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雕塑 教案

合集下载

大学环境雕塑设计教案

大学环境雕塑设计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雕塑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及设计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雕塑手法表达环境空间美感和功能性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设计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环境雕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环境雕塑的分类及设计原则。

3. 雕塑手法在环境空间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环境雕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2. 雕塑手法的创新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环境雕塑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展示一些优秀的环境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雕塑的特点。

二、讲授新课1. 环境雕塑的基本概念:环境雕塑是指将雕塑艺术与自然环境、城市景观相结合,形成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空间艺术形式。

2. 环境雕塑的特点:a. 艺术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能丰富城市景观。

b. 实用性: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功能性。

c. 创新性:在材料、形式、手法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3. 环境雕塑的分类:a. 公共环境雕塑:如城市广场、公园、校园等场所的雕塑。

b. 室内环境雕塑:如展览馆、剧院、商场等场所的雕塑。

c. 景观环境雕塑:如自然景观、人工景观等场所的雕塑。

4. 环境雕塑的设计原则:a. 与环境协调:雕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和谐的整体。

b. 艺术性与功能性相结合: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具有实用性。

c. 创新性:在材料、形式、手法等方面有所创新。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具体的校园环境进行环境雕塑设计。

2.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环境雕塑作品。

3. 各组展示设计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境雕塑的特点、分类及设计原则。

2. 学生分享实践环节的收获和体会。

3. 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雕塑,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雕塑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及设计原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环境雕塑设计教案

初中环境雕塑设计教案

教案:初中环境雕塑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雕塑的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对环境雕塑的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美观、实用和环保特点的环境雕塑。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环境雕塑的概念和作用。

2. 环境雕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独特个性的环境雕塑。

2. 学生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环境雕塑设计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环境雕塑的图片和案例,用于教学演示和参考。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环境雕塑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环境雕塑的形象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环境雕塑?环境雕塑的作用是什么?二、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讲解环境雕塑的概念:环境雕塑是指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以雕塑艺术的形式与环境相结合的艺术品。

2. 教师介绍环境雕塑的作用: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国内外著名的环境雕塑案例,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这些环境雕塑有哪些特点?它们是如何与环境相结合的?四、设计原则(10分钟)1. 教师讲解环境雕塑设计的原则:美观、实用、环保、创新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设计中体现这些原则?五、创意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环境雕塑设计,要求充分发挥创意,融入环保理念。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

六、作品展示(10分钟)1. 学生将设计好的环境雕塑作品展示给大家,介绍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建议。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环境雕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设计作品制作成模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进行展示。

环境雕塑初中美术教案

环境雕塑初中美术教案

环境雕塑初中美术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雕塑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对环境雕塑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环境雕塑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

2. 学生独立完成一件环境雕塑作品。

教学难点:1. 环境雕塑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对环境雕塑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环境雕塑的图片和作品,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2. 学生准备纸张、剪刀、胶水、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环境雕塑的图片和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环境雕塑的概念和特点。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环境雕塑的定义和作用。

2. 教师讲解环境雕塑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讲解环境雕塑的创作过程。

三、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环境雕塑的主题。

2. 学生根据主题,进行环境雕塑的设计和创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的环境雕塑的知识和创作方法。

二、实践(25分钟)1. 学生继续完成环境雕塑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环境雕塑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给出改进的建议。

四、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环境雕塑的概念和创作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了一件件有趣的环境雕塑作品。

在评价环节,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作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整体来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环境雕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美术环境雕塑设计教案_0

美术环境雕塑设计教案_0

美术环境雕塑设计教案课时:1课时课型:欣赏课授课对象:初中三年级教材分析:本课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前、后课是递进关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环境雕塑能够培养学生认识没、发展艺术能力的重要媒介,对学生来说本课能够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使雕塑优美的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一个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掌握对环境雕塑的含义,分类,形式学习培养欣赏和审美。

