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期末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完整word)水文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_图文.

(完整word)水文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_图文.

一、水文循环:在太阳能,地心引力和大气运动的影响下,在常温下就能实现固态,液态,气态三态转化的水,在地球系统中周而复始的转化和运动,有蒸发,大气输送,降水,径流四个过程组成水文循环的意义:1水文循环时地球生命繁衍生息的根本原因;2水文循环式地球上导致地球千姿百态自然景观的根本原因3水文循环式自然界发生其他物质运移或循环的主要原因4水文循环使水能资源能够再生5储存在地球系统中的水因水文循环得以更新降雨要素: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降雨面积;降雨的时间变化,降雨的空间分布;降雨特征综合曲线;雨强过程线,时段平均雨强过程线】,累积雨量过程线,时段降雨量柱状图,:监测降雨空间分布的基本方法时布设雨量站网,最常用来表达降雨空间分布的是等雨量线;降雨强度—历时曲线,降雨深-面积曲线,降雨深-面积-历时曲线降雨;分类依据:降雨的成因机理;降雨要素特征。

降雨条件:大气中含有水汽,水汽冷却条件,存在凝结核。

分类:按降雨成因机理分类,按降雨要素特征分类:暴雨,暴雨型淫雨,淫雨降雨类型:气旋雨;对流;台风;地形降雨的要素:降雨强度,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面积土壤结构:排列方式,排列方向,土壤的团聚状态,土壤空隙大小,几何形状土壤水的作用力:分子引力,毛管力,重力。

土壤水的分类: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土壤孔隙率,孔隙比之间的关系?土壤水文常数:最大稀释量;凋萎系数,最大分子持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田间持水量;饱和含水量水土势总势:饱和和非饱和用热量平衡法得出的水面蒸发公式与太阳净辐射和温度,空气速度;用空气动力发得出的水面蒸发公式与温度风速,比湿;下渗能力;与供水强度无关,是供水强度充分大时的下渗率,只与土壤质地,结构,初始土壤含水量有关下渗;阶段:渗润,渗漏,渗透,上包线,下包线:上是土壤干燥时的下渗曲线,下是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的下渗曲线水系:成出现在山丘区流域,网状一般是人工开挖出现在平原区流域。

树状水系分为羽毛,扇形,混合状结构坡面:坡面基本形状,矩形坡面,收敛型坡面,散发型流域基本单元的概念及类型:?流域形态因子:流域面积越大,形态因子越小,流域的形状越往狭长的方面发展:反之。

水文学(考试重点)

水文学(考试重点)

1.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研究对象:地球上的水.(1)水本身性质.(2)水与地理环境、人类的联系水文学的特点:一方面,具有自然属性,属于地球科学的范畴;另一方面,又具有社会属性,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

水文学:地球物理水文学、工程水文学、地理水文学地理水文研究的特点:宏观性:水体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总体演化趋势综合性:与其它自然地理因素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区域性:各水体的区域差异性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水文现象: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

)水循环永无止尽,水文现象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水文现象在时间上既有周期性又有随机性。

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

水文效应:由于自然或认为因素,使地理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水循环要素、过程、水文情势发生变化,成为水文效应。

水资源的特性自然属性1,.可再生性2水循环过程具有无限性的特点,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但这种可更新的水量又是有限的。

3.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4年内与年际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衡社会属性1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代替性2利与害的两重性世界水资源水资源是指全球水量中可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利用的水量,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

.最能反映水资源数量和特征的是年降水量和河流的年径流量。

区域水资源总量:为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总和=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重复量水循环基本过程: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机理:第一,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第二,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第三,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

第四,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第五,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者某些物质一起运动。

(完整版)水文学原理考点

(完整版)水文学原理考点

水文学原理考试要点第一章绪论1、水文现象的特点:1.时程上的周期性和随机性。

2.地区上的相似性和特殊性。

第二章河流与流域1、概念:流域:汇集到地面水流和地下水流的区域称为流域流域面积:指河口断面以上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水系:由干流及其全部支流组成的脉络相通的网状系统闭合流域:当流域的地面、地下水分数线重合,河流下切比较深,流域上降水产生的地面、地下水流能够全部经过流域出口断面时称为闭合流域。

非闭合流域:由于地面、地下分水线不一致,或者因喝到下切过浅,流域出口断面流出的水流并非完全是由流域上降水产生的水流时。

第三章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1、水文循环的概念:水圈中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通过这种不断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等形式的往复循环过程。

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2、水文循环的分类:大循环、小循环、微循环3、水量平衡原理:对任何区域(或水体)、在任一时段内,其输入的水量和输出的水量只差等于其需水量的变化量并会应用水量平衡原理进行相关计算。

第四章降水1、降水的成因分类:1。

锋面雨2。

气旋雨3。

对流雨4.地形雨降水三要素:一点(或面上)的降雨量、降水历时与降水强度2、降水强度过程线:累积降雨过程线3、流域面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并比较几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距离平方倒数法)的优缺点;4、掌握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面平均降水量。

