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5-16(1)经络腧穴现代研究教案1
《医学经络腧穴》课件电子教案
02
奇经八脉
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主要作用是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十二经和任督二脉的穴位,是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数量约600个。
十四经穴
不在十四经上的穴位,数量较少。
经外奇穴
没有固定位置,以压痛点为穴,无固定名称,是腧穴的辅助组成部分。
阿是穴
腧穴系统
03
十二经脉腧穴
第五周
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
第三周
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第六周
督脉、任脉、耳针、头针、足针。
课程安排
02
经络腧穴概述
03
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四肢深入的部分,具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的联系和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不足的作用。
经络系统
01
十五络脉
手足三阴三阳经共15条,加上任脉和督脉,共16条,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
课程目的
2
3
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和掌握常用经络腧穴的临床应用和操作方法。
了解和掌握相关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第一周
经络腧穴概述、十二经脉、腧穴分类和定位方法。
第四周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
第二周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带脉腧穴
带脉
调理下焦气机,缓解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问题
气海俞
调理大肠功能,缓解便秘、腹泻、腹痛等问题
大肠俞
金门
阳白
太阳
阳维脉腧穴
调理脾胃功能,缓解胃痛、腹痛、腹泻等问题
三间
阴维脉腧穴
经络腧穴学总论(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总论2. 课时安排:共24 课时3. 教学目标:(1)了解经络腧穴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2)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知识;(3)学会运用经络腧穴学知识进行临床实践。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第1 课时:经络腧穴学概述1. 经络腧穴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经络腧穴学的研究范围和重要性第2 课时:经络系统1. 经络的定义和功能2. 经络的分类和分布3. 经络的作用和临床应用第3 课时:腧穴系统1. 腧穴的定义和功能2. 腧穴的分类和分布3. 腧穴的定穴方法和临床应用第4 课时:经络与腧穴的关系1. 经络与腧穴的相互影响2. 经络与腧穴的相互作用3. 经络与腧穴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第5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临床应用1. 经络腧穴学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2. 经络腧穴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 经络腧穴学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讲解经络腧穴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2. 演示:展示经络腧穴的分布、操作方法等;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经络腧穴的感觉和作用;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运用经络腧穴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发言、作业等情况;2. 课堂实践: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经络腧穴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经络腧穴学教材;2. 课件:经络腧穴学的PPT课件;3. 模型:经络腧穴模型;4. 视频:经络腧穴操作演示视频;5. 案例:相关临床案例。
六、教学活动与设计第6 课时:经络测量与评估1. 经络测量方法的学习2. 经络测量工具的使用3. 经络测量结果的评估与分析第7 课时:腧穴的诊断与治疗1. 腧穴诊断的方法与技巧2. 腧穴治疗的操作步骤与要点3. 腧穴治疗的临床应用实例解析第8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科研方法1. 经络腧穴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2. 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 科研结果的统计分析与解读第9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临床实践1. 经络腧穴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案例分析2. 经络腧穴学在临床中的实际操作演示3. 学生临床实践操作的指导与评价第10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未来展望1. 经络腧穴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2. 经络腧穴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3. 学生对经络腧穴学未来发展的思考与讨论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4. 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遵守伦理道德规范。
针灸学重点经络腧穴部分教案
手厥阴心包经
天池、天泉、曲泽、郄门 、间使等。
常用腧穴介绍
手少阳三焦经
01
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等。
