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的前世今生

合集下载

电影发展史介绍课件

电影发展史介绍课件
彩色电影的影响
彩色电影的出现使得电影更加生动逼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沉浸式的 观影体验。
彩色电影的应用
彩色电影在各种类型和题材的电影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电影 制作的主流。
电影技术的进步
高清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使得电影拍摄和制作更 加高效,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画 面质量和音效体验。
3D技术
3D技术为观众带来了更加身临其 境的观影体验,使得电影更加立 体和生动。
恐怖片
总结词
恐怖片以惊悚和恐怖为核心,通过营 造紧张和恐怖的氛围来引发观众的恐 惧和不安感。
详细描述
恐怖片通常以血腥暴力或超自然现象 为题材,通过营造恐怖氛围和紧张情 节来吸引观众。恐怖片不仅是一种娱 乐方式,也是一种对人类内心深处的 恐惧和不安的表达。
04
电影的影响与意义
对社会的影响
社交变革
电影与互联网的融合
01
互联网平台将成为电影传播的重要渠道,推动电影产业的数字
化转型。
电影与游戏的融合
02
电影与游戏相互借鉴,将产生更多具有互动性和沉浸感的娱乐
体验。
电影与社交媒体的融合
03
社交媒体将为电影营销和推广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促进电影的
传播和交流。
电影的创新与变革
独立和小众电影的发展
随着观影需求的多样化,独立和小众电影将有更多机会得到展示 和推广。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形式,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让 人们可以在电影院这个特定的社交场所,共同观看影片, 体验情感共鸣。
传播思想
电影可以承载并传播各种思想,通过影像和故事情节,影 响观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对社会意识产生深远影响。
记录历史
电影可以记录和保存历史事件,让后人可以通过影片了解 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社会环境。

科幻电影发展史PPT课件

科幻电影发展史PPT课件

《月球之旅》
4
《科学怪人》
梅里爱作品的大受欢迎,同时刺激了制片商和观众的胃 口,一系列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被陆续搬上银幕。如玛 丽·雪莱的《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史蒂文森的《化 身博士》、威尔斯的《隐形人》、凡尔纳的《海底两万 里》等。
这其中,又以根据“科幻小说之母”玛丽·雪莱作品改
编的《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1910)》,最为引人入
科幻电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
诞生
问题:什么是科幻?
2
关于哪一部电影是世界科幻电影的开 山之作,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895年 上映的《机器屠夫》,一说是1902年 由法国导演乔治·梅里爱执导的电影 《月球之旅》。
前者向人们展示了生猪被机器自动制 成火腿、香肠等食品的场面,有限预 示了工业自动化的未来。后者则借鉴 H.G.威尔斯和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 3
11
《怪兽之王哥斯拉》,特摄片名导本多猪四郎1954年 拍摄。首部哥斯拉后,又衍生出30部系列电影(1部
美国版1998)。
12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3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பைடு நூலகம்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4
胜。
5
发展
6
7
大都会
8

科幻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

科幻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

科幻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科幻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是科幻电影的成长期。

19世纪末,带有科幻色彩的影片几乎和娱乐电影同时在法国诞生。

《机器屠夫》可算作科幻影片的开山鼻祖。

这部长约一分钟的影片向人们展示了未来工厂不可思议的景象:一头活生生的猪从机器的一端进去,就从另一端出来了火腿、香肠、排骨等猪肉食品。

后来成为工业流水线上的现实,当年却真正是一种“科学幻想”。

这之后的100多年里,关于机器的奇迹和恐惧的故事在科幻电影中层出不穷。

虽然多数与科学想象相关的影片也许更像是在使用电影技术变魔术,但1902年法国人梅里爱推出的《月球旅行记》则标志着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出现。

该片首次动用了大量演员、特效和布景,上映后反映热烈,一举成为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式作品,开创了到现在任然生机勃勃的“太空”题材。

