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兴方言中的古语词例释.
泰兴话 古诗词
泰兴话古诗词
哎呀呀,你晓得不,咱泰兴话那可老有意思啦!就好比说那些古诗词,用泰兴话一念,别有一番风味哟!
你想想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咱泰兴话说出来可能就是“床跟前亮堂堂滴,还以为是地上结滴霜唻”。
是不是感觉特别亲切,特别接地气?这就像是咱老家的那口土灶,虽然不洋气,但烧出来的饭菜就是香得很呐!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在一起,我就用泰兴话念了几句古诗,他们笑得前仰后合。
我就说:“笑啥子笑嘛,这多有趣嘞!”他们还是笑个不停。
就像那“两个黄鹂鸣翠柳”,泰兴话一念可能就成了“两个黄雀子在柳树上喳喳叫”,多生动形象啊!
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用咱泰兴话一念,可能就是“春天困觉困得死,到处听到鸟叫”。
你说这多好玩儿呀!这就好比咱小时候在田埂上疯跑,那股子自由自在的劲儿哟!
咱泰兴话念古诗词,不是为了搞笑,而是能让这些经典的东西更贴近咱的生活呀!就好像那冬日里的一炉火,给人温暖,让人亲近。
这多好哇!
我觉得呀,泰兴话和古诗词的结合,那就是生活与艺术的碰撞,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嘞!它让那些高高在上的古诗词变得可亲可近,让
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更好地去感受它们的魅力。
所以说呀,咱可别小瞧了泰兴话,它能给古诗词带来新的活力呢!。
泰州话方言生活用语
天理的诗句
以下是含有天理的诗句:
1.“天理已尽杀气昏,青宫惴惴二十载。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绝·屠苏》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3.“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养生主》
4.“天理从来屈有信,东风到处物皆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5.“门前骢马权奇种,台上慈乌反哺心。
”——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一》
6.“花岛屐,柳湖尊。
好将长健傲长贫。
”——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7.“诸孙认取翁翁意,插架诗书不负人。
”——陆游《读书至夜分感叹有赋》
8.“四时配四德,元亨利与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赵蕃《五经四书正误·大学四书正误·大学》
9.“天理之行也,甚顺则无为。
事者,非有事也。
理也者,行乎事者也。
”——程颐《程氏易传·周易上经乾传第一》
10.“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学者也。
”——孟子《孟子·尽心上》
这些诗句均包含有天理二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泰兴方言本字考
作者: 顾黔
出版物刊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5-98页
主题词: 方言本字;广韵;方言词;江淮方言;阴平;吴语;演变规律;集韵;去声;客方言
摘要: <正> 泰兴方言属江淮方言的通泰片,《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1960)划归第三区.通泰片在长江北岸,与吴语仅一江之隔,受吴语影响不小,加之它的底层很可能是吴语,又与赣客方言有密切关系,情况颇为复杂,本文旨在探求泰兴方言的本字,对其他方面不加论述。
考索方言本字,可以追溯现今方言词的来源和语音的演变规律,例如:泰兴话“侧刀切物使成薄片”叫[p‘i阴平),《广韵》齐韵匹迷切“(卑刂),~斫”,《集韵》齐韵篇迷切“削。
泰兴民谣俗语(第二十九辑)
泰兴民谣俗语(第⼆⼗九辑)泰兴民谣俗语(29)来⾃⽼乐在线00:0008:491、不下榔头不出油。
释义:类似与黄⾖的含油⾖制品,如果不花⼒⽓,油是榨不⼲净的,这⾥是说,如果办⼀件事,不下真功夫,事情⼀定不会成功。
2、不上台盘。
释义:台盘为⾼平的建筑物,且四⽅⽽⾼,本意是说“登不了⼤雅之堂”,⽤我们泰兴话讲,⼀般是指蛮不讲理的话,⼜叫“搬不上台⾯”、“捧不上桌⾯”,泰兴⼈也把这种⼈成为“讲扁公理”。
3、百⼆⼗个不买账。
释义:这⾥是说,⽋债之⼈,⽆论债主怎样要钱,不但不还钱,反⽽摆阔⽓,甚⾄睬都不睬,与“千年不把,万年不赖”同⼀个意思;泰兴⼈另有⼀说,某⼈劝诫别⼈,好说⽍说、好话讲尽了,被劝诫的⼈当“⽿边风”,就是不听。
4、有个补丁注个钉。
释义:从本意上来说,⾐服有⼀个纽扣,就钉⼀颗纽⼦,与“有个萝⼘顶个坑”同意,延伸为办事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马虎。
5、多事有事。
释义:这句话是说,⼀个⼈如果多⼿多脚做了事,会引来好多事要做,引来许多⿇烦,同等于“季家市的⽼爷——秦司空”,与“多⼀事不如少⼀事”意思相悖。
6、抓到⼤腿痒到膝盖。
释义:事情与事情之间既相互联系,⼜有程度上的差异。
这句话有“贪⼼不⾜,得陇望蜀”、“吃噶碗⾥,望啊锅⾥”、“得了千贯巴万贯”的意思,泰兴⼈常说:巴财⼼重。
7、出头椽⼦——先烂。
释义:“椽⼦”,是⼀种盖房的⽊料,基本上⼀样长,如果有哪根露出屋檐,⼀旦下⾬或遇到天时的变化,出头的椽⼦肯定先坏,这⾥延伸为,⼀群⼈遇到⼀件事,谁好出风头,那么这个⼈最容易受到攻击。
8、⼩⼈发财如受罪。
释义:“九⽉⾥芦花暴,⼗⽉⾥⼩阳春,⼗⼀⽉有点冷,腊⽉⾥就打春”。