②掌握体会环境雕塑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

③提高学生欣赏和审美及评价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一些环境雕塑图片的观察和欣赏为主导,以提问思考相结合,使学生在感知观察和思考与理解中自主学习,掌握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对环境雕塑形象进行理性为主的艺术认识,增加学生对雕塑的情趣,对艺术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环境雕塑特点的认识教学难点:环境雕塑与环境、环境中的人的关系教学方法:1.教法:讲解与启发法和观察法相结合2.学法:感知、观察、理解、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安定课堂,检查学具二:引入新课:同学门这节课是对欣赏课——环境雕塑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请问同学们平时你们都见过那些雕塑?并谈一谈给了你们什么感受,请一位同学简要谈一谈。

由此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三:讲授新课:板书课题:环境雕塑1:下面就让看看老师为大家展示几张图片。

请大家注意观察并且思考环境为什么需要雕塑啦?2:讲诉:①雕塑的含义;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是造型艺术之一②环境雕塑:环境雕塑是雕塑类的一种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场所密切相关的空间地狱的雕塑通常称城雕,一座好的城雕好的成功的城雕,可以使周围环境“活”起来成为净化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的生活的公共空间。

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

九年级美术下册《环境雕塑》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美版

九年级美术下册《环境雕塑》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美版

九年级美术下册《环境雕塑》教案及教学反思人美版
环境雕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讲授分析、比较等欣赏活动,让学生理解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与人的关系,认识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从而多视角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2、能力目标:学会欣赏、评述环境雕塑作品。

3、情感目标:通过环境雕塑方案的提出等活动,更加珍惜自然环境,珍惜美术文化。

教学重点:对环境雕塑的特点的认识。

教学难点: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

教学方法: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

环境雕塑小品设计教案

环境雕塑小品设计教案

环境雕塑小品设计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赋予材料以生命》的第四个活动,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雕塑小品及基本造型方式并掌握采用抽象形态的造型运用立体构成的原理进行设计练习,由于本活动教参没有教学目标,因此针对课本和本单元的总目标来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学生到了初三由于年龄的成长,心智的成熟,学生趋于理性,这导致学生上课的气氛与初一有很大的差别,初一学生的积极性容易调动,上课可以用一些小游戏、活动穿插其中,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其中,而初三的学生则相反,这就决定课堂教学要偏重理性,问题的提出要有一定的深度和余地,因为课的设计是为学生服务。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环境雕塑小品的基本知识2、技能目标:通过环境雕塑小品的制作练习,学会利用泡塑材料或其他易于加工的材料进行立体的艺术造型3、情感目标:养成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留心身边各种美的因素并利用其进行美术创作的习惯和意识。

四、教学重点:通过环境雕塑小品的制作练习,学会利用泡塑材料或其他易于加工的材料进行立体的艺术造型五、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根据材料的质感和肌理选择适宜表现的造型进行创意六、课型造型、表现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泡塑材料、不同质感、肌理的材料,教师制成的半成品范作等八、教学设想本课共分6个环节完成,第一环节情境创设通过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的雕塑展示片段和《加莱义民》和《斜卧的人像》旧知回顾,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课题第二环节,利用不同环境的雕塑小品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雕塑小品的基础知识第三环节,教师展示半成品的范作师生互动,启发引导,共同探究分析抽象小品的基本造型方法第四环节,考察校园欣赏雕塑,启发学生如何进行创意设计,开阔学生的思维第五环节,创作实践,小组合作制作雕塑小样,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及立体思维能力。

第六环节,作品展评,通过自评,互评,点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发现美的习惯,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能加以拓展延伸到实际生活。

环境雕塑教案初中

环境雕塑教案初中

环境雕塑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雕塑的定义、特点和作用,提高对环境雕塑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环境雕塑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环境雕塑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环境雕塑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环境雕塑的欣赏方法和创作技巧。

教学难点:1. 环境雕塑的创作方法和实践操作。

2. 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审美素养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收集环境雕塑的图片和案例,制作PPT。

2. 准备雕塑材料,如泥、石、木等。

3. 准备展示用的支架和展示空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环境雕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雕塑。

