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城镇化现状简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地区城镇化现状简析-经济
西部地区城镇化现状简析
罗义萍
摘要:西部地区城镇化是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重要途径,文章对西部地区城镇化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加快其城镇化步伐。
关键词:西部地区城镇化现状问题对策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综合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从1978 年的17.9%上升至2012年的52.57%,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城镇化战略成效显著。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率目前普遍在50%以上,但是占国土面积57%的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仅为44.93%。
”[1]东西部之间城镇化的不均衡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推动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镇化的内涵及意义
1、城镇化的概念,辜胜阻认为“城镇化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的过程。
”[2] 饶会林认为“城镇化过程就是现代社会生产不断发展,人口不断集中,城镇经济与区域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城市的社会动力作用越来越加强了自然历史过程。
”[3] 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2、西部地区城镇化意义。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在此背景下推动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从局部看不仅有利于加快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解决劳动力结构性失业问题;而
且有利于发展壮大西部乡镇企业,加速实现西部产业结构升级。
从整体看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提高我国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西部地区城镇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有了很大进步,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1、城镇化水平偏低。
近年来,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虽然有了大幅提高,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异。
“2009年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仅为39.4%,2011年迅速提高到43.0%,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但其水平仍然比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分别低8.3,4.0,18.0个百分点。
”[4] 西部城市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创造的附加值和就业比重偏低,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不足,该现状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西部地区的创新动力和经济活力。
2、城镇结构体系不合理。
西部地区各省市城镇结构体系发育不健全,部分城镇功能不够完善,存在断层现象。
“结构上西部中小城市占全国城市总量的51.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 个百分点,而作为区域经济中心或二级中心的特大城市、大中城市不仅比例较小,且城市的人口规模明显小于全国平均和中东部地区。
”[5] 大中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西部地区个别省份存在大城市孤立发展的情况,由于缺乏中小城市的支撑,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在扩散过程中很难影响到小城镇,这便限制了小城镇的发展壮大,同时小城镇的发育不足和滞后就更难带动就近农村地区的发展。
西部地区城镇结构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
3、城镇化质量差。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质量差首先表现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许多城市的交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拥挤以及能源的供应相对紧张等问题。
二是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性不强,缺乏区域整体观念,城市之间建筑风格比较相近,城市的特色和个性无法凸显。
三是环境污染严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加之城镇环保力度不强和人们环保意识淡薄,更加剧了西部地区环境的恶化。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三、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推进城镇化既是西部现代化建设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也是西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西部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6] 因此,选择适合西部城镇发化展的对策至关重要。
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
第三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西部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息息相关,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因此,西部各省应结合自身优势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要提高服务业的质量,促使城市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拓展城镇化的广度与深度,增强西部地区各城镇的发展活力,使城镇化快速发展。
2、转变规划思路,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
中等城市是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辐射纽带,要消除西部地区城镇结构存在的断层现象,首先,要大力推进中等城市的发展,强化其数量与规模以期最大程度发挥扩展和传递作用。
其次,可以利用大城市的扶持来推动部分小城镇转化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卫星城镇,这样不仅缓解了大城市自身膨胀发展问题,而且有利于城镇网络体系协调发展,从而有效
推动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3、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
西部各省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交通、能源、用水、环境保护以及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同时城市管理者要理性决策,合理规划城市建筑布局,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在城镇化进程中亦不可忽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应将城市与农村的生态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西部地区城镇化,不仅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5] 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遵循客观规律,努力缩小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推动西部地区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英,西部地区城镇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4(1).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经济日报》2000 年10 月19 日.
[3]《土地管理法》,《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法规全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年版.
[4]中国社会科学院《城镇化质量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组,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 2013(31).
[5]贺书霞,西部地区城镇化体系发展的多维反思,[J],商业时代,2014(10).
[6]吴小渝,西部城镇化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探索, 2003(10).
作者简介:
罗义萍(1992.03-),女,汉族,湖北荆门人,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绵阳市6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