在整个1910年代,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和英国,都在拍摄有关外星人和未来战争的题材的科幻电影。

后来,随着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出现和发展,美国在科幻电影制作上奋起直追,生产了《科学怪人》(1910)、《化身博士》(1931)等影片,更值得一提的是1916年生产的一部长达105分钟的《海底两万里》(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它开创了水下摄影的先河。

到了1920年代,美国科幻电影开始与欧洲科幻电影分道扬镳。

与德国《大都会》(Metropolis,1927)等欧洲科幻片相比,好莱坞科幻片更注重传奇的情节、快捷的节奏、惊险的动作和高超的特技。

这一时期好莱坞科幻电影代表作有《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和《神秘岛》(The MysteriousIsland,1929)等。

1930-1940年代,科幻电影开始成熟。

1930年代开始,好莱坞科幻电影开始偏爱带有恐怖、悲观和浪漫色彩的疯狂科学家主题,并且开始连篇累牍地拍摄科幻电影系列片(类型片对于高速制作同类型电影功不可没)。

太空科幻电影的历史回溯、主题裂变与本我复归

太空科幻电影的历史回溯、主题裂变与本我复归

2019第07期一直以来,浩瀚无垠的神秘宇宙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想象,自古代起就有无数人对于深邃未知的宇宙进行了许多艺术创作和研究。

在我们未能踏入宇宙之前,无尽的星空启发了无数先哲的思考,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而近百年来,随着人类在天文望远镜和航空航天技术上的飞跃式发展,越来越多有关宇宙的清晰认识更加激发了艺术创作者的热情。

我们不仅抬头仰望星空,也开始试图踏入那片星际,探索那片广袤且未知的神秘地带,试图开启人类的宇宙时代。

由此,以人类探索太空作为表现主体的太空科幻电影应运而生。

文章将分三个部分,分别对太空科幻电影的发展简史、太空科幻电影的主题以及太空科幻电影主题中所蕴含的人类的本我追求进行研究论述。

一、太空科幻电影的流变历程太空科幻电影作为科幻电影的一个亚类型,在其诞生之初,就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瑰丽的冒险色彩,它和人类的好奇心一起,逐渐变为一个生生不息的电影类型。

1902年,第一部太空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A Trip to the Moon )诞生。

这部电影取材于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以及英国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小说《第一个到达月球上的人》,导演乔治•梅里爱创造性地使用这两部小说的素材,讲述了一个一群天文学家乘坐炮弹到达月球的故事。

影片中对于特技效果的使用也对后世的科幻影片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月球旅行记》之后,梅里爱又拍摄了《不可能的航行》(An Impossible Voyage )这一影片,此后,太空科幻类型的影片开始源源不断地被拍摄出来,它们分别是1906年的《环星旅行》,1909年的《登月新旅》(Voyage Arounda Star ),1913年的《来自火星的信息》(A Message From Mars ),1929年的《月里嫦娥》(Woman the Moon )。

1931年,美国拍摄了属于他们的第一部科幻长片《滑稽的想象》(Just Imagine ),这是一部歌舞喜剧片。

《2024年世界奇幻电影发展历程与趋势》范文

《2024年世界奇幻电影发展历程与趋势》范文

《世界奇幻电影发展历程与趋势》篇一一、引言世界奇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观众。

它涵盖了一系列主题和类型,从古典神话、神秘幻想到科幻元素等。

从黑白到彩色,从传统到数字化制作,奇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大观众和创作者的喜爱和关注。

本文将探讨世界奇幻电影的发展历程、特点、影响以及未来趋势。

二、世界奇幻电影的发展历程1. 早期奇幻电影(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早期奇幻电影主要集中于对神话、传说和奇幻故事的改编。