2. 提问:“你们对环境雕塑有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讲解环境雕塑(15分钟)1. 讲解环境雕塑的定义:环境雕塑是指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以环境为背景,通过艺术手法创作的雕塑作品。

2. 讲解环境雕塑的特点:与环境融为一体、具有功能性、具有观赏性。

3. 讲解环境雕塑的作用:美化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环保意识。

三、欣赏环境雕塑(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环境雕塑案例,如公园、广场、街道等。

2. 引导学生从形态、色彩、材质等方面欣赏环境雕塑,感受环境雕塑的美。

四、创作环境雕塑(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环境雕塑的主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作品与环境融为一体,具有功能性和观赏性。

3. 学生动手创作环境雕塑,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2. 引导学生从形态、色彩、材质等方面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环境雕塑的特点和作用。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境雕塑,加深对环境雕塑的认识。

2. 开展环境雕塑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环境雕塑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环境雕塑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环境雕塑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环境雕塑设计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帮助其充分理解环境艺术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从而促进学生成为具有环保意识的公民,并能创造出符合环保理念的实用环境艺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环境艺术的概念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需要对环境艺术的概念进行解读,让学生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定义、表现形式以及意义等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

2. 设计原理和基本技巧学生需要学习一些设计原理和基本技巧,例如材料的选择、构图原理、色彩运用、形态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3. 环境雕塑设计与实践活动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将开展环境雕塑设计的实践活动。

学生将根据教师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雕塑设计,最终将作品呈现在校园、社区或公共场所中。

三、教学过程1. 环境艺术的概念(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环境艺术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环境艺术的概念。

(2)课堂讲解教师在课堂上对环境艺术的定义、表现形式、历史渊源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设计原理和基本技巧(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来引导学生思考环境艺术设计的构图基本要素和形态特征。

(2)课堂讲解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环境艺术设计的构图原理、材料选择、细节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相关的见解和建议。

(3)实践演练教师会安排一些课堂演练,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3. 环境雕塑设计与实践活动(1)教师指导教师会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技术支持,例如材料的运用、构图的处理、色彩的搭配等。

(2)作品呈现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会安排一些场所进行作品的展示,例如校园、社区或公共场所等。

通过作品的呈现,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环境保护和环境艺术。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课程的教学,我认为学生获益匪浅。

设计制作环境雕塑教案

设计制作环境雕塑教案
课题
3设计制作环境雕塑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知识目标:1、通过讲授、分析、比较等欣赏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评述环境雕塑作品、了解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多视角地理解环境雕塑的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与设计环境雕塑方案及绘制草图活动,进一步认识到环境雕塑的特点,以及更加珍惜自然环境,珍视美术文化。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设计制作环境雕塑。
2、新课
一、播放课件,欣赏环境雕塑作品。
思考:
1、什么是环境雕塑?
环境雕塑是环境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品的主题和形式在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特有的审美感受,营造出相应的文化氛围和情调。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境。因此环境雕塑与环境、与环境中的人及周围的生态因素互动,构成了相互协调的环境景观。它反映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表现出时代精神。这就是环境雕塑的主要特点。
(2)参与设计:为你生活中最熟悉的环境设计雕塑作品方案需要几个环节?
1、分析:分析环境特征、把握环境特征,使自己的雕塑作品真正成为“为环境量身制作的艺术品”。
2、构思:在对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构思设计。其中包括:主题的确定、材料、工具方法的选择和对风格的考虑等等。
3、设计与应用: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满意的设计草图。)
2、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是:没有环境就没有环境雕塑,脱离了环境的环境雕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雕塑与环境互动,它们相互依托,相互和谐,构成了相互协调的景观。
二、环境与雕塑互动:
为下面的雕塑作品配置一个相应的环境,并说明理由。
(1)学生通过欣赏南北湖风景照或者其他学校的环境雕塑,分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为你生活中最熟悉的环境提出一个小组方案和设计并绘制环境雕塑草图。

