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

合集下载

中国的近代化

中国的近代化
蜕变与转型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1、含义:近代化(现代化):即约16世纪起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 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
2、近代化内容: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政治方面— 专制独裁向民主化、法制化转变
以科技为动力,手工生产向机器化、工业化、市场 经济方面— 化和专业化转变
思想方面— 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理性和经济主义转化 文化方面定民主革命纲领; 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运动; 井冈山道路的探索; 抗战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战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双半社会结束

思想文化方面: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主 流思潮
毛泽东代表的中共,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国情相结合,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的理论 成果——毛泽东思想
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
(确立了资本主义统治地位;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 引发世界 范围内三 股进步历 史潮流 工业革命 大背景下 中国社会 变化 (中国近代 化开始)
①自由主义潮流——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资产 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俄德美日)
②民族主义潮流——民族解放运动
③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潮流兴起

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是资产阶级, 最突出的领域是政治领域,这一时期的成果 是:
政治---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起资产阶 级共和国; 经济---民族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思想文化---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阶段: 1912—1927(从辛亥革命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建立)-曲折前进 曲折:北洋军阀在政治、思想、外交上的黑暗统治,中国的近代 化进程遇到了逆流。 前进: 经济上,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思想领域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民主科学、宣传马克思 主义、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政治方面孙中山为捍卫共和制度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中共的 创立及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事件: ①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 ③文化:新文化运动: 前期: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政治:孙中山的斗争;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民大革命。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
史实
1、(开始)1898年的戊戌变法主张实行 君主立宪制,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 伟大尝试。 2、(里程碑)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伟大成就;1912年 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临时约 法》。
3、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对政治民
主化的贡献 、新文化运动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内的延续,提倡科学、民主,主 张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所 占 比 例
根据此曲线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发展 历程,最后走向了什么样的归宿?
1860 1870
1895
1912 1914 1919
1927
1937
1945
1949 1952 1956
时间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及影响)
1、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一、概念: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 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 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 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 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二、中国近代化的两大任务(两大主题):
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三、近代化内容: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洋务运动之我见
“洋务运动到底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呢?”
“李鸿章所办商务,无一成效可睹者,无他,官督商办一语累之而已。”
——梁启超
“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犹不能与欧洲颉颃。” ——孙中山
为期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对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历史,也产生过 一定的作用。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在本质上并非革命运动,而是封建阶级的一种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在‘西学为用’方面,在学习和设立资本主义性质的事业方面, 客观上是进步的。而在‘中学为体’,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则是保守 的、反动的。但由此而开展了‘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之 争’。”“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它替戊戌运动开辟了道路。” ——吕振羽

中国的近代化

中国的近代化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甲午战争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近代化的层次: 近代化的层次: 器物



起 步 阶 段
(鸦片战争后——甲午战争前)
经济 军事 外交 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 成立总理衙门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郑梁梅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组 梁茂林
一、近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 化为主要标志。在近代中国, 化为主要标志。在近代中国,近代化也就是指 工业化(机器大生产) 工业化(机器大生产)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 经济、阶级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治、经济、阶级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其 实质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实质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 近代社会。 近代社会。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基本经历了起步 1840~1895年)、整体发展 1895~ 整体发展( (1840~1895年)、整体发展(1895~ 1927年 和曲折前进(1927~1949年 1927年)和曲折前进(1927~1949年)三 个发展阶段。直到今天,这一过程还在继续, 个发展阶段。直到今天,这一过程还在继续, 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 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
阶段性的成果有: 阶段性的成果有: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上民族工业有较 大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大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缓慢发展阶段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前)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
中国
代化过程
中国近代化
• 一、近代化的含义:
• 1、它的基本内容------经济的工业化,还包括政治的资本主义 化、以及军事、外交、教育、文化的近代化。 • 2、中国的近代化是指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 的过程。
• 二、中国近代化的阶段:
• 1、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
• (1)思想启蒙: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林则徐、 魏源等开始发起的“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 (2)第一个较为完备近代化方案: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 王干的《资政新篇》 • (3)外交的近代化:清政府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
中国近代化
• • • •
(3)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 A、引进和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 用工 业,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 B、创办海军:一定意义上的军事近代化 C 、新式学堂:新式的近代的教育体制的建立
• 三、初步发展阶段:1895—1927年 •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变革社会制度 相结合)
• 四、曲折发展阶段:1927年---1949年
• 五、腾飞发展阶段:1949年以后
• 1、中国第一个较为完备的近代化方案是: • A《海国图志》 B《变法通议》 C《资政新篇》D《应诏统筹 全局折》 • 2、中国近代化的正式起步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 3、19世纪60-70年代,下列哪一地点企业分布最为集中,既 有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又有民族资本企业? • A上海 B广州 C安庆 D天津 • 4、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之所以早于资产阶级,最主要原因是: • A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B外国资本主 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传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滞后 D传统 的重农思想使人们对工业利润认识不足 • 5、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标志是: • A维新思想的提出 B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 C民主共和深入 人心 D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

