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技师事迹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备技师先进事迹材料

贾海龙,男,、、人,中共党员,2001年12月入伍,武警上士警衔,现服役于北京消防总队房山支队城关中队,2010年在北京消防总队教导大队培训装备技师。

自2001年12月入伍以来,他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被省消防总队评为优秀团干部、优秀装备技师、优秀团员,先后5年被市消防支队评为优秀士兵,且多次受到支队、大队嘉奖。入伍来,贾海龙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谱写着绚烂的消防人生。

作为一名入伍11年的老兵,城关消防中队顶梁柱、装备技师贾海龙的心中永远铭刻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消防事业的热爱。在他心中,献身消防是永远不变的理想和追求。面对诸多荣誉,这些年来,贾海龙从不居功自傲。与他同批入伍的战友,有的退伍成了“款爷”,有的建立了幸福的家庭,有的在部队提了干,但他从不后悔,从无怨言,从没在工作上有一丝懈怠。

作为中队的一名装备技师,贾海龙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处处以部队装备建设为重,带头学习各类器材装备知识。他爱惜车辆器材就如同爱护自己的眼睛,把维修技术当成是自己一项重要的使命,不但要求自己要成为一流的驾驶员,还要求自己成为最棒的修理工,平时一有空就刻苦钻研车辆器材的维修技术,从一点一滴学起。

我区的地形地貌复杂,在灭火救援中常常要用到手抬机动消防泵。贾海龙刻苦钻研手抬机动消防泵的维修技术,成为一名维修手抬机动消防泵的“专家”。几年下来,他积累了丰富的汽车维修经验,自己能修的车辆器材,就决不上修理厂。仅今年以来,他为车辆排除故障就多达157次,不仅提高了消防车的战斗力,同时也为部队节省了大笔的资金。

在自己修理技术过硬的同时,他还积极做好传、帮、带作用,把自己所掌握的维修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驾驶员,经常给中队战士授课讲解装备知识,时时为战士解决平时装备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去年5月,在一次灭火救援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大队的“斯太尔王”无法启动,当时驾驶员以为电瓶没电,就拆换上其它车的电瓶,但还是无法启动。得到这一消息后,贾海龙马上赶往现场,经过几分钟的检查认定为长时间运作造成发动机继电器线烧断。贾海龙马上叫他们装回原车电瓶摇起车头,同时利用车辆电路短接,成功将车辆启动。在场的消防官兵无不翘起大拇指说:“贾海龙同志,好样的!”

贾海龙不但当好城关消防中队车辆器材装备的“保护神”,还经常为驻地群众排忧解难,为辖区单位维修机动泵十余次,且不收取群众的任何报酬。他总是说:“我是一名战士,人民战士讲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平凡的言语,平凡的举动,贾海龙就像一颗小水珠,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为部队建设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提示:由于时间仓促和撰稿人对先进人物的事迹了解不全面,故在最终定稿时应进行相关修改,特别是个人基本信息,个人获奖信息以及有关事迹内容等。特别是红字部分!篇二:突出贡献技师事迹材料

突出贡献技师事迹材料

王建海

本人从事钳工工作已经整整二十个年头,在这二十年里,我主要围绕轴、泵、阀等产品进行加工、装配。在工作中,一边探索一边学习,倾听老师傅的指导,遇到难题虚心请教,在实践中摸索了不少经验,为公司解决了不少生产技术上的难题,特别在小改小革、产品试验中的技术创新以及合理化的建议等方面做出了很多事,为推进我司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了较大作用,得到上级有关首长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本人多次参加市有关部门组织地钳工技术比赛活动,分别获得市主管系统青工钳工比赛第一名、市总工会“跨世纪奉

献杯”合理化建议能手称号、市“海泰杯”钳工比赛一等奖、市经济技术创新立功竞赛技术创新能手称号和江苏省“科技拥军”先进个人。特别在轴系产品开发和试制中,以本人的技能解决了很多生产技术中的难题,该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家高新技术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为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该产品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现对本人二十年来得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本人自学校毕业就开始学习钳工,当时只从书本上了解钳工的一点皮毛知识。后来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感到钳工知识面广,涉及到的内容多,复杂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工设备和产品科技程度越来越高,这对钳工突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为了达到一名合格的钳工,我在学习上时刻没有放松,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尊师重教,虚心向师傅学习。起初在师傅的引导下,从基本功入手,分别掌握锉、锯、磨、钻、铰、凿及产品装配等方面工具的使用及操作的基本要领。为了达到师傅规定的要求,在训练中,手上磨出了血泡,痛得晚上睡不着觉,第二天仍然坚持训练,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悟出了钳工在操作总得奥秘。在学习中,一碰到弄不懂的问题,就请教师傅,特别近几年来,碰到加工工艺方面的难题比较多,我都是把内行请到一起,虚心与他们商讨,进行解决。二是参加各类培训,加强知识更新。我天性是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只要公司有机会送外培训,我都是第一个报名。本人除参加市内组织地培训外,还参加过扬州、镇江以及上海、合肥等地有关钳工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外培,我不但增加了钳工知识,而且开阔了眼界。我司过去生产的呼吸阀装置,经常通过试压达不到要求,查找原因无法分析,后来,在一次培训中,找出了这方面的原因。本人理论联系实际,从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素质,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领导不仅赏识我的技能,还重用我的管理水平,由一名钳工培养为车间主任、生供部部长等职,每年带领全司员工完成产值2亿多元。

二、刻苦钻研,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我司产品品种规格型号多,产品科技含量高,这对我们钳工生产试制带来了难度。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如:

1.我司生产的多油楔滑动式中间轴承下轴瓦瓦隙(瓦与瓦的接触面),原来都是在瓦背与壳体拂刮好后,利用下瓦与下瓦碰撞产生接触斑点,进行铲刮至0.02塞尺塞不进,此工序如加工不好,两边瓦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拂刮内孔巴氏合金时,接触斑点会不断变化,使用时对油膜的生成有很大影响,而且随着轴瓦的规格越来越大(每块达到60kg)。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为此,我设计制造了下轴瓦磨瓦隙可调式专用夹具,经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原来此工序2人3天完成,现在1人半天就可完成)。产品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2.利用差动螺纹原理设计制造的镗排微调装置,使中间轴承壳体按传统加工工艺难以保证互换性问题得到解决。此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产品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各型舰上装备的中间轴承完全符合互换性要求,大大地缩短了应急维修周期,及时保障中间轴承的正常可靠运行。

3.散热器产品中散热片铜管的扩管专机及扩管模具的设计制造,散热器外壳的专用生产线的设计、制造,此外壳的规格为2”、4”、6”。2”的采用开模具在冲床上加工完成,而4”、6”采用折边机完成,效率不高,而且尺寸不稳定,产生与支架配合有的松,有的放不进,为此,利用滚压原理设计制造了专用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高度负责,完成公司攻关试制任务。

我司每年都有2-3个开发的新产品,这些产品多数需要我们

钳工配合试制,几年来,我主要参与以下几个项目。

1.参与新型针齿式减速机的样机制造和试验,此减速机解决了化工企业跑冒、滴漏的现象。试验过程中针齿弹簧及波纹管的寿命达不到预期效果,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利用新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