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

合集下载

最新:细菌性痢疾诊疗方案(2023年版)

最新:细菌性痢疾诊疗方案(2023年版)

最新:细菌性痢疾诊疗方案(2023年版)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 )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Shigella ) 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Shigellosis),是全球范围内引起人类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是欠发达以及发展中国家儿童感染性腹泻致死的主要病种,发展中国家的罹患水平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菌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为进一步规范菌痢临床诊疗工作,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志贺菌属于肠杆菌科,志贺菌属。

菌体短小,无芽抱,无荚膜,无鞭毛, 有菌毛,革兰染色阴性,兼性厌氧。

根据生化反应和O抗原的不同,志贺菌属分为4种血清群:痢疾志贺菌(S.dysenteria , A群I福氏志贺菌(S.flexneri ,B 群1鲍氏志贺菌(S.boydii ,C 群)、宋内志贺菌(S.sonnei , D群〉不同血清群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一,痢疾志贺菌最为严重,可引起中毒型痢疾,而宋内志贺菌与鲍氏志贺菌感染致泻的症状则较轻。

福氏志贺菌感染后较易转为慢性。

我国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占优势。

志贺菌可以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

内毒素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毒血症及休克等。

外毒素又称志贺毒素,有肠毒性、神经毒性和细胞毒性。

志贺菌生存能力较强,最适生长温度为37 ,最适PH为7.2 ~ 7.4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其他肠杆菌弱,对紫外线、高温和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

通过手、食物和水等经口摄入感染,也可通过接触患者或带菌者的生活用具而感染。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为高发人群。

儿童、老年人和营养不良者较易出现重症和死亡。

部分成人感染后可无症状。

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

不同血清群间无交叉保护性免疫。

三、发病机制志贺菌进入下消化道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进入固有层繁殖、释放毒素, 进而引起肠黏膜炎症反应,固有层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充血,炎症细胞浸润, 血浆渗出,进而导致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引起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细菌性痢疾诊疗规范

细菌性痢疾诊疗规范

细菌性痢疾诊疗规范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

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大便。

慢性菌痢一般不发热,以长期腹泻为主。

【诊断标准】潜伏期为数小时~7天。

一般为1~2天。

(一)流行病学资料本病可全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病前一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慢性菌痢可有急性发作史。

(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临床类型。

1.急性细菌性痢疾(1)普通型:起病急,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每日排便10~20次,呈脓血便,里急后重明显,左下腹有压痛。

儿童可有惊厥。

(2)轻型:主要表现为腹泻,每日少于10次,便呈糊状或水样状,含少量粘液,常无脓血。

(3)重型:起病急骤,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高热、恶心、呕吐等,呈脓血样便,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明显,可有脱水表现,甚至澹妄,惊厥。

(4)中毒型:儿童多见,起病急骤,重度毒血症症状,以休克和脑病(频繁惊厥、昏迷、瞳孔改变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常无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中毒型菌痢又可细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三型。

2.慢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超过2月不愈者为慢性菌痢。

(1)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后,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时轻时重,迁延不愈。

粪便可带粘液,或呈脓血便。

(2)急性发作型:类似急性菌痢,大便次数增多,呈脓血便。

可反复发作。

(3)慢性隐匿型:常无明显肠道症状,但粪便培养仍有痢疾杆菌,乙状结肠仍有明显病变。

(三)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2.粪便常规检查:典型者无粪质,量少,呈鲜红粘冻状,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及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

3.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4.乙状结肠镜检查:急性期可见结肠粘膜普遍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

慢性病人可见肠粘膜增厚及息肉形成。

5.其他重型、中毒型菌痢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

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忌多渣、不易消化食物。

细菌性痢疾治疗

细菌性痢疾治疗

细菌性痢疾治疗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抗菌治疗两方面。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主要是指针对细菌性痢疾的症状进行治疗。

例如,腹泻和腹痛时可以采用止泻药和止痛药;发热时可以采用退烧药。

此外,还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抗菌治疗:抗菌治疗是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关键,早期应用抗生素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等。

对于病情严重、伴有血性腹泻和高热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轻症患者,如果没有严重的脱水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可以采用对症治疗,不必使用抗生素。

此外,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该注意抗生素的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的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细菌性痢疾的治疗,除了对症治疗外,抗生素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抗生素的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的问题。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28
3.急性中毒型

此型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起病急骤, 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突然高热起
病,肠道症状不明显,依其临床表现分为三种
临床类型:

(1)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2)脑型(呼吸衰竭型) (3)混合型
29
(1)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以感染性休克为 主要表现:
5
群 志贺氏 福氏 鲍氏 A B C
症状 重,产生神 经毒素 易转慢性
抵抗力 弱 较强
我国流行菌群 局部地区流行 最多见 较少见
宋内氏
D
轻,呈不典 型发作

