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中医护理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结(肠梗阻)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1、热结腑实

腹痛突发,疼痛剧烈而拒按,肠鸣有声,呕吐食物,口干口苦,大便闭结,苔黄腻,脉洪大或滑数。

2、寒邪直中

突然腹中绞痛,可触及包块,疼痛拒按,恶寒,面色青冷,舌质淡而暗、苔白润,脉沉紧。

3、虫积阻结

腹痛时作时止,面黄肌瘦,或颜面有白色虫斑,突发腹中剧痛,痛在脐周,按之有块,呕吐食物或清水,苔白,脉弦。

4、血淤气滞

腹部持续疼痛,胀气较甚,或痛处固定不移,痛而拒按,呕吐,大便闭,舌质紫暗、苔白或黄,脉弦细。

二、常见症状

(一)腹痛

1. 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总结疼痛发作规律。出现疼痛加剧,伴呕吐、或出现厥脱先兆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 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注意防寒保暖。

3. 指导患者采用转移注意力或松弛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音乐等,以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

4.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等穴。

5. 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

6.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脾俞、胃俞等穴。

(二)、恶心、呕吐

1、观察呕吐的性质、次数及呕吐物的性状、颜色、气味和量,及时报告医生。

2、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治疗,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3、协助病人去适宜体位,清醒且为一般呕吐者,可协助坐起,并轻拍背部,促使胃内容物吐出。如为重症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呕吐后,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4、及时清除呕吐物,以免引起恶性刺激。指导病人缓慢深呼吸,减轻或控制症状。

5、遵医嘱补液治疗,监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6、做好情志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7、针刺或按摩内关、中脘等穴以缓解症状。

(三)腹胀

1. 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排便、排气情况及伴随症状。

2. 患者宜卧床休息,给予半坐卧位。鼓励饭后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3. 遵医嘱给予肛管排气,观察排便、排气情况。

4. 遵医嘱中药外敷,保留时间6〜8小时。

5. 遵医嘱艾灸,取中脘、肝俞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中药内服治疗

(1)肠腑热结:

(主证)腹痛阵作,恶心呕吐,腹胀拒按,无排气排便,发热、

口渴、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燥,脉弦滑。

(治法)活血清热,通里攻下。

(方药)大承气汤加味:

生大黄15,枳壳10g,厚朴10g,芒硝10g,桃仁10g,,赤芍10g, 炒莱菔子10g,红花6g。湿热盛者加黄芩9g,茯苓15g,薏苡仁30g; 瘀证者加红藤10g,白芍9g

(2)肠腑气结:

(主证)腹满胀痛,叩之如鼓,恶心呕吐频繁,反逆如溢,端坐

气促,不能平卧,无排气排便。舌苔白厚,舌淡体胖,脉弦细。

(治法)行气消胀,活血通下。

(方药)厚朴三物汤

厚朴15g 木香10g 沉香3g 枳实15g 大黄15g 归尾10g 桃仁10g

(3)肠腑水结:

(主证)腹痛阵剧,肠鸣漉漉,按之如囊裹水,恶心、呕吐、口

渴而不欲饮,便秘,不矢气,尿少,舌苔白腻,脉弦数。

(治法)理气通下,攻水逐饮。

(方药)甘遂通结汤加减:

生甘遂末~1g 川朴15g 桃仁10g 大黄15g 牛膝15g

当归12g 枳壳10g 赤芍10g

(4)肠腑寒结:

(主证)腹胀隐痛,阵阵加剧,得热缓解,遇寒加重,面色青晦,腹部胀满,恶心,呕吐清水,腹凉拘急,肢冷畏寒,无排便排气,舌苔白,脉沉弦紧。

(治法)温经散寒,攻逐冷积。

(方药)三物备急丸加减:

干姜10g 生大黄15g 附子10g 当归10g 木香10g

(5)肠腑瘀结

(主证)病程日久,腹中阵痛或刺痛,痛有定处,伴有腹胀,大便时干时稀,排便排气不畅,食欲不佳,饭后脘部堵闷。舌苔白,舌质黯,有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活血破瘀,行气导下。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12g 红花10g 全当归12g 鸡血藤20g 熟大黄10g 木香10g 炒莱菔子15g 白芍15g 甘草10g

(6)肠腑虚结:

(主证)病久体弱,面色不华,腹中隐痛阵作,腹胀痞闷,食少乏味,大便干燥(或如羊粪),排便无力,或见肢冷畏寒,腰膝冷痛。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润燥,益气导下。

(方药)黄芪汤合济川煎加减:

肉苁蓉30g 当归15g 火麻仁20g 补骨脂10g 白术10g 赤、白芍各

10g 青、陈皮各6g 生黄芪15g 炒莱菔子15g

以上方剂的拟定只是按理想之证型建立,临床上不多见,临床上多见兼杂证和变证,不能墨守成方,各医师要根据患者的体质、是否术前术后、有无排气排便等情况选用治疗方法和调整方剂内容,谨遵因时、因人、因病制宜的治疗原则。

(二)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可采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灌肠,

如大黄牡丹汤、复方大柴胡汤等煎剂150-200ml,直肠内缓慢滴入(滴入管插入肛门内15cm以上,药液30分钟左右滴完),使药液直达下段肠腔,加速吸收,以达到通腑泄热排毒的目的。

(三)针灸疗法:在保守治疗和术后病人尚可以使用中医针灸和穴位注射治疗:可选用足三里为主穴,进行针灸治疗;穴位注射药物应用可选用维生素B12或者新斯的明等。

(四)生油疗法:常用于治疗蛔虫性、粘连性和粪块阻塞性肠梗阻病

人,用菜油或花生油60〜100毫升,每日一次,口服或经胃管注入。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 虚寒型患者住向阳病室为宜,阴虚型患者室温宜略低,凉爽湿润。

2. 做好安全评估,防呕吐窒息、昏厥摔伤、自杀倾向等意外。

3. 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