九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环境雕塑设计》教案人美版

九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环境雕塑设计》教案人美版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如果你希望胜利,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环境雕塑设计》教学目标通过讲授、分析、比较等欣赏活动,让学生理解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与人的关系,认识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从而多视角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学会欣赏、评述环境雕塑作品。

隐性内容与目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雕塑与历史有关、与特定的时代有关,表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更表明特定环境的分外意义,从而看到艺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即我们生活和工作所依靠的环境与环境艺术有关,体验到环境雕塑与城市、道路、绿化、建筑、广场和所在环境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环境雕塑方案的提出等活动,更加爱护自然环境,珍视美术文化。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对环境雕塑的特点的认识。

难点: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

授课过程导入:先播放两张有关雕塑的幻灯片,提问,同学们,大家从这两个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对,是雕塑,关于雕塑,咱们在7年级的时候学过纸浮雕和纸雕塑,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下有关雕塑的东西。

讲授新课:提问:什么是雕塑?你见过的雕塑作品最多的是在哪里?雕塑是用雕、琢、刻、磨、塑等手段制作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种形象。

好,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雕塑之后,我想请大家看两幅作品,播放幻灯片,架上雕塑和环境雕塑,让同学分析他们的例外之处以及特点。

这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架上雕塑的特点:从放置地点上说,大凡是放置在室内的案台上,不需要考虑与环境协调的问题。

环境雕塑的特点:环境雕塑是环境艺术中严重的组成部分。

作品的主题和形式在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特有的审美感受,营造出相应的文化氛围和情调。

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境。

因此环境雕塑与环境、与环境中的人及周围的生态因素互动,构成了相互协调的环境景观。

它反映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表现出时代精神。

这就是环境雕塑的主要特点共同点:可以从多个角度观赏。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环境雕塑设计》教案2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环境雕塑设计》教案2

《环境雕塑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环境与雕塑的联系;了解什么是雕塑;理解环境雕塑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理解环境与雕塑的概念;能够从日常生活的中,发现雕塑与环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体验环境与雕塑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体验环境与雕塑的艺术魅力学习目标描述学习目标描述1.知识和能力让学生环境与雕塑的关系,掌握环境与雕塑的设计运用。

能够理解环境与雕塑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课件图片与讨论动,让学生掌握环境与雕塑的基本设计原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通过理解环境与雕塑的关系后,让学生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去发现生活中的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环境与雕塑的关系教学难点环境与雕塑的设计制作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1.知识和能力环境与雕塑,实际生活中分析环境与雕塑的联系2.过程和方法环境雕塑在生活中实际体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环境雕塑的设计制作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课件:环境雕塑的概念是什么?在图片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什么。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猜测过程中的兴趣和状态。

提问:如果老师再出示一遍图片,大家再来猜一遍,你们还有更新颖的设计思路吗?提问:如果给你一件雕塑作品,你把它置于什么二、导入新课1、对环境雕塑的关系选两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认识。

提问:如果给你一个特定的环境,你如何设计一件雕塑作品?教师提问:在实际生活中,环境雕塑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教师小结:在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中,始终不要忘记对环境情况的考虑,即“我是为哪个环境设计制作的”。

小学美术《城市雕塑》教案

小学美术《城市雕塑》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城市雕塑的定义、功能及分类:这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教师需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雕塑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城市文化中的作用。
-欣赏与分析城市雕塑作品:教师需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出发,分析作品的形式、材质、表现手法等特点,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掌握雕塑创作的基本技巧: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的雕塑创作方法,如塑造、切割、组合等,为创作自己的城市雕塑作品打下基础。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城市雕塑的基本概念。城市雕塑是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艺术作品,它能够美化城市环境,体现城市文化。城市雕塑是城市精神的象征,也是艺术与生活交融的产物。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如《五羊雕塑》。这个案例展示了城市雕塑如何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以及它如何提升城市形象。
-理解并运用雕塑创作技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巧上的困难,如比例掌握、细节处理等。教师需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深入分析城市雕塑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城市雕塑如何反映城市文化,教师需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探究作品背后的文化意义。
举例: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思考如何将个人情感与城市文化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城市雕塑作品。同时,针对学生在技巧上遇到的困难,教师可进行现场演示,解答学生的疑问。在分析作品时,通过对比不同城市的雕塑作品,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城市雕塑的基本概念、分类、创作技巧以及它如何体现城市文化。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城市雕塑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发现和欣赏城市中的艺术之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K12学习】四年级美术环境雕塑教案设计