多见
6
群、型的划分对流行病学的意义: 调查传染源 判定复发与再感染 了解流行菌群菌型的变迁 菌苗制备 临床上以特异性血清作凝集反应加以定型

急性发作型Acute episode type 慢性隐匿型Chronic covert

36
并发症


痢疾杆菌败血症 溶血尿毒综合症 关节炎
37
实验室检查
血象 急性期:WBC 增加 慢性期:轻度贫血 中毒型菌痢WBC可达15~30×109/L以上
38
粪便 急性期 肉眼观:粘液脓血 镜检: 大量脓细胞、红细胞、 巨噬细胞 抗菌治疗前 新鲜粪便的脓血部分 细菌培养可确诊
48
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
确诊需病原学证据 沙门氏菌肠炎 空肠弯曲菌肠炎 病毒性肠炎 产肠毒性大肠杆菌性肠炎 副溶血性弧菌肠炎

49
•2.中毒性菌痢
中毒性菌痢应与下列病症相鉴别: (一)高热惊厥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三)中毒性肺炎 (四)重度中暑 (五)脱水性休克 (六)脑型疟疾

细菌性痢疾【35页】

细菌性痢疾【35页】

阿米巴原虫 散发 数周-数月 不发热,症轻 无 数次 右 多 暗红色果酱样
RBC>WBC
鉴别诊断
• 食物中毒 • 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 结肠癌,直肠癌 •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 慢性血吸虫病 • 乙脑
预后
• 一周 • 影响因素 • 菌型,临床病型,全身免疫状态,治
疗合理及时否。
• 败血症 • 关节炎
并发症
• 急性菌痢 • 慢性菌痢
诊断
急性细菌性痢疾与急性阿米巴痢疾
• 病原 • 流行病学 • 潜伏期 • 全身症状 • 里急后重 • 便次 • 腹痛 • 粪便量 • 便性状 • 镜检
痢疾杆菌 流行性或散发 1-7天 发热,症重 有 十数次、数十次 左
少 脓血便
WBC>RBC
2. 抗生素的选择:一般先根据临床诊 断选择抗生素,待病原学诊断明确后, 再做更换或调整。
治疗
三、对症治疗:发热、腹痛、呕吐 四、保护肠粘膜:思密达、果胶铋等 五、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制剂等
慢性菌痢的治疗
一、全身治疗 二、病原治疗
病原分离、药敏;联合用药;延长疗程 保留灌肠 三、对症治疗
休克型
• 全身微血管痉挛引起 • 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冷,紫
绀,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少尿及意识 障碍
脑型
• 脑血管痉挛引起 • 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及抽搐,瞳孔变
化,呼吸衰竭等,病情凶险,病死率 高。
混合型
• 兼有休克型和脑型的表现 • 病死率高
慢性菌痢
• 2月,反复发作 • 有关因素 • 急性期治疗不彻底 • 耐药菌株感染 • 原有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
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二、病原治疗 三、对症治疗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第9页
临床病理联络:
肠道炎症→刺激肠壁→痉挛→腹痛(直、乙状结 肠——左下腹显著)蠕动↑,分泌亢进渗出,吸收 水分下降,引发腹泻。
初——卡他性炎→水样便或粘液便。 后——粘液+假膜+血→粘液脓血便(镜检脓 细胞、红细胞、吞噬细胞、菌) 肠道炎症→刺激直肠神经末梢及肛门括约肌 痉挛→里急后重。 毒素吸收→毒血症(可出现恶寒、发烧、中 性白细胞增加,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严 重者——内毒素→全身小血管痉挛→中毒性休克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第6页
2、假膜形成期:
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炎。
大致:粘膜皱襞顶部可见假膜形成,呈糠皮 状斑点,渐渐融合成片,假膜颜色普通灰白色, 出血则为暗红色,灰黄或暗绿色为胆色素污染。 (附图)
镜下:粘膜表层个别坏死,大量纤维素渗 出,中性白细胞渗出+菌落,混合后形成假膜, 为本病特殊改变。(附图)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第7页
3、溃疡期:溃疡特点
大致: ①表浅、小、多发性 ②形态不规则、地图状 ③溃疡间肠粘膜显著充血、水肿(红
肿),炎症反应重。严重时,浆膜表面可有纤 维素渗出。
镜下:溃疡处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可见残留假膜;溃疡边缘及底部有炎症反应 (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溃疡表浅, 极少穿过粘膜肌层;严重者可深达肌层、浆膜 层。
性质:纤维素性炎(假膜性炎)
依据肠道炎症特征,全身中毒改变程 度和临床经过不一样,菌痢分三种类 型——急性、中毒性、慢性。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第5页
(一)急性菌痢:
部位——结肠
按病程分
1、卡他性炎期:
主要表现为粘膜浆液性炎。 镜下:粘膜及粘膜下充血,水肿、粘液分泌 亢进、中性白细胞浸润、点状出血,粘膜上皮 变性、脱落→浅糜烂。 大致:粘膜红肿,壁厚、点状出血、浅糜烂, 渗出物中带粘液。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要点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要点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性休克防范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 等,及时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
补充血容量
对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休克症状的患者,应立即 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以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心 输出量。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等,以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
03
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液体补充与电解质平衡
1 2 3
口服补液
对于轻度和中度脱水患者,可通过口服含有适量 电解质的溶液来补充液体和纠正电解质失衡。
静脉补液
对于严重脱水或无法口服补液的患者,应立即通 过静脉给予含有电解质的溶液,以迅速补充血容 量和纠正电解质失衡。
监测电解质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 如钠、钾、氯等,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补液 方案。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要点
03-19
CONTENTS
• 细菌性痢疾概述 • 抗菌药物治疗原则 • 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管理与教育 • 总结与展望
01
细菌性痢疾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 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 传染病。
在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期间,患者应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 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治疗过程中,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B族维生 素、钾、钙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注意蛋白质摄入
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食物,有助 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