这是说的⼀个暴发户,赌博赢了⼀点钱,就“抖逼”,后来,赌输了,别⼈嘲笑他,他竟⾃我解嘲:腊⽉⾥就⽴春了。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些⼈,见了点⼩钱,不知道有多神⽓。
⽤泰兴话说,“发钱寒”。
9、刨不动冬⽠刨瓠⼦。
释义:“瓠”为“乎”⾳,泰兴⼈念“乌”的⾳节,即农村⼈说的“瓢⼉瓠⼦”,这是嘲笑⼀种嘲笑“⽆能之⼈”的话语,与“在家⾥是嘴⼦,到外头是狗⼦”同⼀个意思,⽤我们的话说,欺侮不了⼀个⼈,就拿另⼀个⼈出⽓,常与“打不过马马扒锅⼦”连⽤。
泰兴话漫聊二三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面,名著的语言演变为泰兴人民常用的俗语,丰富了泰兴方言,如出自《西游记》的有:“孙猴子七十二变,本相不变”、“孙悟空扛芭蕉扇,小不下来”、“取出经来唐僧得,惹出祸来行者当”,等等。
在泰兴人们的口语中,有时会听到一句“五二六三”的,意思是指某某与某某搞阴谋,干见不得人的坏事,更多的是指男女苟合,搞不正当的关系,称为“五二六三”或“舞鬼”。
这个“五二六三”与“吾儿禄山”谐音,其中有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
唐朝开元年间,天下太平,四海无事。
唐玄宗李隆基久居皇位。
对早晚上朝十分厌倦,无论大小国事,都交给丞相处理决断。
渐渐地深居皇宫内院观花宴乐,沉溺于声色犬马的娱乐之中。
后宫中虽有佳丽无数,玄宗却皆视为粪土一般,无一能令他赏心悦目,独对子媳寿王(玄宗子李瑁)妃杨玉环钟情,将她接到宫中,册封为贵妃。
杨贵妃容貌妖冶,言语敏捷,风情万种,很讨皇帝欢心。
皇上无论是巡视九州,还是游历五岳,无论是骊山雪夜,还是上阳春朝,与贵妃食则同桌,寝则同榻,恩宠至极。
这样的皇帝老儿,岂能治理好堂堂大唐帝国?他和杨贵妃还认了一个干儿子叫安禄山。
安禄山是塞外营州地方的杂种胡人,气力雄大,奸诈残忍,多计谋智慧,善于揣摩人的心意,迎合帝妃,博取欢心。
玄宗封其高官,享以厚禄,开口闭口“吾儿禄山”,时宫中人皆呼安禄山为禄儿,允许他自由出入皇宫内庭,不受约束,以后竟发展到与贵妃杨玉环私通,暗中监探玄宗国家大事,阴谋推翻唐王朝。
后“吾儿禄山”勾结胡将史思明反叛,导致了历史上著名“安史之乱”,致使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逐步走向衰亡。
“安史之乱”中,唐玄宗逃命到蜀中成都,途中在马嵬坡,迫于军民的强烈要求,赐杨玉环自缢,“吾儿禄山”亦在乱中毙命,自食其果。
真可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饱含贬义的“吾儿禄山”经多年流传,仍鲜活在泰兴民间,不过演变成“五二六三”罢了。
泰兴常用方言熟语
泰兴常用方言熟语泰兴常用方言熟语天时地理方位辰光(时间、时光)早更头家(大清早天蒙蒙亮的时候,拂晓)八大老早(很早)晏(晚、迟)早起(早晨)小日中(接近中午)日中(中午;又有“中饭”之意,例:快点家来吃日中)老日中(中午偏后)晚茶时辰(中、晚饭之间吃小餐的时候,下午三、四点钟)掸散暗(黄昏前)黄昏头(黄昏)夜上(夜里,天黑以后)新近头里(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清明脚下(清明节左右。
另有“端午脚下”、“月半脚下”等说法)腊月黄天(腊月)年脚下(临近春节)初头家(农历每月初的几天)先子(前天)昨朝(昨天)今朝(今天,“今”读成“根”音)明朝(明天)后朝(后天)期朝(以后,将来)朝日家(往日,也作“朝朝家”)才将(刚才)几时(什么时候)亮星(有月亮的夜里)暗星(没有月光的夜里)变天(阴天)天作变(天要下雨)丢点(开始下雨)住点(雨止)烹毛雨(小雨飘落)起水(发大水)热和(暖和)三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在夏至与立秋期间)三九(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冬至后第19天至第27天)扫竹星(扫帚星,即彗星,喻会带来坏运气的人)一伏时(一天一夜的时间)平常三四(平时)打春(立春)高头(上面。
例:把电话号码写来格个高头。
也称“高上”)口头(靠近外头的地方)特特顶上(最高处)特特底下(最低处)半虚空(空中,上下不着的悬n空处)家边邻舍家(左右邻居)旮旯(角落。
因音义皆同,现多写成“角落”,会意字,意为9个太阳才能照到的地方。
地方小,且偏僻也称“角落头”、“隔落头”)格(指示代词。
泰兴人口语中广泛运用,作“这”字讲。
如“格歇个”,即这个时候)什的(什么)哪歇个(什么时候)那块(那里)打从(就从、自从)来巴点(靠近一点,往这儿来一点)门碰下(门里隐蔽处)生来落头(陌生处,以前没有到过的地方)四转转儿(四周围)。
泰州话study
泰州方言说谎——谈谎淘气小孩——小拿宝睡觉——河告呆子——二显到别处去————死饿旁逼去前面---前头后面---后头很多——不要太都DU啊!好———恩啊~ 上哪———去哪哇死相———HU SANG XING 湖丧型雨鞋——套还小提桶——亮在白天——噎你晚上——轧你天很热——天多暖啊这东西有多大——这东西哪么大菜很辣——菜多麻啊包子——馒头睡觉——猴皋受苦——挨稿人来疯——先翻晚上——雅立橡皮——唱皮看什么东西呀——望神尼东丝啊很早——牢早八早很大——无大八大打人---偶猪你啊嚣张---老象的杂实十三点---二不学五的罗嗦-----穷举很-----在实坏蛋-----枪毙;比养的浇粪--阿粪粪坑--毛港小板凳——爬爬凳什么东西--------什里搞子小提桶——小亮在吃饭了吗----额成吃嘎难看——瘸登一下子——一瞎头大便--乌死小便--乌需三轮摩托--三卡儿自行车--钢差儿说谎——谈谎刚才——先豆在拖鞋---嗒嗒儿脖子---井刚丈夫---孪强老婆----女养没办法——么得八发吹牛-----肉白螺蛳----乌裸儿螃蟹-----旁海回家------嘎嘎聊天——哒寡早就来了——我先头就来了一会儿——屁大的个工夫怪异——异怪有本事——花头巾不小温开水——闷烫烟拖鞋——达达小青菜——沐阴菜那个人——努个人一直在这儿——一册在朝喂有没有?——格成?啊成?现在什么时间了?——现在多一个了?是吗?——啊是的?