足少阳胆经
02
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等。
足厥阴肝经
03
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等。
常用腧穴介绍
督脉
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 枢等。
任脉
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 等。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常用穴位有肾俞、 大肠俞、腰阳关、委中 等,可减轻腰部疼痛、 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肩周炎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常用 穴位有肩髃、肩髎、肩 贞、阿是穴等,可缓解 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 症状。
妇科疾病应用举例
月经不调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常用穴位有关元、三阴交、血海、归来等, 可调经止痛,改善月经周期和经量。
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等 。
足阳明胃经
承泣、四白、地仓、大迎、颊车等 。
常用腧穴介绍
01
02
03
足太阴脾经
隐白、大都、太白、公孙 、商丘等。
手少阴心经
极泉、青灵、少海、灵道 、通里等。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前谷、后溪、腕骨 、阳谷等。
常用腧穴介绍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攒竹、眉冲、曲差 、五处等。
足少阴肾经
04
经络腧穴的主治作用
近治作用
局部治疗作用
腧穴所在部位及其邻近组织、器官的 病症,如眼区周围的穴位均能治疗眼 病。
邻近治பைடு நூலகம்作用
腧穴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 器官的病症,如鼻旁的迎香穴能治疗 鼻塞。
远治作用
《医学经络腧穴》课件电子教案
针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及禁忌
适用范围
针灸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 病、五官科疾病等。同时,针灸疗法还具有保健和美容的作用。
禁忌
针灸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和所有病症。例如,孕妇、年老体弱、有严重 器质性疾病或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进行针灸治疗。此外,一些急性病症、皮 肤感染、瘢痕体质的患者也需要慎重考虑是否进行针灸治疗。
热邪入侵
按摩曲池、合谷、外关等穴位,可 清热解毒,缓解高热、咽痛、流脓 涕等症状。
胃痛的选穴方法
总结词
寒邪犯胃
胃痛是由于脾胃受损、气机不利所致,按摩 某些穴位可以舒缓胃痛症状。
按摩中脘、气海、关元等穴位,可温中散寒 ,缓解胃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饮食停滞
肝气犯胃
按摩中脘、天枢、大横等穴位,可消食导滞 ,缓解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医学经络腧穴》课件电子 教案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课件简介 • 经络基础知识 • 腧穴基础知识 • 常见病症选穴方法 • 常用针灸疗法简介 • 现代医学对针Hale Waihona Puke 疗法的认识01课件简介
课件背景及目的
背景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电子教案逐 渐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辅助工具。《医学经络腧穴》是中医 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我们制 作了该课件的电子教案。
VS
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奇经八脉及功能
奇经八脉的定义
奇经八脉是指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和阳跷脉。
初级中基、经络腧穴学教案
中基、经络腧穴教案第一章绪论Ⅰ课程内容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继后《黄帝岐伯按摩十卷》、《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以及金元四大医学流派,直至温病学派等都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中医学中"天人合一"、"神形一体"、"疾病可知"、"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异法方宜"、"病治异同"等观点,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思想。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这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包括两个主要内容。
其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其二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包括辨证与论治两个主要内容。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与病、症是有区别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辨证和论治有不同的含义,是统一的整体。
-、教学要求:1.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3.掌握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4.课时数:4课时二、考核知识点(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黄帝内经》2.《伤寒杂病论》四、考核要求(一)识忆: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二)理解:症、证、病的区别及其联系。
(三)简单应用:说明"整体观念"的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章阴阳五行Ⅰ课程内容第一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一)阴阳的含义: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二)阴阳的属性:这种属性是由相互对立双方的性质、位置、趋势等方面所决定,也是作为区分事物或现象属阴属阳的标准。
