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三表达交流模块之《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分“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大块。
三大块按照“写什么——怎么写——下笔写”的顺序安排,结构很合理。
但教材的重点内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部分的编排有些偏简单了,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意义不够。
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虽然接触过议论文,但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议论文的写作,从他们写的第一篇议论文文《谈理想》看来,学生在选择和使用论据上存在较大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论据选择不能紧扣论点、不够新颖、不够典型、不够丰富,叙述论据不够简练,缺乏对论据的分析等。
教学设想
本的教学以学会围绕论点和论题正确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论据为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怎么写”的内容,上时要进行补充扩展。
而对于“写什么”和“下笔写”的内容则让学生后自主完成。
在教学实例的选择上,也丢掉文中有关宽容的例子,而利用多媒体,使用学生刚写过的作文《谈理想》中的典型例子。
这样,学生会感到更亲切,更容易接受。
教学方法
1、通过举例、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并掌握选择和使用论据的要求和方法,
2、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分析归结写作方法,教师只是其中的参与者。
时安排
1时
三维目标
1.了解并掌握论据的类型,明白选择和使用论据的要求。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
3.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视频播放《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片段。
播放完毕后,投影显示诸葛亮的一段经典答辩:
“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
何能经邦立事?且古耕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兖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效书生,区区于笔墨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同时,教师以设问引发学生思维:
面对对手的刁难,孔明的这一段话,当时便使得对手“低头丧气,无言以对”。
是什么让孔明的话如此有力呢?
是引经据典,使得他的“无须治何经典”力有千钧。
这就是论据的魅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
知识回顾
1、请同学们回顾议论文的三要素,并指出其间的联系?
明确: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2、论据分哪几种?
明确:论据分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体验自由谈“如何选择论据”?
在同学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举例归纳,加深印象。
选择论据主要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论据必须与论点有内在联系。
反例:有位同学在论证论点“理想使人在困境中收获惊喜”时,用了如下论据:
国际著名声乐家帕瓦罗蒂在一次就寝时听到隔壁房间里婴儿的哭声。
在房间里的其他人无不掩耳责骂,唯有他不。
他反而去潜心研究为何婴儿可以久哭声音却仍中气十足?最终,他成功了。
小结: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
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必须与论点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必须能切实有效地支撑论点,能够充分证明论点。
2、论据要典型。
反例:挫折铸造成功。
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
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被挫折吓倒,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
小结: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到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
3、论据要新颖。
在《谈理想》的作文中,大多数同学都选用屈原、司马迁、周恩来的事例作为论据,老生常谈,缺乏时代感。
小结:有的同学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先进人物、名言警句当作“万能胶”,而且多年不变,没有从中挖掘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也不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不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的论据,让人味同嚼蜡。
所以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
新颖的论据往往能吸引人。
大家要注重积累阅读,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中选择新鲜的论据。
比如,有关理想的论据其实很多,古有投笔从戎的班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献身科学的阿基米德,人小志大的拿破仑……今有33岁的“妈妈选手”冼东妹,“千年老二” 杨威,南非截肢游泳运动员娜塔莉……
4、论据要丰富。
哪个选项中的论据更丰富?答案B
论点:理想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
论据A.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
论据B.屈原、岳飞、伽利略
小结: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那么会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有利于阐述道理,会使论证全面,更有说服力。
常用的选例角度有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
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等等。
能力提升
1、讨论:论据的使用是否合理?
