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农家书屋发展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时代农家书屋发展调研报告
一、农家书屋的概念
农家书屋是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项目,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

因此,农家书屋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满足农民文化需要。

这是农家书屋建设项目最终的目标,也是建设的方向。

二是建立在行政村。

农家书屋应当设立在最贴近农民区域,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三是由农民自己管理。

在当下流行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各个领域的风潮中,必须突出农家书屋的“自治自管”属性。

四是为农民提供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

这是农家书屋建设项目最本质的要求。

二、农家书屋建设现状
在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的当下,农家书屋的建设也呈现遍地开花的趋势。

根据有关部门数据,仅在2008年至2012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共建成“草原书屋”11275家,其中蒙文书屋2152家,汉文书屋9123家;青海在全省推进农(牧)家书屋、流动文化车等文化扶贫项目,经过5年努力,2016年建成农(牧)家书屋4169家,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截至2020年,湖北已建成520个数字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结合,打造“不打烊”的乡村文化服务平台,服务新农
村建设。

然而,这只是全国农家书屋建设的一个缩影,农家书屋的建设不仅有力的推动了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是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农家书屋助力农村文化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然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而农家书屋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技术、学本领、长知识。

广西田林县福祥村的农家书屋就是其中的典型,该村在原有农家书屋的基础上,依托乡村振兴,建起文化展厅,传播传统文化、农耕文化,记住乡愁,引导年轻一代记住中华文化之根。

(二)农家书屋助力脱贫攻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当先扶“志”和“智”。

比如安徽省霍邱县邵岗乡上郢村的农家书屋就充分发挥了扶“志”与“智”的功能。

何郢村农家书屋收集了大量的“农村政策法规”系列图书、《科普知识》、《种植技术》、《养殖大全》、《农机维修》等各类实用书籍一应俱全,一些贫困户通过在农家书屋翻阅图书,自学惠农政策、种植养殖技术等知识,扩大了政策知晓面,掌握了不少知识,为实现全县脱贫摘帽打下良好的“志智”基础,真正起到了扶贫路上“加油站”的作用。

(三)农家书屋助力基层治理。

在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的农家书屋,时刻通过关注借阅量来了解老百姓的阅读需求。

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时,结合老百姓的喜好,按照一定比例配置村民喜欢的书籍,这样可以兼顾多层次读者的不同需要,
增添农家书屋的人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同时不断提升农家书屋的阅读环境,建设满足群众需要、符合时代特点,集阅读区、活动区、交流区于一体的农家书屋。

持续用好农村文化活动室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利用道德讲堂、家长学校等载体,开展青少年辅导、技能培训和文艺表演等多种宣教活动,提高群众的文化品位,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四)农家书屋助力战“疫”。

在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山东省逾7万农家书屋发挥保障农村疫期村民疫情知识普及及满足大众阅读需求的先锋作用,利用“1+N”模式,挖掘农家书屋的主题特色,主动出击,丰富百姓居家生活,为居民注入精神能量,为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精神防线。

三、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同质化、单一化现象严重。

部分地区农家书屋的建设没有特色,没有主题,没有内涵。

农家书屋建设和配书要因地制宜,甚至因‘村’制宜,否则就难免会成为样子工程,难以达到其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的目的。

(二)管理和制度建设不到位。

部分地区农家书屋建设之初投入大量资金,口号喊得响,投入使用初期也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农家书屋出现了“火一时”的现象,最终成为当地一个“冗余”的设施。

(三)吸引力不足。

在当前数字化的时代,要了解知识、新闻、文艺节目等方面的资讯,人们只要在电脑、手机前操作就一
目了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海量的信息,包括在视听方面都是农家书屋不可忽视的竞争问题。

四、农家书屋建设的建议
(一)因地制宜。

农家书屋要能发挥满足农民文化需要,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就必须深入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考虑群众需求、调查教育层次、分析年龄构成、融合当地文化等方方面面,有时甚至要做到因“村”制宜。

脱离实际的农家书屋就如同无根之木,势必难以长久,只有植根于现实,才能使农家书屋更好实现和农民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

(二)规划引领。

农家书屋的建设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部分地区建设农家书屋求“量”而不求“质”,不考虑实际情况,结果就会造成书屋建成后“不合群”,群众阅读不便,再者就是建成之后因为乡村规划的变更,不得不拆除重建。

因此,在建设农家书屋的前期,就要充分考虑乡村的规划和布局,着眼务实管用,科学选址,以便民实用为第一目标。

(三)创新思路。

农家书屋无法发挥其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模式单一,当前仍有不少群众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单一枯燥的书本阅读难以真正满足各教育层次的群众需求。

因此,农家书屋的建设和运营要积极探索农家书屋运行新模式,打造“农家书屋+特色活动”的模式,将“文艺汇演”“道德讲堂”等一些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与农家书屋相融合。

同时要结合
数字化趋势,创新阅读模式,使农家书屋不仅仅是读书的地方,而是真正成为科学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

(四)强化管理。

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农家书屋管理、使用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农家书屋的运营管理。

要加强常态管理,强化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服务群众意识和水平。

做好图书及信息资料的更新力度和频率,从采购、借阅、更新、维护各个环节着手,细化管理措施,从简单的“点线借阅式”转变为立体管理模式。

(五)资金保障。

农家书屋的建设和运营维护都需要资金投入,但农家书屋的公益性使其不可能开展营利性经营活动,政府可以通过设置专项资金的形式,将农家书屋的建设和运营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

也可以探索资源共享的模式,鼓励群众参与到书屋的建设和维护中来,统筹整合闲置资源,真正将农家书屋建设成有人气、有活力、可持续的民生设施。

有关资料来源:
1.中国文明网:/
2.中国农家书屋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