《医学经络腧穴》课件电子教案
2023《医学经络腧穴》课件电子教案CATALOGUE目录•导言•基本知识•经络系统•腧穴系统•腧穴应用•课程总结与展望01导言介绍《医学经络腧穴》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概念,帮助学生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技能。
课程目标介绍《医学经络腧穴》课程的学科背景和历史发展,阐述其在医学、中医学和针灸学等领域的重要地位。
课程背景课程简介学习方法推荐多种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分段学习、归纳总结、实践操作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内容结构概述本门课程的内容结构,包括经络的基本概念、十二正经、奇经八脉、腧穴的分类和定位方法等,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整体结构。
导学02基本知识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络脉三部分组成,具有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调节阴阳等功能。
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经络系统通过运行气血、沟通内外,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包括调节脏腑功能、传导感应、濡养组织等。
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概述VS腧穴分为十四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三类,其中十四经穴是位于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上的穴位,是腧穴中的主要部分。
腧穴的分类腧穴具有调节脏腑功能、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等功能,通过刺激腧穴,可以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腧穴的功能腧穴系统概述03经络系统十二经脉•手太阴肺经:起自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
•手阳明大肠经:起自食指桡侧端,沿着食指桡侧向上,通过1、2掌骨间、进入合谷穴,行至第七颈椎棘突下缘,进入大肠。
•足阳明胃经:起自鼻翼旁的迎香穴,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槽中,再向下沿着颌骨后缘到大迎穴处。
•手少阴心经:起自极泉穴,沿着上臂内侧后缘,至肘横纹尺侧端,进入寸口,经过太渊、神门、少府、少冲等穴。
•手太阳小肠经:起自小指外侧端,沿着小指外侧向上,经过腕骨、尺骨、肱骨、肩胛骨一线到达肩俞穴。
•足太阳膀胱经:起自目内眦处,向上沿着额部两侧向后行至枕骨处。
经络腧穴学实验教学大纲doc
《经络腧穴学》实验教学大纲《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核心内容,经络学说又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针灸临床及其他临床各科均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内容,熟悉有关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辨证施治,为临床实践打好基础。
其中注有“*”的腧穴为常用穴,要求学生重点掌握。
本课程教学时尤应加强在人体的点穴,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本课程教学时数共160学时,其中理论课130学时,实验课30学时。
实验一手太阴经络与腧穴【目的要求】1.熟记手太阴肺经循行,准确划出手太阴肺经体表循行路线。
2.掌握手太阴肺经11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方法。
3.掌握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概要及特殊部位的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手太阴肺经腧穴中府* 云门天府侠白尺泽* 孔最* 列缺* 经渠太渊* 鱼际少商*【授课方法与学时】实验室示教及划经点穴,2学时。
实验二手阳明经络与腧穴【目的要求】1.熟记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准确划出手阳明大肠经体表循行路线。
2.掌握手阳明大肠经20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方法。
3.掌握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主治概要及特殊部位的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2.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商阳* 二间三间* 合谷* 阳溪* 偏历* 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 曲池* 肘髎手五里臂臑* 肩髃* 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授课方法与学时】实验室示教及划经点穴,2学时。
经络腧穴总论PPT教案
(二) 奇经八脉
2、奇经八脉的特点
①有一定的循行路线 ②不直属脏腑
③无表里关系 ④无逐经相接的关系
⑤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
第13页/共42页
(二) 奇经八脉
3、奇经八脉的作用
①交错循行于十二经脉间,沟通十二经脉 的联系 ②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 作用
第14页/共42页
三、 经络的作用
1、沟通内外,联系脏腑和肢体。“夫十二经脉
者,内属于腑藏,外络于肢节”
2、运行气血,濡养全身。“经络者,所以行气
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3、抗御外邪,反映证候。(卫气)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刺之要,气至而有
效”
第15页/共42页
四、 经络的应用
(一)诊断
1、分经辨证
病理状态下,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可反 映症候征候。
