,并坚持与他们保持联系。

对于日本人来说,“内”的概念不仅仅是关于一个群体或社区,也包括了他们身体和心灵的私人空间。

他们会尽力保护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使它们不受外部的影响。

例如,日本家庭通常会在家门口放一个“障子门”(noren),表示家庭的私人空间和门前有人的意思。

在工作中,日本人也会尽力保护自己的“内部”,不希望别人干扰他们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

此外,“外”的意识在日本社会同样非常重要。

日本人认为自己的社会和文化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价值观念。

日本人常常在媒体上关注国外的文化和新闻,但却容易对它们进行比较和挑战。

在日本人的眼中,外国文化和行为不符合他们的习惯或者价值观念,他们会表达强烈的不满或者批评。

对于日本人来说,保护自己的“内”和与外面的群体和文化的相互分离非常重要。

他们坚信自己的传统和思想是独一无二的,对外部的影响进行筛选和保护也是必要的。

因此,日本社会中缺少了一些国际性的思想和行为,对于全球化或者国际间的交流也缺乏较为积极的态度和意愿。

总的来说,日本人的“内”与“外”意识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交方面,日本人注重群体、家庭和个人的相互关系,而在文化和国际方面,他们则更强调对自己传统和价值观的保护和坚守。

日本人眼中的春秋战国

日本人眼中的春秋战国

日本人眼中的春秋战国
日本人眼中的春秋战国,可以说是日本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

它是一个混乱的、斗争的时代,但也是创新和变革的关键时刻,展示了日本人民英雄精神的时期。

春秋战国可以按时间划分为“前期春秋”和“晚期战国”两个阶段。

在这一时期,锐不可当的英雄们经历了剧烈的斗争,并最终建立了日本新的政治体制。

此外,色彩斑斓的武士文化也开始在这一时期兴起,使日本社会凝聚在一起,为未来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提供了基础。

在春秋战国时期,日本的统治形式从前期的封建贵族统治,演变成了中央集权的皇室统治。

由于增强了中央政府的民意统治,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更多的权力和政治自由。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还见证了日本宗教发展的重要历史,例如先祖礼仪礼仪,以及随之而来的天皇神道主义。

除此之外,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日本科技革新的重要时期,例如诞生了大量新的战争技术,包括箭术、剑术和铁盔等;以及新的农业方式,包括浅耕法(微耕法)技术和种植苗种等。

此外,日本的文学、画境、艺术、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樱花飘零的传统主题到以“立体本格主义”为特征的新风格,从宗教艺术的繁荣到“共体雅乐”的流行,让日本的艺术发展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春秋战国时期是日本历史上最不可磨灭的一个时期。

它既给日本社会
带来了艰辛和斗争,也给它带来了创建繁荣发展的机会和基础。

在这一时期,受到大多数日本人民珍视的英雄文化起源于此,并在今天也仍然受到
向往和膜拜。

因此,春秋战国给日本注入了它今天的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无论是血淋淋的冲突,还是新的创新,无不写在了日本的历史书上。

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内山完造

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内山完造

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内山完造介绍内山完造(Neyama Kanzo),出生于日本东京,是一位著名的日本作家、学者和旅行家。

他热爱旅行,尤其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

内山完造的中国观被认为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对于日本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和亚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内山完造的中国观,探讨他对中国的看法以及他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内山完造的中国观内山完造曾多次访问中国,并深入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

他在他的著作《中国幻法十年》中详细描述了他在中国旅行中的所见所闻。

内山完造的中国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内山完造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深入研究了中国的古代文明和哲学思想,并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表示了高度的认同和赞赏。

他将中国视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国家。

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内山完造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他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亲自目睹了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进程。

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崛起对亚洲乃至世界都具有巨大影响,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表示肯定。

中日关系内山完造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和未来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认为中日两国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亚洲的发展和繁荣。

他主张中日两国应互相了解、尊重彼此,并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

内山完造的影响内山完造的中国观不仅仅影响了日本社会,也对中日关系和亚洲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术界内山完造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作家,他的著作和观点为学术界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参考。

他的研究成果也使得更多的学者关注中国和东亚历史文化,并推动了学术界对中日关系的研究。

中日交流内山完造在日本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声望,他的观点对于中日两国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的著作和演讲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和听众,促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他也积极参与中日友好组织的活动,倡导两国之间的合作和友谊。

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谁?北大教授给出答案,日本人听了暴跳如雷

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谁?北大教授给出答案,日本人听了暴跳如雷

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谁?北大教授给出答案,日本人听了暴跳如雷我们中国人一直都有祭祖的传统,每逢节日对自己的祖先加以祭拜,一是让后辈永远记得老祖宗的遗训,二是祭祖是从古至今遗留下来的仪式感,是神圣的象征。