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1.政权演变:
晚清时期(1840-1912年) 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7年)
民国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年)
2.革命时期划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
新民主主义个革命时期(1919-1949年) 3.近代化历程:
孕育阶段:1840-1860年 启动阶段:1860-1895年
私有制
社会 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 经济主张 绝对平均主义
1859年为改革内发政展, 衰弱时期 私有制
学习西方,发展工商 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群众基础 作用 相同
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利益 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
和要求,群众基础广泛 要求,群众基础薄弱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 未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
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农民反应不积极
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近代化:(现代化或资本主义化) 核心:工业化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封建主义转向资本主义
从政治制度看: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 近代工业: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工业部门
中国资本主义的三种形式
【知识梳理】 1.政治上(读本P38)
鸦片战争 (1840-1842、英) (原因、结果、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民阶级)
(主要史实、纲领、新特点、作用及局限性) 2.经济上(读本P38)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原因、标志、影响),中国经济开始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思想上: 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海国图志》)
4.社会生活上: 生活习俗变迁
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 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色(中西合璧)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

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探索西学的热点在“师夷长技”的“技”上,即学习西方制造坚船利炮的工艺技术。

②第二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探索西学的热点转移到“格致之学”上,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70年代以前主要是围绕军事技术,70年代以后开始超出军事技术的范围。

其主要原因是洋务派为了制器不得不翻译西学,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的科学事业都与译书有不解之缘。

③第三阶段:从19世纪90年代以后向西方学习开始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次。

先是维新派思想家日益认识到西学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主张既要学习“西艺”也要学习“西政”,此后革命派也主张如此,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更进一步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次。

2、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的时代特点①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提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成为中国人看世界的开端。

②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第一个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③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本,西学为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③早期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技,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④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传统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⑤资产阶级革命派: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政府,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并以此为指导发起了辛亥革命运动。

⑥资产阶级激进派: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彻底批判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⑦俄国十月革命后,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宣传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并最终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最终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

3、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①从内容上看: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其实质是追求民主和科学;②从主题上看:救亡图存是主题。

中国的近代化(1840------1949)

中国的近代化(1840------1949)

(三)中国近代化具体表现(1840----1949)
• 1.经济近代化
• 洋务运动(开端)(时间、代表、内容、评价)
•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艰难发展历程:
• 产生:19C60、70S,
分布、代表、原因
• 初步:19C末(甲午战后)
原因
• 短春:一战期间,
原因、表现
• 快速:1927~1936(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原因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展

(英美法德)




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的形成
中外近代化历程的比较
西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
开始 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背景 (内力)
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批判封建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工业化)
领导
阶级 和目
资产阶级
的 发展资本主义,建立
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阻力 本国封建势力
从内容看: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劳动、 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引起经济制度、政 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包括 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和思想的理性化、科 学化等基本内容。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 1.近代化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 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
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 B彻底完成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 C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9.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 了巨大变化,以下变化带有明显的政

中国的近代化

中国的近代化
(2)后期举办近代民用企业
(3)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4)建立新式学堂,派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生
思考题:下列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特点 叙述,最准确的是( )
A资金少,规模小 B轻工业发展较快
C“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D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
思考5:起步阶段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征
体现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没有与政治 变革相结合,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 化开始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中国教育开始了近代化趋势。
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专题
一.近代化的含义(概念)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 化、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法治化, 思想理性化、科学化为主要标志。近 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它是人类社会 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 必经阶段。
复习思考: 1.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 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 试从不同阶级的努力做分析)
探索:
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 早期维新派:提出政治、经济和文化 方面的主张,没有实践。 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维新变法运 动 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辛亥革命 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
二.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4.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曲折和 发展阶段(1949~20世纪末) (1)初步奠定基础阶段(1949~1956年) (2)曲折探索阶段(1956~1976年) (3)现代化新时期(1978年~至今)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 思考1:近代化有何主要表现?