用穴 于的 确纵 定向 下距 肢离 经
常用骨度
第33页/共42页
二、 腧穴的定位方法
(三)手指比量法
① 中指同身寸 法:中指屈曲时 ,中节掌侧两端 纹头之间为1寸 。
用于四肢取穴 的直寸、背部的 横寸。
第34页/共42页
二、 腧穴的定位方法
(三)手指比量法
② 拇指同身寸法 :拇指指关节的 横度作为1寸。 用于四肢部取穴
8寸
部
经
常用骨度
第31页/共42页
二、 腧穴的定位方法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 肘横纹至腕掌侧横纹
9寸 12寸
用穴 于的 确纵 定向 上距 肢离 经
常用骨度
第32页/共42页
二、 腧穴的定位方法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寸
《医学经络腧穴》课件电子教案
推拿按摩
通过手法刺激经络穴位,舒通经络,缓解疼 痛和不适。
饮食调理
通过饮食的补益和调节,可以滋养经络,增 强人体免疫力。
03
腧穴系统
腧穴的分类与分布
十四经穴
是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是人体经 络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奇穴
又称“经外奇穴”,是指不归属于十四经脉,但 具有固定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
详细描述
治疗失眠时,可选取心经的神门、心俞等穴位进行针灸或按摩,以养心安神、镇静催眠。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 症状,选取足太阳膀胱经的脾俞、肾俞等穴位进行针灸或按摩。
肥胖的经络腧穴应用
总结词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通过经络 腧穴的应用可以促进脂肪代谢,达到减 肥目的。
VS
详细描述
治疗肥胖时,可选取脾经的足三里、三阴 交等穴位进行针灸或按摩,以健脾利湿、 消脂减肥。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症状, 选取足太阳膀胱经的脾俞、胃俞等穴位进 行针灸或按摩。
注意安全,避免不良反应和事故;注意卫生,遵守无 菌操作原则;注意定位准确,遵循解剖学知识;注意 行针技巧,控制刺激量;注意患者感受,及时调整针 刺深度和行针手法。
多实践、多操作;多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多参加学 习班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经验;多关注患者反馈, 不断改进治疗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理解经络腧穴的难点与重点
难点解析
理解经络腧穴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复杂作用,如经 脉与脏腑的复杂联系、穴位与疾病的关系等。
重点梳理
掌握重点经络和穴位的功能与作用,如足太阳膀胱经 、手太阴肺经等重点经络,以及人中、三阴交、曲池 等重点穴位。
应用经络腧穴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要点一
注意事项
经络腧穴学教学PPT学习教案
(一)中府 云门
[定位]
云门
中府:在胸前壁的外上
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 中府
隙,距前正中线6寸。
云门:在胸前壁的外上方,
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
凹下们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云门
中府
第10页/共28页
[主治] 1、清宣肺气、止咳平喘:咳嗽、 哮喘。
2、通络止痛:胸痛、肩背痛。 [操作] [配伍举例]
少商
第22页/共28页
[主治] 1、共性: (1)宣肺清热,止咳平喘:咳嗽,哮喘,外感 发热。 (2)清热利咽:咽喉肿痛。 (3)通络止痛:手指疼痛、肿、麻木
第23页/共28页
2、特点 鱼际: (1)清热利咽:发热,咳血,失音。 (2)小儿疳积,乳痈。 少商: (1)泻热:高热、鼻衄。 (2)醒脑开窍:昏迷、癫狂。 [操作] [配伍举例] 鱼际配合谷治疗咽喉肿痛、失音;少商配合谷治 疗咽喉肿痛;少商配关冲、中冲治疗中风昏迷。
第24页/共28页
[临床应用与研究]
王氏治疗失音。取双少商,点刺出血3—5滴,再 刺双内关,加电计仪针20min。共治82例,治2—6 次,75例痊愈,4例好转,3例无效。
第25页/共28页
小结: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肺、胸、咽喉病,以及经脉循行
部位病变。 1、肺经所有的穴位都可治肺的疾患、局部病变。 2、肘以下的穴位治疗范围较广,可用于脏病、经络
第15页/共28页
(三)尺泽 孔最 列缺 经渠 太渊
[定位]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 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缘 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 横纹上7寸。
尺泽
孔最
第16页/共28页
列缺:在前臂桡 侧缘,桡骨茎突上 方,腕横纹上1.5 列缺 寸处。当肱桡肌与 经渠 拇长展肌腱之间。 太渊
经络腧穴学教案
经络腧穴学教案教案标题:经络腧穴学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并能解释经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熟悉并能够识别常用的经络与腧穴名称和位置。
3. 掌握经络与腧穴的功能和应用,以及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重点:1. 经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常用的经络与腧穴的名称和位置。
3. 经络与腧穴的功能和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经络系统的深层概念和运行原理。
2. 掌握复杂的经络与腧穴名称和位置。
3. 理解经络与腧穴的功能和应用的关联性。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图片或图示展示经络与腧穴的名称和位置。
3. 经络与腧穴的功能和应用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介绍经络与腧穴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其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通过举例说明,引发学生对经络与腧穴学的兴趣。
Step 2: 基础知识讲解a. 介绍经络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重点讲解经络的主要分类,包括经经络、络经络、输穴经络等。