证明“敢于向权势挑战”这个论点
1852年2月21日,俄国伟大的作家果戈理逝世了,他的挚友屠格涅夫,用沉重的笔和着自己的悲伤、泪水,赶写出一篇悼念果戈理的文章。
但是,沙皇统治者害怕这个俄罗斯人民爱戴的名字出现在报刊上。
他们禁止发表一切悼念和颂扬果戈理的文章。
正直而勇敢的屠格涅夫不怕专制主义者的威胁,他机智地避开沙皇侦探的监视,离开圣彼得堡,把文章送到莫斯科,趁那里还没有接到禁令,把文章在《莫斯科新闻》上刊登了出来。
沙皇的特务机关不久就见到了这篇文章,他们传讯了屠格涅夫。
沙皇早就痛恨这个经常在《现代人》杂志上登载《猎人笔记》的作家。
在把屠格涅夫监禁一个月后,沙皇亲自下令,把屠格涅夫流放到斯马达斯基去。
为了果戈理,为了朋友而被流放的屠格涅夫,感到自豪和光荣。
明确:叙述面面俱到,不够精简。
这个故事可证明这样几个论点:①友谊高于一切;②勇敢的人敢于战胜困难;③正义终将战胜邪恶;④敢于向权势挑战。
如要证明“敢于向权势挑战”这个论点,则可作如下叙述:
1852年,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挚友果戈理逝世了,他为此赶写了一篇悼文。
但是沙皇统治者禁止发表任何有关悼念果戈理的文章。
正直而勇敢的屠格涅夫不怕专制主义者的威胁,他机智地避开沙皇侦探的监视,离开圣彼得堡,把文章送到莫斯科,趁那里还没有接到禁令,把文章在《莫斯科新闻》上刊登了出来。
小结:叙例要紧扣论点,灵活剪裁。
(板书)一般而言,议论文叙述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
叙述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
练习:如果用这个事例论证论点“友谊高于一切”,该如何叙述?
明确: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挚友果戈理逝世了,赶写出一篇悼念果戈理的文章。
但是,沙皇统治者禁止发表一切悼念和颂扬果戈理的文章。
屠格涅夫就文章送到莫斯科,趁那里还没有接到禁令,把文章在《莫斯科新闻》上刊登了出来。
沙皇的特务机关不久就见到了这篇文章,他们传讯了屠格涅夫。
在把屠格涅夫监禁一个月后,沙皇亲自下令,把屠格涅夫流放到斯马达斯基。
为了果戈理,为了朋友而被流放的屠格涅夫,感到自豪和光荣。
2、如果在下列论据中选择一个详写,你选哪一个?为什么?
论点:追求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答案A
论据1:班固投笔从戎
论据2:鲁迅弃医从文
论据3: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小结:“僻事实用,熟事虚用。
”(板书)那些新颖、生动的典型材料应把它作为主要论据来用,而那些烂熟的材料不能铺陈,选择它只能“虚用”,一笔带过。
介绍几个实例虚略处理的方法。
A、概括列举法
例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终重振河山,一雪前耻;李时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 ,最终著成《本草》,流芳百世;毛泽东不畏艰险,
投身革命,最终解放中国,万人景仰……是什么力量让这些人不畏艰难险阻,一往无前,最终获得成功的呢?是理想!理想是引领人们前行的灯塔。
例2:从贝多芬到张海迪,从海伦•凯勒到奥斯特洛夫斯基,从史铁生到北京奥运会女子无腿游泳健将娜塔莉,他们无不以自己努力铸就了生命的辉煌!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铸就辉煌?是理想!
小结:上面提到的都是人们熟悉的人物,在这里没有对他们的事例作长篇叙述,而是以齐整的排比句式将他们的事例作了高度概括甚至只提了一下名字,但却增强了说服力,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
B、叙议结合法
例:如果没有复兴越国的理想,越王勾践怎会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终重振河山,一雪前耻;如果没有行医济世的理想,李时珍怎会“搜罗百氏”,“采访四方” ,最终著成《本草》,流芳百世;如果没有振兴中华的理想,毛泽东怎会不畏艰险,投身革命,最终解放中国,万人景仰……
小结:在论证过程中,将论据的叙述融于排比兼反问的说理之中,一箭双雕。
做到语言简洁有力,信息含量丰富,逻辑性强。
3、对多列组合的论据,要如何安排好它们的先后次序?
明确:论据排列要有一定顺序,或按照时间、空间顺序,或依照事理性质次序,或沿着说理的逻辑层次来组织……(如上面的例子)
4、讨论:下面两个例子那个论证更充分有力,为什么?