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

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

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概述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

该疾病主要通过食物或水源的污染以及人际接触传播。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烧和便血等。

在治疗的同时,护理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缓解病情,减轻患者不适的症状,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护理措施1. 保持严格的卫生措施在和患者接触时,护理人员应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包括佩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随时进行手卫生。

2. 饮食护理患者在病情发作期间对食物的吸收能力较差,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易消化、高营养、低刺激的食物,如米汤、稀饭、面条等。

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患者的腹痛和腹泻症状。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由于腹泻的频繁和持续,患者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水分摄入和排出情况,及时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可以通过口服补液或静脉输液的方式来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4. 提供舒适的环境在患者的病房中,保持清洁、通风,并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

可以为患者提供柔软舒适的床铺和舒适的环境,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休息和康复。

5. 监测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腹泻频率和便血情况等。

及时记录和报告病情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6. 防止交叉感染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易导致交叉感染。

因此,在护理患者时,护理人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包括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以及对病区和物品的清洁和消毒。

7. 心理护理细菌性痢疾可能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焦虑,特别是在发病初期。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8. 合理用药在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同时,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遵循医生的嘱咐,避免滥用或误用药物。

细菌性痢疾演示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演示ppt课件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季节性
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 的季节性,夏秋季为高发 季节。
人群分布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儿 童发病率较高,其次为青 壮年。
地区分布
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 与卫生条件、饮食习惯等 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及分型
急性细菌性痢疾
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及粘液便 等症状。可分为普通型、轻型和中毒 型。
03 治疗与预防
抗菌药物治疗
首选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如环丙沙 星、左氧氟沙星等。
用药原则
早期、足量、联合、规律用药, 确保疗效。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避免 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选择头孢
曲松等替代药物。
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
补液治疗
根据患者脱水情况,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 水电解质紊乱。
1 2
营养不良
长期腹泻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可能引发营养不良 。
肠道炎症
细菌性痢疾可引起肠道炎症,影响肠道健康。
3
其他器官损害
严重感染时,细菌及其毒素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到 其他器官,造成损害。
心理和社会影响
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
等。
社会经济负担
02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和康复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对患者家庭和
退热治疗
高热患者可使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如布洛芬 等。
止痛治疗
腹痛患者可使用解痉止痛药,如山莨菪碱等。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饮食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 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不洁
食品。
疫苗接种
接种细菌性痢疾疫苗,提高人 群免疫力。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细菌性痢疾,又称志贺菌病,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在夏秋季节,容易引起暴发流行。

细菌性痢疾的潜伏期一般为12天,短则数小时,长则7天。

根据临床症状,细菌性痢疾可分为典型痢疾和非典型痢疾。

典型痢疾可分为三个阶段:1. 初期: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头痛、乏力等症状,体温可达39℃左右。

此阶段症状较轻,易被忽视。

2. 发作期:患者出现典型的痢疾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

腹痛多位于左下腹,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隐痛或绞痛。

腹泻频繁,每天可达10余次,粪便呈糊状或水样,带有黏液和脓血。

里急后重感明显,患者总感觉有粪便排在肛门附近,但每次排便量不多。

此阶段患者痛苦不堪,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3. 恢复期:症状逐渐缓解,体温正常,粪便逐渐恢复正常。

但部分患者可出现迁延性腹泻、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1. 轻型痢疾:患者出现轻微的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无明显脓血便,病程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周。

2. 中型痢疾:症状介于典型和非典型之间,患者有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粪便中有黏液和少量脓血,病程约12周。

3. 重型痢疾:症状较重,患者出现高热、寒战、严重腹痛、频繁呕吐、腹泻等症状,粪便中带有大量脓血,甚至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并发症。