b. 呈现经络与腧穴的名称和位置。
使用图片或图示展示常用的经络与腧穴,同时解释其名称和位置。
帮助学生记忆和识别。
Step 3: 经络与腧穴功能和应用的讲解a. 解释经络与腧穴的功能。
强调经络与腧穴作为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通道和节点的重要性。
b. 介绍经络与腧穴的应用。
包括中医经络学、穴位按摩、针灸等。
给出相关案例和实际应用,加深学生对其应用价值的理解。
Step 4: 案例分析和讨论提供一些经络与腧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5: 总结与评价概括经络与腧穴学的重要内容,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要求学生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澄清。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穴位按摩示范和练习,以强化他们对经络腧穴的认识。
2. 鼓励学生做进一步的研究,了解不同学派对经络与腧穴学的理解和观点,拓宽他们的视野。
3. 组织学生参观中医诊所或针灸学校,让他们亲身体验经络与腧穴的应用和实践。
大学经络腧穴学教案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授课班级:中医学专业本科一年级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日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经络腧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
- 掌握十二经络的走向、主要穴位及其功能。
- 了解经络与脏腑的关系及经络的生理功能。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经络腧穴学知识分析临床病例的能力。
- 提高学生针灸推拿等中医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医学的热爱和兴趣。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经络腧穴学概述1. 经络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其与脏腑的关系。
2. 腧穴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经络系统中的位置。
二、十二经络1. 手太阴肺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2. 手阳明大肠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3. 足阳明胃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4. 足太阴脾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5. 手少阴心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6. 手太阳小肠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7. 足太阳膀胱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8. 足少阴肾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9. 手厥阴心包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10. 手少阳三焦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11. 足少阳胆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12. 足厥阴肝经: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中医经典故事或案例引入经络腧穴学的重要性。
2. 简要介绍经络腧穴学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经络腧穴学概述1. 讲解经络系统的组成、走向及与脏腑的关系。
2. 介绍腧穴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经络系统中的位置。
三、十二经络讲解1. 每一经络分别讲解其走向、主要穴位及功能。
2. 结合图片或模型展示穴位的位置和操作方法。
四、案例分析1. 通过临床病例,让学生运用经络腧穴学知识进行分析。
2. 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经络腧穴学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经络腧穴学总论PPT教案
2021/8/1
2
目的和要求
(二)腧穴学总论 1、 掌握腧穴的基本概念及腧穴的分类。 2、 了解腧穴的命名。 3、 了解特定穴的含义和用法。 4、 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5、 了解腧穴的主治规律。
2021/8/1
3
(一)经络学总论 1、经 络
(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
经络腧穴学总论
会计学
1
目的和要求
(一)经络学总论 1、掌握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2、了解经络的发现及形成发展。 3、熟悉十二经脉的命名及分布规律、表里络属。 4、熟悉十二经脉的走向及相接规律。 5、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及作用,掌握任、督二脉
循行规律,了解奇经八脉中其他六经循行特点。 6、掌握经络的生理作用,熟悉经络学说的应用。 7、了解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
经络是经脉和络
脉的总称,是人体 运行气血,联络脏 腑,沟通内外,贯 串上下的径路。
4
2021/8/1
2、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把人体
的脏腑、组织、器
官联结成一个有机
的整体,使人体各
个部位的功能活动
保持相对的协调和
平衡。
5
2021/8/1
4、经络的发 现
A、体表反应点和针刺感应现象的归纳
B、穴位主治性能的总结
9. 《针灸逢源》(清 –李学川-1817年)—— 载穴361:复增眉冲,经穴至此得以“完 整” ,并沿用至今,但仍存在经外奇穴 “继续归经”问题;强调辩证取穴、针药 并重 。
10.《针灸精粹》(“民国”-李文宪)——将 腧穴按穴性分为:气、血、虚、实、寒、 热、风、湿八类,为腧穴按主治作用分类 奠定了基础。
2. 《伤寒论》(张仲景-东汉末年)——创立