如《纳尼亚传奇》、《侏罗纪公园》等,它们融合了自然探索和科技幻想的元素。

在这个阶段,奇幻电影以其惊险刺激的剧情和逼真的特效为观众带来了一种新的体验。

2. 当代奇幻电影(20世纪中叶至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影制作水平的提高,当代奇幻电影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一方面,它继承了早期奇幻电影的经典元素,如魔法、龙、神秘生物等;另一方面,它又不断探索新的主题和风格,如黑暗奇幻、科幻幻想等。

在这个阶段,奇幻电影在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有了极大的突破。

三、世界奇幻电影的特点1. 独特的主题和故事情节奇幻电影往往以独特的主题和故事情节为观众带来惊喜。

它往往涉及魔法、神秘生物、异世界等元素,为观众带来一种超现实的体验。

2. 精良的特效和视觉效果奇幻电影往往需要大量的特效和视觉效果来呈现其独特的场景和效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奇幻电影的特效和视觉效果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3. 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奇幻电影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它不仅反映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还探讨了人性、正义、勇气等主题。

四、世界奇幻电影的影响1. 丰富了电影艺术的类型和风格奇幻电影以其独特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丰富了电影艺术的类型和风格。

它为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使得更多的优秀作品得以问世。

2. 提升了观众的审美水平奇幻电影的精美特效和视觉效果为观众带来了愉悦的观影体验,同时也提升了观众的审美水平。

欧美科幻电影——历史

欧美科幻电影——历史

数字电影
• 1999年6月1日,第一部商业放映的数字电影在美 国的6家影院中出现了,放映了《星球大战I—— 幽灵的威胁》。在一个月的放映中采用了基于世 界上最大半导体生产商德州仪器公司的数字光学 处理器(DLP)芯片技术的放映机,同时,采用了图 像光学序列(ILA)技术的休斯/JVC视频放映机的原 型机在一些特定的影院也成功放映了《幽灵的威 胁》和《理想丈夫》。1999年,迪斯尼公司为12 家美国影院安装了DLP放映机,以数字方式放映了 《玩具总动员2》、《火星任务》以及 《Bicentennial Man》。
Cinerama(西涅拉玛型立体声宽银幕电 影)技术是最不寻常的一项革新,发明 家Fred Waller于1952年采用三台同步 35mm放映机在一块弧度很大的银幕上放 映出了2.59:1的画面。5条磁性立体声带 协助完成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但由于 Cinerama拍摄用的摄影机的体积庞大, 只有1962年的两部影片《How the West Was Won》、《The Wonderful World of the Brothers Grimm》采用了这种格式。
伊斯曼及爱迪生
• 今天的电影放映业是以35mm的胶片电影的发行和放映为核 心运转的,这是现代史上寿命最长的技术标准,超过了 100年。这一切始于1891年,是从William Kennedy Lauren Dickson向乔治.伊斯曼订购35mm宽的赛璐珞硝酸 胶片,并在托马斯.爱迪生原始的Kinetograph摄像机上运 行时开始的。5年之后,35mm胶片再次用于美国的首次电 影放映中,当时是在纽约的Koster、Bial用Vitascope放 映机放映的一系列几分钟长的短片。
新设计的多厅影院建筑中的放映室中开始出现了大功 率的氙灯以及自动化的放映循环片盘,不但淘汰了双 机放映方式,同时也将专业的放映员淘汰了。如今一 个操作员就可运转整个多厅影院。到了90年代末,在 美国有超过23,000张银幕,放映商开始建多达30个观 众厅的多厅影院,在同一屋顶下为几千个观众放映十 几部影片。 同时,电影银幕再一次变得更大了。 1967年,Imax公司为蒙特利尔展览会制造了第一台15 片孔70mm大格式(LF)放映机,并在1970年制造了第一 台摄影机。MacGillivray-Freeman电影公司制作的记 述了航空史的影片《飞翔》首次采用了Imax的大格式, 有超过1百万的观众观看了这部影片,到目前为止, 总收入超过了1.5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记 录片。现在全世界有大约300家大格式影院,主要是 由Imax和其主要的竞争对手Iwerks 建造的。

