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合集下载

浅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精品文档

浅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精品文档

浅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如何围绕提高质量来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高等教育质量及价值取向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必须通过优化师资、增加经费、更新仪器设备、改善校园校舍等途径来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是:必须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全社会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办学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必须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育本身发展的科学规律。

教育必须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

高等学校不同于企业,它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无疑也会受到市场强有力的冲击,某些方面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这对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育活力、拓展教育功能、提高教育效益,无疑是有益的。

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高校不能完全采用或照搬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做法,不能以赢利为目的。

我们既要重视教育的经济效益,更要重视教育的社会效益。

进行教育改革必须随时遵循教育的内在科学规律。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还要敢于和善于借鉴国际上高等教育成功的经验,遵循普遍的教育规律,为我所用。

但是,在学习借鉴时,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与资本主义高等教育既有共性,但也有本质的不同,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外国的经验。

正确的做法是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借鉴、学习国外高等教育成功的经验,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教育体制,使高等学校通过培养人才和发展科技,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论文: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论文: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一、中国高等教育形成良好发展形势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以后,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能够基本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明确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其已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井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分布结构也进一步趋于合理。

2.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进而能够比较主动地规划和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经过这些年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各项改革和高等教育扩招的经验.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规律,这一实践和研究的成果现在已经越来越进一步的实践和现实所证明。

3.中国高等教育在经过大规模扩招以后,已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和更加有序的发展阶段,这对于高等教育的协调健康发展走非常有利的。

特别是对于整体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进一步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高等学校本身的学科与专业结构,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机会和时期。

由于没有了更多的规模和数量上的压力,学校在办学条件和某些硬件方面的建设也就能够按部就班地有计划地进行,进而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考虑学校本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如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的人才呢?根据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我认为可分三步来进行:一、积极进行课程体制的改革,优化教学质量。

现行的教学内容存在着过于形式化的弊端。

诚然,教学内容适当形式化是必要的,但如果只重视概念与原理的教学,强调逻辑上的严密,追求全面、系统的演绎推理,就会走向反面。

教学忽视观察与检验,忽视从实际出发,忽视掌握科学事实与现象,使学生不知如何对科学事实、现象、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形成科学的概念与原理,也不知如何应用这些概念与原理,去认识和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浅谈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相 比于 国家高等教育 ,民办教育在师资力量方 面就显得有 些捉襟见 肘 。资金缺乏所造成 的师资力量捉襟见肘是制约民办高校 发展 的一个重 大因素。纵观 目前 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 ,多是以退休教师 和年轻的大学 毕业 生为主,再辅 以少量 的兼职教 师。根 据资料显示 ,6 O岁及 6 0岁 以 上的退休老教 师占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 2 5 % ,这就使 得民办 高校 的教 学创新 能力得 到了极大 的削弱 ,不利于民办高校学术研 究的发展 ,更不 利于民办高校学生 的 自主学 习和探讨 。由于缺少 一 支高质量 的教 学 队 伍 ,民 办 高 校 自身 的学 术 氛 围相 比于 国家 高 等 教 育 的浓 重 学 术 氛 围 而 言 就显得有些 力不从 心 ,继而 限制 了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 。 ( 2 ) 民办教 育产权的混乱 除 了教学队伍存 在一 系列 问题 以外 ,民办高等教育的产权 问题 同样 是我 国民办高等教育不得不 面对 的重大 困难。随着社会 教育体系迅速发 展 ,应 当怎样处理民办高等教育 的不动资产 ,是影响着 民办高等教育 生 死存亡 的关键 。在民办高等教育 的产权 问题 ,全社会 的焦点 在于 民办 高等教育院校财产的所属权 ( 即民办高等教育持有者的财产隶属 )和收 益权 ( 即民办高等教育投 资者 的财产收益 )之间的产生 的问题 。按照当 前 的政策规定 ,对于 民办高等教育院校 的举办方和投资方而 言 ,无权 享 受 民办高校财产的任何权利 ,包 括财产 的所属权和民办高等教育 院校盈 利所得 的收益 ,这就使得民办高等教育 院校 的投资方只能 “ 捐 资”而无 法 “ 投资”,没有法律 的保 障,使得很多 民办企业家拒绝 对 民办高 校进 行投资 ,严重制约 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 三、民办高等教育想做到可持续发展需采取 的相应措施 基 于上述 的分析 ,本文笔者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 的发展提 出一些合 理化 建 议 。 首 先,政府在继续加强 国家高等教育发展 的同时 ,还应 当进一步重 视民办高等教育 的发展 ,因为这是对于我国社会 经济建设 和高等教育体 系发展的最优选择 。其次 ,民办高等教育还需要从 自身出发 ,定位好 自 己的战略 目标 和办学 目的,充分考虑在人才培养方面 的侧重点 ,才能具 备与国家高等教育抗衡 的综合实力 。民办高等教育必须 充分 考虑到社会 当前经济和文化的软实力结构 ,充分考虑到当今就业市 场对 人才的不 同 需求 ,充分考虑到民办高等教育 的学科专业结构性 ,要 让培养 出的人才 与社会当今 的市场经济体 系相适应 。最后 ,政府相关部 分还需要加强对 于民办高等教育产权 的立法建设 ,可考虑制定一部针对 于民办高等教育 产权问题的 《 民办 高等教育产权保护法 》 ,进而 确保 民办高 等教育投 资 人和受益人的产权利益。 四 、结 束 语 民办高等教育要想与国有教育 齐头并进 ,想要更好适应社会 的市场 需求 ,就要更好地认知 自己在飞速发展 中所暴露 出的一系列 问题 。在解 决这些问题时 ,要立足于社会市 场经济产业结构 ,考虑到 自身作为 民办 高等教育与 国有高等教 育 的优劣性 。随着有 关教育 体制 改革 的逐渐 深 入 ,国有高等教育的单一性质可能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于教育 的不 同 需求 ,我 国将会越来越重视民办高等教育 的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 的重要 性 将 会 在 未 来 一 步 步 呈 现 。( 作者 单位 :齐 齐 哈 尔 工 程 学 院 )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与任务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科技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还直接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本文简要介绍了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并分析了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标签:高等教育;改革;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国把教育的优先发展作为增强国力的致胜法宝。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圣地,对科技的进步,现代化建设和高级人才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专门人才支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1]。

