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组计划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二次备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二次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新的数学概念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分数的意义,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难点:分数的大小比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的意义。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分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激励性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分数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分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
向学生解释,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大小相同,那么每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 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分数的表示方法,如 12、34 等。
同时,通过课件展示分数的图形表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的意义。
3. 操练(10分钟) 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简单运算,如分数的加减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
4. 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决一些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如分物品、计算折扣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安排:
1. 第一周:复习上册知识,了解下册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2. 第二周至第八周:按照教材进度,依次教授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和习题。
3. 第九周:进行月考,检验学生对前几周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4. 第十周至第十四周:继续进行下册知识点的教学,强化重点难点内容。
教学方法:
1. 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经常性的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方法:
1. 日常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思维活跃度等。
2. 习题课后的作业批改,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月考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料准备:
1.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和习题集。
2. 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示范题目。
3. 知识点总结和难点解析资料,供学生课后复习。
教学效果检测:
1. 观察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态度是否有提升。
2. 考察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定期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s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四.教学目标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八.课时安排:12课时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要求: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三.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2.完成练习一第2题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学过程:一.教学例3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谈话: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3.出示第 3.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她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4.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5.做练一练的第1题二.教学例41.出示例4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2.讲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3.完成试一试4.完成练一练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三.巩固练习1. 做练习一的第3题2.做练习一的第4题3.做练习一的第5题四.全课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五、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等式性质和解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50=50 50+10=50+10 解: X+10=50x+a=50+a 50+a-a =50+a-a X-10=50-10X=40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40+10=50.x=40是正确的·第三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p4~ P5例5~例6. 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二.教学例5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2.集体核对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X=20 2x=20×23x 3x÷3=60÷3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7.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8.P5“试一试”⑴指名读题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三.教学例6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6.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7.P5练一练解方程:X÷0.2=0.8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四.巩固练习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0.6x=7.2 方程两边应同时x÷1.5=0.6 方程两边应同时2.化简下列各式8 X÷8 50+X-40X÷9×9 X-1.4+13.P6第7题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X+0.7=14★ 0.9x=2.45★ 76+x=91x÷9=90 ★ x-54=18★ 2.1x=0.84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X=20 2x=20×2 40X=9603x 3x÷3=60÷3 解:40X÷40=960÷40X=24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 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左边=40×24=960.右边=960X=40是原方程的解·第四课时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7练习一第9~13题教学目标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2.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教学难点: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18+17=35 x=1 12-Y=4 S+12=4921-b<24 x=14+78 16+a=27+ba +b=6 b-8=100 X+10 4X=602.让学生说一说等式的性质一和等式的性质二(1)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X+25=37 X-23=52 0.7X=3.5★X÷0.5=12 48-X=25★ 4.8÷x=20★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算理·3.在○运算符号.在□填数字·(1)X-20=30 (2)5x=2.4解: X=30○□解:x=2.4○□X=□ x=□(3)3.6+X=5.7 (4)4.8÷x=12解: X=5.7○□解:x=4.8○□X=□ x=□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小结:通过把解方程的过程补充完整.启发学生简化解方程的书写.提高解方程的熟练程度·二.指导练习1.p7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2.P7第11题:pp列方程求表中的未知数的值学生看懂题意.列方程.解方程3.P7第13题学生口答练习4.出示小黑板判断题(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3)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解决数学问题时.方程的用处大吗?四.作业1.P7第10题2.P7第12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题12x=31.2 9.6y=48解:x=31.2÷12 解:y=48÷9.6X=2.6 y=5第五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P8例7.P9练一练.P11练习二第1~5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能正确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2.使学生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中.