病程较长,可达数周。

细菌性痢疾还可分为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症状典型,病程较短,治疗及时可痊愈。

慢性菌痢症状较轻,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治疗较为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并非绝对,不同患者的症状可能有所差异。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

如有疑似症状,请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深入探讨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提供一个详尽且系统的描述,以帮助理解这种疾病的多样性及其在不同患者身上的表现。

我要明确的是,细菌性痢疾,通常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这一属包括了志贺菌、福氏菌、鲍氏菌和宋内菌等。

细菌性痢疾(上课)

细菌性痢疾(上课)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情扩散和 传播。
疫苗接种
根据疫情情况,适时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提 高人群免疫力。
国际合作与交流
信息共享
各国之间及时分享细菌性痢疾的疫情 信息和防控经验,共同应对全球卫生 挑战。
技术交流
开展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 研发新的防控技术和手段。
培训与援助
通过国际组织和其他渠道,为发展中 国家提供培训和援助,提高其防控细 菌性痢疾的能力。
并发症
严重病例可引起中毒性休克、脑水 肿、颅内压增高综合征等严重并发 症,甚至危及生命。
03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临床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泻、腹痛 、发热等症状,以及症状的严
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粪便检查
通过粪便显微镜检查,观察是 否有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细
胞,以及细菌的存在。
政策对话
加强各国卫生部门之间的政策对话和 协调,推动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的完善 和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消化道传播。
病理过程
初期
细菌侵入肠道,引起肠壁 炎症反应。
进展期
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大 量炎性细胞浸润,形成浅 表溃疡。
严重期
肠道黏膜坏死、脱落,形 成深大溃疡,甚至导致肠 穿孔和腹膜炎。
病理变化
肠道病变
肠道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 和溃疡。
全身反应
由于细菌毒素的作用,可引起发热、 寒战、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 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 物等。
环境卫生

第二节细菌性痢疾课件

第二节细菌性痢疾课件
第二节细菌性痢疾
第六页,共二十一பைடு நூலகம்。
• (3)中毒型 多见于体质较好的儿童,全身毒
血症状较重而肠道症状表现较轻。24 h内始 出现典型(diǎnxíng)症状大便。
• 临床表现可分为:
• ①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以感染性休克 为主要表现,血压下降,早期为微循环血管 痉挛,后期出现微循环淤血缺氧,唇指紫绀, 皮肤花纹明显;
• 病后免疫力短暂,不同菌群与血清 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所以容易复发 和再感染。
第二节细菌性痢疾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 潜伏期数小时至7d,多在1—3d,绝大 多数菌痢病人都有与菌痢患者接触史 或不洁饮食(yǐnshí)史,主要通过污染的食 物,饮水等。
• 传播途径主要有:食物型、水型(污染 水源)、日常生活接触及蟑螂、苍蝇的 传播。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第二节细菌性痢疾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2)病原 治疗 (bìngyuán)
• 痢疾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增加,应 参考药物敏感情况选择用药。
• 喹诺酮类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口服吸收完全, 是目前治疗菌痢最为理想的药物。
• 用法:诺氟沙星成人每次0。2—0.4g,4次/d 口服;小儿每日20—40mg/kg,分3—4次口服, 疗程5—7d。也可用氟喹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等口服或静注,副作用小,可引起恶心 (ě xīn)等胃肠道反应,儿童应该慎用或短期应用。
第二节细菌性痢疾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3.慢性 菌痢 (màn xìng)
• (1)全身治疗 增强机体抵抗力,生活规 律,适当锻炼身体,避免劳累和紧张, 进食(jìnshí)易消化、富营养、少渣无刺激的 食物。积极治疗并存的慢性肠道疾病。

细菌性痢疾诊治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诊治PPT课件
临床表现与诊断
细菌性痢疾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等,严重时可出现中毒 性休克。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治疗与预防
治疗细菌性痢疾主要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辅以对症治疗。预防方 面,应注重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临床实践中应用举例
病例分析
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加深对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诊断和治 疗的理解。
加强饮食管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油腻和刺 激性食物。
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脱水处理
电解质紊乱处理
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中重度脱水需静 脉补液,同时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根据电解质检查结果,补充相应的电解质 ,如钾、钠等。
中毒性休克处理
注意事项
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抗感染药物等。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等特殊人 群应谨慎使用,避免药物副作用。
对症支持治疗
补液治疗
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给予口服或 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营养支持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的易消化食物,增强患者体质。
降温处理
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 降温,减轻患者不适感。
预防并发症措施
观察病情
电解质紊乱
包括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表现为乏力、心律失常、肌肉抽搐 等。
中毒性休克
严重感染时可出现,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 压下降等。
并发症预防措施
及时治疗
一旦确诊细菌性痢疾,应立即开始治疗,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保持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品 等。