1 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作出新的部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2020年达到3550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20年达到4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

坚持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远的发展,体系规模日益壮大,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且形式多样、种类不断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架构,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2 高等教育改革任务2.1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领导部门始终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

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针对于振兴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计划也在逐步开展,加强中西部地区高校优势学科的设立和不断强大中西部高校的师资队伍;实施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的计划,大力支持优秀毕业大学生支教西部学校。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
科 技 教 育
S C l E N C E &T E C H N 0 L O G Y .
皿圆
浅 谈 高 等教 育 改 革 与 创 新 ①
吴 宁 ( 兰 州工 业学 院 。 电气 工 程学 院 甘肃兰 州 7 3 0 0 5 0 )
摘 要: 实施科教 兴 国战略 是 保证 国民经济持 续 快速 、 健康 发展 的根 本措施 , 是 实现 社会主 义现代化 宏伟 目标的战略选择 , 大学作 为培
质教 育 思 想 、 教 育观 念 的 体现 。 在 教 学过 程 中, 要启 发、 引导学生 , 培 养 其 学 习 的 自我
因此, 需 要 意 识 , 培 养 其 自学 自研 的 能 力 和 积 极 进 取 养的 关键 在 于教 育 , 随 着社 会 的发展 , 教 也 是 保 证 教 学 质 量 的 基 本 环节 , 育 与 经济 , 教 育 与 科 技 的 关 系 越 来 越 紧 同 时要 建 设 以 教 师 为 主 导 , 学 生 为 切 实加 强 学 生 实 践 应 用 能 力 的 培 养 , 而 对 的 精 神 , 也 都 需 要 有 比较 严 主 体 的 教 学 最 优 环 境 , 把 学 生 不 仅 当做 教 密, 教 育为 其提供 了强大 的动 力支持 。 我 其 他 各 类 专 业 的 学 生 , 以 保 证 学 生 在 毕 育 对 象 , 更 重要 的是 当做 发 展 的 主 体 , 以 及 国 社 会 主 义 教 育 的 根 本 目 的 就 是 为 国 家 格 的 相 应 实 践 训 练 要 求 ,
Ab s t r a c t : T he i mp l e me nt a t i o n o f t h e s t r a t e g y o f r e j uv e n a t i ng o ur c o u nt r y t h r o u g h s e c i e n c e a n d e d u c a t i o n i s a n e f f e c t i v e a p p r o a c h t o e ns u r e t h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y i n a s u s t a i n e d, r a p i d a n d h e a l t h y wa y a n d i t i s a l s o t h e s t r a t e g y o f c h o i c e t o a c h i e v e t he g r a n d o He c t i v e o f s o c i a l i s t mo d e r n i z a t i o n. As t he c r a d l e o f c u l t i v a t i n g t h e t a l e n t s a n d t h e b a s e o f b a s i c r e s e a r c h a n d h i g h -t e c h