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等式的两个性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写出方程的数量关系.但不管是什么形式.其本质是一样的·2.课件出示例7: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学生的回答可能有:①去年的体重+=今年的体重②今年的体重—去年的体重=2.5米根据学生的回答列方程解答·解:设小红去年的体重为x千克·X+2.5=36 36-X=2.5你是怎样检验的?在小组里交流后.集体交流·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二.完成“练一练”先说说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说说怎样设未知数.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三.完成练习二的第1~5题·1.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解方程的思路.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完成练习二的第2题先说说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说说怎样设未知数·3.完成练习二的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每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过程·4.完成练习二的第4题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再说说每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过程·5.完成练习二的第5题三生板演.其余生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后集体校对.再向同桌说说解方程的注意点:写上“解”.利用等式的性质一步一步解出x的值.最后要检验·四.全课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五.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第六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教科书P9例8.P10练一练.P11-12练习二第6~8题教学目标要求:1.能准确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2.使学生学会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3.渗透转化思想.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4.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获得成功体验·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熟练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教学难点:渗透转化思想.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找出下列关键句中的数量关系: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足球的个数比篮球多35个鸽子的只数相当于麻雀的5倍多9只语文书的4倍少10本正好是数学书的本数2.应用等式的性质说说解方程的过程:4x = 56 x+15 = 30 x÷9 = 23x - 98 = 100 5 x – 6 = 9你觉得这个方程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办法解方程?二.新授教学1.学习例8:师出示题目.说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生自由说再指名校对)你有什么解题方法?列方程解答的步骤是怎样的?(先找出数量关系.再设未知量为x.列出方程.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你们想自己先试试看吗?(生尝试练习.两生板演后反馈)解:设小雁塔的高度为x米·2x-22=64(数量关系: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大雁塔的高度)2x-22+22=64+22(等式的性质)2x =86x=86÷2x=43这样就做完了吗?(还要检验)如何检验?(先自己检验一下.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检验)注意:要将x的值代入题目中检验才比较准确·答:小雁塔高43米·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不理解的?有没有其它想法?(为什么不利用等式的性质先将左右两边都÷2.这样做行不行?为什么?)引导同学们理解这里将2x看作一个整体的未知数来解·先求出2x的值是多少.再求出x的值是多少.要两步解·揭题:两步解的方程3.从读题后找出数量关系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你觉得哪里很关键.哪里还有些困难?三.专项练习1.根据关键句说说数量关系:杭州湾大桥比香港青马大桥的16倍还多0.8千米梨树比桃树的3倍多15棵放养的鳊鱼比鲫鱼的4倍少80尾猎豹比猫最快时速的2倍还多20千米故宫比天安门广场的2倍少8公顷一个驼鸟蛋长比一只蜂鸟体长的3倍还多1厘米2.练习二第6题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生独立完成后校对·3.练习二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4.练习二第8题生独立完成.两生板演后校对·四.总结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在脑子里回忆一下解两步方程的过程.再同桌互相交流解题的注意点·五.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第七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12练习二第9~15题教学目标要求:1.渗透数学中的语感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2.使学生掌握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获得成功体验·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难点: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获得成功体验·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找出下列句中的数量关系:松树和杨树一共56棵学校的建筑面积是总面积的一半底楼高3.4米.其余三层平均每层高2.8米.这幢楼高多少米?小亮现在的身高比出生时的3倍高0.04米三瓶墨水的价钱比一个文件夹便宜2.8元二.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9题指名板演.其余生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后集体校对·说说注意点和解两步方程的步骤·2. 练习二第10题先要求学生只列出方程.校对所列方程根据的等量关系后再解方程·3. 练习二第11题生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独立列方程解答.集体交流·4. 练习二第12题生理解题意.并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校对.说说题目的意思.注意要求两问·5. 练习二第13题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找准对应的量.提醒学生有2问·集体交流·6. 练习二第14题生独立完成后校对.其中12题的物品有“文件夹”和“墨水”.各一个与12瓶.总价25.10元·7. 练习二第15题学生利用公式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三.总结师:今天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你有哪些进步?四.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第八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6】教学内容:教科书P9例8 P10练一练. P11练习二第4~7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引入:(出示相应图片)今天我们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二.自主探索教学P9例81.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启发:你能从题目中找出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式将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学生想到的等量关系式:①小雁塔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②小雁塔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题目中相关文字下作出标志.并要求学生进行完整地表述2.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提问:这样的方程.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5.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6.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大致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①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寻找等量关系.②分清等量关系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并列方程;③解出方程后.要即使进行检验·三.巩固练习1.做P10“练一练”(1)先将练一练数量关系式填写完整·(2)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2.做练习二第5-6题·四.你知道吗?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方程的由来.了解古代数学就家李冶五.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六.课堂作业:P11练习二第7~8题·板书设计:第九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7】教学内容:教科书P12第9~15题教学目标要求:1.进一步巩固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1.列方程.不计算·(1)每支钢笔x元.购买4支钢笔要60元.(2)小明有x张邮票.小军邮票的张数比小明的3倍还少5张.小军有邮票55张.(3)修路队x天修2.4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0.6千米.(4)商店运来苹果a千克.运来的橘子是苹果的5倍.运来橘子200千克.2.我当包公.判一判.(1)0.5是方程3x+0.7=1.6解(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3)方程3x+3=27与方程2x+2=18的解相同(4)X+2=2+x是方程3.择优录取.