中国的近代化-------历史

中国的近代化-------历史
五大战役之二:
中国的近代化
含义:中国的近代化就是指在世界潮 流的刺激下,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经 济上实现工业化(即机器生产代替手工 生产);政治上追求民主化的过程。
背景:国际上,资本主义近代化已经成为时 代潮流;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的中国在列强 的侵略下,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逐步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救亡图存的积极 探索!
辛亥革命后,政治巨变带动了 社会生活、社会风尚的近代化。伴 随着剪辫、改称呼、改服饰,中西 文化在碰撞中“扬弃”,旧时代的 印记遭到涤荡,新的社会风尚得以 飞扬。
要点知识分析
一、近代化探索的主要历程
图 一 图三
图二 图 四 图五
图六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 近代化开端 一建 广由艰 、 国起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 思想启蒙 泛表难 中 前步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推翻帝制 参及曲 国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开启思想闸门 与里折 的 近 曲折 新民主 反帝反封 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代 前进 义革命 化 富强 工业、民主 创曲 起步 一化三改 法制 进 新折 建 程 探索 全面建设 民主 取得一定成就 中前 国 腾进 后 飞 腾飞 改革开放 文明 辉煌成就
二、近代化历程的特点
客观过程: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反 映了其层层递进、急速深入的特点和在继承 中发展,在否定中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领导阶级:广泛性,地主阶级、资产阶 级、无产阶级。 开始背景: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具有被动性、爱国性、都是向西方学习。 双重挤压:由于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外国 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下进进行的, 加之旧观念的束缚,因此起步和发展就显得 异常艰难曲折。
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发展艰难、曲折,不能独立发展且整体水平 落后——受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压迫; •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 五、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对帝国 •行业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主要集中在 主义、封建主义既有斗争性,又有依赖性。 轻工业,重工业难以发展,无法形成完整的 ——这决定了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推翻帝国 工业体系。 主义与封建主义,因而,中国的资产阶级无 法完成近代历史的任务——反封建反侵略的 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
2、近代史更加注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 角度的思考问题(经常联系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 变动与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3、近代史更加注重多样化的史观评价(革命史观、 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
4、近代史同样注重基本概念:半殖半封、近代化、 民主革命、民族革命、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等
导语结构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 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实行保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 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③现代化的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 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再次,五 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 论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 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
①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 议事日程 ②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③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 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出国留学 ⑤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⑥外交领域: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 变
四条线索:列强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探索史、近代化史
两对矛盾:①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阶级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任务:①民族革命—反侵略 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民主革命—反封建 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中国的近代化

中国的近代化

中国的近代化一、近代化含义近代化也叫现代化,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它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思想上的人性化、科学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

在此过程中,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前提、基础),二是社会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目的、要求)。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

主要特征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1.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主要有"三局一所":最早的是1861年曾国藩创立的安庆内军械所,最大的是曾国藩、李鸿章主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2.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三局一厂":最早的是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

3. 这一时期,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

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4.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就此开启。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是中国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

主要特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 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

中国近代化(1840——1895)

中国近代化(1840——1895)

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一) 近代化的含义近代化也叫现代化(modernization )。

从内容看,经济上,现代化在生产领域的主要表现是工业化,在交换和消费领域的主要表现是市场化和全球化。

政治上,现代化的主要表现是政治民主化。

思想上,近代化的主要表现是人性化、科学化。

从过程上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

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此过程中,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二)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1、起步阶段(1840~1895年):这一时期,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工业化有所进展。

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现代化曲折前进。

(三)知识总脉络1、政治:(1)列强入侵: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全面侵华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3、思想:(1)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 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 战争、解放战争等等。(6分)
• (2)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现 代各阶级揣摩了哪些纲领和政策? (4分) • 农民阶级:《天朝天亩制度》。(1 分)资产阶级:平均地权。(1分) 无产阶级: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中国近代化
• • • • •
什么叫近代化,它与现代化有区别吗? 我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中国近代化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中国近代化遇到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我们学习这段历史对我们现在的现代 建设有什么启示?
• 一、近代化的概念分析 • 概念: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 历史进程,又叫现代化或早期现代化 • 表现: • 生产力: 由手工劳作向机器生产转化 由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 • 生产方式: 产方式转化 由封建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民 • 政治制度: 主政治的变化。 • 思想文化: 从封建思想文化向近代西方资 产阶级思想文化转化。
• •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中国近代化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近代化与民族独立 民族独立: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 近代化: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 两者的关系: 没有民族独立,不能实现近代化 没有近代化,政治经济文化落后,不能 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
• 四、中国近代化遇到的主要障碍是什 么? • 主要障碍: • 1、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外部列 强的破坏 • 历经曲折“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 2、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 化的领导权
• (3)指人民公社制度。(2分) • 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 (2分),引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分)。
•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 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 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 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 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 研究的重要准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 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 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