浅谈大学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大学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对策

二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社会脱节性
由于经济社会 发展过于迅速 ,所 以 ,现存的高等教育从 教 育 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关系等诸 多方面都与社会
所 以 ,人们对 自己的教育水 平 、职业道 德素质 、人 才市场竞争 存 在着许多 的不适应 ,在很多方 面 ,高等教育 在各个方面难 以
和 图谱 而适宜直观教学 的课程 ,就非 常适合结合使 用多媒体教
பைடு நூலகம்
笔者 以中医教学为例 ,众所 周知 ,西 医学相 对直观 ,比较 学 。例 如在临床教学 中能够通过多媒 体见到 临床上 积 累起来 的
容易理 解 ,中医学的理论不容 易理解和体会 。在古代 医学中一 多种标 本资料和罕见 的病例 ,并且可 以在一定程 度上弥补我们 般是 师带徒 ,手把 手的教育 ,而现在 的中医教育面 临大锅饭 , 年轻教 师临床病例不 足的缺点 。在针 灸 、推拿课 教学 中,教材
培养 出适应 时代 需求的合格人 才。
[ 关键词] 大学教育 改革现状
对策
研究机 构和企业 的合作 与交流 ,使科 研成果更快地 转化为现实


新时代对大学教育的要求
随着世 界范 围内科学技术 和经济 的提升 和发 展 ,我 国经济 的生产 力 。大学教育应 在注重基础 的前提下 ,鼓励 科研创新 , 与社 会有着 十分迅速 的提 升和发展 ,这 在很大程度上 对我 国高 发展 学生个性 ,并提 高和完善个人修 养 。一个合格 的人才应具 等教 育的改革 ,以及高等 教育 的人才 的培养方法 和方 式提 出了 有 较多 的基 础理 论 、不 断 的创 新 能力 和较 高 的综合 素质 。所 更 高层次 的要 求。 由于知识 系统和知识 结构是一个相 互联系 的 以 ,大学教育应将人 才的人格 、知识 、能力结合起 来 ,全 面培 有机整 体 ,为适 应未来社会 发展 ,大学 的知识创新 和实践应用 养 大学人才 。 更需要 各个学科 的交叉和 融合 。所 以 ,大学教育应 面向 国内外 市场 ,朝着更加综合化 、应 用化 和实践化 的方 向发展 。 市场经 济和社会 的高 速发展 ,对人才 的需求更加多样化 ,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黄乃文
【期刊名称】《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4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一直把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作为中国教育发
展的头等大计。

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模式陈旧、管理落后、效率低下,对于高等人才的规划和培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结合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市场上对人才的需要,对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深化改革,弥补高等教育制度的不足,提升高等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心。

【总页数】2页(P171-171,172)
【作者】黄乃文
【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5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
【相关文献】
1.浅谈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浅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3.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4.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
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5.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的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浅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浅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但是现如今,由于社会的急速发展,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面向全球化的竞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国际化的竞争必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同时也让我们的学生和教师更加开放和包容,从而使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多样。

因此,高校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以适应全球竞争的趋势。

其次,高校也需要更加注重创新与转化。

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许多地方长期以来都非常关注的领域。

高等教育应该不断地与时俱进,积极发展新兴领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同时,应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有用的产值,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持。

另外,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也是当前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人才,更需要担负起社会的更多责任。