不只每个家庭有自己的祖先,我们所有中国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炎黄,我们一直都是自称炎黄子孙的。

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依水而居,繁衍后嗣,黄河也因此被誉为炎黄子孙的母亲河。

但是日本的领土比较小,河流也都不长,四面环海,大家都十分好奇日本人的祖先是谁?他们又是从哪里发源的?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日本人祖先到底是谁这件事众说纷纭。

近几年专家通过研究给出一个答案,结果日本人表示无法接受,那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呢?四面环海的日本日本,东亚的岛屿国家,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主要的岛及6800多个小岛屿组成,与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日本依靠着沿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海运和渔业发展得很好,但是陆地资源没有我国丰沛,如矿产资源十分稀缺,很多工业所需的原材料都要依靠国外进口。

正是因为本国物产资源的紧缺,陆地面积的狭小,日本人更加钻研制造工艺,很多高精尖高密度的零部件,很多出自日本人之手,日本人严谨细致的工作风格也流传至今。

关于日本祖先的传说大家对于日本人的祖先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种猜测,因为日本人也属于黄种人,而且和我国人的长相差距不大,因此最初猜测日本人的祖先可能是中国人,这是因为两国距离较近,仅隔一海,而且两国居民的生活习惯和习俗都有相似之处。

要探究中国人到底是不是日本人的祖先,这就要从秦始皇说起,秦始皇开创了一统天下的宏图霸业,从此建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也开辟了封建帝制的先河。

自秦始皇登基以来,外界对他的评价一直褒贬不一,尤其是针对他后期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求长生不老药这件事。

在秦始皇完成了自己及祖辈统一六国的夙愿之后,就希望能长生不老,永远守护自己的千秋霸业。

浅析日本慰安妇制度的历史根源

浅析日本慰安妇制度的历史根源

3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21期总第826期No.21,2020Total of 82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在中国等亚洲国家犯下滔天罪行。

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实质也在日军的刺刀之下显露无疑。

直至今日,日本法西斯在战争中犯下的诸多罪行以及相关的战后处理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其中包括日军在战争中奴役残害妇女的行为——慰安妇制度。

1990年,日本政府拒绝承认慰安妇问题,公开宣称慰安妇制度与日本政府、军队毫无关系,并拒绝谢罪和赔偿。

日本政府这一不负责任的行为,彻底激怒了韩国原“慰安妇”金学顺老人,1991年,老人公开指认日军罪行。

至此,尘封了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慰安妇问题重新被国际社会重视和关注。

“慰安妇”是日语名词,日本词典《广辞苑》中,将“慰安妇”仅简单地解释为曾经跟随军队到战地对士兵进行慰问的女人。

这显然模糊了慰安妇的实质,掩盖了奴役女性的罪行。

实际上,“慰安妇”是指迫于日本官方的命令,在日本军队中充当性奴隶的妇女。

1日本性政治和慰安妇制度日本在战争时期实行慰安妇制度,存在深厚的社会根源。

日本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传统与该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日本传统的性政治、性文化、性传统为该制度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所谓的性政治,就是指日本近代幕府统治期间的政治生活中,为加强统治而采取了一系列与女性相关的政策,进而使日本近代政治生活呈现出区别于其他国家最为明显的特点。

这些政策包括:游廓政策、公娼制度,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慰安妇制度,都是日本性政治的充分体现。

日本的娼妓业十分发达。

早在幕府统治时代就已经有了“慰安妇”制度,尤其是德川幕府时期,德川家康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一系列政策,而这些政策大部分都与女性有关,最为明显的就是游廓政策。

所谓游廓政策,就是幕府支持建设大规模、高价格的高级妓女游乐场所,以供给大名尤其是武士使用,因为大名与武士是不能自带妻妾往来的。

游廓政策的实行主要是想通过软化环境消磨大名和武士的锐气和斗志。

从生活方式的变革看近代日本的社会转型

从生活方式的变革看近代日本的社会转型

从生活方式的变革看近代日本的社会转型*李卓内容提要: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实行文明开化的过程中,大力推行移风易俗的变革,快速告别传统的生活方式。

断发、易服、改历是明治初年发生的生活方式的三大变革,不仅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更反映出人们观念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精英的带头作用。

考察其发展过程,有助于认识近代日本的社会转型。

关键词:生活方式文明开化断发易服改历生活方式反映了一定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对社会的态度,进而标志着一个国家或民族世界观的基本倾向和社会发展水平。