【K12学习】四年级美术环境雕塑教案设计

四年级美术环境雕塑教案设计教学内容:环境雕塑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作品,掌握观察、评述美术作品的正确方法。

2、能力目标:欣赏美术作品的形、色、质感和感受作品题材的表现内涵,初步掌握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能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目标:感受、体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关怀人生的美好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正确的审美评价。

1、《环境雕塑》要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美术作品,学会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与评价。

活动:学习观察方法→了解作品的美术文化→德育渗透→拓展创新2、看一看、说一说、欣赏本课中的美术作品,你能说说画中表现了什么?、说说那你喜欢那种形式的美术作品。

教学内容:凹凸的美感教学目标:通过对z纸箱纸的认识和观察,让学生感受纸箱肌理的特点。

以剪,刻,贴等方法制作一个精美的相框,再则就是感受立体表现的独特美,体验废物利用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废物利用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

、教学难点:纸材特点与创作构思的巧组合。

观察体验引导学生观察纸箱纸的内部,感觉不同层面的不同特点。

纸箱纸我们平时都很常见,但是很少有人撕开里面看。

小结:纸箱纸中间一层是波浪式的,立体感很强。

新授1.欣赏老师作品仔细观察,并说说你看到的相框,你认为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小结:看起来简单,但是也需要技巧。

2.亲自动手实践把准备好的纸箱纸剪成一个三十二开大小的长方形,其次,在长方形里画一个长方形,左右留边3厘米,上下留边2厘米,再画一个长方形四边各空厘米。

画好两个长方形后,借助小刀和尺子沿着第二个长方形的边划下,到纸箱纸的知二层。

再接着轻划第一个长方形,只需要划到纸箱纸的第一层,划好后,把最里面一个长方形的一二层全部取出。

把中间长方形的第一层取出,第一个长方形保持原样。

就这样,相框的基本形状已经做好,再取边角料翦几片叶子,做一朵花放在相框的旁边作装饰。

高中环境雕塑试讲教案模板

高中环境雕塑试讲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高中美术课题:环境雕塑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雕塑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

2. 通过欣赏和分析环境雕塑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创意的环境雕塑作品。

教学重点:1. 环境雕塑的概念和特点。

2. 环境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环境雕塑与公共空间相结合,创造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环境雕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环境雕塑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对环境雕塑的认识,教师总结环境雕塑的概念。

二、欣赏与分析1. 教师展示国内外著名的环境雕塑作品,如《音乐之翼》、《城市之光》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设计理念、材料运用、空间布局等特点。

3.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实践创作1. 教师讲解环境雕塑创作的基本步骤,包括选题、构思、材料选择、制作等。

2. 学生分组进行环境雕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各小组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环境雕塑的概念、特点、作用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3.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环境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美术》2. 教学课件:环境雕塑图片、视频等3. 教具: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等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雕塑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环境雕塑作品的分析能力。

3. 学生环境雕塑创作的创意性和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一、环境雕塑概述1. 概念:运用雕塑手法,结合公共空间,创造富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2. 特点:与公共空间相结合,注重视觉效果和互动性。

二、环境雕塑欣赏与分析1. 作品:《音乐之翼》、《城市之光》等2. 分析:设计理念、材料运用、空间布局等特点三、环境雕塑创作1. 步骤:选题、构思、材料选择、制作等2. 创作实践四、总结与反思1. 教学内容总结2. 学生创作心得分享。

户外竹子雕塑教案大班反思

户外竹子雕塑教案大班反思

户外竹子雕塑教案大班反思教案标题:户外竹子雕塑教案大班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子雕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竹子雕塑的示范作品。