把那个条幅挂起来吧!——把罗个条幅浪起吧!怎么了——煮十呢有没有好呢——啊成好呢去洗脸——去死脸!小宝贝————乖乖RAO小板凳——爬爬凳妻子——女将丈夫——栾将吃的饱了腻了————赤格样住啊咧是哪个老师教你的——是哪个老师高你的闲聊——搭添话一下子——一瞎头吃饭——床饭瞎搞——HA楸乱七八糟的————7古8杂的好,顺————波敲异想天开---拿心难看---缺灯、活丧行明天见---门淘子见吃晚饭---床呀饭吵架---刚丧死相---缺形样仔牛肉----鹅肉(姜堰话)到你家玩---到冷角耍儿仔(泰兴话)温开水----闷汤咽小男孩:小拿宝小女孩----小啊头费话多----穷嘴吃东西----床倒头睡觉----挺尸摩托车——魔耷差故弄玄虚——拿乔、拽蛤蟆------癞保青蛙-------水鸡蚯蚓-------湖仙蜈蚣---百脚姐姐---假假哥哥---锅锅妹妹------眯在爷爷-----嗲嗲外公----葡嗲嗲伯父---大大我跑啊跑啊跑还是没有追到她——恩溜啊溜啊溜蛤四不曾拴到她!不得了,水泼出来了——没得命,水斧出来溜!这件衣服是我自己缝的——这千衣上四恩自子饺的你吃饭了吗?——你鹅曾测帆啊?我的肚子都笑疼了-------恩滴堵在堵笑饿疼其来儿来哈雨 ----- 下雨--“下”的古音读ha(阴去)。
东台泰州方言古话
东台泰州方言古话一、东台泰州方言的概述东台泰州方言是江苏省泰州市东台县地区所使用的一种方言。
泰州方言属于江淮官话的一支,与周边地区的方言有一定的差异。
东台泰州方言在口音、发音和词汇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二、东台泰州方言的特点1. 声调东台泰州方言的声调较为平缓,相对于其他方言而言,声调变化较少。
常见的声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2. 发音东台泰州方言的发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鼻音:东台泰州方言中的鼻音较为明显,常见的鼻音有“m”和“n”。
•舌尖音:东台泰州方言中的舌尖音比较清晰,常见的舌尖音有“z”、“c”、“s”等。
•声母“f”和“h”的转音:在东台泰州方言中,声母“f”和“h”有时会发生转音,例如“风”读作“hong”。
3. 词汇东台泰州方言的词汇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常见的词汇特点有:•多音字读音:东台泰州方言中的多音字读音较多,常见的有“人”(读作“yan”)和“好”(读作“hao”)等。
•俚语和俗语:东台泰州方言中有一些独特的俚语和俗语,例如“糟蹋”(指浪费)和“兜风”(指散步)等。
三、东台泰州方言的古话东台泰州方言中有一些古话,这些古话流传至今,反映了东台泰州人民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1. “黄粱一梦”这句古话源自《庄子·逍遥游》:“胡为乎哉?庖丁为文惟所谓逍遥其心者乎!吾且临临而不知其所止,其所止不可见也!萧萧乎如有知焉者,我独若失而不知所之者。
其有知也者,天邪?其无知也者,我邪?其或知我者,天邪?其或不知我者,我邪?我或有知也,其或无知也,我则异于彼矣。
虽然,我则捐诸我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如同黄粱一梦,虚幻不真实。
人们应该摒弃一切欲望,追求内心的自由与逍遥。
2.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卖油翁》:“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觉得时光宝贵,不要虚度光阴。
”这句话告诫人们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因为时间是非常宝贵的,金钱无法买回逝去的时光。
东台泰州方言古话
东台泰州方言古话摘要:一、引言二、东台泰州方言的起源与历史背景三、东台泰州方言的特点1.声母特点2.韵母特点3.声调特点四、东台泰州方言的现状与传承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存在着各具特色的方言,它们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见证。
本文将重点探讨东台泰州方言,了解其起源、特点以及现状,以期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二、东台泰州方言的起源与历史背景东台泰州方言,又称江淮官话泰如片,主要分布在江苏省东台市、泰州市及周边地区。
这一地区的方言受到古江淮官话、吴语和中原官话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东台泰州方言。
三、东台泰州方言的特点1.声母特点:东台泰州方言的声母较为复杂,共有21个,包括零声母。
其中,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等种类齐全,具有较高的语言研究价值。
2.韵母特点:东台泰州方言的韵母有38个,包括舒声韵和促声韵。
舒声韵中,元音音素丰富,韵尾多样;促声韵则以i、u为主要韵尾,形成了独特的韵母体系。
3.声调特点:东台泰州方言有5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
声调在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对于说话者的语音控制能力有较高要求。
四、东台泰州方言的现状与传承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台泰州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部分青少年已不能熟练运用方言进行交流。