第五章土壤水1、土壤水的分类: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2、土壤水分常数:1.土壤水分常数用来表征土壤水分形态和运动特征。

2.不同形态的水反映了土壤不同的持水量,这种关系通常用一些土壤含水量的特征数值来表示。

3、土水势的总势:总水势只有大小无方向,而而水势梯度则是向量,总水势增加的方向为正,每种物质都要力图达到与其周围平衡的趋势,因此,水总是从总水势高的地方流向总水势低的地方,且水流运动的方向总是与水势梯度的方向相反。

水文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文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文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和地下水的运动、分布及其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科学,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水文学的分支?A. 地下水文学B. 河流动力学C. 气象学D. 水资源经济学答案:C2.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流域的水文过程?A. 地形B. 植被C. 气候D. 城市化答案:D3. 水循环的哪一个阶段是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的过程?A. 蒸发B. 降水C. 入渗D. 蒸发散答案:C二、填空题4. 水文学中的“三水”包括大气水、______和地下水。

答案:地表水5. 在水文学中,将流域的降雨量与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线相联系的是______。

答案:流域水文模型6. 流域水文学中,流域的集水面积称为______。

答案:流域面积三、判断题7. 水文学原理中的圣维南方程组是描述明渠非恒定流的一组基本方程。

()答案:正确8. 流域的降雨量总是等于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9. 简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作用。

答案: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降水、入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散等。

其中,蒸发是地表水体和土壤水分转化为大气水分的过程;降水是大气水分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入渗是降水后水分渗入地下的过程;地表径流是降水后形成地表水流向河流、湖泊等水域的过程;地下径流是地下水流向河流、湖泊等水域的过程;蒸发散是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水分的总和。

10. 简述流域水文模型的概念及其在水文学中的应用。

答案:流域水文模型是描述流域降雨-径流过程的一种数学模型,它将流域的降雨量与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线相联系。

流域水文模型在水文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预测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评估流域水资源状况;分析流域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等。

五、计算题11. 已知某流域的降雨量为10mm,流域面积为100km²,流域平均入渗率为0.2mm/h,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为2m³/s。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1、水文学的:研究地球上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水文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机遇:①不断提出的新理论迫切需要在水文学中得到检验和应用推广。

一方面,它们为水文学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又需要水文学家不断吸收和改进新理论,以完善水文学理论体系。

这是现代水文学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机遇。

②新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不断涌现,为水文学理论研究、实验观测、应用实践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③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活动日益加剧,引起的水问题越来越严重,受到全人类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强烈。

机遇与挑战并存。

(2)不确定性:1、水文不确定性问题2、水文非线性问题3、水文尺度问题3、水的热学性质:①较大的热容性; ②较大的潜热性4、海水的温度分布:①水平分布。

(三大洋表面平均水温均为17.4°C,太平洋(19.1)>印度洋(17.0)>大西洋(16.9)。

北半球高于南半球,在南北纬0°-30°之间以印度洋水温最高,在南北纬50°-60°之间大西洋水温相差悬殊。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区水温最高,大洋东西两侧,水温分布有明显差异,寒暖流交汇处,水温水平梯度较大,夏季大洋表面水温普遍高于冬季,水温水平梯度冬季大于夏季。

②水温的垂直分布,从海面向海底呈不均匀递减趋势。

5、天然水按矿化度分类:低矿化(淡水《1);弱矿化(微咸1—24);中度矿化(咸水24—35);强矿化(盐水35—50);高矿化(卤水)50)6、我国降水分带:a、地区分布(空间上)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划分为5个地带:ⅰ多雨-丰水带ⅱ湿润-多水带ⅲ半湿润-过渡带ⅳ半干旱-少水带ⅴ干旱-干涸带7、我国水资源条件及问题:a、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亩均水量较少。

故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应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国策。

b、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

水文学期末复习重点

水文学期末复习重点

水文现象: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

水循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海水的盐度: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物质的质量。

水资源: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

水体更替周期: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水量平衡: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棋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蒸发能力:通常,将处在特定的气象环境中,具有充分供水条件的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称为蒸发能力。