选一选(1)方程4x-2=10的解是()A.x=2 B.x=3 C.x=32 D.x=48(2)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48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不正确的方程是() A.65×4+4x=480 B.4x=480-65 C.65+x=480÷4 D.(65+x)×4=480(3)六(1)班植树68棵.比六(2)班植树棵数2倍少8棵.六(2)班植树多少棵?解:设六(2)班植数x棵.下列方程错误的是()A.2x-8=68 B.2x=68+8 C.68=2x+8(4)张强今年a岁.李东今年(a-7)岁.再过c年.他们的年龄相差()岁.A.7 B.c C.c+7(5)x=1.5不是方程()的解·A.5x+6x=165 B.10×5-6x=41 C.3x-1.8=2.7二.综合训练1.P12第9题解方程下面3条2.解决问题.我能行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独立解方程(1)P12第11-12题小瓶容量×3=1.5。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第一单元方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等式与方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课本P1~6)3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本P7~11)3课时整理与复习(课本P12~14)2课时第二单元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2.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整理)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15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和与积的奇偶性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球的反弹高度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六单元圆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
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
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
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x+50>100 x+50=150x+50<200 2x=200《补》第一单元课题: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在具体情境中,根据图意列出方程,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一周集体备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法制与德育渗透点1. P.11第4题:渗透《国旗法》相关知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 P.18第4题:渗透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加强节能环保、珍惜粮食方面的教育。
3. P.22练一练:渗透食品卫生安全相关知识,加强健康教育。
4. P.77第14题:渗透德育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分配和把握时间。
5. P.82第6题:渗透网络安全法律知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6. P.112第5题:渗透珍稀动物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主动加入保护珍稀物种的行列中来。
课题:等式与方程(例1、例2、练一练、练习一第1~2题)主备人:蔡俊上课时间:第一周课时划分:第1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等式与方程,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能根据等式与方程的定义准确对数学表达式进行判断。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方程的含义并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意义的正确表达,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并准确进行判断。
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课前预习5x+4x= 8y-y= 7x+7x+6x=7a×a= 15x+6x= 5b+4b-9b=二、自主学习1.交流预习作业指名学生口答2.出示天平知道这是什么吗?你长大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呢?3.教学例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50+50=100 (板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2)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等式用等号连接)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3.教学例2,出示例2图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x+50>100 x+50=150 X+50<200 x+x=200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4.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3篇)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3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
我将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下面将我这学期的工作做如下计划: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一)备课:学期初,我们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学期中,着重进行团队备课。
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
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
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
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二)上课: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
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
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
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
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
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
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
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三)批改作业: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
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
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
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
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四)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对学困生分层次要求。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三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三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一一、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下册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5个单元,包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1)“简易方程”:本单元内容是由原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的方程内容整合而成。
修订后的教材有几下几点值得注意的变化。
一是以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为主,同时适当启发学生依据方程特点灵活进行思考。
二是增设列方程解稍复杂相遇问题的例题。
三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求不同方程的解法,逐步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2)“因数与倍数”:这部分内容不仅知识点较多,而且存在很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方法,历来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教材注意以学生熟悉的整数乘除法为基础,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突出相关知识和方法的逻辑关联,有序地展开教学内容。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具体包括分数的基本含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真分数与假分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第二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具体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4)“分数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
考虑到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亦已学习过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所以本单元教材十分注意为学生留出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