电影与科幻解读科幻电影对科学和科技发展的想象和反思

电影与科幻解读科幻电影对科学和科技发展的想象和反思

电影与科幻解读科幻电影对科学和科技发展的想象和反思科幻电影一直以来都是观众们眼中的一片不可思议的天地。

它们带着我们穿梭在时空的隧道中,让我们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科幻电影不仅仅满足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更给予了科学和科技发展以无限的想象和反思。

本文将围绕着科幻电影对科学和科技发展的影响展开讨论。

一、科幻电影的科学理论探索科幻电影往往基于一定的科学理论,通过虚构的故事来探索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

比如《星际穿越》中,通过利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创造了一个穿越时空的故事。

这种探索让观众们对科学理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

二、科幻电影对科技发展的影响科幻电影中的科技设备和场景往往超越了现实,但同时也启发了科技研发的思考。

许多科幻电影中的科技元素,如《黑客帝国》中的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明天边缘》中的时空重复,都在电影之后得以实现。

科幻电影推动了科技领域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科技的研究和创新。

三、科幻电影对人类未来的反思科幻电影并不仅仅是关于科技的想象,它还对人类的未来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科幻电影中的人类社会、道德和伦理问题经常成为故事的核心。

例如,《银翼杀手》中探讨的人造人与人类之间的矛盾与和谐,《机械姬》中对机器人与人类情感和认同的思考。

这种反思引发了观众对人类自身及其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的思考,并推动了社会对于科技伦理问题的关注。

四、科幻电影的潜在影响力科幻电影作为大众娱乐形式,其潜在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影片中展示的科技,特别是那些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概念,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观众们的世界观。

这种影响力有时超越了科学本身,甚至引发了社会的讨论和行动。

例如,《变形金刚》中汽车机器人概念的出现,引发了汽车制造业的创新。

综上所述,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不仅仅满足了人们对于未知的好奇心,更推动了科学和科技的发展。

通过科幻电影的虚构故事,观众们可以对科学理论有更深入的认识,激发科研的灵感;科幻电影中的科技概念和设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创新发展;同时,科幻电影也引发了对人类未来的反思和对科技伦理问题的思考。

中国科幻电影的前世今生

中国科幻电影的前世今生

中国科幻电影的前世今生科幻电影在中国电影中是一个奇怪的存在,似乎有过尝试,又似乎从未开始。

而中国影迷对科幻电影则一直情有独钟,先是星际穿越》话题持续热议,接着是中国科幻重新起航。

被影迷寄予厚望的《三体》,是否会成为中国科幻的开山之作?作为好莱坞热门电影重要类型的科幻电影,近年来一直占据着大银幕的主体地位,相较而言,中国科幻电影却一直是我们的软肋。

2013 年的《地心引力》和2014 年的《超体》、《星际穿越》让我们更加感慨中国科幻电影的缺失和美国科幻大片的强大吸金能力。

只有过去没有未来其实中国也曾有过科幻影片,从上世纪80 年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到90 年代的《大气层消失》、《疯狂的兔子》,再到新世纪以来的《危险智能》《长江七号》,具有科幻元素的中国电影却大多出现在儿童电影中。

产量不足的同时,质量也并非上乘。

业内人士表示,科幻电影的制作不仅需要作者理解科学观念,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更需要电影制作者通过影像来展示这些观念和技术。

世纪60 年代,中国拍摄出第一部本土科幻电影《小太阳》;70 年代末,大陆引进第一部国外科幻片《未来世界》。

这部影片中出现的酷似真人的机器人,在带来巨大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深深思考。

紧接着,香港科幻片《生死搏斗》也在大陆上映。

此后不久,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了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该片也成为中国早期较有影响的科幻片。