例1:要实现理想必须有顽强的意志。
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
但是贝多芬没有放弃理想,他与病魔作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例2:要实现理想必须有顽强的意志。
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
但是贝多芬没有放弃理想,他与病魔作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可见,实现理想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充满了荆棘坎坷。
正是贝多芬有了顽强的意志,才有了不屈的奋斗精神,他才有了可能去征服世界音乐高峰,实现自己的理想。
明确:例2在叙述事例之后,又分析议论意志力在贝多芬实现理想中的重要作用,摆事实与分析议论紧密结合,增强了说服力。
小结:要善于分析论据。
(板书)在围绕论点摆出论据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论据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
拓展训练
学习几个分析论据的方法:
1、意义分析法
要紧扣论点,选择恰当的角度来分析评价,语言要精炼,要言不繁,点到为止。
例:要实现理想必须有顽强的意志。
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
但是贝多芬没有放弃理想,他与病魔作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可见,实现理想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充满了荆棘坎坷。
正是贝多
芬有了顽强的意志,才有了不屈的奋斗精神,他才有了可能去征服世界音乐高峰,实现自己的理想。
练习:
论点:贫穷是一种财富。
事例: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还供姐姐读书……
意义分析示例:这都是幼时曾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
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
由此看来,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
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2、因果分析法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等
例: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
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
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
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练习:
论点:有理想方能有成就
事例:明代徐霞客年轻时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志向,后来虽历尽磨难,但一直旅行到生命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霞客游记》。
因果说理示例:正是因为徐霞客年轻时便树立了理想,他才在面对艰险时矢志不渝,所以他才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3、反向假设法
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
标志性词语通常为“如果……那么”“假如(倘若)……怎能”等。
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如果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例: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青年时代一度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
他曾去报考一个著名的合唱团,竟然录取了。
可是,他经过再三考虑,最终放弃了歌唱事业拿起了战斗的笔,成为一代文学大师。
如果高尔基没有根据社会需要调整自己的理想,也许几十年后,世界上只会增加一名平庸的歌唱家,而失去一位文学巨匠。
正确的选择使他的青春无撼,人生无悔。
可见,追求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练习:
论点:有理想才会有成就。
事例: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他在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古人诗赞云:古砚池中起墨波,石军书法妙如何?
假言说理示例: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
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正因为他从小就立下高远的志向,才会有坚强的意志去苦练书法,才会成就一代书法家。
4、同类归纳法。
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的例子,然后进行分析论述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但这个相同点必须紧扣论点;或者举出一个例子,然后在分析过程中联系其他类似事例,进行归纳总结,紧扣论点。
所举之例应为同类例子,并且在分析论述时要紧扣论点找出相同点。
例: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
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
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
“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十年,十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
十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
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无悔地付出。
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
练习:
观点:乐观是成功的保证
事例:牛顿发明地心引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费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人反对他;贝尔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初用苦功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
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
归纳分析示例:但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后世所称道。
也正因有了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才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获得了成功。
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选择和使用论据的一些要求、方法,关键是同学们能付诸写作实践。
真正要用好论据,需做到: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多积累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要勤思考
3.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勤练
作业设计
自主学习本“话题探讨”的内容,在“写作练习”中任选一个题目完成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板书设计
一、论据的选择
1、论据必须与论点有内在联系。
2、论据要典型。
3、论据要新颖。
4、论据要丰富。
二、论据的使用
1、叙例要紧扣论点,灵活剪裁。
2、“僻事实用,熟事虚用。
”
3、论据排列要有一定顺序
4、要善于分析论据。
教学反思
通过本的教学,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这次作业中,同学们已基本上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论据了。
这主要得力于以下几点:
1、深入了解学生,分析学情,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上内容。
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对学生触动较大。
堂上采用的例子均出自学生的作文,更有亲切感和针对性,而且教师自己对这些例子进行了修改,前后对比,效果明显。
2、上抓住重点,目标明确。
本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使用论据上,这是学生
写作中问题最大,也是较不好掌握的,符合学情。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对实例的自主分析,归结写作方法。
本教学重在方法的指导,但老师并没有生硬的把方法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学生分析,教师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归纳,这样教学效果更理想。
4、及时练习,把学生自主归结的写作手法应用于实践,深化教学效果。
教
师精心选择了一些学生作文中的片段,让学生修改,这样不仅让学生及时实践,深化教学效果,更加让学生体会到上所学的重要性,加深了对本学习印象。
但本业存在一些不足:
1、堂容量偏大,结束有些仓促。
2、学生反应不够热烈,堂气氛一般。
有些问题设计偏难,学生回答不理想。
今后设想:
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比如后边分析论据的部分可以舍掉后只选取一两点来讲。
这样,堂会显得更从容,更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