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不仅伴随枪炮声,还有一系列涉及人们行为及思维方式的变化。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实行文明开化的过程中,大力推行移风易俗的变革,快速告别传统的生活方式,融入世界潮流。

断发、易服、改历是明治初年发生的生活方式的三大变革,考察其发展过程,有助于认识近代日本社会转型。

一幕末传统生活方式与西方文明的碰撞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其中①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古代社会结构比较研究”(编号12BSS01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编日本史”(编号13&ZD106)的研究成果。

不适宜的部分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前近代日本的基本特征是锁国政策下的农业社会,这一特征也左右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面对幕末西方文化的影响,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豚尾”式发型发型发式是人类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不仅表现出时代风貌和民族风格,也体现了人的文化修养与生活环境。

682年,天武天皇(673 686年在位)发布诏书:“自今以后,男女悉结发。

”①此后,日本人尤其是男性就模仿唐俗结发髷于头顶。

这种发型在进入武家社会后出现变化,由于武士打仗要戴头盔,头部闷热,便将头顶的头发剃光,同时将脑后的头发结成发髷向前面弯曲伏在头顶,这种发髷从正面看像“丁”字,故称“丁髷”。

到了江户时代,除了少数公卿、神官、学者、医生等人留“总发”头(不剃发,而是将所有头发在头顶部结成发髷)以外,丁髷式发型从武士扩大到全社会,成为成年男子的基本发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日本人眼中的日本发展史2007-12-31 13:29新井一二三新井一二三,女,1962年生,日本东京人。

中文专栏作家,明治大学(东京)讲师。

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毕业 ,曾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广州中山大学留学。

中文著作有《东京上流》(台湾大田出版,以下同) ,《午后四时的啤酒》、《我和阅读谈恋爱》等十多种。

我们这一代东京人是新井的个人历史,记述了日本经济起飞中的个人历史,其中涉及的发展中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对中国的发展不无启示。

我是一九六二年在东京出生的,户口簿上写的出生地址是涩谷区红十字会产院,算是东京较好的医院之一。

比我大两岁多的哥哥也在同一个地方出生。

听说,奶奶当时对儿媳的决定颇有意见,毕竟她把自己的九个孩子都在家里生下的,何必花好多钱到医院生小孩?说家里,其实十整天都有很多人来来去去的寿司店后面。

母亲属于战后受民主教育长大的一代,绝不肯服从婆婆的命令。

多年以后,她还对我诉苦道:“刚怀孕的时候,你奶奶叫助产士诊察过我。

就是跟铺子只隔一张纸门的地方,又没办法锁住,随时会有人拉开门进来的。

当时,店里雇佣好几个伙计、徒弟,全是年轻小伙子。

我怎么受得了他们好奇的眼光。

”看统计,一九五五年在日本呱呱坠地的孩子当中,在产院出生的只有百分之十八,到了一九六五竟增加到百分之八十四:分歧点是六〇年,此后在产院出生的婴儿永远超过一半(直到二十世纪末,才出现一些人批判产院分娩造成母子之间的心理鸿沟,主张恢复家庭分娩)。

那一年谢国权医生(台南诗人竹轩谢溪秋三男)写的《性生活之智慧》问世,用照片介绍做爱姿势的书轰动全日本,成了总发行量达三百万万本的超级畅销书。

当时,他就在红十字会医院当产科主任,我是由他接生的,可见母亲多么会赶时髦!奶奶一个人无法挡住时代潮流的势头,最后非让步不可了。

但是,婆媳关系日趋激化。

我懂事的时候,父母早已从寿司店搬出来,在新宿区神田川边只有一间房的木造平屋,独立经营小家庭了。

我平生第一个记忆是一九六四年十月十日开幕的东京奥运会,虽然当时我才二岁半,但是全体社会及其兴奋的气氛还是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父母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挺手枪,乃用来发出竞赛开始的信号声,成了我和哥哥整个童年时代的头号宝物。

东京奥运会是战后日本头一次举办的国际级节目,全国上下齐心祝贺的状况,跟三十多年后长野冬奥时多数人漠不关心的世情截然不一样。

为了迎接外国游客,东京、大阪两大城市之间开通了东海道新干线。

在东京中心区,则完成了首都高速公路网第一工程。

跟日本多数家庭一样,我家也是为了观看奥运会直播而买了第一部电视机,乃黑白的乐声牌。

现在许多人都说,奥运会以前和以后,东京的景观彻底改变了。

如今回顾“美好昨日”的文章,一般也就讲到奥运会之前,一九六〇年左右的日子,他们指出,直到五十年代末,东京室内还处处看得见近代化以前的生活小景,如:水井,洗澡盆,蚊香,风铃,煤炭炉,和服,塌塌米。