高校应该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推动公共文化建设,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高等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思想的先进性。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高等教育应当同时注重理论结构和实践经验,强调道德素质和人文价值,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尝试匹配不同学科的特点,注重知识的组织应用,以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素养、高修养的人才。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不仅是学界、教改者、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关注的重要的问题,更是高等教育本身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高等教育应在发展中保持稳定,与时俱进,有效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不断激活教育的活力与创意,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浅谈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

浅谈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
,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自改革 开 放 以来 我 们 一直 把 教 育改 革 作 为 我 国 发 展 的一 项重 要 举措 然 而我 们 发现 在我 们 一直 在改 革 的今 天 落后 的管 理模 式 低 下 的效率 陈 旧 的制 度 使我 国 高等教 育 的 问 题层 出 不 穷 比如 我 国 高 校学 生 的就 业 问题等等 这 就值 得 我 们 去深 刻 反 思 并探索解决途径 要 使高等教育 人 才 的培养 和 我 国 经济社 会 发展 相 适 应 使 我 国 高等教 育 改革 迈 向新 台 阶还 需 要我 们 共 同 努 力 不断 创新 一 高等教育 改 革 市 场化 是必 然 在 经济 上 我 国 由计 划经济 到 市 场经济 的发展 到走 中国 特 色 的经济 道路 使我 们深 刻认识 到 市场 在调 节 经济 中发挥 的至 关 重 要 不 可 取 代 的作 用 教育 也 是如 此 不 能 一 味 依 靠 国 家 调 控 市 场 引 导 也 是 关 键 高等教 育 的改 革 要 树 立 市 场 化 理念 要 通 过 国 家 这 只 有形 的手 和 市场 这 只 无 形 的手 相 互作 用 使得 我 国 高等教育 更好 更 快 的发展 真 正 能够 适 应经济社 会 发展 满 足 人 才 需 求 高等教 育 在 市 场 化 的途径中要 注 意 以 下 几 个方 面 高等教 育 走市 场 化 道 路 要 让高校 有 自已 的办 学权 利 政 府 的过 多控 制 有 时候 并 不 能使 得 学 校有 很 强 的办学 主 动 性 高 校 对学 生 培养 不 主 动 又怎 能培 养 出 高素质 人 才 政 府应 该 简政 放权 给与 高效 一 定 的定价 权 或者 其他 权 利 使高校 可 以 充分 利 用 自身 优 势 招 考招 生 办 出 品牌 办 出 特 色 其次高 校 市 场化 改 革 要能 够 引进来 和 走 出 去 相 结 合 经济发 展需 要 对外 开 放 高等 教育改 革 也 不 例外 我 们不 仅 可 以 引进 国 外 的 资金 还 能 够引 进 国 外的办学 经验 现在 我 们 经济走 上 了 国际 竞 争 的行 列 里 那 么 我 们对 人 才 的需 求 自然也 就在 国际 竞争之 中 这 就 需要 我 们 要 结合 国 际 市 场 培养 世 界人 才市 场 需求 的尖端 人 才 例如 我 们 可 以 开 展 中外联 合 办学 还 可 以 采 取交 流 生 的方式 让 中国 学 生 走 出去 还 可 以 大量 吸 引 外教 让外 国 的优 秀 教学 经验 走进 来 再次教 育 的发 展 必 然 离 不 开 经 费 的支持 我 们 在 政 府简 政 放权 的 时候不 能 松懈 对教 育 的投 人 同时我 们 可 以 创新 教 育经 费 的 来 源 我 们 可 以借鉴 国 外 的优 秀 经验 例 如 有 些 国 家 校 企合作 还 有 通 过教 育 福 利 彩 票 来筹 集 经 费 这 些都 是 我 们 改革 可 以 参 考 的方 向 高等教 育教 育经 费 的 问 题是 长 期发 展并 且 需要 不 断 完善 需 要 我 国 政 府 我 们 每个 人 以 及 社 会 的共 同努力 构 建 多 元 化 的教 育经 费筹 集模 式 进 一 步利 用 自己 实力 开 拓市 场需 求 时刻 站在 教育 消 费 的需求 上 培养 人 才 高等教 育改 革要 形 成 以 市 场 为导 向 的大 学体 系 现 在 国 外很 多 大学 都存 在 校 内外 两个 市 场 当然 学 生 为 此支 付 的费用 也 有 很 大差 距 但 是 学 生 们追 求 了 不 同的质 量 和 品牌 我 国 也 可 以借鉴 这 种方 式 提高学 生 的 素 质 提高高等 院校 科研 的商 业化 二 高等 教育 改 革 学校 改 革 是 关键 高等教 育 的改 革 高校是 关键 只 有学校 下决 心 改 革 才 能 真 正 推 动 高等教 育 的改 革 高等 学 校 首 先应该 抓 住 自己 的定 位 并 不 是 每一 个 大学 都要 向着 世 界一 流 大学 去发 展 的 应该 结 合 自己 所 招 生学 生 的素质 进 行 学 校 定位 有些 学 校 可 以 从 市 场 需求 人 手 培养 一些 实用 性人 才 我 们 很清 楚现 在 大学 生 的就 业 环境 现 在 好 多大学 生并 不 能找 到 合适 的工作 甚 至 大学 生找 不 到工 作 的现 象屡 见 不 鲜 那 么 我 们 就 得 深 刻反 思 我 们 的 高等教 育 培 养 人 才 的方 式 是 不是 有 问题 为什 么 我 们本 着 培 养社 会 需 要 的尖 端 人 才 结果 却 培养 了 很 多没 有 差 异没 有 什 么 实 际 工 作 本领 的学 生 在 调 整学 校定 向之 后 我 们 也 需要 更 细化 专业 的划 分 随着 经济 的发 展 社 会进 步 社会 分 工 也 开始 趋 于 细化 为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办于80年代初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经历了十几年的艰难历程,已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并自成体系。

