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美教学教材
岭南版初中美术1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学设计 (2)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课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使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了解世界遗产的由来、特点、意义,了解我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分布、艺术和历史价值,保护的意义等方面的知识,拓展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2、感受我国世界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爱国热情。
3、能使用适宜的语句对某一中国世界遗产的艺术之美、历史、文化价值等进行概括,能清晰表达个人感受。
过程与方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欣赏过程与方法,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形式和风格。
从“整体造型美、色彩美、季节变化美、文化特征美”等方面来欣赏、评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世界遗产的艺术成就、文化与历史价值,培养对世界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己经能够熟练在互联网里收集、整理信息,但需要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防止学生在庞杂的数据信息前消耗过多精力。
学生对相关地理、历史、社会等背景知识了解不够,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
3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分布、艺术之美及保护意义。
二、教学难点1、通过欣赏、分析作品,感受蕴含其中的中华文化特征,技法民族自豪感。
2、理解到世界遗产是属于全人类共有的珍贵财富,懂得珍惜与保护。
4教学过程【课前自主学习】借助互联网、报刊杂志、向师长请教等方式,收集信息。
老师推荐, fengniao. com/slide/386/38639102. htmlttshow (图文并茂的45处中国世界遗产介绍,图片精美、介绍精要。
)一、什么是“世界遗产” ?分类?二、找找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总共有几个?分布在哪些省份?三、预习课本,至少了解其中一件中国世界遗产的历史、文化背景。
【课堂探究】一、结合世界遗产保护开展历程,欣赏中国世界遗产图片,导入新课。
二、中国世界遗产知多少?课堂练习1:每组抽一张中国世界遗产的标签,小组讨论后,由代表说出所在省份及所属类型(或贴到大地图上相应位置)。
三、中国世界遗产美在哪里?1、老师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感受,同学们猜猜看是哪一个。
第1课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

通过感受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欣赏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突破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中国世界遗产。
拓展提高
按照书本里对长城美感特征的描述,让学生以这样的方法分组讨论去过的地方,然后推荐代表上台讲述,时间为七分钟。
另外对北京故宫和莫高窟进行更多的知识拓展,让学生更了解。(出示ppt)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单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和其分类特征,进一步学习中国世界遗产的审美特征,学会欣赏描述。2.过程和方法:在分辨、欣赏、描述、解析的过程中体会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和价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世界遗产美感的洗礼及其带来的愉悦,形成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重点
了解世界遗产的分类;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些中国世界遗产景点的图片,带出学生是否去过图中景点的话题,以此来引入景点的共同点,进而能开展课程。
学生进行回答。
通过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让课程开展得更自然。
讲授新课
师:我们来看下世界遗产的概念和分类,而中国有多少处呢?你都知道哪一些呢?请同学们来回答,说说你的了解。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上台描述。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更为直接感受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同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反馈学习效果。
课堂小结
告诉学生世界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岭南版初中美术1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学设计 (3)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课件
1教学目标
欣赏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的数量、所在地和历史价值;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2学情分析
初中学习了中国旅游业的根底知识,学习特点和分类,另外通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审定标准,明确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激发环保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世界遗产的根本知识,记住一定数量世界遗产的名称、数量、所在地、美、保护意义。
难点: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世界遗产的一些工程,让学生感受欣赏,激发学生多世界遗产的审美兴趣
活动2【讲授】通过课本列举的各省份的世界遗产,说明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多而丰富的特点,总结概念与类别
(一)世界文化遗产定义;
(二)不同种类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活动3【讲授】结合课本,通过多媒体,指导学生多角度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美在哪?总结有何美感特征和价值
(一)世界自然遗产的美;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美;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美;
活动4【讲授】世界文化遗产的选定原那么有哪些?举例说明
(一)文物
(二)建筑群
(三)遗址
活动5【讲授】世界遗产的申报程序
活动6【活动】引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谈谈世界遗产的保护,请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
活动7【练习】我感兴趣的一例中国世界遗产是
1,、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原因:
2、美在哪些方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能够描述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多媒体教学设备3.学生绘本、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4.教师备课教案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猜测,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文本老师引导学生一起阅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让学生理解文中内容,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第三步:整理知识学生分组讨论,整理所学习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每组从不同角度完成整理,形成小组汇报。
第四步:集体讨论各小组进行知识整理内容的汇报,并进行集体讨论,了解每个遗产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第五步:习作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题进行习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第六步:作品展示每组选取一份习作进行展示,让学生相互分享作品,提供互相的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反思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合作探究,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通过习作环节,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的集体备课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高效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8课我国的世界遗产 》人美版(北京)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8课我国的世界遗产》人美版(北京)一. 教材分析《第18课我国的世界遗产》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载体,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对我国的世界遗产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遗产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多停留在表面,对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不多,这也是需要在教学中关注的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世界遗产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提高审美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欣赏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北京故宫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世界遗产。