但是奥运会一来,古老的一切都走了。

我小时候,家里每年增添新的电器、生活用品,如:电话、双门冰箱、彩电、热水器、空调、立体声音响组合、微波炉。

关起门来开冷气,在塌塌米上铺化纤地毯,放西式家具,穿着牛仔裤看美国连续剧,或听英国摇滚乐,大家都觉得很先进、好酷,却甚少有人介意传统文化和街坊生活同时被破坏。

战后日本人的生活目的是赶快富起来跟美国人过一样的日子,祖先留下的一切反而显得陈旧落后。

之前严禁孩子们站着吃东西的父母,后来鼓励我们边走路边嚼口香糖甚至吞下汉堡包;因为整个社会认为学美国人就不会错。

经济高度成长的时代,差不多每个家庭的收入都直线提高;不是一部分人发财,而是大家一同富起来的。

失业率几乎等于零,大企业的终身雇佣制给上班族保证了一辈子的铁饭碗。

能够毫无疑问地相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社会风气相当好。

我小时候父亲一个人开办的印刷厂,没几年工夫就雇请很多员工了。

对曾经贫穷的日本有记忆的,我们可以说是最后一代。

一九六八年出生的妹妹没有经历每年购买新一种电器那样的生活。

她懂事的时候,家里已经有录像机,或者说,连续剧中的美国家庭拥有的一切,我们家全有了。

以奥运会为标志的近代化,不仅改变了市井生活,而且对整座城市的基本理念带来了根本性的调整。

比如说,为了赶上奥运会开幕而匆匆完成的首都高速公路网,主要建设在旧水路上的。

东京的前身江户曾是能跟苏州、威尼斯相比的美丽水城,市内交通以水上航线为主,市民生活无论是交易还是娱乐都跟水路有很密切的关系。

看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很多都画着水景。

然而,一八六八年的明治维新以后,铁路、公路运输代替了水路的重要性,在市内四通八达的运河被放弃不用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奉命设计高速公路的一批工程师,发现有现成的交通网沦落为恶臭冲鼻的脏水沟,毫不犹豫地决定填平起来了。

他们千万没有想到,江户城的遗产其实对居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即确保东京湾刮来的海风经过的路。

果然,四十年以后的温室效应成为全球性燃眉大问题时,东京的气温上升幅度比全球平均高出两倍,简直呈热带化趋势,除非恢复绿地和水面,每年中暑丧命的人数只会直线上升。

当然,不能把所有责任推到工程师的身上去。

当年,高速公路上汽车疾驰的情境是进步与未来的象征,在科学漫画家手冢治虫的作品中也常出现。

人们只挂念经济发展,环保意识尚未兴起的时期。

东京的各条水路确实肮脏之极。

我童年时代听父亲说过,他小时候(一九四O左右)曾经在附近神田川游泳抓过鳗鱼,觉得难于置信,因为我认识的神田川是发出恶臭,满处是废物的浑水坑。

每年购买新电器的居民干脆把旧货推下河中去。

政府清洁部门开始回收大型废物是后来的事情。

到了世纪末,市政府才通过景观条例企图恢复水边生态。

如今神田川的水质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周遭更修成了挺舒适的散步路,似乎回到了我未曾见过的六十年前。

难道我的孩提是日本社会的一场噩梦?一九六八年,我上小学,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到了世界第三位的水准。

同时国内纷纷发生公害案件,经济高度成长的反面效应逐渐明显起来了。

大学生共鸣全世界政治潮流,“全共斗”学运达到高潮,学运分子与警察机动部队在东京大学安田礼堂展开了两天的激烈斗争,最后三百七十五名学生遭逮捕。

参加示威的人大喊的政治口号“安保反对”(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连我们小孩子也耳熟了。