水汽扩散:由于物质、粒子群等的随机运动而扩展于给定空间的一种不可逆现象。

降水历时:一场降水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

降水量:一定时段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

降水面积:降水所笼罩的面积。

下渗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渗入土壤中水量。

下渗能力:又称下渗容量,指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率。

稳定下渗率fc(稳渗):简称“稳渗”。

通常,在下渗最初阶段,下渗率有较大的数值,称为初渗,其后随着下渗作用的不断进行,土壤含水量的增加,下渗率逐步递减,递减的速率也是先快后慢。

当下渗锋面推进到一定深度后,下渗率趋于稳定的常值。

此时下渗率称为“稳定下渗率”。

产流机制:水在沿土层的垂向运行中,供水与下渗矛盾在一定介质条件下的发展机理和过程,称为产流机制。

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

径流量:是指t时段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总水量。

径流系数:指某一时段的径流深度R与相对应的降水深度P之对比值。

径流模数: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f的比值。

随着对Q赋予的意义不同,如洪峰流量、多年平均流量等。

水位: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

流速: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

水文与水资源学期末复习资料

水文与水资源学期末复习资料
根据生态系统质量、动量、能量守恒原理,或根据经验观测,采用数学公式表达整个水分循环过程,包括从大气降水至流出流域的时空动态过程
12.设计xx:
13.设计xx包括的3个要素
14.推求设计xx的途径
第六章
1.河流泥沙的水力特征
(1)泥沙的沉降速度,指泥沙在静止清水中作等速沉降时的速度,它与泥沙的颗粒大小、形状、容重和水的黏滞性及泥沙沉降时的运动状态有关。
7.影响沟道侵蚀产沙与xx的因素
(1)降雨
(2)地质地貌A岩性与构造,水分下渗所造成的水体体积膨胀、水分沿岩土体结构面运动是引起沟道边坡变形破坏、发生块体运动的主要原因B坡沟结构,坡沟结构特征对重力侵蚀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各种块体运动的发生,往往与不同方位的结构面有关C地貌条件,主要是沟坡坡度、坡形及沟道下切特征D植被状况
(2)“门槛”作用:
降雨通过地面下渗到土壤中的那部分水量即下渗水量为I,首先在土壤吸力作用下被土壤颗粒吸附、保持、储存,成为土壤含水量的一部分,这其中的一些又要以蒸发散形式E逸出地面,返回到大气中去。
6.流域产流方式P114
(1)xx产流:
xx认为降雨径流的产生取决于两个条件:
A:降雨强度超过地面下渗能力B:
(3)平行水系:
支流与干流交汇时大体上程平行趋势,各支流汇集到流域出口的同时性较强,常产生较尖峭的洪水过程。
(4)混合状水系:
把两种以上的水系复合而成的水系称为混合状水系。
14.降水是一个地区最基本的水分来源,更是水量平衡方程的基本参数,它是一个地区河川径流的来源和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降水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是形成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及年内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
(2)下垫面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蒸发散和径流起作用的。

水利工程水文学复习重点知识点梳理

水利工程水文学复习重点知识点梳理

水利工程水文学复习重点知识点梳理水文学是研究水的存在、运动和分布规律的科学,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学科。

通过对水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水的行为和性质,为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水利工程水文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以便复习和理解。

1. 水文学的概述- 水文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水文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原理- 水文学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2. 降水- 降水的定义和分类- 降水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降水的测量和记录方法- 降水的分析和处理3. 蒸发与蒸发量计算- 蒸发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蒸发量计算的方法和公式- 蒸发量的测量和估算技术4. 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的概念和形成机制- 地表径流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地表径流的测量和分析5. 地下径流- 地下水的定义和特点- 地下径流的形成和运动规律- 地下径流的计算和估算方法6. 河流水文学- 河流水文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河流水文学参数的计算和测量- 河流水文学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和应用7. 湖泊水文学- 湖泊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湖泊水文学参数的计算和测量- 湖泊水文学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和应用8. 水文频率分析- 水文频率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水文频率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水文频率分析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9. 水文模型- 水文模型的定义和分类- 水文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水文模型在水利工程规划和管理中的作用10. 水文预报- 水文预报的概念和意义- 水文预报的方法和技术- 水文预报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以上是水利工程水文学复习的重点知识点梳理。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可以提高水文学的应用能力,为水利工程的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本文对水文学的复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水文地理学学期末考试复习汇总

水文地理学学期末考试复习汇总

1、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水文学的特点:一方面,具有自然属性,属于地球科学的范畴;另一方面,又具有社会属性,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3、水文现象: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

特点:a.水循环永无止尽,水文现象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b.水文现象在时间上既有周期性又有随机性。

C.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

4、地理水文学 a.宏观性:水体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总体演化趋势b.综合性:与其它自然地理因素间的相互影响研究c.区域性:各水体的区域差异性。

•水文学是水资源学的重要科学基础,水资源学是水文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重要应用方面第一章地球上水的性质和分布1.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热学性质:大热容量:所有固体和液体中热容量最大的物质潜热:水在固、液、汽三态转化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显热: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其原有相态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o水的大热容量和潜热性质对调节地球上的热量变化具有重要作用:使冬季不致过冷,夏季不致过热;低纬度地区不至过热,高纬度地区不至过冷。