中国的近代化资料

中国的近代化资料

近代化的起步概念:近代化是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1、洋务运动(八上29——30页)(经济近代化)(1)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洋务派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2)代表人物: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3)目的: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4)内容:①19世纪60-70年代,洋务派提出了“自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曾国藩的安庆军械所,曾国藩、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

②19世纪70年代后,洋务派又提出了“求富”的旗号,兴办一批为军事工业服务的民用企业(主要有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③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选送留学生,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和外交人才④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5)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6)洋务运动失败根源:只学习西方科技,没有触动封建统治基础。

2、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及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八上32——35页)(政治近代化)(1)背景: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形成(2)康有为、梁启超的活动: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兴起,1895年“公车上书”,标志着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政治运动。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宣传维新变法。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

③政治领域的近代化 中国人眼中的民主政治制度 政治领域近代化的主要表现是:民主化 和人民政治参与的扩大、行政管理机构 的科层化、法治取代"人治"等。
④文化的世俗化 雅俗 知识结构更新 理性精神 文化日益靠近民众 近代文化形式 动力
⑤城市化 城市化作为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 至少包含3个内容: 社会经济由农业型转变为工业型 社会生活向都市状态转变 生活活动条件和观念的改变 人们的生活方式转变 近代化的综合反映
2.中国近代化(过程)的特点
①中国是被动的进入近代化(过程) ②近代化的领导层只能由权力精英来担 任 ③(强烈的危机意识下的)功利主义、 实用主义思想,成为一部分中国人发起 和推进近代化的动力
思考题
近代化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 质的内在联系?
中国近代化过程
1.近代化内涵 2.近代化过程的特点
1.近代化的内涵
①工业化Biblioteka 即社会经济由农业为主转变到以工业 为主,这是一个国家近代化的基本标志。 启动的标志《资政新篇》;近代军事工业 是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产生的标志。国家 经济和社会生活;传统政策及立场,经济 政策变化;开始形成近代经济体制。
②知识结构的近代化 “半部《论语》治天下”;知识结构 林则徐(实践)、魏源(理论) 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 观念领域 知识结构转换及意义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专题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思想上的人性化、科学化,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西方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民主化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是中国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

主要特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辛亥革命,戊戌变法,3. 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

主要表现在:五四运动答案是:D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后期有宣扬马克思主义内容,不属于近代化。

(近代化是资本主义化)一、关于“近代化”概念近代化即现代化,指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为推动,实现封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

政治上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思想上争取自由、民主、科学;经济上向西方学习现代军事技术、努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业。

二、中国近代化的背景国际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资本主义近代化成为时代潮流。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实力和野心。

国内形势:(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一步一步地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也传入中国,加速了中国社会落后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解体。

三、内容(一)经济上:近代工业兴起。

1. 洋务企业:(1)创办的背景:外患:两次对外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认识到外国的船坚炮利;60年代中外暂时和好。

内忧:尖锐的社会矛盾,农民起义、统治危机。

(2)评价洋务运动:①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生产技术方面:A.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装备了我国第一批近代军工、航运、采冶、纺织、电讯等生产部门,生产工具发生变革。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的探索

3、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原因)是:外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因是太平天国运动。

针对西方列强武器先进,洋务运动前期提出“自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性质的企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

后期以“求富”为目标创办了一批民用性质企业。

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等)。

洋务运动失败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4、评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历史地位),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5、揭开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意义)的事件是“公车上书”。

历史背景是《马关条约》签订,领导人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主要内容是拒和,迁都,变法。

6、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失败原因: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脱离群众。

主要客观原因是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戊戌变法的最大历史功绩是思想启蒙(即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7、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它由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

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中华民国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即三权分立原则)。

说辛亥革命成功的理由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说辛亥革命失败的理由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8、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

如何正确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如何正确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如何正确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一、中国近代化的含义近代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变化;三是政治上由封建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变化。

近代化的核心、本质是资本主义化。

所以,近代化可以叫做资本主义近代化。

二、中国近代化的阶段中国近代化运动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起步阶段(1840-1895)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主要是学习以科技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阶段;这一阶段近代化还停留在经济领域,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工业到民用工业、由国营工业到民营工业的历程,并逐渐向教育领域国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从甲午战争到大革命失败,主要是政治制度的变革阶段;这一阶段经济工业化迈出一大步,政治民主化开始并有突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结合。