为了传承和保护这一方言,政府和民间组织正采取措施,如开展方言调查、编纂方言词典、举办方言比赛等,提高人们对方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五、结论东台泰州方言是江淮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方言之一,具有丰富的语言特点和历史价值。
泰兴话与古诗词以及粤语
泰兴话与古诗词以及粤语看到越来越多的本地小孩不会泰兴话,而且还有不少泰兴人都鄙视自己的泰兴话,认为土,俗。
甚至有的人也跟着部分外地人攻击泰兴话,说不好听,难懂,应该全民普通话。
这些让人痛心的事情让一个土生土长的,爱着家乡的泰兴人感到很痛心。
关于泰兴话的解释在百度百科里的套话就不多说了,而且百度百科里我也做了编辑,也获得了通过,基本是官方套话,你不按官方说法就不通过。
所以现在就单纯谈一下鄙人和一位广东说粤语的朋友的交流内容,我们是以古诗词为话题展开,然后引申到各自的方言的。
首先先拿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古诗做例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若你用普通话读,会发现它并不押韵,换用泰兴话和粤语读,“流”“楼”二字才重新押韵,才不会辜负王之涣这首千古名作。
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而且唐诗里,康熙字典里有好多的词汇在南方方言里还在用的,而普通话里却没有。
大家有没有感到很奇怪?现在的普通话与文言文差别之大,近乎两种语言的差别,无论是单音节词,还是形声字,或者古诗押韵和通假字,反而是南方的吴方言(泰兴话从某种程度也算是吴方言的一种分支或保留很多吴方言的一种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的口语与文言文类似。
普通话把入声去掉,以致读古诗词平仄混乱的情况,多到无法一一举例了。
你只要记得,以后凡是你读古诗词的时候,碰到“菊夕及习失石节白竹伏扑出发则合宅执吃国学实直责诘佛觉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急罚族渎孰笛袭悉接谍集逼湿黑答福牍辐督漆......”等等等等这些词语时,最好不要用普通话读,如果你要完整保留韵味的话。
说道这里,有的朋友会奇怪,什么叫入声?百度百科里是这样解释的:入声是古汉语的四声之一,由三种不同的塞音韵尾-p(-b),-t(-d),-k(-g,-h)构成,读音短促,一发即收。
入声也是平仄中的三个仄调之一。
入声在现代一些南方方言,如粤语、吴语、闽南语中仍完整的保存着,但已经在普通话中消亡了。
现代官话的特征之一是中古汉语的入声消失。
最纯的的泰兴话
最纯的的泰兴话!!!有一个落头叫泰兴... 有一种咖啡叫苋子粥,有一种运动叫挤麻油,有一种棉衣叫紧身子,有一种硬币叫铅角子,有一种动物叫赖包,有一种昆虫叫假楼,有一种水桶叫量子,有一种锅盖叫釜冠,有一种板凳叫趴趴,有一种食品叫格定,有一种布叫绞布,有一种交通工具叫钢丝车,有一种美味叫酱王子萝卜小菜,有一种鱼叫草把头,有一种水产品叫歪歪,有一种呆叫呆吧日猴,有一种夯叫夯里夯气,有一种傻叫日抱怨,有一种笨叫急害,有一种女人叫马马,有一种职业叫假假,有一种学生叫霍棒,有一种网友叫甩子,有一种相好叫搭头儿,有一种小孩叫霍把子,有一种子女叫辣巴儿,有一种坏人叫球稿子,有一种无赖叫没像管,有一种鸟人叫草鸡毛,有一种无礼叫老逼日,有一种不好好学习叫叼浪,有一种说话不作数叫飘飘而,有一种出错叫出霍子,有一种感情叫割得好,有一种睡觉叫仰吊子,有一种闲逛叫胖累思,有一种离开叫死入滚,有一种扯淡叫搞沫嚼蛆子,有一种摔跤叫跌个大老吧,有一种吃苦叫挨搞,有一种失败叫完帐,有一种着急叫着照,有一种东西叫刮色,有一种出格叫崇头,有一种矜持叫解据,有一种闹事叫霍桑,有一种追叫删,有一种爱叫贺喜,有一种说话叫凋B搭习,有一种能干叫能B夹浅,有
一种身体语言叫扭头骨紧的,有一种丢人现眼叫现世浪骨的,有一种交流方式叫哒淡话,有一种教育方式叫凿骨子,有一种男女关系叫打搞,有一种不讲卫生叫作世,有一种速度叫放哨点,有一个落头叫泰兴!。
泰州海陵方言《借钱》附普通话意释
泰州海陵方言《借钱》附普通话意释方言:“劳早八早,冷蹲格门口,还把人嘿煞格腊〞。
普通话:一大清早,你守在我家门口,吓我一大跳。
方言:恩没谈头,凿个丫上,恩骑钢丝车回家,西坝口栾快业燥没得命,恩一走神,闯格个祸,把个老嗲,碰额伤格赖。
冷说恩格倒霉瞌冲,我都没话说了,昨天晚上,我骑自行车回家。
西坝囗那里人很多很热闹,,我没有小心注意,出了事,把一位年纪大的撞伤倒地上。
方言:闯这格个倒头祸。
想来跟冷串个万把块,哑不晓得冷格方便,帮恩这个帮忙,要是不成,恩还要去再想鼻的主意。
普通话:出了这件事,我想跟你借一万块钱,也不知道你是否方便,帮我这件事的忙,如果不方便,我再去想别的办法。
方言:冷撞格人,格厉害啊?要是撞得重,你祸大赖。
用掉多少钱,还差多少?普通话:你撞了人?伤情严重不严重?要是伤得严重,这件事就真的出大事了。
昨天去医院用了多少钱,现在还要多少钱?方言:不怎么重,哑没得什尼大事,他赖个倒头医院里头不走,说的头晕,要都查吓在,恩答应今格早上陪他去查。
普通话:伤不重,擦破几处皮,也不会有大伤,他在医院不走,说头发晕,要全部检查,我答应今天早上陪他医院去做次全面检查。
方言:恩不摆两钱身上,不一档。
普通话:我不准备些钱在身上,心中沒底,事情会办不好。
方言:冷呐。
好好的跟人格打招呼,把人格照看好格。
估摸着也用不了多少钱。
估摸着人格也不会讹冷。
冷不能跟人格瞎哄,毕竟是冷撞格人,派冷倒霉,破财消灾吧普通话:你去与年纪大的好好陪礼道谦,把老人照顾好。
估计也用不了多少钱。
估计那位年纪大的也不会讹诈你。
千万不能跟人家发脾气方言:恩吶等马上去银行,冷你借条先写好,恩吶把钱拿把冷,冷把借条再给恩。
普通话:我马上去银行取钱给你,你先把借条写好,钱交给你后,借条再给我。
方言:恩晓得你做事刷刮,才找你格帮格在的,你把心放阿肚里,恩肯定把这个事处理一当。
钱,恩会立刻还把你。
普通话:我知道你这个人做事干脆利索,所以我才会找你帮忙,你放心,事情处理结束,我会立即把借你的钱全部还给你。
泰兴方言——精选推荐