中医经络学与腧穴技术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选择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 专著、案例分析等,如《中医经络学研 究进展》、《腧穴技术临床应用》等。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中医经络学 与腧穴技术相关的网站、论坛、博客等, 获取最新的信息和知识。
实践教学资源:选择具有实践教学条件 的医院、诊所、养生馆等,让学生在实 际操作中掌握经络学与腧穴技术的知识 和技能。
手法熟练:掌握各种手法,如按、揉、 推、拿等,熟练运用于穴位操作
力度适中: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调整 手法力度,避免造成不适或伤害
操作规范: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注重沟通: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 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及时调整操作方法
腧穴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典型病例分析与实践
选取典型病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分析 分析病因病机:分析病例的病因、病机及病理变化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病因病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实践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治疗方案,观察疗效并调整方案
添加标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
引入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 趣味性
增加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 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 方式,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建设与发展建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中医经络学与腧穴 技术教学设计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中 医 经 络 学 与 腧 穴 技 术 概 述 03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04 教 学 内 容 与 方 法 05 教 学 评 价 与 反 馈 06 教 学 资 源 与 条 件
经络腧穴教案
二、经络主要病候
脏腑病: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颊肿、咽喉肿痛。经脉病:肩臂外侧后缘痛。
三、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肺、大肠、喉咙等相关脏腑器官的病候,与外经病候,肩臂疼痛等。
四、主要腧穴
1.尺泽合穴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
1.咳嗽,气喘,咳血;
2.伤风咳嗽,气喘;
3.咽喉肿痛;
4.手腕疼痛无力。
操作:
针尖向上斜刺0.3~0.5寸。
4.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
定位: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
1.咳嗽,气喘,咳血,喉痹,胸痛。
2.无脉症。
3.腕臂痛。
操作:
避开桡动脉,直刺0.2~0.3寸。
5.鱼际荥穴
定位: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
重点内容:
“横出腋下”理解
重点内容
主治概要
重点内容:
腧穴的定位
重点内容:
列缺简便取穴法
临床运用举例
教学
反思
本次课为课程导入课,重点腧穴基本概念、分类和主治特点,通过提问、举例、类比等方法启发学生作业治疗学习方法,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2. 掌握手太阴肺经常用腧穴定位、主治及操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手太阴肺经常用腧穴定位、主治及操作
教学难点:
手太阴肺经循行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类比法、启发教学法。
教学手段:PPT、板书。
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陈健尔 李艳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经络腧穴》课件电子教案
《医学经络腧穴》课件电子教案xx年xx月xx日•导言•基本知识•经络系统目录•腧穴系统•腧穴应用01导言1课程背景23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医学腧穴是中医针灸学的基础之一,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穴学通过电子教案的编写,能够更好地辅助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电子教案课程目的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及主治病症。
熟悉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了解经络腧穴的起源和发展趋势。
理论讲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腧穴的起源、发展及作用机制。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腧穴的定位及主治病症。
教学方法02基本知识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核心,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以及相应的阴经和阳经。
经络系统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经络腧穴经络腧穴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上的穴位,具有调节脏腑、治疗疾病的作用。
腧穴分类十四经穴01十四经穴是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穴位,共有361个,是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