2.欣赏与分析:展示我国的世界遗产图片,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世界遗产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世界遗产的特点,创作一幅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遗产保护,增强民族自豪感。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并体会其重要性。
2.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一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难点: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如何用简练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精心准备的教学PPT3.课堂练习材料4.录音机和音频资料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通过课前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2. 学习文本(10分钟)•全班齐读课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习文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3. 教学内容理解(15分钟)•老师讲解文本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4. 课堂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或个人完成课堂练习,练习如何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一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5. 创作习作(3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要求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6. 展示与分享(15分钟)•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并进行分享与讨论,互相学习、交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开教学,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作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看法。
以上为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设计,希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课程简介
本节课将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通过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及其特点;
2.能够简单描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
•掌握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
•利用图片展示中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
1.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示,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和特点。
2.同学们轮流发言,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理由是什么。
3. 活动
•小组讨论,设计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海报,包括图片和简单介绍。
•学生自由表演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如舞蹈、朗诵等。
4. 总结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我们的骄傲,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写一篇短文介绍该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特点。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精选5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精选5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篇1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2、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3、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1、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2、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教学难点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4)分钟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提出问题,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深入交流:那么,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
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
(2)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四类。
(3)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7月,中国已有53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小学美术《世界遗产》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世界遗产》教案,对应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美丽的家园》。本节课主要内容为:
1.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认识中国的世界遗产,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
3.学会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世界遗产;
4.培养学生热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传承世界遗产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交流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为了提高讨论的效率,我需要在讨论前给出更明确的指导,确保学生们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同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引导和总结,帮助他们更好地梳理观点。
在课程总结时,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不一。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作业,如让学生撰写关于世界遗产的短文或制作手抄报,以此加深他们对世界遗产的认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世界遗产的美术价值和保护意义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我国世界遗产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保护世界遗产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制作世界遗产的模型。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用艺术手法表现世界遗产的特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手工制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世界遗产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案(1)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珍爱、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多方面欣赏与了解外国世界遗产。
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外国世界遗产并从中得到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备注及反思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
导入
①组织教学。
每小组选出2位同
学代表,分别
回答以及做评审。
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展开讨论,回答问题。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遗产,真正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并学习中国世界遗产。学生在活动时,还可以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参加活动积极性,语言组织能力等。提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通过师生观点的交换,让学生找到自身需要提高的地方。
B:选小组教师互评
E:奖励
问题:
A:你觉得吴哥窟和中国的故宫相比,有何异同点?