细菌性痢疾(定稿)课件

细菌性痢疾(定稿)课件
阿米巴痢疾患者的大便呈果酱样, 有腥臭味,粪便中可找到溶组织 内阿米巴滋养体。
02
03
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患者常有使用抗生素 等病史,表现为腹痛、腹泻、发 热等症状,粪便中可找到伪膜。
04
04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
及时治疗
一旦发现细菌性痢疾症状,应 及时就医,尽早开始治疗。
针对病原治疗
使用敏感抗生素杀死痢疾杆菌, 缓解症状。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对于严重腹泻患者,需及时补 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生命体征。
辅助治疗
如使用止泻药、解痉药等,缓 解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
治疗方案
口服给药
对于轻症患者,可采用口服给药方式,如抗 生素、止泻药等。
静脉给药
根据病情需要,可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以提高疗效。
联合治疗
对于严重症状或无法进食的患者,采用静脉 给药方式,直接将药物输送到血液中,快速 起效。
经过实验室检查,医生确诊为细菌性痢疾。
案例总结
该病例为典型的细菌性痢疾,通过及时诊断 和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案例二:特殊病例分析
患者情况 患者张某,女性,7岁,因高热、惊 厥、昏迷等症状就诊。
诊断过程
经过实验室检查,医生确诊为中毒性 菌痢。
治疗过程
经过紧急抢救和抗生素治疗,患者病 情得到控制并逐渐康复。
细菌性痢疾(定稿)课件
目录
01
细菌性痢疾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 肠道传染病,也称为志贺氏菌病。
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细菌性痢 疾可分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 细菌性痢疾和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流行病学特征

医学专题细菌痢疾BacilaryDysentery资料

医学专题细菌痢疾BacilaryDysentery资料
重型(zhòngxíng)
中毒性
慢性菌痢
慢性迁延型 急性发作型
山东大学附属传染病慢医性院隐匿型
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五页。
临床表现
休克型 脑型 混合型
临床表现
急性(jíxìng)菌痢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畏寒、发热,多为38~39℃以上,伴头昏、头痛、乏
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及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 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数十次,便量少。 左下腹压痛明显,可触及痉挛(jìnɡ luán)的肠索。 病程:1-2周
山东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
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五页。
一般 检查: (yībān)
• 粪便镜检:
可见较多白细胞 (>15个/高倍(ɡāo bèi)视野)或成堆 脓细胞,少量红 细胞和巨噬细胞。 血水便者红细胞 可满视野。
山东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
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五页。
实验室检查(jiǎnchá
细菌学检查(jiǎnchá)
以上(yǐshàng)两型同时或先后存在,是最为严重 的一种临床类型,病死率极高(90%以上 )。 (yǐshàng)
山东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
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五页。
慢性菌痢(病情迁延(qiānyán)不愈超过2个月以上)
临床表现
• 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发作后,病情迁延不愈,时轻时重
• 急性发作型:有慢性菌痢史,间隔一段时间又出现急性菌痢表现,发热等
山东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
第六页,共七十五页。
菌属分类:肠杆菌科 志贺菌属
根据抗原(kàngyuán)结构(菌体o抗原(kàngyuán)和表面k抗原(kàngyuán))和生化反应的不同:
菌名

血清型
症状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换尿布之后。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这 些部位容易感染细菌,因此要避
免用手触摸。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用完的纸巾应立即丢弃,并洗
手。
饮食卫生
喝开水和吃熟食:喝开水和吃完全煮 熟的肉类、禽类和鱼类可以杀死细菌 。
保持餐具清洁:使用过的餐具应彻底 清洗干净,并定期消毒。
避免生食和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 这些食物可能含有有害细菌。
全球每年约有1.6亿病例,导致 约100万死亡。
在我国,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较 高,全年均可发病,但夏秋季更
容易流行。
流行因素
不良的卫生习惯:如 不洗手、不洁饮食等 。
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 :如儿童、老人和身 体虚弱的人更容易感 染。
拥挤和不良居住条件 :这有助于细菌的传 播。
传播途径
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经口摄入 。
详细描述
某地区突然爆发细菌性痢疾,短时间内病例数量激增,疫情迅速传播至周边地区。当地卫生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 应,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但控制效果不佳,疫情持续时间较长。
案例二:某患者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过程
总结词
及时治疗、症状缓解、预防复发
详细描述
某患者感染细菌性痢疾后,及时就医并接受针对性治疗。医生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给予抗菌药物和补液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积极配合医嘱,按时服药和休息。经过 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症状得到缓解,顺利康复出院。为预防复发,医生建议患者保持
病原治疗
抗生素治疗
针对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喹诺酮 类、头孢菌素类等。
联合用药
对于严重感染或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提 高疗效。
并发症治疗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随病人粪便排除后,通过手、苍蝇、食物和水,经口 感染。如食物或饮用水被污染,则可引起食物型或水型爆发 流行。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 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 短,不同菌群及血清型间无交叉 保护性免疫,易反复感染。
流行特征 :终年散发,有明 显季节性,一般从5月开始 上升,8-9月达高峰,10月 以后逐渐减少。
b、脑型(呼吸衰竭型):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 型,病死率高。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其主要临 床表现。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 导致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甚至脑疝。早期可有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伴嗜睡或烦躁等不同程 度意识障碍,为颅内压增高、脑水肿早期临床 表现。晚期表现为反复惊厥、血压下降、呼吸 节律不齐等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不等大不等 圆,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意识障碍明显加深, 直至昏迷。
(一)急性菌痢 1.普通型 2.轻型 3.重型 4.中毒型
1、普通型
A、起病急,高热伴发冷寒战 B、明显肠道症状 C、大便量少,迅速变为粘液脓血便 D、多于1周左右痊愈,少数转为慢性
2、轻型
A、全身毒血症状轻 B、肠道症状轻 C、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 D、病程短3-7日痊愈,可转为慢性
3、重型
A、多见于老年、体弱、营养不良者 B、急起发热,腹泻每天30次以上, 稀水脓血便,里急后重明显 C、后期可中毒性肠麻痹,严重者周 围循环衰竭,部分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4、中毒型
(1)、儿童多见 (2)、临床表现: a、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势凶险 b、高热达40。C以上 c、伴全身严重毒血症症状 d、可迅速发生循环及呼吸衰竭 e、肠道症状较轻
(3)分型
a、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较常见,以感 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①面色苍白,口唇或甲 紫绀;四肢湿冷,②血压下降,脉压差变小< 20mmHg。③脉搏细数,心率快,心音弱。④ 尿少或无尿。⑤出现心肾功能不全及意识障碍。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