水温的垂直变化:(暖水对流层和冷水对流层、图1-8)P132.水的化学性质天然水的化学成分:悬浮物质:粒径大于100纳米颗粒胶体物质:粒径为100-1纳米颗粒溶解物质:粒径小于1纳米颗粒:盐类、气体、有机物天然水的八大离子:P18其含量占总溶解质的95~99%以上:K+,Na+,Ca2+Mg2+HCO3-,CO32-,Cl-和SO42-水中溶解的各类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总量:TDS(总溶解固体,矿化度) mg/L g/L3.各种水体的化学组成和特点降水:矿化度最低。

呈弱酸性,对于各种可溶性盐类远未饱和。

当雨雪中饱和的CO2达到电离平衡时,其pH值为5.6,故显酸性。

大气降水的pH值小于5.6即为酸雨。

降水中的物质来源(凝结核):①海面泡沫飞溅,水滴蒸发成极细的干盐粒;②风从地面吹起的扬尘;③火山爆发喷入大气的易溶物质及尘埃;④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废气和烟尘。

水文学期末考点

水文学期末考点

1、天然水中各物质分类: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溶解物质。

2、天然水中八大离子:K+ 、Na+、Ca2+ 、Mg2+ 、Cl—、HCO3-、SO42-、CO32-。

八种主要离子的含量都占溶解质总量的95—99%以上3、矿化度:天然水中各种元素的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

4、矿化过程:各种溶解质在天然水中的积累和转化。

5、矿化作用:溶滤作用、吸附性阳离子交替。

氧化。

还原。

蒸发浓缩。

混合。

6、胶体对各种阳离子的吸附能力H+>Fe3+>Al3+>Ba2+>Ca2+>Mg2+>K+>NH4+>Na+>Li+7、海水盐度: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物质的质量。

8、狭义水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水体,一定时间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动态水体。

(大气降水是淡水资源最主要补给来源)应用价值:水量、水质、水能。

9、水资源特性:循环再生性与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利与害的两重性。

10、水资源条件和问题:总量不少,人均、亩均水量少。

地区分布不均,与人口、耕地分布不适应。

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水旱灾频繁,抗旱防洪艰巨。

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增加防洪困难,降低水利工程效益。

地下水是我国重要水资源,合理开发,防过量。

天然水质好,人为污染愈严重,防止水质恶化,保护水源是当务之急。

1、水循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水循环的基本过程)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大循环(外循环):发生于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主要特点:蒸发、降水基本环节,垂向交换;水汽输送、径流形式,横向交换。

海面上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相反;海洋有效水汽输送:(两者之差)海洋上空向陆输送水汽多于陆上空向海。

保持相对平衡。

3、小循环(内部循环):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海洋小循环),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陆地小循环)。

水文学考试重点(参考)

水文学考试重点(参考)

水文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1.矿化度:天然水中各种元素的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

2.水体更替周期:指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

3.水循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4.降水历时和降水时间:前者指一场降水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

降水时间指对应于某一降水而言,其时间长短通常是人为划定的,在此时段内并非意味着连续降水。

5.降水量和降水强度:降水量指一定时段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

一天内的降水总量称日降水量;一次降水总量称次降水量,单位以毫米计。

降水强度简称雨强,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以毫米/分或毫米/时计。

6.流域汇流:从有效降雨过程开始至形成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为止的径流汇集过程。

包括坡面汇流和河网汇流两个过程。

7.径流和径流模数:径流指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

径流模数M是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F的比值。

随着对Q赋予的意义不同,如洪峰流量、多年平均流量等。

常用单位为升/秒·平方千米,计算式为:M=1000Q/F8.厄尔尼诺现象:在向北流的秘鲁海流和强烈的沿岸上升流的影响下,在全年大部分时间里,于秘鲁沿岸广大近海水域,通常持续存在着一个狭窄的上升冷水带。

但是大约在12月末,有一支弱表层暖流,沿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沿岸向南伸展到大约南纬6°。

由于该暖流通常发生在圣诞节期间,故而当地称之为“厄尔尼诺”(即“圣婴”)。

在常年,它每年发生一次,并不算严重。

但在一些异常年份里,这个系统容易发生灾难性的移位,可以波及全球,造成世界性的天气异常。

9.拉尼娜现象: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

东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水文学期末必背题库

水文学期末必背题库

水文学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水量平衡所谓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

即水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3、相应水位:指同一次水位涨落过程中,河流上、下游站位相相同的水位叫相应水位。

4、径流:流域的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径流。

液态降水形成降雨径流。

固态降水形成融水径流。

5、水位:指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

6、水位过程线: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7、洪水:大量降水或积雪融水在短时间内汇入河槽,形成特大的径流,称为洪水。