B:看了这么多的外国世界遗产,你内心有什么感受启示?【至少答2点】
C:请你描述你印象最深刻的国外世界遗产【刚才PPT放的】说明它的特征。
D:通过欣赏国内外的众多世界遗产,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陈述自己观点:
A:相同点:历史文化悠久,都反映了历史文化兴衰,对后世历史影响巨大。
本身蕴含的文化非常丰富。
不同点:保护手段不一样。
B:震撼
②总结
简要总结本节课以及本单元的内容
通过视频欣赏,领
略吴哥窟的建筑布
局之美,雕塑艺术
之美。了解吴哥窟的
历史文化地位,以及
艺术成就。
通过ppt欣赏若干处
世界遗产景观。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篇一:《外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外国世界遗产之美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世界遗产的定义与分类标准,并记住一定数量的世界遗产名称。
2、学会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
3、能够就自己喜欢的某处外国世界遗产进行欣赏评述。
二、教学重点: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学会从审美角度描述外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引导,天才知道!1、师述:今天老师要带大家“玩转外国”——你猜我猜。
(分享感受,猜地名及景点再展示图片)2、老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举手回答问题。
3、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出描述的遗产名称。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1、音乐停,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派代表发言。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总结外国世界遗产的概况和特点。
3、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一说自己想到的外国世界遗产名称。
4、比较欣赏几例外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点,研究出结论,小组代表陈述观点。
三、反思总结,拓展延伸1、师述: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了自己感兴趣的外国世界遗产,同时我们也一起探究了外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点。
那么我们对现在外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有哪些看法和建议呢?2、根据同学们陈述,教师总结。
四、收获知识,动手实践(转载自: 千叶帆文摘: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1、请大家设计一个手抄报,将本课的收获呈现出来。
2、教师示范手抄报模板。
3、欣赏数张幻灯片和学生作业,激发学生创作意识。
五、展评优秀作业,学生互评,自评。
篇二:小学六年级美术-《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东小王学校曹强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认识我国的世界遗产,并用自己的语言谈谈感受。
2、通过思考、比较、学习与讨论,使学生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独特艺术美感。
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我国的世界遗产-(人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遗产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等表现手法,表现我国世界遗产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我国的世界遗产2. 教材:《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3. 教学资源:图片、视频、PPT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世界遗产的特点,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出示世界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1.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世界遗产的了解和感受。
2. 教学讲解(10分钟)2.1 教师通过PPT展示我国的世界遗产,介绍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等特点。
2.2 学生观看PPT,了解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
2.3 教师举例讲解如何运用绘画表现世界遗产的魅力。
3. 课堂实践(10分钟)3.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幅世界遗产进行绘画。
3.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3 学生完成绘画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4.1 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向大家展示。
4.2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我国的世界遗产1. 历史背景2. 文化价值3. 绘画表现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查阅更多关于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加深对世界遗产的了解。
2. 学生完成一幅关于我国世界遗产的绘画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绘画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确保教学目标得到充分实现。
一、导入(5分钟)1.1 教师出示世界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世界遗产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习作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其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图片或图册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教学环境:教室能够投影的环境,保证学生能够清晰看到展示的图片。
4.其他:备有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图册,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种类,让学生对各种遗产有初步了解。
第三步:学习案例(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具体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等,让学生观看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第四步: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印象和感受,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表达。
第五步:写作指导(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在书写时要注意清晰表达自己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看法和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展示。
第六步:写作训练(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写作练习,写作内容围绕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开。
第七步: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己的写作,教师和同学们进行评价和讨论,鼓励互相学习和进步。
四、作业安排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选择一个他们特别感兴趣的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写成一份短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堂教学,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写作能力也有所提高。
在未来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培养其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以上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希朇对您有帮助。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我国的世界遗产▏人美版(北京)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遗产的美好情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颜色等美术元素表现世界遗产的美。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欣赏其美丽风光。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世界遗产美的能力。
3. 教授学生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世界遗产美的能力。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把握世界遗产的特点,运用线条、颜色等美术元素进行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图片、画纸、画笔、水彩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我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世界遗产,引导学生了解遗产的价值和特点。
3. 欣赏与讨论:教师组织学生欣赏世界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从线条、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理解世界遗产的美。