时至今日,职业大学应该怎么办?本文结合我省及四平职业大学的实际,讨论办出高职特色及职业大学办学体制改革等两个问题。

一、发展高职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二部分。

同时,高职教育也是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经济发展休戚相关。

它培养的是将专业知识与技能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进人角色。

这是与普通高校以学科、学术为目的,培养知识型人才的显著区别。

换句话说,如果普通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知识面广、学术水平较高”的话,那么高职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应该在“实践动手能力,操作技能”方面较前者“略高一筹”。

这就是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基本特色。

这个特色是通过与普通高校有显著区别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来体现的。

在我省,高职教育要以市场经济为先导;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适应”和“服务”上做文章。

应该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使之与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的流向趋于一致,从总体上保证培养的人才“适需对路”。

如四平职业大学在对过去15个专业进行改造、调整、合并的同时,于1997年增设了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电子设备维修技术2个高职试点专业,增设了音像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并均已按高职模式设计课程和教学计划;就是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

我们认为,高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应是“小而全”,而应是“少而精”。

同时,全省各高职学校的专业应尽量减少重复开设,每所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实力,集中力量办好4~5,个高职专业。

在制定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

一般来说应用学科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应达到1:2或1:1。

浅谈当前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民办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理念成功创立的思考

浅谈当前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民办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理念成功创立的思考

定谁的供给会被市场接受 , 被社会承认 。而 民办高等学校正是抓
住 了传统的不足和缺陷, 注重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性等 , 它所
供 给 的 毕业 生 越 来越 受 到 社 会 的欢 迎 和 接 受 。 ( ) 针 对 性地 教 学 改 革 二 有
1 教学管理改革 。教学管理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 的先导, 、 科学 、 高效的管理理念是大学理念 的重要组成部 分。教学管理水 平和管理机制直接决定着一所高校 的发展水平和未来 , 科学合理 而高效的管理终创出成绩 。 哈佛大学 、 麻省理工学院、 耶鲁大学等 国外知名大学的办学经验表明 ,世界名校之所 以能够云集大师、 辈 出英才、 发展壮大 , 在于科学的制度和合理高效的创新 。
l4 2
《 代 经 济》 20 现 0 8年 第 7卷 第 8期 ( 第 9 总 4期 )
浅谈当前我国( 应用型 ) 高等教育改革
— —
民办高等教 育教学模式与理念成功创立的思考
刘升 阳
( 河南财经学 院成功学院,河南巩义 4 10 ) 52 0