8、枯水:河流断面上较小流量的总称。

9、洪水波若雨前河道原有一稳定水面,降水后流域地表径流大量注入河槽形成的水波。

10、洪水波展开在洪水向下游推移的过程中,波速变小,波长增加,波高减小的变形称为水波的展开。

11、洪水波扭曲变形:波前长度逐渐减小,比降不断增大,波峰不断超前,而波后长度不断拉开,比降逐渐平缓,这种现象称为洪水波的扭曲变形。

12、冰川指陆地上高纬和高山地区由多年积雪积累演化而成的,并具有可塑性、能缓慢自行流动的天然冰体。

13、湖泊湖泊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天然洼地的蓄水体系,是湖盆、湖水以及水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14、水库水库是人们按照一定目的,在河道上建坝或堤堰创造蓄水条件而形成的人工湖泊,其水体运动特性及各种过程,基本上与天然湖泊类似。

15、沼泽特征:沼泽:地表土壤层水过饱和的地段。

陆地上潮湿积水、喜湿性植物大量生长并有潜育层发育的地方。

特征:①地表经常过湿或有薄层积水;②其上生长湿生植物或沼生植物;③有泥炭积累或无泥炭积累,但均有潜育层存在。

16、海峡:海峡是连通海洋于海洋之间狭窄的天然水道。

水文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水文学研究的对象是:A. 地球上的水循环B. 地球上的水资源C. 地球上的水文现象D. 地球上的水文规律答案:A2. 下列哪个过程不属于水循环的环节?A. 蒸发B. 凝结C. 降水D. 地下水补给答案:D3. 水文学中的“流域”是指:A. 地表水流域B. 地下水流域C. 河流流域D. 湖泊流域答案:C4. 下列哪个因素对流域的水量平衡影响最小?A. 降水B. 蒸发C. 地下水补给D. 河流输沙答案:D5. 下列哪个单位用于表示径流量?A. m³/sB. m³C. km³D. m³/h答案:B6. 下列哪个方法用于计算流域的径流量?A. 流量过程线B. 水位过程线C. 水量平衡法D. 水文学公式答案:C7. 下列哪个因素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最大?A. 降水B. 地形C. 地下水补给D. 河流输沙答案:A8.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水文学中的“水汽输送”?A. 蒸发B. 凝结C. 降水D. 风力输送答案:D9. 下列哪个单位用于表示蒸发量?A. mmB. m³C. m³/sD. L/h答案:A10. 下列哪个因素对蒸发量影响最小?A. 气温B. 相对湿度C. 风速D. 土壤湿度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水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_。

答案:水量平衡2.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个基本环节。

答案: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3. 水文站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收集水文资料、分析水文规律、预报洪水4. 流域的水量平衡方程为__________。

答案:降水 - 蒸发 = 径流 + 地下水补给5. 下列水文学公式中,__________用于计算流域的径流量。

水文学期末复习

水文学期末复习

水文学复习提纲绪论1.水文学定义,研究对象定义: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的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各种水体)的科学。

2.水文学发展的阶段①自远古至约14世纪末,为水文现象定性描述阶段②自15世纪初至约19世纪末,为水文科学体系形成阶段③自20世纪初至50年代,为应用水文学兴起阶段④20世纪50年代以来,进入现代水文学阶段3.水文学的研究方向(地理水文学的特征)a.研究方向: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工程学b.地理水文学特征:宏观性综合性区域性4.水文现象及其特点a.水文现象定义: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统称为水文现象b.水文现象特点:①水循环永无止尽②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上既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③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5.水文学的研究方法传统的水文学研究方法主要有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理综合法三种。

第一章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1.海水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

水平方向温度分布特点北半球高于南半球,在南北纬0°—30°之间以印度洋水温最高,在南北纬50°—60°之间大西洋水温相差悬殊。

原因太阳辐射和洋流性质所决定。

垂直方向温度分布特点大洋水温的垂直分布,从海面向海底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

2.水中的逆温层和大气中的逆温层有何不同?水中逆温层:当湖温随水深的增加而升高时,即水温垂直梯度成正值时,将出现上层水温低,下层水温高,这种水温的垂直分布成为逆温层。

大气逆温层:在大气中某些层次出现气温随高度的增高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3.什么是矿化度,矿化作用有那几个方面。

a.定义:通常以一升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克数来表示水的矿化度。

b.矿化作用:①溶率作用②吸附性阳离子交替作用③氧化作用④还原作用⑤蒸发浓缩作用⑥混合作用4.大气水的化学成分和性质特点①溶解气体的含量近于饱和水汽蒸发上升及水滴在凝结降落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接触,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氧气、二氧化碳在降水中都近于饱和。

水文学期末复习

水文学期末复习

水文学期末复习(共2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绪论:1、水文学的研究对象水文学是研究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水文学的体系作为基础科学(6):河流水文学、湖泊水文学、沼泽水文学、水文气象学、冰川水文学、海洋水文学、地下水水文学作为应用科学(5):工程水文学、农业土壤水文学、森林水文学、农业水文学、都市水文学3、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水循环永无止尽;水循环时间变化上:周期性、特殊性地区分布:相似性、特殊性第一章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1、水文循环的基本过程三阶段:蒸发、降水、径流五环节: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水循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是基本动力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是开放系统水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某些物质一期运动2、水文循环的类型大循环:发生在全球海洋和陆地之间(垂向交换:空中降水、蒸发;横向交换:径流、水汽输送)小循环:海洋小循环(海面蒸发和降水)、陆地小循环(大陆外流区【处自身水分交换,还有多余水量,以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方式输送给海洋】、大陆内流区【自身形成一个独立的水循环系统】)3、 水文循环的作用及效应与地球圈层构造:与其他圈层相紧密联系。