4. 绘画指导:教师教授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线条、颜色等美术元素表现世界遗产的美。
5.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世界遗产▏ 美术表现线条颜色形状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画一幅我国世界遗产的作品。
2. 引导学生运用文字描述作品,表达自己对世界遗产的理解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世界遗产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初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二、新课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世界遗产,包括遗产的价值、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引导学生了解遗产的价值和特点。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世界遗产的保护意义和现状,唤起学生保护遗产的意识。
七年级美术《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

七年级美术《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有关世界遗产的定义与分类标准,并记住一定数量的世界遗产名称。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学会从审美角度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说明:可让学生课前阅读课本,并为上课做好材料和评论方面的部分准备。
老师:课件、相关网站的网址、挂图等教学资料。
学生:学生收集自己亲自到访过的或熟悉的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图片及文字材料。
2、课堂导入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老师:展示中国地图,教师分享自己参观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感受,让同学们猜猜说的是哪个地方,再展示图片。
学生:与教师交流,欣赏图片感受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3、课堂发展(1)、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并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认识。
(2)、列出我国各省份的世界遗产,阐明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多而且丰富的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世界遗产的相关定义和分类。
(3)、结合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定义指导学生多角度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美。
提问:请举例说明欣赏世界遗产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有哪些方法?(4)、让学生选感兴趣的中国世界遗产谈谈它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原因。
有何美感特征及价值?请各个小组汇报。
(5)、观看一段有关丹霞山申遗的新闻报道视频,问:从视频中你有什么启发?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呢?请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提出自己的意见。
学生:(1)、小组分享:根据所得信息欣赏与交流,说说对中国世界遗产的认识。
(2)、师生互动,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概况和特点。
(3)、小组合作:结合课本和自己收集的资料,从多角度召开欣赏,探究欣赏世界遗产的方式方法。
(4)、小组探究:比较欣赏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点,研究出结论。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陈述观点。
(5)、分析视频中的要点,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展开探究,完成学案。
五、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能小组合作,收集、整理中国世界遗产的相关资料。
第1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课题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课型
欣赏.评述
授课人
授课人所在学校
高要市禄步镇初级中学
授对象
(七)年级
教
学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欣赏世界遗产的方法及相关的美术术语,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清晰、有条理。
过程与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饱满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前的准备,并在课上分享感受、发表感想,再把收集的图片分类展示、欣赏。
(2)、世界自然遗产
举例: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四)、世界文化景观
庐山、五台山、西湖
(五)、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
例由:京剧、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侗族大歌
3、中国世界遗产美在哪?(用图片逐一解析)
(一)、世界自然遗产的美
课
后
反
思
活动效果:
作业评析:
改进措施:
二、发展阶段:
1、世界文化遗产定义
定义: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不同种类类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世界文化遗产
举例图片展示:长城、明清皇宫、北京天坛……
1、形象美(故宫:砖木结构的建筑)
2、色彩美(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3、动态美(京剧)
4、听觉美(中国古琴艺术)
5、季节变化的美(九寨沟)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美
1、历史文化美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使作文内容贴近主题,表达清晰。
四、教学准备
1.教案、教材、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在黑板上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照片,让学生猜测是哪些地方?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整合
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例如敦煌莫高窟、长城、故宫等,介绍它们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第三步:激发思考
提问:你们认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
第四步:写作
根据教师的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要求内容真实、贴近实际,表达清晰、流畅。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七、作业
完成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要求字数不少于300字。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朇对老师们进行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世界遗产”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简称。
❖它包含四种类型:
❖ 文化遗产 ❖ 自然遗产 ❖ ,又可称文化资产、文化财产或文 化财,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文化保 存价值,并经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指定或登 录之物品。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 产”和“无形文化遗产”。
200点织0m风纳以景入上名《,胜世遍区界布,自原且然始又遗森被产林列名,为录沟国》内家;分自19布9然71年保08又护个被区湖纳;泊入1,9“9有2年人“被与童联生话合物世国圈界教””科保之文护誉组网; 络;2001年摘取“绿色环球21”桂冠,成为世界唯一获得三项国际桂冠 的旅游风景区。
❖ 丹霞山是科学之山和文化之山。丹霞山由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 砂砾岩构成。它是全世界1200处丹霞地貌中类型最齐全、造型最独特、 景色最优美、地质地貌最典型的地区,所以也称之为“露天的地质博物 馆”;同时景区内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貌似神凝的阳元石、阴元石、 双乳石、睡美人等景点,又使丹霞山有“天然的性文化博物馆”之称。 此外,丹霞山还有着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丰富多彩的人文特 点。
世界文化遗产的识别和申报程序
因为满足世界文化遗产下列评定标准而登录: (i)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ii)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
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iii)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
复杂的地形、奇特的结构
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 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 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 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 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 种创造。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美在哪?