要: 高等教 育为社会和 国家发展培养 高素质人 才和社会劳动者 , 高等教育水平代表一个社会未来发展和进步的能力和 空间。 我
术性人才( 中等城镇 )缺乏创业精神这种素质、 一) 应用型) 改革 1 从当前社 会需求分析 , 、 不论教育改革 的方式和方 向如何 ,
其理念和思路始终应该 以社会的需求为依托 , 为社会发展培养高 素质人才和社会劳动力 , 而且 高素质人才更体现一个 国家和社会
论从数量上, 还是从质量上以及经费的投入上, 区发展极不平 各地
衡, 公办普通高校根本难以独立支撑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体系, 此时 更需要 以市场需求 为导向, 办学效率高 、 特色 突出的应用性 民办 高等教育的支持 。

浅谈我国高校教学改革

浅谈我国高校教学改革
人 才 培 养 的 数 量 与 质 量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决 定 着 国 家 在 未 来 竞
争 中 的成 败 I 。 1 我 国 高校 教 学 体 系 中存 在 的 问题 11人 才 培 养 定 位 不 明 确 ,缺 乏 市 场 导 向 .
1 理论 与 实践 分 离 。教 学 内容 缺 乏 感 染 力 . 3 在 高 校 ,有 很大 一 部 分教 师 为 代 课 而 代 课 ,不 参 加 科 研 研 究 ,不 从 事 生 产 实 践 ,多 少 年 按 照教 材 内 容 纸 上 谈 兵 、 生 搬 硬 套 , 交 差应 付 ; 由于 缺 乏 科 研 与 生 产 实 践 的 丰 富 素 材 , 缺 乏 对 新 知 识 、新 技 术 取 舍 的 依 据 , 因而 不 能 对 教 学 内容 进 行 不 断 丰 富 、不 断 创 新 ,致 使 教 学 素 材 陈 旧 ,教 学 效 果 刻板 、 枯燥 。 教 学 “ 理 论 、轻 实 践 ,重 知识 、 轻 能 力 ,重 课 堂 、 轻 重
D ic so o Chi ’ ni e st duc i n e or s us i n n na SU v r iye ato r f m
口 ZHANG i -xn Jan i
( h n i g iu u a U i r i o gK y a ,ag 0 0 0 , ia) S a x A r l r l n e s yD n e u nT iu 3 8 1Chn c t v t
[ Absr c ]T e s c a e e o m n f g e t y i c e s d d m n sf r t eq a i y o a e t n yw t ta t h o i ld v l p e to r a l n r a e e a d o h u l t f t l n ,o l i h g o u l t n k l e e pl o a a t t h e d f t e 2 s e t r o a k t … … 。t a e t e o dq a i ya d s i l dp o et d p o t en e s o h 1 tc n u y jb m r e . o f c h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浅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开始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尤其是高等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令世界瞩目。

[关键词] 基础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一、现代化的教育逐步走上正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在同中央同志的谈话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

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明确表示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在全国恢复和增设55所普通高等学校。

经国务院批准各高等院校都恢复了原有职称,至1981年,全国高等学校有13万多名教师提升和确定了职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指出,只有大量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够推动现代化的建设,才能够推进改革开放的事业向前发展。

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是一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体制创新的纲领性文件。

这份文件是我国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研究如何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依据。

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首先要求教育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1997年,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教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普通高校招生收费并轨改革到1997年已如期完成。

江泽民同志在为复旦大学90周年校庆题词、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和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都重点强调了我国高等教育要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强大生力军,要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高校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经济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浅谈大学教育全面现代化发展

浅谈大学教育全面现代化发展

浅谈大学教育全面现代化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尤其是大学教育,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长远利益,更涉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和个人发展。

为了适应时代变革,提高教育质量,大学教育必须全面现代化发展,才能更好地走向富强昌盛。

全面现代化发展大学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首先,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变非常关键。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大学应该更注重实践教学,并且教育应该与社会需求、职业发展相结合。

此外,教学应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不仅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例如,引入新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工具、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等。

其次,师资队伍的建设也非常重要。

高素质的教师是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因此,大学应该推行制度化、规范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争取优秀教师的加入、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等。

而且,大学应该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的教师团队。

这些都是培养出优秀学生的前提。

另外,校园文化建设也是现代化发展大学教育的一个方面。

大学是学习和成长的摇篮,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大学应该营造积极向上、开放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同时,大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加入社团组织等,积极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大学应该更加注重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