影响了地球表层结构的形成以及今后的演变与发展。

与全球气候:1)水循环是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储存和转化者;2)水循环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能的重新再分配,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得到缓解;3)水循环的强弱、路径会直接影响各地的天气过程,甚至可以决定各地气候特征 与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水循环重新塑造了地表形态、还影响到地壳表层内应力的平衡与生态平衡:1)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循环就没有生命活动;2)制约一个地球生态环境平衡或失调的关键;3)水循环强度的变化,是洪灾、旱灾的主要原因 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再生性和永继利用的特点4、 水量平衡及其表达式水量平衡:任意选择的水体,在任意时间内,其收入的水量和支出的水量之间的差额为该时间内该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及在水循环过程中,收支平衡 |收入水量-支出水量|=|蓄水变化量|P +P PP PP PP P +△P闭合流域、全球(陆地、海洋)【笔记本】5、 土壤蒸发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降水从地下流入蒸发从地下流出从地面流出时段用水量蓄量变化6、我国的水汽输送特点极地气团的西北水汽流(路径:西北方向入,东南方向出);南海水汽流(有广东福建入,至长江中下游偏转);孟加拉湾水汽流(北部湾入,长江中下游出海)。

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

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

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1.水文学的体系:水文学开始主要研究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等;以后扩展到地下水;大气中的水和海洋。

水文科学主要通过定点观测;野外勘测和室内外实验等手段;获得水体时空分布和运动变化的信息;因而形成了水文测验学;水文调查;水文实验三个分支学科。

第一章2.水体的化学性质:(大气水的化学组成及其特性)1)溶解气体的含量近于饱和 2)降水普遍显酸性3.河水化学成分的特点:1)河水的矿化度普遍低 2)河水中的各种离子的含量差异很大3)河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有差异性 4)河水化学组成的时间变化明显5.地下水的化学特征:1)地下水充填于岩石;土壤空隙中;与岩石;土壤广泛接触;渗流速度很小;循环交替缓慢;而且地下水贮存于岩石圈上部相当大的深度(10公里);构成了地下水圈。

2)矿化度变化范围大;从淡水直到盐水。

3)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极为缓慢;常需以地质年代衡量。

4)地下水与大气接触有很大的局限性;仅限于距地表最近的含水层;此层可溶入氧气成为地下水氧化作用带。

6.水资源的涵义:1)广义水资源: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即水资源。

2)狭义水资源:狭义的水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水体;它仅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

第二章2.水循环的基本类型:1)大循环:发生于全球海洋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由于广及全球;故名大循环;又称外循环。

2)小循环:是指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小循环又称内部循环;前者又可称为海洋小循环;后者又可称为陆地小循环。

4.蒸发的物理机制:蒸发因蒸发面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等。

8.水汽输送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1)水汽输送通量的概念:是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

(水平;垂直) 2)水汽通量散度:是指单位时间汇入单位体积辐散出的水汽量;单位为克每百帕平方厘米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学期末考试重点1.层流与紊流层流:全部水流呈平行流速运动,即水质点运动的轨迹线(流线)平行,在水流中运动方向一致,流速均匀。

紊流:水流中每个水质点运动速度与方向均随时随地都在变化。

2.洪水波:设雨前河道中原有一稳定水面,降雨后流域地表径流大量注入河槽形成洪水波。

3环流的类型:将环流划分为纵轴环流、横轴环流、斜轴环流及竖轴环流4类。

4.环流结构对泥沙运动的影响:纵轴环流在临近河底处,横向流速与纵向流速存在差异,形成螺旋流,其附近的螺旋度对横向转移起重要作用。

在螺旋流中,泥沙除沿着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运动外,还沿着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运动。

相对封闭的竖轴环流或横轴环流能造成冲刷,也可导致淤积。

总之,河道水流内部的紊流及环流运动,对河流泥沙运动及河槽演变作用很大,紊动结构直接影响水流挟运泥沙的能力,环流结构主要决定泥沙冲淤动向。

5.侵蚀模数:即每平方公里面积上,每年侵蚀下来并汇入河流的泥沙吨数(吨/公里·年),6.河水中泥沙的多寡以含沙量表示,即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公斤/米)。

7. 泥沙的沉降速度:泥沙颗粒在静水中下沉时,由于重力作用,开始具有一定的加速度,随着下沉速度的增加,下沉的阻力也渐渐增大,当下沉速度达某一极限值时,阻力与重力恰好相等,则泥沙以均匀速度下沉,这时泥沙的运动速度,称为泥沙的沉降速度。