(5)“解决问题的策略”:删除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转化是一种重要而又最为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地表的变化及保护”、“能量的表现形式及相互转换”、“宇宙天体的构成及探索”、“科学探索历程及科技未来展望”等研究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相关主题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引领学生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及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本册教科书注意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整理,注重用联系的观点构建教科书整体结构。
随着学生科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在教科书中的呈现越来越淡化,相反,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逐渐丰富,这些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条件,并在教科书中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
从每单元的结构分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并且相互关联得更加紧密,表现出学生知识经验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结构特点。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08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08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总编号:08第一课时备课时间:3.5 上课时间:3.11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9,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前两节课,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说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大致步骤。
这节课我们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继续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师生探究,学习新知1.学习例9。
(1)多媒体出示例9。
读题,理解题意。
(2)师:你能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吗?生各自独立画线段图。
(3)展示交流,明确合适的画法。
(4)师:结合题目和线段图,你能说说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生答,师出示,齐读:水面面积+陆地面积=颐和园的占地面积(5)师:如果用x来表示陆地面积,那么可以怎样表示水面面积呢?生答后师在线段图上标注好,并写出设句,齐读设句。
(6)让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师板:x +3x=290(7)说说这个方程与前面学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师随机板书过程,并说明:解这样的方程时,一般应先化简。
追问:求出的x的值表示哪个数量?水面面积该怎样求?生答师板:3x=72.5×3=217.5(8)问:这道题怎样检验?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后,让生看书P13的检验过程,说说每一步检验的是什么。
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4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该写为自己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教学计划了,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班级情况分析:五年级共X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学习不太认真,字体书写比较工整,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平均X分,优秀率X%,及格率X%。
学生知识掌握的较好的地方有:基础知识、概念掌握得较牢固。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比较粗心,运用知识不够灵活,口算、计算掌握较好。
二、主要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是在整除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是对整除概念的进一步巩固。
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一些辨析题是学生更透彻的理解概念。
在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
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3、第五单元分数的加减法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方法。
并能够正确计算。
通过观察、比较,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简单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本单元的很多内容和习题都是可以通过操作来完成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操作思考问题,并把操作、思考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简略方程一、教课内容:本单元教课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第一次教课方程,波及的基础知识比许多,教课内容分红三部分编排。
第 1—2 页教课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第 3—11 页教课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质问题。
第 12—14 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安排了对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课: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旧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旧是等式。
在每一段教课等式的性质此后,都实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剖析:教材第一联合详细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研究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旧是等式” ,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接着研究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 0 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旧是等式” ,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质问题。
三、学情剖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累积了许多的数目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
我们在教课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加学习和研究活动,经过自主研究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
指引学生经过察看、剖析、和比较,由详细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课目的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领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质问题。
2.使学生在察看、剖析、抽象、归纳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课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课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质问题。
七、教课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 12 课时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课内容:教科书第 1 页的例1、例2 和试一试,达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 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与要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目标是巩固和拓展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数的运算、分数的概念、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等核心内容。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合作与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概览本册教材主要包括:数的整除、分数、小数、几何初步、简单的统计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深化对数的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并建立起初步的几何和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数的运算、小数的认识和运算、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分类、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难点: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几何图形的空间想象、统计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直观教学:利用图形、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和数的概念。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实践教学: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同时也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