·格言·[方言熟语的典故与传说]泰兴的“杲昃”与“东西”“油杀鬼”的故事“耳边风”的出处“五二六三”的传说“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在泰兴人民文化生活中,方言和熟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它真实反映了泰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智慧。
它绚丽丰盈,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它是泰兴人民宝贵的口头遗产,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文化史、民俗史的参考价值,能使人们得到精神的愉悦和感情的熏陶,具有显著的教育、激励和警世的作用。
泰兴方言熟语是泰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泰兴人民精神情感的载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笔宝贵的财富正悄悄隐入历史的记忆。
如不加以搜集整理,必将逐渐失传和消亡。
我市黄桥镇退休干部吕耕樵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方言熟语进行了广泛调查和搜集,参阅了许多史籍辞书,精心编著出一本二十万字的《泰兴方言熟语拾零》,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网现辑录部分方言词汇和常用熟语,与广大读者共享。
作者吕耕樵简介吕耕樵,又名庚乔,1945年9月出生,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人。
1959年至1962年读初中,后自学中文大专毕业。
做过农民、农村基层干部、民办教师、中心小学校长、文化站长、党委秘书;1984年起任文教助理等职。
日常以书为伴,视读书为人生乐事,曾手抄《红楼梦》、《三国演义》,编著出版《泰兴方言熟语拾零》,担任《泰兴人文》一书副主编等。
现为泰兴市文学协会会员,经常采风于民间,自诩为“传承民间文化的使者”。
头家(老板;带头人。
例:他是格些匠人的头家)相好的(泛指情人,相交甚密者)相公(对男青年的尊称)伢儿(小孩)老头子(对年尊男子的称呼)迂夫子(迂腐的读书人。
引申为办事不爽利、经常拖沓不果决的人)中人(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格个(这个)杲昃(东西)身体疾病医疗脑勺子(后脑勺)太阳堂(太阳穴)眼睛泡子(上眼皮)握筋(音。
面颊)继手(音。
左手)指掐篷子(指甲顶)算盘珠子(脊椎骨)二道毛(女子齐耳短发)双箍子眼睛(双眼皮)膝头盘子(膝盖)肋心骨(肋骨)脚底板(脚底)脚腕子(脚踝)不安逸(不舒服)麻雀瘟(霍乱)花头(瘌头)讲较(音。
东台泰州方言古话
东台泰州方言古话
(实用版)
目录
1.东台泰州方言古话的概述
2.东台泰州方言古话的特点
3.东台泰州方言古话的传承与保护
正文
东台泰州方言古话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地方方言。
它主要分布在江苏省东台市和泰州市一带,是江苏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台泰州方言古话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这些特点使得它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东台泰州方言古话的发音独特,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有较大的区别。
它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与普通话有所不同,使得它听起来韵味十足,富有地方特色。
此外,东台泰州方言古话的词汇也非常丰富,有很多特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在语法方面,东台泰州方言古话也有自己的特点。
它的句子结构和语序与普通话有所不同,使得它在表达意思的同时,也体现了当地人民的语言智慧和表达技巧。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推广,东台泰州方言古话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许多年轻人已经不会说或者说不好方言,这使得方言的传承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东台泰州方言古话,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发光发热。
总的来说,东台泰州方言古话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地方方言。
它体现了当地人民的语言智慧和文化底蕴,是我们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1页共1页。
有趣的泰兴方言,不少方言含有浓浓的文化气息
文/柳成荫(江苏常州)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方言,一口家乡话,温暖了一个村子。泰兴方言,集江淮官话、如泰话为 一体,不少方言为文言文,趣妙横生、雅俗共赏。 试举几例,与您共赏: 1.锅盖——釜冠:釜,锅也;冠,帽也。锅子的帽子,锅盖也。 2.笨——急害:急死人,害死人,笨也。 3.吃苦——挨搞:挨担子,搞苦活,吃苦也。 4.通奸——搭头儿:头和头搭到一个枕头上了,通奸也。 5.无赖——没相管:没人相,没人管,无赖也。 6.离开——死入滚:死远点,滚远点,离开也。 7.出格——冲头:头都冲出去了,出格也。 8.人挤人——挤麻油:一堆人挤到一起,像压芝麻油,人挤人也。 9.自行车——钢丝车:靠钢丝支起来两只轮子行走,自行车也。 10.河蚌——歪子:外形歪瓜裂枣,剖开子孙满堂(珍珠),河蚌也。 11.傻瓜——呆吧日猴:呆得和母猴曖昧,傻瓜也。 12.扯淡——搞沫:嘴里泡沫都说话说得流出来了,扯淡也。 12.说话不算数——飘飘儿:漫无天际飘来飘去,说话不算数也。 13.爱——呵喜:呵护你,喜欢你,爱也。 14.睡觉——挺尸:像一具尸体直挺挺躺那里,一动不动,睡觉也。 15.写字不认真——鬼画符:写的字像驱鬼神的符,写字不认真也。 16.老婆——女将:女中强将,老婆也。