8. 起动流速:泥沙原来在河床上是静止不动的,如果接近河底的水流速度增加到一定数值时,作用于泥沙颗粒的力开始失去平衡,泥沙便开始起动,这时的临界流速称为起动流速(V)。

9. 扬动流速:当流速超过起动流速时,河床泥沙开始滑动,流速增大,泥沙间歇性跃动,流速再增大,跃动的高度和距离随之增大。

当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泥沙不再回到河床上,而悬浮在水中,随水流一起下移,这时的水流速度称为扬动流速。

10. 悬移质的分布与变化:悬移质含沙量沿垂线的分布具有自水面向河底增加的趋势。

泥沙的粒径也是近河底的较大,向上逐渐变小。

这是由于河水的紊动能量由下向上逐渐减小所致。

不同粒径的悬沙垂线上分布均匀性不同,颗粒越细,垂线分布越均匀,越粗则越不均匀。

11. 水流挟沙能力单位水体积的饱和含沙量,称为水流挟沙能力。

12.冰川与永久性积雪的区别和联系?永久性积雪:积雪是覆盖在陆地和海冰表面的雪层。

亦称雪被或雪盖,永久性就意味着该地气温常年0℃以下,所以称常年积雪。

冰川或称冰河是指大量冰块堆积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观。

在终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积雪经重力或冰河之间的压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

二者在形成、形态、融雪补给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同。

13.雪线: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限。

⒕冰川的类型:按冰川形态和运动特性划分可分为大陆冰盖和山岳冰川两大类。

按冰川发育的水热条件和物理性质可分大陆型和海洋型两大类。

15. 冰川融水对河流的补给作用①.冰川融水径流的特征夏季高温,冰川冰和冰川表面的积雪融水汇入河道、形成冰川融水径流,故它是季节性径流,是高山寒冷地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冰川融水对河流的补给作用冰川融水对中国西部山区河流的补给起着重要作用,冰川作为高山固体水库,具有多年调节河川径流量的作用。

在低温湿润年份,因热量不足,冰川消融减弱,积累增加,而干旱少雨年份,晴天多热大,冰川消融释放大量融水,故中国西部山区有冰川融水的河流,多雨年水量也不大,干旱年也不缺水,缓和了丰、枯水年的水量变化。

这给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6.冰川与大气、海洋的相变转换(一)冰川对大气的影响辽阔的南极冰盖是一个巨大的“冷源”,在那里形成一个稳定的高压中心。

与北极相比,南极的冷高压既强又稳定。

(二)冰川与海洋的相变转换地球上气候转冷的时候,冰川的规模就大,大量的水从海洋转移到冰川上储存起来,导致海面降低。

气候转暖时,冰川退缩,大量的冰川融水又通过河流注入大海,导致海面抬升。

17. 湖泊的类型:1.按湖盆的成因分类:天然湖盆是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以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湖盆主要有构造湖盆、火口湖盆和阻塞湖盆等;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湖盆主要有河成湖、风成湖、冰成湖、海成湖以及溶蚀湖等不同类型的湖盆。

2.按湖水补排情况分类可分吞吐湖和闭口湖两类,前者既有河水注入又能流出,例如,洞庭湖;后者只有入湖河流,没有出湖水流,例如,罗布泊。

按湖水与海洋沟通情况可分外流湖与内陆湖两类。

外流湖是湖水能通过出流河汇入大海者,内陆湖则与海隔绝。

3.按湖水矿化度分类按湖水含盐度的大小,可分为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及盐水湖4类。

外流湖大多为淡水湖,内陆湖则多为咸水湖、盐水湖。

4.按湖水营养物质分类按湖水所含溶解性营养物质的不同,湖泊可分为贫营养湖、中营养湖、富营养湖3大基本类型。

18.(一)湖泊水库的水量平衡对于闭合流域,因无地下径流的流入与流出,则上式简化为:V+V=V+V+V±△V (3-64)对于内流湖泊,因无地表径流自湖内流出,则上式又可简化为:V+V=V+V±△V (3-65)19.湖泊的调蓄作用湖泊作为天然水库,除了能拦蓄本流域上游来水,减轻下游洪水的压力外,还可分蓄江河洪水,降低于流河段的洪峰流量,滞缓洪峰发生的时间,发挥调蓄作用。

20. 沼泽沼泽是地表土壤层水过饱和的地段。

它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①地表经常过湿或有薄层积水:②其上生长湿生植物或沼生植物:③有泥炭积累或无泥炭积累,但有潜育层存在。