2. 大班教室外的开放空间。

3. 竹子和其他需要的工具材料。

4. 安全设备,如手套和护目镜。

教学步骤:1. 引入:与学生分享一些关于竹子雕塑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包含5-6名学生。

确保每个小组有一个领导者,负责组织和协调小组活动。

3. 示范:展示一些简单的竹子雕塑示范作品,解释制作过程和技巧。

4. 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竹子雕塑的特点和可能的创作主题。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 规划: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的结果,制定一个雕塑主题和初步设计方案。

领导者负责记录和整理小组成员的意见。

6. 准备: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确保学生佩戴好安全设备。

7. 制作:学生按照设计方案,开始制作竹子雕塑。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和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

8. 反思:在制作过程中,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分享他们的进展和遇到的挑战。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和解决方案。

9. 完成:当竹子雕塑完成后,学生展示和欣赏彼此的作品。

领导者负责向其他小组介绍他们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10. 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制作过程,让他们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想。

强调大自然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责任。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态度。

2. 收集学生的反思记录和小组讨论的记录。

3. 评估学生的竹子雕塑作品,包括创意和技术实施。

教学延伸:1. 邀请艺术家或专业雕塑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示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展览或雕塑公园,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雕塑艺术。

3. 继续探索其他材料和技巧,如纸板雕塑或回收材料雕塑,拓宽学生的艺术表现方式。

4. 环境雕塑设计-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4. 环境雕塑设计-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4. 环境雕塑设计-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课程背景《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的第四节课是“环境雕塑设计”。

这节课主要是让同学们了解雕塑艺术,掌握雕塑的基本构图和制作方法,以及了解环境雕塑的一些基本常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同学们提升对艺术的审美能力,为未来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学习目标1.了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构图和制作方法;2.了解环境雕塑的一些基本常识;3.理解环境雕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4.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符合实际场景需求的环境雕塑。

学习重点1.雕塑艺术的基本构图和制作方法;2.环境雕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3.知道如何设计一个符合实际场景需求的环境雕塑。

学习难点环境雕塑的构思和立体设计。

学习过程第一步:了解雕塑艺术雕塑艺术是指将艺术家的感受和思想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可以是静态的或者动态的,可以是单独的或者与建筑和景观相结合。

在雕塑制作过程中,造型是最重要的,它是由艺术家的感情、观念和构图技巧决定的。

第二步:掌握雕塑的基本构图在雕塑制作中,构图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是指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艺术家的构思,针对性地组织、安排、协调形式与空间的关系,形成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构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艺术家具有强烈的审美心理和对场景的敏锐感觉。

第三步:理解环境雕塑的一些基本常识环境雕塑是指通过雕塑技巧对室内或室外场景进行改造和美化。

它可以是单一的雕塑,也可以是一个由多个雕塑组合而成的整体作品。

环境雕塑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传递一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步:掌握环境雕塑的应用场景环境雕塑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例如,公共场所、景观园林、建筑外墙等。

它可以为环境增添艺术气息,同时也可以起到文化传承和环保的作用。

第五步:设计符合实际场景需求的环境雕塑在设计雕塑作品时,需要结合实际场景和需求,考虑雕塑的材质、样式、大小、表现形式等因素。

环境雕塑 教案

环境雕塑 教案

环境雕塑教案教案标题:环境雕塑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环境雕塑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鼓励学生通过雕塑创作表达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态度。

教学重点:1. 理解环境雕塑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习环境雕塑的基本技巧和材料运用。

3. 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并创作一个环境雕塑作品。

教学准备:1. 计算机和投影仪。

2. 展示环境雕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雕塑工具和材料,如纸板、泥土、彩绘材料等。

4. 学生所需的绘图纸、铅笔、彩色铅笔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展示一些环境雕塑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雕塑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雕塑的概念和意义,讨论环境雕塑对社区和环境的影响。

探究:3. 向学生介绍环境雕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对环境起到点缀和美化作用等。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他们所熟悉的环境雕塑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材料、形状、主题等。