泰兴方言的词汇来源考证 孙斐
泰兴方言的词汇来源考证泰兴方言中的词汇可谓是特色鲜明,丰富多彩。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1、吴语。
吴语不仅对泰兴方言的语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为泰兴方言留下了不少词汇。
例如,泰兴人常用“鏖糟”(音áo zāo)来形容自己身体不干净或烦躁。
这个词其实是吴语词。
《清浦县志》云:“言不洁曰鏖糟”;《周庄镇志》云:“谓心有不宁曰鏖糟”;《吴下方言考》云:“吴下谓执拗生气曰鏖糟”。
这些都足以说明“鏖糟”就是苏州、上海一带的词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泰兴方言中“巩”的解释来自于《吴下方言考》:“吴中谓物在内行动曰巩”;“狼抗”形容物体过大而又笨重,也来自于《吴下方言考》:“吴谚谓物之大而无处放者曰狼抗”,这些都说明“巩”,“狼抗”是地道的吴语词。
此外,还有掴(扇耳光),困(睡,疲劳)等等,都来源于吴语。
这些都证明,泰兴方言词汇和吴语词汇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
2、古代文学。
自古以来,泰兴人民十分重视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是泰兴人的共识。
历史上,泰兴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文化人,如朱东润6,陆文夫7等。
文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对泰兴方言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有一部分泰兴方言词汇就来源于古代文学。
如泰兴方言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是杲昃(gǎo zè)。
杲,《诗经·卫风·伯兮》中有“杲杲日出”,形容太阳的明亮。
杲是个会意字,从字形上看像太阳升至树上,意为太阳从东方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昃,《易经·半》中有“日中则昃”,意为太阳升到正中,开始西斜。
所以泰兴人称“日出为杲,日落为昃”,并谓“杲昃”即指“东西”。
这一解释在泰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可见,五经中的两部《诗经》和《易经》对泰兴方言的重大影响。
又如“没有滥矣”,意思是“太没有意思了”。
《论语·卫灵公》篇中有“君子固穷,小人穷则滥矣”这样一句话,意思是君子能安守贫困,小人如果贫困就会干坏事。
泰兴特色文化之方言
泰兴特⾊⽂化之⽅⾔泰兴话是⼀门通⾏于江苏省泰兴市及周边地区的⽅⾔。
现划属于江淮官话通泰⽚。
泰兴境内的⽅⾔属汉语北⽅官话的江淮官话泰如⽚,处于⼴袤的官话⽅⾔区的最南缘(与泰兴⼀河之隔的靖江则属吴⽅⾔区),介于江淮⽅⾔与吴⽅⾔的交汇处,有其语⾳、词汇、语法等内部特征和⽂化、语⾔应⽤等外部特征。
纵观历史,泰兴⽅⾔多与北⽅⽅⾔相通,⼜有吴⽅⾔为基础,南北兼有,新旧交织,虽有⼈际交流,通婚迁徙等诸多因素异致的变化,但总体说影响不⼤。
泰兴⽅⾔内部的⼀致性很强,略有地域差异。
根思、刘陈、新街、河失等乡镇区别于泰兴镇(今济川街道)以及黄桥镇区,被称之为“乡下话”,当地⼈称为“⽼龙河话”或“咬⾆⼦⾳”;黄桥以东(古溪除外)地区的泰兴话夹有⼀些如皋、海安话的特点,被称为“东乡话”;泰兴西南的蒋华、七圩等镇的泰兴话与县城有别,被称为“洲上话”;泰兴东北⾓的古溪镇语⾳既与“乡下话”有别,也与“县城话”有别。
此外,⼝岸、刁铺、许庄、⽥河、永安洲五乡镇,原属泰兴,1997年8⽉被划为泰州⾼港区,其⽅⾔却仍属泰兴话⼀脉,只是与泰兴话听感上有区别。
此五镇⽅⾔,与“洲上话”较为接近,⼜受泰州话影响,逐渐形成了⾃⼰的⼀些特⾊。
闻⼀多先⽣有《七⼦之歌》,五镇百姓,虽不长于此道,却在每⽇的家长⾥短中透出⾃⼰的⼼声。
故乡的云,飘去,终会转来。
泰兴话的语⾳特点:泰兴话有四声六调。
所谓四声是指平上去⼊,⽽不是普通话的⼀⼆三四声。
泰兴话的六调是阴平阳平阴上阴去阴⼊阳⼊。
这六个调对应的字分别是阴平:⾼低开花阳平:爬⿇抗拿阴上:马假卡⽼阴去:去四对泰阴⼊:拍国瞎掐阳⼊:⽩学绿摸这⾥的⼊声是⼀种短促⽽爆破的声调,⼤家可以试着⽤泰兴话说【欲速则不达】体验⼀下。
与泰兴同属泰如⼩⽚的如东东路话和兴化城区则保留有阳去调。
其实根据泰兴话和普通话也能推出哪些字是阳去字。
泰兴的阳去调并⼊阴平,普通话的并⼊去声,所以普通话读阴去泰兴话读阴平的⼤致就是阳去字,⽐如【淡】【病】【柜】【梦】。
江苏泰兴方言中的古语词例释
江淮方 言与 吴方 言 的交 汇处 , 历 史 较 为 悠 久 的 方 是
这 对汉 语史 的研究 具 有不 可忽 视 的理论 意义 和实践
价值。以下略举数例, 对泰兴方言中的古语古义加
以解 释 , 揭示 词语 之演 变规 律 。
一
言之 一 。从 历史 上看 , 泰兴 方 言多与 北方 方言 相通 ,
扬州等地作为通 邑大都 , 举争频仍 , 语言变化较快 ; 通 泰地 区僻处 东南边 缘 , 战争 相对 较少 , 保存 了较 多 古代 方 言的特 点 。13 中 , 量 古语 词 的存 在 , [1其 12 大 亦
证 明 了这 一观 点 。 古语 词是指 那 些来 源 于 古 汉 语 词 汇 系统 中 , 至
21 0 0年 7月
绵 阳师 范 学 院学 报
J 12 1 u.00
V0 . 9 No 7 12 .
