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王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众多教学实践证明,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借助构建数学模型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的内在体验和感知,进而发展学生的模型思维。所谓模型思想就是将现实问题归结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来刻画实际问题,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或可靠的指导。
在小学,进行数学建模教学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初始性特征,即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经历将实际问题初步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对数学和数学学习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兴趣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借助生活事例导入新课,运用模拟表演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在参与探究中,主动建构数学模型,获得对数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主动、活泼的、生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只有学生熟悉的事例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帮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直观形象地理解一些关键词的含义,逐步提炼、掌握问题的基本结构特征。在初步理解问题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数学信息,提炼生成完整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这是一种极具亲历性的学习方式,需要学生进入到情境中,亲自参与其中的合作活动,并在参与合作活动中获得体验。
二、掌握正确的建模方法,科学的方法是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关键
①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快速而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特点,及其内部元素之间的关系;
②需要把实际问题中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用数学方式表达其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在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要具备对数学知识的检查、认定能力,真正用到所学的知识;
④按数学模型求出结果,验证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修正,使其更加准确。学生经过亲身的分析、转化、建模、验证、反思与总结的过程,思维进入理性的认知阶段,逐渐掌握建模的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三、转变教学思维,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教学本身是围绕着学习展开,教是为学服务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起引导、组织的作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主动学习意识,改变过去的满堂灌。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把知识的学习运用过程设计成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求知、在活动中发现创新、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并能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新知进行自主建构,掌握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方法,在探索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总之,我认为在对学生进行模型思想渗透时,要从现实生活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更多是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感受知识,才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
力,提高学习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