正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因此,对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

一、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发热、粘液和脓血便等。

患者常常感到腹部绞痛,伴有里急后重的感觉,大便呈现稀糊状或水样便,同时可能伴有脓血便。

发热是细菌性痢疾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达到39℃以上。

二、实验室检查。

1. 病原学检查,通过病原学检查,如培养分离和鉴定痢疾杆菌,可确诊细菌性痢疾。

2. 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和脓细胞增多等病理性变化。

3. 血液学检查,细菌性痢疾患者可出现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等病理性改变。

4. 生化学检查,生化学检查中C反应蛋白和血沉常常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在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并不是必需的,但在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进行腹部X线、腹部CT等检查,以了解肠道病变情况。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可以进行细菌性痢疾的诊断。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1. 临床表现符合细菌性痢疾的特点,如腹泻、腹痛、发热等。

2. 实验室检查发现痢疾杆菌或其他致病菌。

3. 粪便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和脓细胞增多。

4. 血液学检查和生化学检查结果支持细菌性痢疾的诊断。

五、诊断注意事项。

在进行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结合患者的病史,特别是近期是否接触过痢疾患者或者食用了未经煮沸的水或食物。

2. 对于高度怀疑患者,应及时采集粪便标本送检,以便尽早明确诊断。

3. 在临床实践中,应当排除其他引起腹泻的病因,如病毒性腹泻、寄生虫感染等。

六、结语。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史,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同时也能够降低患者的病情恶化风险。

希望本文所述的诊断标准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对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