(三)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从国共十年对峙开始到解放战争胜利,主要是近代化的艰难发展时期。

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情况下,缓慢发展。

三、中国近代化包含的具体层面1、经济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刺激下,在洋务运动倡导下,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但发展缓慢;甲午战争后,由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民族工业到19世纪末才有显著发展;戊戌变法试图推进经济的近代化,但很快失败;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后,中华民国鼓励和保护工商业,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上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侵略和有识之士大力创办实业,一战期间,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一个高潮,民族工商业发展迅速;1927—1937年,由于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民族经济有所发展;1937-1945年,国民政府借口抗战大力加强经济垄断,使发展中断;1945-1949年,美蒋勾结使近代化陷入困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报》1912年3月5日 材料二: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 (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5.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一: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 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 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 信仰。
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 清末民初关于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山西歌谣
选择题 选择题
探究提高
1、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材料一: 由政府兴办了一批现代军用工业,大小共30个单位,雇佣工人一万余人, 支出经费数千万两, ……民营工业开办约155家,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约11家。
——张玉法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史》 材料二: 1862年,经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提议,总署决定在天津训练洋枪队,挑选京 兵和天津地方弁兵,聘请英国军官训练。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概念突破
近代化是指以工业、科学技术为推动 力的,实现封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 社会转型的过程。主要是指经济上的工业 化、商品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 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西 方化。其核心是工业化和民主化.
高考链接
主要考点
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 社会生活
洋务运动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 展
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①维新思想 ②新文化运动 ③三民主 义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情报告
高频考点
高考试卷 20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处于教育
新旧交替的时代的学生构成状况
选择题
2010年北京
近代思想家王韬的君民共主言论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 》 材料二: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 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 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 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据材料一、二,指出陈独秀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结 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
6、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开始受西方影响, 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是中国社会近代化 的重要表现;是历史的进步(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 流)。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现象。(不 得照抄原文) (7分) 2、你如何看待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2分)
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 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 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⑵中国近代化变革:①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 富强之路;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 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 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选择题
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
中国近代化
2010年浙江 2010年海南
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 孙中山革命过程中的言论
引用孙中山对革命形势的评价
非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2010年江苏 2010年福建
引用对辛亥革命认识的一段文字 关于近现代工业发展、人均GDP的材料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2010江苏 2010年山东
六年(1895—1900年)间,全国各地新办的私人资本工矿企业,其创办时资金在一
万元以上的,共有一百零四个。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戊戌变法——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尝试
材料:变法运动无疑的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 代化。康有为虽托孔子之名,及皇帝的威严去变法,他 依旧失败,因为西太后甘心作顽固势力的中心。满清皇 室及士大夫阶级和民间的顽固势力本极雄厚,加上西太 后的支助,遂成了一种不可抑遏的反潮。
2.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工业化的 艰难历程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见下表: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源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是由明代“机房” 发展而来吗?与明代“机房””相比,它最大 不同点是什么?
材料二:据不完全的统计,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几年间,即光绪二十一年到二十
知识整合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以近代化 为角度,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例8】(2008年山东烟台二模) 阅读下列材料: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 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 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 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1、联系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扼要归纳导 致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 2、你认为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文明成果?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
(1)为什么说变法运动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等人进行的制度 变革为什么只是一种尝试而没有成为现实?
4.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化的里程碑
材料一:“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新礼服兴,翎顶 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 ……放足鞋兴,菱鞋灭; ……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1840——1919)
无棣二中 闫桂芳
百年中国所受到的纷至沓来的压力, 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按自己的面貌改造 世界,改造落后民族。西方民族强暴的 侵略和扩张同时又不自觉地裹挟着一种 不能用意志和感情化解的历史内容,那 就是逼迫中国改变几千年来的传统封建 制度。因此,只有在实现近代化的过程 中,中国才能真正抵抗一个近代化了的 侵略者。
——吴福环《中华文史纲》 材料三:1862年8月,同治帝正式批准成立“京师同文馆”。学员学习汉文外,主要 学习外文。设有印刷所,翻译印《万国公法》及数理化和文史等方面书籍。 1872年派出 第一批留学生赴美留学。
根据材料归纳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
如果用“有心栽花花不盛,无心插柳柳成荫”
来比之洋务运动,那么,这里的“插柳”最有可 能是指() A培育了近代海防和教育 B诱导了民族企业的产生 C地址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D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