但在这之后,中国科幻片曾在屏幕和荧屏上短暂地消失过一段时间。

直到上世纪80 年代中期,随着西安电影厂将科幻故事片《错中国科幻电影又出现一个小小的“高潮”,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魔表》等一批中国科幻电影纷纷登上屏幕。

但这种短暂的热闹,只持续到90 年代初,此后中国科幻电影便近乎凤毛麟角,难以觅到踪迹了。

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几乎同步诞生,但一百多年来,国内科幻电影始终萎靡不振。

这无疑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GDP 全球领先的国家,在电影领域只能主打属于古代的武侠电影,而连一部像样的科幻电影都拿不出手,似乎显得我们“只有过去,没有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幻电影的前世今生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科幻电影的前世今生
科幻电影在中国电影中是一个奇怪的存在,似乎有过尝试,又似乎从未开始。

而中国影迷对科幻电影则一直情有独钟,先是《星际穿越》话题持续热议,接着是中国科幻重新起航。

被影迷寄予厚望的《三体》,是否会成为中国科幻的开山之作
作为好莱坞热门电影重要类型的科幻电影,近年来一直占据着大银幕的主体地位,相较而言,中国科幻电影却一直是我们的软肋。

2013年的《地心引力》和2014年的《超体》、《星际穿越》让我们更加感慨中国科幻电影的缺失和美国科幻大片的强大吸金能力。

只有过去没有未来
其实中国也曾有过科幻影片,从上世纪80年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到90年代的《大气层消失》、《疯狂的兔子》,再到新世纪以来的《危险智能》《长江七号》,具有科幻元素的中国电影却大多出现在儿童电影中。

产量不足的同时,质量也并非上乘。

业内人士表示,科幻电影的制作不仅需要作者理解科学观念,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更需要电影制作者通过影像来展示这些观念和技术。

上世纪60年代,中国拍摄出第一部本土科幻电影《小太阳》;70年代末,大陆引进第一部国外科幻片《未来世界》。

这部影片中出现的酷似真人的机器人,在带来巨大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深深思考。

紧接着,香港科幻片《生死搏斗》也在大陆上映。

此后不久,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了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该片也成为中国早期较有影响的科幻片。

但在这之后,中国科幻片曾在屏幕和荧屏上短暂地消失过一段时间。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西安电影厂将科幻故事片《错位》搬上屏幕,中国科幻电影又出现一个小小的“高潮”,紧接着《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魔表》等一批中国科幻电影纷纷登上屏幕。

但这种短暂的热闹,只持续到90年代初,此后中国科幻电影便近乎凤毛麟角,难以觅到踪迹了。

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几乎同步诞生,但一百多年来,国内科幻电影始终萎靡不振。

这无疑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一个GDP全球领先的国家,在电影领域只能主打属于古代的武侠电影,而连一部像样的科幻电影都拿不出手,似乎显得我们“只有过去,没有未来”。

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幻片,追根溯源来看,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
回顾科幻电影史,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的科幻电影表达了不同的人文诉求。

儒勒凡尔纳的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科幻电影,如《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

与现实题材电影书写人与人的关系不同,它们探索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在其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人类对未来和外部世界的渴望。

关于中国科幻电影生存的大环境问题,作家王小波在《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里是这样描述的:“假设我要搞的是《侏罗纪公园》那样的电影。

我怎么跟上面说呢我这部片子,现实意义在哪里积极意义又在哪里为什么我要搞这么一部古怪的电影最主要的问题是:我这部电影是怎样配合当前形势的这些问题我一个都答不上来,可答不上来又不行。

这样一想,结论就出来了:当初我就不该给自己找这份麻烦。


除此之外,工业设计领域严重落伍也是中国科幻电影的软肋。

正如影评人严蓬所说,“模型制作不是CG,中国找不到这样的模型师。

我们有木工手艺人能做结构繁复的古代宫殿,但做不了科幻电影中的太空舱。

你的材质不行,你的创意不行,拿两亿美元把美国团队拉过来,那还算是中国电影吗”拿科幻大片来说,“变形金刚在沙漠里,方圆三四英里范围内,一个小东西飞行速度是多少到处是爆炸,人还要安全,你找得到这样的团队来设计和操作吗怎
样安排这些运动镜头,你根本不知道。