六、评估与反馈机制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并鼓励他们进行改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和指导。
七、教学资源与支持充分利用教材、教具、多媒体教学资源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充足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辅助工具,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
八、教学总结与反思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五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
2. 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包括加减乘除、单位换算等
3. 学生学会使用几何工具,如尺规、直尺等,较为熟练地画出平面图形
4. 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加减乘除法的灵活应用
2. 一定范围内的数值大小比较
3. 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
4. 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1.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 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理解及应用
3. 时间的计算及应用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计算方法
学时:8小时
内容:加减法的位值原则、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应用,除法
的初步概括,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应用
第二章数的比较
学时:6小时
内容:简便快捷的数值比较方法,数学符号的认识及应用,绝
对值的认识
第三章几何图形
学时:12小时
内容:基本的构图几何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对称的发现和探索,清晰简洁的几何图形解释和说明
第四章数据分析
学时:6小时
内容:数据的汇总、分类和分析,常见的文本和图形的数据展
现方法,数据的结论判定和推断
第五章时间和长度
学时:6小时
内容:日历和时间的认知和运用,时间的计算,基本的长度单位和长度的换算
总计学时:38小时。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及安排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及安排
备课组工作计划及安排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确定备课组成员:确定备课组成员,包括数学老师和其他相关教师。
2. 确定备课计划:确定备课计划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分析教学大纲和教材,确定备
课的重点和难点。
3. 分工合作:根据备课内容和难度,合理分工,确保每位备课组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
4. 思路碰撞:备课组成员可以互相讨论、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研究备课内容。
5. 制定教学方案:根据讨论和研究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
6. 教学资源准备:每位备课组成员准备好自己负责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学素材、作业等。
7. 教学实施:按照教学方案和备课计划,组织教学实施,确保教学质量。
8. 教学反思:教学结束后,备课组成员可以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的收获和不足,
并对下次备课进行改进。
以上是备课组工作计划和安排的一般内容,具体情况可根据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和实际
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继续巩固和扩展五年级上册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第一单元:十以内的二、三位数(1)课时1-2:二位数的认识和书写(2)课时3-4:二位数的大小和顺序比较(3)课时5-6: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4)课时7-8: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2、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9-10:三位数加法的进位(2)课时11-12:三位数减法的退位(3)课时13-14:加法、减法混合运算(4)课时15-16:多步运算3、第三单元:数的进位与退位(1)课时17-18:各位数的进位与退位(2)课时19-20:两位数、三位数进退位的混合(3)课时21-22:应用问题解决4、第四单元:数据统计(1)课时23-24:了解数据统计的目的和方法(2)课时25-26:图表的制作和分析(3)课时27-28:数据的整理和表示(4)课时29-30:应用问题解决5、第五单元:小数的认识(1)课时31-32:分数的简单认识(2)课时33-34:小数的认识和书写(3)课时35-36:小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4)课时37-38: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第六单元:分数的认识(1)课时39-40:分数的认识和表达(2)课时41-42:分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3)课时43-44:分数的加法(4)课时45-46:分数的减法7、第七单元: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1)课时47-48:小数与分数的转化(2)课时49-50:分数与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课时51-52:小数与分数的乘法(4)课时53-54:小数与分数的除法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以问题为引导,注重启发学习。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3、设计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估及测试1、课堂小测: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小测,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栖霞区实验小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为主,结合五年级组内特点,以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教研方向,围绕校本主题课题《优化数学课堂互动策略的研究》进行实践探索研究(高数组主要负责探究小组合作中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的策略),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活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渗透新课改精神,进一步学习新课程,解读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精心设计教案、练习、学生数学活动等,提升教学质量。
3.积极开展教学科研课题工作,结合本学科本组的特点,认真进行数学教学研究,扎实搞好工作,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4.配合领导开展教学流程管理,定期检查组内成员的成绩、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常规工作。
三、主要工作:
{
1.继续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课程解读,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同时注重学习各种有特色、有实践性的课堂案例。
2.加强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深刻领会数学新课标精神,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教学实践、反思、整理、总结。
3.积极开展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活动。
听课时认真作好听课笔记并及时填好评课表。
4.积极开展小组活动,组内认真开展互相探究活动、上课交流的学习活动,并结合大组活动开展有质量的交流活动,实行信息互享,共同提高。
5.打好基础,多加做好学困生的工作,把好教学质量度,制定学困生的帮教
计划,有针对性的补缺补差,缩短班与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保障措施
1.进一步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以备课组为单位,关注日常教学,重视课后聊天式的学习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
定期与不定期周举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研究近期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
2.加强常规管理制度
每学期进行常规定期检查,主要由教导处和备课组长负责。
每个学期举行质量检测,对考后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
—
3.强化备课组团结协作
备课组教师要走集体专业化发展道路,争创先进备课组和先进组员,并依此为抓手,倡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依靠备课组教师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五年级数学组
2016-2-20、
五、各项工作分工安排:
1.五六年级校本研修主题:《优化数学课堂互动策略的研究》——探究小组合作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策略;
#
2.过关试卷电子稿必须于上周周三前发给分管领导(陈秀蓉)审核,周五前完成二次修改并上传至QQ群共享,下周一印制分发,当周做完。
不能及上交算作教学任务未完成。
阶段检测进度
·
本学期开展错题收集整理工作,具体分工安排如下:
1.简易方程12课时——钱奕富
2.折线统计图3课时——陶纪胜
3.倍数和因数12课时——居义梅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陈玉梅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4课时——陈秀蓉
6.圆11课时——潘学超
7.解决问题的策略3课时——陶纪胜
在平时的教学中带着收集错题,学期第8周和第16周与分校进行汇总研讨。
|
期末专项练习分工:
计算专项练习——钱奕富
概念专项练习1——陈玉梅
概念专项练习2——居义梅
解决问题专项练习1——陈秀蓉
解决问题专项练习2——陶纪胜
综合练习试卷1、2——潘学超
—
教研活动考勤表
)
栖霞区实验小学备课组模拟课堂安排分工表
五、六年级主题校本教研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