5. 学生通过互动讨论,了解环境雕塑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实践:6. 学生分组进行环境雕塑创作。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可以是某个社区或学校环境中的一个特定区域。

7. 学生利用纸板、泥土等材料,运用所学的雕塑技巧,设计并创作一个环境雕塑作品。

8.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借鉴他们在探究环节中所研究的环境雕塑案例。

9.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10. 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他们对环境雕塑的认识和体会。

11.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雕塑对社区和环境的积极作用,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拓展:1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研究其他类型的雕塑艺术,如公共雕塑、装置艺术等。

13.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分析城市中的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

评估:14. 根据学生的创作作品和参与度,进行评估和反馈。

15.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心得。

教学延伸:16. 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学校或社区的公共场所,让更多人欣赏和了解环境雕塑的魅力。

城市雕塑(教案)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

城市雕塑(教案)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城市雕塑年级: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材: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市雕塑的定义、功能、分类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城市雕塑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城市雕塑的定义和功能2. 城市雕塑的分类3. 城市雕塑的艺术特点4.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5. 城市雕塑的制作方法教学重点:1. 城市雕塑的定义和功能2. 城市雕塑的分类3. 城市雕塑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1.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2. 城市雕塑的制作方法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市雕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雕塑?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城市雕塑。

”二、城市雕塑的定义和功能(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市雕塑的定义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城市雕塑的理解和认识。

三、城市雕塑的分类(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市雕塑的分类,引导学生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城市雕塑分类的认识。

四、城市雕塑的艺术特点(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市雕塑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城市雕塑艺术特点的认识。

五、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讨论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城市雕塑的制作方法(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市雕塑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城市雕塑制作方法的认识。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城市雕塑的定义、功能、分类、艺术特点、与环境的关系和制作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城市雕塑的认识和收获。

初中美术环境雕塑教案

初中美术环境雕塑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美术环境雕塑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九年级教材:《初中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雕塑的概念和特点,认识环境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环境雕塑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雕塑语言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雕塑的概念和特点2. 环境雕塑的分类和作用3. 环境雕塑的创作方法和步骤4. 环境雕塑实例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雕塑作品有什么特点?它们在公共空间中起到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课课题:环境雕塑。

二、新课(20分钟)1. 教师讲解环境雕塑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雕塑与环境、空间的关系。

2. 教师讲解环境雕塑的分类和作用,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环境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功能和意义。

3. 教师展示一些环境雕塑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公共空间场景,策划一个环境雕塑项目。

2. 学生动手制作,运用雕塑语言表现生活、表达情感。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提出改进建议。

四、总结(5分钟)1.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总结本课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雕塑的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20分钟)1. 教师讲解环境雕塑的创作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掌握雕塑制作的技巧。

2. 教师展示一些环境雕塑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第一节课的成果,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环境雕塑项目。

2. 学生动手制作,运用雕塑语言表现生活、表达情感。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提出改进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环境雕塑
课时:1课时
课型:欣赏课
授课对象:初中三年级
教材分析:本课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前、后课是递进关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环境雕塑能够培养学生认识没、发展艺术能力的重要媒介,对学生来说本课能够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使雕塑优美的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一个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掌握对环境雕塑的含义,分类,形式学习培养欣赏和审美。

②掌握体会环境雕塑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

③提高学生欣赏和审美及评价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一些环境雕塑图片的观察和欣赏为主导,以提问思考相结合,使学生在感知观察和思考与理解中自主学习,掌握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对环境雕塑形象进行理性为主的艺术认识,增加学生对雕塑的情趣,对艺术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环境雕塑特点的认识
教学难点:环境雕塑与环境、环境中的人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教法:讲解与启发法和观察法相结合
2.学法:感知、观察、理解、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安定课堂,检查学具(1分钟)
二:引入新课:同学门这节课是对欣赏课——环境雕塑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请问同学们平时你们都见过那些雕塑?并谈一谈给了你们什么感受,请一位同学简要谈一谈。