因此缺的不仅是导演、编剧,还缺特效师,缺做怪兽的和做服装设计的。


好的科幻往往是放大对科学的恐怖想象,再用宗教去平衡,宗教与科学完美结合在一起,而我们没有这样强有力的因素,没有宗教制约。

中国总停留在“我们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们的未来更美好”的想象中,而科幻恰恰是冷战背景下,因对工业文明和政治博弈的恐惧而产生的。

在中国,仅社会形态这一点就是你无法也不允许想象的,你拍两百年之后的中国,那是什么政体呢这就难住你了。

《逃离洛杉矶》里,洛杉矶一片混乱,美国人把这个城市都放弃了,但在我们这里就不能这么设想,比如北京一定会繁荣昌盛、交通发达、高楼林立等等,很儿童化的想象。

2015,科幻电影元年
在连创新高的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纪录中,不乏科幻类型作品――《变形金刚4》收获了亿元,稍早上映的《钢铁侠3》和《美国队长2》的票房也达到了亿元和亿元。

不可否认,科幻电影在中国电影产业中蕴含着巨大市场空间。

去年11月20日,在中影集团发布的24个新电影计划中,“科幻类”有3部作品,除了《超新星纪元》,还有《流浪地球》、《微纪元》,它们都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而据宁浩透露,他的下一部作品将拍摄刘慈欣的《乡村教
师》,张艺谋、陆川也表示要拍科幻题材;周星驰则在忙他的第二部科幻片《美人鱼》,且已预定2016年贺岁档;就连马云都表示,阿里影业未来计划以拍摄科幻大片为主……
而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则是在科幻迷心中,“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高到世界级水平”的“大刘”刘慈欣。

但当不少人得知《三体》要拍成电影时,不禁心头一紧。

尤其当得知承接《三体》拍摄计划的是由孔二狗担任CEO的新公司游族影业时,一大批“神评论”在网上表达着对该电影的担心。

对此刘慈欣表示,读者的担忧可以理解,但对大成本的科幻电影来说,做实厨性的努力已经是时候了。

事情总得有个开始,才能积累经验。

其实,中国电影人无需一味效仿好莱坞创作模式。

科幻电影要表达的是科技时代人们对生活的憧憬、恐惧和欲望。

科幻电影不只是拥有宏大场面和精彩特效的大制作,还有诸如《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月球》等通过故事创意打动观众的“软科幻”。

就像面对好莱坞大片的强劲竞争,一批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凭借现实关怀和本土特色以小博大、成功逆袭一样,相信中国科幻电影也可以展示中国人对科技时代的深刻思考,获得中国观众的喜爱,在与好莱坞大片对决中占有一席之地。

靠处女作《后会无期》卷走亿元票房的韩寒在去年7月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下一部作品可能是科幻片,“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硬科幻,因为我们这方面是没有办法跟好莱坞去拼的。

”韩寒在其所着的《我所理解的生活》中也推荐过《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是一部经典的科幻片,如果不考虑画质,你用iPhone和一张沙发就能拍出来”。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投资仅1万美元,全片只有一个场景,一小群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它的卖点并非大多科幻片主打的视觉特效,而是编剧笔下缜密而引人入胜的剧情。

Robert Grant是着名的亚瑟C克拉克奖的评审之一(此奖颁给前一年出版的最佳英文科幻小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拍摄自己的科幻电影,最重要的是,“不要模仿英美电影。

伟大的科幻小说诉说的是勇敢与无畏的精神,中国既然拥有原创的故事和观点,应该抓住机会,做你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