大学不仅是教育的场所,同时也是科研的基地。

因此,大学应该加强科研力量建设,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同时,可以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建立联系与合作,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共同推进社会进步。

总之,全面现代化发展大学教育是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只有不断推进改革和完善,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浅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浅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浅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需求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让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培养未来的人才奠定基础。

本文将从教育大环境和教育改革的趋势两个方面探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教育大环境1.前景思维与实用性思维的教育转移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垂直学科分支开始出现,并且正在飞速发展。

这种现象在教育领域也非常显著。

许多传统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从苛求理论和细节转移到前景思维和实用性思维。

即使这些课程不是每个学生都必修的,但它们应该提供给尝试学习的学生。

任何新课程都应以“清晰、简洁、重要”为目标,以希望学习它的学生为重点,而不是以教授课程为重点。

2.人工智能教育与数字化模型教育。

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化模型正在显著地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已经有很多教育平台包括在线学习网站、在线教育课程、电子教材等等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化模型教育。

这些技术在教育中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利用全球教育资源,并且实现更高效的教育方式和成本控制。

通过这种数字化模式,我们可以让教育更便利、更普及、更高效率,这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许多方便,而且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二、教育改革的趋势1.强化专业技能教育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世界中,考核专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日益突出。

毕业生需要具备可操作性强的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职场的变化。

这种专业技能的发展是需要各教育机构和企业共同来发展的,如此一来,学生才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环境。

未来的教育模式将逐渐向着“高等教育+技能培训”的模式转变。

2.重视综合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在未来教育中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综合素质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育,它主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和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

这种教育模式突破了单一课程和单一性质的桎梏,通过多元的教育模式,将能够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创造力。

浅谈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

浅谈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

浅谈: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学号:********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姓名:***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更高的追求不再仅仅是物质生活,而是精神生活的满足。

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

教育体制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教育现状一.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想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立足,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培养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我国亦不例外。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清晰地显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要维持一段时间的“穷国办大教育”的局面,且这种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很难保证的。

另外中国的总人口数中,我国受教育的人口较低,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更少,这已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理念、办学方式,还是在师资水平、学生人数、高教投资、管理监控上都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仍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远远未能适当超前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8%的较快增长率,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在经济上具备了“接收更好更高教育”的经济能力,并且在心理上也产生了对高等教育的更迫切的需求。

然而现有的高等教育的供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显得严重不足。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如果不加以探讨并尽可能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目标极为不利。

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1.高等教育的生存与竞争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起步晚,发展慢,在早些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还没有能力支付高等教育发展的调配,除此之外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投入还不足,使得我国的教育总体实力远不如欧美等国家。

浅谈我国高校深化机构改革的途径

浅谈我国高校深化机构改革的途径

浅谈我国高校深化机构改革的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高校深化机构改革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而高校深化机构改革的途径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我认为在我国高校深化机构改革的途径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强化高校内部管理体系高校内部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是高校深化机构改革的重要途径。

要实现管理体系的强化,首先需要从高层领导层面入手,加强高校领导层的建设和培养,选拔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管理经验的高校领导人才,加强高校决策层的专业化和科学化管理,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在高校内部,应构建有效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财务管理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促进高校内外资源的共享和整合高校深化机构改革的途径之一是促进高校内外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高校应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合作交流,有效整合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

要打破学科和学院之间的界限,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背景的高端人才,激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三、加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高校深化机构改革的途径之一是加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高校应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国际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展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举措,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和高素质人才。

四、加强高校科研体系的建设高校深化机构改革的途径之一是加强高校科研体系的建设。

科研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和使命,加强高校科研体系的建设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升高校的学术影响力至关重要。

高校应优化科研结构,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研团队和科研成果,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高校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所培养的人才数量越来越多,人才质量越来越高,教育技术也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也是成效显著,这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值得我们欣喜。

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不重视,不加以解决,势必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阻碍其发展。

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教育制度方面(1)整个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认识存在严重问题: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认可程度有偏见,高职院校的生源在高考招生层次中位于第四或第五批次,似乎是高考筛选下来的“劣品”,不少人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的技能含量逊色于同等高等院校。