由此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3分钟)
三:讲授新课:(30分钟)
(一)板书课题:环境雕塑
1:下面就让看看老师为大家展示几张图片。

请大家注意观察并且思考环境为什么需要雕塑啦?
2:讲诉:①雕塑的含义;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是造型艺术之一
②环境雕塑:环境雕塑是雕塑类的一种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场所密切相关的空间地狱的雕塑通常称城雕,一座好的城雕好的成功的城雕,可以使周围环境“活”起来成为净化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的生活的公共空间。

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

形体美是雕塑的形式美的灵魂。

雕塑的形体,不仅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更要通过形体展示形体动势、情绪与生命力。

③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二课《环境雕塑》第二段环境雕塑的分类,按地点可分为城市广场雕塑、园林雕塑、小区雕塑等。

请同学看看书中的几幅图片他们分别属于那类环境雕塑啦?(学生回答后老师给与表扬和肯定)
④环境雕塑的形态和风格:环境雕塑作品的形式和风格多种多样。

分为抽象形态和具象形态,抽象形态的环境雕塑突出表象力度,作品简洁、明快打造诗一般的空间,视觉效果强烈,引发人的想象与联想。

具象作品强调其真实感,表现生命与活力,给人以亲切的感受。

⑤雕塑的材料:制作雕塑的材料很多比如石、木、水泥、金属等适宜在室外环境中长久摆放的材料。

⑥设计环境雕塑首先要考虑摆放雕塑摆放的位置,根据环境确定雕塑的内容和形式。

环境雕塑的整体形态,大的轮廓与远观气势雕塑的空间尺度、材质、色彩等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时候构成作品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二)下面让我们来观赏一同来观赏图片——“五月的风”设问:这座雕塑你们了解吗?它位于无私广场的南端,是五四广场的主体雕塑高30米,直径27米采用螺旋的刚体结构设计,向上旋转的风的造型和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出“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爆发火焰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同学们看了这座雕塑你们是如何欣赏这雕塑?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们的观点。

学生谈了自己的观点后,教师总结欣赏作品可从体积意识,环境意识、象征意识等方面进行欣赏。

上面我们欣赏了我国自由艺术家黄震的作品——五月的风。

为了更好的了解雕塑的语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外艺术家的雕塑世界——英国现代雕塑家亨利.摩尔。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雕塑《着衣母婴卧像》。

亨利.摩尔曾说:“大自然中即存在不对称法则,被海浪冲洗得平滑的卵石,显示了石头损耗和磨蚀的不对称的法则。

”“树的关节一个个有力而又自然地把树干从一个方向拧向另一个方向,它们是理想的木雕。

”他同时从原始艺术中不断汲取,他说:“一切原始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那生气勃勃的活力。

这是人民对生活的直接感受的再现。

”他常常借用母亲的身体表现山峦、丘陵和大地。

设问:他为什么把母亲的身体和大地联系起来呢?
讲解:⑴以具有力量感的女性人体以丰满、成熟美丽的母亲身体表现山峦、丘陵和大地。

也就是用母亲来象征自然比喻自然。

⑵在这个作品中母亲宽大的胸膛和胯部还有手臂所围绕的很大的一个空间里有一个很小的孩子。

这显示了孩子在母亲怀抱里的安全感以及母亲的伟大。

孩子不指任何一个具体的孩子,母亲也不指任何一个具体的母亲。

(三)欣赏思考:
1、引导学生欣赏本课提供的其他雕塑作品图片,侃侃学生最喜欢那一幅
2、提问学生生活的地区有那些环境雕塑?讨论一下这些雕塑对环境起到什
么作用?
四:课堂总结:(……4分钟)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解了环境雕塑,环境雕塑的形态、风格及制作环境雕塑的材料,从哪些方面去欣赏环境雕塑。

五:作业布置(2分钟)课后,我希望大家在复习巩固书本知识的同时,到有环境雕塑的地方,运用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和方法更深入的体验、欣赏环境雕塑,以书面的形式交给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