经外奇穴02经外奇穴是指不在十四经脉上,而具有一定名称和固定位置的穴位,共有36个。
耳穴03耳穴是指分布在耳廓上的穴位,共有79个,具有诊断和治疗作用。
腧穴作用调和气血通过刺激腧穴,可以调和气血,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平衡阴阳刺激相应的腧穴可以调节阴阳平衡,缓解身体症状。
预防疾病通过按摩、艾灸等刺激相应的腧穴,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手指同身寸法以手指的宽度为标准,用于确定腧穴位置。
骨度分寸法以骨节为标志,分成一定长度,用于确定腧穴位置。
简便取穴法以骨骼和肌肉的特殊形态为标志,用于确定腧穴位置。
腧穴定位方法03经络系统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经络系统的组成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经络腧穴学电子书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
第十八章经络腧穴现代研究第一节经络现代研究一、经络现象经络现象是指沿古典经络路线出现的一些特殊的感觉传导和感觉障碍以及可见的皮肤色泽和组织形态变化等现象。
“循经性”是各种经络现象的共同特征。
经络现象一般是针刺、艾灸、推拿及电脉冲等刺激作用于经穴后而产生的,也可在机体某种病理状态下自发地出现,有时,还可经入静诱导和意守丹田等气功锻炼而被诱发出现。
经络现象的出现机理非常复杂,但各种经络现象从感觉到形态的多个侧面,反映出古代记载的经络路线的客观存在。
特别是可见的经络现象,持续时间长,客观性强,“看得见,摸得着”,形象、直观、生动地显示着人体“活的经络图”。
“现象是本质的显现”,经络现象亦应是经络本质的显现,从经络现象人手开展经络实质的研究无疑是人体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循经感传现象循经感传现象,是指沿经络路线出现的感觉传导现象,在各类经络现象中最为多见,是经络现代研究的重要内容。
1.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与调查循经感传是针灸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通常在针刺、脉冲电、按压等方法刺激人体穴位时产生。
循经感传现象在古书中早有记载,只是没有这一明确的提法而已。
20世纪50年代,日本长滨善夫和丸山昌郎报道了循经感传现象后,国内外类似的报道日益增多。
我国首先开展了大规模普查研究。
1973年卫生部颁布了全国循经感传现象调查统一方法和分型标准后,研究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科学轨道。
从1972年至1978年,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关单位,按照统一标准,对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人群进行了6万多人次的调查,结果发现感传出现率为5.6%~45.2%,大多在12%~24%之间,对于感传显著者,即六条以上贯通一经全程的,出现率约为4%~13%之间。
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循经感传广泛存在于人群之中,基本上无种族、地域、年龄等方面的差别。
2.循经感传现象的基本特征循经感传现象具有循经性、双向传导、回流性、慢速传导、可阻性、感传线宽度粗细不匀、感觉性质多样、趋病性和效应性等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络腧穴学》胡玲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9
《经络腧穴学》沈学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0
《经络腧穴学》胡玲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10
《针灸学释难》李鼎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86,6
《常用腧穴解剖基础》严振国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88,12
《针灸学释难》李鼎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86,6
安徽中医药大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经络腧穴学
教学对象
2013针灸骨伤班
教材
《经络腧穴学》胡玲主编(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第2版。
授课内容
第七章经络腧穴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经络的现代研究
课时
2学时
学习参观经络研究所4学时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掌握循经感传现象的概念
2、熟悉循经感传现象的一般规律。
教学过程
设计
以多媒体讲授、演示为主,辅以课堂提问。
引言及提问:10
本人认为:经络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五大发明之首,因为世界以人为本,人以健康为本;经络是中华民族对人体结构的最早记载。
讲授:
1、经络现象的研究;20
2、循经感传现象的形成机理
应荐,沈雪勇.经络现代研究之管见[J] .上海针灸杂志2007, 14(4):38-40.
沈雪勇,李震.正常人和尸体穴位伏安曲线的实验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 1998, 14(8):6-8.
胡翔龙,吴宝华,许金森,汪培清,黄晓卿.红外辐射成像技术对中医经络研究的一个新奉献——人体体表确有古人描述的经脉循行路线[A].第九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 2003
3、熟悉经脉-脏腑相关研究
4、了解循经感传现象的形成机制。
5、了解循经感传现象形成机理。
6、了解经络实质的几种假说。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循经感传及其他经络现象
2、循经感传现象的一般规律及特征
教学难点:1、循经感传现象形成机理
2、经络实质的几种假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配合互动法、演示法和讨论法
小结与讨论:10分钟
学习参观经络研究所4学时
复习思考题
1、谓循经感传?何谓隐性感传?
2、循经感传现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何谓经络检测法?
4、其常用的经络检测方法有那些?
参考文献
《针灸学》(“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
《中国针灸学词典》高忻个洙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