虽然社会上有种种矛盾,但总体来说,大家对未来还很乐观。

那年另一个流行语是“昭和元禄”。

江户时代元禄年间是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消费生活烂熟的高峰期。

战后二十多年的日本人自我感觉非常好,竟想起元禄年间的繁荣了。

街上走的年轻人,不分男女都留着长发,穿喇叭裤和高跟靴,弹吉他唱反战歌曲,也就是日本版本嬉皮士。

两年以后,国际文坛上颇有名气的小说家三岛由纪夫,带领私家小军队冲进自卫队基地,呼喊起义而失败,最后自行切腹并由徒弟砍掉脑袋的血腥案件发生了。

他享年四十五。

那是我有明确印象的第一宗社会案件。

有些报纸竟刊登了跟身体全然隔离的三岛头部相片。

周围的大人包括父亲和学校老师都不知道该怎样解释给孩子好,结果保持沉默了。

我当时根本不懂是怎么回事,只是非常惊愕,觉得特别可怕。

长大以后开始看各种评论才开始理解其所以然。

总之,三岛对战后日本的美国化肤浅风气看不顺,非得纠正政治方向不可。

但是,他一类的极右派政治思想在七O年的日本完全得不到支持。

社会上基本认为三岛之死是一种文学理念或者艺术审美观的表现,如果不就是与众不同的性爱趋向所致的越轨行为。

毕竟,他的同性恋倾向是公开的秘密。

文章里又多次提到过切腹场面使他兴奋。

(二OO五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大江健三郎在长篇作品《告别了,我的书》里探讨:如果三岛多活了十年或者三十年,会否拥有较大的影响力。

结论还是否定的。

)那年夏天,日本全国为大阪博览会(EXPO70)沸腾过一回。

“你们好,你们好,从世界各地来的朋友们!你们好,你们好,来樱花国的宾客们!”流行歌手三波春夫开朗做作的歌声弥漫着东京的大街小道。

社会风气确实肤浅得可以。

当时,我家已经有了弟弟和妹妹,母亲肚子里还有一个,即是年底要出生的小弟。

父母决定暑假举家去大阪看博览会,但是开支要尽量节约,坐新干线太贵,于是父亲开五百多公里的私家车去;小轿车后座挤满了四个孩子,困了就要重叠地睡觉。

住旅馆太贵,于是托亲戚定了某公司休养所,但是一个在滋贺县琵琶湖边,另一个在神户六甲山顶,都离大阪相当远。

酷热的夏天在人山人海的博览会到底看见了什么,老实说我不太记得。

美国馆展出阿波罗号从月球带回来的石头,吸引最多人,但是排队好几个小时才能进去的,好像我们没有看到。

模糊地记得我和家人分开,单独进去了一个东欧国家的展览馆,似乎是匈牙利的,我买票吃了一种当地食品:上面撒着酸酸的白色酱,不太合口,但是非常特别,而且是不折不扣的异国风味。

当时有个电视知识比赛节目送给冠军的奖品是夏威夷的团体旅行券。

我周围还没有人战后去过海外旅游。

有个同学因父亲工作调职而搬去德国,叫我们羡慕至极的。

在博览会尝到的欧洲小吃让我长年忘不了。

一九七二年六月,国会议员田中角荣发表《日本列岛改造论》,七月被选上首相。

他主张:日本各地建设高速公路和新干线网络才是拉近城乡差距、解决公害的好方法。

农民出身,只有小学毕业,外号叫推土机的土木公司老板成为国家领袖,一时轰动了日本全国,好比他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化、公平化。

媒体纷纷报道田中刻苦奋斗的经历,连儿童出版社都推出了首相的半生记。

我从图书馆借来看,被班主任嘲笑了。

他是左派教员工会的成员,一贯批判自民党政权的。

田中角荣是名副其实的推土机,行动能力特别强。

上台两个月就飞往北京会见周恩来和毛泽东,迅速完成了两国建交的大事业。

跟矮个田中比较,中国领导人显得特别高大有风度;忽然间,日本社会掀起了中国热。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年十月到东京来的一对大熊猫兰兰和康康。

我和一批同学们去上野动物园隔着玻璃窗看了爱吃竹叶的中国大熊猫。

当时它们在日本享有的名气非常大,大概仅次于推土机首相本人。

全国每个玩具店都推销布做的大熊猫,服装店则推出售大熊猫花样的衣服,至于儿童用品,从笔记本到牛奶杯全部印有兰兰和康康了。

一九七三年,我小学六年级时,中东战争爆发,石油震撼发生了。

记得有一天,卫生纸卷开始从超市货架上消失,有风闻说是石油价格急升的缘故。

大家半信半疑,但是没有了卫生纸卷可怎么了得,于是每家主妇都争先恐后去抢购,没半天真的卖光了。

当时六十多岁的姥姥无所其事地说:没有了卫生纸卷可以用新闻纸吧。

但是,我们一代的东京小孩是从小用冲水马桶长大的,从来没有用硬硬的新闻纸擦过屁股(其实,下水道普及的只是市中心而已。

姥姥住在东京东部葛饰区,直到一九八六年去世,厕所里一直有个大黑洞)。

很快,卫生纸卷重新出现,但是比起以前贵多了。

莫名其妙的卫生纸卷事件预兆了将要来临的大变化。

第二年,日本经济创下了战后头一次的“零下成长”记录,从一九五六年开始的维持了十多年的高度经济成长到此结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