社会上的歧视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

(2)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条件受国家政策限制,资金投入不足,国家对普通大学招收的每个学生都给予一定补助,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投入却很少,职业院校的发展主要靠自身滚动发展,当前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职业院校由于基数太大,投入有如杯水车薪,经费投入及相关政策也难以落实。

导致职业院校的办学环境存在严重问题,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3)职业院校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职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产业结构需要设置专业,不断更新专业内容,以适应社会产业发展要求。

1.2 教学理念方面(1)过于偏重书本教学:由于被传统教学观念的误导,许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的是书本教学法,教师在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对书本上的知识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要求等问题考虑不足。

(2)重效应轻效果:高职教师热衷于学习技术,缺乏实际应用开发经验。

对现代技术教学认识不深;认为“只要运用了教育技术,就一定能够促进教学”,而不注重教学实践的过程。

(3)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存在较大差距:高职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高职教育的实训工作者,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摘要】高等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龙头,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意义重大,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因而必须推进以提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改革。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教育
199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27届大会上确定了对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包括由大学或国家核准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其他高等学校实施的中学后层次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或研究型培训。

发展高等教育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动力,特别是在当今国际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际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而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龙头,高等教育的发展到科技进步和全社会的知识创新水平,进而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

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强调重视高等教育的地位,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

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

高等学校肩负着教学和科研两大职能,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都要同时承担两种职能,二者缺一不可。

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把两者相结合,一方面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大学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问题
1.高校各自为政,学术交流不畅。

活跃的学术氛围,充分的学术自由,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学者在各个院校之间流动顺畅,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学者间的交流活动频繁进行,这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流高校的高等教育,活跃自由的学术环境为学术思想的交流营造了良好的条件。

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相互碰撞、融合,然后不断进步,学术思想的进步又从整体上推动了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学生提高学术修养、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增强创造力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为人才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国内的高校普遍存在各自为政,闭门造成,能够真正做到学术自由活跃、学术交流频繁的高等院校并不多见。

2.高校盲目扩张,教学质量下降。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体制的改革,很多高校片面追求大而全的办学理念而盲目扩招,教学质量不进反退,这是近些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而出现的新问题。

不少高校为提升知名度、综合实力而盲目扩招、扩建,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一方面,招生规模增长幅度己远大于教育投资和教育资源的增长速度。

图书馆、自习室等教学资源的相对匮乏,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硬件条件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另一方面,即使是有些学校的硬件设施可以达标,但是学校的管理人才、师资队伍等软件条件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再加上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相对下降,整体教学质量
的下滑也就不可避免了。

3.过分强调教学,忽视高校科研职能。

1977年,邓小平在有关教育工作的谈话中指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

”提出,重点大学应逐渐加大科研工作的力度,多创造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科研力量不足。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学的职能是教学和科研,即人才培养和发展科学,从两者的关系看,人才培养一直是大学的基本职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仍坚持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大学教育应以教学为中心,开展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完成一定的科学研究任务,促进学科的发展,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水平,而对于高校的科研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
1.推进体制创新,加强高校之间合作。

我国高校高等教育的改革,首先要加强体制的创新,注重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进一步明确、加大省级政府的统筹权限,尤其是统筹政策、资金等多方资源,支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增强高校为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同时各个高校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发挥各自的优势,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定期举办高校学术交流会议,加强高校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访问,开放思想,提供中国高校的总体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提供服务。

2.避免盲目扩张,统筹高校地区发展。

教育改革要统筹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高等教育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

一方面国家要大力推动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出台鼓励性政策,扩大地方政府统筹高等教育的权限,以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动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另一方面,国家还要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加快发展。

通过加大中央财政投入等举措,以提高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与社会服务水平为目标,建设一大批中西部本科重点高校,提高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为中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3.走深入教育教学理念改革之路。

人才培训与科研是高等教育的两大职能,高校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开展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引导高校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同时,学校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开展教育思想讨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对学校办学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学术管理,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风校风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唐睿明,王棣华.浅议高校教育改革[M].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3).
[2]张益新,魏坤.近十几年来我国高校本科教育主要教学改革分析[M].经济.2010(2).
[3]王横威,祁雪峰.中国高校教育改革之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浅析[M].中国对外经贸(英文版)20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