细菌性痢疾科普讲座PPT

细菌性痢疾科普讲座PPT
儿童、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更易感染细 菌性痢疾。
旅行者在不洁地区也容易感染。
谁容易感染细菌性痢疾? 流行情况
细菌性痢疾在发展中国家更为常见,尤其是在卫 生条件不佳的地区。
每年有大量病例报告,尤其在夏季高发。
谁容易感染细菌性痢疾? 家庭暴露
家庭中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成员也可能受到感 染,特别是在拥挤的居住环境中。
细菌性痢疾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2. 谁容易感染细菌性痢疾? 3.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 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5. 如何治疗细菌性痢疾?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定义
细菌性痢疾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肠道疾病, 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便血。
常见致病菌包括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症状
患者通常出现腹痛、频繁排便、便中带血或黏液 等症状。
重症患者可能伴有发热和脱水等症状。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传播途径
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也可 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能有效预防传播。
谁容易感染细菌性痢疾?
谁容易感染细菌性痢疾? 高风险人群
如何治疗细菌性痢疾? 抗生素治疗
医生会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 疗。
切勿自行用药,需遵循医嘱。
如何治疗细菌性痢疾? 饮食调整
在恢复期间,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 刺激性食物。
适量进食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
谢谢观看
使用酒精消毒剂也是有效的手部卫生措施。
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疫苗接种
某些地区可接种针对特定病原体的疫苗,咨询医 生了解相关信息。
疫苗接种可大幅度降低感染风险,尤其在疫情流 行期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病原学
病原学
• 痢疾杆菌在外界环境中 生存力较强,在瓜果、 蔬菜及粪便里可生存1~ 2周,但对热及各种化学 消毒剂较敏感。 • 日光直接照射30分钟, 加热56-60 ℃10分钟、 煮沸2分钟均可死亡。 对漂白粉、过氧乙酸等 均敏感。
痢疾杆菌
7
痢疾杆菌
痢疾杆菌
流行病学
• 一、传染源:患者、带菌者。 • 二、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传播。随患 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手、苍蝇、 食物和水,经口感染。另外可通过生活接 触,即接触患者或带菌者的生活用具而感 染。
34
诊断要点
流行病学资料:菌痢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多见于学龄
前儿童,病前一周内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 临床表现:典型菌痢:急性发热、腹痛、腹泻、粘液 脓血便、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等。中毒型菌痢:急 性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及循环衰竭或呼吸衰歇,而
胃肠道症状轻微。慢性菌痢:急性菌痢史,病程超过
43
预 后
• 急性菌痢经治疗多于1周左右痊愈,少数患者转为 慢性。 • 中毒性菌痢预后差,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循 环衰竭。治疗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 痢疾志贺菌病情严重,并发症多 – 福氏志贺菌易成为慢性,不易根治 – 婴幼儿及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者病情重
44
护理措施
• • • • • • • • 1.休息 2.饮食护理 3.皮肤护理 4.病情观察 5.腹痛护理 6.维持正常体温 7.组织灌注无效护理 8.健康教育
腹泻的原因
感染
细菌感 染性腹 泻?
中毒
……
腹泻
神经功 能紊乱
肠道 肿瘤
4
概述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 • 是由痢疾杆菌(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 病理变化: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为主; • 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 及排粘液脓血便为特征;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 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或)中 毒性脑病。 • 好发于夏秋季。少数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发展 成为慢性菌痢,可以反复发作。 • 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重要的法定传染 病。属乙类传染病。
39
• (2)病原治疗: A、做病原分离及药敏试验; B、联合应用2种不同类型抗菌药物, 疗程须长,1-3个疗程; C、药物保留灌肠疗法:抗菌素+激 素。 • (3)对症治疗: A、肠功能紊乱:镇静、解痉 B、肠道菌群失调:应用乳酸杆菌或 双歧杆菌
40
3.中毒性菌痢:综合治疗
• (1)一般治疗: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②做好护理工作 (2)病原治疗: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可联合用药,静脉给药可选环丙沙星、 左旋氧氟沙星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⑴发热中毒症状:起病急,高热,体温可 达39℃,伴寒战、乏力、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等。 ⑵肠道症状:腹痛、腹泻(排便10余次/ 数十次),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⑶体征:左下腹压痛明显,肠鸣音亢进。 病程约10-14天。 少数患者转成慢性菌痢。
27
轻型(非典型)
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 腹痛轻,腹泻次数少,每日不超过10 次,粘液多, 一般无肉眼脓血便,里 急后重轻/无。 病程一般为3~6日。 少数转为慢性。
2个月而病情未愈者。
实验室检查: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白细胞以及红
细胞即
治 疗
1、急性菌痢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 粪便培养2次阴性 –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退热、止痉、口服含盐米汤或给予口 服补液盐(ORS)或静脉补液
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
营养状况极差,尤其老年人或儿童 偶然发生败血症