第2 9卷
第 7期
Ju a o a a g No ma ie st or l fMiny n r lUnv r iy n
—
—
江苏泰兴方言中 的古语词例释
徐 小 兵
(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 , 江苏泰州 摘 2 50 ) 2 30
要 :泰 兴方 言属 于江淮方 言通泰片 , 于江 淮方 言与吴方 言的交 汇处 , 历 史较为 悠久 的方 言之 一。从 介 是
历史上 看 , 泰兴方言 多与北方方 言相 通, 又有 吴方 言为基 础 , 存 了较 多古代 方 言的特点 , 保 古语 词 亦比较丰 富。通 过对泰 兴方言古语词 的考释 , - -  ̄进 一步理 清方言 的历 史层 次 , 示它 的发 展规律 , q . 揭 以今证 古或 古今 互证 , 对方 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7月第29卷第7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Jul.20lO Vol-29No.7江苏泰兴方言中的古语词例释徐小兵(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江苏泰州225300摘要:泰兴方言属于江淮方言通泰片,介于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交汇处,是历史较为悠久的方言a'r..--。
从历史上看,泰兴方言多与北方方言相通,又有昊方言为基础,保存了较多古代方言的特点,古语词亦比较丰富。
通过对泰兴方言古语词的考释,可以进一步理清方言的历史层次,揭示它的发展规律,以今证古或古今互证,对方言吏的研究也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古代汉语;泰兴方言;古语词中图分类号:H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201007—0125—04江苏泰兴位于江苏中部,属于江淮方言通泰片, 是官话区东南角中的重要方言之一,是通泰方言中向通语(今天的普通话靠拢较快的一支。
它介于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交汇处,是历史较为悠久的方言之一。
从历史上看,泰兴方言多与北方方言相通, 又有吴方言为基础,南北兼有。
泰兴古属海陵县地,汉至三国,这一带战乱不断,居民稀少。
至永嘉丧乱后,西晋王朝崩溃,导致南北分裂,北方战乱连年,人口大量南迁。
这一带居民大增,而且其来源绝大多数是来自山西等地。
北方移民带来的北方话在这里扎根生存,逐渐取代了之前的吴语。
鲁国尧先生认为,江淮之间和江南古为一体,吴语区本北抵淮河。
永嘉丧乱后,大量北方居民南迁,江淮问遂由吴语变为北方方言区。
南京、扬州等地作为通邑大都,举争频仍,语言变化较快; 通泰地区僻处东南边缘,战争相对较少,保存了较多古代方言的特点o[1]132其中,大量古语词的存在,亦证明了这一观点。
古语词是指那些来源于古汉语词汇系统中,至今为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少用或不用,而在方言中仍在使用的词语。
对方言古语词进行考释,不仅可以理清方言的历史层次,揭示它的发展规律,以今证古或古今互证,对方言史的研究也显得极为重要。
如今,越来越多的方言学者开始对古语词进行研究, 这对汉语史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以下略举数例,对泰兴方言中的古语古义加以解释,揭示词语之演变规律。
一、唱喏作揖,指双手合并拜神、佛、祖宗等,作频频点头状,或伴有祈祷语言。
唐代已见“唱喏”,意为“行礼答应,口中称‘喏”’(见《唐五代语言词典》54页。
《敦煌变文集新书》中出现了多例,如“一蒙世尊呼命,四喜齐生, 便合唱喏而行”,“须达闻断,唱喏便归。
”宋时,“唱喏”指男子见人所行之礼,并出声致敬。
如叶梦得《石林燕语》:“三衙内中见宰执,皆横杖于文德殿后,立廊阶下唱喏;宰相出,立阶揖之。
” 苏辙《乞定差管军臣僚札子》:“访闻利一任定州总管日,曾入教场巡按,以不得军情,诸军并不唱喏,因此移真定总管。
”后代亦多见,意义也可指不答话, 只行礼致敬。
《宋史》志第七十二:“其契丹使副缀亲王班入。
舍人通某甲以下,唱喏,班首奏圣躬万福。
”元曲里“唱喏”一词出现的频率较高,如元杂剧《神奴儿大闹开封府》:“(李德义云哥哥,我唱喏哩。
嫂嫂,唱喏哩。
(正末云呀,兄弟来了也。
你不醉了也!(李德义云哥哥,这个妇人我与他唱收稿日期:2010-05—17作者简介:徐小兵(1978一 ,男,江苏泰兴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125・万方数据喏,他怎么不还我的礼?好生不贤慧那。
”郑光祖《虎牢关三战吕布》:“你那厮丁建阳身亡可也不驾车,去你那董卓跟前深唱喏。
”关汉卿《杜蕊娘智赏金线池》:“(韩辅臣云您兄弟唱喏。
(石府尹不礼科,云我也会唱喏。
(韩辅臣云我下跪。
(石府尹又不礼科,云我也会下跪。
”此三例只指见面行礼。
到明清时期,“唱喏”不仅仅可以指对人行礼,也可指对物行礼,呈现出虔诚、恭敬地意味。
如《水浒全传》:“王庆接了卦钱,对着炎炎的那轮红日,弯腰唱喏。
”《西游记》:“把他那钻在草里睡觉,被啄木虫叮醒,朝石头唱喏,编造什么石头山、石头洞、铁叶门、有妖精的话,预先说了。
”至清时,“唱喏”行礼方式已经跟磕头差不多了,如小说《续济公传》:“俺和尚最怕人向俺磕头唱喏的,立时便弄得个就同没有主意一样。
”今泰兴人对神、佛、祖宗致敬的方式有两种,即磕头和唱喏。
唱喏是宋元以来“男人见人时行的礼节”[2]13的遗留,但也有变化,古代的“唱喏”的对象是活着的人,而泰兴方言中“唱喏”的对象是神、佛、祖宗、亡人等,常伴有祈祷之语。
吴语该词也已演变为向祖宗亡人鬼神叩头跪拜∞J74,泰兴方言与之同。
二、新妇泰兴方言中,“新妇”指儿媳妇。
“新妇”一词最早见于《战国策・卫策・卫人迎新妇》:“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 御日:‘借之。
’新妇谓仆日:‘拊骖,无笞服。
”’《吕氏春秋・审应览第六・不屈》:白圭告人日:“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
竖子操蕉火而钜,新妇日:‘蕉火大钜’。
入於门,门中有敛陷,新妇日:‘塞之!将伤人之足。
’……”惠子闻之,日:“……父母之教子也,岂待久哉?何事比我於新妇乎?《诗》岂日‘恺悌新妇’哉?”以上各例均为“新婚妇女”义。