❖ 历史文化美 ❖ 建筑外形,装饰的美 ❖ 科学的美
自然遗产
❖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自然遗产包括以下 内容:
❖
1.构成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
2.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
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存区;
❖
3.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
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 1982年10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黄龙为国家重 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12月,黄龙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黄龙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巨型的地表钙华坡 谷,婉蜒于天然林海和石山冰峰之间,宛若金色“巨龙”腾游天地。自 然景观犷中有精,静中有动,雄中有秀,野中有文,构成奇、峻、雄、 野的景观特点,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之誊。
建筑装饰艺术的伟大成就 布达拉宫不仅在整体建筑上有着 创造性的高度成就,而且它的各部分的设计、艺术装饰(雕 刻、彩画等)都达到很高的成就。
❖ 龙龙门门石石窟窟是历青代山皇绿室水贵,族万发愿像造生像辉最,集作中为的地佛方教,艺它术是宝皇库家意,志早和在行1为96的1年体既现被。 龙国门务石院窟公也是布书为法全艺国术第史一是宝批藏重。点著文名物的保书法护精单品位龙,门1二98十2年品,被是国后务代院碑公拓布鉴为赏 家全从国龙第门一石窟批众国多家的级石风刻景造像名题胜记区中,精2选00出0年来的11书月法30极日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龙将门龙石门窟石是佛窟教列文入化《的世艺界术表文现化,遗但产它名也录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
见证; (iv) 人类历史发展中某—建筑风格的杰出范例; (v)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
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高布度达的拉建宫筑于艺19术61成年就由中.布华达人拉民宫共依和山国建国造务,院由颁白布宫为、第红一宫批两全 大部国分重和点与文之物相保配护合单的位各。种19建94年筑,所布组达成拉。宫众正多式的被建联筑合虽国属教历科代 不同文时组期织建作造为,文但化都遗十产分列巧入妙《地世利界用遗了产山名形录地》势。修建,使整座 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而又十分协调完整,在建筑艺术 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比的高度,构成了一项建筑创造的天才 杰作。
❖ 巨型的地表钙华景观 ❖ 中国最东的冰川遗存 ❖ 典型而完整的高山峡谷江源地貌
❖九2寨0世沟纪位7于0年四代川,省一阿群坝偶藏然族闯羌入族的自伐治木州工九人寨发沟现县了漳这扎片镇仙,境是,白伐水木沟工上人游刀白 河下的留支情沟,,留以下有了九这个片藏森族林村,寨成(为又国称家何森药林九公寨园),而19得82名年。成九为寨国沟家海首拔批在重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的美在哪?
❖ 形象美 ❖ 色彩美 ❖ 动态美 ❖ 听觉美 ❖ 季节变化的美
文化景观
❖ 文化景观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和具体的自 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 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它是历史时期以来人 类活动所塑造并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景观。
❖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 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 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 无19与61伦年比,的中古华代人建民筑共杰和作国国务院颁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珍位稀。文19物87的年宝,库故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 中《国世古界代遗帝产王名宫录殿》建。筑之瑰宝 促进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
❖ 它中既国是长具城有自丰1富98文7年化被内涵世的界文遗化产遗委产员,会又批是准独为具“特世色界的文自化然景遗观 悠产久”的。修建历史,巨大的建筑规模
❖ 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负盛名的 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历代题诗极多,一句不识庐山真面 目,李白《望庐山瀑布》尤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