15 急性典型菌痢的发病机制示意图
志贺菌释放内毒素
发热及毒血症症状 特异体质者/儿童
发病机制
引起强烈过敏反应
血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 全身小血管痉挛导 致急性微循环障碍 内毒素损伤血管壁 引起DIC及血栓形成 加重微循环障碍
28
重型
• 多见于老年、体弱、营养不良患者; • 急性发热,腹泻每天30次以上,为稀水脓 血便,偶尔排除片状假膜,甚至大便失禁, 腹痛、里急后重明显; • 后期出现严重腹胀及中毒性肠麻痹,常伴 呕吐,严重失水可引起外周循环衰竭; • 常有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少数 出现心、肾功能不全。
29
中毒型菌痢
42
C.脑型: (1)东莨菪碱或山莨菪碱( 654-2)的应 用,既改善脑部微循环,又有镇静作用。 (2)脱水剂:20%甘露醇1.0/kg/次,4-6 小时一次,可与50%葡萄糖交替使用。 (3)地塞米松:0.5-1.0mg/kg/次,可静 推,必要时4-6小时重复一次。 (4)吸氧,1-2立升/分,可用呼吸中枢兴 奋剂(洛贝林),必要时气管内插管或 气管切开,用人工呼吸机。
33
实验室检查
㈠血常规:
• 急性期血中白细胞总数增高多在(10~20) ×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慢性病 人可有轻度贫血。 ㈡粪便检查: 外观为黏液脓血便,镜检可见大量的白细胞、 红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 ㈢病原学检查: 是确诊本病的依据。粪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有助于菌痢的确诊及抗菌药用的选用。
• 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 • 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 突起高热,严重毒血症状、精神萎靡、频发 惊厥,迅速发生循环和(或)呼吸衰竭,而 肠道症状轻。 • 但生理盐水灌肠或直肠拭子取标本镜检,可 发现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 • 按临床表现分三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
30
中毒型菌痢
17
病理变化
2、慢性期: 肠粘膜水肿、增厚、充血。肠粘膜溃疡不 断形成与修复,导致瘢痕与息肉形成。 3、中毒性菌痢: 肠道病变轻微,多数仅见黏膜充血水肿, 少有溃疡形成,突出病变为全身多脏器的微 血管痉挛和(或)通透性增加;血管周围组 织严重水肿;大脑及脑干弥漫性水肿,有细 胞变性及点状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 死,肾上腺皮质有出血和萎缩。
感染性休克和重要脏器衰竭 脑组织病变严重者引 起脑水肿甚至脑疝
中毒型 菌痢
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6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部位: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 最显著,严重者可累及整个结肠及回肠下段。 1、急性期: ①肠粘膜基本病变是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 症。 ② 坏死上皮细胞和渗出物脱落后形成灰白色 假膜 ,脱落后形成粘膜溃疡。 ③肠粘膜穿孔少。
37
• (3)对症治疗: A、高热:退热药及物理降温 B、腹痛:阿托品、654-2 C、毒血症严重者:小剂量激素
38
2、慢性菌痢: 以抗菌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 (1)一般治疗: ①生活习惯:生活规律、适当锻 炼,避免过劳、情绪紧张 ②饮食:富营养易消化、少渣无刺激性 ③机体状态:积极治疗慢性病及肠道 寄生虫病。
45
1 .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早期发现患者和带菌者,早期隔离,直至 粪便培养隔日一次,连续 2~3 次阴性方 可解除隔离。 对接触者观察1周。 对于托幼、饮食行业、供水等单位人员, 定期进行查体、作粪便培养等,以便及时 发现带菌者。对于慢性菌痢带菌者,应调 离工作岗位,彻底治愈后方可恢复原工作。
36
• (2)病原治疗:一般疗程不短于5-7天 A、喹诺酮类:首选,诺氟沙星口服 a、优点:敏感,口服吸收好 b、缺点:胃肠道症状,影响骨骺发育 c、用量:200—400mg/次,3-4次/日 B、复方磺胺甲恶唑(SMZ+TMP) a、优点:敏感,口服吸收好 b、缺点:过敏、血象抑制,肝肾损害 c、用量:2片/次,2次/日 C、其他:甲硝唑、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阿奇霉素及头孢菌素类等。
5
痢疾杆菌 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无鞭毛杆菌。 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可将本菌分为4群47 个血清型: A群-痢疾志贺菌有12个血清型; B群-福氏志贺菌有16个血清型; C群-鲍氏志贺菌有18个血清型; D群-宋内志贺菌只有1个血清型。 我国多数地区流行群以B群福氏为主,痢疾杆 菌各群、型均可产生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 主要因素。A群痢疾志贺菌还产生外毒素(志贺毒 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可引起严 重的临床表现。
(1)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较常见,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
①面色苍白,口唇或甲紫绀;上肢湿冷, ②血压下降,脉压差变小<20mmHg。 ③脉搏细数,心率快心音弱。 ④尿少或无尿。 ⑤出现意识障碍。
31
中毒型菌痢
(2)脑型(呼吸衰竭型):最为严重,以中枢神经 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表现为烦躁不安、嗜睡、 昏迷及抽搐,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迟钝或消 失,亦可出现呼吸异常及呼吸衰竭。 (3)混合型:以上两型同时或先后存在, 最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病死率极高(90%以 上)。由于中毒型的肠道症状不明显,极易误诊。 实质上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 等多脏器功能损害与衰竭(MOF)。
(Bacillary Dysentery)
1
1.掌握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临床 表现、健康指导及护理。 2.掌握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治疗 要点、实验室检查。 3.了解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制和预 后。
2
这位小朋友怎么了?
刚吃了东西不久, 肚子疼,头疼,发 烧,全身不舒服, 一天下来去了几十 次厕所,开始是比 较稀薄的大便,后 来就出现了血丝。 你们知道他怎么了 吗?
41
(3)对症治疗
A.降温、镇静:退热药+物理降温,躁动不 安或惊厥者,采用亚冬眠疗法,使体温降 至36-37℃。氯丙嗪和异丙嗪1-2mg/kg, 肌注,2-4小时可重复一次,共2-3次。反 复惊厥者可用安定、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 钠。 B.休克型:基本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 扩充血容量 • 纠酸,强心 • 解除微血管痉挛 • 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14
痢疾杆菌进入消化道 大部分被胃酸杀死 少量细菌进入肠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