21. 河口区泥沙的来源:河口区泥沙主要来自河流上游和外海两方面。

在河水下泄时,河水携带的大量泥沙,除了其中极细的悬沙在落潮时带出口外海滨外,大部分淤积在河口区附近,形成心滩、边滩、拦门沙等各种堆积地形。

从海洋来的泥沙,一部分是近岸带浅滩受风浪掀起后,被涨潮流带入河口区的海域泥沙;一部分是邻近河流输出的泥沙,经沿岸流和涨潮流带入的22. 河口泥沙的絮凝:细粒泥沙在淡水中发生电离现象,使颗粒带有负电,各颗粒负电荷的相互作用使其保持分散状态,呈胶体状。

海水是含有电解质的液体,即海水中含有正负离子。

表面带有负电荷的泥沙胶粒与海水中的离子发生离子代换,致使部分泥沙颗粒之间产生引力,颗粒相互聚合变大。

当紊动垂直分速小于其沉降速度时,泥沙下沉。

这种物理化学现象称絮凝作用。

23. 径流向海汇集效应表现:(一)径流补给对近岸海区的冲淡效应(二)泥沙向海输入陆地不断延伸(三)陆地元素不断向大海迁移24. 海洋形态结构根据海底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可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洋中脊三个单元25. 波浪概念:波浪是海洋、湖泊、水库等宽敞水面上常见的水体运动,其特点在于每个水质点作周期性运动,所有的水质点相继振动,便引起水面呈周期性起伏。

26.波浪要素波浪的尺度和形状,通常用波浪要素来表述。

波浪的基本要素有:波峰、波谷、波顶、波底、波高、波长、波陡、周期、波速等。

27. 波浪按成因分类1)风浪和涌浪.内波.潮汐波.海啸.28. 海啸:地震海啸和风暴潮统称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风暴潮:由于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叫风暴潮。

29. 海岸的绕射:海浪可以绕过障碍进入被岛屿、海岬或防波堤等遮蔽的水域,这种现象叫做绕射。

(二)波浪的折射当海浪传至浅水或近岸区域后,由于地形影响,将发生一系列变化,由于深度变浅,不仅波长变短,而且波速也要变慢,从而使波向发生转折,出现折射现象。

30.洋流及其分类⑴.洋流的概念洋流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

(2).洋流的分类洋流按成因可分 3 类:①风海流;②密度流;③补偿流。

洋流按本身与周围海水温度的差异又可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类。

暖流是指本身水温较周围海水温度高;寒流则相反。

洋流按其流经的地理位置又可分为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及沿岸流等。

在生产实践中,有时把海岸带的海流分为潮流和余流两种。

31. 埃克曼创立的漂流理论:假定海区远离大陆,海深无限,面积广大,海水运动不受海底和海岸的影响;水面水平,海水密度分布均匀;作用于海面的风是定向恒速的。

风通过摩擦将一部分动量传给海水,使表层海水流动。

由于地转偏向力(科氏力)的作用,使海水流向在北半球偏于风向的右侧。

借助海水的内摩擦,表层海水又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会使每一层水的流向偏于上一个水层流向的右侧。

在摩擦转动过程中,能量不断消耗,直到海面以下某深度处,能量消耗殆尽。

经过长时间的定向恒速风的作用,各层海水的流动便趋于定向、匀速状态。

这就是风海流发生的物理机制。

32. (一)世界大洋表层环流系统大气与海洋之间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大气在海洋上获得能量而产生运动,大气运动又驱动着海水,这样多次的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就制约着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

海面上的气压场和大气环流着大洋表层环流系统。

1.大洋表层环流模式大洋表层环流与盛行风系相适应,所形成的格局具有以下特点:1)以南北回归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2)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3)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4)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5)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区。

33. 厄尔尼诺:南美西海岸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

大气变化引起海洋异常,海洋异常反作用于大气,出现了天气异常。

34、拉尼娜现象:用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国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当赤道太平洋信风持续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表面水被吹走,深层的冷水上翻作为补充,海表温度进一步变冷,从而形成拉尼娜。

35.海洋能量效应海洋中能源的蕴藏量是极其丰富的。

按照海洋能在形式上的差别,可以将其分为:1)海水的动能:如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等;2)海水的热能:如温度差能;3)海水的化学能:如盐度差能;4)海水的生物能:如光合作用能。

36.海洋的大气环境效应(一)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二)海洋是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三)海洋与大气的物质交换(四)洋流对气候影响(五)海洋温度场对台风的影响(六)波浪、潮汐对海岸的作用36.潜水:饱水带中自地表向下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称为潜水。

37.承压水:承压水是指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倘若含水层没有完全被水充满,且象潜水那样具有自由水面,则称为无压层间水。

38.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详见P264-289)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一、水利工程、农业措施对水文要素的影响。

(一)水库水文效应首先是水库拦蓄地表径流、减少入海流量,从而改变了流域内水量平衡要素的对比关系;还会使地区的热量平衡发生变化,由于水库比陆地具有更大的热容量,故库区会产生明显的小气候效应;水库坝上游水位的抬高,同时也抬高了上游地区的地下水位,增加了水库临近地区的地下水补给量,这样也常常会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