后汉时期“新妇”又可指“已婚妇女”,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石贤士神》:“时亦昏冥,遂上楼,与妇人栖宿。
……楼上新妇,岂虚也哉!”王利器校注:“汉魏六朝人通称妇为新妇,故上文言妇,此又言新妇也。
”其次才见于南北朝时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初允被收,举家号哭。
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
”’“新妇”指“儿媳”义最早用例盖始见于南北朝时期中土文献。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窦何列传 -】26・第五十九》:“张让子妇,太后之妹也。
让向子妇叩头日:“老臣得罪,当与新妇俱归私门……”。
前为“子妇”,后为“新妇”,所指均为张让的儿媳。
北齐《魏书》:“高氏素严,详每有微罪,常加责罚,以絮裹杖。
……又杖其妃刘氏数十,云:‘新妇大家女,门户匹敌,何所畏也?而不检校夫婿。
妇人皆妒,独不妒也!”’明・胡应麟在《少室由房笔丛》中明确地指出“新妇”有“儿媳”义:“今俗以新婚时,男称新郎, 女称新妇。
考新妇之称,六朝亦然,而唐最为通行, 见诸史及稗官小说家,不胜发数,然主翁姑言!非主新嫁也。
”所谓“主翁姑言”即“公婆称儿子的妻子为新妇”,这为“新妇”为何滋生出“儿媳”义提供了较为合理可靠的解释。
清・黄生在《义府》中亦言:“汉以还,呼子妇为新妇。
盖必当时谓初来者为新妇,习之既久,此称遂不复改耳。
”“新妇”的“儿媳” 义就是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中约定俗成了。
在后来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表示“儿媳”义的“新妇”使用频率增大,“儿媳”义反而成为了它的中心词义,到唐宋时期,这种用法极为广泛。
唐・魏徽《隋书》:“前新妇本无病痛,忽尔暴亡,遣人投药, 致此天逝。
”唐・李延寿《南史》:“其妇初亡,即以斗帐安余老妪。
新妇初亡,我深疑使马嗣明药杀。
”. 宋・普济《五灯会元・九顶清素禅师》:“僧问首山:‘如何是佛?’山日:‘新妇骑驴阿家牵。
”明清时期文献,“新妇”一词已不多见,更常见的是“媳妇”一词。
发展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表示“儿媳”的“新妇”义已完全消失。
泰兴方言中却保留了这个义项,口语中应用很广泛,赣方言、福州方言中也常见。
三、治宰杀。
泰兴方言杀鱼说“治鱼”。
“治”作宰杀义,古代文献已见用例。
《说文・刀部》:“劁,楚人谓治鱼也。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
晏子闻之,谏。
…… 公日:‘善。
’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注云:“治,宰也。
”后代沿用。
东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帝日:‘水中有鱼乎?’(葛玄复书符掷水中,须臾,有大鱼数百头,使人治之。
”宋・俞文豹《吹剑三录》:“‘治’音‘持’,俗言治鱼、治鸡。
”《乐府诗集》卷四十六《华山畿》:“开门枕水渚,三刀治一鱼……。
” 《古小说钩沉・冥祥记》:“宋阮稚宗者,河东人也。
……有一僧曰:‘汝好渔猎,今应收报。
’便取稚宗万方数据皮,剥脔截具,如治诸牲兽之法……。
”《广韵》平声之韵直之切:“治,水名,出东莱,亦理也。
”澄母。
又去声至韵直利切:“治,理也。
”去声志韵直吏切,义同。
可见,“治”古有平声和去声,今普通话保留了去声,无平声。
而泰兴方言留平声,是因为古全浊声母在泰兴地区读为送气清音。
《汉语方言大词典》收有“治”,指宰杀义H】3671。
如福建浦城临江、永安、三明、沙县、彰平等地,广东汕头等地宰杀都说治。
杀鸡、杀牛、杀猪说成“治鸡、治牛、治猪”。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收有“治” 及以“治”领头的词条口m19、猢。
丹阳、黎川、济南、扬州、南昌等地都有称“杀鱼”为“治鱼”的说法。
四、早晏指时间之早晚。
《仪礼・士相见礼》:“凡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餐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
”汉・班固《汉书・食货上》:“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
”颜师古注:“门侧之堂日塾。
坐于门侧者,督促劝之,知其早晏,防怠惰也。
”中古以降,文献用之颇多。
《黄帝内经》:“皆回天符,而变行有多少,病形有微甚,生死有早晏耳。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随节早晏,勿失其适。
”唐・韦应物《野居》:“栖止且偏僻,嬉游无早晏。
”唐・许浑《早行》:“闻鸡凭早晏, 占斗认西东。
”又,《元史》卷五十二《历一・授时历议上・昼夜刻条》:“盖地有南北,极有高下,日出入有早晏,所以不同耳。
”清・徐宗亮《归庐谭往录》:“日巡视诸营,或马或步,不拘早晏,至则将弁勇夫杂坐同餐,有如家人。
”清小说《九尾龟》:“闲话倒直头来得稀奇,勿知说到仔啥格地方去哉,倪既然嫁拨仔耐,早晏点总要转去,阿有啥一直勿转去格道理?”“晏”本具有“晚、迟”的意义,由来久远。
《论语・子路》:“冉子退朝。
子日:‘何晏也?”皇侃疏:“晏,晚也。
”《吕氏春秋・季冬纪第十二》:“人心之不同,岂不甚哉?今世之逐利者,早朝晏退,焦唇干嗌,日夜思之,犹未之能得;今得之而务疾逃之,介子推之离俗远矣。
”唐・韩愈《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有晴束朝餐,得米日已晏。
”泰兴话说“来晚了”或“来迟了”,都说成是“来晏了”。
《汉语大词典》∞1失收“早晏”一词。
泰兴今仍沿袭这一古老说法,犹言时间早晚为“早晏”。
如: “你不要急,他早晏会来的”,“你回家耐心等消息, 这件事早晏都会解决的”。
五、簟泰兴方言为“竹席”义,如晒簟,是农户用于晾晒农产品的竹席。
“簟”本谓“竹席”。
《说文・竹部》:“簟,竹席也。
”《诗・齐风-载驱》:“载驱薄薄,簟茆朱郸。
” 毛传:“簟,方丈席也。
车之蔽日第。
”孔颖达疏:“簟字从竹,用竹为席,其文必方,故云方丈席也。
车之蔽日第,谓车之后户也。
”亦指以芦苇编织的席。
《礼记・丧大纪》:“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